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發送裝置和圖像通信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7:02:21 4
專利名稱:圖像發送裝置和圖像通信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圖像通信系統,該圖像通信系統具有圖像發送裝置和圖像接收裝置,所述圖像發送裝置通過使用了無線LAN等無線通信方式的無線通信發送圖像數據,所述圖像接收裝置通過無線通信接收圖像數據。本申請根據2009年10月22日在日本申請的特願2009-243291號主張優先權,在此引用其內容。
背景技術:
近年來,廣泛地使用這樣的內窺鏡裝置將細長的插入部插入到體腔內或管道內, 從而能夠在監視器中觀察體腔內或管道內的被攝體圖像。這樣的內窺鏡裝置通常具有內窺鏡和主體裝置,所述內窺鏡具有用於插入到體腔內或管道內的插入部,所述主體裝置具有光源裝置、視頻處理器。利用光導線纜和信號線纜將這些內窺鏡和主體裝置連接起來,所述光導線纜用於從光源裝置將照明光導向內窺鏡,所述信號線纜用於將利用內窺鏡得到的攝像信號傳送到視頻處理器。由此,限制了內窺鏡的移動範圍,並且,影響了內窺鏡的操作性。在此,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由LED(發光二極體)等構成的照明裝置內置於內窺鏡中。根據該結構,去掉了從內窺鏡延伸出的光導線纜。此外,內窺鏡設有影像信號處理電路和發送電路,所述影像信號處理電路對攝影信號實施影像信號處理,得到能夠在監視器中顯示的影像信號,所述發送電路利用電波發送該影像信號。與內窺鏡分體地設有接收裝置,該接收裝置接收該電波,對影像信號進行解調。根據該結構,去掉了從內窺鏡延伸出的信號線纜。這樣的內窺鏡裝置通常也稱作無線內窺鏡裝置,其具有這樣的優點放寬了對內窺鏡的移動範圍的限制,提高了操作性。在以往的無線內窺鏡裝置中,接收裝置設置成與內窺鏡分體。由於是這樣的結構, 因此需要與接收裝置中設定的通信信道相配合地對發送側的內窺鏡的通信信道進行設定, 利用無線通信進行連接。還可以考慮這樣的方法唯一地確定接收裝置與內窺鏡的組合,預先將通信信道固定地設定成任意的信道。但是,在醫院中使用多個接收裝置和多個內窺鏡, 並且,同時進行對內窺鏡的消毒滅菌處理和檢查。因此,不能唯一地確定接收裝置與內窺鏡的組合。此外,為了防止電波的幹擾,需要對接收裝置的通信信道分別進行不同的設定。作為使用於無線通信的通信方式,使用在能夠進行高速的數據通信的無線LAN中使用的IEEE802. 11這樣的無線通信方式是有效的。在該無線通信方式中,為了有效地使用頻帶,可從多個通信信道中選擇任意的通信信道來進行無線通信。如圖13所示,通過對能夠使用的頻帶的限制將各個通信信道配置成使所使用的頻帶的一部分與其它的通信信道重合。因此,內窺鏡裝置在動作開始時調查能夠使用的通信信道的使用狀況來確定最適合的通信信道,並開始接收裝置與內窺鏡之間的無線通信。通常,在設定於無線終端的通信信道的數據通信中,通過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載波偵聽多址訪問/衝突避免)方式進行數據的發送控制。圖14示出了本方式的通信時序。在發送發送幀時,無線終端A對通信信道CHa的使用狀況進行確認。其結果是,當判斷為通信信道CHa是使用中(忙狀態)時,進行這樣的處理停止發送幀的發送直至進行當前幀傳送的無線終端B完成發送為止,從而避免發送幀彼此發生碰撞。因此,在例如通過利用PC等開始傳送文件而使其它的無線終端的通信數據量急劇增加等、通信開始時所確定的通信信道的使用狀況變化為數據通信中的情況下,有時存在通信信道產生忙狀態的概率增加而使發送速率降低等影響發送的情況。相對於此,在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如下的無線LAN系統計算在所接收到的全部幀之中包括與對應的 BSSID不同的其它BSSID的幀的接收率,根據該接收率來檢測在BSS間是否產生了幹擾,從而改變通信信道。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昭60-48011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6-10944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如圖15所示,在其它的無線終端C利用與在通信開始時所確定的通信信道 CHa相鄰的、且使用頻率的一部分與該通信信道CHa重複的通信信道CHb進行了數據發送的情況下,根據發送信號的電波強度錯誤地檢測出相鄰的通信信道CHb的數據信號產生幹擾而使通信中的通信信道CHa為忙狀態,使得忙狀態的產生概率增加。在該情況下,由於相鄰的通信信道CHb的數據信號不被使用中的通信信道CHa識別為數據信號,因此不能識別 BSSID0因此,在專利文獻2的無線LAN系統中,在相鄰的通信信道的數據信號產生了幹擾的情況下,無法準確地算出表示通信狀態的幀的接收率,無法準確地把握通信信道的狀態。本發明正是鑑於上述的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在相鄰的通信信道的數據信號產生了幹擾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加準確地檢測通信信道的狀態的圖像發送裝置和圖像通信系統。