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如何掌握27式太極拳動作要領及創新與突破

2025-07-26 12:40:09

太極拳的流派很多,相信這點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而楊式27式太極拳已經擁有非常久的歷史,是太極拳主要流派之一,立身中正安舒、拳架開展大方、動作鬆柔緩慢、招式虛實分明、剛柔內含是楊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上步、退步、橫開步等技巧是27式太極動作要領。那麼除了學習楊式27式太極拳的動作要領之後如何創新與突破呢?今天太極拳小編就來為你詳細介紹如何創新與突破。

27式太極動作要領

一、上步

1、 兩腳併攏站立,兩手自然放在大腿兩側,放鬆身體。

2、 身體右轉,右腳隨著身體以腳跟為軸,前腳掌貼著地面向外旋轉45度,身體的方向跟腳尖方向一致。

3、 重心右移,提左腳到膝蓋的高度,同時身體下沉,向左前方45度方向(與右腳成90度方向)蹬左腳,注意:蹬腳的時候是腳跟裡側貼著地面蹬出去。

4、 身體左轉,轉到不得勁的時候,左腳以腳跟為軸,前腳掌貼著地面向外旋轉到左前方45度方向。

5、 重心左移,收右腳,身體下沉,向右前方45度方向蹬右腳,注意:同樣是腳跟裡側貼著地面蹬出。

6、 身體右轉,轉到不得勁的時候,右腳以腳跟為軸,前腳掌貼著地面向外旋轉到右前方45度方向。

7、 重心右移,收左腳,身體下沉,向左前方45度方向蹬左腳,注意:腳跟裡側貼著地面蹬出。然後再接著第4個步驟,如此循環練習。

二、退步

1、 兩腳併攏站立,兩手自然放在大腿兩側,放鬆身體。

2、 兩腳微微虛膝下蹲,重心偏左,右腳大腳趾一側貼著地面向後蹬出一步的距離,兩腳外側大概與肩膀同寬。

3、 重心右移,左腳小腳趾一側貼著地面收回到右腳旁邊。

4、 左腳大腳趾一側貼著地面向後蹬出一步距離,兩腳外側大概與肩膀同寬。

5、 重心左移,右腳小腳趾一側貼著地面收回到右腳旁邊。

6、 右腳大腳趾一側貼著地面向後蹬出一步距離,兩腳外側大概與肩膀同寬。然後再接著第3個步驟,如此循環練習。

三、橫開步

1、 兩腳併攏站立,兩手自然放在大腿兩側,放鬆身體。

2、 兩腳虛膝下蹲,重心偏右,提左腳,身體下沉,同時左腳腳跟裡側貼著地面向左橫蹬。

3、 右膝微微順纏打開,同時蹬右腿合左腿,重心左移,襠走下弧線,順勢把右腳收到左腳旁邊。

4、 左腿合住勁,身體下沉,同時右腳腳跟裡側貼著地面向右橫蹬。

5、 左膝微微順纏打開,同時蹬左腿合右腿,重心右移,襠走下弧線,順勢把左腳收到左腳旁邊。

6、右腿合住勁,身體下沉,同時左腳腳跟裡側貼著地面向左橫蹬。然後再接著第3個步驟,如此循環練習。

27式太極拳的創新與突破

一、二十七式太極拳體現了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

二十七式太極拳包括拳架的正架,反架,發力練習和二十七式對練。呈循序漸進的階梯式布局,使初學者有一個正常的入門,普及,提高到實用的過程,自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體質、年齡的情況,注重養生、健身或者實用的練習。適合於不同人群,有利於推廣普及。

二、增強了螺旋纏絲的功法練習

「太極者,纏法也」,纏絲勁力是太極功夫的精髓,二十七式太極拳更好地迎合了螺旋纏絲的功法訓練,在每一定式後都注有呼吸間隔,動作在到位時有個調整、調正的小迴旋。太極拳是一連綿不斷的運動,雖在外形上有停頓,實則在每式停頓時,都有身體的微動向下一式運行。即在每式定式後,心中默念五數,1,2,3,4,5。同時手,肘,肩,腰,胯,膝,踝微迴轉,之後向下一式運行。每招式之間都是由微動到運行,再到微動,循環往復。加強了螺旋纏絲的練習。二十七式太極拳的這一特色,不但突出了太極功夫的精要,使練習者加快了功夫進境,同時也真正符合了中國古代導引養生學的原理,蘊涵了養氣、行氣的過程,練習二十七式太極拳可以真正達到內外雙修的效果。

