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營養基質土的製作方法
2024-02-27 00:22:15 1
本發明屬於農業領域,具體涉及城市園林綠化營養基質土。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城市中人口、建築物面積、汽車使用數量快速增長,垃圾、廢氣隨之攀升,城市地面及空氣汙染加劇,新增的大量垃圾,給城市的環衛及垃圾消納系統造成極大的壓力。在處理顧及不到的地方,會出現隨意焚燒或填埋的現象,帶來新的空氣或地下水汙染的危害。城市廢土主要是城市建設中地鐵、路橋、小區開發等產生的建築廢土,廢土的亂堆亂放不但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而且淤塞河道,汙染環境,影響水質和景觀。以上現狀,使得城市綠化事業倍受關注。對於國內絕大多數城市而言,老城區的綠化區域經多年園林植物的生長消耗,土質逐漸變差,地力變弱。對於新城區,並未形成移存地表熟土(農民對多年生長植物的地表耕作層的稱謂),用與攤鋪在城市建設中被翻動、覆蓋的非建築物、道路佔用的地面的習慣,有土的地表多為回填的混有磚、石等垃圾的原地表以下的深層生土(農民對地表耕作以下無團粒結構、植物生長營養成分含量低的不動土稱「生土」)。導致城市綠化用土缺口巨大,有的地方到農村耕地取土調劑,和保護耕地相牴觸。即使在非耕地取土,也破壞取土處的自然地表,仍屬對環境的破壞。土壤問題,嚴重製約著城市園林事業的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園林綠化營養基質土,用於城市樹木、花草的栽培等園林綠化建設,填補城市綠化用土缺口,克服城市綠化土壤匱乏、貧瘠的不足。
本發明的園林綠化營養基質土是包括:農作物秸稈發酵物或樹木枯枝落葉發酵物、畜禽糞便發酵物、低質土的均勻混合物,前述原料的用量的重量份數比例為:秸稈或樹木枯枝落葉發酵物1重量份、畜禽糞便發酵物0.8—1.2重量份、低質土1.5—2.5重量份。
本發明的基質土原料最佳用量的重量份數比例為:秸稈或樹木枯枝落葉發酵物1重量份、畜禽糞便發酵物1重量份、低質土2重量份。
其中的劣質土為城市建設需消納的餘土或城市以外允許挖掘的非耕地用土;
其中的農作物秸稈發酵物用以下步驟製得:
1、秸稈預處理,粉碎或切割成碎料;
2、將碎料堆積發酵,堆積過程中將人元RW酵素劑均勻撒在秸稈表面,發酵劑用量為秸稈重量的0.008—0.012%,邊翻動、邊撒,用鐵鍬等工具翻拌一遍,堆成寬2米、高1.5米、長度不限的長條形發酵堆,用草蓆等透氣材料覆蓋,在50—60℃環境溫度下發酵25—30天;發酵中需:
(1)調節水分:發酵物堆的含水量要求達到60-70%。水分合適與否判斷方法:手抓一把物料,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
(2)翻倒:在正常情況下,發酵處理開始後,經過5-10天發酵,溫度可達到55-60℃以上,此時要翻倒一次,整個發酵過程要翻倒2-3次;
(3)調溼:伴隨著料堆溫度的急劇升高和熱量的不斷積累,物料中的水分會大量蒸發散失, 翻倒的同時,還應視具體情況適當補水。保持水分含量在60—70%。
其中的枯枝落葉發酵物用以下步驟製得。
1、枯枝落葉粉碎。
2、調整C/N。發酵有機肥的物料C/N比應保持在25~30:1, 在一噸枯枝落葉加一公斤的尿素或加100斤的畜禽糞便。3、控制水分。枯枝落葉的水分含量應控制在60~65%。水分判斷: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
4、堆積、啟動發酵:將備好的物料邊撒RW促腐劑邊建堆,發酵劑用量為枯枝落葉重量的0.008—0.012%,通常堆高1.5米,寬2米,長度2~4米或更長;發酵啟動溫度在15℃以上,發酵過程不受季節影響,冬天儘量在室內或大棚內發酵,發酵升溫控制在70~75℃。
5、發酵:物料堆積48小時後,溫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達65℃以上,在此高溫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況下,發酵過程中會出現兩次65℃以上的高溫,翻倒兩次既可完成發酵,正常一周內可發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表明發酵完成。
