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的製作方法
2024-01-29 07:55:15 1
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包括四根原竹立柱、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原竹連梁、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四根原竹立柱平行布置,四根原竹立柱的中線投影點連線構成一個正方形;四根原竹立柱中間形成相互垂直的第一縫隙和第二縫隙;第一、二原竹屋架上弦杆並排設置於第一縫隙中,第一、二原竹屋架下弦杆並排設置於第一縫隙中,原竹連梁設置於第二縫隙中;兩兩原竹立柱和夾持於兩兩原竹立柱之間的上弦杆、連梁、下弦杆通過一對弧形墊片和螺栓緊固。本實用新型合理的布置各上弦杆、連梁和下弦杆的位置,並利用弧形墊片和螺栓進行緊固,其結構簡單,強度可靠,降低了連接節點的重量和造價。
【專利說明】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領域,特別具體涉及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 【【背景技術】】
[0002] 竹子具有繁殖容易、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等特點,而且一次造林成功,可年年擇 伐,永續利用而不破壞生態環境。竹材紋理通直、色澤淡雅、材質堅韌,具有硬闊葉材的諸多 優點,是生產室內門、家具、地板及各種構件的理想材料。
[0003] 以原竹為主體的建築以其建造周期短,舒適環保,造價低廉,防震性能優異等優點 受到現代環保人士尤其是地震多發地帶人民的普遍歡迎,但是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由於 以原竹為主體的建築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整體連接大多是依靠傳統的榫卯結構進行固定 的,因此整體的抗拉力較弱,直接導致其整體的抗震性能較弱。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充以解決上述技術問 題。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 -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包括四根原竹立柱、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第二原 竹屋架上弦杆、原竹連梁、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四根原竹立柱平行 布置,四根原竹立柱的中線投影點連線構成一個正方形;四根原竹立柱中間形成相互垂直 的第一縫隙和第二縫隙;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和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並排設置於第一縫隙 中,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並排設置於第一縫隙中,原竹連梁設置於 第二縫隙中;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垂直於原竹立柱水平設置,原竹 連梁水平設置且垂直於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和原竹立柱;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和第二原竹 屋架上弦杆並排向上傾斜設置,原竹連梁位於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和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 之間且接觸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和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
[0007]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於:兩兩原竹立柱和夾持於兩兩原竹立柱之間的第一 原竹屋架上弦杆、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原竹連梁、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或第二原竹屋架下 弦杆通過一對弧形墊片和螺栓緊固。
[0008]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於:原竹立柱接觸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第二原竹屋 架上弦杆、原竹連梁、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的部位開設凹槽,凹槽為 弧形凹槽,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原竹連梁、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和 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卡於對應的一對原竹立柱的一對凹槽中。
[0009]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於:凹槽的深度為原竹立柱直徑的三分之一。
[0010]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1] 本實用新型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合理的布置各上弦杆、連梁和下弦杆 的位置,並利用弧形墊片和螺栓進行緊固,其結構簡單,強度可靠,降低了連接節點的重量 和造價,但是連接強度同鋼材般牢靠;在立柱上開槽將原竹立柱與上弦杆、連梁和下弦杆的 接觸由點接觸變為面接觸,且凹槽可以在再堅直方向支撐上弦杆、連梁和下弦杆;由於開設 凹槽,使得整個梁柱連接節點在垂直於原竹立柱方向上的尺寸降低。本實用新型中原竹不 用進行其他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有效的利用了天然資源;實現了建築結構部件的模塊化, 組裝化,提高了建築搭建的速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0014]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5] 圖4是圖1所示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7]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包括四根原竹 立柱1、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2、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原竹連梁4、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 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6。
[0018] 四根原竹立柱1布置在一個正方向的四個頂點,四根原竹立柱1中間形成相互垂 直的第一縫隙和第二縫隙;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2和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並排設置於第 一縫隙中,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6並排設置於第一縫隙中,原竹連 梁4設置於第二縫隙中;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6垂直於原竹立柱 1水平設置,原竹連梁4水平設置且垂直於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和原竹立柱1 ;第一原竹 屋架上弦杆2和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並排向上傾斜設置,且原竹連梁4位於第二原竹屋 架上弦杆3和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之間且接觸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和第一原竹屋架下 弦杆5。
[0019] 兩兩原竹立柱1和夾持於兩兩原竹立柱1之間的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2、第二原竹 屋架上弦杆3、原竹連梁4、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或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6通過一對弧形 墊片7和螺栓8緊固,採用弧形墊片7對開孔處加以約束能夠有效防止原竹開孔處開裂。
[0020] 請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原竹立柱1接觸橫梁的部位開設 凹槽10,凹槽10為弧形凹槽,其深度為原竹立柱1直徑的三分之一;這樣將原竹立柱1與 弦杆、連梁的接觸由點接觸變為面接觸,且凹槽10可以在堅直方向支撐弦杆、連梁;由於開 設凹槽,使得整個梁柱連接節點在垂直於原竹立柱1方向上的尺寸降低。本實用新型中原 竹不用進行其他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有效的利用了天然資源;實現了建築結構部件的模 塊化,組裝化,提高了建築搭建的速度。
[0021]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 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於此,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的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 屬於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專利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其特徵在於,包括四根原竹立柱(1)、第一原竹屋架 上弦杆(2)、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原竹連梁(4)、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和第二原竹 屋架下弦杆(6);四根原竹立柱(1)平行布置,四根原竹立柱(1)的中線投影點連線構成一 個正方形;四根原竹立柱(1)中間形成相互垂直的第一縫隙和第二縫隙;第一原竹屋架上 弦杆(2)和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並排設置於第一縫隙中,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和第 二原竹屋架下弦杆(6)並排設置於第一縫隙中,原竹連梁(4)設置於第二縫隙中;第一原竹 屋架下弦杆(5 )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6 )垂直於原竹立柱(1)水平設置,原竹連梁(4 )水 平設置且垂直於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和原竹立柱(1);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2)和第二 原竹屋架上弦杆(3)並排向上傾斜設置,原竹連梁(4)位於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和第一 原竹屋架下弦杆(5)之間且接觸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和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其特徵在於,兩兩原竹立柱 (1)和夾持於兩兩原竹立柱(1)之間的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2)、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 原竹連梁(4)、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或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6)通過一對弧形墊片(7) 和螺栓(8)緊固。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其特徵在於,原竹立柱(1)接 觸第一原竹屋架上弦杆(2)、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原竹連梁(4)、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 (5)和第二原竹屋架下弦杆(6)的部位開設凹槽(10),凹槽(10)為弧形凹槽,第一原竹屋架 上弦杆(2)、第二原竹屋架上弦杆(3)、原竹連梁(4)、第一原竹屋架下弦杆(5)和第二原竹 屋架下弦杆(6)卡於對應的一對原竹立柱(1)的一對凹槽(10)中。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原竹柱子與屋架連接節點,其特徵在於,凹槽(10)的深 度為原竹立柱(1)直徑的三分之一。
【文檔編號】E04B1/58GK203878770SQ201420148870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郝際平, 田黎敏, 趙淋偉, 鄭江, 於金光 申請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