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及其高塔熔體造粒的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4-04-09 19:32:05 4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高塔熔體造粒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油菜生產大國,油菜種植面積和產量長期穩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的30%左右。油菜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多的油料作物,油菜籽是我國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原料來源和飼料蛋白源,是國產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來源,佔國內油料作物產油量的50%以上。促進油菜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恢復和提高油菜綜合生產能力,對於保障國內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給和戰略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農業部規劃,到2020年,全國油菜優勢區的種植面積要達到926.7萬hm2以上,優勢區總產量要達到1912萬噸以上。為達到預期產量,改善油菜品種是基礎,提高單產潛力是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腐植酸螯合棉花專用水溶肥料及其生產方法,該肥料肥效顯著,綠色環保,穩定均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腐植酸類物質45-50份,可溶性有機類物質20-35份,過磷酸鈣180-190份,重過磷酸鈣30-40份,鈣鎂磷肥15-26份,硫酸鉀280-320份,硫酸銨42-45份,尿素300-350份,硼酸5-15份,吲哚丁酸鉀0.08-0.2份,聚乙烯醇(PVA)0.05-0.2份,硫磺0.05-0.2份,萘乙酸鈉0.16-0.3份,七鉬酸銨0.1-0.8份,微量元素重量份(EDTA螯合鋅、EDTA螯合鐵、EDTA螯合錳、EDTA螯合銅)1.0-1.6份,吸附劑0.1-1.0份。
進一步優選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腐植酸類物質50份,可溶性有機類物質30份,過磷酸鈣185份,重過磷酸鈣35份,鈣鎂磷肥20份,硫酸鉀290份,硫酸銨40份,尿素318份,硼酸10份,吲哚丁酸鉀0.1份,聚乙烯醇(PVA)0.1份,硫磺0.1份,萘乙酸鈉0.2份,七鉬酸銨0.5份,微量元素重量份(EDTA螯合鋅、EDTA螯合鐵、EDTA螯合錳、EDTA螯合銅)1.5份,吸附劑0.6份。
所述的吸附劑為高嶺土或膨潤土、椰殼碳粉或竹炭粉、活性氧化鋁、海藻泥的混合物。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的吸附劑為高嶺土、椰殼碳粉、活性氧化鋁、海藻泥,按重量份計,高嶺土0.2份、椰殼碳粉0.1份、活性氧化鋁0.1份、海藻泥0.2份。
所述的腐植酸類物質為含腐植酸70%以上的腐植酸鈉、腐植酸鉀(氧化鉀含量≥14%)之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有機類物質為動物糞便處理後的可溶性有機物質。
所述的萘乙酸鈉為純度在98%以上的高純度α-萘乙酸鈉,含有少量水分,不含有其它有機雜質,吲哚丁酸鉀純度為98%,易溶於水;七鉬酸銨中鉬含量≥54%。
所述的EDTA螯合鋅:白色粉末,螯合鋅含量≥15%;EDTA螯合鐵:黃色粉末,螯合鐵含量≥13%;EDTA螯合錳:淺紅色粉末,螯合錳含量≥13%;EDTA螯合銅:藍色粉末,螯合銅含量≥15%。
上述原料的粒徑均在0-1毫米範圍內為佳。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固體尿素、吸附劑經過高溫熔融(135℃~145℃),進入緩衝槽內,再經輸送泵加壓,經計量後送至塔頂混合槽內;
