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艙驅動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0:00:11 1
專利名稱:行李艙驅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關閉行李艙的控制裝置。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乘客可在飛機中使用的行李艙。但是,本發明也可以用於其它類型的乘客運輸工具(例如,火車,公共汽車,輪船等)。
背景技術:
通常將行李放在布置於頭頂上的行李艙中。這種解決方案通過利用一般不使用的空間而避免了僅使用地板來堆放行李。
在一些構造中,特別是在飛機中,行李艙包括可活動的箱體,其設計成容納要堆放的行李。該箱體可以在允許接近箱體內部的開啟的底部位置和關閉的頂部位置之間移動。在箱體處於底部位置時將行李放入箱體,然後將箱體朝向其關閉位置向上推動。在關閉箱體時,必須向上推動箱體和容納在其中的全部負載,以將其帶至關閉位置。
受驅動的行李艙可以允許行李箱易於從開啟位置運動到關閉位置,並在開啟行李艙時制動該箱體。然而,這種箱體的控制對於使用者來說可能會不自然,因為無論是否由氣缸助動,其與手動行李艙完全不同。在一些情形下,對於使用者而言,這可能是麻煩的。從而,例如,如果使用者忘記將一件行李放入行李艙中,並在行李艙關閉的過程中注意到這一點,則由於採用了機動行李艙,使用者必須等行李艙關閉,然後重新開啟行李艙,從而他能將該件被遺忘的行李放入行李艙中。而採用手動控制行李艙時,一旦乘客注意到他忘記將一件行李放入行李艙中,則他鬆開行李艙,於是行李艙立即開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改進的用於行李艙的控制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用於關閉行李艙的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包括控制機構、活動部件、和適於檢測由使用者觸發的第一事件並將第一控制信號發送給控制機構的檢測單元,其中第一控制信號對應於第一事件,其中控制機構適於關閉活動部件,且其中行李箱的關閉由第一控制信號觸發。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第一事件是向一個區域施加的壓力信號以及使用者接近的其中一個。而且,活動部件包括用於裝載行李的開口和下部外表面,其中該區域與活動部件的下部外表面相對應,且其中檢測單元布置在與活動部件的下部外表面相對應的高度上。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檢測單元還適於檢測第二事件並將第二控制信號發送給該機構,其中第二控制信號與作用於該區域的第二事件相對應,其中該機構還適於開啟行李艙,且其中行李艙的開啟由第二控制信號觸發。
應該注意的是,第一或第二事件可以是壓力信號或拉動信號或者,例如一系列單獨的壓力信號。
控制裝置可以在壓力施加到檢測單元上時發送控制信號。一旦壓力(等價於力)停止,則信號改變,且用於輔助關閉的機構可以考慮這種改變。從而,輔助機構可以以如下的方式驅動,使行李艙,或者更具體地其活動部件「自然地」反應當沒有壓力施加在行李艙的活動部件上時,輔助關閉的機構可以斷開。以這種方式,行李艙可以以與當使用者停止推動「手動」行李艙並且其再次開啟時相同的方式反應。
為了具有更人機工程的控制裝置,檢測單元有利地相對於活動部件的開口在與行李艙寬度至少一半相對應的長度上縱向延伸,且位於行李艙活動部件的開口附近。從而檢測裝置位於活動部件上,處於使用者自然地試圖推動行李艙關閉的位置。
檢測單元包括,例如,從一組電阻傳感器和電容傳感器中選出的壓力傳感器。
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檢測單元例如布置在槽的底部,且支承梁以如下的方式彈性地安裝在槽中即當壓力施加在支承梁上時,其作用在檢測裝置上。支承梁例如具有大致為矩形的截面形狀,具有設計成作用在檢測裝置上的內表面、與內表面相對且使用者可以在其上施加壓力的外表面、和兩個側面,每個側面具有縱向延伸的凸緣,且容納支承梁的槽的每一側部具有凹部,支承梁的凸緣設置在凹部中。
