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用牙刷的製作方法
2024-02-25 03:01:15 1
專利名稱:動物用牙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去除動物牙齒的汙垢和陳腐物的牙刷,特別是利用超聲波淨化牙齒,牙齦和口腔並治療牙齒,牙齦和口腔病效果顯著的動物用牙刷。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養寵物的人口激增,出臺了動物愛護法,愛護和管理動物在一定程度上已變成養動物者的義務。特別是對狗,人們有把它當作家族一員的傾向,十分注意其健康狀況。例如,它得病的話找獸醫診斷,做血液檢查,治療也是近似於人類的治療方式。但是,狗是與人類不同,不能自主地手動操作進行洗刷動作。
因此,市面上出現各式各樣的簡單的狗用刷牙工具。此類工具都可歸為玩耍品,從醫學角度看時,無法達到人類進行的刷牙效果。如果人類幫助狗刷牙的話可否達到與人類同樣的效果呢?人類通常使用的刷牙工具中,近幾年來超聲波牙刷深受人們的喜愛。當然,超聲波牙刷的振動部是植有刷毛的,它的組合一般是電源,超聲波電流發生部,超聲波振動子等(例如,專利文獻1美國5138733號專利,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申請2003-190655號公報)。超聲波振動傳送到人類的牙齒,牙齦,口腔,會使汙垢鬆懈易去除。而且,此時口腔內的唾液和已化成液狀的牙齒清潔劑裡產生空穴現象,能破壞粘在牙齒表面的汙垢細菌的纖毛和不溶性物質並將其分離,以此來除去汙垢。同時,開發了在超聲波牙刷裡追加電氣特性,以牙刷為負電極,人為正電極,使口腔內產生負離子的清潔方法(例如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申請2003-12891號公報)。產生如上述的負離子後,將解除上述離子的電氣性架橋結合,達到除去牙齒汙垢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不使用人類常用的纖毛牙刷,而提供一種包括動物易叼咬的棒形牙刷本體和本體內內設的超聲波振動發生裝置的動物用牙刷。上述牙刷本體是由動物叼咬部和動物叼咬時人用以抓緊牙刷本體的把持部組成。叼咬部和把持部中間設隔離部,以防止動物唾液流動到把持部。叼咬部的表面有彈性材料做成的外套,外套裡插入支持部。此支持部裡安裝超聲波振動子,外套外層上沿著棒狀牙刷本體的軸方向設置有許多環狀突起,支持部和把持部成為一體,可與外套間自由組裝。外套和把持部之間經過具有寬邊的耦合部件可自由組裝。支持部的超聲波振動子裡設振動板,外套上設缺口,以便從外部就可以看見上述振動板。缺口部位於叼咬部的縱向方向上而且在相反側上互相錯位地設有2個。本發明設正負電極,以使動物口中發生離子,本體裡設電源,把持部設與上述電源部導通的外露的導電體,叼咬部設的振動板連接到與導電體相反的電極上。超聲波頻率是超過40KHZ,並且只要符合本發明的目的,也可以採用適當的組合結構。
圖1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時的動物用牙刷的說明圖,(a)是正視圖,(b)是後視圖,(c)是側視圖;圖2是圖1的沿A-A線的剖視圖;圖3是各部位的分解圖;圖4是圖2中振動板的示意圖;圖5是圖1的動物用牙刷驅動電路的方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展示使用狀態的動物用牙刷。圖1(a)是正面觀察動物用牙刷的圖,圖1(b)是從背面觀察動物用牙刷的圖,圖1(c)是側面觀察動物用牙刷的圖。動物用牙刷1是適合狗的例子。動物用牙刷1的主要組成是使動物容易叼咬而做成棒狀的本體2,本體2由動物叼咬部3和動物將叼咬部3叼在嘴裡時人握在手裡的把持部4構成。人握的把持部和動物叼咬部的界限明確,以此為界限進行動物刷牙的話,可防止動物咬人手的危險。把持部4可以是容易抓緊的形狀,或是使用防滑材料,或是採用防止滑動的凹凸狀,以便於控制動物。對象動物是狗時,拉力比較大,所以維持握緊力是非常重要的。
