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04 16:53:41 1
一種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由液管式真空集熱管(1)、單面聯箱(2)、雙面聯箱(3)和連接板架(4)等組成,單面聯箱(2)、雙面聯箱(3)固定在連接板架(4)上,液管式真空集熱管(1)內導熱液管(9)兩端經液管密封圈(14)與單面聯箱(2)內聯集管(11)連通,或一端與單面聯箱(2)、另一端與雙面聯箱(3)內聯集管(11)連通,電熱管(16)裝在聯集管(9)流道內。液管式真空集熱管(1)有液管式真空集熱管和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兩種,兩種集熱管連接方法、集熱運行方法相同,可互相兼容、互相替代、可混用,組成的的集熱器,可串聯、可並聯,可與各種不同形狀的保溫水箱組成任意規模自然或強制循環集熱熱水器、熱水系統。
【專利說明】一種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太陽光熱領域一種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太陽集熱器種類主要有:全玻真空管、熱管式真空管、U形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和平板型太陽集熱器四大類,各種類型集熱器有各自優勢和不同的應用範圍,又分別存在不同的問題。
[0003]全玻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存在的問題:真空管內有水,熱水利用率低,防凍難,不承壓,真空管內易積汙垢影響水質,遇上水急冷、空曬易炸管,真空管破裂漏水無法使用。
[0004]熱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存在的問題是:
[0005]1.熱管蒸發段長而冷凝端很短,長度比30:1左右,蒸發段吸熱面積大,冷凝端散熱面積極小,熱量集中在冷凝端,將冷凝端直接插入水箱水中進行熱交換,熱管冷凝端易結水垢,阻礙散熱,影響熱集熱效率,通過聯集管上套管間接硬接觸傳熱,當導熱矽脂不足或脫落,接觸熱阻大、熱損大。
[0006]2.熱管管徑小、傳熱路徑長,以市場最好的皇明熱管HMB8-1800 / 58熱管為例,熱管蒸發段外徑8毫米,壁厚0.7毫米,內徑6.6毫米,蒸發段長1.8米左右,冷凝端變徑長58度毫米,傳熱功率最大130w,雖然實測等溫性能遠優於國標12度,實際上溫差不可避免。
[0007]3.熱管內部壓力大,成份複雜,影響效率和壽命的因素多,微孔微漏或工質不佳都嚴重影響熱管使用壽命。
[0008]4.,熱管一旦失效,且難以發現,集熱管吸收的太陽能無法導出,引起真空管內溫度過高,後果類似空曬炸管。
[0009]5.用於一次循環集熱,集熱器聯集管不防凍;
[0010]6.熱管有安裝角度要求,通常只適於豎排,應用範圍受限;
[0011]7.集熱器液體進出口都在最高處,組成的自然循環熱水器、熱水系統,水箱底部必須高於集熱器,因水箱位置太高,除壁掛式外,其它大部分場合失去使用價值。
[0012]8.熱管難以與真空管內相變蓄熱器結合,否則熱管蒸發段和冷凝端都長期處於高溫環境中,易損壞;
[0013]9.熱管結構和成份較複雜,生產工序多,優質產品綜合成本很高,性價比不高。
[0014]U形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存在的問題是:
[0015]1.U形管管徑小,長度是真空管長度的2倍,以市場優質品牌四季沐歌U型集熱器為例,其U形管外8徑毫米,壁厚0.6毫米,內徑6.8毫米,沿程阻力大,易堵塞,用於自然循環集熱阻力大,效率低,用於強制循環集熱,循環泵耗電量大,僅適於小面積二次循環熱水器,不具備組成大面積熱水器、熱水系統條件;
[0016]2.集熱器液體進出口都在最高處,組成的自然循環熱水器、熱水系統,水箱底部必須高於集熱器,因水箱位置太高,除壁掛式外,其它大部分場合失去使用價值。[0017]3.U形管式真空管集熱器本身是連體結構,難以兼容相變蓄熱功能,即使勉強加裝,因U型管佔用空間大,可放置相變蓄熱材料不多,儲熱量不大,且吸熱容易提取熱能難,加裝有益效果不多,反而帶來很多問題。