在該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印刷電路板例如容納在槽的底部,且支承梁的內表面是導電的,當沒有壓力施加在支承梁上時,該導電錶面距印刷電路板一定距離。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檢測裝置覆蓋例如活動部件的下部外表面的主要部分。而且它們表現為薄膜形式。在該實施方式的變型形式中,後者通過絕緣材料層與活動部件的下部外表面電絕緣,並由裝飾層覆蓋。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設計成位置於頭頂的行李艙,該行李艙包括處於開啟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的活動部件,和用於作用在所述活動部件上以促進其關閉的機構,其特徵在於本發明包括如上所述的作用於所述機構上的控制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結合在飛機行李艙中的檢測單元,該檢測單元包括具有活性層的電容傳感器,其中電容傳感器適於檢測由使用者觸發的事件。檢測單元適於向控制機構發送第一控制信號,其中第一控制信號與第一事件相對應。
根據本發明的該示例性實施方式,電容傳感器可以完全集成到行李艙衣帽架中。如果電容傳感器檢測到由使用者觸發的事件,例如特定的使用者運動,則向控制機構發送相應的控制信號。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該控制機構然後可以幫助使用者開啟或關閉行李艙。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檢測單元還包括適於向電容傳感器提供電壓並分析由電容傳感器產生的電場的電路,其中該電場與由使用者觸發的事件相對應。從而,該電路可以適於確定是否發生了相應的使用者行為或事件。例如,該電路可以校準或甚至編程,使得特定事件可以被清楚地識別為例如使用者關閉行李艙的意圖。另一方面,該電路還可以進一步校準或編程,以檢測和識別與使用者開啟行李艙的意圖相對應的第二事件。應該注意的是,根據對其應用的單獨需求,與電路結合的電容傳感器的靈敏度可以單獨地調校。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事件是向一個區域施加的壓力信號以及使用者接近的其中一個。
從而,傳感器可以通過檢測電容變化而檢測施加到行李艙特定區域上的壓力。而且,電路可以校準,使得不僅可以檢測壓力信號,而且甚至可以檢測例如使用者的手向行李艙該區域的接近,導致電容變化。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活性層是導電材料,其與周圍行李艙結構絕緣。
而且,活性層可以包括碳纖維,鋁或銅箔,或者銅或鋁網,或柵格材料。
採用碳纖維作為活性層可以導致簡單且成本低地將檢測單元結合到行李艙中。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檢測單元在用於關閉飛機行李艙的控制裝置中的應用。
根據參考下文中所說明的實施方式,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方面將變得更加清楚。
下面將參考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行李艙。
圖2示出了根據圖1中的剖面線II-II的放大截面圖,該圖中還表示了使用者的手。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控制裝置的截面示意圖,該截面與圖4中的剖面線III-III相對應。
圖4示出了用在圖3中所示的控制裝置中的印刷電路板。
圖5示出了與圖2中的視圖(沒有手)相對應的用於本發明的一個變型實施方式的不同比例的截面圖。
圖6示出了包括電容傳感器的行李艙的活動部件的平面圖。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行李艙。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表示一種設計成在飛機(或其它乘客運輸工具)中位於頭頂的行李艙。通常,該行李艙包括固定箱體2和活動部件4,活動部件4處於完全位於固定箱體2內部的關閉位置和從箱體2伸出的開啟位置之間。
例如可以想到,活動部件4通過繞大致水平的軸6轉動而從其開啟位置轉到關閉位置。當然其它運動也是可能的。圖中未示出的機構首先在行李艙開啟過程中、其次在其關閉過程中提供助力。
