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地球」或將誕生
2023-04-02 02:42:40 2
目前,地球的環境越來越不適合人類生存,但短期內仍然沒有問題。為此,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努力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近年來,有消息稱已經發現了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這是火星。火星的具體情況是什麼?它適合人類居住嗎?讓我們今天宣布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陽系由內向外數的第四大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大約是地球的53%,質量是地球的11%。由於軸向傾斜,自轉周期與地球相似,一周大約是地球公轉周期的兩倍。火星在我國古籍中被稱為「火星」,而古代西方(古羅馬)被稱為「火星火星神話」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見,最高亮度可達-2.9等。在八大行星中,它比木星和金星暗。美國宇航局宣布2015年火星上有漂浮的水外國媒體稱,2018年在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近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在探索紅色星球火星。超過40個機器人探索任務被派去探索火星。現在,人類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時候到了。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歷史性時刻。美國總統歐巴馬曾經說過,到2035年左右,他將能夠派人繞火星飛行並安全返回地球。下一步是登陸火星。歐巴馬還相信,在他的一生中,他可以親眼目睹這一偉大時刻。但是對於第一批勇敢的太空人來說,這一生只有一次的旅程將會和一生一樣漫長。火星離地球的距離是月球的600倍,比人類最遠的距離多2.25億公裡。整個旅程需要七個月零兩年的時間才能回來。孤獨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人類不是生來孤獨的生物,所以我們應該避免讓人們感到孤獨,因為這是不健康的,即使我們不關心對健康的影響,這也不利於完成任務。
第一批踏上紅色星球的太空人必須在地球上預先建造的住處生活和工作。他們面臨的致命威脅包括宇宙射線、缺氧和火星上的嚴重沙塵暴。為了生存,它們必須在一個小地區生活一年以上。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研究太空人應該如何生活在密閉空間在一次真正的火星任務中,四個太空人團隊將同時在太空艙裡呆上幾個月。無論是持續時間還是距離,這都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任務。美國宇航局將使用智能系統來監測深空太空人。如今,有許多極具潛力的新技術。人臉識別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通過閱讀面部表情來跟蹤人類的積極和消極行為美國宇航局還將建立一個攝影監控系統,隨時觀察太空人並評估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火星和地球有著同樣多樣的地形,有山脈、平原和峽谷。火星基本上是一個沙漠星球,表面有沙丘和礫石。由於低重力等因素,地形大小也不同於地球。南北半球的地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北部是一個充滿熔巖的低平原,而南部是一個布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原,由明顯的斜坡隔開。火山地形散布在其中,遍布世界各地的眾多峽谷。極地冰蓋由北極和南極的乾冰(固體二氧化碳)和水冰組成。風成沙丘也廣泛分布在地球上。
火星上的生活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對許多科學家來說,登陸火星絕對是必須的地球是生命的神奇搖籃,但地球將會改變。事實上,在數億年內,太陽將把地球表面變成沙漠,海洋將蒸發,地球表面的生命將滅亡。然後我們必須冒險去太陽系的其他地方旅行。最吸引人的可能是火星,因為它就在附近,在地質學上與地球相似。如果太陽升高了地球的溫度,火星上的溫度也會升高。也許水會融化,有機會推動生態系統向前發展。
登陸火星是人類最好的宣言,證明我們可以成為星際物種,這將是證明人類有能力穿越星球的第一個裡程碑。我們現在對火星很好奇,未來的幾代人將繼續探索它,因為我們仍然在尋找火星上的生命,這個星球有很多信息需要學習。火星
的世界充滿了無數的神秘。她也在等待人類慢慢揭開他神秘的面紗。有一個足以震撼整個星球的熾熱核心。可能還有一個美麗的熔巖洞穴,由地下蓄水層構成,足以支持我們不知道的生命和熔巖結構,還有一場席捲整個星球的巨大沙塵暴。這是火星,人類進入深空旅行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