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越變越大,背離智慧型手機非常好的尺寸
2025-04-16 19:25:24
[編譯] 誰也不會否認賈伯斯是助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大眾化的那個人,在他離世2年8個月以後,他主張的「智慧型手機非常好的尺寸=3.5英寸」原則正在被時代拋棄。
iPhone的競爭對手三星GALAXY S5,LG G3的屏幕大小都超過了5英寸,2007年1月份上市時,iPhone還是當時屏幕最大的手機;而2012年上市的iPhone 5即使把屏幕擴大到了5英寸,也依然是現在市場中屏幕最小的手機之一。
2010年發布iPhone 4時,賈伯斯提出了視網膜屏幕概念,指PPI超過300,達到人肉眼無法辨別的程度,而現在視網膜屏概念已過時。326ppi、1136×640解析度的iPhone在當時尚可說自己是最好的,現在呢,已經遠遠落後於支持FHD(1920×1080)解析度的GALAXY S5和索尼Z2等競品。像G3的解析度達到了QHD(2560X1440),是FHD屏幕解析度的兩倍。
從左到右是三星GALAXY S5、LG G3、iPhone 5S
iPhone想要挽回在大屏手機市場的頹勢,想要搶佔GALAXY Note系列的市場;據傳今年9月份上市的iPhone 6S(暫定)將採用5.5英寸屏幕。這個大小是賈伯斯生前所抨擊的,不便於使用的大小。
蘋果也承認了現在的iPhone屏幕太小,欲要背離賈伯斯的「3.5英寸定律」。
6英寸並不能滿足智慧型手機的需求,現在屏幕大小正在向7英寸邁進,誰也不知道下一步將有多大。手掌比較小的韓國人認為超過6英寸的智慧型手機不便於操作,其實在6英寸手機中,我們用肉眼分辨不了FHD和QHD的區別,高解析度只是為了讓配置好看。catholic大學徐孝鍾教授認為「柔性屏普及、眼鏡等可穿戴設備實現大眾化以後,有關智慧型手機的屏幕大小競爭才會消失。」■
此文為編譯,不代表泡泡網觀點。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