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式淋漆頭、淋漆裝置及操作方法與流程
2023-12-12 19:21:32 3

本發明涉及玻璃噴塗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密閉式淋漆頭、淋漆裝置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太陽能聚光鏡制鏡的過程中在鍍上反射層後,為了保證產品的耐候性能,會在背面塗覆保護層。具體是指在塗層面塗覆尤其並進行烘乾以保護聚光鏡的金屬層。漆層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銀層和銅層的抗氧化性能和附著力,從而影響反射鏡的反射率及使用壽命
圖1所示為現有的淋漆機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的幕簾式的淋漆機,主要由第一刀體1、調整塊2、固定塊3、螺栓4、託板5、第二刀體6、0型密封圈7組成,油漆經第二刀體6上的入口6A進入兩個刀體之間,而O型密封圈7既可以密封又可以阻擋灰塵進入油漆中,油漆可通過兩個刀體之間的間隙以瀑布的形式淋下,淋在平面或由曲材料快速通過即可成膜,替代手掃及噴漆,而通過螺栓4調節調整塊2,可調整兩個刀體之間的間隙,使淋漆更加均勻。
現有的淋漆機存在以下問題:當泵入量過大容易導致油漆滿槽繼而導致塗層厚度變化,需人員盯守;而且淋漆機兩端油漆壓力不一致容易導致漆幕厚薄不均,加大烘箱烘烤漆層難度等特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密閉式淋漆裝置。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密閉式淋漆頭,包括固定刀體和下端可受驅動貼緊或者遠離所述的固定刀體的活動刀體,所述的固定刀體和活動刀體下端分別對應設置有出漆導流板,在所述的固定刀體內側壁面上形成有導流槽,在所述的導流槽上部由下而上依次設置有進漆孔和溢流孔。
所述的進漆孔和溢流孔對應地設置在固定刀體的兩端。
所述的導流槽由相對所述的固定刀體的內側壁面斜上延伸的導流板與內側壁面局限而成,所述的導流板與所述的內側壁面一體形成或固定連接。
所述的導流板的截面為三角形。
所述的進漆孔設置在導流槽底部,所述的溢流孔設置在第一斜面上端。
所述的活動刀體和固定刀體的下底面為對稱地向下傾斜的斜底面,所述的出漆導流板為形成在所述的斜底面端部的豎直面板。
驅動所述的活動刀體的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與所述的驅動電機輸出軸連接的搖杆,所述的搖杆另一端與活動刀體的下端鉸接。
一種淋漆裝置,包括所述的淋漆頭,用以支撐固定所述的固定刀體的支架,與所述的固定刀體上部可旋轉連接且與所述的活動刀體的上端固定連接的支杆,以及與所述的支杆固定連接的旋轉環,與所述的進漆孔連通的進漆管,與所述的溢流孔連通的溢流管。
一種所述的淋漆裝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1)驅動活動刀體使所述的活動刀體和固定刀體的出漆導流板緊密貼合以構成相對封閉空腔,
2)持續通過進漆管向所述的封閉空腔內泵入漆料,當溢流管有溢出時控制所述的出漆導流板分開形成間隙以便出料,同時持續進料並保持溢流管一直有漆料溢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淋漆頭採用全密閉設計,防止了周圍環境雜質的影響,減少了溶劑揮發及對空氣的汙染;通過將溢流口將多餘的漆料接入油漆桶內或者回流,可防止油漆滿槽,維持漆液位的平衡而無需人員看守;通過內部的導流槽的設計,能有效消除端部進料對腔內的衝擊波動,能保證漆幕形成口各處的油漆壓力一致,保障漆幕厚薄均勻;而且通過控制兩個出漆導流板的間距可統一調節漆幕的厚薄。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的噴淋頭結構示意。