把持部4和叼咬部3之間的之間介入防止動物唾液流動的隔離部。此隔離部如後述可通過在耦合件5上加設寬邊5a而構成。
叼咬部3表面的外套6(參照圖3)是使用彈性材料(例如生橡膠,合成橡膠)注塑成型。橡膠材料最好是採用彈性好而且不容易產生碎渣的橡膠。對動物來說叼咬部的口感良好,特別是對象是狗的時候,狗本身有喜歡啃東西的習性,於是容易進行刷牙操作。
叼咬部3表面的外套6裡沿著棒狀牙刷本體的軸方向設多個環狀突起6a,如此的環狀6a會使叼咬部3的表面和動物唾液等的接觸面積擴大,使傳達超聲波振動有效傳達給動物牙齒。另外,環狀突起持有抗嚼力,可以防止牙刷本體2輕易地從動物口中脫離的現象。
叼咬部3的外套6和把持部4是通過耦合部5連接的。通過耦合部5的旋轉操作,可簡便進行外套6和把持部4的拆裝。因此當外套6因長年使用而受損或老化,就可以迅速更換。為防止動物唾液流到把持部4,耦合部5上設置寬邊5a。給動物刷牙時,握把持部的手上不沾動物唾液,可保持衛生。
另一方面,在把持部4靠近叼咬部3的一側設置後述的啟動超聲波發生裝置的開關S。握緊把持部的狀態下,可簡便地操作開關的ON/OFF,隨意發生或停止振動,操作非常方便。把持部4裡可裝吊帶(吊環)。
把持部4的設有開關S的附近設綠色指示燈8G和黃色指示燈8Y和紅色指示燈8R。發生超聲波振動時綠色指示燈8G亮,充電時黃色指示燈8Y,離超聲波振動停止的時間在1分鐘以內時亮紅色指示燈8R。
與內部電源部連通的導電體9是設置於把持部4的表面的某一部分而且露出表面。握緊把持部4時,將導電體9握於手掌心,拇指位於開關S是最理想的。
圖2是圖1沿A-A線的剖視圖,圖3是各部位的分解圖。動物用牙刷1的外套6沿著此中心軸形成中空部。中空部的小孔6d和大孔6c連通,小孔6d是矩形,大孔6c是圓形。小孔6d和大孔6c連通的中空部裡插入支持部12。支持部12是由矩形的細部12a和圓筒狀粗部12b構成。圓筒狀粗部12b的下端是外徑較大的凸緣部12c。支持部12是通過12c與後述的把持部4的外殼41相固定的。支持部12裡設置沿著此中心軸,且在軸方向上相互錯位的2個振動板10。即2個振動板10是在支持部12的縱向方向上相互錯位,且彼此相對。為了輕便,材料是選擇硬鋁。振動板10的截面是如圖4所示的「コ」狀,並設卡口,與支持部12可完全吻合固定。
固定超聲波振動子11粘貼于振動板10的裡側。與超聲波振動子導通的後述的電路驅動超聲波振動子,引起超聲波振動,並傳到振動板10。此外,振動板裡側最好留有少量的空間。在此常用的超聲波頻率是(振動數)1.2MHZ。
雖然,超聲波頻率是在能清除口內的汙垢的範圍內選擇,但是,動物可感覺到的頻率可能引起動物的驚慌,所以儘量避開為妙。鑑於此,因為狗可感覺的頻率是到40KHZ為止,所以用於狗時需採用超過40KHZ的頻率。
為了讓支持部12上的振動板10露出於外面,外部外套6的相應位置上設缺口部6e。因此,將支持部12插入外套6後,由外套6的缺口部6e可目視確認支持部12的振動板10。於是,動物口含叼咬部時超聲波振動將直接傳達給動物口中的唾液等,有效率地產生空穴現象。空穴現象的產生後,破壞牙齒表面的汙垢細菌纖毛及不溶性物質,解除其連鎖並除去汙垢。另外,叼咬部表面塗上專用牙膏等牙齒清潔劑時,超聲波振動直接傳達到牙齒清潔劑,與唾液有效地混合。
把持部4的外殼41的上端從外面嵌套在叼咬部3的外套6的下端上,外殼41的上端的外周面有螺紋4a。藉助此螺紋4a,可與耦合部5旋合,進而和外套6及外殼41進行連接。即叼咬部3和把持部4可牢固連接。耦合部5是杯子形狀,其開口端設上述的寬邊5a。關於寬邊5a的作用上面已說明。從外殼41上旋開耦合部5後拔出把持部4時,支持部12也將隨把持部4脫離外套6。
如圖1所示,把持部4的內部設有電源部13。電源部13和超聲波振動子是用圖上沒有顯示的電線連接。另外,電源部13的上方設有電路板15。
下面根據方框圖5,說明動物用牙刷的控制電路。
超聲波振動發生裝置分為超聲波信號發生裝置14和根據此超聲波信號而發出超聲波的超聲波振動子11。
超聲波信號發生裝置14是由控制全體的控制系統16,發生超聲波信號的超聲波發信機17,控制超聲波發信時間的定時系統18,控制離子發生所用電流的離子電流控制系統19,以及電源部13組成。
控制系統16和超聲波發信機17,定時系統18,離子電流控制系統19設於電路板15上。
