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改變人生作文
2024-08-26 07:29:10 1
學習能讓我們吸收更多的的知識,也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小編收集了學習改變人生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習改變人生
題記: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說的是啞妮在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所作的抗爭。一個人在成長中難免會被生活的陰影籠罩,這陰影,有個人的,有家庭的,有時是來自社會的……是聽憑命運的安排,還是與命運抗爭?讀完這個故事將會對你的人生有所啟迪,特別將能感悟到,在人生的開端,學習將是多麼的重要……
我和老趙是同村,所以對老趙家裡的事比較了解。老趙祖宗八代都是農民,而當兒女倆同時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時,老趙卻急著逼女兒出嫁。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老趙的女兒自幼不會說話,去過很多醫院,醫生都說她的聲帶跟什麼長在了一塊兒,需要動手術,可老趙一直拿不出幾千元的醫療費,所以她就成了啞巴,村裡的人都叫她啞妮。
啞妮相貌俊俏,心靈手巧。鄉下沒有聾啞學校,她就平日裡跟著弟弟小寶在鄉裡上小學、上初中。打從她會寫字時,她就用紙筆與人「說話」。人人都誇啞妮的字工整,像刻的一樣好;作文寫得特棒,還多次在作文報上發表呢;學校舉辦書法繪畫大賽,她還得過特等獎呢;學習成績年年優秀;她還會剪紙藝術,剪出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村裡人都說她像古代故事裡的劉蘭芝,誰家結婚辦喜事,還請她剪「喜喜」字剪「鴛鴦」呢。
啞妮初中畢業後,老趙勸她在家餵豬餵牛,種地養蠶,當個農民。可她還想上學,就是愁著沒有學校收她。小寶聽說縣城剛辦了一個聾啞學校,不收費,就勸她繼續上學,說將來可以報考殘疾人藝術學院,照樣上大學、找工作。老趙一聽不收費,就同意了,啞妮又高高興興地上學去了。
這三年的求學生活很快就過完了,小寶收到了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啞妮也考上了殘疾人藝術學院。接到錄取通知書的當天,老趙對女兒說:「我沒錢供你們姐弟倆一齊上大學,你就別上了。一來你是個啞巴,二來你又是個女孩,也快到了要嫁人的年齡了,我想儘快給你找個婆家,另外也好趁此向男方要幾千元彩禮,留作供你弟弟上完大學,你看咋樣?」啞妮咬緊嘴唇直搖頭。老趙要挾說:「除非你能說出一句流利的話來」。啞妮啞口無言了。
老趙託媒婆一連介紹了幾個,都沒答應,原因是都不願意拿出那麼多的彩禮。就在八月份的一天,終於有一個40多歲的木工捨得出彩禮,願意拿出六千元,要求後天就結婚。這個木工左腿有點殘疾,駝背,相貌雖然很醜陋,但是老趙還是一口答應了,也沒跟女兒商量。
出嫁那天,小寶死活反對,無濟於事;啞妮一個勁兒地「啊啊啊」,一個勁地哭嚎,老趙還是無動於衷;啞妮娘勸啞妮:「這是命運,有啥辦法?」
花車來到了,哭幹了淚嚎不出聲的啞妮被幾個堂姐妹架著朝花車上送。啞妮欲抗無力,眼睜得出奇的大,看了一眼生養自己疼愛自己的親爹娘,看了一眼一起玩樂學習一起成長的親弟弟,再看一眼剛剛走下花車的新郎官,啞妮似有所語,但一個字也說不出。她急得兩眼發直,額上青筋凸起,臉色十分難看,頭髮也不知是被汗水還是淚水浸溼的,緊貼面頰。人們怕她昏迷或是怕她撞車尋死吧,忙上去幾個壯勞力拽著。就在此時,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啞妮也不知哪來的力量,猛地一犟,衝出人堆大喊:「我不嫁!」隨後吐出幾口鮮血,粘連的聲帶可能被撕開了。她的話猶如晴天響炸雷,又如珍珠砸玉盤,人們都聽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圍觀的人都小聲議論著:「啞妮會說話了」,「啞妮不啞了」,「啞妮可以上大學了」……
老趙拿出那六千元要退給「新郎官」,可「新郎官」堅決不要,說是論相貌、論年紀、論親戚、論輩分都不能娶啞妮,六千元就算作贊助給表侄女的學費。啞妮從父親手裡把錢搶過來,甩給了「表叔」。
後來我聽說啞妮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個很滿意的工作,她的命運改變了。回想起來,都認為是啞妮「出嫁」那天說出的一句話改變了她的命運。其實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只要有堅強的信念,就一定能主宰自己的命運,而這堅強信念的形成來自於學習知識、懂得道理。
第二篇:學習改變人生
1、學校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學習的區別
在今天,學習不是學生的專利,而是所有人在這個社會所必須具備的行動。學校學習是一定時期的集中批量基礎成長過程,是一個人獲得可以工作生活的基本動力的過程。而工作中的學習,則是貫穿生命過程的「實踐-學習-思考-實踐」動力增強的反覆獲得動力的充電過程。用能的轉化和守恆的觀點來看,學校學習是獲得短期的能量,而要持續的運動下去,就必須有新的能量進入到我們的頭腦系統。否則,就意味著運動和大腦活動的能量短缺。造成呆滯和程序的紊亂。學習就象我們要吃飯、要呼吸、要睡覺一樣重要。
