一種微型扁平馬達的製作方法
2024-04-14 22:42:05 3
1.本發明涉及振動馬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微型扁平馬達。
背景技術:
2.振動馬達主要應用於手機、掌上遊戲機或者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中,用來做手機提示、遊戲振動的振動反饋;而振動馬達中又包括微型扁平馬達,常分為有刷電機、無刷電機和線性電機三種,一般市場上看到的扁平振動馬達多為有刷電機的。
3.目前,現有的微型扁平馬達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215378658u,公開了一種微型扁平振動馬達,以及市場上流通的微型扁平馬達,其接線部一般都設置在馬達的外部,這樣雖然可以方便對導線和接電焊點進行連接,但是會佔據電子設備中較大的橫向安裝空間,導致空間利用率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微型扁平馬達,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至少一個技術問題。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微型扁平馬達,包括馬達本體,還包括用於連接通電的電線;
6.所述馬達本體包括下機殼,所述下機殼的側壁開設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內壁水平滑動安裝有伸縮板,且當所述伸縮板滑入空槽內時,其外壁與下機殼的外壁平齊;
7.所述伸縮板的頂部安裝有與馬達本體內部器件電連接的接電部,所述接電部與電線之間固定連接;
8.還包括用於將伸縮板鎖定在空槽內的鎖定組件。
9.優選的,還包括設置在空槽內壁與伸縮板之間的固定組件,當所述伸縮板收回空槽內後,固定組件對電線距離接電部的一定長度位置處進行固定。
10.優選的,所述固定組件包括開設在空槽內頂部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壁轉動安裝有擠壓弧塊,所述擠壓弧塊的弧面伸入空槽內,且與電線的頂部平齊,當所述電線移動至擠壓弧塊處時會摩擦帶動其轉動;
11.沿所述擠壓弧塊隨電線轉動的方向,所述擠壓弧塊的半徑逐漸增大。
12.優選的,所述伸縮板的邊緣部一體化成型有墊塊,且墊塊上開設有可供電線嵌入的槽。
13.優選的,所述固定組件包括與伸縮板一體化成型的凸塊,所述凸塊上開設有可供電線嵌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兩側內壁均開設有斜槽,且所述斜槽沿伸縮板拉出空槽的方向呈傾斜向下設置,兩個所述斜槽內共同滑動連接有滑杆,且所述滑杆的外壁固定有擠壓輥;
14.所述空槽靠近槽口的內頂部開設有可供凸塊插入的上前槽,所述上前槽的內頂部安裝有用於對擠壓輥進行阻擋的阻擋件。
15.優選的,所述阻擋件包括通過軸座轉動安裝在上前槽內頂部的定滑輪。
16.優選的,所述定滑輪的軸線所在平面始終低於滑杆的軸線所在平面。
17.優選的,所述馬達本體還包括與下機殼相適配的上機殼、安裝在上機殼和下機殼之間用於提供振動的振子和定子。
18.優選的,所述鎖定組件包括開設在空槽內底部的通孔槽,且所述通孔槽貫穿下機殼的底部,所述通孔槽內活動安裝有活動珠,所述活動珠的直徑大於下機殼與空槽之間的厚度,且所述通孔槽的兩側出口處的直徑均小於活動珠的直徑,所述伸縮板的底部開設有可供活動珠卡入的凹槽。
19.優選的,所述下機殼的底部粘附有貼膠層。
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1.一、本發明通過結構之間的配合,通過採取伸縮式的接線連接方式,使下機殼在橫向方向的佔用面積會最大程度地減小,不僅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而且進一步優化了安裝空間。
22.二、本發明通過固定組件會對電線距離接電部的一定長度位置處進行固定,使其與外部線路部分分隔開,避免了在安裝、拆卸甚至受到撞擊時電線發生偏移而導致其與接電部發生連接故障,以保證電線與接電部之間的穩定連接,並且在固定時,既可以對電線進行擠壓固定,同時還不會對電線施加水平的拉扯力,防止在安裝時因對電線造成水平方向的拉扯力而導致電線與接電部之間受到的應力變大而造成線路不良。
附圖說明
2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立體圖;
24.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25.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右視圖;
26.圖4為本發明圖3中沿a-a的剖視圖;
27.圖5為本發明圖4的視角的立體剖視圖;
28.圖6為本發明圖3中沿b-b的剖視圖;