其中的畜禽糞便發酵物通過以下步驟製得:
1、備主料:用畜禽近日排洩的新鮮糞便或加工脫水的糞便,控制含水55—65%,清除長雜物及磚、石塊。
2、備輔料:各類作物的秸稈、青草、松殼、稻草、花生皮,可根據肥料的用途選擇粉碎的長度,作底土時秸稈長度5-10cm,育苗土秸稈長度0.3-0.5cm。
3、混合、攪拌、堆積或裝入發酵池。
將畜禽糞便3重量份、輔料0.8—1.2重量、並加入輔料重量0.01%的RW促腐劑;用攪拌機或人工攪拌,攪碎大糞塊並使原理混合均勻、結合嚴密,保持水份55—65%,目測為用手握起成團而不滲水,鬆手團塊可散開;裝料時要保持物料蓬鬆,不可腳踩、鐵鍬拍,頂部要隆起,如在乾燥,溫差大的地區或遇雨天,物料上面需覆蓋稻草,秸稈等透氣物,在55~75℃溫度下發酵8—15天,完成發酵。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
1、可以無限量的製備優質城市綠化優質基質土、填補普遍存在的城市綠化用土缺口,克服城市園林建設的瓶頸,經理化分析,本發明的基質土的主要營養指標是:總營養(全氮、全磷、全鉀)≥5%,有機質≥28%,水分≤30%,pH在5.5-8.5範圍內。
2、較大量的利用了農作物秸稈或城市中的枯枝落葉等綠植廢棄物,減輕了城市周邊秸稈處理的壓力和城市中的枯枝落葉的消納壓力,減少焚燒秸稈和枯枝落葉的機率,有利於空氣環境的保護,隨著農業的發展,農作物秸稈的處理嚴重滯後,特別是我國東北地區,高棵的玉米種植比例較大,秸稈處理壓力更大,本發明的提出與實施,有利於緩解城市周邊秸稈處理與環境保護的矛盾。
3、有利於城市建設形成的餘土的消納,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地鐵等地下基礎工程增多,導致大量餘土的產生。如何處置這些餘土,又是個難題,無論堆、埋在何處,都會給環境帶來影響,實施本發明,城市餘土就地消納、用於綠化,變廢為寶。
4、減輕農村環境的汙染,如今,農村禽畜商業養殖,多已規模化,畜禽糞便量大、集中,農民又基本不作肥料利用,少有無害化處理,形成長年堆棄,臭味四散,汙染地表水,情況比較嚴重。使用本發明消耗畜禽糞便一舉兩得。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備農作物秸稈、近日畜禽排洩的糞便、城市地下建設挖掘出動餘土
2、製備農作物秸稈發酵物:
(1)秸稈預處理,粉碎或切割成小於3-5cm的碎料;
(2)將碎料堆積發酵,堆積過程中將人元RW酵素劑均勻撒在秸稈表面,發酵劑用量為秸稈重量的0.01%,邊翻動、邊撒,用鐵鍬等工具翻拌一遍,堆成寬2米、高1.5米、長度不限的長條形發酵堆,用草蓆等透氣材料覆蓋,在55℃環境溫度下發酵28天;發酵中需:
①調節水分:發酵物堆的含水量要求達到65%。水分合適與否判斷方法:手抓一把物料,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
②翻倒:在正常情況下,發酵處理開始後,經過5-10天發酵,溫度可達到55-60℃以上,此時要翻倒一次,整個發酵過程要翻倒2-3次;
③調溼:伴隨著料堆溫度的急劇升高和熱量的不斷積累,物料中的水分會大量蒸發散失, 翻倒的同時,還應視具體情況適當補水。保持水分含量在65%。
3、製備畜禽糞便發酵物:
(1)備主料:用畜禽近日排洩的新鮮糞便或加工脫水的糞便,控制含水60%,清除長雜物及磚、石塊。
(2)備輔料:各類作物的秸稈、青草、松殼、稻草、花生皮,秸稈粉碎或切割成7—8cm碎段。
(3)混合、攪拌、堆積或裝入發酵池。
將畜禽糞便3重量份、輔料1重量份、並加入輔料重量0.01%的RW促腐劑;用攪拌機或人工攪拌,攪碎大糞塊並使原理混合均勻、結合嚴密,保持水份60%,目測為用手握起成團而不滲水,鬆手團塊可散開;裝料時要保持物料蓬鬆,不可腳踩、鐵鍬拍,頂部要隆起,如在乾燥,溫差大的地區或遇雨天,物料上面需覆蓋稻草,秸稈等透氣物,在60℃溫度下發酵15天,完成發酵。
4、混合製備營養基質土。