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密閉式淋漆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如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的密閉式淋漆頭包括固定刀體11和下端可受驅動貼緊或者遠離所述的固定刀體的活動刀體12,如在固定刀體上端可旋轉地設置縱向延伸的置支杆19,所述的活動刀體上端與所述的支杆15固定連接,即可實現活動刀體相對所述的固定刀體的旋轉遠離或貼緊,所述的固定刀體和活動刀體中心分別向內凹陷以構成用以容納漆料的腔體,同時在兩端形成密封機構,端密封機構採用板塊結構密封即可,此結構與固定刀體11可以合為一體當作固定部分,活動刀體、固定刀體各壁都較厚實,且油漆具體一定粘度,進入縫隙容易自己固化,所以接觸可相對滑動接觸的板塊結構即可實現油漆機密封。所述的固定刀體和活動刀體下端分別對應形成出漆導流板17,兩者的出漆導流板相匹配,當緊密貼合時構成密封以便形成封閉式腔體,當保留預定間隔時,兩個出漆導流板間形成出漆通道並構成漆簾,在所述的固定刀體內側壁面上形成有導流槽18,在所述的導流槽上部依次形成有進漆孔和溢流孔以與進氣管和溢流管連接。其中,所述的進漆孔和溢流孔對應地設置在固定刀體兩端。優選,所述的進漆孔設置在導流槽底部,所述的溢流孔設置在側壁面頂部。其中,為便於漆料排出形成漆幕,所述的活動刀體和固定刀體的下底面為對稱地向下傾斜的斜底面,所述的出漆導流板為形成在所述的斜底面端部且上端與斜底面齊平下端向下豎直延伸至斜底面下方的豎直面。兩側對稱的斜底面構成錐面,有利於漆料排盡,同時減少波動。
本發明的淋漆頭採用全密閉設計,防止了周圍環境雜質的影響,減少了溶劑揮發及對空氣的汙染;通過將溢流口將多餘的漆料接入油漆桶內或者回流,可防止油漆滿槽,維持漆液位的平衡而無需人員看守;通過內部的導流槽的設計,能有效消除端部進料對腔內的衝擊波動,能保證漆幕形成口各處的油漆壓力一致,保障漆幕厚薄均勻;而且通過控制兩個出漆導流板的間距可統一調節漆幕的厚薄。
具體地,所述的導流槽由相對所述的固定刀體的內側壁面斜上延伸的導流板與內側壁面局限而成,所述的導流板與所述的內側壁面一體形成或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的導流板的截面為三角形,採用內端為尖角狀的導流板,減少對腔內流體流動的影響,而且向內延伸的導流板,將整個活動刀體和固定刀體構成的空腔分成遠離進漆口側導通的上下兩部分,有效消除進料波動。
優選地,為均衡腔體內的流動性和穩定性,所述的固定刀體的導流板與所述的固定刀體一體形成,且所述的位於導流板上部的側壁面向外傾斜延伸以與導流板的上表面構成一個上端開口逐步變大的導流槽,如直角式或L形導流槽,同時,所述的導流板的下表面與其上表面保持銳角夾角並直接延伸至固定刀體的底側面,所述的下表面與活動刀體的底側面保持平行或者基本平行,這樣形成一個截面積不變的通道,保證上部進料不會影響下部。其中,所述的導流板的內端朝斜上延伸以插入活動刀體的腔體內為宜。
具體地,為實現所述的出料導流板的開合以及開合度調節,驅動所述的活動刀體的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與所述的驅動電機輸出軸固定連接的且對稱地設置在活動刀體兩側下端的二連杆,所述的二連杆另一端與活動刀體的下端鉸接,通過驅動電機帶動二連杆即可實現其開度的調節。漆簾形成的開口實際上是很小的,改變它需要的外力也是很小的,實際上支架上有個支點用於當漆刀閉合後,此時出漆導流板處仍有小縫隙存在,驅動機構阻止活動刀體12在其內油漆重力作用下反彈並擴大刀口縫隙,而驅動機構的動作即可實現出漆導流板處的縫隙的大小調節,當然,該處的調節也可利用搖杆16來實現微調,搖杆16類似曲軸連杆結構,通過上下搖動手輪即可協同的控制整個出漆導流板處的縫隙大小調節。
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淋漆裝置,包括所述的淋漆頭,用以支撐固定所述的固定刀體的支架,以及與所述的支杆固定連接的旋轉環,與所述的進漆孔連通的進漆管13,與所述的溢流孔連通的溢流管14。固定刀體相對支架固定連接並旋轉支撐支杆,所述的支杆旋轉環換驅動旋轉時即帶動所述的活動刀體旋轉,可將兩者下部完全打開並定位以進行清洗維護,操作簡單便利。
所述的淋漆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驅動活動刀體使所述的出漆導流板緊密貼合以構成相對封閉空腔,
2)持續通過進漆管向所述的封閉空腔內泵入漆料,當溢流管有溢出時控制所述的出漆導流板分開形成間隙以便出料並形成漆幕,同時持續進料並保持溢流管有漆料持續地溢出,通過過盈式供料,利用油漆的部分循環實現了腔體內相對密封式供料,有效保證漆幕的穩定形成。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