學習這個補充大腦動力的過程,可以打通思路,開闊視野;可以喚醒我們內心童年時期播下的種子;可以讓我們靜靜地反思自己的成功失敗;可以呼喚我們教師的良知。是學習讓孫明霞這位1983年山東師大生物系畢業,現為山東泰安市泰山學院附屬中學的生物教師,成長為山東省教學能手,2000年被選拔參加了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由教育部舉辦的「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並獲得「論文答辯一等獎」和「優秀學員」稱號。也就是在這次培訓後,其對教育教學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和思考。她2002年華東師大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現在是大夏書系《教師月刊》特約編輯、萬千教育籤約作者。
2、工作中學習促進我們教師專業化成長
孫老師說,是學習成就了自己生物教師的專業化,而我們的許多老師還在對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高低繼續進行著誤解。有的教師說,教學水平高的就是專業化水平高。而教學水平高的含義是什麼?他又窄化為教學成績高。也有人說「學生喜歡的」的教師,其專業化水平高,這有點道理,但是不很全面。因為「學生喜歡的」未必教學質量就高(質量更不等於考試成績),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老師,通過語言的幽默搞笑來博得學生歡心,通過知識點的反覆訓練和對歷年考試題目的研究甚至押題來取得高分,卻從不給學生開設實驗課,不考試的內容全部省略,「不重要」的內容基本不講,這樣的老師專業水平是高嗎?
教師專業的化內涵是極其豐富的。它至少包括對教師職業的認識、對教育教學的態度等教育情意的內容,還包括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對教育規律的把握、對兒童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的了解、對教學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調控與駕馭、對各種應急事件的處理、對所教學科內涵和外延的把握等等。
孫老師告戒大家,通過學習,提高我們自身專業化水平,一定不能窄化為只是為了獲取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成績,而是要提升教師自身的整體素質,包括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學科教學知識的豐富和教學技能的提高,以及和學生溝通的能力的提高、處理各種教育教學事件的智慧的獲得,不斷挖掘並發展自身的潛能,在幫助學生成長中獲得成長。
更為重要的是,教師的工作是富有創造性的、服務於成長中的人的工作,固步自封、周而復始的重複,絕對不能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所以必須不斷學習、提高和自我更新。學習是回歸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是體驗著學生的感受,學習是你自己的自覺行為、主動的選擇。
3、工作中學習內容的選擇
簡單講,在自己專業化的成長曆程中,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能量,就應該向頭腦裡充進什麼樣的能量。
(1)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頭腦。「先進理論」不是「新鮮理論」,而是能夠揭示教育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和知識體系。諸如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觀點,又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等等。理論的重要價值就在於給人以精神和氣質的薰陶,智慧和思維的啟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拒絕理論,就是拒絕進步,實踐就只能在低層次上重複」。
(2)學習可以學習專家、學習名校、學習當今國內外優秀教師的思想和方法,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就因為他們長期觀察學生、研究教育,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積澱了深厚的專業功底。很多一線教師的教育隨筆,發現其中很多情景就發生在自己的課堂中,這也給了我很多借鑑的機會。但是最不要忽視的學習,也是更重要的學習,是向我們的同行、向我們的教育對象、工作對象學習,他們是我們智慧的源泉,產生火花的火石。我們不需要詆毀,不需要相傾,而需要欣賞。需要一個團結向上的團隊。做到:了解同事,以溝通團隊。理解同事,以融入團隊。尊重同事,以營養團隊。寬容同事,以善待團隊。欣賞同事,以激活團隊。
(3)學習經典、學習哲理,要善於在茫茫書海中選擇優秀的、經典的的書籍作為自己的精神食糧,還要善於在芸芸眾生中選擇善良的、博學的、熱情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或夥伴。
4、運用合理的學習方式
(1)讀書是學習的最好方式。主要是因為這種方式不受時間地點器材的影響。常常聽到我們教師說,每天忙於備課批作業應付檢查,沒有時間坐下來靜心讀書。仔細想想,讀書其實不是非要有專門的時間不可。辦公桌上,也可以放自己喜歡的教育圖書,課間或備課累了的時候,可以隨意翻翻,說不定某句話或某個案例能一下子給你靈感或啟發。學習不必功利,學習只是成長的一個過程。可能你看或者學的內容跟你所教的學科、所從事的職業毫無關係,但能涵養你的精神,豐富你的內心世界,完善你的人格魅力——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會在暗中引領你更好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讓你知道該成為一個怎樣的教師、怎樣的人。這樣的知識,看似「無用」,卻是「大用」。學習不是為了近期要獲得什麼榮譽來做樣子,而是為自己的工作準備、為自己的快樂生活尋找理由。
