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人物故事素材
2025-02-07 23:44:09
列寧的故事
列寧,原名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1870--1923)
列寧於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父親是一位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教育活動家,哥哥亞歷山大因參加謀刺沙皇而被處死。在家庭的影響下,1887年秋列寧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然而,不久他就因為參加學生運動而被學校開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後,他開始研究馬克思的《資本論》和普列漢諾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開始籌建馬克思主義小組,並將《共產黨宣言》譯成了俄文,還寫下了第一本著作《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這時的列寧已由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共產主義者了。
1895年,列寧在彼得堡創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協會。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獄,14個月的獄中生活後,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的3年中,他開始使用「列寧」這個化名,寫出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並與另一位革命者克魯普斯卡婭結了婚。
1900年2月,列寧在西伯利亞的流放結束,回到彼得堡後不久轉赴西歐,在德國創辦了第一張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機關報《火星報》。1903年7月30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布魯塞爾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形成了以列寧為核心的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的意思是多數派。布爾什維克及其思想體系的產生,標誌著列寧主義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列寧回到祖國直接領導革命,並提出了無產階級政黨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裝起義失敗,列寧又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間,他寫了《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等一系列著作,使馬克思主義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寧又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闡明了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聽到沙皇垮臺的消息以後,列寧立即返回俄國,積極準備發動武裝起義。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一偉大勝利開闢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革命勝利後,列寧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他領導人民粉碎了帝國主義的三次武裝進攻和國內的叛亂,使蘇俄的經濟建設逐步走上了正軌。
列寧在晚年患了腦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論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寧的全部著述達55卷,所以有人說他是一位多產的作家。1923年,列寧病情開始惡化,第二年不幸與世長辭,終年54歲。
列寧小時候的故事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裡,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裡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裡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裡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髒,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裡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麼要把糞球滾到窩裡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他回家後,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後,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幹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列寧的故事4則
