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松沉的概念與掌握
2025-08-02 22:50:08
太極拳行拳的時候講究放鬆,松對於太極來說,就像行走需要摩擦力一樣。換句話來說,太極拳是一种放松下的運動。放鬆的時候人的關節就開了,周身在四肢的帶動下活動經絡,活動了經絡氣血也就通暢了,氣血通暢疾病疼痛自然少了許多,這就是為什麼太極又養生保健的功效。
松是在意的引領下達到的一種境界。意領身松打出的太極才能輕靈、柔和、沉穩。以意行氣,才能打出太極內勁,才能將太極的韻味體現出來。 松,是鬆開、解開。就是在練拳時,在保持正確姿勢的情況下,在心境清靜的狀態下,有意識地讓心臟、全身關節、肌肉、韌帶進行最大限度的整體放鬆,形成一種由內向外有機的放鬆整體。
沉指的是松後能夠受到手臂下落、下降的重量。就是練拳的時候 ,在松的前提下,氣沉丹田做到沉肩垂肘、松腰落胯,使之下盤穩固,兩足有力,猶如載重之船,上有重力下沉,下有浮力上承,有明顯的沉穩之意。松與沉是太極拳的兩個要素,是統一的整體,故有松沉之說。松與沉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沉的基礎是松,沒有了松也就沒有了沉。沒有松的時候你會發現,無法做到沉,或者很難做到沉。單一的做到松,沒有沉就是鬆懈之感。只做到沉,會讓自己變得笨拙。
松是一種狀態,是一種心境。由內到外的松才叫做松。心靜是松的前提,做到了心境松自然就會變得簡單了。內松指的是意松,精神松,心松,外松指的是肌肉、筋骨、韌帶的放鬆。全身出了該使用的部位需要用力之外,其它的部位要有一種鬆弛之感。腰是全身運動的樞紐,人體旋轉、進退、虛實的變化、動作的轉換全貫穿於腰的運動。腰松是放鬆的關鍵。
松沉後要用內勁來發力。內勁是蘊含在體內的一種力量。是一種在意念的引導下,周身關節、肌肉和韌帶做以最大限度的放鬆,在演練動作的運行、蓄髮、轉換和定勢中,以意引氣,將在丹田處集聚的內氣,運行到全身關節,送達肌膚,貫注於四梢,復歸丹田。這樣纏繞往來,循環不已,從而形成一種渾厚、松沉、富有彈性的勁。
想要擁有內勁,鬆柔是關鍵。彈簧要有彈力需要有彈性形變,人體鬆柔的時候,肢體的伸展性比緊繃的時候更靈活,靈活的肢體就能發出更多的「彈力」只有由內向外做到整體的放鬆,使周身關節張開,氣血周流無滯,才能在丹田處集聚內氣,以意引氣,把內氣運行到關節、肌膚,貫注四周,形成內勁,只有放鬆,才能產生內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