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及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17:54:30 2

本發明涉及交通工程、交通工具的製造工程、交通設施的建設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機動車、列車、飛行器、船舶製造工程以及軌道線路設施、真空管道設施建設工程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交通車輛包括有軌道車輛、路面車輛。現有的軌道車輛包括有下軌車輛(其車輪設置在車廂的上部)、上軌車輛(其車輪設置在車廂的上部)。現有的軌道車輛還包括有單軌車輛(其車輪設置在單條軌道上)、上軌車輛(其車輪設置在2條軌道上)。現有的軌道車輛還包括有磁懸浮車輛(其車箱依靠磁力懸浮在軌道上)、氣懸浮車輛(其車箱依靠高壓空氣懸浮在軌道上)。現有的路面車輛包括有機動車輛、人力車輛。現有的機動車輛包括有內燃機車輛、電動機車輛。現有的交通線路設施種類多。
由於現有的交通車輛、交通工具種類太多,由於現有的交通線路設施也種類太多,各行其道,造成以下許多問題:1、佔用和浪費了大量的交通線路空間。2、佔用和浪費了大量的車輛資源、動力能源、城市空間資源。3、佔用和浪費了大量的乘客換乘時間。4、由於交通工具無法「全面軌道化」,由於路面車輛不在專用路權的線路上行駛,造成速度慢、事故多,無法真正實現無人駕駛化(全自動駕駛化)。5、造成交通工具、交通線路設施的投資重複,投資浪費大。6、造成乘客出行的「全程交通」成本高昂。6、由於交通工具無法「全面電動化」,大大增加了普通汽車在城市內的空氣汙染、視覺汙染。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缺點,提供一種具有「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和一種與之配套使用的、具有「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採取如下措施來達到。
技術實現要素:
內容1。
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類,牽引或行駛臺架(41)、機動車(42)、列車(43)、飛行器(44)、船舶(45),它的組成包括有至少下述部分,行駛部分(2)、控制部分(4)、驅動部分(5);
其行駛部分(2)包括有行駛臺架系統(17),其中行駛臺架系統(17)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系統,單軌路臺架系統(14)、雙軌路臺架系統(15)、多軌路臺架系統(16);
其驅動部分(5)或控制部分(4)設置在行駛部分(2)位置,並且驅動部分(5)與行駛部分(2)結構連接;
其驅動部分(5)包括有電力驅動系統(5.1);驅動部分(5)或電力驅動系統(5.1)與行駛部分(2)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連接,機械連接、動力連接、電路連接,驅動部分(5)或電力驅動系統(5.1)驅動行駛部分(2)行駛:
控制部分(4)與行駛部分(2)或驅動部分(5)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連接,機械連接、動力連接、電路連接,控制部分(4)控制電力驅動系統(5.1)驅動、行駛部分(2)行駛:
該電動交通工具既可以是一個「牽引或行駛臺架」,也可以是一個交通工具的機動「行走部分」,例如就是車輛的「底盤部分」、火車列車的機動「轉向架部分」。這是一種沒有載荷體部分(1)的、最簡單的「電動化、軌道化」的交通工具。
其特徵在於:
它的行駛部分(2)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的設備構造組成,其中有:
或者它的行駛部分(2)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軌路式行駛裝置,上軌道行駛裝置(7)、下軌道行駛裝置(8)、側軌道行駛裝置(9)、路面行駛裝置(10);
或者它的行駛部分(2)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支承式行駛裝置,軌輪行駛裝置(11)、磁懸浮行駛裝置(12)、氣懸浮行駛裝置(13);
或者它的行駛部分(2)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行駛臺架系統(17),單軌路臺架系統(14)、雙軌路臺架系統(15)、多軌路臺架系統(16);
或者它的行駛部分(2)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裝置或者系統,軌路式行駛裝置、支承式行駛裝置、行駛臺架系統(17)。
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的下部還可以設置載荷體部分(1)並且可以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或者斷開;下軌道行駛裝置(8)的上部還可以設置載荷體部分(1)並且可以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或者斷開;側軌道行駛裝置(9)的側部還可以設置載荷體部分(1)並且可以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或者斷開;路面行駛裝置(10)的上部還可以設置載荷體部分(1)並且可以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或者斷開。
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可以行駛在上軌道線路(24)位置,下軌道行駛裝置(8)可以行駛在下軌道線路(25)位置,側軌道行駛裝置(9)可以行駛在側軌道線路(26)位置;
其中,軌輪行駛裝置(11)可以行駛在車輪軌道線路(27)位置,磁懸浮行駛裝置(12)可以行駛在磁懸浮軌道線路(28)位置,氣懸浮行駛裝置(13)可以行駛在氣懸浮軌道線路(29)位置;
其中,單軌路臺架系統(14)可以行駛在單軌線路(21)位置、雙軌路臺架系統(15)可以行駛在雙軌線路(22)位置、多軌路臺架系統(16)可以行駛在多軌道線路(23)位置;
其中,軌路式行駛裝置或者支承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多軌道線路(23)、軌條式線路。
其中,支承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側軌道線路(26)、軌向式線路;
其中,軌路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車輪軌道線路(27)、磁懸浮軌道線路(28)、氣懸浮軌道線路(29)、軌型式線路。
這是一種有多套多種行駛裝置的、可以在多種形式軌道上行駛的、多功能的「牽引或行駛臺架」。它既可以在現有的地下、地面、空中的,雙軌線路(22)上行駛(包括有地鐵、普通鐵路、高鐵、城際鐵路等等),又可以在單軌線路(21)上行駛(即懸掛式單軌列車等),還可以在磁懸浮行駛裝置(12)、氣懸浮行駛裝置(13)上行駛;由於一物多用,由於一車多用,帶來了如下好處:1、減少了大量的交通線路空間。2、減少了大量的車輛資源、動力能源、城市空間資源。3、減少了大量的乘客換乘時間。4、大大減少了普通汽車在城市內的空氣汙染、視覺汙染。5、減少了乘客出行的「交通全程」成本。6、實現了交通工具的「全面軌道化」,真正實現了無人駕駛化(全自動駕駛化),造成速度快、事故少。7、實現了交通工具的「全面電動化」,大大增加了普通汽車在城市內的空氣汙染、視覺汙染。8、由於真正實現了交通工具的「全面軌道化」和「全面電動化」,大大減少了城市中地面車輛的數量。
內容2。
一種可以與內容1配套使用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它包括有軌道線路(20),軌道線路(20)包括有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多軌道線路(23);
其特徵在於:
它的軌道線路(20)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的線路構造組成,其中有:
或者它的軌道線路(20)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軌條式線路,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多軌道線路(23);
或者它的軌道線路(20)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軌向式線路,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側軌道線路(26);