第二步:先將腐植酸類物質、可溶性有機類物質,硼酸、EDTA螯合鋅、EDTA螯合鐵、EDTA螯合錳、吲哚丁酸鉀、聚乙烯醇(PVA)、硫磺、萘乙酸鈉按、七鉬酸銨預混合,混合原料經破碎篩分後送入混料加熱器中,加熱到115℃~135℃,然後由鬥式提升機提升到塔頂料倉;
第三步:將步驟二中塔頂料倉中的加熱後的混料經螺旋計量秤均勻計量後送入上述步驟一中所述混合槽中,經高速剪切攪拌機混合製成料漿,溫度控制在120℃~140℃,經震動過濾器過濾掉顆粒雜質後溢流至造粒噴頭,在噴頭旋轉剪切離心力作用下,將混合物均勻噴灑成球狀的小液滴,從噴頭噴淋落下的小液滴在直徑10~18米高100-121米的塔內慢慢下落,經與塔內的上升氣流換熱後冷卻至45℃~65℃,即成為肥料顆粒,再經冷卻、篩分後計量包裝即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效果如下:
1、本發明產品含有適量植物生長調節劑,可生物降解,綠色無毒無公害,而且增產增收作用極為顯著。
2、本工藝在微觀分子水平上,將尿素、可溶性有機類物質,尿素,硼酸,吲哚丁酸鉀,聚乙烯醇(PVA),硫磺,萘乙酸鈉,七鉬酸銨等各種原料融合成一個有機養分整體,通過各種養分之間的相互協同作用,形成均衡的穩定養分單元,保證了肥料營養成分的均衡與穩定。因此,產品養分均衡、穩定,產品使用時間長。
3、本發明提供的吸附劑高嶺土或膨潤土、椰殼碳粉或竹炭粉、活性氧化鋁海藻泥的混合物在步驟一中與尿素混合製得混合料,其目的是為了尿素與吸附劑形成新的組合物, 使尿素成分吸附在吸附劑上,經施肥後,含有吸附劑的尿素緩慢釋放。
4、本發明的步驟二中,將腐植酸類物質、可溶性有機類物質,硼酸、EDTA螯合鋅、EDTA螯合鐵、EDTA螯合錳、吲哚丁酸鉀、聚乙烯醇(PVA)、硫磺、萘乙酸鈉按、七鉬酸銨預混合,形成混合物,該混合物在提供養分的同時,具有一定的粘接性,在進行步驟三的噴淋過程中,使含有吸附劑的尿液易於吸附在上述混合物上。
5、營養全面,易吸收。產品中除含有作物生長必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鉀外,還含有容易被作物吸收的高效中微量元素鐵、鋅、錳、硼、鉬等。
6、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產品中加入適量腐植酸類物質和有機類物質,可改良土壤結構、刺激作物生長、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防病抗毒,節水省肥,肥料用量少,作用時間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高塔熔體造粒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及其生產方法,均為質量百分數比,原料組份重量如下:
腐植酸類物質50份,可溶性有機類物質30份,過磷酸鈣185份,重過磷酸鈣35份,鈣鎂磷肥20份,硫酸鉀290份,硫酸銨40份,尿素318份,硼酸10份,吲哚丁酸鉀0.1份,聚乙烯醇(PVA)0.1份,硫磺0.1份,萘乙酸鈉0.2份,七鉬酸銨0.5份,微量元素重量份(EDTA螯合鋅0.3份、EDTA螯合鐵0.5份、EDTA螯合錳0.3份、EDTA螯合銅0.4份)1.5份,吸附劑0.6份,所述的吸附劑為高嶺土0.2份、椰殼碳粉0.1份、活性氧化鋁0.1份、海藻泥0.2份。
第一步:將318kg固體尿素,高嶺土0.2kg、椰殼碳粉0.1kg、活性氧化鋁0.1kg、海藻泥0.2kg經過135℃高溫熔融,進入緩衝槽內,再經輸送泵加壓,經計量後送至塔頂混合槽內。
第二步:先過磷酸鈣185kg,重過磷酸鈣35kg,鈣鎂磷肥20kg,硫酸鉀290kg,硫酸銨40kg,將50kg腐植酸鉀、30kg可溶性有機物質、10kg硼酸、0.3kgEDTA螯合鋅、0.5kgEDTA螯合鐵、0.3kgEDTA螯合錳、0.4kgEDTA螯合銅、0.1kg吲哚丁酸鉀、0.2kg萘乙酸鈉、0.5kg七鉬酸銨、0.1kg聚乙烯醇(PVA)、0.1kg硫磺按比例預混合,混合原料經破碎篩分後送入混料加熱器中,加熱到115℃~135℃,然後由鬥式提升機提升到塔頂料倉。
