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療監護裝置及其監護方法與流程
2024-03-27 10:32:05 1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醫療監護裝置及其監護方法。
背景技術:
醫療監護儀是醫療機構中常用的病人監護設備,可實時檢測人體的心電信號、心率、呼吸頻率等重要參數,一旦人體的參數出現異常,監護儀將會以聲音和視覺的形式發出報警,以通知醫護人員。現有的監護儀在進行監護過程中,通常是將實時獲取的患者的參數與預存的正常參數(即健康數據)進行比較,若患者的參數不在預存的正常參數的範圍內,則會立刻發出報警。
現有技術中,監護儀中預存的正常參數通常是直接從其他正常人身上進行採集,然而由於人體之間的各異,即使患者在健康狀態下其人體參數也可能與監護儀中預存的正常參數存在較大的差異,從而容易造成監護儀誤判,例如患者實際上已經康復,但由於預存的正常參數與患者健康狀態時的人體參數差異較大,從而誤判患者並未康復,導致報警錯誤。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醫療監護裝置及其監護方法,能夠提高監護信息的準確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醫療監護裝置的監護方法,包括:步驟a、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步驟b、判斷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一判斷結果,其中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為根據所述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步驟c、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
其中,所述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之後,還包括:步驟d、判斷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二判斷結果,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為根據與所述患者具有相同病患的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所述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包括: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和所述第二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
其中,所述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和所述第二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包括:當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輸出患者康復的監護信息,否則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
其中,所述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和所述第二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之前,包括:當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則每間隔預定時間循環執行所述步驟a、步驟b和步驟d;所述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和所述第二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包括:當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不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所述第二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在循環執行所述步驟a、步驟b和步驟d的次數達到預定次數之後,若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不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若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則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
其中,所述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包括:輸出報警信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醫療監護裝置,包括:獲取模塊,用於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判斷模塊,用於判斷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一判斷結果,其中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為根據所述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輸出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
其中,所述判斷模塊還用於判斷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二判斷結果,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為根據與所述患者具有相同病患的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所述輸出模塊具體用於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和所述第二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
其中,所述輸出模塊具體用於當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輸出患者康復的監護信息,否則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
其中,當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所述獲取模塊用於每間隔預定時間循環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所述判斷模塊用於每間隔預定時間循環判斷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以及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所述輸出模塊具體用於當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不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所述第二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在所述判斷模塊循環執行相應操作達到預定次數之後,若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不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若所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在所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所述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則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
其中,所述輸出模塊用於輸出報警信息,以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於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通過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以根據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其中,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為根據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進行設置,由此通過採用患者本人在健康狀態下的參數進行對比,可以更準確判斷患者是否康復,有利於提高監護信息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醫療監護裝置的監護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醫療監護裝置的監護方法的另一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醫療監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醫療監護裝置及其監護方法。
其中,醫療監護裝置可以集成在智能穿戴設備、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等設備中,或者也可以集成在醫療設備中,例如血糖儀、血壓儀等等。
參閱圖1,本發明醫療監護裝置的監護方法的一實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1: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
其中,生命體徵參數例如可以是心電信號、呼吸率、體溫和血氧濃度等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步驟s102: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一判斷結果,其中第一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為根據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
其中,在步驟s101之前,可以通過採集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以確定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例如多次採集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同一生命體徵參數的值,根據多次採集到的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確定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例如對於心率這個生命體徵參數,採集多個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心率,如55分/次、59分/次、65分/次、78分/次,則確定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在55~78分/次,或者還可以在最高心率和最低心率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預定值以確定範圍,例如將最低值55分/次減去5得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的下限值50分/次,將最高值78分加上5得到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的上限值83分/次,從而確定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為50~83分/次。
其中,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可以直接對患者進行採集得到,或者也可以通過從網絡伺服器上下載,例如患者可以將其在健康狀態下的多個同一生命體徵參數的值上傳至網絡伺服器中以供下載。
步驟s103:根據第一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
其中,當第一判斷結果為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則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例如,可以通過發出報警聲的方式以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或者也可以通過顯示「出現異常」等字樣以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或者還可以以語音播報的方式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語音播報例如根據生命體徵參數的不同進行設置,例如語音播報「心率異常」等等。
當第一判斷結果為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說明患者的身體康復,可以輸出患者康復的監護信息,例如可以以指示燈進行指示,例如顯示綠色的指示燈以輸出患者正常的監護信息,或者通過顯示屏直接顯示「患者心率正常」的監護信息。或者,當第一判斷結果為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也可以不做任何操作,而是進入下一輪監控。
本實施例中,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是根據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進行確定,由此在對患者進行監護的時候,通過將患者當前的生命體徵參數與患者本人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做對比判斷,可以提高監護信息的準確性,減小誤判的機率,避免給出錯誤的報警信息而造成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慌。
參閱圖2,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監護裝置的監護方法的具體流程圖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201: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
步驟s202: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一判斷結果,以及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二判斷結果,其中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為根據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為根據與患者具有相同病患的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
