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樂爸聊聊孩子學習那些事兒》講座筆記
2023-04-02 02:47:28 2
2017年12月15日我去杭州圖書館聽了樂爸(杭州外國語小學校長)的講座,他分四個方面聊聊學習的那些事兒。筆記如下:
一、學習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
在對學習沒有正確的認知前,你對孩子所有學習支持可能都是錯的!你可能就是那個把孩子推向厭學者行列的關鍵人物!
以上是錯誤的認知,學習當然是一件快樂的事!學習是高級的快樂!
家長需要做的是為孩子埋下學習的種子、收穫成長的快樂。幫助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成就感和獲得感。而如何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如何獲得成就感和獲得感?這是需要探尋的。比如對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容易獲得成功,成功給孩子帶來繼續堅持的動力。這樣的活動,孩子會更自覺地堅持。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二、專注力不是培養出來的
孩子天生就具有專注力樂爸是誰,都是在成長過程中被不當的養育方式給破壞的。所謂的專注力培養其實是破壞之後的修復重建!比如大人給孩子非常多的玩具,孩子一次只能玩一種玩具,多了就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
修復專注力的方法:
1.多運動:讓孩子儘可能的接觸自然,大量的玩,讓孩子充分運動,只有玩透的孩子就會靜下來。所以家長要成為孩子的第一任體育老師。如何讓孩子充分的運動是我需要學習的。2-4歲的孩子儘量不要上培訓班,讓他盡情的玩透。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感統訓練,如孩子在爬的階段一定要爬透。
2.保持三分飢與寒:別讓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暖。
3.少幹擾:少嘮叨與訓斥。每次只做一件事(如只做作業,不吃東西;吃飯就好好吃飯;看電視就好好看電視);創造安靜的環境(環境少電子產品與玩具,文具不花哨);孩子在專注時不要破壞孩子的注意力。
4.多閱讀:大聲讀書(朗讀);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長期高質量經典閱讀),每天閱讀不少於1小時,爸爸和媽媽都給他聽,經常和孩子聊天與讀書;家庭沒有閱讀氛圍,孩子是很難形成閱讀氛圍的。父母做給孩子看,閱讀。給孩子讀英語、讀繪本,根據孩子的興趣來閱讀繪本。
5.定量學習:採用番茄工作法進行,如語文作業如果需要1個小時,有閱讀、聽寫、朗讀,那麼每項15-20min分開做;如20min完成閱讀;再20min完成聽寫,再15min完成朗讀。
6.親子遊戲:走迷宮,看鐘表,下棋(五子棋);家長當孩子的學生;反口令;看誰先笑;這些均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7.培養興趣:培養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三、作業籤不籤名是個問題
我們常在這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上糾纏,比如給孩子作業籤名更重要的是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學習一定是孩子自己的事,但一定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幫助,一二年級需要家長幫助。籤名是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哪裡存在問題,孩子的學習習慣哪裡不好。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卻未必會愛自己的孩子,愛孩子是需要學習的。
正確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方法:
1.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2.和孩子一起認真制定作息時間表、獎懲規則,從一個點開始突破。
3.停止嘮叨、訓斥,多用疑問句。
4.給孩子自主選擇權;今天是先做語文還是數學?先做抄寫還是閱讀?
5.把大作業分解成小目標,中間休息;小目標必須一次性完成。不能三心二意(先養成學習習慣),速度比正確率和美觀度更重要,儘量減少橡皮的次數,速度達成就要獎勵他。每次只提一個要求,不要急於求成。
6.按時靜心完成作業,作業時可播放古典音樂,讓孩子心靜下來。
7.不要對孩子提過多過高的要求,家長需控制自己的情緒,多使用正向激勵。相信暗示的力量,多暗示他是好孩子,是棒棒的!
8.和孩子比賽做題目。比如計時比賽;孩子當老師,父母當學生。通過讓孩子當老師,不斷讓孩子體會成功。
9.孩子沒有可比性,慢慢來!孩子的成長一定是因材施教的。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10.養成正確的讀書與寫字姿勢。
11.你孩子的問題遠比你想像的輕的多。
12.讓孩子自己收拾書包與文具,自己收玩具,學會對自己負責。
13.檢查作業不要告知答案,家長可提醒孩子作業好像有哪裡不對,讓孩子自己找出來,允許孩子出錯,讓孩子自己為孩子的作業負責,讓老師去教育他,要給孩子為自己錯誤行為買單的機會。但回家後,家長既不能嘲笑,也不訓斥,而要給孩子情緒上的理解與支持。
14.給孩子留一點自主的時間。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作業完後,他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時間,讓他自己玩。想幹嘛就幹嘛,但儘量少看電視。
四、提升學習力的葵花寶典
孩子學習問題的背後隱藏著很多非學習的因素,唯有從本質上去改變提升。
1.孩子問題的解決沒有萬能藥,唯一的專家就是他的父母。父母對教育有正確的認知,家長的三觀裡要允許孩子做一個普通人。
2.培訓班之惑:適合適度(興趣適合,年齡適合)
讓一個人覺醒最好的方法是自我教育。要學就要認真學,學的態度是要重視的。
讓孩子學習某件事一定要引起他的興趣。
同時藝術修養是一個人的軟實力。比如起床與睡覺都在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古典音樂、中國名瑤、兒童童謠),讓孩子看盡世界名畫樂爸是誰,聽盡世界名曲,這樣對孩子的藝術修養是一件極深的薰陶。
同時,3-6歲前去接觸大自然,爬山,3-6歲男孩一定要爸爸帶;多帶出去玩;
興趣班絕對不能影響睡眠,閱讀,運動,這三者一定要保證。
興趣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家長所有的決定讓孩子感覺都是孩子自己的選擇,他自己承諾的;然後認真執行。
3.靜待花開:有愛溫馨的家庭,孩子內心一定有愛,所以家庭和諧,夫妻關係和諧。優秀的園丁(家長)自己要學習,格局、視野、素養是要修煉的,然後默默耕耘(一二年級高質量陪伴,三年級以後逐漸放手)。不要放大強化孩子的某個點。
4.多讀無用之書:要讓孩子生活中的狀態是非常棒的,成為身心靈健康的人。看到孩子成績背後的狀態,家長要在這個方面使勁。
學習心得:抓住0-6歲的教育,多閱讀、運動、多聽音樂、多看世界名畫,讓孩子體會學習的成就感與獲得感,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