[0018]平板型太陽集熱器存在的問題是:
[0019]1.支管管徑小,循環集熱阻力大,以市場優質品牌四季沐歌平板集熱器為例,其支管外徑10徑毫米,壁厚0.5毫米,內徑9毫米,因支管內徑太小,支管流道循環阻力大,用於一次循環集熱,易被水垢、汙物腐蝕、堵塞,且因封閉的連體結構,現場無法維修。
[0020]2.集熱水溫低,集熱器最高集熱溫度不足真空管二分之一,用於自然循環集熱動力弱,效率較低,低輻照度太陽能難以累積;
[0021]3.非真空保溫、六面散熱,保溫難,防凍難,熱損大,當水箱水溫與箱外溫差大於60度時,集熱效率低於真空集熱管,在冬季最需熱量時集熱效率反而降低;
[0022]4.用於一次循環集熱,集熱器極易受凍,採用虹吸排空防凍法的問題:一是拉大了水箱與集熱器高度差,導致循環泵一年四季都處於高耗電狀態,得不償失;二是集熱器流道每天都處於水、氣輪迴狀態,對集熱器壽命影響大,用於二次循環集熱,需配置設施多,綜合成本很高。
[0023]5.集熱器透光蓋板為平面,易積塵、積油汙,影響透光,對集熱效率影響大於真空管;
[0024]6.集熱器密不透風,風阻大,抗風災能力弱;
[0025]7.集熱器為連體結構,最大集熱面積只有2平方米,組成大中型集熱系統外部接口多,現場安裝維修都不方便;
[0026]8.平板型集熱器因非真空保溫,不具備在集熱器內設置相變蓄熱功能的基本條件。
[0027]9.平板型集熱器雖可做到液體出口在上,進口在下,水箱可以落地,但因集熱器非真空保溫性能差,組成的水箱落地式熱水器,無陽光時熱倒流使水箱中的熱量從集熱器大量散發,熱量難以保存,要阻斷熱倒流,水箱底部必須高於集熱器最高處0.3米以上,因水箱位置太高,除壁掛式外,其它場合失去實用價值。
[0028]儘管平板型集熱器依託採光面積大,外形好,可承壓、可較好地與建築物結合等優勢,各企業大力推廣幾十年,但市場佔有率仍很低,其根本原因在於難以克服上述結構性缺陷和由結構性缺陷弓I發的一系列問題。
【發明內容】
[0029]為全面系統地解決現有各種類型太陽集熱器、熱水器、熱水系統存在的上述一系列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
[0030]本實用新型由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單面聯箱(2)、雙面聯箱(3)和連接板架(4)組成,單面聯箱(2)、雙面聯箱(3)固定在連接板架(4)上,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內導熱液管(9)兩端經液管密封圈(14)與單面聯箱(2)內聯集管(11)連通,或一端與單面聯箱
(2)、另一端與雙面聯箱(3)內聯集管(11)連通。
[0031]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是一種組合式真空集熱管,有液管式真空集熱管和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兩種,其中液管式真空集熱管由特製真空管(5)、導熱液管(9)、導熱器(10)組成,導熱器(10)安裝在特製真空管(5)內,導熱液管(9)從特製真空管(5)和導熱器(10)中心穿過;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由特製真空管(5)、相變蓄熱器筒(6)、導熱板(7)、相變蓄熱材料(8)、導熱液管(9)組成,相變蓄熱器筒(6)安裝在特製真空管(5)內,導熱板⑵位於相變蓄熱器筒(6)內外圓之間,相變蓄熱材料⑶注入相變蓄熱器筒
(6)內,導熱液管(9)從特製真空管(5)和相變蓄熱器筒(6)中心穿過。由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組成的集熱器,可串聯、可並聯,可與水箱組成任意規模的自然和強制循環集熱熱水器、熱水系統。
[0032]集熱器單面聯箱(2)、雙面聯箱(3)由聯集管(11)、保溫層(12)、聯箱外罩(13)、液管密封圈(14)、管口保溫護罩(15)、電熱管(16)組成,聯集管(11)安裝在聯箱外罩(13)內,保溫層(12)在聯集管(11)與聯箱外罩(13)之間,液管密封圈(14)固定在聯集管(11)上的導熱液管孔內,管口保溫護罩(15)套在集熱管座上,電熱管(16)裝在多功能聯箱的聯集管(11)流道內。 [0033]聯集管(11)採用耐高溫、無毒性、阻燃的長壽命塑膠材料製造,具有耐高溫、不腐蝕、不結水垢,熱損小等集熱器所需要的優良特性,綜合性能更好,且質輕、適於注塑機大批量生產,且產品質量有保證。
