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教你武式太極拳常用基本功 練習武式太極拳5個階段

2025-08-04 14:20:08

太極拳已經成為當今最為流行的運動之一,不僅可以鍛鍊身體,放鬆心情,而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拳中很多人喜歡的一派,武式太極拳起源清朝漢族傳統拳術,是在楊式太極拳小架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至今大約有130年的歷史。初學者在學習武式太極拳都要先練習基本功,等基本功練紮實後,再學拳架。如無極樁、太極樁、前進步、獨立步等這些都是常用功法,傳統武式太極拳練習可分為五個階段,下面就讓太極拳小編來詳細為你介紹吧!

武式太極拳常用基本功

武派太極拳前輩教徒,都要初學者先練習基本功,等基本功練紮實後,再學拳架。

1.無極樁

類似拳架中的無極勢。要求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兩臂彎曲,輕輕向胸前平舉,兩掌高與乳平,掌心相對略偏向下,形如捧球。

雙目向前平視,頭宜正直,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尾閭中正,胸寬腹實,氣沉丹田;周身放鬆,自然安舒,聚精會神,摒除雜念,自然呼吸。

2.太極樁

分左右兩式,姿勢類似「懶扎衣」的起勢,兩手一前一後,前高后低;兩腳一前一後,前虛後實;身法要求同無極樁,周身輕靈,務求自然。

練習這一樁功,由於屈膝蹲身,腿部承重力較大,蹲得越低,承重力也越大。通過這一鍛鍊,可增加腿部力量。

但開始不宜蹲身過低,以免造成突臀彎腰,上身前傾等弊病。應當循序漸進,逐漸放低身勢。

3.前進步

先站好無極樁,兩腿屈膝下蹲,胯根放鬆,湧泉吸地;兩掌分開置於身軀兩側,肘彎微曲,掌心向下,掌根下塌,如扶物狀。

然後,重心左移,體重完全置予左腿,膝蓋對正足尖,尾閭垂直與足踵對正,右腿抽胯提膝,足尖自然下垂,移於左踝裡側;接著。

身軀微向右旋,右足足掌上翹,足踵向右前方輕輕剷出(勁點在足踵,如向前踢物);足踵著地後,隨即放鬆,足下似有吸力,伴隨重心前移,足掌緩緩落平,右膝前弓,全足踏實,左腿自然舒展,胯根前掩裹襠,成右弓步。

4.後退步

體重完全置於左腿,膝蓋對足尖,尾閭垂直與足踵對正,右腿抽胯屈膝,足尖自然下垂,移於左踝裡側。

接著,右腿向右後側移動,先足尖著地,然後足踵裡扣,全足落實;落胯屈膝踏穩,重心逐漸移於右腿,尾閭垂直對正足踵,左腿自然舒伸,胯根微內含裹襠,成後坐步。

5.踩步

先站好無極樁,胯根微收,雙膝下蹲,左掌外旋向胸前掩裹,護於胸前右手握拳,邊外旋邊自左臂之上向前打出,拳心向裡,高不過口。

同時,左腿踏穩,體重完全置於左腿,右腿提膝,足尖向上略向右斜,以足心或足踵為勁點向前蹬出,隨即前下踩踏,左膝略彎,重心置於左腿;身軀微微左旋,右拳變掌內旋迴採於右脅前,掌心向下,左掌向前閃擊,掌心斜向下。

6.獨立步

初學者站立時,可先以食、中二指扶住桌椅(或其他可扶之物),以一足立地,一足抬起,注意氣沉丹田,足心湧泉貼地。

站立平穩,隨著腰腿功夫的加強,可逐漸延長站立時間,支撐腿落胯屈膝逐漸重心降低。可左右腿調換練習。熟練後,只用一指扶持桌椅。

久之腰腿有力,站立穩定,可以不用再扶桌椅,仍能站立三五分鐘,懸起之腿可以左右旋轉劃圈,練習彈踢、膝端上頂等動作。

傳統武式太極拳練習五個階段

練武式太極拳原本沒有階段劃分,或準確的講,它的階段之間是相互滲透不可以分得清清楚楚的,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這裡為了學者便於掌握,讓初學者在心中有一個大概的框架,本人根據個人體會將練習功架的過程分五個階段來闡述,以便同好參考指正。

第一階段:掌握功架的階段

這一階段屬於打基礎、學架子階段,主要在架子的名稱順序和外形規範、姿勢準確上下功夫,每一動勢都要立身中正。立身中正,顧名思義就是在走架子的運動中,身體豎好,中正不偏,不可前仰後合、左歪右斜、挺胸腆肚和彎腰駝背。武式太極拳的立身中正是指頭頂百會穴與支撐腿的腳跟上下串成一條直線與大地垂直。就外形來看,其身體有微微後靠(仰)的樣子。學武式太極拳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重心點,掌握住立身中正的要求,勢勢提起精神,把頭抬起來,把身子豎起來,有八面支撐的氣勢,眼睛和心思要用在洞察敵情的變化上,做到順隨忘我。