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用某一隻腳或者手來進行日常的活動,大腦和小腦沒有得到平衡的發展,楊式精編27式太極拳正對中這一點創編了正架好反架的練習方式,這首其他太極拳所沒有的。

而二十七式太極拳在創編過程中,設定了正反兩個相對方向的練習——正架拳架和反架拳架。這種正反架的練習可以使大腦得到全面的鍛鍊。左右手腳也可以得到全面的鍛鍊,促進身體的協調性。從技擊角度講,對方進攻的方向,角度是不定的,這種正反架的練習使你更容易接住來自各個方向的進攻。

四、規定了勻速練習和發力練習交替進行的方法

勻速練習著重纏絲勁的練習,動作力求柔順緩慢、大方舒展,外形上有緩、松、柔、穩的特點。非常適合於強身健體,尤其適合於初練者和中老年體弱者,在練習的過程中一些慢性病可以得到治療和緩解。二十七式太極拳的勻速練習過程,是一個增強體質,增進功力的過程,體現了太極拳「柔」的一面。而接下來的發力練習,則著重彈抖勁的練習,動作要求疾速、緊湊、快慢相間,體現了太極拳「剛」特點,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旋腰轉脊,旋腕轉膀,旋踝轉膝形成一系列貫穿整體的螺旋動作。這種勻速和發力的交替練習可以收到開中寓合,合中寓開的統一功用,逐步揣摩太極拳剛柔相濟等技法的內容和要領。

五、二十七式太極拳首創了對練套路,更體現了太極拳的實用性

二十七式的對練套路與太極拳的對抗性推手相比,練習方式更靈活多變,更具有實用性。通過二十七式對練套路的進攻和防守練習,能體會到對方來力的方向、速度、大小而施以相應的對策。鍛鍊捨己從人,動急急應,動緩緩隨的技法。同時加強了對招法方向,角度,力度的理解,使練習者能夠從招法應用的過程中體會拳式的內涵,指導拳架的練習。

六、強調緊湊與開展的結合,力度與緩和的統一

此拳法有二十七式,總的要求呼吸自然,舒展放鬆,但各段拳式有細微的差別,如在白鶴亮翅至雙撞動作起落應有平沙落雁之姿,野馬分鬃諸式要有八面支撐之感,在起落時應有放開天地窄,在肘底錘轉野馬分鬃時有卷藏芥子闊之意。在鍛鍊時按動作運動,內氣自然會沿一定經絡運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七、它的實用性

此拳名稱雖為27,實際動作是81個,一共是反正架,發力快架三遍為一完整套路;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選擇兩段或一段進行練習;它能夠使練習者在較短的時間內體會掌握太極拳的技擊和健身作用,達到太極拳的養生目的。無論是對喜愛技擊的人們還是渴望健康的群體,都有很大的啟示和幫助。

楊式27式太極拳特點

1.立身中正安舒

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楊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極拳說十要」。主要是對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楊氏太極拳最為見長。

它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練功時身法要正,大部分動作都要使上中下三個穴位〔即百會穴,會陰穴,湧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個重力垂直線,身體不能前俯後仰。二是尾閭要保持中正,從大椎穴到尾閭部位〔長強穴〕要保持脊椎的放鬆垂直,形成上下對拉拔長,而且尾閭要像船舵一樣指引航向。在身心放鬆的情況下,做到了以上兩個方面,能體現立身中正安舒的特點。

楊式太極拳的這一特點,不少名家都有見教。楊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的把人體喻為一口古鐘:鍾蒂為頸項,鐘頂為肩圈,鐘身為腰圈,鍾囗為胯圈,中心垂直線為鍾繩,鍾錘繫於中心垂直線下端,即所謂銅鐘五個點,十分強調立身中正。

2.拳架開展大方

楊式太極拳在拳架上的獨特風格是開展大方。只有開展大方才有助於肢體上下左右的對拉拔長,拳架開展大方要求身體要內外放鬆,舉手投足動手須到位。上下的對拉拔長的典型拳勢如「白鶴亮翅」左右對拉拔長的開展大方,衡量拳架動作是否到位,是否開展大方,是一個重要標準。