在行李艙的開啟過程中,特別是當行李艙已裝載時,必須防止活動部件4突然下落。實際上,這會產生損壞行李艙的衝擊,還會導致行李艙內的行李落下。在行李艙的關閉過程中,輔助機構提供克服活動部件4和其中所容納行李重量的力。實際上,為了從開啟位置轉到關閉位置,活動部件4需要從低位轉到高位,因此重力阻礙這種運動。
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輔助機構是用於在升高運動中制動活動部件4的下降或驅動活動部件的電動機。該機構也可以是包括一個或多個助力缸的被動式機構。
以下的描述特別涉及用於在裝有輔助機構的行李艙關閉的過程中作用在輔助機構上的控制裝置。
在圖1中,線性控制區域8布置在手柄10的兩側。手柄10通常用於相對於固定箱體2釋放活動部件4,從而用於控制行李艙的開啟。
活動部件4具有行李能放入其中的箱體形式。該箱體相對於固定箱體2滑動(或轉動)。該箱體包括形成活動部件4以及行李艙的下表面12的底壁。活動部件4還具有開口14,用於允許要堆放的行李放入和取出。在行李艙的關閉位置,開口14完全縮入到固定箱體2中。在行李艙的開啟位置,乘客通過開口14將他的行李放入所述行李艙或從所述行李艙將他的行李取出。圖1表示處於半開位置中的行李艙。在圖1和2中,還可以看到邊緣16。邊緣16布置在開口14的底部,用於當行李艙特別處於開啟位置時,阻止物體掉出行李艙。該邊緣16沿著活動部件的下表面12延伸。手柄10通常在邊緣16和開口14附近位於行李艙的活動部件4的中央。
特別在圖2-4表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該機構的控制裝置布置在位於手柄10兩側的線性區域8上。這些線性區域8大致平行於邊緣16延伸。
控制裝置包括印刷電路板18、導電元件20和支承梁22。
圖3示意性表示了這些元件。導電元件20固定在支承梁22上,例如通過粘接,並朝向印刷電路板18。在停止位置,當沒有壓力作用在支承梁22上時,導電元件20距離印刷電路板18一定距離。這兩個元件之間沒有接觸。另一方面,當壓力作用在支承梁22上時,導電元件20被支承梁22沿印刷電路板18的方向驅動,並與印刷電路板18接觸。從而這種接觸由未示出的電子裝置檢測到並且向輔助機構發送電信號。
導電元件20具有例如矩形帶的形式,其尺寸大致與同樣為矩形的印刷電路板18的尺寸一致。該元件例如由碳或碳基材料製成。這裡,其它導電材料也可以用於製造該導電元件20。
印刷電路板18在圖4中以平面圖表示。可以看到印刷電路板18包括方形槽形式的軌道24,其在印刷電路板18的全部長度上延伸。可以從圖2中看出,印刷電路板18布置在槽26的底部,槽26位於活動部件4的下表面12中。該槽26位於下表面12的外側。支承梁22封閉槽26並略微突出至該槽的外側。
為了在靜止位置中將導電元件20保持在距印刷電路板18一定距離處,支承梁22具有側凸緣28。這些凸緣布置在處於相應槽26側壁中的相應凹部中。
支承梁22為成形部件,由絕緣材料製成,例如合成材料,並具有承載導電元件20的內表面、從槽26突出的外表面和兩個縱向側面。凸緣22由縱向側面所承載,並大致垂直於縱向側面延伸。側凸緣28位於支承梁22上,且相應凹部以如下方式位於槽26的側面即當側凸緣28處於其凹部中時,導電元件20保持在距印刷電路板18一定距離(毫米或幾十毫米的數量級)處。
如圖2中所示,槽26可以位於設置在活動部件4的下表面12自由端上的部件30中。該部件30可以安裝到該自由端上,在開口14的側面,或可以模製在其上。該部件還可以結合到例如上述邊緣16。
上述控制裝置上的作用可以很自然地進行。當乘客將他的行李放入行李艙(處於開啟位置中)中時,他推動活動部件的下表面12,以關閉行李艙。而且,他自然地推動與活動部件4的轉軸6相對的一側,而且下表面12的該區域通常是離他最近且最容易接觸的區域。從而,通過自然地推動行李艙的活動部件4以關閉行李艙,乘客(或者交通工具上的人或其他任何人)作用在輔助機構的控制裝置上。然後,控制裝置發送電信號。電子盒(圖中未表示)接收該信號,然後控制輔助機構。一旦乘客(或其他人)停止對支承梁22施壓,由上述控制裝置發送的電信號中斷。電子盒會考慮該信息。這種信號中的變化可以解釋為使用者停止關閉行李艙的意願。該機構然後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反應。例如其可以在發現支承梁22上的接觸停止時的位置釋放活動部件4。也可以在該時刻提供行李艙的重新開啟。在一些情況中,還可以考慮關閉(例如當行李艙幾乎關閉時的接觸結束時)。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如圖5中所示,檢測單元的電容傳感器34完全覆蓋下表面12,圖5是活動部件4的下表面12的截面圖。