這對初學者來講不可能一下子掌握,也不可能一下子把自己長期習慣性的動作改正。這是個努力方向。只要走架練拳就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守住「立身中正」這個最基本的要點。每一動勢都要留心,都要平心靜氣,想好了,認為姿勢準確了再做下一個動作,在學拳架中要努力做好動作之間的銜接。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勢勢有頂天立地之氣勢,猶如一根立木能頂千斤壓力。如果剛開始練拳不把身子豎起來,不但達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對往後功夫的提高影響也很大,或者說將永遠也達不到武式太極拳的上乘功夫。為什麼說不把身子豎起來就練不好拳技呢?因為不如此,就不能上下貫穿,就談不上立身中正,也就沒有八面支撐的氣勢,從身體外形上講不符合力學原理;從身體內部來說身體受力不均,氣血流動就不能很好地協調。而且由於身體的歪斜會不自覺地做出無謂的體能消耗,如此連自己的穩定都成問題,何談禦敵呢?俗話說的「低頭哈腰學藝不高」就是這個道理。

開始學拳必須像學書法寫楷書一樣,要一筆一畫、橫平豎直、有稜有角、勢勢規規矩矩,手腳要依附身體,勿自伸縮,力求守住身法,在架子正確的前提下練習,切不可潦草從事。飛一勢要有走一勢的效果,走一個架子要有走一個架子的效果。剛開始,在規矩的框子裡手腳感覺呆板,沒有靈活性,但只要守住身法堅持習練,慢慢地形成習慣,為下一步凝固架子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所以初學初練武式太極拳架必須要慢,只有慢才能有時間靜下心來體認,用心體會出和掌握住拳架所要求的身法。這種練功方法看起來嚴格了些、學起來吃些力、有束縛感、進度慢了點,但這種嚴格的練法是今後在拳藝上能夠得心應手的基礎。如果一開始不注意姿勢的準確度,不立身中正、不嚴格苦守身法,一開始就想快、就想用努勁,其結果本末倒置,以後進步就慢了。所以說「差之毫厘、謬之千裡」,學拳容易改拳難。

第二階段:改架子階段

這是凝固架子錘鍊自己的階段。所謂改架子就是改正自己在練拳過程中不符合拳理要求的姿勢,使之走向正確。這一階段是在第一階段學完架子後的繼續。在第一階段學拳架的過程中如果學得較慢、較細,掌握得較好、身法毛病較少的話,那麼這一階段將會稍省些力;如果在前一階段學得比較粗,只是在學拳架時大概地順了下來,那麼此階段必須一點點地校正。不管怎樣,改架子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也是練功自律的相持階段,這一階段,如逆水行舟,只有堅持不輟,才能過此關口,必須在長期的習練過程中,逐步克服自己潛意識中不斷出現的、不符合武式太極拳科學規範的習慣性動作。在習練過程中仍然要慢不要快,要把握好重心,身心投入,時時刻刻按照動作的變化規律去細心體會,特別強調把精神集中在每一姿勢的體會上,用心感覺姿勢是否正確,也可面對牆壁上的大鏡子觀看自己的運動姿勢,切忌低頭去看自己的動作而影響拳架的氣勢和整體性。每一動勢,先問自己,身子是否豎起來了?重心把握好了沒有?周身協調好了沒有?虛實做夠數了沒有?每勢是否按照起、承、開、合的步驟做了?手和腳的位置是否恰切順隨,如有不合即速改正,如此反覆錘鍊,儘量在走架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刻刻留心、勢勢留意,以自己的重心為軸為根,摺疊轉換,連貫協調,不可中途斷線,更不可走流水架。從而使自己的身法逐步地形成周身一家。

第三階段:走架子的階段

這是在架子逐步改正後凝固成「周身一家」的架子。這時的拳架走起來比較順,每一動勢,身法均符合武式太極拳「立身中正」的要求和規範,已經守住了太極拳的基本身法。立身中正,舉手投足無過不及,行功走架如長江大河,連綿不斷,前一個動作的完成,既是下一個動作的基礎,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周身一家,上下相隨,起伏得當,開合有致,虛實相間,氣完勢整。整個走架子過程中,不可以架子順了而精神懈怠,要提起全副精神、全神貫注,利用架子的順隨逐步加強練拳的力度,此階段要多磨練、細磨練,煉精、煉細、煉靈、煉出對敵意識,為了找到所要得到的感覺,此階段仍然要慢,在慢中找到技擊意識和感覺,由於順隨的拳架長期磨練,從而為下一步技擊的運用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四階段:技擊階段