或者它的軌道線路(20)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軌型式線路,車輪軌道線路(27)、磁懸浮軌道線路(28)、氣懸浮軌道線路(29)、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
或者它的軌道線路(20)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線路,軌條式線路、軌向式線路、軌型式線路。
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可以行駛在上軌道線路(24)位置,下軌道行駛裝置(8)可以行駛在下軌道線路(25)位置,側軌道行駛裝置(9)可以行駛在側軌道線路(26)位置;
其中,軌輪行駛裝置(11)可以行駛在車輪軌道線路(27)位置,磁懸浮行駛裝置(12)可以行駛在磁懸浮軌道線路(28)位置,氣懸浮行駛裝置(13)可以行駛在氣懸浮軌道線路(29)位置;
其中,單軌路臺架系統(14)可以行駛在單軌線路(21)位置、雙軌路臺架系統(15)可以行駛在雙軌線路(22)位置、多軌路臺架系統(16)可以行駛在多軌道線路(23)位置;
其中,軌路式行駛裝置或者支承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多軌道線路(23)、軌條式線路。
其中,支承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側軌道線路(26)、軌向式線路;
其中,軌路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車輪軌道線路(27)、磁懸浮軌道線路(28)、氣懸浮軌道線路(29)、軌型式線路。
由於一條軌道線路(20)多種用途,可以供多種形式的交通工具使用;例如,也可以供有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交通工具使用,大大減少了軌道線路(20)的建設條數,進而減少了軌道線路(20)的重複投資。
內容3。
根據內容1所述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或內容2所述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其特徵在於:
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可以行駛在上軌道線路(24)位置,下軌道行駛裝置(8)可以行駛在下軌道線路(25)位置,側軌道行駛裝置(9)可以行駛在側軌道線路(26)位置;
其中,軌輪行駛裝置(11)可以行駛在車輪軌道線路(27)位置,磁懸浮行駛裝置(12)可以行駛在磁懸浮軌道線路(28)位置,氣懸浮行駛裝置(13)可以行駛在氣懸浮軌道線路(29)位置;
其中,單軌路臺架系統(14)可以行駛在單軌線路(21)位置、雙軌路臺架系統(15)可以行駛在雙軌線路(22)位置、多軌路臺架系統(16)可以行駛在多軌道線路(23)位置;
其中,軌路式行駛裝置或者支承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多軌道線路(23)、軌條式線路。
其中,支承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側軌道線路(26)、軌向式線路;
其中,軌路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還可以行駛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線路位置,車輪軌道線路(27)、磁懸浮軌道線路(28)、氣懸浮軌道線路(29)、軌型式線路。
內容4。
根據內容1所述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其特徵在於:
它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載荷體部分(1)、電能儲蓄部分(3)、採集電力部分(6);其載荷體部分(1)就是交通工具的載客、載物、載重、載荷部分,例如車廂、機艙等等;例如,其電能儲蓄部分(3)就是交通工具的儲蓄動力電能的部分,例如化學蓄電池就是電動汽車的一種電能儲蓄部分(3);其採集電力部分(6)就是從交通工具的外部獲得電力的部分,例如電力機車的集電弓、無軌電車的集電桿就是電動汽車的一種採集電力部分(6);
其載荷體部分(1)可以與行駛部分(2)連接或者斷開;其連接或者斷開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直接連接或者斷開、間接連接或者斷開、剛性連接或者斷開、柔性連接或者斷開;
其上軌道行駛裝置(7)的下部還可以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其下軌道行駛裝置(8)的上部還可以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其側軌道行駛裝置(9)的側部還可以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其路面行駛裝置(10)的上部還可以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其連接或者斷開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直接連接或者斷開、間接連接或者斷開、剛性連接或者斷開、柔性連接或者斷開;
其驅動部分(5)或控制部分(4)還可以設置在載荷體部分(1)位置並且與之結構連接;
其電力驅動系統(5.1)、電能儲蓄部分(3)、採集電力部分(6)之間是電路連接。
內容5。
根據內容1所述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其特徵在於:
其中,在軌路式行駛裝置或者支承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之中還可以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臺架系統,單軌路臺架系統(14)、雙軌路臺架系統(15)、多軌路臺架系統(16);
其中,在軌路式行駛裝置之中還可以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軌輪行駛裝置(11)、磁懸浮行駛裝置(12)、氣懸浮行駛裝置(13)、支承式行駛裝置;
其中,在支承式行駛裝置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之中還可以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上軌道行駛裝置(7)、下軌道行駛裝置(8)、側軌道行駛裝置(9)、路面行駛裝置(10)、軌路式行駛裝置;
其中,在行駛臺架系統(17)之中還可以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軌輪行駛裝置(11)、磁懸浮行駛裝置(12)、氣懸浮行駛裝置(13)、支承式行駛裝置、上軌道行駛裝置(7)、下軌道行駛裝置(8)、側軌道行駛裝置(9)、路面行駛裝置(10)、軌路式行駛裝置;
路面行駛裝置(10)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胎輪行駛裝置(10.1)、膠輪行駛裝置(10.2)、履帶行駛裝置(10.3);
軌輪行駛裝置(1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剛輪行駛裝置(11.1)、膠輪行駛裝置(11.2)、履帶行駛裝置(11.3);、
氣懸浮行駛裝置(13)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軌氣墊浮空裝置(13.1)、固定翼裝置(13.2)、旋翼浮空裝置(113.3)、螺旋槳浮空裝置(13.4)。
內容6。
根據內容1所述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其特徵在於:
控制部分(4)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自動駕駛控制裝置(4.1)、人工駕駛控制裝置(4.2)。
驅動部分(5)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系統,電力驅動系統(5.1)、內燃機驅動系統(5.2)、噴氣驅動系統(5.3)、螺旋槳驅動系統(5.4)、人力驅動系統(5.5)、混合驅動系統(5.6);
其中混合驅動系統(5.6)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2種系統,電力驅動系統(5.1)、內燃機驅動系統(5.2)、噴氣驅動系統(5.3)、螺旋槳驅動系統(5.4)、人力驅動系統(5.5)。
內容7。
根據內容4所述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其特徵在於:
