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4-04 01:58:05 2

本發明涉及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屬於複合材料製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鎢及其合金具有高密度、高硬度、高強度、耐高溫和耐腐蝕等優異特性,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武器裝備、能源和電子等領域。由於鎢的本徵脆性和製備方法的限制,難以獲得大尺寸以及形狀複雜的純鎢構件,發展鎢/鋼複合結構來替代全鎢結構不但能增加部件的使用便利性,還能綜合發揮各連接材料的性能優勢。
目前製備鎢/鋼系複合結構材料一般採用機械連接、膠接、焊接等方法。機械連接和膠接屬於物理連接,存在強度低、結構質量大、在變載荷作用下容易鬆動、可靠性差的缺點。而採用焊接方法,如釺焊和擴散焊,常需要一定的加載壓力以實現鎢與鋼之間的相互接觸,同時對鎢與鋼的表面光潔度有較高要求,導致鎢與鋼焊接時接頭尺寸適應性差,而且由於鎢及其合金的本徵硬脆性,導致鎢與鋼焊接存在一定的加工與裝配難題,限制了鎢/鋼系複合材料的生產應用。因此,需要研發一種簡單經濟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有效解決了鎢合金/鋼連接存在的加工和裝配難題,實現了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的近淨成形。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原料粉末的設計和製備
以W粉和/或W合金粉為原料,以低熔點金屬粉末或低熔點合金粉末為輔料;按質量比,輔料:原料=5:95~20:80配取輔料和原料,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所述輔料的熔點低於原料的熔點;
測量備用鋼粉的熔點,定義備用鋼粉的熔點為A;
步驟二共成形
在模具內先鋪設一層備用鋼粉,然後再鋪設一層混合物;或
在模具內先鋪設一層混合物,然後再鋪設一層備用鋼粉;
鋪設完成後,在600MPa~1000MPa壓力下壓製成形,獲得鎢合金/鋼複合成形坯;
步驟三
將鎢合金/鋼複合成形坯置於氫氣或真空氣氛中,於B攝氏度下進行燒結,得到鎢合金/鋼複合材料;
所述B/A=0.5-0.9、優選為0.6-0.9;
在B攝氏度下進行燒結時,步驟一所配取的輔料的液化程度為75-100%。本發明中,在B攝氏度下進行燒結時,步驟一所配取的輔料的液化程度為75-100%是指:在B攝氏度下進行燒結時,所配取的輔料總質量的75-100%被液化。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步驟一中,所述W合金粉選自W-La2O3合金,W-Y2O3合金,W-Y2O3合金,W-TiC合金,W-ZrC合金,W-Y合金,W-Mo合金,W-Re合金,W-K合金,W-CNT(碳納米管)合金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所述B為1000℃~1300℃。優選1100℃~1300℃。進一步優選為1130℃~1200℃。更進一步優選為1150℃~1185℃。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步驟一中,所述低熔點金屬粉末選自Ni粉、Fe粉、Cu粉、Mn粉、Sn粉、Al粉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步驟一中,所述低熔點合金粉末選自Ni-Fe合金粉、Fe-Cu合金粉、Ni-Cu合金粉、Ni-Mn合金粉、Ni-Fe-Cu合金粉、Ni-Fe-Al合金粉、Ni-Fe-Mn合金粉、Ni-Fe-Sn合金粉、Fe-Cu-Sn合金粉、Ni-Cu-Sn合金粉、Ni-Cu-Mn合金粉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原料的粒度為30nm~5μm、輔料的粒度為30nm~5μm。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步驟一中備用鋼粉的粒度為50~200μm。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備用鋼粉為粉末冶金用合金鋼。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步驟一中,以W粉和/或W合金粉為原料,以低熔點金屬粉末或低熔點合金粉末為輔料;按質量比,輔料:原料=5:95~20:80配取輔料和原料,將配取的輔料和原料置於球磨機中,進行機械球磨,得到所述混合物;所述球磨時,控制球磨轉速為150-300轉/min,時間為20-50小時。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步驟三中,所述燒結工藝是先以10~2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至600~950℃,保溫0.5~2h,隨後繼續升溫至1100℃~1300℃,保溫1~3h,燒結結束後隨爐冷卻至室溫。
本發明一種共成形共燒結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將元素金屬粉末W、Ni、Cu、Sn等按照90:6.3:2.7:1的質量比稱重,置於行星式球磨機中進行球磨,球磨時控制轉速為200轉/min、時間為20h,球磨後得到粉末粒度為100nm的混合物;以平均粒度為100μm粉末冶金用鋼粉為備用鋼粉;在模具內先鋪設一層備用鋼粉,然後再鋪設一層混合物,接著800MPa壓力下壓製成形,獲得直徑為40mm的鎢合金/鋼圓片狀複合成形坯;接著在氫氣氣氛下,首先以1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至900℃,保溫1h,隨後繼續升溫至1180℃,保溫2h,燒結結束後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鎢合金/鋼複合材料;所述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界面結合強度為600MPa;或
