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3:56:02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
背景技術:
氣門芯一般包括有芯杆、密封墊和芯體,在對氣門芯進行裝配之前,要事先將其組成部分加工製作好,本次的產品為一種帶有內六角的芯體,其目的是為了安裝的方便。在對該芯體製作加工時,衝內六方是作為最後一道工序來生產的,以往的設備由於精度及穩定性不夠,加工製作工程中經常出現衝孔偏心的現象,最終導致該產品的質量不達標。
傳統的芯體衝內六方往往需要人手工衝壓,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成本,其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影響因素也非常多,導致該產品的生產製作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改善上述弊端,我公司技術人員經過長時間的設計研發,設計了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能夠高效、高質量自動化衝孔生產,而目前市場上沒有該類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對於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通過採用在分度盤上多個工位自動上料、檢測、加工,實現高效、高質量自動化衝內六方孔的生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分度盤,所述分度盤上設有若干裝配工位,若干所述裝配工位周圍按分度盤轉動方向依次分別設有上料裝置,檢測裝置,衝孔裝置,除屑裝置,下料裝置以及再檢測裝置,所述分度盤的轉動、上料裝置的上料以及衝孔裝置的運行均設有同一個驅動裝置驅動。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驅動裝置安裝在支架的底部並連接有主驅動軸,所述主驅動軸上連接有傘齒輪副,所述傘齒輪副另一端連接有垂直於分度盤的從動軸,所述從動軸另一端連接有轉動撥盤,所述轉動撥盤通過轉動與底部設有槽輪轉盤的分度盤配合實現分度轉動。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上料裝置包括供料裝置和上料機械手,所述供料裝置包括振動盤,所述振動盤的出口設有供料導軌,所述供料導軌底部設有固定在支架上的平振;
所述上料機械手安裝在供料導軌的下遊,所述上料機械手的上方設有上料壓下驅動,所述上料壓下驅動安裝在固定於支架上的上料支架上;
所述上料機械手一側設有上料驅動推桿,所述上料驅動推桿與固定在支架底部的豎板鉸接,所述上料驅動推桿底部設有上料驅動凸輪驅動,所述上料驅動凸輪與所述主驅動軸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檢測裝置和再檢測裝置均包括有光電開關,所述光電開關安裝在固定於支架上的檢測支架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衝孔裝置包括衝頭,所述衝頭連接有衝孔槓桿機構,所述衝孔槓桿機構連接有衝孔驅動凸輪,所述衝孔驅動凸輪與所述主驅動軸連接,所述衝孔驅動凸輪通過衝孔槓桿機構驅動衝頭內的衝針上下運動;
所述衝頭安裝在固定於支架上的衝頭支架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衝孔槓桿機構包括第一槓桿和槓桿座,所述第一槓桿與槓桿座鉸接,所述第一槓桿的一端與所述衝孔驅動凸輪配合,所述第一槓桿的另一端鉸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另一端鉸接有第二槓桿,所述第二槓桿的中間位置與固定在支架上的支撐座鉸接,所述第二槓桿另一端鉸接有衝頭連杆,所述衝頭連杆與衝頭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衝孔驅動凸輪設為凸輪槽,所述第一槓桿的一端與所述凸輪槽配合。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除屑裝置包括除屑電機和除屑機械手,所述除屑電機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除屑機械手上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設有除屑從動帶輪,所述除屑電機設有除屑主動輪,通過除屑從動帶輪帶動轉軸轉動;
所述轉軸軸向滑動連接有轉套和除屑從動帶輪,所述轉套外轉動連接有外套,所述外套安裝在固定於支架上的外套支架上;
所述轉軸底部連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固定有鑽頭;
