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1:07:46 2
專利名稱:散熱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免除使用工具即能組卸的散熱 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今電腦系統的運算速度愈來愈快,且運算量也愈來愈大,當該電腦處於高 運算量時,其例如電腦內的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或微處理器 (Micorprocessor)等會產生大量熱源,而此大量熱源即有可能造成該中央處理器或微處理 器,甚至其它組件的毀損。為解決該中央處理器或微處理器的過熱問題,通常是在該中央處理器或微處理器 上裝設散熱器(Heat Sink)及風扇等散熱裝置,以通過該散熱器吸取該中央處理器或微處 理器所產生的廢熱,並且通過該風扇冷卻該散熱器,藉以降低該中央處理器或微處理器在 運算過程中所產生的散熱問題。而現有技術通常是將散熱器靠在中央處理器或微處理器上,並固定在主板上,藉 以達到散熱的目地,其可例如圖1所示的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M317607號的散熱裝置,該散 熱裝置具有主板11、設置於該主板11上的中央處理器12、設置於該主板11底面並相對應 於該中央處理器12的底座13、設置於該中央處理器12上的散熱器14。該主板11具有多 個穿孔110,而該底座13具有相對應各該穿孔110的螺柱131,且各該螺柱131穿設各該穿 孔110而凸出於該中央處理器12的周邊,又該散熱器14具有相對應各該螺柱131的腳片 141,且該腳片141穿設有鎖固件142,以令各該鎖固件142旋入各該螺柱131的頂端,從而 將該散熱器14固定於該主板11上,並且壓靠於該中央處理器12,從而能通過該散熱器14 吸收該中央處理器12在運行時所產生的熱能,再通過散熱風扇(圖中未表示)吹送冷空氣 以進行散熱。但是,設於該散熱器14周邊的腳片141上的鎖固件142必須以如螺絲起子的手工 具將其螺入該底座13上的螺柱131頂端,以通過該散熱器14及底座13上下夾設的方式夾 持該主板11及設於該主板11上的中央處理器12,因而在組卸上必須通過額外的工具,故在 組卸上較為不便,且容易造成中央處理器或主板及其上的元件的損壞。請參閱圖2,其為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M298735號的散熱器固定裝置,如圖所示, 其包括具有底板21的散熱器2、供設置該散熱器2的固定座22、及樞設於該固定座22側邊 的彈性壓杆23 ;所述的固定座22固定於主板(圖中未表示)上,且該固定座22具有容設 中央處理器(圖中未表示)的開口 220,在該固定座22的側邊設有兩樞接部221,而該彈性 壓杆23呈框型結構,並且樞設於所述樞接部221上,在該彈性壓杆23兩側具有壓制部231, 又在該固定座22上相對應於所述樞接部221的位置設有第一固定部222,且在該彈性壓杆 23上設有相對應於該第一固定部222的第二固定部232,令該散熱器2壓靠在該中央處理 器上,然後將該框型結構的彈性壓杆23靠在該散熱器2兩側邊的壓制部231分別靠在該散 熱器2的底板21上,再將該彈性壓杆23的第一固定部222結合在該固定座22的第二固定
3部232上,從而將該散熱器2固定於該主板上,並且壓靠在中央處理器上,以供該中央處理 器進行散熱。反之,令該彈性壓杆23的第一固定部222脫離該第二固定部232,並向上翻轉 該彈性壓杆23,使該彈性壓杆23的壓制部231脫離該底板21,即能拆解該散熱器2,因而能 免除使用手工具即能拆卸及組裝該散熱器2。但是,該固定座22需框設於該中央處理器周緣,因而佔用主板的面積,對於該主 板製造商而言,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額外挪出部分無用空間裝設該固定座22,進而造成主 板可用面積的浪費。因此,如何提出一種散熱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使用手工具拆解與組裝、及佔用 主板面積的缺陷,實已成為目前業界急待克服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鑑於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熱結構,能免除 使用手工具。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熱結構,能避免佔用電路板的面積。