行駛部分(2)或者載荷體部分(1)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行駛臺架系統(17)、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智能開合系統(19);
其載荷體部分(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裝置,箱體裝置(1.1)、固定翼裝置(1.2)、螺旋槳裝置(1.3)、旋翼裝置(1.4);
其電能儲蓄部分(3)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系統,化學儲電系統(5.1)、物理儲電系統(5.2)、燃料電池系統(5.3)、電容系統(5.4);
其採集電力部分(6)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系統,剛性集電系統(6.1)、柔性集電系統(6.2);其中剛性集電系統(6.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系統,集電弓系統(6.4)、集電桿系統(6.5)。
內容8。
根據內容7所述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其特徵在於:
其行駛臺架系統(17)可以連接或者斷開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或系統,行駛部分(2)、載荷體部分(1)、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智能開合系統(19);
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可以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行駛部分(2)、行駛臺架系統(17);它們之間的連接或者斷開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直接連接或者斷開、間接連接或者斷開、剛性連接或者斷開、柔性連接或者斷開。
其智能開合系統(19)可以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行駛部分(2)、行駛臺架系統(17)、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其智能開合系統(19)控制著載荷體部分(1)、行駛部分(2)、行駛臺架系統(17)、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之間的連接或斷開。
內容9。
根據內容7所述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其特徵在於:
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剛性體連接系統(18.1)、柔性體連接系統(18.2);
其中,剛性體連接系統(18.1)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整體連接系統、摺疊體連接系統、套疊體連接系統;
其中,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收放連接系統、卷繞連接系統。
其整體連接系統、摺疊體連接系統、套疊體連接系統、收放連接系統、卷繞連接系統可以改變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的長度。
內容10。根據內容2或內容3所述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其特徵在於:
它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架空結構部分(31)、供電接觸網部分、光伏發電部分(32)、真空管道部分(33)、路面道路、上下樓梯、電梯、扶梯;
其架空結構部分(31)與軌道線路(20)連接;其供電接觸網部分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軌道線路(20)、架空結構部分(31);其光伏發電部分(32)設置在架空結構部分(31)的上部並與之連接;供電接觸網部分與光伏發電部分(32)電路連接,光伏發電部分(32)可以向供電接觸網部分輸出電力;供電接觸網部分可以向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輸出電力;真空管道部分(33)內部可以設置軌道線路(20);
其中架空結構部分(3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柱梁結構(31.1)、橋梁結構(31.2)、軌道梁(31.3)。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創造具有如下突出優點:
由於一物多用,由於一車多用,由於一線路多用,帶來了如下好處:1、減少了大量的交通線路空間。2、減少了大量的車輛資源、動力能源、城市空間資源。3、減少了大量的乘客換乘時間。4、大大減少了機動車、列車的製造成本。5、減少了交通工具投資、建設投資重複,投資投資浪費。6、大大減少了乘客出行的「全程交通」成本。7、由於真正實現了交通工具的「全面軌道化」,真正實現了無人駕駛化(全自動駕駛化),造成速度快、事故少。8、由於真正實現了交通工具的「全面電動化」,真正大大減少了普通汽車在城市內的空氣汙染、視覺汙染。9、由於真正實現了交通工具的「全面軌道化」和「全面電動化」,大大減少了城市中地面車輛的數量。
附圖說明
下述附圖中:數字標記中的「\」表示「或」意思,例如(1)\(2),表示(1)或(2)。數字標記中的「--」表示「至」意思,例如(1)--(4),表示(1)至(4),即表示(1)和(2)和(3)和(4)。
圖1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雙軌路臺架系統(15)的下軌道行駛裝置(8)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部單軌線路(21)處於連接閉合而入軌狀態的多種行駛裝置電動列車(43)正視圖。
圖1.1是圖1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部單軌線路(2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的正視圖。
圖2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下軌道行駛裝置(8)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電動列車(43)正視圖。
圖2.1是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部單軌線路(2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的正視圖。
圖3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側軌道行駛裝置(9)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部單軌線路(21)處於連接閉合而入軌狀態的多種行駛裝置電動列車(43)正視圖。
圖3.1是圖3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部單軌線路(2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的正視圖。
圖4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和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胎輪行駛裝置(10.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機動車(42)正視圖。
圖4.1是圖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軌(2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的正視圖。
圖5也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雙軌路臺架系統(15)的下軌道行駛裝置(8)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電動列車(43)正視圖。
圖5.1是圖5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軌(2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的正視圖。