將元素金屬粉末W、Ni、Cu、Sn等按照90:6.3:2.7:1的質量比稱重,置於行星式球磨機中進行球磨,球磨時控制轉速為250轉/min、時間為30h,球磨後得到粉末粒度為80nm的混合物;以平均粒度為150μm粉末冶金用鋼粉為備用鋼粉;在模具內先鋪設一層備用鋼粉,然後再鋪設一層混合物,接著600MPa壓力下壓製成形,獲得直徑為50mm的鎢合金/鋼圓片狀複合成形坯;接著在氫氣氣氛下,首先以2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至950℃,保溫0.5h,隨後繼續升溫至1150℃,保溫3h,得到鎢合金/鋼複合材料;所述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界面結合強度為540MPa。在本發明中,採用行星式球磨機進行球磨時,可使部分或全部粉末實現機械合金化。
在本發明中,備用鋼粉優選為採用水霧化或氣霧化技術製備粉末冶金用鋼粉。在本發明中GB/T 19743-2005所限定的合金鋼粉均能用於本發明。
作為優選方案,在本發明中,步驟二中在模具內先鋪設一層備用鋼粉,振實,然後再鋪設一層混合物;振實,然後再壓制。
作為優選方案,在本發明中,步驟二中在模具內先鋪設一層混合物,振實,然後再鋪設一層備用鋼粉;振實,然後再壓制。也可先將備用鋼粉壓成鋼粉坯體,然後在鋼粉坯體上鋪設混合物,再壓製成型或者先將混合物壓成混合物坯體,再將鋼粉鋪設於混合物坯體上再壓製成型。
同時本發明還可以先製備鋼粉坯體和混合物坯體,再將鋼粉坯體和混合物坯體統一壓制。
採用本發明中所設計的方法,可以製備出鎢合金/鋼、鎢合金/鋼/鎢合金、鋼/鎢合金/鋼或鎢合金/鋼/鎢合金/鋼……的複合材料。
在工業化應用時,先將配取好的原料和輔料通過機械混合均勻。機械混合均勻時,可以使部分或全部粉料發生機械合金化。
原理和優勢
本發明設計了「共成形共燒結」的粉末冶金方法,並通過成分設計和工藝優化將該方法應用於鎢合金/鋼異種材料結構件的製備中,實現了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結構功能一體化的近淨成形。本發明創造性地通過匹配鎢合金與鋼的燒結特性,使鎢合金與鋼在同一燒結制度下實現協同固結緻密化。具體是通過添加活性元素(如Al、Sn、Mn等)和採用粉末改性技術(如粉末微納米化)來實現鎢合金的活化燒結,降低其燒結溫度,協調鎢合金和低合金鋼的燒結工藝以實現兩者的共燒結緻密化。本發明通過基體合金粉末成分設計和工藝優化,協調了鎢合金與鋼的粉末冶金共成形共燒結的工藝相容,實現了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
相比現有方法,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1)本發明提供的粉末冶金方法採用粉末材料作原料,避免了焊接方法需要對鎢合金進行加工和表面處理的技術難題。
(2)與機械連接、膠接、焊接等方法不同,粉末冶金方法有利於促進界面原子擴散反應,有利於異種粉體材料在界面兩側的長程有序擴散和溶滲,有利於獲得結合強度高,界面穩定性好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
(3)粉末冶金方法可實現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近淨成形,生成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製備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界面結合區域的掃描電鏡照片。
附圖2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旨在進一步說明本發明,而非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是按如下步驟進行的:
一、原料粉末製備:將元素金屬粉末W、Ni、Cu、Sn等按照90:6.3:2.7:1的質量比稱重,置於行星式球磨機中進行機械合金化處理,控制轉速為200轉/min、球磨時間為20h,獲得粉末粒度為100nm,燒結溫度為1180℃的90W-Ni-Cu-Sn鎢合金粉末;採用氣霧化技術製備粉末粒度約100μm,燒結溫度為1180℃粉末冶金用鋼粉;
二、共成形:將製備的鎢合金粉和鋼粉疊層置於剛性模具中,在800MPa壓力下壓製成形,獲得直徑為40mm的鎢合金/鋼圓片狀複合成形坯;
三、燒結:將鎢合金/鋼複合成形坯置於氫氣或真空氣氛下進行燒結,首先以1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至900℃,保溫1h,隨後繼續升溫至1180℃,保溫2h,燒結結束後隨爐冷卻至室溫,即製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室溫拉伸強度可達600MPa,比常規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最大拉伸強度為425MPa)高30%。
本實施方式所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抗熱疲勞性能好,與常規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在經受30次從室溫到700℃的冷熱循環即產生微裂紋相比,可經受高達800℃的冷熱循環100次。
通過上述粉末冶金工藝後獲得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界面結合狀態微觀組織照片見圖1。
實施例2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是按如下步驟進行的:
一、原料粉末製備:將元素金屬粉末W、Ni、Cu、Sn按照90:6.3:2.7:1的質量比稱重,置於行星式球磨機中進行機械合金化處理,控制轉速為250轉/min,球磨時間為30h,獲得粉末粒度為80nm,燒結溫度為1150℃的90W-Ni-Cu-Sn鎢合金粉末;採用氣霧化技術製備粉末粒度約100μm,燒結溫度為1150℃粉末冶金用鋼粉;
二、共成形:將製備的鎢合金粉和鋼粉疊層置於剛性模具中,在600MPa壓力下壓製成形,獲得直徑為50mm的鎢合金/鋼圓片狀複合成形坯;
三、燒結:將鎢合金/鋼複合成形坯置於氫氣或真空氣氛下進行燒結,首先以2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至950℃,保溫0.5h,隨後繼續升溫至1150℃,保溫3h,即製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室溫拉伸強度可達540MPa,比傳統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最大拉伸強度為425MPa)高20%。
本實施方式所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抗熱疲勞性能好,與常規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在經受30次從室溫到700℃的冷熱循環即產生微裂紋相比,可經受高達700℃的冷熱循環80次。
實施例3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是按如下步驟進行的:
一、原料粉末製備:將元素金屬粉末W、Ni、Cu、Sn按照85:7:7:1的質量比稱重,置於行星式球磨機中進行機械合金化處理,控制轉速為300轉/min,球磨時間為50h,獲得粉末粒度為30nm,燒結溫度為1100℃的85W-Ni-Cu-Sn鎢合金粉末;採用氣霧化技術製備粉末粒度約50μm,燒結溫度為1100℃粉末冶金用鋼粉;
二、共成形:將製備的鎢合金粉和鋼粉疊層置於剛性模具中,在1000MPa壓力下壓製成形,獲得直徑為15mm的鎢合金/鋼圓片狀複合成形坯;
三、燒結:將鎢合金/鋼複合成形坯置於氫氣或真空氣氛下進行燒結,首先以2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至600℃,保溫2h,隨後繼續升溫至1100℃,保溫1h,即製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室溫拉伸強度可達515MPa,比傳統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最大拉伸強度為425MPa)高17%。
本實施方式所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抗熱疲勞性能好,與常規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在經受30次從室溫到700℃的冷熱循環即產生微裂紋相比,可經受高達700℃的冷熱循環60次。
實施例4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是按如下步驟進行的:
一、原料粉末製備:將元素金屬粉末W、Ni、Mn按照85:9:6的質量比稱重,置於行星式球磨機中進行機械合金化處理,控制轉速為200轉/min,球磨時間為20h,獲得粉末粒度為120nm,燒結溫度為1200℃的85W-Ni-Mn鎢合金粉末;採用水霧化技術製備粉末粒度約150μm,燒結溫度為1200℃粉末冶金用鋼粉;
二、共成形:將製備的鎢合金粉和鋼粉疊層置於剛性模具中,在700MPa壓力下壓製成形,獲得直徑為40mm的鎢合金/鋼圓片狀複合成形坯;
三、燒結:將鎢合金/鋼複合成形坯置於氫氣或真空氣氛下進行燒結,首先以2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至900℃,保溫1h,隨後繼續升溫至1200℃,保溫2h,即製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室溫拉伸強度可達450MPa,高於常規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
本實施方式所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抗熱疲勞性能好,與常規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在經受30次從室溫到700℃的冷熱循環即產生微裂紋相比,可經受高達700℃的冷熱循環50次。
實施例5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的粉末冶金製備方法是按如下步驟進行的:
一、原料粉末製備:將元素金屬粉末W、Ni、Cu、Mn按照85:6:4:5的質量比稱重,置於行星式球磨機中進行機械合金化處理,控制轉速為150轉/min,球磨時間為25h,獲得粉末粒度為160nm,燒結溫度為1300℃的85W-Ni-Cu-Mn鎢合金粉末;採用水霧化技術製備粉末粒度約200μm,燒結溫度為1300℃粉末冶金用鋼粉;
二、共成形:將製備的鎢合金粉和鋼粉疊層置於剛性模具中,在900MPa壓力下壓製成形,獲得直徑為30mm的鎢合金/鋼圓片狀複合成形坯;
三、燒結:將鎢合金/鋼複合成形坯置於氫氣或真空氣氛下進行燒結,首先以2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至950℃,保溫2h,隨後繼續升溫至1300℃,保溫1.5h,即製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
本實施方式的鎢合金/鋼複合材料室溫拉伸強度可達480MPa,高於常規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
本實施方式所得鎢合金/鋼複合材料抗熱疲勞性能好,與常規採用焊接方法製備的鎢/鋼連接件在經受30次從室溫到700℃的冷熱循環即產生微裂紋相比,可經受高達750℃的冷熱循環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