列寧的故事:戒菸
列寧是從17歲時學會吸菸的。他的母親瑪麗娜十分擔心他的健康,因為列寧在童年和少年時期身體並不十分結實,就勸他戒菸。母親對列寧列舉了吸菸對身體有害的種種理由,然後向他指出,在他自己沒有掙錢之前,不必要的開支,即使是幾個戈比的支出,也是不應當花費的。
當時,列寧是個因參加革命活動而被開除的大學生,毫無經濟收入,全家都靠撫恤金生活。思想早熟而又敬重母親的列寧聽從了母親的勸告,毅然戒了煙,並且終生不吸。
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在辦公室牆上貼上「禁止吸菸」的紙條。在有人不遵守規定依然吞雲吐霧時,他生氣地當眾撕下紙條,並且說「免得糟踏規定」,列寧在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時,一位年輕的紅軍指揮員出於敬慕請列寧抽菸,列寧謝絕了,並且幽默地笑著說:「同志,你在戰場上和敵人勇敢作戰,你為什麼不能跟吸菸作鬥爭?」
列寧的故事:紐扣
有一次,列寧發現人民委員會一個工作人員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顆鈕扣。列寧看到了,沒有出聲,走了過去。碰巧第二天列寧又遇見了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還是沒有鈕扣。到第三天也還是沒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寧才看到鈕扣縫上了。
「總算縫上了。」列寧很高興。甚至連情緒都不知道為什麼提高了。
那時是國內糧食特別困難的時候,城市和工人區都缺少糧食。農村有糧食,但是農村裡的有錢人--富農把糧食藏起來了。
為了保證城市的糧食供應,往國內各地派出了糧食徵集隊。那位人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就是列寧想說他掉了鈕扣的那一位,也被推舉擔任一個糧食徵集隊的隊長。列寧猶豫不決。
人們對列寧說:「他是個能幹的人。」「是個有功之人。」「是個勤勉可靠的人。」
列寧想要提鈕扣的事,但沒有出聲。那位工作人員帶了糧食徵集隊出發了。
過了一段時間,列寧接到報告。報告如此這般地說,那位工作人員不勝任工作,他不能保證弄到糧食。不但如此,富農還把糧食徵集隊收集的糧食給燒了。
「可是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人們向列寧報告說,「他沒有預先提防,漫不經心,沒有及時把糧食可靠地保護起來。」
也有一些人庇護這個糧食徵集隊的隊長:「列寧同志,這是偶然事故。」
列寧聽著,他自己則在一張紙上畫著什麼東西。別人頗感興趣:列寧在那裡畫什麼?往紙上一看,只見紙上畫著一顆鈕扣。
列寧的故事:從花瓶中學會了誠信
列寧八歲那年,有一次母親帶著他到阿尼亞姑媽家中做客。活潑好動的小列寧一不留神,把姑娘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但是,誰也沒有看見。
後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
而小列寧因為在生人家裡害怕,怕說出實話會會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媽的責備,所以他也跟著大家大聲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親看他的表情,已經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於是,小列寧的媽媽就想:應該怎能樣對待孩子撒謊這件事呢?當然,最省事的辦法就是直接揭穿這件事,並且處罰他。但是列寧的媽媽沒有這麼做。她認為,重要的是教育兒子犯錯誤後要勇於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而不是責備他。
於是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在三個月內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各種各樣的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的良心深處萌發出對自己行為的羞愧感。
從那以後,列寧的媽媽明顯地感覺到,兒子不如以前活潑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著他。
有一天,在小列寧臨睡前,媽媽又像往常一樣,一邊撫摩著他的頭,一邊給他講故事。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阿尼亞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幹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說:「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向她承認錯誤,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
