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駕車速控平衡控距尾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6:09:31 1
專利名稱:高速駕車速控平衡控距尾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特別是涉及一種高速駕車速控平衡控距尾。
背景技術:
汽車在高速公路行駛時,特別是中低排量的小轎車,在高速氣流阻力的反推作用 下,車身的平穩性會大幅度降低。現有的小轎車提高穩定性的方案通常是在車身尾部添加 水平方向的平衡翼,而這種方案只能在提高車身在豎直方向的穩定性,對於車身在水平方 向的穩定性並無作用。同時,保持車距也是高速行駛時最需注意的問題,但對於經驗不足的 司機來說,不容易掌握好這一要素,而現有的汽車也沒有在高速駕駛時可以控制自己與後 方車輛之間車距的裝置。以上兩個問題都是多年來本領域技術人員一直需要解決,卻又沒 有得到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既能幫助駕駛員提高車身的平穩
性、又能夠確保後方的汽車與本車之間具有安全車距的高速駕車速控平衡控距尾。
解決本實用新型技術問題的方案是高速駕車速控平衡控距尾由轉軸、蓋板、隔
板、凹坑、電磁鐵、控制晶片、測速器、軸帽、轉軸、電機、擋板、錐形體、尾帶和永磁體構成。其
中,豎直的隔板與水平的蓋板均處於後備箱內,隔板與蓋板通過轉軸相連,並均與轉軸成動
配合關係。控制晶片處於蓋板、隔板和後備箱的後壁所構成的電機間內,電機處於所述電機
箱內且與控制晶片相連,電機的轉軸的頂端是與轉軸垂直的圓盤形的軸帽。帶形的尾帶的
一端與轉軸固定,且尾帶纏繞於轉軸上,尾帶的另一端與錐形體相連,錐形體的外端是與錐 形體為一體的、板形的擋板,擋板和錐形體的材質為鋁合金。在擋板朝向尾帶的一面固定有
一環形的永磁體,後備箱的內直徑大於錐形體底部的直徑。後備箱的後壁上開有形狀與擋 板和錐形體的結合體相吻合的凹坑,所述凹坑的底部有一矩形通縫,尾帶穿過所述通縫。在 所述凹坑與永磁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環形的電磁鐵,電磁鐵通過導線與控制晶片相連。所 述電機間內還有一與控制晶片相連的測速器。 當汽車速度達到高速狀態時,測速器將信號傳遞給控制晶片,控制晶片發出信號,
永磁體的線路接通並使電磁鐵的與永磁體相對面的磁極為同極,在同極磁力的斥力作用
下,擋板和錐形體的結合體彈出後備箱,並將尾帶拉出。在空氣流的作用下,尾帶迅速延長
並飄動汽車尾部。當汽車速度降低到非高速狀態時,測速器將信號傳遞給控制晶片,控制芯
片發出信號,電機啟動,轉軸旋轉並將尾帶重新巻入電機箱,擋板和錐形體的結合體重新回
到後備箱的後壁上開有的凹坑中。
採用上述方案,能達到以下效果 1.由於本實用新型能夠在汽車高速行駛時,在汽車尾部增加了一條柔性的長飄 帶,這正如箭的尾部的羽毛,起到了良好的平衡車身的作用,使汽車的行駛更加穩定。 2.飄動的長飄帶既起到了警示作用,同時其本身的長度也起到了控制車距的作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0]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中1.轉軸2.蓋板3.隔板4.凹坑5.電磁鐵6.控制晶片7.測速器8.軸帽9.轉軸10.電機11.擋板12.錐形體13.尾帶14.永磁體15.後備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高速駕車速控平衡控距尾由轉軸1、蓋板2、隔板3、凹坑4、電磁鐵5、控制晶片6、測速器7 、軸帽8 、轉軸9 、電機10 、擋板11 、錐形體12 、尾帶13和永磁體14構成。