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DCDC模塊的防雷擊雷電流採集監測系統
2023-05-02 00:01:32
一種基於dcdc模塊的防雷擊雷電流採集監測系統
技術領域
1.本實用新型涉及雷電流採集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於dcdc模塊的防雷擊雷電流採集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2.近年來,隨著智能化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雷電流監測裝置在通信網和其他領域大量使用。雷電流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極為重要,是進行防雷設計、分析設備及網絡雷擊防護的依據。有的廠商從商業利益出發,提供不準確的數據,或者誇大雷擊電流數據,加大網絡建設和維護成本,降低網絡可靠性。因此,需要對雷電流進行數據採集,並對雷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雷擊電流數據的精確程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對雷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4.一種基於dcdc模塊的防雷擊雷電流採集監測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電源模塊、雷電流採集模塊、大氣電場採集模塊、外部通信模塊、主核心板、lcd模塊、蜂鳴器模塊,雷電流採集模塊的輸出端接入主核心板,大氣電場採集模塊、外部通信模塊分別與主核心板雙向連接,電源模塊用於提供電源電壓、模擬電源電壓、參考電壓,雷電流採集模塊用於採集雷電信號,大氣電場模塊用於採集大氣電場信號,外部通信模塊用於與外部預設設備通信,主核心板分別與lcd模塊、蜂鳴器模塊連接,lcd模塊用於顯示雷電流採集模塊結果;蜂鳴器用於檢測到系統電壓過載危險信號時進行警報。
5.優選的,所述電源模塊包括主電源電路、模擬電源電路、參考電壓電路,
6.主電源電路包括保險絲f1、壓敏電阻mov1、壓敏電阻mov2、壓敏電阻mov3、陶瓷放電管gd1、tvs管d38、電解電容c31、電解電容c32、電解電容c38、電解電容c39、電容c29、電容c30、電容c33、電容c34、電容c35、電容c36、電容c37、電容c40、電阻r58、電阻r59、電阻r60、電阻r61、電阻r62、電阻r63、二極體d29、二極體d30、發光二極體d31、發光二極體d32、發光二極體d33、共模電感lcm1、dcdc模塊u14、dcdc模塊u15、電感l1、電感l2、反相穩壓器u16,壓敏電阻mov2的一端為主電源電路的輸入端接,預設直流電源經保險絲f1接壓敏電阻mov2的一端為主電源電路供電,壓敏電阻mov2的一端分別與壓敏電阻mov1的一端、tvs管d38的一端、電解電容c31的陽極、電容c33的一端、共模電感lcm1的第一輸入端連接,壓敏電阻mov1的另一端分別與壓敏電阻mov3的一端、陶瓷放電管gd1的輸入端連接,陶瓷放電管gd1的輸出端接地線,壓敏電阻mov2的另一端、壓敏電阻mov3的另一端、tvs管d38的另一端、電解電容c31的陰極、電容c33的另一端、共模電感lcm1的第二輸入端接地,共模電感lcm1第一輸出端接電解電容c32的陽極並輸出電源電壓,共模電感lcm1第二輸出端接電解電容c32的陰極並接地;電容c35的一端分別接電源電壓、dcdc模塊u15的輸入引腳,電容c35的另一端分別接地、dcdc模塊u15的gnd引腳,dcdc模塊u15的輸出引腳與輸出調整引腳間串聯電容c34,
dcdc模塊u15的輸出引腳輸出第一電源電壓,dcdc模塊u15的輸出調整引腳接地;電容c29的一端分別接電源電壓、dcdc模塊u14的輸入引腳,電容c29的另一端分別接地、dcdc模塊u14的gnd引腳,dcdc模塊u14的輸出引腳與輸出調整引腳間串聯電容c30,dcdc模塊u145的輸出引腳輸出第二電源電壓,dcdc模塊u14的輸出調整引腳接地;第二電源電壓接入反相穩壓器u16的vin引腳與shdn引腳,並且第二電源電壓接電感l1的一端,電感l1的另一端分別接反相穩壓器u16的sw引腳、電容c36的一端,反相穩壓器u16的vc引腳接電阻r62的一端,電阻r62的另一端經電容c40接入反相穩壓器u16的gnd引腳,電容c36的另一端分別與反相穩壓器u16的nfb引腳之間串聯電阻r61,反相穩壓器u16的nfb引腳與gnd引腳之間串聯電阻r63,電容c36的另一端分別接二極體d29的陰極、二極體d30的陽極,二極體d29的陽極接電感l2的一端,電感l2的另一端分別接電容c37的一端、電解電容c38的陰極、電解電容c39的陰極並輸出第三電源電壓,電容c37的另一端、電解電容c38的陽極、電解電容c39的陽極、反相穩壓器u16的gnd引腳均接地;第一電源電壓經電阻r59、發光二極體d33接地,第二電源電壓經電阻r58、發光二極體d32接地,第三電源電壓分別經電阻r60、發光二極體d31接地,主電源模塊用於提供第一電源電壓、第二電源電壓、第三電源電壓;
7.模擬電源電路包括電感l3、電感l4、電解電容c71、電解電容c73、電容c72、電容c74, 電感l3的一端作為模擬電源電路的輸入端接第二電源電壓,並且電感l3的一端分別連接電解電容c71的陽極、電容c72的一端,電感l3的另一端作為模擬電源電路的輸出端輸出模擬電源電壓,並且電感l3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解電容c7的陽極、電容c74的一端,電解電容c7的陰極、電容c74的另一端、電感l4的一端接地,電解電容c71的陰極、電容c72的另一端、電感l4的另一端接地,模擬電源電路用於提供模擬電源電壓;