在圖中所示實施方式中,下表面12由碳構成。該表面包括基於碳纖維的合成材料的多層32。下表面12的外側由片狀的電容壓力傳感器34覆蓋。傳感器34與電路500電連接,電路500適於向電容傳感器提供電壓並適於分析由電容傳感器產生的電場,其中該電場與事件相對應。
由於活動部件4的下表面12由導電材料(例如,碳或任何其它導電材料,如銅)構成,因此其必須與該下表面12的電容傳感器34絕緣。導電材料還可以是由諸如鋁或銅等金屬製成的箔、層或柵格。通過在下表面12和電容傳感器34之間放置基於玻璃纖維的絕緣薄膜36而實現絕緣。而且,例如,由於保護或美觀的原因,電容傳感器34覆蓋一層裝飾膜38。膜38可以具有不同的外觀。例如,其可以由與行李艙所處運輸工具的座椅匹配的纖維、合成材料等製成。
圖6示出了包括電容傳感器34的行李艙的活動部件的平面圖,電容傳感器34集成在活動部件4中。根據本發明的該示例性實施方式,電容傳感器34可以覆蓋下表面外側相當大的部分,例如114cm×16cm的面積。電路500例如可以布置在手柄10後面。
但是,電容傳感器34甚至可以覆蓋下表面12的全部外側(除了手柄10外)。
使用者碰到外側的下表面12或使用者接近電容傳感器34時,則該事件被檢測到並且相應的電信號被發送到用於管理控制機構的電子盒500,控制機構輔助移動活動部件4。這裡,可以提供與關於控制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所述的操作相似的操作。這可以允許例如通過施加最小的力關閉行李艙。因此,使用者可以僅用其指尖關閉行李艙。
應該注意的是,控制機構使活動部件運動的運動速度可以取決於使用者施加的壓力量。例如,較小的壓力會導致行李艙較小的關閉速度,而較大的壓力會導致行李艙較高的關閉速度。
但是,包括電容傳感器34的檢測單元還可適於檢測與使用者開啟行李艙的意圖相對應的第二事件。例如,該事件可以是一系列特定的單獨壓力衝擊或使用者手的一系列接近。例如,一次較短的壓力衝擊會觸發行李艙的關閉,而兩次較短的壓力衝擊會觸發行李艙的開啟。從而,電容傳感器34可以包括結合到行李艙箱體材料中的活性層。該活性層可以包括導電材料,例如銅或碳纖維,並可以與行李艙結構電絕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碳纖維材料可以用作活性層,因為碳纖維也可以用作行李艙其它部件的建造材料。
採用碳纖維作為活性材料層會導致行李艙結構均勻的材料成分,使得從外側看不見傳感器。從而,這樣的傳感器可以集成到飛機機艙結構中,而不可見。這樣,機艙設計不會受傳感器集成的不利影響。
檢測單元還可以包括適於向電容傳感器34提供電壓並適於分析由電容傳感器34產生的電場的電路500。電路500可以為集成電路或任何其它類型的適於向電容傳感器34供電並分析相應檢測信號的電路。
活性層可以與電路盒500電連接。使用包括上述電容傳感器的檢測單元可以提供智能開關,其可以易於在製造過程中集成到機艙結構中。通過將傳感器與其周圍結構隔離,例如,通過使用圍繞傳感器的玻璃纖維墊,用於產生電場所需的功率可以減到最小。這樣,可以進一步改善電磁兼容性。
在活性感應層34的製造過程中,為了使活性層34與周圍結構絕緣,活性感應層34夾在一層或多層玻璃纖維墊之間。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感應層34是絕緣層後的第一層。但是,根據電子或靈敏度考慮,絕緣層和活性層的順序可以改變。例如,如果期望在活動部件的每一表面(即,內表面和外表面)上具有感應層,則可以實現兩個感應層,由玻璃纖維墊而電絕緣,導致兩層活性層和其中的玻璃纖維墊的夾層結構。
在行李艙結構的製造過程中,不同的層通過施加高壓和高溫層壓在一起。在層壓和硬化後,所形成的包括傳感器的行李艙可以進一步處理。這種進一步處理可以包括上漆或進一步的層壓步驟。
電容傳感器可以用作集成到機艙結構中的不可見開關,尤其是作為位於衛生間或其它乘客區域中的特別設計的光開關。而且,傳感器可以用作開啟行李艙的不可見開關,其僅由機艙乘務人員使用。而且,傳感器可以用作控制駕駛艙門鎖系統的開關。
應該注意的是,傳感器也可以用在承受諸如熱或潮溼的極端物理條件的區域中。
