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範文
2025-01-01 04:52:09
光陰荏苒,一晃70年過去了,80年前的長徵,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以下是小編為您推薦2016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茫茫長徵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裡的黑草地……「紅軍不怕遠
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澤東的《長徵》讀起來總是那麼令人振奮,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敵人的圍剿算得了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得了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黑草地,這些被人們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堅強的紅軍戰士徵服了嗎?
雖然曾參加過長徵的老紅軍戰士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但紅軍前輩們留給我們的豐碩的精神財富是永存的。他們在那種艱難困苦中對革命理想和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追求和無比忠誠。英勇頑強,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憧憬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歷史使命。他們高尚的品格永遠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催化劑,永遠激勵著我們。
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語錄:「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沒錯,長徵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徵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布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徵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革命火炬,無疑要靠我們擎起,祖國燦爛的明天也都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去開創。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讓我們發揚長徵精神,好好學習,努力奮鬥,迎接新的長徵。
篇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年輕人,你難以理解我們這些老人面對浴血奮戰換來的太平盛世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九死一生的險境裡我們始終不動搖,就是因為我們堅信我們的努力能換來今天的安定繁榮!」這是14歲參加紅軍,曾經三過草地,戎馬生涯半個世紀的老紅軍戰士,原濟南軍區副政委任思忠老人的肺腑之言。說起過去的崢嶸歲月,這位83歲的老人的話匣子打開了,神情激動起來,雙唇有些顫抖:1933年15歲的他成了171名紅小鬼的「頭領」,在他的帶領下,夜襲扇子隊,一戰成名。任老前段時間堅持每天收看電視連續劇《長徵》,他看得比家裡每個人都專注,他為這部電視連續劇感動,但仍然對家人說,「有些苦他們拍不下來」。一過草地,竹籤穿透了他的腳堂。任老頭頭上的三塊傷疤和腳弓部位所受的一次穿透傷都是長徵時留下的。二過草地,鬼門關口揀回性命。任老在和平年代練起了書法,每當朋友求字時他總忘不遞上一個章,或者是「長徵戰士」,或者是「倖存者」,這是老人晚年給自己的定位。因為當年任老帶171人參加紅軍,但經歷歷次事件,解放後任老再沒能見到其中的任何一位。他說:「戰爭年代,我們身邊倒下了太多的好戰友,比起他們,我是一名倖存者,更是一名幸運者」,」我能親眼看到自己為之努力的目標實現就是最大的幸運,真正的榮譽歸於那些光榮獻身的烈士們。」
任老的經歷是紅軍長徵的縮影。1934年10月開始的二萬五千裡長徵,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於次戰鬥,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巧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跨過了千裡冰封的皚皚雪山,穿過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終於勝利的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已經一往不復,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長徵故事流傳至今,為人傳頌,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黃沙大漠,激浪長河,刻下長徵者鏗鏘的足音;寒風刺骨,雪壓冰封,矗立起長徵者英勇的雕像。
80年了,整整80年了。紅軍長徵的壯舉已經成為歷史,但那烙印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長徵精神」,與我們黨和人民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進程中創造的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航空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精神的延續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凝聚民心,催人奮進!在近幾年中一些鮮活的事例也漸漸浮現出來。
任長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裡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雲,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
孫必幹,他於花甲之年臨危受命,遠離故土只為續寫使命傳奇。為了達成和平,他遊刃於戰火之間,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邊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後,是讓他驕傲的祖國。
還有背妹求學的洪戰輝,堅守承諾的陳鍵,用一個人的長徵傳郵萬裡路的王順友……
這些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不正是聯繫群眾,艱苦奮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長徵精神在新時期的真實體現嗎?
作為一名有著百年光輝歷史的師大附中的莘莘學子,凝望著校園內的革命英雄紀念碑,讀著碑文中先烈的赫赫功績,紅軍長徵途中,那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壯舉,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那一幕幕歷史畫面感人肺腑,催人淚下,那濃濃的炮聲,震天的吶喊,成為激人奮進的咚咚戰鼓!長徵中那無數烈士和無數動人的事件折射出來的「長徵精神」,必將成為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學習的源泉,成為我們成長進步的催化劑。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徵,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是一幅波瀾壯闊,無堅不摧的歷史畫面;是一種獨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
有一種力量,正從你的指尖悄悄襲來,你感覺到了嗎?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中輕輕放出,你看到了嗎?那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讓我們抖擻精神,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它就是長徵的力量!