8.參考電壓電路包括電容c47、電容c48、電容c49、電壓基準晶片u17, 電壓基準晶片u17的vin引腳與en引腳連接,其連接節點為參考電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模擬電源電壓,電壓基準晶片u17的vin引腳與en引腳連接節點與電壓基準晶片u17的gnd引腳之間串聯電容c47,電壓基準晶片u17的vref引腳連接電容c48的一端並輸出參考電壓,電壓基準晶片u17的vbias引腳連接電容c49的一端並輸出中點參考電壓,電容c48的另一端、電容c49的另一端、電壓基準晶片u17的gnd引腳均接地,參考電壓電路用於提供參考電壓、中點參考電壓。
9.優選的,所述雷電流採集模塊包括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容c2、電容c3、電阻r15、電阻r16、電阻r17、電阻r18、電阻r19、電阻r21、電阻r22、電容c9、電容c13、運算放大器u1a、運算放大器u1b、電阻r4、電容c1、電容c4、電容c7、二極體d1、二極體d2、運算放大器u4a;
10.電阻r1的一端作為雷電流採集模塊的輸入端經sma接頭j1接收由羅氏線圈採集到的雷電信號,電阻r1的另一端分別接電容c2的一端、電容c3的一端、電阻r2的一端,電容c1的另一端、電容c2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2的另一端接電阻r3的一端,電阻r3的另一端接電阻r19的一端,電阻r19的另一端分別接電阻r17的一端、電阻r21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輸入端,電阻r17的另一端接中點參考電壓,電阻r21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1a的輸出端、電阻r18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輸入端通過電阻r15接地,運算放大器u1a的正電源端分別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9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1a的負電源端分別接第三電源電壓、電容c13的一端,電容c13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9的另一端分別接地、電阻r16的一端,電阻r16的另一端接運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輸入端,電阻r18的另一端分別接電阻r22的一
端、運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輸入端,電阻r22的另一端接運算放大器u1b的輸出端,運算放大器u1b的輸出端連接電阻r4的一端,電阻r4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4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4a的同相輸入端,運算放大器u4a的正電源端分別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1的一端,電容c1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u4a的負電源端分別接第三電源電壓、電容c7的另一端,電容c7的另一端、電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運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4a的輸出端、二極體d1的陽極、二極體d2的陰極,二極體d1的陰極接參考電壓、二極體d2的陽極接地, 運算放大器u4a的輸出端作為雷電流採集模塊的輸出端。
11.優選的,所述大氣電場採集模塊包括採樣晶片u20、電阻r74 、tvs管d37、壓敏電阻rv1、陶瓷氣體放電管gdt1、保險絲rt1、sma接頭j2, 保險絲rt1的一端作為大氣電場採集模塊的輸入端通過sma接頭j2接收大氣電場信號,保險絲rt1的另一端分別接陶瓷氣體放電管gdt1的陽極、壓敏電阻rv1的一端、tvs管d37的一端、電阻r74的一端,陶瓷氣體放電管gdt1的陰極、壓敏電阻rv1的另一端、tvs管d37的另一端均接地,電阻r74的另一端接採樣晶片u20的各模擬輸入端,採樣晶片u20的各輸出數據端將大氣電場數據傳輸給主核心板。
12.優選的,所述主核心板採用stm32f429核心板,所述採樣晶片u20採用ad7606。
13.優選的,所述外部通信模塊包括4g模塊、乙太網模塊、lora模塊、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外擴接口模塊,4g模塊、乙太網模塊、lora模塊、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外擴接口模塊分別與主核心板連接,主核心板分別通過4g模塊、乙太網模塊、lora模塊、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外擴接口模塊與外部預設設備通信,4g模塊採用smart-7600ce晶片,乙太網模塊採用tcp-232晶片,lora模塊採用lora433晶片,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採用sn75176ad晶片,外擴接口模塊基於adm2483晶片與sp3232een晶片構成232接口與485接口,並將232接口與485接口通過擴展接口接入到同一個usart資源。
