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軋工作輥工況在線診斷方法與流程
2024-03-22 01:30:05 2
本發明屬於工作輥冷軋生產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冷軋工作輥工況在線診斷方法。
背景技術:
:工作輥在冷軋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求其有足夠的強度、韌性和耐磨性以承受高軋制壓力和衝擊力,以提高工作輥抗裂紋和剝落的能力;工作輥表面必須具有高而均勻的硬度,以此保證冷軋帶材和鋼板的尺寸精度和良好的表面質量。軋輥上機前一般會採用渦輪探傷或超聲波探傷等無損探傷方式檢測軋輥內部缺陷,而由於表面硬度檢測會破壞軋輥表面,所以無法在磨削加工之後進行硬度檢測。隨著軋輥磨削直徑越來越小,軋輥硬度不均勻現象越來越嚴重。軋輥周向和軸向硬度均勻性對軋制生產影響很大,經實踐驗證,冷軋工作輥周向硬度落差大於2hsd,軋制生產過程中會造成嚴重的帶鋼浪形缺陷;冷軋工作輥軸向硬度落差大於2hsd,軋制生產過程中或發生跑偏斷帶軋制事故。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在軋輥上機之後校核過程中施行,且不破壞軋輥表面,不佔用額外的生產時間的冷軋工作輥工況在線診斷方法。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冷軋工作輥工況在線診斷方法,軋輥全部裝入軋機後,在軋制力模式下,電氣系統控制軋機壓靠至標定軋制力,一般取值1/2*pmax(pmax表示軋機最大軋制力),此時操作側和傳動側agc液壓缸壓力相等,即pos=pds=1/4*pmax。所述的軋制力模式是軋機agc液壓壓上的一種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下,傳動側液壓缸與驅動側液壓缸以兩側軋制力相等為目標同步壓上。在當前壓靠狀態下,電氣系統控制軋機以v=240m/min速度轉動,待軋機速度穩定後,電氣系統以驅動側與操作側agc液壓缸的軋制力差值等於0為目標,微調各自液壓缸行程;待軋制力差值以0為基準穩定波動之後,電氣系統連續採集10s時間段內傳動側軋制力pds與操作側軋制力pos的差值pdif,pdif=pds-pos;計算pdif的振幅a,如果振幅a小於20kn,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周向硬度均勻性滿足穩定軋制要求,否則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周向硬度不均勻,不能滿足穩定軋制要求。電氣系統採集操作側和傳動側agc液壓缸行程sos、sds,計算出當前軋輥壓靠後的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sds-sos)。進一步的,計算sdif與上一對工作輥測得的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的差值s』,s』=sdif-sdif』,式中,sdif當前工作輥測得的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為上一次在用工作輥測得的agc液壓缸位置差。如果sdif在[-500um,+500um]範圍內,且s』在[-300um,+300um]範圍內,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軸向硬度均勻性滿足穩定軋制要求,否則可判斷該對工作輥軸向硬度不均勻,不能滿足穩定軋制要求。經上述步驟,如果判斷工作輥輥周向和軸向硬度均勻性均滿足軋制要求,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工況良好,可正常投入軋制使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冷軋工作輥工況在線診斷方法基於agc液壓缸行程與軋機壓靠之後發生彈性變形的對應關係,以及軋機壓靠轉動過程中agc液壓缸壓力差值振幅與軋輥周向硬度的對應關係,提供軋輥周向硬度均勻性的評價方法,1)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在軋輥上機之後校核過程中施行,不會佔用額外的生產時間;2)該方法解決了磨削之後工作輥硬度均勻性無法判斷的問題,完善了工作輥工況判斷;3)該方法通過創新軋輥硬度均勻性評價方法,為冷軋機生產穩定構建了新的防線,預防板形不良和軋制跑偏,提高了工作效率;4)該方法是對現有軋輥工況評價參數的有效補充,即圓度、圓跳、粗糙度等,具有很好的普遍性、適應性和可移植性,可適合所有冷軋機工作輥工況的診斷。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1為本發明的工作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附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發明一種冷軋工作輥工況在線診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軋制力模式下,電氣系統控制軋機壓靠至標定軋制力,操作側和傳動側agc液壓缸壓力相等;2)電氣系統控制軋機以v=240m/min速度轉動,待軋機速度穩定後,電氣系統以驅動側與操作側agc液壓缸的軋制力差值等於0為目標,微調各自液壓缸行程;3)電氣系統連續採集10s時間段內傳動側軋制力pds與操作側軋制力pos的差值pdif;pdif=pds-pos,如果pdif的振幅a小於20kn,