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全球十大禁曲 導致許多人自殺的歌曲
2025-04-24 04:03:28
說起禁曲大家肯定會想起《黑色星期五》、《懺魂曲》和《第十三雙眼睛》這世界三大禁曲,其實還有網友選出來的全球十大禁曲,每一首都充滿著哀怨的情緒,那麼都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全球十大禁曲。
全球十大禁曲
懺魂曲
《懺魂曲》(Deliver me)的曲作者是美國人,據說曲成之時即是他的忌日,一首看似悉數平常的宗教贖罪曲,卻導致自殺者數以千計。故又被命名為《惡魔曲》。這首歌的旋律太過傷感,現已切斷了一切曲譜來源,在全球封禁,列入世界三大禁曲(另外兩首是《黑色星期五》、《第十三雙眼睛》),自然也被網友評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
第十三雙眼睛
《第十三雙眼睛》相傳起源於非洲的原始部族,是一種詭秘的音樂,作曲者的創作意圖已不可查。據說20世紀中期,喀麥隆有個部落的人在聽了此曲之後,不約而同地集體自殺,出於這個原因,《第十三雙眼睛》被禁止演唱,官方聯手銷毀了收集的所有手抄譜,但仍有其中的一小段曲譜僥倖存留下來,後來,大概在1991年的時候,一位知名的音樂家偷偷地買下並收藏了它,回家自彈自唱,聽了僅存的片斷曲譜之後,撕掉了手中的譜子,然後從窗戶一躍而下,從那以後,與《第十三雙眼睛》相關的一切消息隨著曲譜的絕跡而徹底消失。
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被定義為禁曲,在《黑色星期五》存在的13年裡,聽過的人紛紛自殺,竟數以百計。自殺者留下遺書都說自殺是因為無法忍受著無比憂傷的旋律。作者死前深深的懺悔,他自己也沒想到此曲會害死如此多的人,於是和歐洲各國聯手毀掉了此曲。但是並沒有實質法律文獻、期刊和出版物能證實該自殺數字。這可能是當時的樂商為了促銷而憑空捏造。
妹妹背著洋娃娃
《妹妹背著洋娃娃》又名《花園裡的洋娃娃》是周伯陽兒歌作品的代表作是發表於1952年3月「新選歌謠」。該首歌曲連同另一首知名歌謠《木瓜》,經作曲家蘇春濤譜曲後更被採用,成為臺灣小音樂教科書的範例作品,分別收錄於一年級及五年級課程中。(李魁賢《臺灣詩人作品論》,名流出版社。)其改編的恐怖版本被網友評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
天使的房間
《天使的房間》(Room of Angel )是Mary Elizabeth McGlynn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山岡晃(Akira Yamoka)作曲,Joe Romersa和大和久宏之(Hiroyuki ōwaku)填詞。是恐怖生存類遊戲《寂靜嶺4:密室》的主題曲。
嫁衣
《嫁衣》是由幸福大街樂隊阿飛(吳虹飛)唱的一首歌曲,歌曲於2005年發行,收錄於專輯《小龍房間裡的魚》中。
主唱已經澄清,《嫁衣》這首歌和當時的情緒有關,封閉,自我封閉。等等。對藝術家來說,並非不是好事。是一首普通的情歌。
自殺沒有痛
《自殺沒有痛》原名《Suicide is no pain》,創作者為英國樂隊「The Mash」,作為電視劇版本的《風流醫生俏護士》(M*A*S*H)的主題曲作為單曲發行。原曲較為歡快,膾炙人口,是一首有名的民謠歌曲。但由於翻唱版本陰森恐怖,被網友列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 網絡上所說「作者在自殺時所作」為謠傳。
沒人能聽見
有一個小丑在舞臺上表演,結果不小心從舞臺上摔了下去。小丑摔的很痛。牙齒摔掉了好幾顆,滿臉是血,表情很痛苦,很扭曲。可臺下的觀眾卻大笑起來,紛紛稱讚小丑的表演太逼真了,卻沒有一個人去心疼小丑、安慰小丑。只有一個小女孩看見小丑痛苦的表情,她拽了拽媽媽的衣袖,說:「媽媽,小丑他哭了…」可沒有人聽見,沒有。
A Faker
《A Faker》是中國內地樂隊跳房子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A Wishful Way》專輯中。《A Faker》是非常消極的一首歌曲,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主要是「仇恨」、是極端被深刻壓抑的仇恨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憤怒與怨恨的發洩,音色規律非常帶有頹廢、萎靡的氣息。
他不知道
《他不知道》是一首由沉珂創作和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收錄在沉珂的歌曲合輯《沉珂Ceekay》中。被網友評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