為達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結構,包括電路板,具有相對 的第一面及第二面,該第一面設有發熱元件,且該電路板在該發熱元件的周邊具有多個穿 孔;加強背板,緊鄰於該電路板的第二面,並設於相對應該發熱元件的位置,該加強背板上 具有對應所述穿孔的多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穿過所述穿孔;多個固定件,分別對應所述支 撐柱及穿孔之一設置,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各該固定件是在第一端可拉伸地連接 所對應的支撐柱,並在第二端具有軸部及片體,該片體設於該軸部上,且該片體的長度尺寸 大於該軸部的直徑尺寸;以及散熱器,覆於該發熱元件上,具有多個十字固定部,所述十字 固定部具有對應所述固定件的一軸部形狀的軸孔、對應所述固定件的一片體形狀的貫穿槽 及凹槽,其中,各該十字固定部的貫穿槽及凹槽間具有一相交夾角;其中,依序通過分別拉 伸各該固定件使其軸部及片體穿過所對應的十字固定部的貫穿槽,及旋轉各該固定件使其 片體壓靠在所對應的十字固定部的凹槽中,以將該散熱器固定於該電路板上。依上述散熱結構的實施例中,該支撐柱可具有導引孔使其呈中空管體。該散熱結 構可包括彈性伸縮件,該彈性伸縮件的一端穿設於該支撐柱的導引孔內,並固接於該導引 孔的底面,該固定件是在第一端穿設進入並連接該彈性伸縮件的另一端,以使該固定件能 相對於該支撐柱在遠離或靠近該支撐柱的方向上移動。該支撐柱導引孔的底面可具有一凸 塊,相應地,該彈性伸縮件固接於該凸塊上。再者,該固定件的第一端可具有導引軸,相應地,該彈性伸縮件連接於該導引軸遠 離該軸部的一端上。該彈性伸縮件為拉伸彈簧。該片體突出於該軸部,且該片體與該軸部之 間形成一方便操作的挖空區域。各該十字固定部的貫穿槽及凹槽間的相交夾角為九十度。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結構具有設有發熱元件的電路板、覆於該發熱元件 上的散熱器、在該電路板下方設置的加強背板、及可拉伸地連接該加強背板的多個固定件。 該散熱器具有對應所述固定件的多個十字固定部,各該固定件能穿越設於該散熱器對應的 十字固定部,以將該散熱器固定於電路板並壓靠在該發熱元件上以進行散熱,且反向操作 即能完成拆解,因而能免除使用手工具即能完成組裝及拆解動作,並且僅在於該電路板上 設有多個穿孔,以供該固定件穿越,而能避免佔用電路板的面積,以提高該電路板的布線空
4間(
示意圖<
圖1為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M317607號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M298735號的散熱器固定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結構局部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結構的十字固定部的上視圖5A至圖5D為本實用新型散熱結構的散熱器固定於電路板的發熱元件上的動作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1主板[0022]110穿孔[0023]12中央處理器[0024]13底座[0025]131螺柱[0026]14散熱器[0027]141腳片[0028]142鎖固件[0029]2散熱器[0030]21底板[0031]22固定座[0032]220開口[0033]221樞接部[0034]222第一固定部[0035]23彈性壓杆[0036]231壓制部[0037]232第二固定部[0038]3散熱器[0039]31電路板[0040]310穿孔[0041]32發熱元件[0042]33加強背板[0043]34支撐柱[0044]341導引孔[0045]35彈性伸縮件[0046]36固定件[0047]361軸部[0048]362片體[0049]363導引軸
5[0050]37十字固定部371軸孔372貫穿孔373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 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與功效。請參閱圖3及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結構局部的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實 用新型的散熱結構具有電路板31、加強背板33、多個固定件36、以及散熱器3。