解決問題的手段本發明的圖像發送裝置具備發送部,其通過無線通信發送圖像數據;計測部,其計測與所述無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信道的忙狀態相關的信息;以及判定部,其根據所述計測部的計測結果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此外,在本發明的圖像發送裝置中,所述計測部也可以計測通信信道的每預定時間的忙時間和每預定時間的數據重發率。此外,在本發明的圖像發送裝置中,將所述每預定時間的數據重發率表記為Er,所述判定部也可以通過對所述通信信道的每預定時間的忙時間和預定時間_{每預定時間的數據量/發送速率X (Ι+Er)}進行比較,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本發明的圖像通信系統具有圖像發送裝置和圖像接收裝置。所述圖像發送裝置具備第一發送部,其通過無線通信發送圖像數據;計測部,其計測與所述無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信道的忙狀態相關的信息;判定部,其根據所述計測部的計測結果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以及第二發送部,其根據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結果,通過無線通信發送通知改變通信信道的通知信息。所述圖像接收裝置具備第一接收部,其通過無線通信接收所述圖像數據; 第二接收部,其通過無線通信接收所述通知信息;以及變更部,其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信息的情況下改變所述無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信道。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計測與無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信道的忙狀態相關的信息,根據計測結果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由此,即使在相鄰的通信信道的數據信號產生了幹擾的情況下也能夠更準確地檢測通信信道的狀態。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內窺鏡裝置的結構的結構圖。圖2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內窺鏡的外觀圖。圖3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內窺鏡的結構的框圖。圖4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接收裝置的結構的框圖。圖5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內窺鏡的動作的流程圖。圖6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內窺鏡的動作的流程圖。圖7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接收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8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接收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9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接收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10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通信信道設定表的內容的參考圖。圖11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搜索表的內容的參考圖。圖12是示出通信信道所使用的頻帶的參考圖。圖13是示出通信信道所使用的頻帶的參考圖。圖14是示出CSMA/CA方式的通信時序的時序圖。圖15是示出錯誤地檢測相鄰的通信信道的信號的示例的時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1示出了本實施方式的內窺鏡裝置 (圖像通信系統)的結構。本內窺鏡裝置由內窺鏡100(發送機圖像發送裝置)和接收裝置200(接收機圖像接收裝置)構成。內窺鏡100通過無線通信(電波R)發送拍攝到的圖像數據。接收裝置200接收由內窺鏡100發送的圖像數據,並使監視器顯示圖像。內窺鏡100具備操作部100a,所述操作部IOOa由用於供操作者輸入操作指示的多個開關構成。 接收裝置200具備ID顯示部201,所述ID顯示部201由表示ID的設定狀態的多個LED構成。圖2示出了從操作開關的配置面觀察內窺鏡100的狀態。內窺鏡100的操作部 IOOa具備電源開關101、多個操作開關102、ID設定開關103以及狀態顯示LED 104。ID 設定開關103是設定用於將內窺鏡100與進行通信的預定的接收裝置200進行配對的ID 的開關。準備有多個ID,能夠設定任意的ID。雖然在圖1中未示出,但接收裝置200也設有設定ID的開關。與設定有和內窺鏡100所設定的ID相同的ID的接收裝置200之間能夠進行連接。