所述轉軸上方設有轉軸壓下驅動,所述轉軸壓下驅動安裝在固定於支架上的除屑支架上,所述轉軸壓下驅動通過與轉軸轉動連接的壓盤連接,轉軸壓下驅動通過轉軸帶動鑽頭上下運動。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下料裝置包括高壓氣嘴,高壓氣嘴將裝配工位上的衝好的芯體吹出。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上料裝置設為兩臺,兩臺上料裝置的上料驅動推桿鉸接。
該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於: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傳動結構分度盤的轉動、上料裝置的上料以及衝孔裝置的運行均設有同一個驅動裝置驅動,上料裝置與分度盤的轉動聯動,衝孔裝置也與分度盤的轉動聯動,通過機械零件的配合實現了各個裝配工位有序運行,避免了目前所採用多驅動電子產品的高故障率問題,不需要複雜的控制程序便可完成自動化運行。
2.本實用新型的衝孔裝置採用凸輪和槓桿傳動的方式,一方面保證了與分度盤的聯動,另一方面結構簡單,成本低。
3.除屑裝置採用鑽頭去屑利用鑽頭的螺旋槽將碎屑絞出,並且轉軸軸向滑動的同時由除屑從動帶輪驅動轉動,解決了利用毛刷等其它除屑方法難以除屑或者將碎屑隨處清理的問題。
4.本實用新型上料裝置設有兩臺,可以方便應用相似產品的生產,不需要清理振動盤,提高生產效率,並且兩個上料裝置的上料驅動推桿鉸接,實現了聯動,間接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的俯視圖;
圖2為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的主傳動示意圖;
圖3為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的側視圖;
圖4為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的除屑傳動示意圖;
圖5為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的上料驅動推桿傳動示意圖;
圖6為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的衝壓傳動示意圖。
圖中:1-支架、2-振動盤、3-供料導軌、4-平振、5-上料機械手、6-上料驅動推桿、7-上料支架、8-檢測裝置、9-衝孔裝置、10-除屑裝置、11-下料裝置、12-除屑電機、13-再檢測裝置、14-分度盤、15-驅動裝置、16-主驅動軸、17-傘齒輪副、18-從動軸、19-轉動撥盤、61-上料驅動凸輪、62-豎板、91-衝孔驅動凸輪、92-衝孔槓桿機構、93-衝頭、94-衝頭支架、95-衝針、101-除屑支架、102-壓盤、103-轉軸、104-除屑從動帶輪、105-轉套、106-外套、107-固定環、910-凸輪槽、911-第一槓桿、912-槓桿座、913-拉杆、914-第二槓桿、915-支撐座、916-衝頭連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3所示,一種氣門芯芯體衝內六方設備,包括支架1,支架1上設有分度盤14,分度盤14上設有若干裝配工位,若干裝配工位周圍按分度盤14轉動方向依次分別設有上料裝置,檢測裝置8,衝孔裝置9,除屑裝置10,下料裝置11以及再檢測裝置13,上料裝置將芯體移到裝配工位上,分度盤14轉動,經過檢測裝置8檢測是否有芯體,然後經過衝孔裝置9對芯體衝內六方,經過除屑裝置10將衝內六方時的碎屑清除,最後下料收集,並經再檢測裝置13檢測後回到上料位置,本實用新型中分度盤14的轉動、上料裝置的上料以及衝孔裝置9的運行均設有同一個驅動裝置15驅動,控制精確、簡單,避免了目前所採用多驅動電子產品的高故障率問題,不需要複雜的控制程序便可完成自動化運行。
驅動裝置15安裝在支架1的底部並連接有主驅動軸16,驅動裝置15採用電機帶動減速機,減速機通過鏈輪副帶動主驅動軸16,主驅動軸16上連接有傘齒輪副17,傘齒輪副17另一端連接有垂直於分度盤14的從動軸18,從動軸18另一端連接有轉動撥盤19,轉動撥盤19通過轉動與底部設有槽輪轉盤的分度盤14配合實現分度轉動,以滿足在轉動停歇過程,上料裝置,檢測裝置8,衝孔裝置9,除屑裝置10,下料裝置11以及再檢測裝置13對裝配工位上芯體的加工處理。
上料裝置包括供料裝置和上料機械手5,所述供料裝置包括振動盤2,振動盤2將芯體按序按方位輸出,振動盤2的出口設有供料導軌3,供料導軌3底部設有固定在支架1上的平振4,芯體經供料導軌3輸送到供料導軌3的下遊,而上料機械手5安裝在供料導軌3的下遊,上料機械手5一側設有上料驅動推桿6,上料驅動推桿6與固定在支架1底部的豎板62鉸接,上料驅動推桿6底部設有上料驅動凸輪61驅動,上料驅動凸輪61與所述主驅動軸16連接,主驅動軸16轉動帶動上料驅動凸輪61轉動,上料驅動凸輪61與上料驅動推桿6配合,使上料驅動推桿6沿與豎板62的鉸接點擺動,推動上料機械手5對供料導軌3下遊的芯體上料。
