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慘案始末:北伐軍為何坐視日軍屠城?
2023-04-02 01:34:30 4
1928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可是日本人卻覺得如果蔣介石的意願一旦達成,則將嚴重危害日本軍國主義在華利益。於是日本人開始了瘋狂阻止。
濟南慘案始末:北伐軍為何坐視日軍屠城?
昭和天皇初登基時,日本國內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了平息民怨和維護統治,裕仁天皇決定將危機轉移到中國,於是他下令將日本華北的駐軍地盤擴大一倍。
當時正直北伐軍北上圍剿軍閥張宗昌之際,日軍派遣5000人軍隊登陸青島。原本的目的是為了擴大屯居地。可是狡猾的日本將領看出來張宗昌的難處,似乎欲擒故縱並沒有答應他出手救援的請求。
國民革命軍攻破了濟南城,嚇的正在陪日本人吃飯的張宗昌魂不守舍。急忙帶著金銀財寶坐上自己的掛著日本國旗的小轎車逃命。革命軍進駐後對僑民進行了保護,並要求日本人退出濟南,可是日本人並不買帳,反而修築公事,好似大戰在即。
5月3日,蔣介石進入濟南城,此時的日軍卻顯得格外的平靜。於是蔣介石便邀請日方代表來談判。
可慘案就是發生在了談判的時刻。5月3日清晨,北伐軍路過日軍防區外被無端射殺,之後又偷襲了北伐軍的其他師團。雙方開始激戰,損失慘重。國民黨的談判代表也被日軍以割掉耳鼻的形式殘忍殺害,日軍此時充分暴露了畜牲的本質。
在濟南衛保衛副司令的帶領下北伐軍英勇抵抗,大大的滅掉了日軍的威風。與日軍大戰數晝夜,打的日軍不敢再囂張。可此時蔣介石卻妥協了,密令守軍撤出濟南城。
沒有了軍隊的保護,平民哪有什麼自衛能力。在日軍耀武揚威的進城後,便對市民開始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這場慘案的發生,使得抗戰時代的到來,也使得蔣介石放棄了對日本僅存的希望,國民黨從此開始學習袁世凱的方法,對此事件大範圍的揭露,引起人民對日本的憤怒。甲午過後,這又是日本對我國人的一例慘案。
這個事例已經血淋淋的告訴我們,國家強大才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對待侵略者不要抱有絲毫幻想,他們才不會考慮你的利益,只會殘忍的吸乾你僅存的一絲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