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21:49:0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設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道路建設用的傳統材料被現代材料代替,隨著現代材料的產生使用,不僅提高路面的強度,還增加了使用壽命,隨著城市建設、道路網的完善,城市地面覆蓋率越來越高,現階段的市政道路路面和市政排水系統多採用密實、不透水的材料進行施工,因此,在雨季到來時,大量的雨水進入排水系統,當排水系統中的排水量少於雨水進入量,從而造成雨水積累在路面形成內澇,不僅妨礙了人們的出行,還會影響人們安全和財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結構,具備良好的排水功能,保證了雨季到來時道路雨水的排出,防止內澇的產生,保護了人們的出行安全和財產的優點,解決了在雨季到來時,大量的雨水進入排水系統,當排水系統中的排水量少於雨水進入量,從而造成雨水積累在路面形成內澇,不僅妨礙了人們的出行,還會影響人們安全和財產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結構,包括瀝青層,所述瀝青層的底部鋪設有路面基層,該路面基層的底部鋪設有路面底基層,所述瀝青層的兩端均設置有排水側石,該排水側石的底部開設有排水溝,所述路面底基層的底部鋪設有透水基層,該透水基層內部的兩端均設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一側的頂部通過連接管道與排水溝連通,所述透水基層的底部鋪設有透水墊層,該透水墊層的底部鋪設有蓄水擴散層,所述蓄水擴散層位於土壤層的頂部,所述透水基層的內部設置有滲水井,該滲水井位於兩個排水管道之間,且滲水井的底端分別貫穿透水基層、透水墊層和蓄水擴散層與土壤層連接,所述滲水井的頂端設置有隔板,且滲水井的頂部通過連通管道與排水管道連通。
優選的,所述連通管道為冂形,且連通管道的兩端分別貫穿隔板和排水管道的頂部與滲水井的內腔和排水管道的內腔連接。
優選的,所述滲水井與土壤層的連接處鋪設有砂層,該砂層的面積大於滲水井的面積,且隔板的面積大與滲水井的面積。
優選的,所述土壤層、蓄水擴散層、透水墊層和透水基層相互之間的接觸面均鋪設有防滲土工布。
優選的,所述滲水井的表面鋪設有圓筒混凝土,該圓筒混凝土的內部設置有透水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排水溝通過連接管道與排水管道連通,達到了減輕排水溝排水的壓力,進而提高了雨水排出的優點,通過設置排水管道通過連接管道與滲水井連通,達到了減輕排水管道排水的壓力,進一步增加了雨水排出的優點,通過滲水井與土壤層連接,達到了將雨水排向土壤層,降低了雨水的積累,進而防止內澇的產生,同時,保證了人們正常的出行,財產安全保護的優點。
2、本實用新型通過透水基層、透水墊層和蓄水擴散層,能夠使一部分的雨水進行收集,同時,防止地下水向上的蔓延,通過滲水井底端的砂層能夠有效避免雨水對土壤層進行衝刷出現凹陷的現象,通過土壤層、蓄水擴散層、透水墊層和透水基層相互之間的接觸面均鋪設有防滲土工布能夠有效增強土壤層、蓄水擴散層、透水墊層和透水基層相互之間鋪設的穩定性,從而有效的解決了在雨季到來時,大量的雨水進入排水系統,當排水系統中的排水量少於雨水進入量,從而造成雨水積累在路面形成內澇,不僅妨礙了人們的出行,還會影響人們安全和財產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瀝青層、2路面基層、3路面底基層、4排水側石、5排水溝、6透水基層、7排水管道、8連接管道、9透水墊層、10蓄水擴散層、11土壤層、12滲水井、13隔板、14連通管道、15砂層、16圓筒混凝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一種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結構,包括瀝青層1,所述瀝青層1的底部鋪設有路面基層2,該路面基層2的底部鋪設有路面底基層3,所述瀝青層1的兩端均設置有排水側石4,該排水側石4的底部開設有排水溝5,所述路面底基層3的底部鋪設有透水基層6,該透水基層6內部的兩端均設置有排水管道7,所述排水管道7一側的頂部通過連接管道8與排水溝5連通,所述透水基層6的底部鋪設有透水墊層9,該透水墊層9的底部鋪設有蓄水擴散層10,所述蓄水擴散層10位於土壤層11的頂部,土壤層11、蓄水擴散層10、透水墊層9和透水基層6相互之間的接觸面均鋪設有防滲土工布,所述透水基層6的內部設置有滲水井12,該滲水井12位於兩個排水管道7之間,且滲水井12的底端分別貫穿透水基層6、透水墊層9和蓄水擴散層10與土壤層11連接,所述滲水井12的頂端設置有隔板13,滲水井12與土壤層11的連接處鋪設有砂層15,該砂層15的面積大於滲水井12的面積,滲水井12的表面鋪設有圓筒混凝土16,該圓筒混凝土16的內部設置有透水孔,且隔板13的面積大與滲水井12的面積,且滲水井12的頂部通過連通管道14與排水管道7連通,連通管道14為冂形,且連通管道14的兩端分別貫穿隔板13和排水管道7的頂部與滲水井12的內腔和排水管道7的內腔連接,通過設置排水溝5通過連接管道8與排水管道7連通,達到了減輕排水溝5排水的壓力,進而提高了雨水排出的優點,通過設置排水管道7通過連接管道14與滲水井12連通,達到了減輕排水管道7排水的壓力,進一步增加了雨水排出的優點,通過滲水井12與土壤層11連接,達到了將雨水排向土壤層11,降低了雨水的積累,進而防止內澇的產生,同時,保證了人們正常的出行,財產安全保護的優點。
使用時,雨季到來時,雨水通過排水側石4進入到排水溝5中,當排水溝5的一部分水通過連接管道8排向排水管道7中進行排出,另一分部雨水通過排水溝5進行排出,當排水管道7和排水溝5無法及時排出雨水時,排水管道7內部充滿雨水,雨水通過連通管道14分散到滲水井12中排向土壤層11,土壤層11、蓄水擴散層10、透水墊層9和透水基層6對部分滲透的雨水和地下水進行吸附。
綜上所述:該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結構,通過透水基層6、透水墊層9和蓄水擴散層10,能夠使一部分的雨水進行收集,同時,防止地下水向上的蔓延,通過滲水井12底端的砂層15能夠有效避免雨水對土壤層進行衝刷出現凹陷的現象,通過土壤層11、蓄水擴散層10、透水墊層9和透水基層6相互之間的接觸面均鋪設有防滲土工布能夠有效增強土壤層11、蓄水擴散層10、透水墊層9和透水基層6相互之間鋪設的穩定性,從而有效的解決了在雨季到來時,大量的雨水進入排水系統,當排水系統中的排水量少於雨水進入量,從而造成雨水積累在路面形成內澇,不僅妨礙了人們的出行,還會影響人們安全和財產的問題。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