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應牢記這"九松十要"
2025-05-03 20:48:24
太極拳的嚴謹程度與動作的隨意自如相反,練習太極拳有很多的要求,九松十要就是在長期練習太極中被總結出來的,那麼這九松十要具體是哪九松,哪十要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太極拳的「九松」
太極拳的九松部位:腳,踝 ,膝,胯,腰,肩,肘,腕,手
一:腳
腳為周身 踝 膝,胯,腰,肩,肘,腕,手九大關節之根。拳論曰:「其根在腳~~~~由腳而腿而腰,總需完成一氣」太極拳人不可不重視腳的訓練。不可不重視腳為根之地位。習練太極拳必須有一雙「太極腳」
二: 踝
腳與踝相接,也叫踝子骨,腳腕子。松腳不松踝,管道不通,影響周身放鬆。不能松貫到頂,不能節節松到手指。松腳的同時,踝不著力。有熱脹感。踝部位得到放鬆。
三: 膝
膝在套路裡勢勢負重,各種步法缺膝難成。像馬步,弓步,歇步等等。膝的作用在拳術中應用也十分關要。它是大腿與小腿之間承上啟下,陰陽變動之樞紐。
四: 胯
松胯是拳家之常識。胯不松,兩人較技,搭手便輸。松胯與提膝,擴踝,松腳貫串一起。同時放鬆才有效果。"一舉一動。周身俱要輕靈」 「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勿令絲毫斷耳。」
五: 腰
腰為軸,主宰於腰。腰為太極拳體用之主宰。是體內「九曲珠」中間那顆最大的珠子位居中央,是體之中樞。承上啟下溝通上身下肢聯繫的樞紐。練拳不要想腰,不要腰。在遇上下,左右,轉身的動作時,不要以帶手腳,以坐腰轉身以松腳松腰解之,拳論有一句要言「有不得機得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怎麼求,松腰松腿。
六: 肩
在太極拳套路中沒有肩的單獨拳勢,在技擊訓練中,有肩靠一技,外三合之首肩與胯合。練拳中肩緊全身滯。肩也勢呼吸的總「氣門」。訓練肩不是短時間可奏效的。奧天天松肩,盤拳勢勢松肩,在陰陽變轉時,松腰的同時也要松肩。一招一式松肩不著力。
七: 肘
太極拳要求松肩,垂肘,肘自然下垂,不可著力。有「一肘松到腳,巨力難進身"之說。
八: 腕
練太極拳,腕應靈活,還要虛松,不能著力。腕不能孤立鬆軟,要配合肩,垂肘,展指松腕,指不展,腕不好松。垂肘,展指松腕,現展指,手鬆開,腕自然舒。
九 :手
按拳理拳法的要求,拳人的手應為:形與手指,妙手空空」在武術中,手的運用變化多端,分為,拳,掌,勾,爪,指等五類。五類手法中,演變出百種用法。太極拳手法有四:掌,拳,勾,指。
太極拳的「十要」
一:虛靈頂勁
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二: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於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 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
三:松腰
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四:分虛實
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皆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五:沉肩墜肘
沉肩者,肩鬆開下垂也。若不能松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墜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放人不遠,近於外家之斷勁矣。
六: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論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洫,溝洫不塞而水行,經絡不閉則氣通。如渾身僵勁充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一髮而全身動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即太極拳論中所云:「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也。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綿裹鐵,分量極沉;練外家拳者,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外家之力,最易引動,不足尚也。
七: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云。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 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
八:內外相合
太極拳所練在神,故云:「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舉動輕靈。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能內外合為一氣, 則渾然無間矣。
九:相連不斷
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續有斷,舊力巳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拳論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曰 「運勁如抽絲」,皆言其貫串一氣也。
十:動中求靜
外家拳術,以跳擲為能,用盡氣力,故練習之後,無不喘氣者。 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慢則呼吸深長,氣沉丹田,自無血脈僨張之弊。學者細心休會,庶可得其意焉。
太極拳的九松十要既是練習太極拳的要求也是太極拳的練習技巧,練習太極拳掌握了九松十要能夠避免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犯錯,從而保證了正確的練習太極拳的方式,練太極拳的朋友們一定要牢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