29.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立體圖;
30.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主視圖;
31.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右視圖;
32.圖10為本發明圖9中沿c-c的剖視圖。
33.圖中:1、上機殼;2、振子;3、定子;4、下機殼;5、空槽;6、伸縮板;7、接電部;8、電線;9、安裝槽;10、擠壓弧塊;11、通孔槽;12、活動珠;13、凹槽;14、凸塊;15、限位槽;16、斜槽;17、滑杆;18、擠壓輥;19、上前槽;20、定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34.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35.實施例一;
36.請參閱圖1至圖6,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微型扁平馬達,包括馬達本體,還包括用於連接通電的電線8;
37.馬達本體包括下機殼4,下機殼4的側壁開設有空槽5,空槽5的內壁水平滑動安裝有伸縮板6,且當伸縮板6滑入空槽5內時,其外壁與下機殼4的外壁平齊;
38.伸縮板6的頂部安裝有與馬達本體內部器件電連接的接電部7,接電部7與電線8之間固定連接;
39.還包括用於將伸縮板6鎖定在空槽5內的鎖定組件。
40.該微型扁平馬達在安裝時,先將伸縮板6從空槽5中拉出,然後將電線8與接電部7進行連接,對馬達本體的內部器件進行通電;
41.連接好後將伸縮板6收回到空槽5內即可,然後利用鎖定組件將伸縮板6鎖定在空槽5內,防止其滑出,然後將下機殼4直接安裝在對應的凹槽內即可;
42.而且由於其收回後與下機殼4的外壁平齊,因此其在橫向方向的佔用面積則會最大程度地減小,這樣通過採取伸縮式的接線連接方式,不僅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而且進一步優化了安裝空間。
43.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在空槽5內壁與伸縮板6之間的固定組件,當伸縮板6收回空槽5內後,固定組件對電線8距離接電部7的一定長度位置處進行固定。
44.在上述內容中將電線8與接電部7連接好後,伸縮板6後收回空槽5內後,同時固定組件會對電線8距離接電部7的一定長度位置處進行固定;
45.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在電子設備,例如手機、平板中,為了優化內部的使用空間,因此內部線路的排布都是按照一定的長度和軌跡進行排線的,而上述伸縮板6在收回空槽5內,會將電線8進行拉緊,因此在安裝好後,電線8可以偏移的量則會進一步減小,為了避免在安裝、拆卸甚至受到撞擊時電線8發生偏移而導致其與接電部7發生連接故障,所以設置固定組件對電線8進一步進行固定,這樣即使電線8發生偏移或者拉扯,固定組件與接電部7之間的電線8也不會受到大的作用力,使其與外部線路部分分隔開,以保證電線8與接電部7之間的穩定連接。
46.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固定組件包括開設在空槽5內頂部的安裝槽9,安裝槽9的內壁轉動安裝有擠壓弧塊10,擠壓弧塊10的弧面伸入空槽5內,且與電線8的頂部平齊,當電線8移動至擠壓弧塊10處時會摩擦帶動其轉動;
47.沿擠壓弧塊10隨電線8轉動的方向,擠壓弧塊10的半徑逐漸增大。
48.具體可參看圖6,在伸縮板6收回空槽5的過程中,電線8移動至擠壓弧塊10的位置時,在摩擦的作用下會帶動擠壓弧塊10轉動,而且由於擠壓弧塊10在轉動時與電線8之間的直徑逐漸增大,因此隨著擠壓弧塊10的轉動會與伸縮板6對電線8進行擠壓固定,完成對電線8的進一步固定;
49.值得注意的是,擠壓弧塊10是隨著電線8的移動而發生相對轉動,因此其與電線8之間沒有水平方向的拉扯力,這樣可以防止在安裝時因對電線8造成水平方向的拉扯力而導致電線8與接電部7之間受到的應力變大而造成線路不良,既可以對電線8進行擠壓固定,同時還不會對電線8施加水平的拉扯力。
50.通過設置擠壓弧塊10的位置,可以使其在對電線8擠壓到預設程度時,伸縮板6完成收回過程,以避免對電線8造成過度擠壓;
51.並且伸縮板6與擠壓弧塊10均採用絕緣材質,避免因導電而造成線路的短路。
52.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伸縮板6的邊緣部一體化成型有墊塊,且墊塊上開設有可供電線8嵌入的槽。
53.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墊塊上的槽對供電線8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便於配合擠壓弧塊10對電線8進行固定。