圖3示出了內窺鏡100的電結構。內窺鏡100由控制部301(計測部、判定部)、 ROM 302、RAM 303、攝像部304、照明部305、無線通信電路部306 (發送部)、天線307、操作部308以及電源電路部309構成。控制部301根據存儲於ROM 302中的程序進行動作,並對內窺鏡100的動作時序進行控制。ROM 302是Flash ROM等非易失性存儲器。ROM 302中存儲有包含用於控制內窺鏡100的程序數據、通信設定參數以及通信信道設定表的各種設定信息。通信設定參數包含通信信道(頻率)、SSID (Service Set Identifier 服務集標識符)、WEP (Wired Equivalent I^ivacy 有線等效保密)等。關於通信信道設定表的內容,在後面進行說明。使用RAM 303作為暫時緩存由攝像部304輸出的圖像數據的緩存區、用於控制部 301的運算等的工作區以及暫時存儲各種設定等的區域。攝像部304由使入射的光成像的透鏡、將成像後的光轉換為電信號的光電轉換器 (CCD或CMOS傳感器等)、以及將由光電轉換器輸出的模擬電信號轉換為數字電信號的AD 轉換器(模擬數字轉換器)等構成。照明部305由照射透鏡、LED、LED驅動電路等構成,其配置於內窺鏡100的前端部 100b(參照圖1)。由LED發出的光經照射透鏡而照射於體腔內的被觀察體。LED不限於配置在前端部100b。也可以構成為這樣的結構在操作部100a的內部配置LED,利用光導向前端部100b導光。無線通信電路部306由無線通信所需的高頻電路部、編碼/解碼電路部以及緩存器等構成。將天線307連接於無線通信電路部306。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IEEE802.il作為無線通信方式的一個示例。為了實施與接收裝置200的無線通信,需要對設定於接收裝置200的通信信道、與SSID等相同的通信信道以及SSID等進行設定。操作部308(相當於圖1中的操作部100a)具有圖2所示的電源開關101、操作開關102以及ID設定開關103,將這些按鈕、開關的狀態和狀態變化作為電信號進行輸出。此外,在操作部308上配置有報知與接收裝置200的連接狀態的狀態顯示LED 104。電源電路部309由電池、DC/DC轉換器等構成。電源電路部309檢測到電源開關 101已被接通,從而向上述的各塊供給電源。圖4示出了接收裝置200的電結構。接收裝置200由控制部401(變更部)、R0M402、 RAM 403、無線通信電路部404 (接收部)、天線405、圖像信號處理部406、監視器407以及操作部408構成。控制部401根據存儲於ROM 402中的程序進行動作,並對接收裝置200的動作時序進行控制。ROM 402是Flash ROM等非易失性存儲器。ROM 402中存儲有用於控制接收裝置200的程序數據、包含通信設定參數的各種設定信息、通信信道設定表以及搜索表。關於通信信道設定表以及搜索表的詳細情況,在後面進行說明。使用RAM 403作為暫時緩存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所接收的圖像數據的緩存區、用於控制部401的運算等的工作區以及暫時存儲各種設定等的區域。無線通信電路部404由無線通信所需的高頻電路部、編碼/解碼電路部以及緩存器等構成。將天線405連接於無線通信電路部404。無線通信電路部404與內窺鏡100的無線通信電路部306同樣地根據無線LAN的協議進行無線通信。圖像信號處理部406將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所接收到的圖像數據轉換為NTSC信號或者PAL信號,並向監視器407輸出。監視器407由液晶顯示裝置及其控制電路構成。監視器407進行圖像的顯示並作為報知無線連接的狀態的報知部而進行動作。雖然圖1中雖未示出,但操作部408具有安裝於接收裝置200的背面的ID設定開關。操作部408將表示與ID設定開關的設定狀態相應的ID的信號作為電信號進行輸出。 此外,操作部408配置有ID顯示部201 (參照圖1),該ID顯示部201利用LED顯示利用ID 設定開關選擇的ID。圖10示出了通信信道設定表的內容。在通信信道設定表中,將通信信道的號碼與識別通信信道組的CH號碼(CH_N0)關聯起來。在IEEE802. 11中,能夠從多個通信信道中選擇任意的通信信道來進行無線通信。各通信信道的中心頻率相隔5MHZ。但是,由於各通信信道使用大約20MHZ的頻帶,因此,如圖13所示,在相鄰的通信信道之間,使用的頻帶產