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
幾天後,小列寧收到了阿尼亞姑媽寄來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諒小列寧,還稱讚小列寧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小列寧得到原諒後,十分高興,又像以前一樣過著快樂的日子。他還悄悄地對媽媽說:「做誠實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譴責。」媽媽看著兒子會心的笑了。
居裡夫人的故事:「幸運」的失戀
1883年,16歲的波蘭姑娘瑪麗亞,即後來的居裡夫人,到某貴族之家當家庭教師,她計劃掙一些錢出去上大學。
兩年後,這家的長子卡西米爾與瑪麗亞相戀,瑪麗亞剛過19歲,他們計劃結婚。當然,上大學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由於門第不同,他們的婚姻遭到卡西米爾父母的堅決反對,意志薄弱的卡西米爾屈從了父母。瑪麗亞痛苦萬分,竟準備「同塵世告別」,但她終於憑著頑強的意志克制住自己。
於是,她把個人的不幸化為獻身更大目標的動力,化為教育培養當地貧苦孩子的善心以及隻身赴巴黎求學的勇氣。
人們認為,這是一次幸運的失戀。否則,她的歷史將會重寫,人類將失去一位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女科學家。
分析:居裡夫人的失戀是她人生的一次挫折,從挫折與痛苦中解脫出來,重新振作,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她才有了後來的成功。
適用話題:「挫折與成功」「意志的力量」「轉折」
諾貝爾的愛情故事
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以及炸藥的發明者。他是他那個時代最大的資本家之一,其麾下的諾貝爾跨國公司已遍及21個國家,擁有90餘座工廠,僱工多達萬餘人,成為一個龐大的工業帝國。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當諾貝爾的助手拉格納·索爾曼仔細閱讀著他的專利發明目錄時,曾不禁感慨萬端:如此之多的發明,竟然都是出自一個人的頭腦。
諾貝爾一生沒有妻室兒女,也沒有固定住所。他曾說過:「我在哪裡工作,哪裡就是我的家。」一生未婚的諾貝爾也曾有過三次短暫的愛情生活,但都以悲劇而結束,他傾心的3位女性一個早逝,一個有情無緣,一個無知而負心。
諾貝爾1833年出生於斯德哥爾摩,其父是一位頗有才幹的發明家,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藥。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藥,也像父親一樣具有發明的才能。諾貝爾一家於1842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同當時正在聖彼得堡的父親相團聚。16歲時,諾貝爾就成為了很有能力的化學家,能流利地說英、法、德、俄、瑞典等國家的語言。1850年,17歲的諾貝爾離開俄國赴往巴黎學習化學,一年後又赴美國在J.埃裡克森的指導下工作了4年。就是在這次青年時代的歐美之旅,諾貝爾曾於巴黎與一位法國姑娘有過短暫的熱戀,不幸的是,那位姑娘不久猝然病逝,諾貝爾傷心不已,第一次的戀情就這樣不期而止。
1876年諾貝爾43歲時,奧地利大元帥弗蘭茲·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應聘做他的秘書,諾貝爾對她一見傾心,喜歡得不得了。無奈伯莎心已屬人,這兩人雖無緣結為連理,卻結成了永恆的友誼,伯莎後來成為著名女作家,她於一八八九年出版了曾引起很多議論的呼喚和平的著作《放下武器》。她還在維也納建立了一個「和平之友協會」,並且成為當時正在進行中的第四次世界和平大會的領導成員,是世界和平運動先驅之一。她是最早喚起諾貝爾對和平感興趣的一個人,他決定建立和平獎金也與她的影響有關。
不久後,諾貝爾再次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1876年秋,諾貝爾去奧地利進行商業旅行時,在維也納的一家花店裡結識了賣花女索菲。此後諾貝爾與索菲維持了近15年的關係。諾貝爾一度希望索菲成為他的伴侶,為她在療養地買了一幢漂亮的別墅,在巴黎富人區購置了一座華麗的公館,但由於索菲沒有文化,缺乏教養,又不聽諾貝爾的勸導,只知揮霍放蕩,使諾貝爾感到憂傷與失望,他從此對感情開始悲觀起來。
這個索菲,真不是個省油的燈。1891年春天,索菲來信告訴諾貝爾說,她就要生下一個孩子來,並說其生父親一位匈牙利軍官。諾貝爾看到這個消息後,猶如五雷轟頂,對索菲徹底失望了,決定從此不再與她來往,並通過一位律師為她提供30萬匈牙利克朗的養老費,這在當時是很大的一筆錢。
諾貝爾逝世後,索菲還去找諾貝爾的助手、諾貝爾遺囑的執行人拉格納·索爾曼,她威脅說,如果不給她足夠多的錢,她就要將諾貝爾給她的216封信的原件出版權出賣掉。索爾曼為了避免可能出現一場醜聞,只好有條件地買下了這些信件。諾貝爾曾經在這些信上珍重地稱索菲為「MadameSofieNobel」,可見其對索菲曾有的深情。這些信在諾貝爾死後一直被束之高閣,一直到了1955年才隨諾貝爾的自傳公開,才廣為世人所知。