[0034]連接板架(4)用於連接、固定、支撐集熱器聯箱,其結構隨集熱器應用場合、安裝固定方法變化。
[0035]特製真空管(5)是一種一端全開口,另一端底部有孔、導熱液管(9)可從真空管中心穿過的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特製真空管(5)種類包括:管口有阻熱牆和導熱孔的真空管、直通式真空管和管口略有變化、導熱液管(9)可從真空管中心穿過的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除改進部分外,特製真空管(5)材料、工藝、性能與公知的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相同,技術要求等於和優於國標GB / T17049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標準,並隨真空管技術發展而提聞。
[0036]特製真空管(5)優勢是:1.組成的液管式真空集熱管和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中導熱液管(9)為直管,截面積大,液體循環路徑短,液體循環沿程阻力小,自然循環集熱效率高;2.在真空管內安裝相變蓄熱器,不但導熱液管(9)佔用空間小,可裝更多的相變蓄熱材料,而且相變蓄熱器就近吸熱效率高,低輻照太陽能可收集,通過導熱液管(9)放熱速度快、效率高。
[0037]相變蓄熱器由相變蓄熱器筒(6)、導熱板(7)、相變蓄熱材料(8)、導熱液管(9)組成,導熱板(7)位於相變蓄熱器筒(6)內外圓之間,相變蓄熱材料(8)裝在相變蓄熱器筒
(6)內,導熱液管(9)從相變蓄熱器筒(6)中心穿過。
[0038]導熱液管(16)因不存在焊接問題,可採用特製高熱導率銅管、耐腐蝕鋁管、銅鋁複合管等各種耐高溫腐蝕的金屬管。
[003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40]1.液管式真空管集熱器既具有真空保溫性能和很高的集熱溫度,又有比平板集熱器更好的金屬流道和相近的集熱器厚度、外形與品質,可防凍、可承壓,安裝使用維修更方便,組成的熱水器、熱水系統規模不受限。使用無局限性,南方北方都適用,凡現有全玻真空管型、熱管式真空管、U形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和平板型集熱器適用的地方都適用,且綜合性能更好,許多現有產品不適用的地方也適用,可用做空氣集熱器和空氣相變蓄熱器。
[0041]2.集熱器內導熱液管(9)為直管,液體單向流動,循環集熱路徑短,管截面積大,液體循環沿程阻力小,單管自然循環可傳送的最大功率是熱管、U形管3倍以上,自然循環動力強,集熱效率高,組成的自然循環熱水器單機可承載更大的集熱面積。
[0042]3.集熱器液體出口在上,進口在下,組成的自然循環熱水器、熱水系統水箱可落地,水箱落地後,熱水器集熱面積和水箱容積不受水箱長度限制,組成的自然循環集熱熱水器單機最大集熱面積和水箱容積比現有任何一種集熱器組成的自然循環熱水器大數倍,可聯網組成任意規模的大中型自然循環熱水系統,循環集熱不耗電,能效比極高。
[0043]4.組成的二次自然循環熱水器、熱水系統,水箱可隱藏在集熱器下,對建築物外部形象影響小,可更好地與建築結合。
[0044]5.正常集熱和相變蓄熱管連接、集熱方法相同,可互相兼容,通過相變蓄熱,可在不改變集熱器外形、連接和集熱運行方法的前提下使熱水器、熱水系統儲熱能力增加30%以上,或熱水器、熱水系統水箱容積減小、重量減輕30%以上;而且相變蓄熱器裝在真空管內,具有溫度穩定器功能,有利於延長真空管使用壽命。
[0045]6.集熱器上下聯箱兩端接口可隨時打開,長時間不使用的熱水器、熱水系統,只要將集熱器上下聯箱一端接口蓋擰開,集熱器、集熱系統就可自動形成空氣自然循環,將熱量導出集熱器,可有效地保護熱水器、熱水系統,只要擰上蓋,注入水或導熱介質就可恢復正常使用。
[0046]7.集熱器流道主管與支管間不存在焊接問題,不但生產工藝簡單,且不存在熱管聯集管內套管、U形管主管與支管、平板集熱器主管與支管因焊接影響使用壽命問題,不存在聯集管、主管必須使用銅管問題。