該電路板31上具有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該第一面設有例如中央處理器的發 熱元件32,且該電路板31在該發熱元件32的周邊具有多個穿孔310。該加強背板33緊鄰 於該電路板31的第二面,並設於相對應該發熱元件32的位置,以輔助強化具有該發熱元件 32的該電路板31的強度,進而提供支撐力以防止該電路板31翹曲。該加強背板33為具有一定強度的剛體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該加強背板33具有對 應所述穿孔310的多個支撐柱34,如圖所示,所述支撐柱34的外形對應於所述穿孔310的 孔形,從而令所述支撐柱34可分別穿過所述穿孔310。所述的多個固定件36分別對應於所述支撐柱34及穿孔310之一設置,以供將該 散熱器3固定於該電路板31上。各該固定件36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各該固定件 36是在第一端可拉伸地連接所對應的支撐柱34,並在第二端具有軸部361及片體362,該片 體362設於該軸部361上。如圖所示,該片體362的長度尺寸大於該軸部361的直徑尺寸,但不以此為限,也 可依情況調整該片體362與軸部361的尺寸比例。在本實施例中,該片體362突出於該軸 部361的一端側,且該片體362與該軸部361之間形成一方便操作的挖空區域,如圖所示, 該挖空區域例如為矩形,但不以此為限。該散熱器3為一種形式的散熱鰭片,該散熱器3覆於該發熱元件32上,並具有用 於固定該散熱器3的多個十字固定部37。所述十字固定部37具有對應所述固定件36的一 軸部361形狀的軸孔371、對應所述固定件36的一片體362形狀的貫穿孔372及凹槽373, 其中,各該十字固定部37的貫穿孔372及凹槽373間具有一相交夾角,如圖所示,該貫穿孔 372及凹槽373的相交角度為九十度,但其間的相交角度仍可適當改變,並不以圖中所示者 為限。在本實施例中,該散熱結構的裝配是依序通過分別拉伸各該固定件36使其軸部 361及片體362穿過所對應的十字固定部37的貫穿孔372,及旋轉各該固定件36使其片體 362壓靠在所對應的十字固定部37的凹槽373中,以將該散熱器3固定於該電路板31上。 此外,該支撐柱34具有導引孔341使其呈中空管體,相應地,該固定件36的第一端具有導 引軸363,通過該導引軸363與該導引孔341的配合,使該固定件36能相對於該支撐柱34 在遠離或靠近該支撐柱34的方向上移動。在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伸縮件35的一端連接於 該導引軸363遠離該軸部361的端側上,而另一端連接於該支撐柱34上。但不以此為限。如圖所示,該散熱結構還包括有彈性伸縮件35,該彈性伸縮件35的一端穿設於該支撐柱34的導引孔341內,並固接於該導引孔341的底面,因而能通過該導引孔341限制 該彈性伸縮件35的運動行程。該固定件36是在第一端穿設進入並連接該彈性伸縮件35的 另一端,以使該固定件36能相對於該支撐柱34在遠離或靠近該支撐柱34的方向上移動。所述的彈性伸縮件35可例如為彈簧,較佳的為拉伸彈簧,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 施例中,該支撐柱34中具有用以固定該彈性伸縮件35—端的凸塊,以避免該彈性伸縮件35 在形變過程中脫離該支撐柱34,但仍可選用其它的固定機制,將該彈性伸縮件35固定於該 支撐柱34上。請參閱圖5A至圖5D,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器3固定於電路板31的發熱元件32上 的動作示意圖。首先,如圖5A所示,該固定件36穿設於該彈性伸縮件35內並設置於該支撐柱34 中,以使該固定件36能相對於該支撐柱34在遠離或靠近該支撐柱34的方向上移動,令該 固定件36穿過該電路板31的穿孔310,而凸出於該電路板31的表面,且對應於該散熱器3 的十字固定部37。其次,如圖5B所示,令該固定件36穿過該十字固定部37,其中,令該固定件36的 軸部361穿入該十字固定部37的軸孔371,而令該固定件36的片體362穿越過該十字固定 部37的貫穿孔372並凸出於該散熱器3的表面。接著,如圖5C所示,將該固定件36朝背對於該電路板31的方向拉起,令該固定件 36的軸部361超越過該十字固定部37的孔端。再者,如圖5D所示,旋轉該固定件36,令該固定件36的片體362由該十字固定部 37的貫穿孔372中轉向凹槽373中,之後放開該固定件36,而通過該彈性伸縮件35的彈性 回復力,使該固定件36的片體362嵌入該十字固定部37的凹槽373中,從而通過該固定件 36將該散熱器3緊密壓靠在該發熱元件32上。