篇三: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長徵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徵,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託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1934年10月中旬,他們懷著崇高的理想,懷著一顆赤誠的心,懷著必將解放全中國的信心踏上了徵途,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
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裡響起;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裡記下了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長徵的精神!這裡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這裡是獨具天險的瀘定橋;這裡是峰峰如劍,插入雲霄的婁山關;這裡是冰封雪蓋的夾金山;這裡是中國的搖籃!
在毛主席的詩詞裡,有這樣幾句話:「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幾句詩,是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時,不因自然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
紅軍在長徵的過程中,不顧艱難困苦,搶渡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盧定橋,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困難,最終他們勝利了.這是他們的驕傲,更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驕傲!
這,是發生在長徵途中的一個故事——一個十四五歲的紅軍戰士,在長徵途中,因飢餓而暈過去了.這時,又來了一位老紅軍,看見孩子的樣子,先給孩子灌了點水,等醒了之後,把自己僅剩的一點乾糧分一半給孩子吃了,但看孩子還是沒飽,猶豫了一會兒,又把最後一點乾糧給孩子吃了.要上路了,他讓孩子先走,說自己歇會兒,其實他是不行了,沒有了乾糧,沒有了水,死亡就要降臨在他的身上.一不小心,他掉進了泥潭,在掙扎之中,卻愈陷愈深,但他還是不斷的鼓勵自己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人來救他的.可當人們來時,他卻已經只剩腦袋在外面了.人們呼喚著他,可他已經……
這是一個多麼寒心的故事啊.在長徵的過程中,飢餓、寒冷、沼澤、疾病……威脅著每個紅軍指戰員的生命.沒有吃的,把騾馬殺掉;騾馬沒有了,挖野菜,吃樹皮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帶吃.設想,假如我們這代人要是生長在那個時代,該會失去多少人命?
回首向來風雨路,萬裡長徵任疾驅.如果沒有長徵的勝利,哪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哪會有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哪會有我們充滿生機的活力,欣欣向榮、走向富強的今天?
行進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紅色長徵,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裡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年代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20世紀,飄逸著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
紅軍長徵二萬五千裡,鐵流瀉處,哪裡沒有一曲動人的壯歌?
紅軍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裡沒有滲透著紅軍戰士的熱血?
是什麼力量把中華民族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聚集在一起,他們明知徵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不辭,前僕後繼地奔向一個目標?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長徵精神,弘揚長徵精神.
長徵精神,一種全人類永恆追求的精神,將伴隨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
篇四: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是讚嘆的季節,也是令人回眸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時節,中國軍人迎來了一個有重要意義的日子——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為了感受當年先烈們經歷的艱難與困苦,我們雲崗中學初一、初二年級的全體學生在十一月初的時候參觀了軍事博物館舉行的「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展覽」。從那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和圖片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革命先烈的光榮的事跡,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將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徵,是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蹟!自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紅軍長徵這一偉大壯舉,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驕傲,是人民軍隊的光榮,是中華民族的自豪!
雖然新的時期,新的社會,很多文化與理念交織、衝突,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但作為新世紀的新一代,在我們自我奮鬥的時候,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堅定不移,必須繼續的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品質,我們要永遠的銘記長徵精神,傳承長徵精神,弘揚長徵精神。
進入館內,裡面早已是人山人海,每一件展覽品都圍著不少人,我與田欣擠了半天才擠進去。在「軍民情深似海」展區,有一件珍貴的展品讓所有參觀者含淚而觀、含淚而去。它既不是文物,也不是史料,而是一段由一組連環畫組成的故事:紅軍戰士謝益先在過草地途中,遇到一個帶著兩個奄奄一息孩子的母親,他們衣衫襤褸,饑寒交迫,謝益先把自己包袱裡僅有的糧食全給了母子三人。母子三人靠著這袋乾糧終於走出了草地,當他們拿著寫有「謝」字的乾糧袋找到謝益先所在部隊想感謝恩人的時候,才知道謝益先同志已經因為斷糧而餓死在草地……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展覽,讓我們走近了紅軍感悟了長徵,在這座精神寶庫中找到了人生價值與民族精神。但我們知道,一個再完美的展覽,也難以全面展示長徵的偉大意義。因此,我們應該牢記胡錦濤總書記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長徵歷史和長徵精神」主題學習會上所講的那句話:堅持不懈地學習中國革命史,發揚光大黨的光榮革命傳統。讓長徵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