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可以自學嗎?太極大師傳授個人自學秘訣
2025-08-02 08:49:09
太極拳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體育活動,他不受性別、年齡、場地環境、體質條件的限制。尤其是對於長時間對著電腦做站工作的人,以及活動能力逐漸減少的中老年人。練拳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放鬆,使人的精、神、氣得到鍛練。又能使血氣循環旺盛。對神經類疾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許多人想學太極拳由於沒有人帶不知道怎麼自學太極拳,不知道如何入手,今天太極拳小編就教你如何學練太極拳。
自學太極拳的方法
一般練太極拳的習慣於緩慢和不發勁,乍見陳家溝與我們所練的拳,往往驚異懷疑,以為這是外家拳,也有認為這種拳動作快而有發勁感到興趣(多數是青年人)。一入手就從快和發勁方面注意,練的不圓,也真成了外家拳(外家拳我雖然沒學過,但我相信也是不用拙力、直勁的),就走錯了路。
我們先分析慢字,慢是用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才學時一定要慢,不慢則緊張而不能松。必須先慢練,周身鬆開,處處動作找圓圈,怎樣公轉,怎樣自轉,公轉自轉怎樣配合,不慢則找不細緻。所以,慢是為了找運動規律,不圓而慢則處處是滯勁,不圓而松則處處懈怠。比如才學寫字,也是要求慢,用意在不可潦草,須了解用筆的方法,怎樣頓,怎樣提,怎麼轉折,並不是以慢為好,假設說練拳越慢的功夫越深,等於寫字越寫越慢,那還怎麼運用呢?
而且才學時,氣易上浮,精神緊張,還能拔氣,動作快了,氣更不沉,這與身體也有影響的。所以初練拳也要求慢,不過慢的有限度,平均一趟拳約以十幾分鐘為度,最快也不少於八分鐘。
才學時,不可貪多,要一式一動的大輪廓記清了,走對了,再學新的。以後還得特別注意小的動作和兩式銜接處的小圓圈,拳經說「得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這是緊要關頭,也是拳的妙處。
在初學時,虛實變化配合不易掌握。特別是腿的虛實轉變,慢了可以體會清楚,並且加強了腿的支持力量,是有好處的。
頭趟拳如金剛搗碓的右腳,金雞獨立的右腳,擺蓮腿等全是腳上發勁,掩手肱拳、背折靠、及二路的許多式子全是發勁。發勁是鬆開轉圓的發,對內臟無絲毫影響,即對手腳發勁之點也毫無感覺才對。但初學時,可以先不發勁。二趟拳發勁處較多,尤其轉身跳躍處較多,身轉不圓則氣用不調,所以必須頭趟拳練有相當基礎再學二趟。
原理規律全掌握了,就可以慢練,也可以快練,總是圓為主。能做到慢而輕靈不滯,快而沉著不浮,就對了。慢而不滯須轉換的恰當,快而沉著須轉換的圓滿。練架須全趟的練,又可以拆開單式的練,特別是較難練的式子,更得拆開多練,以求深入體會達到精熟。
練拳易犯的毛病怎麼糾正
不論生來有力無力,在初學時,總免不了精神緊張。精神緊張氣亦上浮,而動作有力,所以初學必須自然,「行所無事」,所以拳經說「練拳如走路」,人從小習慣走路,就沒有不是很自然的走,所以初學要「松」,自然就能松。
人身生來靈便的,腦子也必靈活,常常松,松過了等於輪子曠了,而發生搖擺。必須從「圓」字中來,找圓的運動是有一定規律的,松是圓活而不亂擺。但天分高的人,又往往把事情看的太易,初學時確是會得快,但會轉了,不是會用,還得多下工夫。
生來身體不靈的人,好用拙力,學時動作也不易會,不可畏難後退,仍須「從松找圓」,全在聽教師的話(理論),不斷用功,能松而圓,就化去了拙力。
初學應多練架子,並且每天不能間斷。頭兩個月不可貪多,每天練一個小時就行了。練的多了會腿疼(大腿),在才學的頭幾天,不多練也會疼,這是不習慣的緣
故,多散步就會自然恢復正常。累了也會氣浮,所以不拘多少,一累就停止,散步,也可以再練。三個月以後,動作習慣之後,可以增加遍數,(逐漸加)如能照規律練,三年就可以得到初步成就,至少每天練十趟至二十趟。
乍一增加遍數,放足步法的練,一方面可以迅速提高效率,但沒勁的,也會不知不覺中出了僵勁,這是圓圈轉的不調協,誤用了直勁,所以必須經常請人指點糾正,把毛病的根源找出來改正。
松:首先指精神、心理,也指身體的各關節。參考「零矢量」的概念,以及考試、比賽的要求,做到「松而不懈」;圓:只有松,才能做到圓活。洪師《陳拳三字經》:惟纏法,基本功,其要求,圓而松。
練拳前的準備與禁忌
太極是不須多大地方就可以練習的,室內室外全可。當然是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地面平坦的地方,更為適宜。時間早晚全可,最好是早晨多練,睡前可練一趟,特別是冬令,睡時周身溫暖舒暢,春夏應在日未出來時,秋則日出後,冬則日升後更好。
1.大風嚴寒或盛暑日光下不可練。
2.空腹練雖不忌,但略進粥點後十五分中為宜,過飢或剛飯後不可練。
3.勞動多汗後不可練,應稍休息,氣調,再少練可以解乏,特別是腦力勞動後,練拳等於休息。
4.凡勞動疲勞是因為局部發展,氣血不能平衡才感疲勞,練拳後氣血平衡,自然恢復正常。
5.身體過虛弱不可多練,即在平時也是覺累即停,不必勉強練完。
6.應當節飲食、節慾、不動氣、不爭強,常見有人仗恃有功夫,而不知養生,反致暴病,或竟促壽,「禍莫大於有所恃」,應知深戒。
7.不可放大汗,練時先寬衣摘帽,不可汗後脫衣摘帽,應當閉擋風處。
8.練前先活動關節,練後緩步十餘分鐘,不可驟坐,以免氣血瘀滯。
自學太極拳的經驗分享
首先,查閱有關書籍,了解一下太極運動的特點和常識,選擇自己喜歡的拳種項目。一般情況是先學拳,打好基礎後再學劍。我本人就是先學兩套拳,一年後才開始學劍。
其次,學拳的話要根據你的年齡和體質選擇一個拳種。年輕人可以學陳氏的,中年人練楊氏好點,小六我就是練楊氏的,70歲以上老人練孫氏比較好。
然後選擇套路。如果學楊氏的,可以從最簡單的套路學起,至於選哪個,自己上網查去,小六不好為你做主。
接著,下載一個教的比較好的視頻,然後分段,分節觀看和模仿練習。一天學一兩個動作為宜,多了消化不了。
怎樣檢測你練的質量呢?自查,對著鏡子打拳。互查,練習者之間相互檢查。高人指點,請水平高的拳友看一下,及時糾正你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