14.優選的,所述4g模塊包括dtu晶片u21、電容c28、電阻r48、電阻r50、三極體q4,dtu晶片u21的vin引腳接第一電源電壓,並且dtu晶片u21的vin引腳接電容c28的一端,dtu晶片u21的gnd引腳、電容c28的另一端接地,dtu晶片u21的rese引腳接三極體q4的集電極,三極體q4的基極分別接電阻r48的一端、電阻r50的一端,電阻r50的另一端、三極體q4的發射極接地,電阻r58的另一端、dtu晶片u21的rx2引腳、tx2的引腳接入主核心板;
15.所述乙太網模塊包括tcp晶片u12、電阻r56、電容c88,tcp晶片u12的reset引腳接電阻r56的一端,tcp晶片u12的gnd引腳接電容c88的一端,電容c88的另一端、tcp晶片u12的電源引腳接參考電壓,tcp晶片u12的rsti引腳、rxd引腳、txd引腳接入主核心板;
16.lora模塊包括lora晶片u13、電阻r57、電容c90,lora晶片u13的aux引腳接電阻r57的一端,lora晶片u13的vcc引腳、電容c90的一端、電阻r57的另一端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90的另一端、lora晶片u13的地引腳接地,lora晶片u13的md0引腳、md1引腳、rxd引腳、txd引腳接入主核心板;
17.所述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包括電阻r6、電阻r8、電阻r11、電阻r14、電阻r20、電容c6、電容c12、肖特基二極體d9、三極體q1、tvs管d5、tvs管d7、tvs管d8、通訊晶片u2,電阻r20的一端接入主核心板,並且電阻r20的一端與肖特基二極體d9的陰極引腳連接,電阻r20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肖特基二極體d9的第一陽極引腳、電容c12的一端,電容c12的另一端接地,肖特基二極體d9的第一陽極引腳連接三極體q1的基極,三極體q1的發射極接地,三極體q1的集電極分別連接電阻r8的一端、通訊晶片u2的接收器使能端與驅動器使能端,三極體q1
的發射極接地,電阻r8的另一端接第二電源電壓,通訊晶片u2的非反相端分別連接電阻r6的一端、電阻r11的一端、tvs管d5的一端、tvs管d8的一端,通訊晶片u2的反相端分別連接電阻r14的一端、tvs管d7的一端、電阻r11的另一端、tvs管d5的另一端,通訊晶片u2的電源端經電容c6接地,並且通訊晶片u2的電源端接第二電源電壓,電阻r6的另一端接第二電源電壓,電阻r14的另一端、tvs管d7的另一端、tvs管d8的另一端接地,通訊晶片u2的非反相端與反向端作為氣象百葉窗的接口,通訊晶片u2的驅動器使能端、驅動器輸出端、接收器使能端、接收器輸入端接入主核心板;
18.所述外擴接口模塊包括232接口晶片u6、485接口晶片u10、電阻r40、電阻r42、電阻r46、電阻r49、電阻r55、tvs管d21、tvs管d22、tvs管d23、肖特基二極體d24、電容c16、電容c17、電容c18、電容c19、電容c20、電容c82、三極體q3,電阻r55的一端接入主核心板,並且電阻r55的一端與肖特基二極體d24的陰極引腳連接,肖特基二極體d24的第一陽極引腳與三極體q3的基極連接,三極體q3的集電極分別連接電阻r40的一端、485接口晶片u10的驅動器使能端與接收器使能端,485接口晶片u10的a端引腳分別連接電阻r42的一端、電阻r46的一端、tvs管d21的一端、tvs管d23的一端,485接口晶片u10的b端引腳分別連接電阻r49的一端、tvs管d22的一端、電阻r46的另一端、tvs管d21的另一端,電阻r49的另一端、tvs管d22的另一端、tvs管d23的另一端、485接口晶片u10的地引腳均接地,485接口晶片u10的a端引腳與b端引腳作為485接口,485接口晶片u10的驅動器使能端、接收器使能端、發送數據端、接收數據端、pv端接入主核心板;232接口晶片u6的c1-端與c1+端之間串聯電容c16,232接口晶片u6的c2-端與c2+端之間串聯電容c20,232接口晶片u6的v+端與v-端之間順次串聯電容c17、電容c18、電容c19,232接口晶片u6的r2o引腳、t2o引腳接入主核心板,232接口晶片u6的r2i引腳、t2o引腳作為232接口。
19.優選的,還包括模擬量採集模塊、開關量模塊,模擬量採集模塊的輸出端接入主核心板,開關量模塊與主核心板雙向連接,模擬量採集模塊用於採集電流、電壓模擬量,開關量模塊用於傳遞開關量信號。
20.優選的,所述模擬量採集模塊包括至少一路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以及至少一路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各路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結構均相同,各路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包括:電阻r7、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2、電阻r13、電容c5、電容c8、電容c10、二極體d3、二極體d6、tvs管d4、運算放大器u3a、運算放大器u3b, 