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9:09:36 1
專利名稱:一種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通風排煙技術,提出了一種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
背景技術:
在隧道鋪設浙青路面時,由於隧道通風設施還未安裝,整條隧道通風性能較差。沒有良好的通風條件,熱拌浙青混凝土施工時產生的濃煙很難迅速排除,這不僅會嚴重影響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還會直接影響隧道路面的施工質量,而且,由於濃煙在隧道內積聚, 造成隧道內局部含氧量過低,對施工機械會產生不良影響,有可能出現浙青攤鋪機發動機因缺氧而停機的現象。另外,隧道內鋪裝施工作業時施工機械組的作業模式不同於開挖隧道時的作業模式,更不同於隧道交通運營時的車輛通行模式。因此,研究隧道路面鋪築時的施工通風技術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一般採用一根風筒的一端與一組風機相連接,另一端置於施工工作面前,隨著施工工作面的不斷推進而加長風筒的長度,以此改善施工工作面的空氣品質。當隧道寬度加大以及長度加長時,由一根風筒和一組風機組成的通風裝置就很難滿足整個施工工作面的排風量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通過各控制閥的開關控制,以實現通風管路的分流以及施工工作面排風量大小的調節。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由一個通風排煙控制箱、兩組軸流排風機、八個風筒和六個控制閥組成。硬質風管分別連接進風口、通風排煙控制箱和軸流排風機,在通風排煙控制箱箱體外部風筒上設置有六個控制閥, 軟質風管分別連接軸流排風機和出風口。與其中兩進風口連接的硬質風管平行設置於移動工作平臺上,與另兩個進風口連接的硬質風管則垂直懸掛於移動工作平臺下方並與施工工作面垂直。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為洞內汙染空氣通過進風口進入風筒,通過調節各控制閥的開、關,以滿足各工作面的需風量要求。在路面施工作業時,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將單個通風裝置進行連接,通過各控制閥的調節,實現需風量調節。實現軸流排風機與施工工作面之間的單對單、單對多、多對單、多對多的排風調節方式。在施工工作面上方設置有四個進風口進行通風排煙,進風口所連接風筒上控制閥的開關視洞內需排風量而定,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對洞內汙染空氣的吸入量。當需加強排風量或進風口與施工工作面距離較遠時可使用兩組軸流排風機加強排風, 當排風量需求不大時可使用一組軸流排風機排風,從而有效地實現排風量的調節。
[0008]圖1和圖2為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的立體示意圖。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下方設置的是移動式工作平臺。圖3為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通風排煙控制箱,2 5——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進風口,6、7——第一、第二出風口,8 15——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風筒,A、B——第一、第二軸流排風機,16、17、19、 20——第一、第二、第四、第五控制閥。圖4為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的通風排煙控制箱結構示意圖。圖中, 16 21——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圖1 圖4,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由圖1 圖4可知,在移動式工作平臺上,該系統由進風口、風筒、通風排煙控制箱、風筒、軸流排風機、風筒、出風口順序連接組成,第一至第四進風口 0 幻分別通過第四風筒(11)、第一風筒(8)、第二風筒(9)、第五風筒(1 與通風排煙控制箱(1)相連,通風排煙控制箱(1)再通過第六風筒(13)、第三風筒(10)分別與第一軸流排風機(A)、第二軸流排風機(B)相連,並通過第七風筒(14)、第八風筒(1 分別與第一出風口(6)、第二出風口 (7)相連。其中,所述通風排煙控制箱(1)由控制箱與第一至第六控制閥(16 21)組成,第一至第六控制閥(16 21)置於控制箱箱體外部第一至第六風筒(8 1 上,且與箱體相連。所述第一風筒(8)、第二風筒(9)、第三風筒(10)、第四風筒(11)、第五風筒(12)、 第六風筒(13)採用硬質風管並固定於移動式工作平臺上。所述第七風筒(14)、第八風筒(15)採用軟質風管並且可以伸縮,每一段風筒可以相互連接。所述第一進風口 O)、第二進風口(3)分別與所述第四風筒(11)、第一風筒⑶連接後平行設置於移動式工作平臺上。所述第三進風口 G)、第四進風口( 分別與所述第二風筒(9)、第五風筒(12)連接後垂直懸掛於移動式工作平臺下方並與施工工作面垂直。本系統下方設置有移動式工作平臺,以方便實際使用過程中整個系統隨施工工作面推進,且攤鋪機等機械可以從移動式工作平臺下方通過。根據隧道寬度的不同,本系統可以置於隧道一側或者隧道中間均可。此外,根據可移動平臺的高度,可相應調節第一進風口 O)、第二進風口(3)對應於施工工作面的角度,以最大限度地吸入洞內汙染空氣。當施工工作面位於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前方時,系統的通風管路分流及施工工作面排風量大小調節方法具體如下(1)、當第一控制閥(16)、第五控制閥00)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進行排風;O)、當第二控制閥(17)、第五控制閥00)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進行排風;(3)、當第一控制閥(16)、第四控制閥(19)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0)、當第二控制閥(17)、第四控制閥(19)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5)、當第一控制閥(16)、第二控制閥(17)、第五控制閥Q0)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進行排風;(6)、當第一控制閥(16)、第二控制閥(17)、第四控制閥(19)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7)、當第一控制閥(16)、第四控制閥(19)、第五控制閥Q0)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進行排風並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 (B)經由第八風筒(15)進行排風;(8)、當第二控制閥(17)、第四控制閥(19)、第五控制閥Q0)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進行排風並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 (B)經由第八風筒(15)進行排風;(9)、當第一控制閥(16)、第二控制閥(17)、第四控制閥(19)、第五控制閥Q0)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進行排風並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當施工工作面位於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下方時,系統的通風管路分流及施工工作面排風量大小調節方法具體如下(1)、當第一控制閥(16)、第三控制閥(18)、第五控制閥(20)、第六控制閥(21)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進行排風;(2)、當第二控制閥(17)、第三控制閥(18)、第五控制閥(20)、第六控制閥(21)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進行排風;(3)、當第一控制閥(16)、第三控制閥(18)、第四控制閥(19)、第六控制閥(21)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0)、當第二控制閥(17)、第三控制閥(18)、第四控制閥(19)、第六控制閥Ql)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5)、當第一控制閥(16)、第二控制閥(17)、第三控制閥(18)、第五控制閥Q0)、第六控制閥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 進行排風;(6)、當第一控制閥(16)、第二控制閥(17)、第三控制閥(18)、第四控制閥(19)、 第六控制閥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 (15)進行排風;(7)、當第一控制閥(16)、第三控制閥(18)、第四控制閥(19)、第五控制閥(20)、第六控制閥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 進行排風並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8)、當第二控制閥(17)、第三控制閥(18)、第四控制閥(19)、第五控制閥(20)、第六控制閥打開,其餘控制閥關閉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14) 進行排風並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9)、當第一控制閥(16)、第二控制閥(17)、第三控制閥(18)、第四控制閥(19)、第五控制閥(20)、第六控制閥全部打開時,系統通過第一軸流排風機(A)經由第七風筒 (14)進行排風並通過第二軸流排風機(B)經由第八風筒(1 進行排風。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在移動式工作平臺上,進風口、風筒、通風排煙控制箱、風筒、軸流排風機、風筒、出風口順序連接,其特徵在於第一至第四進風口 0 幻分別通過第四風筒(11)、第一風筒(8)、第二風筒(9)、第五風筒(1 與通風排煙控制箱⑴相連,通風排煙控制箱⑴再通過第六風筒(13)、第三風筒(10)分別與第一軸流排風機(A)、第二軸流排風機(B)相連,並通過第七風筒(14)、第八風筒(1 分別與第一出風口(6)、第二出風口 (7)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其特徵是所述通風排煙控制箱(1)由控制箱與第一至第六控制閥(16 21)組成,第一至第六控制閥(16 21) 置於控制箱箱體外部第一至第六風筒(8 1 上,且與箱體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其特徵是所述第一風筒(8)、第二風筒(9)、第三風筒(10)、第四風筒(11)、第五風筒(12)、第六風筒(13)採用硬質風管並固定於移動式工作平臺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其特徵是所述第七風筒(14)、第八風筒(1 採用軟質風管並且可以伸縮,每一段風筒可以相互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其特徵是所述第一進風口 O)、第二進風口(;3)分別與所述第四風筒(11)、第一風筒(8)連接後平行設置於移動式工作平臺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其特徵是所述第三進風口 G)、第四進風口( 分別與所述第二風筒(9)、第五風筒(1 連接後垂直懸掛於移動式工作平臺下方並與施工工作面垂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動式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系統,主要是為了合理地解決隧道路面施工通風排煙問題。該系統由一個通風排煙控制箱、兩組軸流排風機、八個風筒和六個控制閥組成。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閥的開關控制功能,可有效地實現通風管路的分流以及施工工作面風量大小的調節,該系統下方設置有移動式工作平臺,具有結構簡單、移動操作方便、佔用空間小的特點。
文檔編號E21F1/04GK202325612SQ20112026464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6日
發明者何崇雄, 孟勇軍, 楊勝堅, 趙亞飛, 陸宏新, 黃小亞 申請人:廣西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重慶鵬方路面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