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6 01:22:21
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環保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所述抑制裝置,包括排渣管道,排渣管道與攪拌器的第一進料口連接,攪拌器的出料口與傳送帶連接;所述裝置還包括抑塵劑料倉,抑塵劑料倉的第一出料口與排渣管道連接,抑塵劑料倉的第二出料口與攪拌器的第二進料口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有效地對褐煤提質後半焦進行除塵,保護環境,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專利說明】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環保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褐煤是一種低級煤,品質隨礦藏的條件變化而變化,易點燃,燃燒徹底、低硫、水分大,揮發成分高(>40%),含游離腐植酸。空氣中易風化碎裂,裝卸以及運輸中易揚塵,燃點低(270°左右),儲存超過兩個月就易自燃,堆放高度不應超過兩米,以上性質決定了褐煤不適宜運輸。但褐煤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部、雲南東部、東北,新疆和華南等,因此褐煤的市場局限性較大。
[0003]對褐煤利用時採取以空氣為乾燥介質的褐煤烘乾機在引風機的作用下與熱源形成對流加熱方式,使褐煤與高溼負壓進入烘乾機內進行傳質、傳熱交換。溼褐煤以攪動分散粉碎褐煤的運行方式緩緩振動向前移動並排出烘乾滾筒,完成褐煤的乾燥。乾燥後的褐煤主要用於發電廠的燃料,化工原料、催化劑載體、吸附劑、淨化汙水和回收金屬等。
[0004]褐煤在乾燥乾餾中提取揮發分(製作甲醇、乙二醚等化工原料)後的產物稱為褐煤提質後半焦,固定碳百分含量·在60%,揮發分約15%,灰分15%到20%。褐煤在提取揮發分後所要排除的渣-半焦經過排渣管道出渣口排出,溫度也由高逐漸降低,為了縮短溫度降低時間,通用方法是向火渣中加入少量水,加水溫度多選擇在500°C左右,當溫度下降到150°C左右無明火時通過皮帶將半焦傳送到料場,加水僅起到了降溫作用,溫度急劇下降的同時水被熱量蒸發導致運送到卸料場的半焦仍為乾料,即使在室內卸料,半焦在卸下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粉塵微粒。故傳統方法不僅要消耗大量水資源,並且產生的飛揚塵粒會對環境產生較大的汙染,影響嚴重,導致人員無法正常操作。因此褐煤提質後半焦傳送過程中產生的揚塵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有效地對褐煤提質後半焦進行除塵,保護環境,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包括排渣管道,所述的排渣管道與攪拌器的第一進料口連接,攪拌器的出料口與傳送帶連接;所述裝置還包括抑塵劑料倉,抑塵劑料倉的第一出料口與排渣管道連接,抑塵劑料倉的第二出料口與攪拌器的第二進料口連接。
[0008]第一出料口最好是連接至排渣管道末端。
[0009]褐煤提質後半焦從排渣管道排出,此時抑塵劑料倉通過第一出料口排出抑塵劑,對半焦首次除塵,然後半焦進入攪拌器中,抑塵劑料倉通過第二出料口排出抑塵劑,進入攪拌器中,半焦在攪拌過程中,與抑塵劑高效率結合,進行二次除塵。
[0010]優選的,所述的攪拌器包括依次串聯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攪拌器;第一攪拌器的第一進料口與排渣管道連接,第一攪拌器的第二進料口與抑塵劑料倉的第二出料口連接,第四攪拌器的出料口與傳送帶連接。
[0011]攪拌器設置為四組串聯,對半焦進行多次攪拌,提高了抑塵劑與半焦的接觸概率,提聞半焦的除塵效果。
[0012]優選的,所述的抑塵劑料倉還設有第三出料口,抑塵劑料倉的第三出料口與第三攪拌器連接。
[0013]半焦首次除塵過程設置在排渣管道中,二次除塵過程設置在第一攪拌器中,為了提高抑塵劑的利用率,通過第一、第二攪拌器的二次攪拌,使得抑塵劑能夠有效地與半焦結合;為了進一步優化除塵效果,在第三攪拌器中進行抑塵劑添加,並通過第三、第四攪拌器的攪拌,進一步提高抑塵效果。
[0014]優選的,所述的裝置還包括抑塵劑反應釜,抑塵劑反應釜的出料口與抑塵劑料倉的進料口通過第一管道連接,第一 管道上設有閥門。
[0015]抑塵劑反應釜製備抑塵劑,並通過第一管道輸入抑塵劑料倉中,保證抑塵劑的用量充足。
[0016]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17]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有效地對褐煤提質後半焦進行除塵,保護環境,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0]如圖1所示,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包括排渣管道1,排渣管道I與第一攪拌器2的第一進料口連接,第一攪拌器2的出料口與第二攪拌器3的進料口連接,第二攪拌器3的出料口與第三攪拌器4的進料口連接,第三攪拌器4的出料口與第四攪拌器5的進料口連接,第四攪拌器5的出料口與傳送帶8連接;所述裝置還包括抑塵劑料倉6,抑塵劑料倉6的第一出料口與排渣管道I連接,抑塵劑料倉6的第二出料口與第一攪拌器2的第二進料口連接,抑塵劑料倉6的第三出料口與第三攪拌器4連接。抑塵劑料倉6的進料口通過第一管道10與抑塵劑反應釜9的出料口連接,第一管道10上設有閥門7。
[0021]工作時,褐煤提質後半焦從排渣管道I中排出,依次進入第一攪拌器2、第二攪拌器3、第三攪拌器4和第四攪拌器5中,然後排至傳送帶8上,由傳送帶8送至料場。在上述過程中,抑塵劑料倉6分別向排渣管道1、第一攪拌器2和第三攪拌器4中輸送抑塵劑,抑塵劑在半焦輸送和攪拌的過程中,與半焦充分接觸並吸附在半焦上,防止半焦揚塵,保護環境。同時,當抑塵劑料倉6中的抑塵劑不足時,打開閥門7,控制抑塵劑反應釜9中的抑塵劑通過第一管道10,進入抑塵劑料倉6中,進行補料。補料完畢後,關閉閥門7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包括排渣管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渣管道與攪拌器的第一進料口連接,攪拌器的出料口與傳送帶連接;所述裝置還包括抑塵劑料倉,抑塵劑料倉的第一出料口與排渣管道連接,抑塵劑料倉的第二出料口與攪拌器的第二進料口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器包括依次串聯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攪拌器;第一攪拌器的第一進料口與排渣管道連接,第一攪拌器的第二進料口與抑塵劑料倉的第二出料口連接,第四攪拌器的出料口與傳送帶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抑塵劑料倉還設有第三出料口,抑塵劑料倉的第三出料口與第三攪拌器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褐煤提質後半焦揚塵的抑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裝置還包括抑塵劑反應釜,抑塵劑反應釜的出料口與抑塵劑料倉的進料口通過第一管道連接,第一管道上設 有閥門。
【文檔編號】C10B43/14GK103436276SQ201310392828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韓維國, 王志曉, 姜興乾 申請人:三門峽中興煤炭綜合利用研究開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