圖6也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雙軌路臺架系統(15)的下軌道行駛裝置(8)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電動列車(43)側視圖。
圖6.1是圖6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軌(21)處於連接閉合而入軌狀態的正視圖。
圖7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和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胎輪行駛裝置(10.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機動車(42)側視圖,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軌(21)處於連接閉合而離軌狀態。
圖8是設置有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磁懸浮行駛裝置(12)或者氣懸浮行駛裝置(13)和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膠輪行駛裝置(10.2)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機動車(42)側視圖,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軌(2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
圖8.1、圖8.2是以色列開發的設置有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磁懸浮行駛裝置(12)的「空中飛梭」電動車側視照片參考圖。
圖9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正視圖,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載荷體部分(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
圖9.1是圖1的正視圖。
圖10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磁懸浮行駛裝置(12)或者氣懸浮行駛裝置(13)的多種行駛裝置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側視圖,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載荷體部分(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
圖11是設置有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和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的,採用車輪軌道線路(27)的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正視剖面圖。
圖12是設置有單軌線路(21)和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的,採用車輪軌道線路(27)、磁懸浮軌道線路(28)或氣懸浮軌道線路(29)的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正視剖面圖。
圖13是設置有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和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的,採用車輪軌道線路(27)、磁懸浮軌道線路(28)或氣懸浮軌道線路(29)的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正視剖面圖。
圖14是設置有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和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的,採用車輪軌道線路(27)、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的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正視剖面圖。
圖15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機動車(42)、列車(43)等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單軌線路(21)、上軌道線路(24)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的側視圖。
圖16也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機動車(42)、列車(43)等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單軌線路(21)、上軌道線路(24)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的側視圖。
圖17、圖17.1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飛行器(44)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軌道線路(20)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的側視圖、正視剖面圖。
圖18、圖18.1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飛行器(44)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軌道線路(20)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的側視圖、正視剖面圖。
圖19、圖19.1也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飛行器(44)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軌道線路(20)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的側視圖、正視剖面圖。
圖20可知,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船舶(45)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軌道線路(20)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的正視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從圖1、圖1.1、圖6、圖6.1可知,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雙軌路臺架系統(15)的下軌道行駛裝置(8)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機動車(42)。
這一種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是電動機動車(42),它包括有載荷體部分(1)、行駛部分(2)、控制部分(4)、驅動部分(5);
其驅動部分(5)或控制部分(4)設置在下述2種位置,載荷體部分(1)、行駛部分(2);
驅動部分(5)包括有電力驅動系統(5.1);電力驅動系統(5.1)與行駛部分(2)是動力連接和電路連接,電力驅動系統(5.1)驅動行駛部分(2)行駛:
其特徵在於:其行駛部分(2)包括有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下軌道行駛裝置(8),其上軌道行駛裝置(7)設置在載荷體部分(1)的上部並且可以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其下軌道行駛裝置(8)設置在載荷體部分(1)的下部並且可以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上軌道行駛裝置(7)行走的軌道線路(20)的單軌線路(21)採用工字型結構;
上軌道行駛裝置(7)或下軌道行駛裝置(8)包括有下述系統,軌輪行駛裝置(11)、行駛臺架系統(17)、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智能開合系統(19);其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的軌輪行駛裝置(11)行駛在單軌線路(21),其中下軌道行駛裝置(8)的軌輪行駛裝置(11)行駛在雙軌線路(22);