第三步:將步驟2中塔頂料倉中的加熱後的混料經螺旋計量秤均勻計量後送入上述步驟1中所述混合槽中,經高速剪切攪拌機混合製成料漿,溫度控制在120℃~140℃,經震 動過濾器過濾掉顆粒雜質後溢流至造粒噴頭,在噴頭旋轉剪切離心力作用下,將混合物均勻噴灑成球狀的小液滴。從噴頭噴淋落下的小液滴在直徑10~18米高100---121米的塔內慢慢下落,經與塔內的上升氣流換熱後冷卻至45℃~65℃,即成為水溶肥顆粒,再經冷卻、篩分後計量包裝即可。
實施例2:
一種高塔熔體造粒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及其生產方法,均為質量百分數比,原料組份重量如下:
腐植酸類物質45kg,可溶性有機類物質20kg,過磷酸鈣180kg,重過磷酸鈣40kg,鈣鎂磷肥25kg,硫酸鉀300kg,硫酸銨45kg,尿素349kg,硼酸5.5kg,吲哚丁酸鉀0.1kg,聚乙烯醇(PVA)0.05kg,硫磺0.05kg,萘乙酸鈉0.2kg,七鉬酸銨0.1kg,微量元素重量1.5kg(EDTA螯合鋅0.3kg、EDTA螯合鐵0.5kg、EDTA螯合錳0.3份、EDTA螯合銅0.4kg),吸附劑0.8kg;所述的吸附劑為膨潤土0.3kg、竹炭粉0.2kg、活性氧化鋁0.1kg,海藻泥0.2kg的混合物。
製備工藝同實施例1。
肥效試驗:
(1)試驗一:
試驗田選擇在居巢區槐林鎮槐光村村委會竹塘自然村凌定枝農戶承包的田塊,土壤為湖泥田土種。該田塊地勢平坦,肥力均勻,養分含量為1.15g/kg,速效磷9.3g/kg,速效鉀80g/kg,有機質19.9g/kg。
供試作物及品種
供試作物為油菜,品種為秦優10號。
供試肥料
史丹利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供試氮肥為尿素,含氮量為46.2%;磷肥選用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鉀肥選用硫酸鉀。
試驗操作方法:
各試驗小區除施肥按方案要求分別稱量外,每小區的基本苗、種植密度及其他農事操作程序和時間完全一致。
(1)按試驗設計排列,每小區2畦,每畦寬1.4m,長10.7m,種植密度23×22㎝,每小區種植584株,折合每畝種植1.3萬株。排水溝、灌水溝分開。
(2)種植方式:育苗移栽。2014年9月27日播種,2015年5月16日收割,全生育期231天。
試驗記載、考種與驗產:對各小區施肥品種、數量、施肥時間、基肥與追肥比例、植株各主要生育階段進行試驗記載。成熟時每小區取10~20株進行考種,統計其每株莢果數、每莢粒數及千粒重,並進行考種分析。各小區收割時,採取單割、單脫粒、單曬、單稱計重、單裝並附內外標籤,分別進行測產。
試驗設計及方法
試驗設置3個處理:
處理1(A):史丹利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根據產品使用說明確定用量,全部基肥;
處理2(B):與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相同N、P、K量,P肥全部基施,N、K肥50%基施,50%追肥;
處理3(C):與其他品牌相同N、P、K量全部基施。
各處理3次重複,隨機區組排列,每小區面積30㎡,四周設保護行,保護行寬度不小於1.5m。
小區施肥量
處理1每小區施史丹利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2.0kg全部基施。
處理2基肥每小區施尿素0.40kg,磷肥3.10kg,硫酸鉀0.21kg;追肥每小區施尿素0.41kg,硫酸鉀0.22kg。
處理3每小區施尿素0.81kg,磷肥3.10kg,硫酸鉀0.43kg。
其他情況
試驗除小區處理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完全一樣。
產量結果分析
油菜成熟後,及時進行了考種,並對各小區進行單打單收,記錄小區(30m2)實產,結果見表1。
表1各小區實產(kg)
表2方差分析結果
F測定結果表明:處理間差異極顯著。為了進一步選擇最好的施肥方案,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表明:處理A較處理C產量極顯著,較處理B產量差異顯著。
3.2經濟效益分析
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預計按2800元/t,尿素的價格為1450元/t,磷肥價格平均按1000元/t,鉀肥2950元/t,油菜價格按5.0元/kg計算,不考慮其它費用,僅從產量和肥料的收支分析各處理經濟效益如表3.