生了重疊。在本實施方式中,準備有13個通信信道。這13個通信信道屬於與各CH號碼對應的3個通信信道組中的至少任一個。例如,由通信信道1、2、3、4構成的通信信道組與CH號碼1對應。由通信信道3、4、5、6、7、8、9構成的通信信道組與CH號碼2對應。由通信信道 8、9、10、11、12、13構成的通信信道組與CH號碼3對應。屬於各通信信道組的通信信道中的一個通信信道用於後述的邏輯連接。例如,在與CH號碼1對應的通信信道組中,通信信道1用於邏輯連接。在與CH號碼2對應的通信信道組中,通信信道6用於邏輯連接。在與CH號碼3對應的通信信道組中,通信信道11用於邏輯連接。如圖12所示,通信信道1、6、11的頻帶彼此不重疊。一個通信信道組由用於邏輯連接的一個通信信道(在圖10中記載為通信信道)和使用頻帶與該通信信道部分重複的通信信道(在圖10中記載為相鄰信道)構成。更泛化地來說,至少準備使用頻帶與另一個通信信道部分重疊的η (η > 1)個通信信道,準備有L(1 ^L<n)個通信信道所屬的x(l 一場時間-{每場的數據量/發送速率X (Ι+Er)}……(4)如上所述,通過檢測忙時間,能夠檢測出包含由於與使用中的通信信道相鄰的通信信道的數據信號的幹擾所造成的影響在內的通信信道的狀態。在需要改變通信信道的情況下,處理進入到步驟S516。如前述那樣,在步驟S516 中,發送向接收裝置200通知改變通信信道的CH變更請求。在無需改變通信信道的情況下, 處理進入到步驟S515-1。以上對以場為單位進行攝像部304的拍攝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不限於此。也可以以幀為單位進行攝像部304的拍攝。下面,根據圖7 圖9對接收裝置200的動作進行說明。操作者在利用接收裝置 200的ID設定開關對ID進行了設定之後接通接收裝置200的電源。當接通接收裝置200 的電源時,控制部401將接收裝置200的各功能塊初始化(步驟S701)。然後,控制部401將用於之後的控制的參數(CH_N0、SCAN_N0、TERM_NUM[])初始化 (步驟S702及步驟S70;3)。具體而言,在步驟S702中,將CH_N0初始化。在步驟S703中, 將SCAN_NO、TERM_NUM[]初始化。如上所述,CH_N0是表示CH號碼的參數。在初始化時,將 CH_N0的值設定為「1」。SCAN_N0是存儲搜索表中的搜索順序的參數。在初始化時,將SCAN_ NO的值設定為「1」。TERM_NUM[]是存儲使用滿足預定條件的通信信道的周圍的無線通信終端的數量的參數。在初始化時,將TERM_NUM[]的各參數的值設定為「0」。TERM_NUM[]具有 TERM_NUM[1]、TERM_NUM[2]、TERM_NUM[3]這三個參數。然後,接收裝置200進行無線通信的物理連接。具體而言,接收裝置200進入到通信信道的搜索階段。當進入到搜索階段時,控制部401從搜索表中讀取利用CH_N0和SCAN_NO指定的通信信道(CH號碼為CH_N0、搜索順序為SCAN_N0的通信信號)的號碼,從ROM 402 中讀取與該通信信道對應的通信設定參數並將其設定於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步驟S704)。 在對通信信道的搜索中,發送搜索請求分組,在預定期間接收針對搜索請求分組的搜索請求響應分組。為此,控制部401利用廣播將搜索請求分組發送到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步驟 S705)。設定有與接收裝置200同一通信信道的無線通信終端接收由接收裝置200發送的搜索請求分組,並發送搜索請求響應分組。控制部401在發送搜索請求分組後判定是否接收到來自其它的無線通信終端的搜索請求分組(步驟S706)。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接收到搜索請求分組的情況下,控制部 401利用單播向無線通信電路部404發送針對搜索請求分組的發送源的搜索請求響應分組 (步驟S707)。如上述那樣,搜索請求響應分組中包含利用ID設定開關指定的ID。然後,處理進入到步驟S710。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未接收到搜索請求分組的情況下,控制部401 判定是否接收到來自其它的無線通信終端的搜索請求響應分組(步驟S708)。在接收到搜索請求響應分組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執行對TERM_NUM[CH_N0]的值(信道搜索信息)進行更新的處理(步驟S709)。然後,處理進入到步驟S710。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未接收到搜索請求響應分組的情況下,處理進入到步驟S710。圖9示出了步驟S709的詳細情況。控制部401判定CH_N0的值是否為「1」(步驟 S709-1)。在CH_N0的值為「 1,,的情況下,處理進入到步驟S709-3。此外,在CH_N0的值不是「1」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判定搜索請求響應分組的幀的接收水平(接收信號強度)是否在預定水平以上(步驟S709-2)。在幀的接收水平在預定水平以上的情況下,處理進入到步驟S709-3。在幀的接收水平不到預定水平的情況下,處理進入到步驟S710。在處理進入到步驟S709-3的情況下,控制部401通過在TERM_NUM[CH_N0]的值上加「 1 」來對TERM_ NUM[CH_N0]的值進行更新(步驟S709-3)。在進行了步驟S709-3的處理後,處理進入到步驟 S710。TERM_NUM[CH_N0]的值表示使用與通信信道1、6、11中的任一個相同的通信信道的、或者使用使用頻帶與通信信道1、6、11中的任一個重複的通信信道的周圍的無線通信終端的數量。在步驟S709-1中,在SCAN_N0的值為「1」的情況下,其它的無線通信終端使用與通信信道1、6、11中的任一個相同的通信信道。