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鐵上自動拆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10 05:07:15

本發明涉及電磁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磁鐵上自動拆線裝置。
背景技術:
電磁鐵主要包括線圈、鐵芯及銜鐵三部分,鐵芯一般都是靜止的,線圈裝在鐵芯上,當線圈通電後,鐵芯和銜鐵被磁化,成為極性相反的兩塊磁鐵,從而驅動銜鐵作往復運動。而電磁鐵線圈骨架是用於繞裝線圈,電磁鐵線圈骨架包括設有軸向通孔的線圈骨架本體,電磁鐵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徑向凸環。其中,線圈繞裝在線圈骨架本體上,位於兩個徑向凸環的軸向間隙之間。現有技術中,對於報廢的電磁鐵上線圈進行回收利用時,需要將線圈從骨架上將線圈拆卸下來;而由於線圈較長,又是繞裝在骨架上的,所以在拆卸過程中使得操作變得更加複雜,拆卸工人的勞動強度也非常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線圈拆卸方便快捷且操作人員勞動強度更小的電磁鐵上自動拆線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電磁鐵上自動拆線裝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設有工作檯,工作檯上轉動連接有從動軸,從動軸上套接有骨架,骨架上繞裝有待拆卸的線圈,從動軸上靠近工作檯一端設有用於骨架上第一徑向凸起抵靠的第一限位凸環,第一限位凸環在沿從動軸直徑方向設有水平氣缸,水平氣缸輸出端連接有平板,平板上連接有用於與骨架上第一徑向凸起卡接或脫開的斜杆;基座上滑動連接有滑臺,滑臺上轉動連接有主動軸,滑臺上設有用於驅動主動軸轉動的馬達,主動軸上套接有用於容置從骨架上拆卸下來的線圈的框架,框架兩端分別設有第二徑向凸起,主動軸下端設有用於框架上第二徑向凸起抵靠的第二限位凸環,主動軸上遠離第二限位凸環一端設有鎖止氣缸,鎖止氣缸輸出端設有轉軸,轉軸上同時轉動連接有用於與框架上第二徑向凸起卡接或脫開的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第一壓杆與第二壓杆交叉設置,且第一壓杆與第二壓杆之間連接有第一壓簧,主動軸上設有分別供第一壓杆、第二壓杆抵靠的第一圓柱銷和第二圓柱銷;基座上設有用於驅動滑臺沿豎直方向往復運動的動力裝置,動力裝置包括導向柱、直線齒條、和齒輪,導向柱沿豎直方向設置在基座上,滑臺上設有供導向柱滑動的盲孔,直線齒條沿豎直方向設置在滑臺上,齒輪轉動連接在基座上,齒輪與直線齒條嚙合傳動,基座上設有用於驅動齒輪正反轉的電機,滑臺在直線齒條兩端分別設有用於與齒輪卡接或脫開的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框架上第二徑向凸起上設有多組用於夾緊線圈自由端的夾緊裝置,每組夾緊裝置包括供線圈自由端穿過的直孔、推桿、臺階孔、第二壓簧和壓板,直孔沿框架軸線方向貫穿第二徑向凸起壁厚,臺階孔沿第二徑向凸起直徑方向設置,臺階孔一端與直孔貫通,另一端與第二徑向凸起外周壁貫通,推桿滑動連接在臺階孔上,壓板旋和在臺階孔上,第二壓簧套接在推桿上,推桿上設有用於第二壓簧定位的凸塊;每組夾緊裝置上直孔到框架軸線的距離不等,多組夾緊裝置繞框架圓周方向間隔分布;所述的工作檯上設有多組用於與從動軸外周壁接觸的摩擦輪組件,多組摩擦輪組件繞骨架軸線間隔分布在工作檯上,每組摩擦輪組件包括用於與從動軸外周壁滾動連接的滾輪、迴轉軸、導向塊、導向杆和第三壓簧,導向杆固定連接在工作檯上,導向塊套接在導向杆上,且導向塊通過燕尾槽滑動連接在工作檯上,第三壓簧套接在導向杆上,迴轉軸沿豎直方向設置在導向塊上,滾輪轉動連接在迴轉軸上,導向杆上遠離骨架一端設有用於抵緊第三壓簧的擋塊,第三壓簧位於擋塊與導向塊端部之間,滾輪外周壁上套接有橡膠層。