電阻r9的一端作為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的輸入端,並且電阻r9的一端連接tvs管d4的一端,tvs管d4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9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7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輸入端,運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電阻r12的一端、電阻r13的一端,電阻r12的另一端、電阻r7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13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3a的輸出端、電阻r10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a的分別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5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a的負電源端分別接電容c10的一端、第三電源電壓,電阻r10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8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輸入端,電容c10的另一端、電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運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3b的輸出端、二極體d3的陽極、二極體d6的陰極,二極體d3的陰極接參考電壓,二極體d6的陽極接地,運算放大器u3b的輸出端為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的輸出端;
21.各路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結構均相同,各路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包括:電阻r28、電阻r31、電阻r32、電阻r33、電阻r36、電阻r37、電容c21、電容c22、電容c25、二極體d13、二
極管d16、tvs管d14、運算放大器u7a、運算放大器u7b, 電阻r31的一端作為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的輸入端接收電流模擬量,並且電阻r9的一端分別連接tvs管d14的一端、電阻r32的一端,電阻r32的另一端、tvs管d14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31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28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7a的同相輸入端,運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電阻r36的一端、電阻r37的一端,電阻r36的另一端、電阻r28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37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7a的輸出端、電阻r33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7a的正電源端分別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21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a的負電源端分別接電容c25的一端、第三電源電壓,電容c21的另一端、電容c25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33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22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輸入端,電容c22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u7b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7b的輸出端、二極體d13的陽極、二極體d16的陰極,二極體d13的陰極接參考電壓,二極體d16的陽極接地,運算放大器u7b的輸出端為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的輸出端接入主核心板。
22.優選的,所述開關量模塊包括開入電路、開出電路,開入電路包括電阻rai、電容c85、電容c86、電容c87、電容c89,電阻rai為四電阻的排阻,電阻rai中四電阻的一端接第二電源電壓,電阻rai中四電阻的另一端分別經電容c85、電容c86、電容c87、電容c89接地,並且電阻rai中四電阻的另一端接入主核心板;