[0047]8.在集熱器多功能聯箱流道內安裝電熱管(16),有益效果:一是集熱器防凍不用循環泵,防凍可靠性和效率高於熱水強制循環防凍和虹吸排空防凍方法;二是用於二次自然循環集熱,電熱管(16)置身於無腐蝕、無水垢的防凍液中,不腐蝕、不結水垢,使用壽命極長;三是可用於調節水箱水溫;四是在電熱管(9)兩端內置溫控器可限制電熱管加熱時最高水溫,不存在導致聯集管流道過熱問題;五是成本低,安裝、維修簡便。
[0048]9.真空集熱管與聯箱採用插接法,拆裝簡單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9]圖1:液管式真空管單面集熱器局部剖視示意圖。
[0050]圖2:液管式真空管雙面集熱器局部剖視示意圖。
[0051]圖3:相變蓄熱器局部剖視圖。
[0052]圖4: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局部剖視示意圖。
[0053]圖5:液管式真空集熱管局部剖視示意圖。
[0054]圖6:單面聯箱局部剖視和與集熱管連接示意圖。
[0055]圖7:雙面聯箱局部剖視圖。
[0056]圖8:單面豎排真空管集熱器多組並聯集熱系統連接圖。
[0057]圖9:雙面豎排真空管集熱器多組並聯集熱系統連接圖。
[0058]圖10:單列多組橫排雙面集熱系統排列與連接圖。[0059]圖11:多列多組橫排雙面集熱系統排列與連接圖。
[0060]圖1~圖11中編號1.液管式真空集熱管,2.單面聯箱,3.雙面聯箱,4.連接板架,5.特製真空管,6.相變蓄熱器筒,7.導熱板,8.相變蓄熱材料,9.導熱液管,10.導熱器,11.聯集管,12.保溫層,13.聯箱外罩,14.液管密封圈,15.管口保溫護罩,16.電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61]圖1是液管式真空管單面集熱器實施例,集熱器上聯箱(2)是帶伸縮腔單面聯箱,下聯箱(2)是多功能聯箱,兩隻單面聯箱分別固定在連接板架(4)兩端,將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內導熱液管(9)兩端通過液管密封圈(14)與聯箱(2)內聯集管(11)相接,組成液管式真空管單面集熱器。聯箱內帶伸縮腔是為便於拆裝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而設置,電熱管(16)裝在多功能聯箱(2)。
[0062]圖2是液管式真空管雙面集熱器實施例,集熱器由2隻單面聯箱(2)和一隻雙面帶伸縮腔聯箱(3)組成,三隻聯箱都固定在連接板架(4)上,雙面聯箱(3)位於兩隻單面聯箱(2)中間,兩面分別通過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與單面聯箱(2)連通,單面聯箱(2)採用安裝電熱管(16)的多功能聯箱,也可以採用無電熱管(16)的單功能聯箱。 [0063]圖3是相變蓄熱器剖視示意圖,相變蓄熱器筒(6)採用高熱導率金屬材料製造,既是相變蓄熱材料(8)的容器,又是導熱器;導熱板(7)位於相變蓄熱器筒(6)內外圓之間,一是為真空管吸收的太陽能越過相變蓄熱材料提供通道,二是將相變蓄熱材料分隔成小間隔,以縮短相變蓄熱材料⑶到導熱板(7)的距離,加大相變蓄熱材料與導熱板(7)接觸面積,減少相變蓄熱材料(8)熱阻,加速吸熱釋熱,導熱板(7)數量根據需要確定。相變蓄熱材料⑶用於相變蓄熱,其種類很多,可選範圍較大,例如石蠟、石蠟複合材料等,凡適於注入相變蓄熱器筒(6),無毒性、相變溫度滿足使用要求的相變蓄熱材料都可使用。導熱液管
(9)與相變蓄熱器筒(6)可以是連體,也可以是分體。
[0064]圖4是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實施例,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是組合管,相變蓄熱器裝在特製真空管(5)內,導熱液管(9)從特製真空管(5)和相變蓄熱器中心穿過。
[0065]圖5是液管式真空集熱管實施例,液管式真空集熱管是組合管,導熱器(10)裝在特製真空管(5)內,導熱液管(9)從特製真空管(5)和導熱器(10)中心穿過。導熱器(10)採用高熱導率金屬材料製造,作用是將特製真空管(5)吸收的熱量直接傳送到導熱液管