本發明通過將繞裝有線圈的骨架放置在從動軸上,該骨架通過斜杆夾緊在從動軸上,可跟隨從動軸同步轉動;隨後,將未繞裝有線圈的框架套接到主動軸上,並通過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將框架夾緊在主動軸端部上;接著,將骨架上線圈的自由端卡接到第二徑向凸起上的直孔內,並且線圈自由端被推桿端部壓緊在直孔內壁上,從而完成對線圈自由端的夾緊;然後,馬達工作以帶動主動軸周轉進而將骨架上的線圈逐漸繞裝到框架上,而且,電機同時工作以齒輪轉動,齒輪在周期性的正轉和反轉過程中會帶動滑臺和主動軸沿豎直方向作往復升降,這樣就可以將骨架上線圈全都轉移到框架上兩個第二徑向凸起的軸向間隙內;還有,導向柱與盲孔的配合可以給滑臺的移動提供導向和支撐作用,防止滑臺發生滑偏的現象;而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可以防止滑臺與齒輪脫離,使得齒輪始終與滑臺上的直線齒條保持嚙合狀態;其中,為了使得一個框架可以容置多個骨架上拆卸下來的線圈,現對第二徑向凸起上設置多組夾緊裝置可以依次對多個線圈自由端進行夾緊,具體來說,一個線圈拆卸完畢之後,框架上繞裝的線圈越來越多,即框架上線圈的徑向厚度變大,隨著框架徑向厚度逐漸變大就會將靠近框架軸線位置的直孔給掩蓋掉,只剩下遠離框架軸線的直孔可供後續的線圈上自由端穿過,這就實現了同一個框架可以對多個線圈的自由端進行夾緊,再接著容置多個線圈上拆卸下來的線;另外,通過摩擦輪組件的設置可以對從動軸進行減速,滾輪受到第三壓簧的彈力作用而對從動軸外周壁施加一個作用力,避免從動軸持續受到主動軸上通過線圈傳遞過來的作用力而越轉越快,而通過與從動軸外周壁接觸的滾輪設置可以保證從動軸與主動軸同步轉動。綜上所述,本發明通過電動工具將從動軸上的線圈轉移到主動軸上,整個拆卸過程方便快捷,也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並且,通過多組夾緊裝置的設置可以在一個框架上繞裝多個線圈拆卸下來的線,提高了拆卸效率。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線圈拆卸方便快捷且操作人員勞動強度更小的電磁鐵上自動拆線裝置。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導向杆沿骨架直徑方向設置。通過該優選,使得導向塊沿骨架的直徑方向滑動,進而連接在導向塊上滾輪作用到從動軸上的作用力也是沿著骨架的直徑方向。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從動軸下端部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工作檯上。通過該優選,可以使得從動軸相對於工作檯的轉動更加平順,進而提高從動軸與主動軸之間傳動的穩定性。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第一壓杆與第二壓杆位於第一圓柱銷與第二圓柱銷之間間隙內擺動。通過該優選,一方面可以通過第一圓柱銷和第二圓柱銷給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的轉動提供支撐,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第一圓柱銷和第二圓柱銷對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的轉動進行限位。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第一壓簧一端與第一壓杆上端部鉸接,另一端與第二壓杆上端部鉸接。通過該優選,通過第一壓簧的設置可以撐開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進而使得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將第二徑向凸起壓緊在主動軸上。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鎖止氣缸沿主動軸的軸線方向設置,第一壓杆與第二壓杆對稱設置在轉軸兩側。