在步驟S709-2中,在幀的接收水平在預定水平以上的情況下,其它的無線通信終端使用使用頻帶與通信信道1、6、11中的任一個重複的通信信道。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各相鄰信道中,設定共同的閾值作為幀的接收水平的閾值,但不限於此。也可以對每個相鄰信道設定預定的接收水平的閾值。在處理進入到步驟S710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判定在步驟S705中發送搜索請求分組後是否經過了預定時間(步驟S710)。在未經過預定時間的情況下,處理返回到步驟 S706。此外,在經過了預定時間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在SCAN_N0的值上加「1」來對值進行更新(步驟S711)。然後,控制部401從搜索表中讀取CH_N0和更新後的SCAN_N0所指定的通信信道 (CH號碼為CH_N0、搜索順序為SCAN_N0的通信信道)的號碼,並判定該號碼是否為「0」(步驟S712)。在CH_N0和更新後的SCAN_N0所指定的通信信道的號碼不是「0」的情況下,處理返回到步驟S704。在CH_N0和更新後的SCAN_N0所指定的通信信道的號碼為「0」的情況下,控制部401通過在CH_N0的值上加「1」來對CH NO的值進行更新(步驟S713)。
然後,控制部401對CH_N0的值是否超過「3」進行判定(步驟S714)。在CH_N0的值未超過「3」的情況下,處理返回到步驟S703。在CH_N0的值超過「3」的情況下,控制部 401根據TERM_NUM[CH_N0]的值確定使用的通信信道。具體而言,控制部401比較在步驟 S709中合計的無線通信終端數(TERM_NUM[1]、TERM_NUM[2]、TERM_NUM[3]),將與最小的無線通信終端數對應的通信信道確定為在邏輯連接中使用的通信信道(步驟S715)。具體而言,在TERM_NUM[1]為最小的情況下,選擇與CH號碼1對應的通信信道1。 在TERM_NUM[2]為最小的情況下,選擇與CH號碼2對應的通信信道6。在TERM_NUM[3]為最小的情況下,選擇與CH號碼3對應的通信信道11。這樣,通過使用與TERM_NUM[CH_N0] (CH_N0= 1,2,3)的最小值對應的通信信道,能夠選擇通信狀態最良好的通信信道。在確定通信信道後,控制部401從ROM 402中讀取與所確定的通信信道對應的通信設定參數並將其設定於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步驟S716)。然後,接收裝置200進入到邏輯連接階段。控制部401判定是否接收到來自其它的無線通信終端的搜索請求分組(步驟S717)。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接收到搜索請求分組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利用單播向無線通信電路部404發送針對搜索請求分組的發送源的搜索請求響應分組(步驟S718)。然後,處理返回到步驟S717。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 未接收到搜索請求分組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判定是否接收到來自內窺鏡100的MAC地址請求分組(步驟S719)。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未接收到MAC地址請求分組的情況下,處理返回到步驟 S717。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接收到MAC地址請求分組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向無線通信電路部404發送針對內窺鏡100的MAC地址請求響應分組(步驟S720)。然後,控制部401 判定是否接收到圖像數據(步驟S721)。無線通信電路部404在接收到圖像數據的情況下通知控制部401接收到圖像數據。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接收到圖像數據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向無線通信電路部 404發送針對內窺鏡100的ACK (步驟S72》。在發送ACK後,圖像信號處理部406對接收到的圖像數據進行處理並將其輸出到監視器407。監視器407顯示基於圖像數據的圖像(步驟S723)。然後,處理返回到步驟S721。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未接收到圖像數據的情況下,控制部401判定是否接收到來自內窺鏡100的CH變更請求(步驟S7M)。無線通信電路部404在接收到CH變更請求的情況下通知控制部401接收到CH變更請求。在接收到CH變更請求的情況下,處理返回到步驟S702。控制部401通過再次執行從步驟S702開始的處理來對通信信道進行變更。 在無線通信電路部404未接收到CH變更請求的情況下,處理返回到步驟S721。在上述的動作中,在初次動作時,控制部401選擇CH號碼(CH_N0)所指定的通信信道組(步驟S704)。