其中,在進行步驟s101之前,可以通過採集同一病患的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以根據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例如,若患者是糖尿病患者,生命體徵參數為血糖,則可以採集康復後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數據來確定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例如採集多個康復後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數據,將該多個血糖數據中的最高值確定為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的上限值,將該多個血糖數據中的最低值確定為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的下限值,從而確定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
其中,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可以通過對其他患者直接採集得到,或者也可以從網絡伺服器上下載得到。
本實施例中,根據第一判斷結果和第二判斷結果,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說明患者可能已康復或者未康復,為了進一步提高監護信息的準確性,此時,每間隔預定時間循環執行步驟s201和步驟s202。
其中,預定時間例如可以是3min、5min或10min等。
例如,以預定時間為5min為例,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則在間隔5min之後,再次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並且判斷再次獲取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以及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若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則再間隔5min之後再次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並且再次判斷獲取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以及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以此類推。
步驟s203:根據第一判斷結果和第二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
具體地,根據步驟s202的第一判斷結果和第二判斷結果,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則輸出患者康復的監護信息。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第二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在循環執行步驟s201和步驟s202的次數達到預定次數之後,若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若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此時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
其中,預定次數例如可以是3次、5次或10次等等。
本實施例,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說明患者可能已康復或者未康復,為了提高判斷的準確性,此時循環執行判斷步驟,若在循環一定次數之後仍然得到上述結果,為了避免造成未能及時發現病情的情況,此時仍然認為患者出現異常,因此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以引起患者或者醫護人員的關注,進而能夠及時發現病情。另外,通過將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進一步與同一病患的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做對比判斷,可以進一步提高判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更準確的監護信息。
其中,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不進行循環執行判斷步驟,具體而言,根據第一判斷結果和第二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的步驟,具體包括: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輸出患者康復的監護信息,否則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換句話而言,在第一次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以及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之後,若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則直接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而不再進行循環判斷的步驟。
參閱圖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醫療監護裝置中,具體包括獲取模塊301、判斷模塊302以及輸出模塊303。
其中,獲取模塊301用於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其中,生命體徵參數例如可以是心電信號、呼吸率、體溫和血氧濃度等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判斷模塊302用於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一判斷結果,其中第一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為根據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
其中,在獲取模塊301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之前,可以通過採集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以確定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例如多次採集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同一生命體徵參數的值,根據多次採集到的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確定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
輸出模塊303用於根據第一判斷結果輸出監護信息。
其中,當第一判斷結果為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則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例如,可以通過發出報警聲的方式以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或者也可以通過顯示「出現異常」等字樣以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或者還可以以語音播報的方式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語音播報例如根據生命體徵參數的不同進行設置,例如語音播報「心率異常」等等。
當第一判斷結果為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說明患者的身體康復,可以輸出患者康復的監護信息,例如可以以指示燈進行指示,例如顯示綠色的指示燈以輸出患者正常的監護信息,或者通過顯示屏直接顯示「患者心率正常」的監護信息。或者,當第一判斷結果為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也可以不做任何操作,而是進入下一輪監控。
本實施例,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是根據患者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進行確定,由此在對患者進行監護的時候,通過將患者當前的生命體徵參數與患者本人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體徵參數做對比判斷,可以提高監護信息的準確性,減小誤判的機率,避免給出錯誤的報警信息而造成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慌。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判斷模塊302還用於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得到第二判斷結果,其中,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為根據與患者具有相同病患的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
其中,可以通過採集同一病患的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以根據其他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確定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例如,若患者是糖尿病患者,生命體徵參數為血糖,則可以採集康復後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數據來確定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例如採集多個康復後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數據,將該多個血糖數據中的最高值確定為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的上限值,將該多個血糖數據中的最低值確定為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的下限值,從而確定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
其中,根據第一判斷結果和第二判斷結果,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說明患者可能已康復或者未康復,為了進一步提高監護信息的準確性,此時,獲取模塊301每間隔預定時間循環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而判斷模塊302在獲取模塊301每次獲取到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後,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範圍內以及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
其中,輸出模塊303用於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輸出患者康復的監護信息,並且用於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第二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在獲取模塊301和判斷模塊302循環執行預定次數的相應操作之後,若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若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仍然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此時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
其中,預定次數例如可以是3次、5次或10次等等。
本實施例,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說明患者可能已康復或者未康復,為了提高判斷的準確性,此時獲取模塊301和判斷模塊302循環執行相應的操作,若在循環一定次數之後仍然得到上述結果,為了避免造成未能及時發現病情的情況,此時仍然認為患者出現異常,因此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以引起患者或者醫護人員的關注,進而能夠及時發現病情。另外,通過將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進一步與同一病患的患者康復後的生命體徵參數做對比判斷,可以進一步提高判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更準確的監護信息。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不進行循環執行判斷步驟,具體而言,輸出模塊303用於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同時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和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輸出患者康復的監護信息,否則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換句話而言,在判斷模塊302第一次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是否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以及是否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之後,若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不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或者當患者的生命體徵參數不在第一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但在第二預設生命體徵參數範圍內時,則直接輸出患者異常的監護信息,而不再進行循環判斷的步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