(2)思考應該是和讀書、實踐同步的學習方式。除了讀書,思考也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一個不會思考的教師只能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只有思考才能有所改進、不斷改進,這也就是我們倡導的的教育教學反思,它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和行為改進過程。時下,很多教師都在主動或被動地進行教育教學反思,但有的不知道哪些事件是需要反思的,認為自己的實踐沒有多少價值,對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習以為常;有的反思的範圍局限於自己的一節課程,一個習題,而缺少對整個教育的反思,缺少對成功經驗的思考;有的不懂得深入分析得失,不會提煉總結;也有的只是把反思當作必須完成的任務。要想讓學習變得有效,教師必須結合自己的實踐進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反思自己的成敗得失,在孫明霞老師的成長經歷中,反思具有實在的具體形式,那就是反思不能只是用腦袋想一想,而是要善於觀察和記錄。記錄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思考、不斷提升的過程。起初,孫老師不曾想過要把自己的課堂打造成什麼樣子的,只是希望通過記錄自己的課堂去發現課堂中有價值的東西和不足之處,進而改善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當她一節課一節課的記錄,逐漸發現了她課堂的特點,她也在用心的記錄中認真回顧自己的教學行為,回顧與學生交流的過程,設想著更好的問題解決措施,由此促使自己更用心地對待每一節課的設計,逐漸總結出屬於自己的課堂教學基本要素,並由此提出了「每堂課都要給學生帶去一份驚喜,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充滿期待」的目標。所以,由此來看,教師的思考除了是一種學習外,它也是成長的重要路徑。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習可以改變人生,學習可以感受到無窮的樂趣,學習結果讓我們全體老師更有自信,不是面對學生的時候說學習是多麼重要,做學習的倡導者,我們同時已經做了學習的實踐者。
(3)善於和人交流、分享也是有效的學習方式。我們要求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溝通,我們認為這種方式很好,那我們就應該首先採用,學校這幾年來的師德論壇、班主任論壇、教師論壇、青年教師聯合會等都是在搭建交流和分享平臺的。所以作為我們每個個體,可以利用學校或者是網絡中淘到的機會走出去和名師交流,當然也要抓住機會和身邊的優秀同行交流、研討。只有廣泛的交流、分享,才能讓自己的視野不斷開闊,也才能不斷萌生各種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所以說,思考是學習,交流是學習,實踐更是學習。曾有一位教師朋友孫明霞老師的博客上留言:「你能在你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為我們一線教師做點實事嗎?如寫寫學案,制制課件,搜集整理一下每年的中考試題,指導一線教師搞好中考複習等。我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幫助,而不只是教育思想的升華……」她說這讓她哭笑不得,於是就寫了篇《餓到只認燒餅》回應他:「寫教案學案、製作課件、編制試題等本是教師的基本功,這些能力都沒有還怎麼做教師?」「街頭遇到一個飢餓的人給他買兩個燒餅吃,那是實實在在的幫助。但這樣的幫助只是解決了他一頓飯,下一頓飯怎麼辦?」進而她對這位朋友提出:「自身素質與能力的提高是關鍵,切莫『只認燒餅』。」同樣,我們年輕教師需要從模仿、借鑑開始,可以通過讀書或跟著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如何備課、上課、布置作業、開班會、處理班級問題等,這些就需要實用知識的支持,它可以讓年輕教師儘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但不能滿足於此。我們應該利用我們的優勢,接受新東西(理念)快、計算機水平高、研究課題思路清晰、年輕精力旺盛等,跨過老教師徘徊、彷徨的階段,來發現自我、規劃自己、成就自我,早日成為學生愛戴和敬仰的教師,早成芝罘名師、煙臺名師、齊魯名師、全國名師,今天這已經不是口號,因為國家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已經給大家構築了平臺,給我們所有人機會,也期待著大家成名成家,做最好的自我。
人生的意義就在攀越之中,能爬多高並不重要,我們無法選擇起點,也無法選擇終點,唯一能夠把握並且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讓我們保持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學生一起去實現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