取秸稈發酵物1重量份、畜禽糞便發酵物1重量份、低質土2重量份混合均勻你得園林綠化營養基質土底土。
實施例2
1、備枯枝落葉、脫水畜禽糞便、城市建築挖掘出的餘土
2、製備枯枝落葉發酵物。
(1)枯枝落葉粉碎。
(2)調整C/N。發酵有機肥的物料C/N比應保持在25~30:1, 在一噸枯枝落葉加一公斤的尿素或加100斤的畜禽糞便。(3)控制水分。枯枝落葉的水分含量應控制在60~65%。水分判斷: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
(4)堆積、啟動發酵:將備好的物料邊撒RW促腐劑邊建堆,發酵劑用量為枯枝落葉重量的0.01%,通常堆高1.5米,寬2米,長度2~4米或更長;發酵啟動溫度在15℃以上,發酵過程不受季節影響,冬天儘量在室內或大棚內發酵,發酵升溫控制在70~75℃。
(5)發酵:物料堆積48小時後,溫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達65℃以上,在此高溫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況下,發酵過程中會出現兩次65℃以上的高溫,翻倒兩次既可完成發酵,正常一周內可發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表明發酵完成。
3、畜禽糞便發酵物製備:
(1)備主料:將脫水糞便加糞便重量1.5倍的水水調成含水60%的糊狀。
(2)備輔料:各類作物的秸稈、青草、松殼、稻草、花生皮,粉碎成長度0.3-0.5cm的碎屑。
(3)混合、攪拌、堆積或裝入發酵池。
將畜禽糞便3重量份、輔料1.2重量、並加入輔料重量0.01%的RW促腐劑;用攪拌機或人工攪拌,攪碎大糞塊並使原理混合均勻、結合嚴密,保持水份55—65%,目測為用手握起成團而不滲水,鬆手團塊可散開;裝料時要保持物料蓬鬆,不可腳踩、鐵鍬拍,頂部要隆起,如在乾燥,溫差大的地區或遇雨天,物料上面需覆蓋稻草,秸稈等透氣物,在55~75℃溫度下發酵8—15天,完成發酵。
4、混合製備營養基質土。
取取秸稈發酵物1重量份、畜禽糞便發酵物0.8重量份、低質土1.5重量份混合均勻你得園林綠化營養基質土育苗土。
實施例3
1、備農作物秸稈、脫水畜禽糞便、城市地下建設挖出的待消納餘土
2、製備農作物秸稈發酵物:
(1)秸稈預處理,粉碎或切割成碎料;
(2)將碎料堆積發酵,堆積過程中將人元RW酵素劑均勻撒在秸稈表面,發酵劑用量為秸稈重量的0.008—0.012%,邊翻動、邊撒,用鐵鍬等工具翻拌一遍,堆成寬2米、高1.5米、長度不限的長條形發酵堆,用草蓆等透氣材料覆蓋,在50—60℃環境溫度下發酵25—30天,發酵中需:
①調節水分:發酵物堆的含水量要求達到60-70%。水分合適與否判斷方法:手抓一把物料,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
②翻倒:在正常情況下,發酵處理開始後,經過5-10天發酵,溫度可達到55-60℃以上,此時要翻倒一次,整個發酵過程要翻倒2-3次;
③調溼:伴隨著料堆溫度的急劇升高和熱量的不斷積累,物料中的水分會大量蒸發散失, 翻倒的同時,還應視具體情況適當補水。保持水分含量在60—70%。
3、製備畜禽糞便發酵物:
(1)備主料:用畜禽近日排洩的新鮮糞便或加工脫水的糞便,控制含水55—65%,清除長雜物及磚、石塊。
(2)備輔料:各類作物的秸稈、青草、松殼、稻草、花生皮,秸稈粉碎成5-6cm的碎段,
(3)混合、攪拌、堆積或裝入發酵池。
將畜禽糞便3重量份、輔料0.8—1.2重量、並加入輔料重量0.01%的RW促腐劑;用攪拌機或人工攪拌,攪碎大糞塊並使原理混合均勻、結合嚴密,保持水份55—65%,目測為用手握起成團而不滲水,鬆手團塊可散開;裝料時要保持物料蓬鬆,不可腳踩、鐵鍬拍,頂部要隆起,如在乾燥,溫差大的地區或遇雨天,物料上面需覆蓋稻草,秸稈等透氣物,在55~75℃溫度下發酵8—15天,完成發酵。
4、混合製備營養基質土。
取取秸稈發酵物1重量份、畜禽糞便發酵物1.2重量份、低質土2.5重量份混合均勻你得園林綠化營養基質土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