通過該優選,提高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擺動的同步性,使得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的傳動更加平穩。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主動軸上遠離第二限位凸環一端設有用於容置第一壓杆、第二壓杆、鎖止氣缸和轉軸的缺口。通過該優選,可以提高主動軸端部的空間利用率,使得主動軸端部結構更加緊湊。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推桿上遠離直孔一端設有供操作人員手持的拉環。通過該優選,可以方便操作人員手持拉環,進而拉動推桿在臺階孔內滑動。
作為一種優選,第二壓簧一端與壓板抵緊,另一端與凸塊抵緊。通過該優選,可以通過第二壓簧推動推桿在臺階孔內滑動,從而將推桿自由端推著線圈自由端抵靠在直孔內壁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框架的側視圖。
圖5為主動軸端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基座,2、工作檯,3、從動軸,5、骨架,6、線圈,7、第一徑向凸起,8、第一限位凸環,9、滑臺,10、主動軸,11、框架,12、第二徑向凸起,13、第二限位凸環,14、鎖止氣缸,15、直孔,16、推桿,17、臺階孔,18、第二壓簧,19、壓板,20、水平氣缸,21、凸塊,22、缺口,23、軸承,24、拉環,25、平板,26、斜杆,27、轉軸,28、第一壓杆,29、第二壓杆,30、第一壓簧,31、第一圓柱銷,32、第二圓柱銷,34、滾輪,35、導向塊,36、導向杆,37、第三壓簧,38、擋塊,39、迴轉軸,40、導向柱,41、直線齒條,42、齒輪,43、盲孔,44、第一凸臺,45、第二凸臺,50、馬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如圖所示,首先,將骨架套接在從動軸上,水平氣缸工作以帶動平板和斜杆靠近第一徑向凸起,直到斜杆卡接在第一徑向凸起上為止;
將未繞裝有線圈的框架套接在主動軸上,鎖止氣缸工作以帶動轉軸沿主動軸軸線方向移動,從而帶動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繞轉軸擺動,第一壓簧撐開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使得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分別抵靠在第一圓柱銷和第二圓柱銷上,直到第一壓杆和第二壓杆卡接在第二徑向凸起上為止;
拉動拉環以使得推桿端部與直孔內壁脫開,隨後,拉動骨架線圈上的自由端,將線圈自由端穿過直孔,再鬆開拉環,推桿在第二壓簧的彈力作用下會推動推桿自由端抵靠在直孔內壁上,從而完成對線圈自由端的夾緊定位;這樣一來,線圈自由端在繞主動軸轉動時就不會發生鬆動了;
馬達和電機同時工作,馬達帶動主動軸在滑臺上周轉,轉動的主動軸會逐漸將骨架上的線圈繞裝到框架上;電機帶動齒輪轉動,齒輪在周期性的正反轉過程中會帶動滑臺和主動軸沿豎直方向往復升降,從而將線圈沿主動軸的軸線均布在框架上,避免線圈扎堆容置在框架上;
當一個骨架上線圈被全部收納至框架上之後,水平氣缸伸出以解除斜杆對第一徑向凸起的約束,將骨架在從動軸上取出;再在從動軸上放入下一個繞裝有線圈的骨架,重新裝夾定位,並將線圈自由端穿過第二徑向凸起上遠離主動軸軸線的直孔上(框架第二徑向凸起上未被線圈掩蓋的直孔位置),裝夾完畢之後,馬達和電機繼續工作,從而將待拆卸的骨架陸續完成線圈拆卸工作。