在拳架走順以後,不再為校正架子費心勞神,也就是說自己的身法已經完全符合武式太極拳的要求,「立身中正」再不是口頭上的了,而是成為自己的良好習慣,舉手投足皆合拳理,此階段仍要堅持按照武式太極拳要求習練。此時的練法要逐步將精力轉移到增強敵情上來,每一動勢問自己,對手用大力擊來,我何以對之?以何迎之、勝之?也就是說,對手擊來我怎樣用太極身法拿住敵人,控制住對手。這一階段要在走架子時把無人當有人,勢勢制敵,在與人打手時把有人當無人,勢如破竹。正如前輩李亦畲先生論述:「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人,按定彼勁,彼自跌出。」這句話很形象,它是功夫上乘時與敵人交戰時的真實感受和寫照。「自己安排得好」,一方面有自己運用得當的意思;另一層涵義是說自己有實力安排好,這是因為經過長期習練,自己身法中正,重心穩固,功夫純青。試想以自己長期習練形成的有八面支撐之氣勢的勁力和剛柔相濟的太極身法去迎接來犯之敵,有什麼可以安排不好呢?「人一挨我」,指對手稍挨上我,我內裡如同觸電一樣警覺。「我不動彼絲毫」,是指我外表不動讓對手認為我沒有警覺,而內裡在做迎敵的調整,這裡的「不動」並不是不動,而是外表好像沒動,而內裡卻以足夠的勁力在運動,在做吃住對手重心的行動。「趁勢而人」,由於前面的「不動」麻痺了對手,所以在時間的準備上我先於對手,我已經暗中吃住了對手的重心,此時對手大勢已去,可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處境。此時,我可以明著讓對手感覺到自己的重心被我完全控制,試想對手的重心都被掌握和控制住了,還有什麼不好解決呢?所以「按定彼勁」,我以八面支撐的的正中氣勢向一個連自己重心都控制不了的對手施加壓力,對手感到了壓力和威脅後,自然要做本能的反抗,但想反抗又無法抗拒的時候,其身子僵化,這股僵勁頂來,我便順著這股僵勁順勢發放,所以「彼自跌出」,對手便隨著我的發放順勢被拋跌出去。整個技擊過程是客觀的,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而不是主觀臆斷強行的結果,它是對手讓你怎麼打就怎麼打,而不是你想怎樣打就怎樣打。這便是武式太極拳的技擊妙處。

第五階段:無畏、無敵的精神境界階段

這是功夫上乘的最高階段,這一階段的到來是前四個階段的體現,達此階段後再不須為掌握拳架、走順拳架、如何禦敵等身法和意識上下功夫了。也就是說防身禦敵已經是自己的良好習慣和潛意識的本能動作。此時並不是說不須要練功了,此時練功有心曠神怡的忘我境界。古拳譜說:「練功一日、技精一日。」又說:「功彌久而技彌精亦。」現在的練不是原來的時時勢勢依規矩的練,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依規矩、破規矩,破規矩、還要守規矩的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練功或實戰時身法要守住,精神要放開。雖然放開了,但身法永遠是太極身法,也就是古拳譜所說的全以「氣」而言。這裡所說的「氣」是一種氣勢,是從精神上而言的,並不是指呼吸之氣或一般意義上的空氣,這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拳無定向、身心相隨,這時的拳,不單指拳頭狹義的概念,而是廣義上的整個太極身法。周身上下處處是拳,挨哪兒,哪兒發,神志專一,氣勢鼓蕩,精神貫注,有遇敵欲吃之勢意,真正形成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的上乘功夫。

結語:上述就是小編為你介紹的武式太極拳常用基本功及練習武式太極拳的五個階段,相信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吧!只有掌握了基本功才能往高層的境界發展,同時也可以知道自己當前屬於哪一個階段,它的階段之間是相互滲透不可以分得清清楚楚的,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這裡為了學者便於掌握,讓初學者在心中有一個大概的框架,到最後成為無畏、無敵的精神境界階段。

同类文章

陳式74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口令音樂_74式太極拳音樂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口令音樂下載試聽下載地址:(陳正雷)相關音樂:

陳式46式太極拳音樂MP3下載_46式陳式太極拳音樂

陳式46式太極拳音樂MP3下載    音樂下載:(8分27秒)

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陳正雷版)

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陳正雷版)

陳式單劍49式太極劍音樂-陳式49式太極劍音樂

點擊名稱下載 或點擊右鍵 選 「目標另存為」 相關連結:

陳式36式簡化太極拳MP3音樂下載_36式陳氏太極拳音樂下載

陳式36式簡化太極拳MP3音樂下載下載地址:

陳式26式簡化太極拳

陳式26式簡化太極拳

陳式83式新架一路太極拳音樂口令

陳式83式太極拳音樂口令 試聽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83式口令下載:

陳式太極拳56式口令和音樂下載

56式陳式太極拳音樂下載  帶口令

陳式56式太極拳比賽伴奏音樂MP3

陳氏太極拳音樂下載在線試聽點我下載: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43式音樂MP3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音樂MP3無口令版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太極拳音樂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