上述控制裝置的實施方式可以允許具有以與手動行李艙相同方式操作的機動行李艙。從而使用者可以很自然地使用該行李艙,甚至不會注意到該行李艙是機動的。上述裝置甚至可以用於測量行李艙使用者所施加的力。這樣,當驅動輔助機構時,可以根據使用者在行李艙活動部件上施加的力而驅動。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行李艙,包括感應層34和適於向電容傳感器提供電壓並分析由電容傳感器產生的電場的電子盒500,其中電場與事件相對應。
應該注意的是,本發明不限於上述通過非限制性例子說明的實施方式。本發明也可以涉及落入所附權利要求範圍內的、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全部變型實施方式。
上述傳感器通過非限制性例子給出。這裡強調這些傳感器不同於「開/關」式按鈕。由這些傳感器發出的信號表示使用者是否對行李艙的活動部件施加力。
這些描述是基於活動部件是轉動部件的行李艙。當然,本發明還可以用於具有不同機構的行李艙。
傳感器的形狀和大小可以與提出的形狀不同,並可以用於飛機、汽車、公共汽車、火車或家具中的各種應用。這樣的傳感器也可以用作隱藏開關或設計開關,例如在膝上型計算機或其它電子裝置中。第一實施方式提出兩個傳感器位於行李艙手柄兩側。可以提供更多數量的傳感器。在第二實施方式中,行李艙的全部外表面被傳感器覆蓋。當然也可以採用傳感器覆蓋行李艙下表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中間解決方案。
應該注意的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輔助機構或控制機構可以改變為電動機、氣動或液壓機構、或氣缸。
應該注意的是,術語「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驟,而「一個」不排除多個,且單處理器或系統可以完成權利要求中引用的多個裝置的功能。而且結合不同實施方式所說明的元件也可以組合。
還應該注意的是,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不應該解釋為限制權利要求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關閉行李艙的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包括檢測單元(18,20,34);控制機構;活動部件(4),適於在開啟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運動;其中檢測單元適於檢測由使用者觸發的第一事件,並將第一控制信號發送給控制機構;其中第一控制信號與第一事件相對應;其中控制機構適於關閉活動部件(4);且其中行李箱的關閉由第一控制信號觸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第一事件是向一個區域施加的壓力信號以及使用者接近的其中一個;其中活動部件(4)包括用於裝載行李的開口(14)和下部外表面(12);其中該區域與活動部件(4)的下部外表面(12)相對應;且其中檢測單元(18,20,34)布置在與活動部件(4)的下部外表面(12)相對應的高度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檢測單元(18,20,34)還適於檢測第二事件並將第二控制信號發送給該機構,其中第二控制信號與第二事件相對應;其中該機構還適於開啟行李艙;且其中行李艙的開啟由第二控制信號觸發。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檢測單元(18,20,34)相對於活動部件(4)的開口(14)在與行李艙寬度的至少一半相對應的長度上縱向延伸,且位於活動部件(4)的開口(14)附近。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檢測單元(18,20,34)包括從一組電阻傳感器和電容傳感器中選出的壓力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檢測單元(18,20)布置在槽(26)的底部,並且支承梁(22)以如下方式彈性地裝在槽(26)中當壓力施加在其上時,其作用在檢測單元(18,20)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支承梁(22)具有大致成矩形截面形狀的部件,具有設計成作用在檢測單元(18,20)上的內表面、與內表面相對且使用者可以在其上施加壓力的外表面、和兩個側面,其中每個側面具有縱向延伸的凸緣(28),且其中容納支承梁(22)的槽(26)的每一側部具有凹部,支承梁(22)的凸緣(28)布置在凹部中。