電源部13是由充電電池20和充電用線圈端子21組成。充電電池20一般採用鎳電池,此電池壽命為3年左右。
控制系統16是控制超聲波振動和離子電流的狀態的系統。來自把持部4外側的開關S,定時系統18,電源部13等的信號將被輸入到此。來自把持部4外側的開關S的信號輸入控制系統16,根據此信號,完成超聲波振動及離子電流的ON/OFF控制。
另控制系統16還有給指示燈8G,8Y,8R通電流,使其亮燈的作用。將牙刷本體2插入充電器時,充電電池20經過充電用線圈端子21充電。
下面根據實際使用,說明各部的動作。
首先,控制系統16檢測出開關S的電源信號時,給定時系統18和超聲波發信機17及離子電流控制系統19輸出啟動信號。接到此信號的定時系統18開始計算特定的時間(例如3分鐘),計算結束後將結束信號輸出給控制系統16。超聲波發信系統17在接到啟動信號的同時用超聲波頻率發信的驅動電流,被印加到超聲波振動子11。同樣,檢測到啟動信號的離子電流控制系統19,給本體外表面的導電體9(正極)和露出叼咬部3外面的振動板10(負極)之間流電流,使牙齒表面產生離子。即,人接觸的導電體9成為地線,動物也成為地線,振動板10和動物口中產生電壓,唾液中產生微量電流,產生負離子。唾液中的鈣容易以架橋結合的方式沾上牙齒表面成為汙垢,如果唾液中產生人為的負離子,就可以使鈣離子轉化成電離前的鈣形式,事前防止唾液中的鈣離子沾到牙齒表面成為汙垢。另外,牙刷結束後負離子在口中殘留一段時間,抑制鈣離子的產生。離子電流控制系統19可控制隨牙齒表面的狀態而變化的產生離子時的電流。
實際刷牙的操作順序首先,動物主人手握動物用牙刷1的把持部4,往從外套6的缺口6e可看到的振動板10上塗牙齒清潔劑。
牙齒清潔劑最好是採用適合狗的專用牙膏。此專用牙膏是混入走獸肉,魚,雞肉,或如乾酪等乳製品煉出來的粉末狀或液體狀的引誘材料而製成。例如,混入佔專用牙膏重量的1~5%的炸雞粉,肝粉,火腿,火雞(吐綬雞),牛肉,及/或魚肉類等的引誘劑為佳。如果混入殺菌成分的話,口腔清潔的效果更佳。
將塗好專用牙膏的動物用牙刷1伸向狗時,狗受到引誘劑等的引誘咬住叼咬部3。此時拇指按開關S的ON鍵,超聲波振動子11開始振動,此振動傳達到振動板10。因為選用動物(例如狗)感覺不到的超聲波振動頻率,動物不會受到驚嚇或感到厭惡。因為狗受專用牙膏的引誘而且本身有咬嚼棒形物的習慣,狗會繼續嚼叼咬部3。此時,專用牙膏變成泡狀,狗的口腔充滿唾液。很快從狗的口中就會流出泡沫和唾液,但是因為耦合部設有寬邊,所以不用擔心唾液流到人的手。振動板10和狗之間產生電壓,有微量電流,負離子和口中的鈣離子結合,使鈣離子轉化成非電離形態,減少會形成齒垢的鈣離子。設定的時間過後,來自定時系統18的信號使開關S自動地從ON切換到OFF狀態。要再一次刷牙的話,將開關S再按到ON即可。相反要中途停止刷牙的話,從狗口中取出叼咬部3,讓狗吞下口中的專用牙膏或擦掉專用牙膏即可。此時,口中殘留微量電流所產生的負離子,故可以暫時維持在防止汙垢的狀態。
這樣動物牙刷的全過程就結束了。
以上闡述了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僅有上述一種實施例,在不脫離其本質的範圍內,可變更為其他種種形態。比如上述實施例中提到,由耦合部5連接叼咬部3和把持部4。此部分也可改為叼咬部3和把持部4直接旋合的設計。如此改的話,可減少零件數,但是最好在叼咬部和把持部中間設防止唾液流動的隔離物。再比如,上述實施例主要是針對狗使用的,其實也可以改成貓,猴等動物用。另外,外套上的環狀突起的目的是增大抗嚼力和接觸面積,只要能滿足此目的,此形狀可適當變更。另外,缺口部的位置和數量也可變更。
如上述,本發明的動物用牙刷是本體內設發生超聲波振動的系統,狗等動物將本體含於口腔內時,此超聲波振動傳到動物的牙齒,牙齦,及口腔,使軟性汙垢鬆動後除去。同時,口腔內的唾液和液狀的牙齒清潔劑中產生空穴現象,破壞牙齒表面汙垢細菌的纖毛及不溶性硬物,解除其連鎖,除去汙垢。根據本發明可減少動物傳染病,鸚鵡病,弓漿蟲病,中樞神經系感染症(ペスシレラ症),棘球屬病(包蟲)等病的病菌傳染給人的機率。而且本發明的動物用牙刷是一般人都可以簡單操作的。