(9)上,消除導熱液管(9)與特製真空管(5)內管之間空氣熱阻的影響,導熱器(10)形狀有翼板式、翅片式、圓筒式,如不考慮成本,相變蓄熱器筒(6)是最好的導熱器。
[0066]導熱液管(9)由於不存在焊接問題,可採用特製高熱導率銅管、耐腐蝕鋁管、銅鋁複合管等各種耐高溫腐蝕金屬管,特別是以防凍液為導熱介質的二次循環熱水器,可用耐腐蝕鋁管、銅鋁複合管替代銅管。
[0067]液管式真空集熱管和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結構、連接方法和集熱運行方法相同,兩種集熱管具有通用性,可互相兼容、互相替代、可混用。
[0068]圖6是集熱器單面聯箱,圖7是集熱器雙面聯箱,單面聯箱、雙面聯箱種類有:單功能聯箱、多功能聯箱、單流道聯箱、雙流道聯箱和帶真空管伸縮腔聯箱等多種,都由聯集管(11)、保溫層(12)、聯箱外罩(13)、液管密封圈(14)、管口保溫護罩(15)等組成,聯集管(11)安裝在聯箱外罩(13)內,保溫層(12)在聯集管(11)與聯箱外罩(13)之間,液管密封圈(14)固定在聯集管(11)上的導熱液管孔內,管口保溫護罩(15)套在集熱管座上,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兩端內導熱液管與聯箱(2)內聯集管流道連通。
[0069]保溫層(12)採用聚氨酯類發泡保溫材料,通過發泡把聯集管(11)與聯箱外罩
(13)緊密地粘連在一起,不但保溫性能好,而且聯箱強度高,聯集管(11)不受壓不變形。
[0070]聯箱外罩(13)作用:一是防雨雪、防塵、防紫外線照射聯集管和保溫層,二是集熱器骨架,確保集熱器可承重,不變形。聯箱外罩(13)採用金屬材料製造,通常採用耐腐蝕、不生鏽的不鏽鋼或鋁材製造,以確保集熱器品質和使用壽命,也可採用耐老化、高強度塑膠類材料製造。
[0071]液管密封圈(14)通常採用耐高溫、耐老化、無毒性矽膠類材料製造,裝在聯集管
(11)上的導熱液管孔內,其作用:一是用於導熱液管(9)與聯集管(11)之間防水密封,在密封圈外壓板作用下,其密封方法與水龍頭轉軸密封方法相似,可承受很高的液體壓力;二是隔熱,避免導熱液管(9)高溫對塑膠聯集管造成不利影響,三是便於快速拆裝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
[0072]管口保溫護罩(15)套在集熱管座上,保溫護罩(15)內設有密封圈防塵、保溫。
[0073]電熱管(16)用於集熱器防凍和調節水箱水溫,集熱器用於二次循環集熱,因無需防凍,電熱管(16)也可不安裝。
[0074]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上的真空管、導熱器或相變蓄熱器、導熱液管固定為一體,可聯動,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與聯箱連接時,先將液管式真空集熱管(I)內導熱液管(9)插入帶伸縮腔聯箱上的導熱液管密封圈內,待導熱液管(9)另一端對準聯箱內導熱液管密封圈,插到底即可,拆下時步驟相反。
[0075]圖8是單面豎排真空管集熱器多組並聯集熱系統連接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一,集熱系統上下接口與保溫水箱連接,可組成自然、強制循環熱水器、熱水系統。
[0076]圖9是雙面豎排真空管集熱器多組並聯集熱系統連接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一,集熱系統上下接口與保溫水箱連接,可組成自然、強制循環熱水器、熱水系統。
[0077]圖10是單列多組橫排雙面集熱系統排列與連接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一,集熱系統下端接口封閉,上端接口接保溫水箱,組成的自然、強制循環熱水器、熱水系統外部循環管可縮短50%以上,熱損小,易防凍。
[0078]圖11是多列多組橫排雙面集熱系統排列與連接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一,集熱系統下端接口封閉,上端接口接保溫水箱,組成的強制循環熱水系統外部循環管可縮短50%以上,熱損小,易防凍。
[0079]液管式真空管集熱器、集熱系統工作原理和過程是:有陽光照射時,特製真空管
