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戒和尚和嶽不群誰厲害(又被死亡)
2023-04-18 15:47:49 5
在港片的黃金時代,不同於專注主角有些人就專注於配角同樣創出一片天,他們倒也不是一入道就是奔著綠葉去的,往往是各種類型都演。
突然一個角色紅了,觀眾很接受,也就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演藝事業也是充滿了打拼與辛酸。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午馬不姓午港臺片的配角我們大多很熟悉像,王偉(嶽不群)吳孟達、苑瓊丹、烏鴉哥,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今天我們主要來說一下午馬。
午馬不是本名, 本名叫馮宏源,天津人。後來加入了邵氏影業公司南國實驗室劇團,並且第一批畢業。1959年因為家庭原因移居香港,並加入邵氏影業成為一名影視演員。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再說一個有趣的事,因為當時的演職表的字幕都是以姓氏筆畫為序,筆畫越少排名越靠前,所以為了讓觀眾記住,馮宏源便將姓氏拆開,改名為午馬。這就能看出來我們的午馬大叔還是很有點「心機」的。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當時邵氏有狄龍、姜大衛等顏值爆炸的小生,午馬這張苦臉相當主角太難了,但他想得開,安心從龍套做起。在《萬花迎春》《花木蘭》《虎俠殲仇》片中打了幾年醬油。逐漸成為可靠的配角。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午馬大多扮演心懷正義,外表卻有些兇惡的古怪角色,有人評價午馬「熬出來就是個竇爾敦,熬不出來就是個三花臉」。這句話也確實是他的寫照。
1968年在武俠片《金燕子》中,張徹提攜午馬擔任助理導演。 還給讓他一個飛狐師弟的角色,算是有些戲份。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70年代在張徹的循循善誘之下,午馬開始了導演之路,相繼導演了《聾啞劍》《七省拳王》《怒劍狂刀》等作品。但他依舊不忘戲癮,經常客串些小角色。
「苦相大叔」的高光時刻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到了87年,午馬的配角生涯達到了高光時刻,《倩女幽魂》一 、二部中的燕赤霞更是讓他一舉奪得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每當燕赤霞出現,那張苦瓜臉總讓人覺得有點反差萌,額頭兩道蠟筆小新的粗眉毛既正氣凌然又戲虐搞笑,當然除了武打的戲份以外,音樂鬼才黃霑更是為他創作驅魔神曲,形神兼備,堪稱華語電影經典插曲。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說起倩女幽魂這部電影除去哥哥張國榮就不能不提這位作曲「鬼才」黃霑,黃霑的一生真是一個傳奇,創作的歌曲數不勝數,大家耳熟能詳《道道道》《倩女幽魂》《滄海一聲笑》等等,這首其實也不是這位燕赤霞唱的,而是黃霑,這位稍有匪氣的「江湖人士」再喝了二兩以後扯開嗓子,就這樣創作了出來。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繼燕赤霞大獲成功後,午馬又演過一堆的道長,法師角色。還演過捉鬼的鐘馗,把各類封建迷信演繹的栩栩如生。
比起「嶽不群」的離世,這位的「鑽石男配」離去更讓人覺得惋惜
除了喜劇、武俠等類型像《上海假期》《車票》等等劇情片都有所涉及。後來,隨著港片的逐漸沒落,午馬決定回歸大陸繼續演藝事業。老戲骨就是老戲骨,從騙子到老父親都能演繹的淋漓盡致,可能這就是生活帶來的沉澱。
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95年午馬到深圳拍戲的時候,認識了小自己23歲的女友,然後收起自己風流的個性,開始扮演起一個叫做「丈夫」的角色,要說午馬有多疼愛他的愛人,這麼說把,他只管拍戲,所有跟金錢有關係的都交給妻子來打理。
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不幸的是,午馬在2014年立春之日以為肺癌離開了人世,享年72歲,自此之後再也聽不到笑傲江湖,就跟嶽不群的扮演者王偉一樣,王偉之後再無嶽不群。
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他這一生出演了400多部電影電視劇,「鑽石男配」可謂實至名歸。 也是繼「嶽不群」後又一位老戲骨離開了我們,實在令人惋惜。
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午馬的離去確實給港片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有午馬和林正英的殭屍片試問誰沒有看過,裡面有陰森恐怖也有詼諧搞笑,也確實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許多優秀的作品,隨著林正英和午馬的相繼離世,港臺鬼片也進入了低谷期,只留下錢小豪等一眾在苦苦支撐這個題材。
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午馬離開那天徹底轟動了香港的各個圈子,影視大鱷一一前來弔唁,有多強?看看名單,光扶靈的就有洪金寶、狄龍、石天、成龍、嶽華、曾志偉、姜大衛、唐季禮。
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怎麼樣,夠強力吧,出殯當天不管是在香港的還是在大陸的影視圈朋友都前來祭拜。可以說聚集了當時最紅火的一批明星,可見午馬在影視業上做出的貢獻。
「被」多次死亡的午馬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還有一個有趣的事,不知道大家沒有沒這種感覺,午馬似乎在零幾年已經離世了,在小編的印象裡,午馬確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離開了,包括演肥貓正傳的那個鄭則仕,也被謠言已經去世,逼著人家在主流媒體上拿著當日的報紙闢謠證明還在。
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這種事件有種統一的叫法「曼德拉效應」, 科學界目前沒有辦法得知這一現象的具體原因,但大都是一起群體性的記憶錯亂,尤其是在13-18年之間這種現象最為明顯,大家都發現有很多記憶中的事件出現了偏差,國內最著名的除了午馬。
又「被」死亡?繼「嶽不群」離世後,「苦相大師」也離開了我們?
還有一首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愛我中華大家都知道,現在再去百度一下,你還確定你的記憶準確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隻花」。我肯定不止我一個人這樣。
結語:話題轉回來,午馬的一生, 更像是一部勵志電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逐漸成長為家喻戶曉的角色,雖然主演的電影沒有幾部,可憑藉在配角方面的付出也是不可磨滅的。
畢竟沒有綠葉不成紅花,也感謝午馬先生這一生為影視的付出,我們才有這麼好的作品可以去欣賞。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