其行駛臺架系統(17)連接下述2種系統,軌輪行駛裝置(11)、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連接下述2種系統,載荷體部分(1)、行駛臺架系統(17);其行駛臺架系統(17)包括有下述輪組結構,雙輪架結構;其智能開合系統(19)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行駛臺架系統(17)、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智能開合系統(19)控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與載荷體部分(1)或者行駛臺架系統(17)的連接或斷開;在圖1.1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部單軌線路(2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在圖6.1中,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部單軌線路(21)處於連接閉合而入軌狀態的;
控制部分(4)包括有下述2種裝置,自動駕駛控制裝置(4.1)、人工駕駛控制裝置(4.2);驅動部分(5)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系統,內燃機驅動系統(5.2)、噴氣驅動系統(5.3)、螺旋槳驅動系統(5.4)、人力驅動系統(5.5);
它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電能儲蓄部分(3)、採集電力部分(6);其中電力驅動系統(5.1)、電能儲蓄部分(3)、採集電力部分(6)之間是電路連接,電力驅動系統(5.1)驅動行駛部分(2)行駛:其電能儲蓄部分(3)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系統,化學儲電系統(5.1)、物理儲電系統(5.2)、燃料電池系統(5.3)、電容系統(5.4);
這是一種多功能軌道車輛。既可以在現有的地下、地面、空中的雙軌線路(22)上行駛(包括有地鐵、普通鐵路、高鐵、城際鐵路等等),也可以在現有的空中的單軌線路(21)上行駛(即懸掛式單軌列車等)。
例如,這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一電動列車(43)可以從空中的單軌線路(21)進入地面的雙軌線路(22)上行駛。處於在空中單軌線路(21)上行駛的這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在進入車站或者換乘站並且駛入地面的雙軌線路(22)上之後,控制部分(4)指令智能開合系統(19),使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部單軌線路(21)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脫離空中單軌線路(21);此後,這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就能夠行駛在地面的雙軌線路(22)上。反之,這多種行駛裝置電動列車(43)也能夠從地面的雙軌線路(22)進入空中的單軌線路(21)行駛。見圖1.1。
這多種行駛裝置電動列車(43)的載荷體部分(1)還可載運普通汽車等其它車輛。處於在城市中的地面行駛的普通汽車在進入車站或者換乘站,並且駛入載荷體部分(1)內;此後,載荷體部分(1)就可在軌道線路(20)上把普通汽車載運到目的地。由於普通汽車不再城市內部行駛,只在城市外部行駛,這樣就大大減少普通汽車在城市內排放有害廢氣的空氣汙染,見圖7。
由於一臺架多用,一車多用,帶來了如下好處:1、減少了大量的交通線路空間。2、減少了大量的車輛資源、動力能源、城市空間資源。3、減少了大量的乘客換乘時間。4、大大減少了普通汽車在城市內的空氣汙染。5、減少了乘客出行的「交通全程」成本。5、大大減少了機動車、列車的製造成本。
實施例2。從圖2、圖2.1可知,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下軌道行駛裝置(8)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列車(43)。
其特徵在於:它的下軌道行駛裝置(8)的軌輪行駛裝置(11)行駛在單軌線路(21);其行駛臺架系統(17)包括有下述輪組結構,單輪架結構;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
該電動列車(43)就是常見的跨坐式單軌空中列車。這一種多功能軌道車輛,既可以在現有的空中的懸吊式單軌線路(21)上行駛,也可以在現有的跨坐式單軌線路(21)上行駛。
實施例3。從圖3、圖3.1可知,是設置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側軌道行駛裝置(9)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列車(43)。
其特徵在於:它設置有側軌道行駛裝置(9),側軌道行駛裝置(9)設置在載荷體部分(1)的2個側部並且可以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其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側軌道行駛裝置(9)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軌輪行駛裝置(11)行駛在單軌線路(21);其行駛臺架系統(17)包括有下述輪組結構,單輪架結構;其中在圖3中的軌輪行駛裝置(11)呈現豎向,在圖3.1中的軌輪行駛裝置(11)呈現橫向。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其側軌道行駛裝置(9)是增加列車在轉彎時的抗側力。
實施例4。從圖4、圖4.1、圖7可知,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和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胎輪行駛裝置(10.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機動車(42)。
其特徵在於:它的載荷體部分(1)下部設置有路面行駛裝置(10),其路面行駛裝置(10)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胎輪行駛裝置(10.1),其的胎輪行駛裝置(10.1)行駛在道路的路面上;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
這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機動車(42)就是在常見的普通電動車或者混合動力車的車頂上增加設置一套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它既可以在現有的空中的懸吊式單軌線路(21)上行駛,也可以在現有的道路的路面上行駛。從而實現了軌道交通與路面交通的跨界行駛。
實施例5。從圖5、圖5.1可知,也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和雙軌路臺架系統(15)的下軌道行駛裝置(8)都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列車(43)。
其特徵在於:它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行走的軌道線路(20)的單軌線路(21)採用下開縫的口字形結構。這種口字形單軌線路(21)的結構更穩定。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
實施例6。從圖7、圖4.1、圖5.1可知,也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和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胎輪行駛裝置(10.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機動車(42)。
