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42式太極拳的技巧:內外兼修
2025-05-04 02:16:24
之前小編給大家分享了練好24式簡化太極拳的技巧,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42式太極拳的技巧。42式太極拳是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必練套路,以楊式太極拳為主,動作嚴格規範、舒展大方。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如何練好42式太極拳吧。
外練動作
1. 保持松靜
首先要把大腦靜下來,然後放鬆周身肌肉關節和內臟器官。排除一切幹擾因素,全神貫注投入到練拳中去。
2. 虛領頂勁,尾閭中正
頭正頸直,虛領頂勁。口唇自然閉合,下頜向裡收,舌放平,動作要向何處,眼神先去,眼隨手動,手到眼到,停時目光經食指前視。
3. 沉肩墜肘,坐腕舒指
肩要松沉平齊,不可一高一低。肘要松沉微屈。意貫指尖。
4. 含胸拔背,氣沉丹田
鎖骨平準對齊,胸肌放鬆,稱作含胸。背肌也要放鬆,背肌骨節微有上提之意,背部皮膚有繃緊的感覺,稱作拔背。
5. 以腰為軸,上下相隨
腰為主宰,帶動四肢運動。腰腹肌轉動,胸背肌亦隨之轉動,帶動四肢的纏繞圓轉。作到上下呼應,融為一體,內外、上下、左右、前後要協調一致。內外合一,一氣呵成。
6、步法靈活、虛實分明
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運動時兩腿要分清虛實,隨著重心的轉移,兩足要交替支撐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7、勢正招圓,連綿不斷
勢正是指動作端正,不散漫,不蜷縮,不歪斜。招圓是指動作圓滿,舒展不拘不僵。動作之間要求連綿不斷,招招貫串,整套動作要一氣呵成。
8、以意導動,內外合一
打42式太極拳時,要求精神貫注,意守丹田,要「心靜用意」。使意識專注於指揮全身各器官系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動作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和旋轉變換,務求作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意想勁到,動必合法。
內修拳論
1、拳論要深入理解和研究
「練拳須從無極時,陰陽開合認真求。」要練好太極拳,就要重視太極拳論的研究和學習。這就要求多看多讀名家、宗師的拳論、拳譜,要反覆的閱讀,細心的揣摩,即使是同一個拳理,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新的體會與認識,特別是對於易學、中醫學、經胳學等難以理解的內容更要深入研究,從中汲取精髓,分析辨別,去偽存真。
2、習拳需要正確的拳論指導
初學太極拳的人們往往過多強調練,而忽視了拳理的學習,甚至有的習拳者練拳多年連拳譜名稱還叫不上來,只是依樣畫葫蘆盲目機械練習;更有甚者每日下苦功練數十遍,豈不知已變運動為勞動,變養中長為疲中傷,久之五勞七傷,得不長久矣。
不僅是42式太極拳,去其它類型的太極拳同樣需要動作的練習與拳理的研究並重,這樣練出的太極拳才能夠形神兼具,達到良好的修心健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