3.動作鬆柔緩慢

萬人練習太極這是楊式太極拳最突出特點之一,也是楊式太極拳名楊海內外的最主要原因。楊露禪三下河南陳家溝向陳長興學習拳藝多年後自成一派。楊式太極拳拳架中沒有像陳氏太極拳的彈抖,跳躍,震腳等明顯的剛猛發力動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獨特風格。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運柔成剛的獨特練法。也是老少鹹宜的強身健體之法。據說楊澄甫教拳授徒,強調最多的也是一個松字,他常說:「松!松!松!我不跟你說,三輩子也學不到。」他看弟子練拳半天可以不說一句話,但一個松字有時他要說幾十次。這種大松大柔,綿裡藏針的行拳走架風格,也符合中國道教鼻祖老子柔弱勝於剛強,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

4.行動速度均勻

有的太極拳門派強調快慢相間發力剛猛,而楊式太極拳則強調慢,柔,而且特別強調速度要均勻。忌諱動作時快時慢,架子忽高忽低。速度均勻既包括從起勢到收勢整個套路,也包括單式動作手腳運行與配合的速度,還包括了上一動作與下一動作的過度銜接自然協調。一套八十五式傳統套路打下來大約需要二十二分鐘,下盤功夫好的可以打到四十分鐘至一個小時而起勢的速度就決定了整個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的速度始終如一。

「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要求動作轉換時徐徐地倒換重心,輕起輕落,點起點落,快慢始終如一,而不主張「快慢相間」,行功走架,速度均勻,是楊氏太極拳的獨到之處,雖然個別動作可以做到稍快一點,但從總體上說好似行雲流水。即便是「轉身擺蓮」和「轉身左蹬腳」等動作,也仍然強調速度均勻。

5.招式虛實分明

楊澄甫在《太極拳說十要》一文中,開宗明義的提出太極拳術,以虛實分明為第一要義,把分清虛實擺在頭等位置,可見分清虛實對於習練楊氏太極拳之重要。楊氏八十五式太極拳從頭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虛實分明,而且絕大多數動作都是一隻腿承擔大部分體重,當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時,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當全身重量坐在左腿時,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兩腿平均承擔體重的動作是極個別的,除了起勢,雲手,右打虎式轉回身右蹬腳的過度動作中有短暫的馬步外,其餘幾乎都是一腿虛一腿實!

而且楊式太極拳中的虛實相互轉換,又都是由半虛半實,全虛全實的逐漸轉移,比如腳踏地面的由虛變實:前進時腳跟先著地,腳掌腳指依次落地,最後才全部踏實,就像太極圖中的陰陽魚相互消長的情形一樣,這種虛實分明的拳架特點,在楊氏太極拳的整個套路中非常突出。

結論:不管學習什麼拳法,我們都要掌握其基礎要領及特點,當然我們不是一層不變的,要懂得創新及突破,體現了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增強了螺旋纏絲的功法練習,首創了對練套路,更體現了太極拳的實用性,它能夠使練習者在較短的時間內體會掌握太極拳的技擊和健身作用,達到太極拳的養生目的。無論是對喜愛技擊的人們還是渴望健康的群體,都有很大的啟示和幫助。

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太極拳24式視頻分解教學

 太極拳24式視頻分解教學

簡化24式太極拳16-17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16-17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線路圖

24式太極拳線路圖24式太極拳行拳線路圖

簡化24式太極拳13-15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13-15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24式簡化太極拳簡介和動作要領

        也叫簡化太極拳,是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於1956年組織太極拳專家汲取之精華編串而成的。儘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演練太極拳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心靜體松。所謂「心靜」,就是在

簡化24式太極拳11-12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11-12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分解教學

第一節 24式整套動作演練   拳譜           看視頻學太極拳有一定難度,但只要邊看邊想,看著老師的動作,心裡就跟著比劃著,這樣多看幾遍,老師的動作就慢慢的變成了你的動作, 所以要邊看邊想,想著是自己在打。 24式太極拳是國家的重點推廣套路,適用於各大型的活動和比賽,所以學好24式太極拳不

簡化24式太極拳分解教程9-10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分解教程9-10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二十四式太極拳正面演示帶口令

二十四式太極拳正面演示帶口令帶口令 一、起勢 二、左右野馬分鬃  三、白鶴亮翅     四、左右摟膝拗步  五、手揮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攬雀尾八、右攬雀尾       九、單鞭   十、雲手   十一、單鞭   十二、高探馬   十三、右蹬腳   十四、雙峰貫耳十五、轉身左蹬腳  

24式太極拳基本動作

24式太極拳基本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