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12:23:57 2
專利名稱: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施工類,具體涉及一種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
技術背景目前通常使用的注漿方法包括壓密注槳、旋噴注漿、闢裂注漿等,其工法各異,對於較好的地層或環境條件還是滿足要求的;現有注漿技術中通常 不能兼顧周邊複雜環境,且一般只考慮注漿的最終效果,而不考慮注漿過程 的擾動問題,因此對於環境保護要求極高的情況下,特別是當變形需要控制 在毫米級微小範圍內時,注漿流量、注漿次數、打拔管速度等重要參數會產 生相對顯著的自身擾動,因此其精細化程度對施工控制目標的實現則至關重 要。如施工過程控制不當,往往導致以加固為目的注漿方法反而造成了對地 層更大的擾動,使得控制指標無法得以實現。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隧道內微擾動 注漿工藝,該工藝通過對注漿材料、注漿工藝參數以及注漿設備的優化選擇, 將注漿過程中所造成的對地層的擾動控制降低到極小程度。本發明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一種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包括注漿設備、注漿材料及工藝參數的選 擇,其中注漿設備包括槳液攪拌箱、注漿泵、球閥和注漿管,攪拌箱中的漿 液通過注漿泵、球閥進入注漿管,完成注漿,其特徵在於所述注漿材料選擇 的是收縮率不大於5%的雙漿液,在注漿過程中,採用同步補漿時,其注漿壓力不大於0.5Mpa,注漿流量為10 15L/min,採用置換注漿及打管分層注漿 時,其注眾壓力為O. 3-0. 5Mpa,注漿流量為15 25L/min。所述的雙漿液由甲液和乙液組成,其中甲液中包括水泥、粉煤灰、膨潤 土和水,乙液包括35°水玻璃,各組分在漿液中所佔的重量百分比分別是 水泥為24%-28%、粉煤灰為21%-28%、膨潤土為1. 3%-2. 8%、 35°水玻璃為 8%-17%,其餘為水。所述同步補漿單次注漿量控制在200 500L/次、置換注漿控制在200 300L/次、打管分層注漿單次注漿量初期控制在150 250L/次。 所述打管注漿要保證每米拔管內注漿量不要大於40L。 所述工藝在注漿泵與球閥之間安裝設置防噴單向閥,以防止漿液回流噴濺。本發明的優點是,在隧道內以特定的微擾動控制工藝向周邊底層注入特 制的漿液,使得注槳過程在起到注漿加固作用的同時,又對土體的擾動最小, 將注槳過程擾動及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層位移控制到極小的程度,有效保護鄰 近的地下及地表沉降敏感類建構築物。
附圖1為本發明注漿設備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防噴閥件安裝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特徵及其它相關特徵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於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如圖1-2所示,標號卜15分別表示甲液攪拌箱l、甲液注漿泵2、流量計3、壓力表4、混合腔5、密封裝置6、單向閥7、球閥8、盾構管片9、乙 液攪拌箱IO、注漿泵ll、流量計12、壓力表13、注漿管14、盾構管片預埋 件15。本實施例採用的注漿材料及工藝參數如下 (l)雙液漿配比為儘量減少注眾過程對傾斜房屋及周邊環境的影響,根據不同的地質情 況和施丄經驗,選用收縮率小於5%的漿液配比,具體如下甲液 乙液水水泥粉煤灰膨潤土 (Kg) 35 7K ^ ^(Kg)100: (90-100) : (80-100) : (5-10) 30-60 地面跟蹤注漿初凝時間確定以10 20分鐘為宜,隧道內注漿初凝時間確定30 60秒為宜。如注漿孔需多次打開重複注漿,雙液注漿施工結束後,在孔口區域注入適量的封閉漿,以保證再次注漿時注漿孔能順利被打開。(2) 施工技術參數根據注漿目的不同可分為同步補漿、置換注漿及打管分層注漿三種,其對應的技術參數不同,具體如下同步補漿情況注漿壓力《0.5Mpa,注漿流量10 15L/min;置換注漿及 打管分層注漿注槳壓力0. 3-0. 5Mpa,流量15 25L/min。同步補漿單次注漿量控制在200 500L/次;置換注槳控制在200 300L/ 次。打管分層注漿單次注漿量初期控制在150 250L/次,打管注漿需採用少 量、多次、均勻的原則,拔管速度要均勻,要與流量相結合,要保證每米拔 管內注漿量不要大於40L。拔管長度由注漿量而定。(3) 注漿設備註漿設備包括甲液攪拌箱1、甲液注漿泵2、流量計3、壓力表4、混合 腔5、密封裝置6、單向閥7、球閥8、乙液攪拌箱IO、注漿泵ll、流量計12、 壓力表13、注漿管14,攪拌箱l、 10中的漿液分別通過甲液注漿泵2、流量 計3、壓力表4和注漿泵11、流量計12、壓力表13進入混合腔5混合,再依 次經過密封裝置6、單向閥7、球閥8進入注漿管14,完成注漿,其中單向閥 7為防噴單向閥,以防止漿液回流噴濺。
權利要求
1.一種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包括注漿設備、注漿材料及工藝參數的選擇,其中注漿設備包括漿液攪拌箱、注漿泵、球閥和注漿管,攪拌箱中的漿液通過注漿泵、球閥進入注漿管,完成注漿,其特徵在於所述注漿材料選擇的是收縮率不大於5%的雙漿液,在注漿過程中,採用同步補漿時,其注漿壓力不大於0.5Mpa,注漿流量為10~15L/min,採用置換注漿及打管分層注漿時,其注漿壓力為0.3-0.5Mpa,注漿流量為15~25L/min。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雙漿液由甲液和乙液組成,其中甲液中包括水泥、粉煤灰、膨潤土和水, 乙液包括35°水玻璃,各組分在漿液中所佔的重量百分比分別是水泥 為24%-28%、粉煤灰為21%-28%、膨潤土為1. 3%-2. 8%、 35°水玻璃為 8^-17%,其餘為水。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微擾動注槳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同 步補漿單次注漿量控制在200 500L/次、置換注漿控制在200 300L/次、 打管分層注漿單次注漿量初期控制在150 250L/次。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打 管注漿要保證每米拔管內注漿量不要大於40L。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工 藝在注漿泵與球閥之間安裝設置防噴單向閥,以防止漿液回流噴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隧道施工類,具體涉及一種隧道內微擾動注漿工藝,該工藝包括注漿設備、注漿材料及工藝參數的選擇,其中所述注漿材料選擇的是收縮率不大於5%的雙漿液,在注漿過程中,採用同步補漿時,其注漿壓力不大於0.5Mpa,注漿流量為10~15L/min,採用置換注漿及打管分層注漿時,其注漿壓力為0.3-0.5Mpa,注漿流量為15~25L/min,其優點是,在隧道內以特定的微擾動控制工藝向周邊底層注入特製的漿液,使得注漿過程在起到注漿加固作用的同時,又對土體的擾動最小,將注漿過程擾動及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層位移控制到極小的程度,有效保護鄰近的地下及地表沉降敏感類建構築物。
文檔編號E21D20/00GK101255799SQ20081003623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8日
發明者夏晨歡, 廖少明, 葛以衡, 趙國強 申請人: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