(5)吸收的太陽經導熱器(10)傳導至導熱液管(9),加熱導熱液管(9)內液體,通過液體自然或強制循環將熱能導入保溫水箱。
[0080]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管集熱器、集熱系統工作原理和過程是:有陽光照射時,特製真空管(5)吸收的太陽能經導熱板(7)傳導至導熱液管(9),加熱導熱液管(9)內液體,當水箱水溫低於相變蓄熱材料「固-液」相變溫度時,相變蓄熱器不吸熱,特製真空管(5)吸收的太陽能通過導熱液管(9)內液體自然或強制循環,將熱能導入保溫水箱,其工作原理與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完全相同;當水箱內水溫達到相變蓄熱材料「固-液」相變溫度時,特製真空管(5)吸收的太陽能經相變蓄熱筒(6)內外圓和導熱板(7)進入相變蓄熱材料(8)內,相變蓄熱材料(8)固-液相變過程中大量吸收熱能,直至相變蓄熱材料(8)完全熔化,在此期間水箱水溫基本不變。[0081]當相變蓄熱材料(8)完全熔化後,相變蓄熱器儲熱達到飽和,不再吸收熱量,特製真空管(5)後續吸收的熱量經導熱板(7)加熱導熱液管(9)內液體,通過液體循環進入水箱,水箱水溫和相變蓄熱器溫度隨真空管吸收的熱量增加而提高。
[0082]當水箱水溫降至低於相變蓄熱材料(8) 「液-固」相變溫度時,相變蓄熱材料(8)通過導熱板(X)和導熱液管(9) 「液-固」相變釋放儲存的熱量,通過導熱液管內(9)液體循環將相變蓄熱器中儲存的熱量導入水箱或直接利用,相變蓄熱材料(8)隨熱量釋放恢復固化狀態,等待下一次重複「固-液」相變吸熱、「液-固」相變放熱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由液管式真空集熱管(1)、單面聯箱(2)、雙面聯箱(3)和連接板架(4)組成,其特徵是:單面聯箱(2)、雙面聯箱(3)固定在連接板架(4)上,液管式真空集熱管(1)內導熱液管(9)兩端經液管密封圈(14)與單面聯箱(2)內聯集管(11)連通,或一端與單面聯箱(2)、另一端與雙面聯箱(3)內聯集管(11)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其特徵是:液管式真空集熱管(1)是一種組合式真空集熱管,有液管式真空集熱管和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兩種,其中液管式真空集熱管由特製真空管(5)、導熱液管(9)、導熱器(10)組成,導熱器(10)安裝在特製真空管(5)內,導熱液管(9)從特製真空管(5)和導熱器(10)中心穿過;液管式相變蓄熱真空集熱管由特製真空管(5)、相變蓄熱器筒(6)、導熱板(7)、相變蓄熱材料(8)、導熱液管(9)組成,相變蓄熱器筒(6)安裝在特製真空管(5)內,導熱板(7)位於相變蓄熱器筒(6)內外圓之間,相變蓄熱材料(8)注入相變蓄熱器筒(6)內,導熱液管(9)從特製真空管(5)和相變蓄熱器筒(6)中心穿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其特徵是:集熱器單面聯箱(2)、雙面聯箱(3)由聯集管(11)、保溫層(12)、聯箱外罩(13)、液管密封圈(14)、管口保溫護罩(15)、電熱管(16)組成,聯集管(11)安裝在聯箱外罩(13)內,保溫層(12)在聯集管(11)與聯箱外罩(13)之間,液管密封圈(14)固定在聯集管(11)上的導熱液管孔內,管口保溫護罩(15)套在集熱管座上,電熱管(16)裝在多功能聯箱的聯集管(9)流道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兼容相變蓄熱功能的液管式真空管太陽集熱器,其特徵是:特製真空管(5)是一種一端全開口,另一端底部有孔、導熱液管(9)可從真空管中心穿過的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
【文檔編號】F24J2/34GK203489496SQ201320456815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9日
【發明者】秦三根 申請人:秦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