54.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提供了第二種固定組件的實施方式,如圖7-10所示;
55.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固定組件包括與伸縮板6一體化成型的凸塊14,凸塊14上開設有可供電線8嵌入的限位槽15,限位槽15的兩側內壁均開設有斜槽16,且斜槽16沿伸縮板6拉出空槽5的方向呈傾斜向下設置,兩個斜槽16內共同滑動連接有滑杆17,且滑杆17的外壁固定有擠壓輥18;
56.空槽5靠近槽口的內頂部開設有可供凸塊14插入的上前槽19,上前槽19的內頂部安裝有用於對擠壓輥18進行阻擋的阻擋件。
57.在此實施例中,電線8需要先從擠壓輥18與限位槽15之間穿過,然後再與接電部7進行連接通電,並且在此過程中,將擠壓輥18與滑杆17移動至斜槽16的最高處,如圖10所示;
58.然後在伸縮板6收回空槽5的過程中,擠壓輥18先受到阻擋件的阻擋,從而使滑杆17在斜槽16內滑動,直至擠壓輥18與電線8接觸並對電線8進行擠壓固定,完成電線8的固定過程;
59.在此過程中,電線8與擠壓輥18接觸後,其水平移動會帶動擠壓輥18轉動,使二者發生相對運動,以避免對電線8造成水平方向的拉扯力,從而達到與實施例一中相同的效果,既可以對電線8進行擠壓固定,同時還不會對電線8施加水平的拉扯力,以保證電線8與接電部7之間的穩定連接。
60.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阻擋件包括通過軸座轉動安裝在上前槽19內頂部的定滑輪20。
61.可參看圖10,有上述內容可知,擠壓輥18會有一個隨電線8移動而轉動的過程,因此通過設置定滑輪20一方面可以減小與擠壓輥18接觸面積,另一方面擠壓輥18在轉動時定滑輪20也會發生相對轉動,進一步減少對擠壓輥18的轉動損耗,間接保證了擠壓輥18對電線8擠壓時不會對其造成水平方向的拉扯力,進一步提高了電線8與接電部7之間的連接穩定性。
62.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定滑輪20的軸線所在平面始終低於滑杆17的軸線所在平面。
63.具體可參看圖10中兩個水平線的關係,這樣設置的目的是,當定滑輪20與擠壓輥18接觸並對其進行阻擋時,定滑輪20對擠壓輥18的反作用力是壓著二者圓心的連線方向,即斜向上的方向;
64.由之前內容可知,定滑輪20有一個轉動的過程,因此定滑輪20對擠壓輥18反作用力的分力則可以對擠壓輥18起到一個預先力,從而使擠壓輥18在移動接觸電線8前就有一
個轉動的趨勢甚至移動的同時緩慢轉動,這樣當其與電線8接觸時,在電線8對其提供的切向力作用下,可以便於帶動其轉動,防止了擠壓輥18因沒有及時轉動而對電線8施加水平作用力,進一步提高了電線8與接電部7之間的連接穩定性。
65.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馬達本體還包括與下機殼4相適配的上機殼1、安裝在上機殼1和下機殼4之間用於提供振動的振子2和定子3。
66.具體可參看圖1、7所示,馬達本體內部的振動結構均為現有技術可以實現,因此本發明中不再贅述。
67.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鎖定組件包括開設在空槽5內底部的通孔槽11,且通孔槽11貫穿下機殼4的底部,通孔槽11內活動安裝有活動珠12,活動珠12的直徑大於下機殼4與空槽5之間的厚度,且通孔槽11的兩側出口處的直徑均小於活動珠12的直徑,伸縮板6的底部開設有可供活動珠12卡入的凹槽13。
68.具體可參看圖4和10,當伸縮板6在伸出或者收回的過程中時,活動珠12因重力的原因會落到通孔槽11的下方,而由於通孔槽11兩側出口的直徑限制,所以活動珠12也不會脫離;
69.當伸縮板6在收回空槽5內時,其底部的凹槽13與通孔槽11相對應,由於下機殼4在安裝時通常都是直接採用膠將其粘覆在電子設備對應的凹槽內,因此當下機殼4粘覆在電子設備的凹槽內時,活動珠12在平面的擠壓下會在通孔槽11內向上滑動,突出通孔槽11的一部分則會卡入凹槽13內,從而對伸縮板6起到鎖定限位的作用,並且只要下機殼4始終保持穩定的安裝,那伸縮板6也會始終處於鎖定狀態;
70.而當維修將下機殼4拆卸下來後,活動珠12則會自動對伸縮板6進行解鎖,以便於伸縮板6的滑出和維修。
71.在其中一個較為優選的實施例中,下機殼4的底部粘附有貼膠層。
72.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標準零件可以從市場上直接購買,而根據說明書和附圖的記載的非標準結構部件,也可以直接根據現有的技術常識毫無疑義的加工得到,同時各個零部件的連接方式採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常規手段,而機械、零件及設備均採用現有技術中常規的型號,故在此不再作出具體敘述。
73.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