此外,控制部401檢測使用與屬於該通信信道組的通信信道1、6、11中的任一個相同的通信信道的、或者使用使用頻帶與通信信道1、6、11中的任一個重複的通信信道的周圍的無線通信終端的數量,將其作為通信信道的使用狀況(步驟S705 S714)。 並且,控制部401根據通信信道的使用狀況的檢測結果來確定在邏輯連接中使用的通信信道(步驟S715)。這樣,通過僅檢測屬於通信信道組的通信信道的使用狀況,能夠高效地選擇通信狀態良好的通信信道。此外,在步驟S715中,由於選擇了與周圍的無線通信終端所使用的通信信道不容易產生電波幹擾的通信信道,因此能夠降低通信錯誤的產生。此外,通過一邊改變通信信道一邊在接收裝置200中進行對各通信信道的使用狀況進行檢測的處理,能夠實現利用電池驅動的內窺鏡100的節電。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計測與使用於無線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忙狀態相關的信息,能夠檢測由於相鄰的通信信道的數據信號的幹擾而造成的影響。並且,通過根據計測的結果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即使在存在相鄰的通信信道的數據信號的幹擾的情況下,也能夠更準確地檢測通信信道的狀態。因此,能夠檢測例如由於相鄰的通信信道的數據信號的幹擾而造成的通信速率的降低。此外,通過計算基於每預定時間的數據重發率的一場的富餘時間(算式(3))並比較該富餘時間和通信信道的每預定時間的忙時間來判定通信狀態,能夠通過簡單的運算來判定通信狀態。此外,在判斷為應改變通信信道的情況下,內窺鏡100向接收裝置200發送CH變更請求,接收到CH變更請求的接收裝置200改變通信信道,從而操作者能夠在不進行改變通信信道的操作的情況下進行使用了良好的通信信道的無線通信。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具體的結構不限於上述的實施方式,還包括了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範圍內的設定變更等。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能夠應用於圖像發送裝置和圖像通信系統。根據本發明的圖像發送裝置和圖像通信系統,即使在存在相鄰的通信信道的數據信號的幹擾的情況下,也能夠更準確地檢測通信信道的狀態。標號說明100 :內窺鏡;101 電源開關;102 操作開關;103 =ID設定開關;104 狀態顯示 LED ;200 接收裝置;201 JD 顯示部;301,401 控制部;302,402 =ROM ;303,403 =RAM ;304 攝像部;305 照明部;306,404 無線通信電路部;307,405 天線;308,408 操作部;406 圖像信號處理部;407 監視器。
1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發送裝置,其中, 所述圖像發送裝置具備發送部,其通過無線通信發送圖像數據;計測部,其計測與所述無線通信中使用的通信信道的忙狀態相關的信息;以及判定部,其根據所述計測部的計測結果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發送裝置,其中,所述計測部計測通信信道的每預定時間的忙時間和每預定時間的數據重發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發送裝置,其中, 將所述每預定時間的數據重發率表記為Er,所述判定部通過對所述通信信道的每預定時間的忙時間和預定時間_{每預定時間的數據量/發送速率X (Ι+Er)}進行比較,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
4.一種圖像通信系統,該圖像通信系統具有圖像發送裝置和圖像接收裝置,其中, 所述圖像發送裝置具備第一發送部,其通過無線通信發送圖像數據;計測部,其計測與所述無線通信中使用的通信信道的忙狀態相關的信息; 判定部,其根據所述計測部的計測結果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以及第二發送部,其根據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結果,通過無線通信發送通知改變通信信道的通知信息,所述圖像接收裝置具備第一接收部,其通過無線通信接收所述圖像數據;第二接收部,其通過無線通信接收所述通知信息;以及變更部,其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信息的情況下改變所述無線通信中使用的通信信道。
全文摘要
圖像發送裝置具備發送部,其通過無線通信發送圖像數據;計測部,其計測與用於所述無線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忙狀態相關的信息;以及判定部,其根據所述計測部的計測結果來判定通信信道的狀態。
文檔編號A61B1/04GK102577373SQ20108004662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2日
發明者石關學, 遠藤隆久 申請人:奧林巴斯醫療株式會社, 奧林巴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