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秦始皇祖母陵

2023-04-01 20:13:27

陵園位於西安南郊的財經大學新校區,佔地約260畝,南北長550米,東西寬310米。一條隔牆將陵園分為南北兩區,北區有大墓及13座陪葬坑;南區,則發現守陵者的房屋建築和灰坑的遺蹟。這座大型陵園的主人是秦始皇的祖母,正在發掘的巨型墓葬則是她兩千多年來的"安身之地"。 專家認為,這座墓葬是迄今已發掘的"中國第二大墓葬",也是最大的具有四條墓道的墓葬,其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對於研究中國古代陵墓制度變遷、尤其是秦始皇陵墓的建設與規制等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秦始皇祖母陵

地理位置

西安南郊的財經學院新校區

佔地面積

約260畝

南北長

550米

目錄

1組成結構

2陵園描述

3墓藏文物

4陵墓主人

5歷史意義

6考古發掘

摺疊編輯本段組成結構

整座大墓的陵園佔地約260畝,南北長550米,東西寬310米。一條隔牆將陵園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南北長510米,核心的大墓就在其內,大墓周圍,還有13座陪葬坑,東西寬310米,陵園外設兆溝,內築夯土圍牆,四面中部各置一門,並有禮儀性建築門闕。園內有隔牆將陵園分為南北兩區,南區主要是房屋建築遺址,南北長410米的北區,則主要是四條斜坡墓道的大墓和10多個陪葬坑坐落其間。

南區,則發現守陵者的房屋建築和灰坑的遺蹟。陵園的夯牆,也就是圍牆有一米多寬,高3米,四面中部各置一門,並有禮儀性建築門闕。根據發掘分析表明,圍一圈足有3裡多地,即"三裡為城"。其外,繞"城"一周,還發掘出3米多深的壕溝,上下落差達6米,兩層樓高,可見其"城"之大、其勢之宏偉。如此規格的陵墓,表明墓主人的特殊身份。但陵墓的主人是誰,在陵墓發掘初期,一直爭論不休,充滿懸疑。

陵園內,陪葬坑共13座,分布於亞字形大墓四條墓道周邊。陪葬坑最長的63米,最短的8米,寬度和深度一般在3.5米至5米之間。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在編號為K8的陪葬坑裡,考古人員清理出安車一輛,挽馬六匹,這就是罕見的"天子駕六"的規格。車輿通長1.75米,後輿寬1.55米,車轅長約1.95米。車輿局部殘留有油漆彩繪圖案。出土有青銅、錯金、錯銀、銀、角、骨質等車馬飾等數十件。馬身長約1.8米、身高約1.7米。經專家初步鑑定,這些馬年齡約4歲至5歲,應系殷商時中原馬種的後代。馬具有錯金銀銅轉珠、鎏金銅泡、銀帶扣、銀和青銅馬鑣及銀飾片、銀絡飾、青銅馬鏑等。還有陶豆、骨管、彩繪象牙管等。"天子駕六"是陝西省首次、中國第二次發現。古代禮儀制度有嚴格乘車級別的規定,只有天子級人物才能使用6匹馬拉的車。2002年洛陽市在一座長42米、寬7.2米的陪葬車馬坑裡,考古人員清理出一處6匹馬駕一車的遺蹟,首次印證了古文獻中有關夏、商、周時期"天子駕六"之說,舉世矚目。更讓考古專家們欣喜的是,在試掘另一座陪葬坑時,又發現了6匹馬拉的木車,又一處"天子駕六"!按一個陪葬坑長達30米計算,如果五六米放置一副車馬的話,這個陪葬坑將出土至少5輛車。會不會是5輛"天子駕六"呢?專家們猜測,正常情況下,享受如此高規格的禮遇,墓主不是皇帝就是相當級別的人;即使墓主是相當皇帝級別的人,如得不到在位皇帝的認可,陵墓也會被毀掉,家族及陵墓的建設者還會被殺。而諸多玉器、金銀器和刻字陶器等相繼出土,尤其是陶文"私官"二字的出現,進一步堅定了有關墓主人是秦始皇祖母的認知。

摺疊編輯本段陵園描述

摺疊墓壙周邊

墓壙位於陵園中心,陪葬坑位於墓壙周邊。陵園南部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內有建築遺址及灰坑。陵園四邊設有門闕或門道。所清理的部分殘留牆基,牆寬約5米-6米。兆溝圍繞圍牆一周,寬約11米。所清理部分牆基中出土物含較多板瓦、筒瓦殘片及零星泥質灰陶缽、盆、釜殘片。北門門闕,近長方形,夯土築成,現僅殘存基礎;其中北門東闕臺長約9.1米、寬約11米;西闕臺長約7.8米、寬度與東闕臺相同。北門門道,長11米,最寬處4米,位於東、西兩門闕之間,局部見有踩踏面。

