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七大盜墓辱屍 士兵動起獸慾姦淫慈禧屍身?
2023-03-30 17:10:31 1
在中國有一句老話說「死者為大」,指的就是死者是最大最尊貴的,其他與之無關的事情都要讓路,而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面也是這樣的,在古代人死後都要下葬,而「辱屍」對於死者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侮辱,除非有什麼深仇大恨,不然一般是不會挖墳辱屍,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個著名的辱屍事件。
中國歷史上七大盜墓辱屍:
一、兵士分食「人肉乾」
中國人對屍體有一種複雜的情緒,對長久不腐爛的屍體持一份好奇和崇尚,在民間甚至有用屍骨做「藥引」的傳聞。在「辱屍」事件中,最荒唐的應該是分食屍體的記錄。在中國歷史上,「食人肉」的現象不是沒有過,也不是一起兩起。據說,隋末的諸葛昂、高瓚兩個人就嗜食人肉。諸葛昂請高瓚,逮來雙胞胎小孩殺掉,做成「雙子宴」,一起享用;諸葛昂回請時則把自己的愛妾蒸熟給高瓚吃。在民間,為了度饑荒,還有互相交換小孩食用的記錄。但把墓中盜出的屍體分而食之的則十分罕見,如姦污呂雉的屍體一樣不可思議。
南朝宋人劉敬叔撰寫的《異苑》一書中有一個故事:「元嘉中,豫章胡家奴開邑王冢,青州人開齊襄公冢,並得金鉤,而屍骸露在巖中儼然。茲亦未必有憑而然也,京房屍至義熙中猶完具,殭屍人肉堪為藥,軍士分割食之。」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在被盜掘開的墓中發現了一具很完整的未腐屍體,時人迷信這「人肉乾」的藥用價值,於是把屍體切成多塊,分掉搶吃了。
二、伍子胥「鞭屍三百」
毫無疑問,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辱屍」事件當屬伍子胥的「鞭屍三百」。面對楚平王的屍體,洩忿心切的伍子胥沒有在楚平王活著的時候完成報仇計劃,終於在他死後實現了「教訓」目的。伍子胥辱屍的經過,《吳越春秋》有清楚的記載,「吳王入郢,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左右踐腹,右手抉其目,誚之曰:『誰使汝用讒諛之口,殺我父兄,豈不冤哉』。」這段記載頗為形象:伍子胥在朝楚平王的屍體抽了三百大鞭後,還左腳踩住其肚子,右手捏著他的眼睛,指責他為什麼聽信讒言,把他的父親、哥哥冤殺了。
對於伍子胥的辱屍行為,有不少人同情他,認為情有可原。實際上從中國傳統的喪葬文化來講,即使死者生前再有過,對其屍體下「毒手」都是不道德的。從史料中看,伍子胥不只「鞭屍三百」,還把楚平王的老婆給強姦了。《漢書》記載,「(伍子胥)敗楚師,屠郢城,妻昭王母。」昭王,即平王的兒子,「昭王母」自然就是楚平王的老婆。仇恨真的能把一個正常人逼瘋,也許正是因為他所遭受的不公待遇使他變得如此瘋狂!
三、盜賊剖皇后肚皮
從中國盜墓史上看,盜墓者的動機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如伍子胥、齊懿公所謂的「報復」;二是壞人祖墳風水,如上面的楊輦真珈;三就是盜取珠寶,從死人手裡「借錢」。早期的盜墓者以前兩種目的為主,而後來盜墓事件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則集中表現在第三方面。因為在秦漢以後,真正的「厚葬」才算開始,遠古時期甚至沒有陪葬品的概念。盜墓中,「辱屍」現象本來就很多,屍體內外再有寶物,這下想有一個完屍就更困難了。如慈禧、乾隆的陵寑被現代大盜賊孫殿英部下掘開後,他們的屍體全被損壞了,嘴都被摳壞。
令人搖頭的當是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屍體遭辱情形,真的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阿魯特氏,14歲時由慈禧太后選定進宮,與同治的感情很深,夫妻恩愛,為人也不錯。由於不隨流合汙,不善討好,看不慣慈禧的獨裁霸道,受到慈禧冷落。民國版《清史稿》認為,阿魯特氏是一個頗不幸的女人,在同治死後不滿百日,她憤然自殺於儲秀宮。但想不到,這么正派、剛烈的女人未能好死,死後也未能安寧。盜掘阿魯特氏和同治合葬墓惠陵的是一夥現代盜賊,出於尋找珠寶的目的,阿魯特氏的屍體被拖出棺外扔在地上,身上的衣服被剝光了。聽說她是吞金自殺的,這夥賊人又把她的肚子剖開尋寶,場景慘不忍睹,命運對這位皇后太不公平了!
四、齊懿公對屍施「刖刑」
齊懿公名字叫姜商人,尚未稱王時與大夫邴歜爭奪田產,結果時大商人管仲將其斷給了邴歜。懷恨在心的齊懿公即位後,不只奪回了邴歜的田產,還把邴歜的墓掘開,拖出屍體「而刖之」。「刖」什麼意思?《周禮·司刑》稱,「斷足也。周改髕作刖」,是古代的一種酷刑。齊懿公還忌恨管仲,把管仲的封邑都收回了。齊懿公作出這種事情並不偶然,其王位就是通過血腥手段得來的。
齊桓公有姜元、姜雍、姜潘、姜商人等多個兒子,由於沒有處理好承繼關係,齊桓公死後,兄弟間互不服氣,為王位爭得不可開交,以致於齊桓公的屍體一直沒有人問事,結果生的蛆都爬出了窗外。後姜潘得位,史稱齊昭公。齊懿公的王位是從齊昭公兒子的手裡奪來的,他將齊昭公的兒子殺死了。齊懿公生性殘暴,荒淫無度,還霸佔手下臣子的老婆,很不得人心,系無德之君。後來邴歜的兒子丙戎為報父遭辱屍之仇,乘齊懿公出遊時合謀殺了他,掘墓者最終自己也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