表3經濟效益分析
結論
由上表3數據可以看出,油菜施用高塔造粒油菜同步緩釋複合肥與施相同養分的單素肥料兩種施肥方式相比,均能明顯提高產量,667m2分別提高14.6kg和24.4kg,增產8.91%和15.8%;雖然施用史丹利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比普通施肥方式多18.3元/畝,但是產值卻分別增加54.7元/畝、103.7元/畝,同時可以免去追肥,達到省時省工時,節本增效的目的,適宜大力推廣。
(2)試驗二:
試驗田選擇在浠水縣巴河鎮巴驛村劉家壪,試驗田土壤為潮土。該田塊地勢平坦,肥力均勻,pH值6.42,有機質含量為16.63g/kg,全氮1.47g/kg,速效磷13.36g/kg,速效鉀92g/kg。
供試作物及品種
供試作物為油菜,品種為油研9號。
供試肥料
史丹利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施肥量為750kg/hm2;供試氮肥為尿素,含氮量為46.2%;磷肥選用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鉀肥選用硫酸鉀。
2.4試驗操作方法:
各試驗小區除施肥按方案要求分別稱量外,每小區的基本苗、種植密度及其他農事操作程序和時間完全一致。
(1)按試驗設計排列,每小區20m2,每個處理設3次重複,隨機排列,周圍設置保護行。
(2)種植方式:育苗移栽。2014年9月28日播種,2015年5月15日收割,全生育期229天。
試驗記載、考種與驗產:對各小區施肥品種、數量、施肥時間、基肥與追肥比例、植株各主要生育階段進行試驗記載。成熟時每小區取10~20株進行考種,統計其每株莢果數、每莢粒數及千粒重,並進行考種分析。各小區收割時,採取單割、單脫粒、單曬、單稱計重、單裝並附內外標籤,分別進行測產。
試驗設計及方法
試驗設置3個處理:
處理1(A):油菜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根據產品使用說明確定用量,全部基肥;
處理2(B):與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相同N、P、K量,P肥全部基施,N、K肥50%基施,50%追肥;
處理3(C):與其他品牌相同N、P、K量全部基施。
各處理3次重複,隨機區組排列,每小區面積20㎡,四周設保護行,保護行寬度不小於1.5m。
小區施肥量
處理1每小區施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1.5kg全部基施。
處理2基肥每小區施尿素0.39kg,磷肥2.8kg,硫酸鉀0.19kg;追肥每小區施尿素0.39kg,氯化鉀0.19kg。
處理3每小區施尿素0.78kg,磷肥2.8kg,硫酸鉀0.38kg。
2.7其他情況
試驗除小區處理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完全一樣。
3結果與分析
結果見下表4。
表4.油菜肥料利用率試驗考種情況統計表
產量結果分析
油菜成熟後,及時進行了考種,並對各小區進行單打單收,記錄小區(20m2)實產,結果見表5。
表5.各小區實產(kg)
表6.方差分析結果
F測定結果表明:處理間差異極顯著。為了進一步選擇最好的施肥方案,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表明:處理A較處理C產量極顯著,較處理B產量差異顯著。
3.2經濟效益分析
油菜專用生物緩釋肥按2800元/t,尿素的價格為1450元/t,鉀肥2950元/t,油菜價格按5.2元/kg計算,不考慮其它費用,僅從產量和肥料的收支分析各處理經濟效益如表7。
表7.經濟效益分析
結論
油菜施用高塔造粒油菜同步緩釋複合肥與施相同養分的單素肥料兩種施肥方式相比,能有效提高油菜角果數、千粒重,明顯提高產量,667m2分別提高13.1kg和18.0kg,增產8.23%和11.8%,每畝增收79.7元、105.2元。此外,本公司油菜同步緩釋複合肥肥料養分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簡化了施肥手續,可以在油菜等生長期較長的大田作物上示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