摺疊墓壙內部

大墓墓壙東西總長約135米、南北寬約110米,其中墓室長30米、寬27米。東墓道長約65米、寬10米至17米;西墓道長約35米、寬7米至15米;南墓道長約45米、寬約9米至16米;北墓道長約33米、寬約7米至15米。墓道、墓室填土均經過夯築,堅硬緻密,夯窩直徑在8釐米左右,夯層堆積較為水平,厚約0.40米至0.50米。槨室東西長12米、南北寬10.50米、深4.3米。室內的隨葬器物大多被盜,木構件葬具被火焚毀,僅在壁面和底部餘留木件印痕,底局部餘留灰炭。依據印痕和灰炭表現出的榫卯結構判斷,至少有兩重棺槨。出土有刻字石磬、刻字繭形壺、玉璧、玉蠶、玉飾、銀飾以及大量棺釘等。

墓室牆壁大部分已被燒成赤紅色,底部留有黑色的炭灰遺蹟。從種種跡象看,該陵園遭到了西漢官方的毀滅,中心大墓被打開的盜掘洞口有十七八個,焚燒棺木的溫度至少達到了2000多度,把土都燒成了近乎陶器的東西,把灰色陶器燒成了紅色的陶器。但是還是能從痕跡中判斷,有36根坊木組成了龐大的棺槨,而在槨木上面,還有一層蓆子防土。

摺疊編輯本段墓藏文物

發掘結果表明,大墓、陪葬坑均經早期盜擾並焚毀,但仍出土各類文物300多件。包括金器、銀器、青器銅、鐵器、玉器、石器、陶器、珍珠、玻璃料器以及麻織品、漆器等類,其中以玉器、金銀器數量居多。其中在一處地點,就出土玉器70多件。這些文物工藝精湛、紋飾華美、規格極高。其中秦形制繭形壺,時代特徵明顯,刻有表明為食官等官職文字,另有石磬刻有"北宮樂府"等重要文字,與大型獨立陵園、亞字形大墓、駕六馬車和玉路的陪葬坑等形制,共同昭示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貴,應為天子王公級別。 除了這些物品的級別高貴外,它們所蘊涵的文化意義也不容小視,在一件車馬器上就有不認識的文字。另一件青銅 的背部也刻著十幾個秦篆,一時也無從認識。

摺疊編輯本段陵墓主人

如此高級別的墓葬,到底是什麼人的呢?專家們苦苦搜尋確鑿證據。最後秦始皇祖母進入到了專家們的腦海當中。秦始皇祖母夏太后,是秦始皇父親秦莊襄王的母親。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秦始皇七年(前240年),莊襄王母夏太后死。夏太后子莊襄王葬芷陽,"故夏太后獨別葬杜東,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成家邑'。"雖然"杜東"的"杜",專家認為是今天的郭杜一帶,與發現大墓的情況十分吻合,但是多數專家仍在等待有直接的實物證明。丁巖告訴記者:"慶幸的是,在一條現存長達8米的盜洞洞口處,考古人員發現幾十塊用於禮制或裝飾的玉餅等玉器,殘損的大型繭形壺等陶器上有刻字'私官'一職多次出現。"著名古文字學家、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王輝告訴媒體,秦封泥中就有"私官"一職,它是管理太后、皇后與太子事務的官員。秦封泥的出現對於墓主人是秦始皇祖母的說法是極有力的支持。從時代上說也符合,大墓、壕溝等填土中出土的夾砂紅陶釜、泥質灰陶盆,以及K8出土的陶豆、銀馬鑣及其它鎏金或青銅車馬器觀察,其時代應在戰國晚期或略晚,這正是夏太后生活的時代。從墓葬等級來看,大墓帶有四條墓道、陪葬坑K8清理的"駕六"馬車的規格,以及文物的精美華貴等,顯示了大墓及陵園之主的尊貴身份。

夏太后姓夏名姬,是孝文王即始皇祖父眾多的妃子之一。夏太后所生之子莊襄王即始皇之父繼位後,尊稱孝文王后,也就是他的養母為華陽太后,自己的生母夏姬為夏太后。始皇七年(前240年),夏太后病逝,由於夏太后不是正室,不能與孝文王合葬,所以單獨埋葬在杜縣之東。而孝文王和華陽太后則合葬在壽陵,夏太后的兒子莊襄王則葬在芷陽。張天恩博士說,據歷史記載,夏太后一直活到秦始皇20歲,當時秦始皇已親政7年,可能對秦始皇產生過重要影響,這也許是其得以厚葬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於秦始皇的身世本身就是個謎,學界的爭議也一直存在。如果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呂不韋先找"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再"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那麼秦始皇當是呂不韋之後。如果真是這樣,即使夏太后在血緣上不是始皇的祖母,但名義上也是的。