諾貝爾在巴黎工作和生活期間,還曾做過一件成人之美的事情:他聘用作為廚娘的一個法國姑娘告訴他,她要辭職去結婚。諾貝爾問這位法國姑娘要他送點什麼結婚禮物,這位聰明而機靈的法國姑娘提出:別的都不要,只想要「諾貝爾先生本人一天所掙的錢」。這個請求可難倒了諾貝爾,因為諾貝爾本人也不知道他一天掙多少錢。然而,諾貝爾是一個答應了的事就一定要辦的人,於是他經過幾天計算之後,算出他一天大概能掙4萬法郎。這樣,他就把4萬法郎作為結婚禮物贈給了那位姑娘。據說這筆錢在當時的價值,僅靠它的利息就可以讓這位姑娘舒心地過上一輩子。
中國大使劉文島灌醉希特勒的故事
1932年8月初的一天,希特勒及部分納粹黨頭目興致勃勃地出席有各國駐德使節參加的大型宴會。在不久前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再次獲勝,奪得了320個席位,使納粹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希特勒及納粹黨頭目們也由此陷入極端狂熱和亢奮之中。
宴會開始後,希特勒興致勃勃地來到席間給外國使節敬酒。當希特勒來到中國國民政府駐德公使劉文島面前時,一向狂妄自大的希特勒忽然想起,中國是一個很貧弱的國家,國民政府經常派人向德國方面學習,並不斷向德國政府求援,因而非常看不起中國人,竟然不給劉文島敬酒。
劉文島
希特勒的這一舉動,讓民族自尊心極強的劉文島深受刺激。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於是舉起一杯酒,主動走到希特勒面前說:「我是中國公使劉文島,到貴國已經一年了,你們的納粹黨雖然蒸蒸日上,不斷壯大,我們卻沒有機會在一起舉杯飲酒,今天這個機會千載難逢,特敬你一杯。」
德國人雖有飲啤酒的習慣,但在宴請客人時,也常用昂貴的烈性酒,當天的大型宴會上就有高檔烈性酒可供飲用。希特勒見劉文島主動過來敬酒,十分鄙視地盯著劉文島說:「你敬酒,我可一幹而盡,我敬你時,你能一口喝下去嗎?」
劉文島經歷過無數次酒場飯局,飲酒的功夫早已練得爐火純青了。於是,他不慌不忙地回應:「可以,可以。」
希特勒見劉文島一副輕鬆的樣子,爽快地拿起酒杯,將一杯烈性酒倒進了嘴裡。劉文島也不示弱,毫不猶豫地舉杯將酒一飲而盡。
站在一旁的另外一名中國外交部官員知道劉文島的酒量很大,因此不斷用眼神示意劉文島繼續喝。
於是,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示弱,竟然各自一口氣兒喝了20多杯烈性酒。
在場人注意到,越往後喝,希特勒的臉、脖子越紅,而且出現體力不支的跡象。此時,希特勒的親信勸他就此打住,以免醉倒丟醜,但爭強好勝的希特勒堅決要與劉文島一喝到底。劉文島則像個亢奮的鬥士,越喝越精神,聲音也越洪亮。
很快,希特勒開始坐不穩了,嘴裡嘀嘀咕咕著什麼,而劉文島則若無其事。
希特勒仍不服輸,他高聲吼道:「我希特勒喝酒從未輸過人,我可以輸給我們德國或歐洲的任何一個人,但絕對不能輸給一個中國人!!我今天非要讓中國派來的公使醉倒趴下!」說完話,又拿起酒瓶倒了一滿杯酒,一口灌了下去。
終於,希特勒支撐不住了,屁股坐不穩,身子往右側倒。他的部下連忙用手拉他,但未拉住,他一頭栽倒在地。
在場的各國使節見希特勒醜態百出,無不捧腹大笑,有的人還跑到劉文島面前,伸出大拇指稱他是中國好漢。
希特勒被灌醉後,很快被人抬出了宴會廳。據希特勒的部下說,直到第二天上午,希特勒還未完全醒過酒來。這是他第一次喝酒敗在外國人手下。
劉文島灌醉希特勒的故事,據說曾一度在西方國家廣為流傳,但劉文島本人卻極少談及此事。他認為,在酒桌上逞能不是好漢,沒必要拿出來炫,那次灌倒希特勒,主要是出了口惡氣,讓這位狂人以後不再小瞧咱中國人。
蘇格拉底的故事:人生的真諦
幾個學生向蘇格拉底請教人生的真諦。
蘇格拉底把他們帶到果林邊,這時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樹枝上沉甸甸地掛滿了果子。「你們各順著一行果樹,從林子這頭走到那頭,每人摘一枚自己認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許走回頭路,不許作第二次選擇。」蘇格拉底吩咐說。
學生們出發了。在穿過果林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十分認真地進行著選擇。等他們到達果林的另一端時,老師已在那裡等候著他們。
「你們是否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果子了?」蘇格拉底問。
學生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肯回答。
「怎麼啦?孩子們,你們對自己的選擇滿意嗎?」蘇格拉底再次問。
「老師,讓我再選擇一次吧!」一個學生請求說,「我走進果林時,就發現了一個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還想找一個更大更好的,當我走到林子的盡頭後,才發現第一次看見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個學生緊接著說:「我和師兄恰巧相反,我走進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認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後我發現,果林裡比我摘下的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師,請讓我也再選擇一次吧!」
「老師,讓我們都再選擇一次吧!」其他學生一起請求。
蘇格拉底堅定地搖了搖頭:「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就是如此。
[高中作文人物故事素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