在為家庭寵物和動物飼養員給動物刷牙時,本產品是非常適用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動物用牙刷,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動物能叼咬的棒狀牙刷本體和牙刷本體內內設的超聲波振動發生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用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牙刷本體由動物銜咬的叼咬咬部和動物銜住叼咬部時人握緊牙刷本體的把持部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物用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持部和叼咬部之間有防止動物的唾液流動的隔離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物用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叼咬部由彈性材製成的外套和外套裡面插入的支持部構成,所述支持部裡設超聲波振動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物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套上沿著棒狀牙刷本體的軸方向形成多個環狀突起。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物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持部與把持部連成一體,和外套之間可自由拆裝。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物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套藉助持有寬邊的耦合部,與把持部可自由拆裝。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物牙刷,其特徵在於設於支持部的所述超聲波振動子上設置振動板,外套上有從外面可目視確認振動板的缺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動物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缺口是在叼咬部的縱向方向上相互錯位,並且在相反側上設有2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牙刷,其特徵在於設有使動物口中產生離子的正電極和負電極。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動物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牙刷本體裡面設有電源部,把持部裡設置的與該電源部導通的導電體露出外面,叼咬部裡設置的振動板與導電體接在相反的電極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牙刷,其特徵在於所述超聲波振動發生裝置的超聲波頻率高於40KHZ。
全文摘要
一種動物用牙刷,特別是狗用的,利用超聲波可清潔牙齒,齒齦和口腔。該牙刷包括棒狀牙刷本體(2),便於動物用嘴叼住,牙刷本體中設置有超聲波振動子。牙刷本體(2)具有動物叼咬部(3)和人手持的把持部(4)。設置在牙刷體內的超聲波振動子使得口腔內的唾液和液狀的牙齒清潔劑中產生空穴現象,破壞牙齒表面汙垢細菌的纖毛及不溶性硬物,解除其連鎖,除去汙垢,從而降低動物傳染病病菌傳染到人的機率。
文檔編號A01K13/00GK1905792SQ20048004107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30日
發明者森山敏男, 早川誠, 菊池英章, 早矢仕道宗 申請人:誠龍進出口(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