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民間故事

鼠王報恩

好心救老者從前,有個小小的鎮子。鎮子西邊一條巷子裡開著一家米鋪,主人叫羅小三,祖祖輩輩住在這裡。羅小三為人本分老實、心地善良,和妻子張氏一起守著米鋪,勉強維持著生活。羅小三隔壁是一家大戶,姓賈,家裡很有錢,是這個鎮子上的第一大戶。據說賈家有一個親戚在朝廷裡當大官,每年都要在賈家住上幾天,然後帶著許多

蹊蹺趕考路

明朝隆慶年間,揚州城郊外有一個名叫柳子君的秀才,他在家裡埋頭苦讀二三年後,自覺學有所成,遂躊躇滿志地準備到京城去趕考。這一日,柳子君背著行裝一路遊山玩水誤了時辰,眼看天都快黑了,他還沒有趕到集鎮。不由得有些心慌。他剛走到一處山林,只聽得「譁啦啦」一陣異響,從小路邊上的林子裡躥出來幾個五大三粗的大漢,

蘇東坡趕考

有一次,蘇東坡和朋友一同進京趕考。因為路上遇到一些事情,所以當他們趕到考場時,考試已經開始好一會兒了。守衛的士兵拒絕讓蘇東坡進入考場,他們只好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這時,主考官走了過來,叫住了他們,說:「我出個對聯,你們如果答上了,就可以進考場,否則就請回吧。」主考官出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

張蓋趕考

 明朝末年,廣平府永年縣善寨村出了個名叫張蓋的大詩人、書法家,世人稱他的草書「明朝第一」。他一生狂放不羈,怪異無常。天啟年間,張蓋在滏陽河畔收徒講學,慕名前來拜師的絡繹不絕,後來這些徒弟大都考上了舉人。  話說有一天講完課,張蓋清清嗓門兒,大聲說道:「朝廷近期舉行會試,我決定從你們當中篩選三個優秀的

紀曉嵐巧對治財主

相傳,紀曉嵐小時聰明好學,能詩善對,人稱神童。村裡有個姓公的大財主,常倚仗權勢欺壓和坑蒙窮苦人,百姓敢怒不敢言。一次,老財主為備後事,要做一口松木棺材,可他家沒有松樹,便派家丁和木匠,把紀曉嵐家一棵大松樹鋸倒了。正要往回拉,曉嵐的父親回來了,上前阻攔,指責老財主不應砍伐紀家的樹。家丁忙把老財主叫來,

李隆崗戲弄老財主

相傳元朝年間,房子縣李家溝(即現在的河北省臨城縣崗西鄉中駕回)有個少年叫李隆崗,他自幼聰慧精明,足智多謀,品學兼優,尤其擅長騎馬射箭,使槍弄棒,為人仗義疏財,疾惡如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李隆崗智鬥老財主的故事至今廣為流傳。妙聯戲財主李家溝有一個財主為人奸詐、吝嗇,他家裡養著一頭黑牛、一隻花貓和一隻

不會說話的財主

尼瓜山村,有一個愛財如命卻又愛吹牛的烏奎財主。一天烏奎請客,命廚師做兩道菜,一道菜要用最好的東西燒成,另外一道菜要用最差的東西燒成。廚師等客人到齊後,端上了笫一道菜——紅燒豬舌頭。大家驚異地問廚師:「你這道菜好在哪裡呢?」廚師說:「人人都有舌頭,舌頭能說會道,表達美好的思想。因此,用舌頭燒出來的,是

王冕智難財主

王冕是元朝著名的畫家和詩人,十歲時他到一個財主家放牛。財主和王冕訂了一個合同:一年內,除了活兒要幹好,還要回答一個問題,才能發給工資。一年期滿,財主對王冕幹活挑不出毛病,便出了一個問題:「從前,有一夥窮人,在鋤地時挖到了價值連城的寶貝——一塊玉璧。有人建議把玉璧砸碎,每個人分一塊。他們根本不懂得這個

王昭君鬥財主

許多人都知道王昭君是西漢時期的奇女子,她不但美麗出眾,而且深明大義,為了漢族和匈奴族的友好共處,自願嫁到偏遠的匈奴。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智鬥財主的故事。小時候,王昭君就非常聰明,而且很懂事,十分同情窮苦的老百姓。那時,王昭君發現許多鄉親們起早摸黑地幹活,卻連油燈都點不起。她心裡很難過,一直在想辦法為鄉親

鄭板橋巧戲土財主

為了給老母親祝壽,一位土財主邀請了許多親朋好友,來客坐滿了客廳。土財主忍痛花100兩白銀請鄭板橋來寫壽聯。鄭板橋打算用這些白銀來救濟難民。來到現場,堂上早已備下文房四寶,鄭板橋揮毫寫道:「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客滿門。」看到鄭板橋的壽聯,這位土財主面露慍色,向鄭板橋低語道:「我請你來是為我娘祝壽的