該上料機械手5的上方設有上料壓下驅動,該上料壓下驅動安裝在固定於支架1上的上料支架7上,上料壓下驅動會對上料處的芯體向下壓將芯體壓入裝配工位。
檢測裝置8和再檢測裝置13均包括有光電開關,光電開關安裝在固定於支架1上的檢測支架上,光電開關選為pr12-4-DN直流傳感器,若檢測裝置8的光電開關連續檢測不到芯體,以及再檢測裝置13的光電開關檢測到芯體,則會進行報警停機,工人及時檢查處理故障。
衝孔裝置9包括衝頭93,衝頭93安裝在固定於支架1上的衝頭支架94上,衝頭93連接有衝孔槓桿機構92,衝孔槓桿機構92連接有衝孔驅動凸輪91,衝孔驅動凸輪91與主驅動軸16連接,衝孔驅動凸輪91通過衝孔槓桿機構92驅動衝頭93內的衝針95上下運動,從而將裝配工位上的芯體衝內六方;
上面所說的衝孔槓桿機構92包括第一槓桿911和槓桿座912,第一槓桿911的中間位置與槓桿座912鉸接,第一槓桿911的一端與衝孔驅動凸輪91配合,由於衝孔驅動凸輪91為凸輪槽910結構,第一槓桿911的一端與凸輪槽910配合傳動,而第一槓桿911的另一端鉸接有拉杆913,拉杆913另一端鉸接有第二槓桿914,第二槓桿914的中間位置與固定在支架1上的支撐座915鉸接,第二槓桿914另一端鉸接有衝頭連杆916,衝頭連杆916與衝頭93連接。
除屑裝置10包括除屑電機12和除屑機械手,除屑電機12固定在支架1上,除屑機械手上設有轉軸103,轉軸103底部連接有固定環107,固定環107固定有鑽頭,利用鑽頭的螺旋槽將碎屑絞出,解決了利用毛刷等其它除屑方法難以除屑或者將碎屑隨處清理的問題。轉軸103上設有除屑從動帶輪104,除屑電機12設有除屑主動輪,因此通過除屑從動帶輪104帶動轉軸103轉動;轉軸103可軸向滑動連接有轉套105和除屑從動帶輪104,轉套105外轉動連接有外套106,外套106安裝在固定於支架1上的外套支架上,通過外套106進行定位,保證鑽頭能夠精確伸入衝好的內六角孔內;
轉軸103上方設有轉軸壓下驅動,轉軸壓下驅動安裝在固定於支架1上的除屑支架101上,轉軸壓下驅動通過與轉軸103轉動連接的壓盤102連接,轉軸壓下驅動通過轉軸103帶動鑽頭上下運動,所以該鑽頭不僅能夠實現旋轉還能夠實現上下運動,通過轉軸103與除屑從動帶輪104以及轉套105的可滑動並且可轉動的結構,完成了該工序鑽頭的上下運動和轉動。
下料裝置11包括高壓氣嘴,高壓氣嘴將裝配工位上的衝好的芯體吹出收集,完成加工過程。
本實用新型上料裝置可設為兩臺,兩臺上料裝置的上料驅動推桿6鉸接,因此可以通過一個上料驅動凸輪61實現兩個上料驅動推桿6的運動,實現了聯動,間接節約了成本。本實用新型上料裝置設有兩臺的目的,可以方便應用相似產品的生產,生產某種產品時不需要清理振動盤2,只需要一個振動盤2運行便可,間接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生產流程:
將提前衝好圓小孔的芯體放置于振動盤2中,啟動電控裝置,芯體會順次從振動盤2輸出,進入供料導軌3,在平振4的作用下,沿供料導軌3向下遊移動,當芯體移動到供料導軌3的端部時,驅動裝置15帶動主驅動軸16轉動,分度盤14分度轉動,分度盤14的裝配工位停歇在上料機械手5處時,主驅動軸16轉動帶動上料驅動凸輪61轉動,上料驅動凸輪61與上料驅動推桿6配合,使上料驅動推桿6沿與豎板62的鉸接點擺動,推動上料機械手5對供料導軌3下遊的芯體上料,此時,上料壓下驅動會對上料處的芯體向下壓將芯體壓入裝配工位;
驅動裝置15再轉會帶動分度盤14轉動一個工序,同時後面的工序也會在轉到上料裝置處,驅動裝置15轉動會將後工序也上料,直至分度盤14第一個上料的芯體轉動到檢測裝置8底部,此時檢測裝置8與上料裝置之間的裝配工位均已上好芯體。
檢測裝置8開始對底部的裝配工位是否有芯體進行檢測,若連續出現多次沒有芯體的情況,則進行報警並且驅動裝置15停止,若裝配工位處有芯體則驅動裝置15繼續轉動,當轉動到衝孔裝置9的底部時,主驅動軸16帶動衝孔驅動凸輪91轉動,衝孔驅動凸輪91通過衝孔槓桿機構92驅動衝頭93內的衝針95向下壓,將裝配工位上的芯體衝內六方。
衝完內六方的芯體繼續轉動到除屑裝置10的底部,除屑電機12通過除屑從動帶輪104帶動轉軸103轉動,轉軸壓下驅動壓下轉軸103,轉軸103底部的鑽頭轉動的同時會被壓入芯體內六方孔內,利用鑽頭的螺旋槽將碎屑絞出,完成除屑後,轉軸壓下驅動帶動轉軸103提升,鑽頭離開芯體內六方孔,除屑完的裝配工位進入下料裝置11處,利用高壓氣嘴將裝配工位上的衝好的芯體吹出收集,完成加工過程。
而後,分度盤14繼續轉動,後面的裝配工位則依次循環進行著上述動作,芯體被收集完的裝配工位則會繼續通過再檢測裝置13底部檢測一遍芯體是否被吹出,然後才再轉到上料裝置處再進行上料,循環生產。
應當理解,這些實施例的用途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此外,也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各種改動、修改和/或變型,所有的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