其特徵在於:它的載荷體部分(1)上部的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設置有軌輪行駛裝置(11);其其載荷體部分(1)下部的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胎輪行駛裝置(10.1);上軌道行駛裝置(7)與上軌(21)處於連接閉合而離軌狀態。它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行走的軌道線路(20)的單軌線路(21)採用下開縫的口字形結構。這種口字形單軌線路(21)的結構更穩定。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實施例4、、實施例5。
實施例7。從圖8、圖8.1、圖8.2是可知,是設置有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磁懸浮行駛裝置(12)或者氣懸浮行駛裝置(13)和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膠輪行駛裝置(10.2)的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
其特徵在於:它的載荷體部分(1)上部的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設置有磁懸浮行駛裝置(12)或氣懸浮行駛裝置(13),其磁懸浮行駛裝置(12)或氣懸浮行駛裝置(13)與載荷體部分(1)連接;其上軌道行駛裝置(7)的磁懸浮行駛裝置(12)或氣懸浮行駛裝置(13)的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和智能開合系統(19)與在上軌(21)之中的行駛臺架系統(17)處於張開分離而離軌狀態狀態;其載荷體部分(1)下部的路面行駛裝置(10)採用膠輪行駛裝置(10.2);其餘特徵同實施例4。
這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機動車(42)就是在以色列開發的「空中飛梭」電動車的車箱下增加設置一套路面行駛裝置(10)的膠輪行駛裝置(10.2)。「空中飛梭」電動車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磁懸浮行駛裝置(12)。它既可以在現有的空中的懸吊式單軌線路(21)上行駛,也可以在現有的道路的路面上行駛。從而實現了磁懸浮行駛裝置(12)軌道交通與路面交通的跨界行駛。
參考資料——以色列擬建「空中飛梭」造價低廉時速可達百公裡2013-06-27:據央視新聞,為緩解城市交通堵塞,以色列的克拉維夫計劃推出一種全新的個人交通工具——「空中飛梭」,它不僅造價低廉,時速還可達上百公裡。一種外形類似飛梭的車輛便是這種新型交通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採用磁懸浮的方式在軌道上運行,每輛車內可坐2人。整個系統由一套複雜的計算機網絡控制,乘客通過智慧型手機預訂車輛,再到鄰近的車站乘坐便可直接抵達目的地。消息稱,空中飛梭的速度可達100公裡/小時,並且不會出現堵車的狀況。由於採用磁懸浮技術,「空中飛梭」運行系統的成本很低。整套系統的造價與地鐵、城市輕軌相比也低得多。據該系統製造商傑瑞·桑德斯介紹,耶路撒冷的輕軌每公裡造價為1.6億美元,美國加州的聖何塞輕軌造價約為每英裡1.7億美元,而「空中飛梭」的造價每公裡不到700萬美元。「這是天壤之別,這意味著造一公裡輕軌的錢,可用來造十六七公裡的空中飛梭線路。」據悉,此項目計劃在三個月後動工,首期工程將建造長約10公裡的線路進行試運行。如果運行成功,將在整個城市建造上百公裡的線路。目前以色列已有多個城市表現出對此交通系統的濃厚興趣。
實施例8。從圖9、圖9.1是可知,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軌輪行駛裝置(11)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牽引或行駛臺架(41)。該電動交通工具就是車輛的機動行走部分。它既可以是一個「牽引或行駛臺架」,也可以是一個交通工具的機動「行走部分」。例如就是車輛的「底盤部分」、火車的機動「轉向架部分」。這是一種沒有載荷體部分(1)的、最簡單的、電動的、有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也就是相當於一個沒有載荷體部分(1)的、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
其特徵在於:它沒有載荷體部分(1),只包括有行駛部分(2)、控制部分(4)、驅動部分(5);其驅動部分(5)或控制部分(4)設置在行駛部分(2);
其行駛臺架系統(17)連接下述2種系統,軌輪行駛裝置(11)、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連接行駛臺架系統(17);其智能開合系統(19)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行駛臺架系統(17)、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智能開合系統(19)控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可以與其它機動車的載荷體部分(1)的連接或斷開;
控制部分(4)包括有自動駕駛控制裝置(4.1);
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
例如,這是一種多功能的、在軌道行駛的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可以在現有的空中的單軌線路(21)上行駛(即懸掛式單軌列車等)。它可載運其它普通汽車等其它機動車。處於在城市中的地面行駛的普通汽車在進入車站或者換乘站,智能開合系統(19)控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與普通汽車的載荷體部分(1)連接;此後,這一種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就可在軌道線路(20)上把普通汽車懸掛式載運到目的地。到目的地之後,智能開合系統(19)控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與普通汽車的載荷體部分(1)斷開,使普通汽車回到路面上自由行駛。由於普通汽車不再城市內部行駛,只在城市外部行駛,這樣就大大減少普通汽車在城市內排放有害廢氣的空氣汙染,見圖7。
由於一物多用,一臺架多用,帶來了如下好處:1、減少了大量的交通線路空間。2、減少了大量的車輛資源、動力能源、城市空間資源。3、減少了大量的乘客換乘時間。4、大大減少了普通汽車在城市內的空氣汙染。5、減少了乘客出行的「交通全程」成本。6、大大減少了機動車、列車的製造成本。
實施例9。從圖10可知,是設置有單軌路臺架系統(14)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磁懸浮行駛裝置(12)或者氣懸浮行駛裝置(13)的多種行駛裝置的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
其特徵在於:它的行駛部分(2)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包括設置有磁懸浮行駛裝置(12)或氣懸浮行駛裝置(13);其餘特徵同實施例8。
這一個有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就是在以色列開發的「空中飛梭」電動車的車箱下增加設置一套路面行駛裝置(10)的膠輪行駛裝置(10.2)。其「空中飛梭」電動車的上軌道行駛裝置(7)採用磁懸浮行駛裝置(12)。它既可以在現有的空中的懸吊式單軌線路(21)上行駛,也可以在現有的道路的路面上行駛。從而實現了磁懸浮行駛裝置(12)軌道交通與路面交通的跨界行駛。
實施例10。從圖11、圖1、圖1.1、圖6、圖6.1可知,是設置有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和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的,採用車輪軌道線路(27)的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它的包括有軌道線路(20)、架空結構部分(31)、供電接觸網部分;其架空結構部分(31)與軌道線路(20)連接;其中架空結構部分(31)包括有柱梁結構(31.1)、軌道梁(31.3),軌道梁(31.3)架設在柱梁結構(31.1);
其特徵在於:它的軌道線路(20)包括有下述其中2種線路,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它的軌道線路(20)包括有下述其中2種線路,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它的軌道線路(20)包括有車輪軌道線路(27);其供電接觸網部分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軌道線路(20)、架空結構部分(31);
其中雙軌線路(22)和下軌道線路(25)的車輪軌道線路(27)設置在軌道梁(31.3)的上部;其中單軌線路(21)和上軌道線路(24)的車輪軌道線路(27)設置在軌道梁(31.3)的下部;軌道線路(20)的供電接觸網部分上