反之,若欲拆下該散熱器3,則反向向上提起該固定件36,令該固定件36的片體 362脫離該十字固定部37的凹槽373,且轉向靠入該十字固定部37的貫穿孔372,令該固定 件36置入該十字固定部37中,之後即能將該散熱器3取下,如此即能完成拆解的動作。經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結構具有設有發熱元件的電路板、覆於該發熱 元件上的散熱器、在該電路板下方設置的加強背板、及可拉伸地連接該加強背板的多個固 定件。該散熱器具有對應所述固定件的多個十字固定部,各該固定件能穿越設於該散熱器 對應的十字固定部,以將該散熱器固定於電路板並壓靠在該發熱元件上以進行散熱,且反 向操作即能完成拆解,因而能免除使用手工具即能完成組裝及拆解動作,並且僅在於該電 路板上設有多個穿孔,以供該固定件穿越,而能避免佔用電路板的面積,以提高該電路板的 布線空間。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 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 飾與改變。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書的範圍為依據。
權利要求一種散熱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電路板,具有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該第一面設有發熱元件,且該電路板在該發熱元件的周邊具有多個穿孔;加強背板,緊鄰於該電路板的第二面,並設於相對應該發熱元件的位置,該加強背板上具有對應所述穿孔的多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穿過所述穿孔;多個固定件,分別對應所述支撐柱及穿孔之一設置,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各該固定件是在第一端可拉伸地連接所對應的支撐柱,並在第二端具有軸部及片體,該片體設於該軸部上,且該片體的長度尺寸大於該軸部的直徑尺寸;以及散熱器,覆於該發熱元件上,具有多個十字固定部,所述十字固定部具有對應所述固定件的一軸部形狀的軸孔、對應所述固定件的一片體形狀的貫穿槽及凹槽,其中,各該十字固定部的貫穿槽及凹槽間具有一相交夾角;其中,依序通過分別拉伸各該固定件使其軸部及片體穿過所對應的十字固定部的貫穿槽,及旋轉各該固定件使其片體壓靠在所對應的十字固定部的凹槽中,以將該散熱器固定於該電路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支撐柱具有導引孔使其呈中空管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彈性伸縮件,該彈性伸縮 件的一端穿設於該支撐柱的導引孔內,並固接於該導引孔的底面,該固定件是在第一端穿 設進入並連接該彈性伸縮件的另一端,以使該固定件能相對於該支撐柱在遠離或靠近該支 撐柱的方向上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支撐柱導引孔的底面具有一凸塊, 該彈性伸縮件固接於該凸塊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固定件的第一端具有導引軸,該彈 性伸縮件連接於該導引軸遠離該軸部的一端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彈性伸縮件為拉伸彈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片體突出於該軸部,且該片體與該 軸部之間形成一挖空區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徵在於,各該十字固定部的貫穿槽及凹槽間 的相交夾角為九十度。
專利摘要一種散熱結構,具有設有發熱元件的電路板、覆於該發熱元件上的散熱器、在該電路板下方設置的加強背板、及可拉伸地連接該加強背板的多個固定件。該散熱器具有對應所述固定件的多個十字固定部,各該固定件能穿越設於該散熱器對應的十字固定部,以將該散熱器固定於電路板並壓靠在該發熱元件上以進行散熱,且反向操作即能完成拆解,因而能免除使用手工具即能完成組裝及拆解動作,並且僅在於該電路板上設有多個穿孔,以供該固定件穿越,而能避免佔用電路板的面積,以提高該電路板的布線空間。
文檔編號H05K7/20GK201766800SQ20102026662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6日
發明者彭子欣, 蔡豐聰 申請人: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