夜半子時迎財神

很久以前,下邳葛嶧山腳下住著一對年近四十的夫妻,男的叫李大有,女的叫韓臘梅,他們勤勞善良,祖輩都是種田人。夫妻結髮已近二十載,身邊卻沒添個一兒半女。為這事,夫妻倆也沒少燒香許願、求醫問藥,什麼法兒都試了,怎奈臘梅的肚子就是不見動靜。開春的一天,李大有上山種地去了。臘梅正在家裡做飯,忽聽門外有個婦人的

愛神和財神的較量

天宮,張燈結彩,喜慶春節。這陣子,玉皇大帝東奔西走,為迎接西方諸神的到來沒少操勞,就連馬廄裡的馬餵食的仙草料,他都要親自過問。他常在眾神面前說,上帝是我們的好朋友,他是自由、民主和博愛的發揚光大者,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好榜樣。同一時間,西方諸神最高統治者——上帝也對諸神說:玉皇大帝是我的好朋友,他兼具人

菩提骷髏珠

清乾隆年間,錢塘江畔,有個藝苑齋,齋主叫朱景天,是個微雕藝人。這一年,朱景天憶起跟梅若同的約定,便起身前往梅山。梅山四季如春,坐落在錢塘南側,依託錢塘江水,孕育靈氣自然。這梅山有一寶,乃是珠梅,珠梅酸中帶甘,色澤黃潤,生津利舌,一到採摘時節,梅山上會出現諸多的山戶人家,肩背簍筐,徒步上梅山採摘。朱景

盜墓者說之──婉兒

明末清初時,在六安的「倒鬥子」行當中,有一個人是比較特殊的。其一,這個人不住在花井欄巷,而是住在「倉房拐」;其二,這個人是地地道道的六安「土著」,不像花井欄巷的那些人是從外地遷來的。全六安沒幾個人知道他姓甚名誰,只知道他的綽號叫「大甩子」。敬重他或和他交厚的,則叫他一聲「甩哥」。「甩子」是六安的一句

白半仙智對盜墓賊

王博被調來豐縣做縣知事,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頭一把火燒的就是盜墓賊。  豐縣的古墓很多,到處石碑林立,荒冢壘壘。因此,這兒就成了盜墓賊最眼饞的地方,一個個盜洞,令人慘不忍睹。當時正是民國時期,戰亂頻仍,官貪吏黑,更給盜墓賊創造了機會。  王博上任的第二天,就派出警察,抓了一批盜墓賊,進行公開審判,判

盜墓賊護國寶

意外得珍寶  挖出陶都樹的人叫龍大,是個盜墓賊,家住城東回龍集。家中只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母。龍大三十多歲沒娶妻,光棍一條。  龍大盜得陶都樹全屬偶然。他盜墓有個毛病,專愛給自己挑戰,認為人越多的地方越保險。他得知大連丁樓大戶的祖上曾中過進士,官至五品,就想趁熱鬧以戲臺做掩護將這家的祖墳盜了。為此,他

唐伯虎賴閣老

明代著名書畫家唐伯虎博雅多識,後因官場失意,寄情於山水,沉潛於書畫藝術之中。雖然是一代才子,可他的生活過得卻很清苦。有一年,快到年關了,可實在是沒錢過年。唐伯虎心想,當朝閣老和我住得很近,就從他那裡弄些年本吧!略加思考,他便提筆寫了一副春聯,差人給閣老送去。閣老聽說是唐伯虎贈送對聯,非常高興,賞了來

唐伯虎開窗

我國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唐伯虎,4歲時就在繪畫方面顯示出了過人的才華。一天吃完飯後,飯桌上灑下了一些水,唐伯虎就用手指蘸著水,在桌上畫了一朵梅花。唐伯虎的父親唐廣德一看兒子的塗鴉,不禁驚住了,他叫來唐伯虎的母親邱氏,兩人一起欣賞,那朵梅花竟然像模像樣。隨後,唐廣德找來筆和紙,讓唐伯虎隨便畫畫,沒想到

唐伯虎妙筆驚雅士

唐伯虎開了一爿扇莊專畫扇面。一天,雲山居士來到扇莊,說:「畫的內容由我命題,如畫得好願出三倍的價錢,否則就得白拿你三把上等的扇子,你看如何?」唐伯虎問:「居士想畫什麼?」雲山居士說:「就在扇面上畫駱駝好了,畫上一百隻。」唐伯虎聽罷提筆在扇面上畫了起來,他先畫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間是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

唐伯虎祝壽

明代才子唐伯虎詼諧幽默,常常是妙語連珠。有一次,一官宦人家的老太太90壽辰,老太太的兒子備了一份厚禮拜訪唐伯虎,請他第二天為老太太作祝壽詩助興,唐伯虎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唐伯虎果然準時赴約。等到觥籌交錯、耳熱酒酣之際,主人邀請唐伯虎作祝壽詩。唐伯虎也不推辭,站起來思索片刻,用手指著老太太高聲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