這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是具有行駛2種軌道形式的軌道線路(20)。它既有行駛懸吊式單軌列車(43),也有行駛坐式雙軌列車(43)。一線兩用。
實施例11。從圖12、圖2、圖2.1、圖8、圖9、圖9.1、圖10可知,是設置有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和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的,採用車輪軌道線路(27)、磁懸浮軌道線路(28)或氣懸浮軌道線路(29)的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它的單軌線路(21)、上軌道線路(24)採用磁懸浮軌道線路(28)或氣懸浮軌道線路(29);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0。以色列開發的「空中飛梭」電動車就可以行駛在單軌線路(21)、下軌道線路(25)的磁懸浮軌道線路(28)上。
實施例12。從圖13可知,是設置有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和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的,採用車輪軌道線路(27)、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的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它的雙軌線路(22)和下軌道線路(25)的兩邊增加設置有2條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以供下了車輪軌道線路(27)的列車的乘客轉乘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慢行使用,解決乘客完成小於1000米的短途路程;它的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設置在室內。其架空結構部分(31)包括有橋梁結構(31.2)、軌道梁(31.3),橋梁結構(31.2)採用斜拉橋。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0。
實施例13。從圖14可知,也是設置有單軌線路(21)、雙軌線路(22)和上軌道線路(24)、下軌道線路(25)的,採用車輪軌道線路(27)、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的一種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它的雙軌線路(22)和下軌道線路(25)的一邊增加設置有2條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以供下了車輪軌道線路(27)的列車的乘客轉乘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慢行使用;它的傳送帶面軌道線路(30)設置在室外。它的架空結構部分(31)包括有柱梁結構(31.1)、軌道梁(31.3)。它還包括有供電接觸網部分、光伏發電部分(32);其光伏發電部分(32)設置在架空結構部分(31)的房頂上部並與之連接;供電接觸網部分與光伏發電部分(32)電路連接,光伏發電部分(32)可以向供電接觸網部分輸出電力。
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0、實施例12。
實施例14。從圖15可知,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機動車(42)、列車(43)等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單軌線路(21)、上軌道線路(24)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包括有牽引或行駛臺架(41)、機動車(42)、列車(43)等;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包括有上軌道線路(24)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還包括有供電接觸網部分;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機動車(42)、列車(43)等可以行駛在上軌道線路(24)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上;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還可以牽引行駛在路面行駛裝置(10)上的機動車(42);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與機動車(42)之間包括有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包括有剛性體連接系統(18.1);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可以設置在行駛臺架系統(17)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或者斷開;它們之間的連接或者斷開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直接連接或者斷開、間接連接或者斷開、剛性連接或者斷開;其中,剛性體連接系統(18.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整體連接系統、摺疊體連接系統、套疊體連接系統;其摺疊體連接系統、套疊體連接系統可以改變剛性體連接系統(18.1)長度;剛性體連接系統(18.1)長度變短之後,有利於機動車(42)離開路面上升進入上軌道線路(24)行駛;或者剛性體連接系統(18.1)長度變長之後,有利於機動車(42)離開上軌道線路(24)下降進入路面,在與剛性體連接系統(18.1)斷開之後進入路面行駛;見圖15中的實線部分;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還可以被在路面行駛裝置(10)上的機動車(42)牽引行駛在上軌道線路(24)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並且牽引或行駛臺架(41)上的採集電力部分(6)還可以向機動車(42)輸送電力驅動機動車(42)行駛;見圖15中的虛線部分;
軌道線路(20)的架空結構部分(3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橋梁結構(31.2)、軌道梁(31.3)、支柱(31.4),橋梁結構(31.2)採用懸索橋;供電接觸網部分設置在軌道線路(20)位置;
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至實施例13。
實施例15。從圖16可知,也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機動車(42)、列車(43)等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單軌線路(21)、上軌道線路(24)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包括有柔性體連接系統(18.2);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就是柔性纜索;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可以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行駛部分(2)、行駛臺架系統(17);它們之間的連接或者斷開;其連接或者斷開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直接連接或者斷開、間接連接或者斷開、柔性連接或者斷開;其中,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包括有柔性體連接系統(18.2);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收放連接系統、卷繞連接系統;其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可以改變長度;見圖16中的實線部分;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還可以被在路面行駛裝置(10)上的機動車(42)牽引行駛在上軌道線路(24)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並且牽引或行駛臺架(41)上的採集電力部分(6)還可以通過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向機動車(42)輸送電力驅動機動車(42)行駛;見圖16中的虛線部分;