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印刷電路板(18)容納在槽(26)的底部,且支承梁(22)的內表面導電,當沒有壓力作用在支承梁(22)上時,該導電錶面(20)距印刷電路板(18)一定距離。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檢測單元(34)覆蓋活動部件(4)的下部外表面(12)的主要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檢測單元(34)表現為薄膜形式。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薄膜(34)通過絕緣材料層(36)與活動部件的下部外表面(12)電絕緣,並由裝飾層(38)覆蓋。
12.一種適於布置於頭頂的行李艙,該行李艙包括可在開啟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運動的活動部件(4),和用於作用在所述活動部件(4)上以促進其關閉的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該行李艙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適於作用在所述控制機構上的檢測單元(18,20;34)。
13.一種用於結合在飛機行李艙中的檢測單元,該檢測單元(34)包括具有活性層的電容傳感器,其中電容傳感器適於檢測由使用者觸發的事件;其中檢測單元(34)適於向控制機構發送第一控制信號;且其中第一控制信號與第一事件相對應。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檢測單元,還包括適於向電容傳感器提供電壓並分析由電容傳感器所產生電場的電路(500);其中電場與事件相對應。
15.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檢測單元,其中該事件是向一個區域施加的壓力信號以及使用者接近的其中一個。
16.根據權利要求13-15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測單元,其中活性層是導電材料,與周圍行李艙結構電絕緣。
17.根據權利要求13-16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測單元,其中活性層包括碳纖維。
18.根據權利要求13-17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測單元在用於關閉飛機行李艙的控制裝置中的應用。
19.一種飛機,包括用於結合在行李艙中的檢測單元,該檢測單元(34)包括具有活性層的電容傳感器,其中電容傳感器適於檢測由使用者觸發的事件;其中檢測單元(34)適於向控制機構發送第一控制信號;且其中第一控制信號與第一事件相對應。
全文摘要
本發明裝置設置為用於設計放置於頭頂的行李艙。該行李艙包括處於開啟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的活動部件(4)和用於作用在所述活動部件(4)上以促進其關閉的機構。所述活動部件(4)具有設計成用於放入和取出行李的開口(14)以及下部外表面(12)。控制裝置包括檢測裝置,其在壓力施加在活動部件(4)的下部外表面(12)的預定區域上時反應,並當壓力施加在所述檢測裝置上時,向作用在活動部件(4)上以使該部件關閉的機構發送控制信號。檢測裝置布置在活動部件(4)的下部外表面(12)上。
文檔編號A45C5/00GK1997551SQ200580020241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22日
發明者奧拉夫·萬·維丁, 拉爾斯·羅沃爾德, 博多·維施, 布律諾·阿爾基耶 申請人:空中巴士德國有限公司, 空中巴士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