其中,豎直的隔板3與水平的蓋板2均處於後備箱15內,隔板3與蓋板2通過轉軸1相連,並均與轉軸1成動配合關係。控制晶片6處於蓋板2、隔板3和後備箱15的後壁所構成的電機間內,電機10處於所述電機箱內且與控制晶片6相連,電機10的轉軸1的頂端是與轉軸1垂直的圓盤形的軸帽8。帶形的尾帶13的一端與轉軸9固定,且尾帶13纏繞於轉軸1上,尾帶13的另一端與錐形體12相連,錐形體12的外端是與錐形體12為一體的、板形的擋板11,擋板11和錐形體12的材質為鋁合金。在擋板11朝向尾帶13的一面固定有一環形的永磁體14,後備箱15的內直徑大於錐形體12底部的直徑。後備箱15的後壁上開有形狀與擋板11和錐形體12的結合體相吻合的凹坑4,所述凹坑4的底部有一矩形通縫,尾帶13穿過所述通縫。在所述凹坑4與永磁體14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環形的電磁鐵5,電磁鐵5通過導線與控制晶片6相連。所述電機間內還有一與控制晶片6相連的測速器7。[0014] 當汽車速度達到高速狀態時,測速器7將信號傳遞給控制晶片6,控制晶片6發出信號,永磁體14的線路接通並使電磁鐵5的與永磁體14相對面的磁極為同極,在同極磁力的斥力作用下,擋板11和錐形體12的結合體彈出後備箱,並將尾帶13拉出。在空氣流的作用下,尾帶13迅速延長並飄動汽車尾部。當汽車速度降低到非高速狀態時,測速器7將信號傳遞給控制晶片6,控制晶片6發出信號,電機10啟動,轉軸9旋轉並將尾帶13重新巻入電機箱,擋板11和錐形體12的結合體重新回到後備箱15的後壁上開有的凹坑中。
權利要求一種高速駕車速控平衡控距尾由轉軸、蓋板、隔板、凹坑、電磁鐵、控制晶片、測速器、軸帽、轉軸、電機、擋板、錐形體、尾帶和永磁體構成,其特徵是豎直的隔板與水平的蓋板均處於後備箱內,隔板與蓋板通過轉軸相連,並均與轉軸成動配合關係,控制晶片處於蓋板、隔板和後備箱的後壁所構成的電機間內,電機處於所述電機箱內且與控制晶片相連,電機的轉軸的頂端是與轉軸垂直的圓盤形的軸帽,帶形的尾帶的一端與轉軸固定,且尾帶纏繞於轉軸上,尾帶的另一端與錐形體相連,錐形體的外端是與錐形體為一體的、板形的擋板,擋板和錐形體的材質為鋁合金,在擋板朝向尾帶的一面固定有一環形的永磁體,後備箱的內直徑大於錐形體底部的直徑,後備箱的後壁上開有形狀與擋板和錐形體的結合體相吻合的凹坑,所述凹坑的底部有一矩形通縫,尾帶穿過所述通縫,在所述凹坑與永磁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環形的電磁鐵,電磁鐵通過導線與控制晶片相連,所述電機間內還有一與控制晶片相連的測速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特別是涉及一種高速駕車速控平衡控距尾。它由轉軸、蓋板、隔板、凹坑、電磁鐵、控制晶片、測速器、軸帽、轉軸、電機、擋板、錐形體、尾帶和永磁體構成。控制晶片處於蓋板、隔板和後備箱的後壁所構成的電機間內,電機與控制晶片相連,且尾帶纏繞於轉軸上,錐形體的外端是與錐形體為一體的、板形的擋板,擋板和錐形體的材質為鋁合金。後備箱的後壁上開有形狀與擋板和錐形體的結合體相吻合的凹坑。本實用新型既能幫助駕駛員提高車身的平穩性、又能夠確保後方的汽車與本車之間具有安全車距。
文檔編號B62D37/02GK201525425SQ20092024998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4日
發明者梁偉 申請人:成都峻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