根據史料的記載,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一直活到秦始皇20歲(其時秦始皇登基已7年),對於秦國晚期政治、尤其是秦始皇應該產生過重要影響,其祖母死後三四年內秦始皇便主政。秦始皇祖母陵墓的發現,使人們進一步了解了秦國喪葬文化的變遷,誠如專家們所指出,"它表現了當時整個社會喪葬風俗的轉型。因為這是一座中國古代喪葬史上由集體陵園向個人陵園過渡的代表作。正因為它,從商周時期的集體合葬到秦始皇開始大規模的個人獨葬,才變得順理成章。"尤其重要的是,這座規模巨大的陵墓很可能就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這對於後來修建秦始皇陵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意義

秦始皇祖母陵

秦始皇祖母陵

秦始皇祖母陵墓的發現,使人們進一步了解了秦國喪葬文化的變遷。它表現了當時整個社會喪葬風俗的轉型。因為這是一座中國古代喪葬史上由集體陵園向典型個人陵園過渡的代表作。正因為它,到秦始皇開始出現的大規模個人獨葬才變得順理成章。尤其重要的是,這座規模巨大的陵墓,主體工程應該是在秦始皇時期完成的,這對於後來或者就是同時期修建的秦始皇陵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對以後秦始皇陵墓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這一獨立陵園的形制,既繼承了秦故都雍城陵區的部分特徵,又具備了秦始皇陵園以及西漢陵園的某些因素,不僅對秦國王公喪葬制度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對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發展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摺疊編輯本段考古發掘

2004年的夏天,位於西安南郊神禾塬的最西端,距西安老城10多公裡的西安財經學院在新校區的建設中,發現了一道奇怪的古牆,圈起了一塊好大的墓地。陝西省考古隊的初步發掘表明,這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戰國秦到漢早期的單人陵園,如果同秦始皇陵相比,堪稱中國第二大墓陵。

2005年,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尤其是編號為KB車馬坑的發掘和整理,為確定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明晰的線索。在這個車馬坑內,6匹排列得幾乎完全對稱的駿馬骸骨和一輛車,馬或昂首嘶鳴、或低頭向前,其姿栩栩如生。

這六駕之車的出土,讓專家們欣喜若狂。因為根據文獻記載,六匹馬之車,夏商周時期只有天子才能駕乘,因此一直被稱為"天子之乘",天子一般都是在祭天、檢閱等特殊的場合才使用,因此,可以肯定地說,這座大墓的規格是天子級別。

天子級別的大墓,歷來考古價值重大。無論從近代已經開掘的清定陵、到唐代武則天乾陵,還是秦始皇陵,一舉一動無不引人關注。比如2002年洛陽首次發現"天子駕六"車馬,發掘結果考證為東周王陵,轟動全國。而在這個車馬坑中至少還有4具車,每車六馬,這種氣派和尊貴,證明了這個大墓肯定是皇族級別的。

專家們當時猜測這個墓可能是周王陵,周王陵的根據也不是沒有。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記載,"所謂周公葬我畢,畢在鎬東南杜中。"專家們認為,"中"可以是中間,也可作在範圍內講。而這座墓正是在當年杜縣的範圍之內,而且有了"天子之乘",可能性很大。但隨著發掘的進行,周王陵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因為,據主持發掘工作的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天恩說,"周時期的陵園都是沒有這樣規範的,又有溝又有牆。"

2006年初,越來越多的專家贊同,該陵墓有可能是秦始皇祖母之墓的推測,這主要是根據《史記》中的一條記載。

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始皇七年(前240年),莊襄王母夏太后薨","夏太后獨別葬杜東"。杜東應在長安區東南處和漢宣帝杜陵南處,文獻記載方位可能會稍有偏差。而在這附近關於厚葬的皇室成員的記載再無他人。從史料和文獻的角度看,很有可能是夏太后墓。

而隨著考古工作的展開,在最新出土的一件陶器上,發現刻有"私官"("私官"是管理太后、皇后與太子事務的官員)二字,它的出現,進一步堅定了有關墓主人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認知。

2014年7月30日,經過一年多考古勘探與發掘,一座佔地約260畝的大型戰國秦陵園在西安南郊露出全貌。考古學家從兩座陪葬坑中發現的皇帝級別的六匹馬拉的兩輛馬車,即著名的"天子駕六"以及出土陶器上刻寫的"私官"字樣推定:陵墓主人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正在發掘的巨型墓葬則是她兩千多年來的"安身之地"。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