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就是導電柔性纜索。
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4。
實施例16。從圖17、圖17.1、圖18、圖18.1可知,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飛行器(44)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軌道線路(20)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包括有牽引或行駛臺架(41)、飛行器(44);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包括有上軌道行駛裝置(7)或下軌道行駛裝置(8)或側軌道行駛裝置(9)或路面行駛裝置(10)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還包括有供電接觸網部分;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飛行器(44)可以行駛在上軌道線路(24)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上;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還可以牽引行駛在路面行駛裝置(10)上的飛行器(44);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與飛行器(44)之間包括有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包括有剛性體連接系統(18.1);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可以設置在行駛臺架系統(17)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或者斷開;它們之間的連接或者斷開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直接連接或者斷開、間接連接或者斷開、剛性連接或者斷開;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還可以被在路面行駛裝置(10)上的飛行器(44)牽引行駛在上軌道線路(24)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
牽引或行駛臺架(41)上的採集電力部分(6)還可以向飛行器(44)輸送電力驅動飛行器(44)行駛;
其飛行器(44)包括有氣懸浮行駛裝置(13)的固定翼裝置(13.2)或者旋翼浮空裝置(113.3)或者螺旋槳浮空裝置(13.4);或者飛行器(44)的載荷體部分(1)包括有下述裝置,箱體裝置(1.1)、固定翼裝置(1.2)或螺旋槳裝置(1.3)或旋翼裝置(1.4);從圖17、圖17.1可知,飛行器(44)是電動的固定翼飛機;從圖18、圖18.1可知,飛行器(44)是電動的直升飛機或者旋翼飛機;
軌道線路(20)的架空結構部分(31)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部分,橋梁結構(31.2)、軌道梁(31.3)、支柱(31.4),橋梁結構(31.2)採用懸索橋;供電接觸網部分設置在軌道線路(20)位置;
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至實施例15。
由於飛行器(44)可以從軌道線路(20)的供電接觸網部分上,通過牽引或行駛臺架(41)上的採集電力部分(6)獲得電力,從而驅動飛行器(44)行駛。由此,飛行器(44)可以只攜帶很少量的電能儲蓄部分(3)---蓄電池,就可以長途飛行了。它只是在起飛、降落、短途飛行等等時間才使用電能儲蓄部分(3)---蓄電池的少量電力。
實施例17。從圖19、圖19.1可知,也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飛行器(44)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軌道線路(20)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包括有柔性體連接系統(18.2);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就是柔性纜索;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可以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行駛部分(2)、行駛臺架系統(17);它們之間的連接或者斷開;其連接或者斷開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直接連接或者斷開、間接連接或者斷開、柔性連接或者斷開;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還可以被飛行器(44)牽引行駛在上軌道行駛裝置(7)或下軌道行駛裝置(8)或側軌道行駛裝置(9)或路面行駛裝置(10)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並且牽引或行駛臺架(41)上的採集電力部分(6)還可以通過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向飛行器(44)輸送電力驅動飛行器(44)行駛;
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就是導電柔性纜索。
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6、實施例17。
實施例18。從圖20可知,是有電動的牽引或行駛臺架(41)、船舶(45)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軌道線路(20)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其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包括有柔性體連接系統(18.2);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就是柔性纜索;體身與臺架連接系統(18)可以設置在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位置並且可以與它連接或者斷開,載荷體部分(1)、行駛部分(2)、行駛臺架系統(17);它們之間的連接或者斷開;其連接或者斷開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直接連接或者斷開、間接連接或者斷開、柔性連接或者斷開;
其牽引或行駛臺架(41)還可以被船舶(45)牽引行駛在上軌道行駛裝置(7)或下軌道行駛裝置(8)或側軌道行駛裝置(9)或路面行駛裝置(10)以及單軌線路(21)或雙軌線路(22)等軌道線路(20);並且牽引或行駛臺架(41)上的採集電力部分(6)還可以通過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向船舶(45)輸送電力驅動船舶(45)行駛;
柔性體連接系統(18.2)就是導電柔性纜索;
船舶(45)的驅動部分(5)還包括有下述其中至少之一種系統,內燃機驅動系統(5.2)、噴氣驅動系統(5.3)、螺旋槳驅動系統(5.4)。
其餘特徵同實施例16。
由於船舶(45)可以從軌道線路(20)的供電接觸網部分上,通過牽引或行駛臺架(41)上的採集電力部分(6)獲得電力,從而驅動船舶(45)行駛。由此,船舶(45)可以只攜帶很少量的燃料、蓄電池,就可以長途航行了。它只是在起航、降航、短途航等等時間才使用燃料、蓄電池的少量能源。
實施例19。是有電動的多種行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在真空管道部分(33)內部的軌道線路(20)上的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
其特徵在於:其多種軌道的交通設施還包括有真空管道部分(33),其真空管道部分(33)內部可以設置軌道線路(20);餘特徵同實施例1至實施例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