本發明電磁鐵上自動拆線裝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設有工作檯2,工作檯2上轉動連接有從動軸3,從動軸3上套接有骨架5,骨架5上繞裝有待拆卸的線圈6,從動軸3上靠近工作檯2一端設有用於骨架5上第一徑向凸起7抵靠的第一限位凸環8,第一限位凸環8在沿從動軸3直徑方向設有水平氣缸20,水平氣缸20輸出端連接有平板25,平板25上連接有用於與骨架5上第一徑向凸起7卡接或脫開的斜杆26;基座1上滑動連接有滑臺9,滑臺9上轉動連接有主動軸10,滑臺9上設有用於驅動主動軸10轉動的馬達50,主動軸10上套接有用於容置從骨架5上拆卸下來的線圈6的框架11,框架11兩端分別設有第二徑向凸起12,主動軸10下端設有用於框架11上第二徑向凸起12抵靠的第二限位凸環13,主動軸10上遠離第二限位凸環13一端設有鎖止氣缸14,鎖止氣缸14輸出端設有轉軸27,轉軸27上同時轉動連接有用於與框架11上第二徑向凸起12卡接或脫開的第一壓杆28和第二壓杆29,第一壓杆28與第二壓杆29交叉設置,且第一壓杆28與第二壓杆29之間連接有第一壓簧30,主動軸10上設有分別供第一壓杆28、第二壓杆29抵靠的第一圓柱銷31和第二圓柱銷32;基座1上設有用於驅動滑臺9沿豎直方向往復運動的動力裝置,動力裝置包括導向柱40、直線齒條41、和齒輪42,導向柱40沿豎直方向設置在基座1上,滑臺9上設有供導向柱40滑動的盲孔43,直線齒條41沿豎直方向設置在滑臺9上,齒輪42轉動連接在基座1上,齒輪42與直線齒條41嚙合傳動,基座1上設有用於驅動齒輪42正反轉的電機,滑臺9在直線齒條41兩端分別設有用於與齒輪42卡接或脫開的第一凸臺44和第二凸臺45;框架11上第二徑向凸起12上設有多組用於夾緊線圈6自由端的夾緊裝置,每組夾緊裝置包括供線圈6自由端穿過的直孔15、推桿16、臺階孔17、第二壓簧18和壓板19,直孔15沿框架11軸線方向貫穿第二徑向凸起12壁厚,臺階孔17沿第二徑向凸起12直徑方向設置,臺階孔17一端與直孔15貫通,另一端與第二徑向凸起12外周壁貫通,推桿16滑動連接在臺階孔17上,壓板19旋和在臺階孔17上,第二壓簧18套接在推桿16上,推桿16上設有用於第二壓簧18定位的凸塊21;每組夾緊裝置上直孔15到框架11軸線的距離不等,多組夾緊裝置繞框架11圓周方向間隔分布;所述的工作檯2上設有多組用於與從動軸3外周壁接觸的摩擦輪組件,多組摩擦輪組件繞骨架5軸線間隔分布在工作檯2上,每組摩擦輪組件包括用於與從動軸3外周壁滾動連接的滾輪34、迴轉軸39、導向塊35、導向杆36和第三壓簧37,導向杆36固定連接在工作檯2上,導向塊35套接在導向杆36上,且導向塊35通過燕尾槽滑動連接在工作檯2上,第三壓簧37套接在導向杆36上,迴轉軸39沿豎直方向設置在導向塊35上,滾輪34轉動連接在迴轉軸39上,導向杆36上遠離骨架5一端設有用於抵緊第三壓簧37的擋塊38,第三壓簧37位於擋塊38與導向塊35端部之間,滾輪34外周壁上套接有橡膠層;也就是說,第二徑向凸起12上設有多個直孔15,且每個直孔15距離框架11軸線的距離是不等的。其中,骨架5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徑向凸起7,框架9兩端分別設有第二徑向凸起12,如圖1所示;馬達50輸出端與主動軸10連接;骨架5和框架9上均設有軸向的通孔,以方便骨架5和框架9分別套接到從動軸3和主動軸10上;導向塊35在第三壓簧37的彈力作用下可以推動滾輪34始終抵靠在從動軸3的外周壁上;另外,通過滾輪34外周壁包覆橡膠層可以提高滾輪34相對於從動軸3外周壁滾動時的摩擦係數。
所述的導向杆36沿骨架5直徑方向設置。
所述的從動軸3下端部通過軸承23轉動連接在工作檯2上。
所述的第一壓杆28與第二壓杆29位於第一圓柱銷31與第二圓柱銷32之間間隙內擺動。
所述的第一壓簧30一端與第一壓杆28上端部鉸接,另一端與第二壓杆29上端部鉸接。
所述的鎖止氣缸14沿主動軸的軸線方向設置,第一壓杆28與第二壓杆29對稱設置在轉軸27兩側。
所述的主動軸10上遠離第二限位凸環13一端設有用於容置第一壓杆28、第二壓杆29、鎖止氣缸14和轉軸27的缺口22。
所述的推桿16上遠離直孔15一端設有供操作人員手持的拉環24。
第二壓簧18一端與壓板19抵緊,另一端與凸塊21抵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權利要求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及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