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周向硬度均勻性滿足穩定軋制要求,否則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周向硬度不均勻,不能滿足穩定軋制要求;4)電氣系統採集操作側和傳動側agc液壓缸行程sos、sds,計算當前軋輥壓靠後的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sds-sos);同時計算sdif與上一對工作輥測得的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的差值s』(s』=sdif-sdif』),如果sdif在[-500um,+500um]範圍內,且s』在[-300um,+300um]範圍內,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軸向硬度均勻性滿足穩定軋制要求,否則可判斷該對工作輥軸向硬度不均勻,不能滿足穩定軋制要求;5)經上述步驟,如果判斷工作輥輥軸向和軸向硬度均勻性均滿足軋制要求,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工況良好,可正常投入軋制使用。進一步,所述軋機在軋制力模式下壓靠至標定軋制力,一般取值1/2*pmax,且保持操作側和傳動側agc液壓缸壓力相等,即pos=pds=1/4*pmax。進一步,所述軋制力差值的振幅a為,軋機以v=240m/min速度轉動過程中,10s時間段內傳動側軋制力pds與操作側軋制力pos的差值pdif(pdif=pds-pos)的振幅。進一步,所述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為,傳動側agc液壓缸行程sds與操作側agc液壓缸行程sos的差值(sds-sos)。進一步,所述s』為當前工作輥測得的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與上一對工作輥測得的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的差值,s』=sdif-sdif』。進一步,所述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在[-500um,+500um]範圍內,且s』在[-300um,+300um]範圍內,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軸向硬度均勻性滿足穩定軋制要求,否則可判斷該對工作輥軸向硬度不均勻,不能滿足穩定軋制要求。該發明一種冷軋機工作輥工況在線診斷方法用於某1450單機架可逆式ucm冷軋機生產。軋機設備參數如表1:設備名稱參數工作輥尺寸mmφ385/φ340×1450中間輥尺寸mmφ440/φ390×1410支撐輥尺寸mmφ1250/φ1100×1420最大軋制力kn18000agc液壓缸最大行程mm228表1在軋機hmi界面布置以下按鈕實現對應電氣自動化功能,如表2:按鈕名稱對應功能軋制力模式設定軋機agc液壓缸壓上的一種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下,傳動側液壓缸與驅動側液壓缸以兩側軋制力相等為目標同步壓上;壓上至標定軋制力操作側與驅動側液壓缸同步壓上至900噸;軋機轉動軋機以設定速度v=240m/min轉動;軋制力差清零驅動側與操作側agc液壓缸以軋制力差等於0為目標,微調各自液壓缸行程;計算軋制力差值振幅電氣系統連續採集10s時間段內傳動側軋制力pds與操作側軋制力pos的差值pdif,並計算pdif波動的最大振幅a,pdif=pds-pos;輥縫標零電氣系統採集操作側和傳動側agc液壓缸行程sos、sds,計算出兩側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sds-sos);位差檢驗計算sdif與上一對工作輥測得的agc液壓缸位置差sdif』的差值s』。表2軋輥全部裝入軋機之後,在hmi界面選擇「軋制力模式」;模式選擇完成之後,選擇「壓上至標定軋制力」;待軋制力穩定在900噸之後,選擇「軋機轉動」;待軋機轉動速度穩定在240m/min之後,選擇「軋制力差清零」;待軋制力差值以0為基準穩定波動之後,選擇「計算軋制力差值振幅」,取得數值a;之後選擇「輥縫標零」,取得數值sdif;之後選擇「位差檢驗」,取得數值s』;如果sdif在[-500um,+500um]範圍內,且s』在[-300um,+300um]範圍內,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軸向硬度均勻性滿足穩定軋制要求,否則可判斷該對工作輥軸向硬度不均勻,不能滿足穩定軋制要求。如果振幅a小於20kn,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周向硬度均勻性滿足穩定軋制要求,否則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周向硬度不均勻,不能滿足穩定軋制要求。經上述步驟,如果判斷工作輥輥軸向和軸向硬度均勻性均滿足軋制要求,即可判斷該對工作輥工況良好,可正常投入軋制使用,否則存在板形不良和軋制跑偏風險,不能投入軋制使用。本發明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得知在本發明的啟示下作出的與本發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本發明未詳細描述的技術、形狀、構造部分均為公知技術。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