23.開出電路包括電阻r51、電阻r52、電阻r53、電阻r54、繼電器rl1、繼電器rl2、繼電器rl3、繼電器rl4、場效應管q5、場效應管q6、場效應管q7、場效應管q8、二極體d25、二極體d26、二極體d27、二極體d28,主核心板分別連接繼電器rl1、繼電器rl2、繼電器rl3、繼電器rl4的兩個觸點端子,繼電器rl1的線圈端子一端分別連接二極體d25的陰極、場效應管q5的漏極,二極體d25的陽極分別連接電阻r51的一端、繼電器rl1的線圈端子另一端;繼電器rl2的線圈端子一端分別連接二極體d26的陰極、場效應管q6的漏極,二極體d26的陽極分別連接電阻r52的一端、繼電器rl2的線圈端子另一端;繼電器rl3的線圈端子一端分別連接二極體d27的陰極、場效應管q7的漏極,二極體d27的陽極分別連接電阻r53的一端、繼電器rl3的線圈端子另一端;繼電器rl4的線圈端子一端分別連接二極體d28的陰極、場效應管q8的漏極,二極體d28的陽極分別連接電阻r54的一端、繼電器rl4的線圈端子另一端;場效應管q5、場效應管q6、場效應管q7、場效應管q8的源極均接第一電源電壓,電阻r51、電阻r52、電阻r53、電阻r54的另一端均接地,場效應管q5、場效應管q6、場效應管q7、場效應管q8的柵極連接雷電流採樣模塊。
2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於dcdc模塊的防雷擊雷電流採集監測系統,本系統實現了對從羅氏線圈採集到的雷電流進行採樣,對雷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並可以通過選擇多種通信接口將實時數據上傳到後臺或其他設備。此外,本系統還採集大氣電場數據,並可擴展一定的模擬量輸入、開關量輸入和輸出。實現對雷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提高了雷擊電流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附圖說明
25.圖1為系統結構示意圖;
26.圖2為主電源電路圖;
27.圖3為模擬電源電路圖;
28.圖4為參考電壓電路圖;
29.圖5為雷電流採集模塊電路圖;
30.圖6為大氣電場採集模塊電路圖;
31.圖7為模擬量採集模塊電路圖;
32.圖8為開關量模塊電路圖;
33.圖9為4g模塊電路圖;
34.圖10為乙太網模塊電路圖;
35.圖11為lora模塊電路圖;
36.圖12為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電路圖;
37.圖13為外擴接口模塊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3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下面的實施例可使本專業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
39.本設計提供了一種基於dcdc模塊的防雷擊雷電流採集監測系統,本系統實現了對從羅氏線圈採集到的雷電流進行採樣,並可以通過選擇多種通信接口將實時數據上傳到後臺或其他設備。此外,系統還採集大氣電場數據,並可擴展一定的模擬量輸入、開關量輸入和輸出。為了方便系統擴展和升級,系統設計採用底板加模塊的方式構成。底板承接各個模塊之間的連接,模塊實現具體的功能。為了進一步加快開發進度,並且提高系統的穩定性,通信模塊多採用成熟的產品模塊實現。
40.一種基於dcdc模塊的防雷擊雷電流採集監測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電源模塊、雷電流採集模塊、大氣電場採集模塊、外部通信模塊、主核心板、lcd模塊、蜂鳴器模塊,雷電流採集模塊的輸出端接入主核心板,所述主核心板採用stm32f429核心板,大氣電場採集模塊、外部通信模塊分別與主核心板雙向連接,電源模塊用於提供電源電壓、模擬電源電壓、參考電壓,雷電流採集模塊用於採集雷電信號,大氣電場模塊用於採集大氣電場信號,主核心板向大氣電場模塊傳輸電流信號,外部通信模塊用於與外部預設設備通信,主核心板分別與lcd模塊、蜂鳴器模塊連接,lcd模塊用於顯示雷電流採集模塊結果;蜂鳴器用於檢測到系統電壓過載危險信號時進行警報,即在大氣電場、雷電流、模擬量採集模塊,電壓過載時進行報警。
41.所述電源模塊包括主電源電路、模擬電源電路、參考電壓電路;如圖2所示,主電源電路包括保險絲f1、壓敏電阻mov1、壓敏電阻mov2、壓敏電阻mov3、陶瓷放電管gd1、tvs管d38、電解電容c31、電解電容c32、電解電容c38、電解電容c39、電容c29、電容c30、電容c33、電容c34、電容c35、電容c36、電容c37、電容c40、電阻r58、電阻r59、電阻r60、電阻r61、電阻r62、電阻r63、二極體d29、二極體d30、發光二極體d31、發光二極體d32、發光二極體d33、共模電感lcm1、dcdc模塊u14、dcdc模塊u15、電感l1、電感l2、反相穩壓器u16,壓敏電阻mov2的一端為主電源電路的輸入端接,預設直流電源經保險絲f1接壓敏電阻mov2的一端為主電源電路供電,壓敏電阻mov2的一端分別與壓敏電阻mov1的一端、tvs管d38的一端、電解電容c31的陽極、電容c33的一端、共模電感lcm1的第一輸入端連接,壓敏電阻mov1的另一端分別與壓敏電阻mov3的一端、陶瓷放電管gd1的輸入端連接,陶瓷放電管gd1的輸出端接地線,壓敏電阻mov2的另一端、壓敏電阻mov3的另一端、tvs管d38的另一端、電解電容c31的陰極、電
容c33的另一端、共模電感lcm1的第二輸入端接地,共模電感lcm1第一輸出端接電解電容c32的陽極並輸出電源電壓,共模電感lcm1第二輸出端接電解電容c32的陰極並接地;電容c35的一端分別接電源電壓、dcdc模塊u15的輸入引腳,電容c35的另一端分別接地、dcdc模塊u15的gnd引腳,dcdc模塊u15的輸出引腳與輸出調整引腳間串聯電容c34,dcdc模塊u15的輸出引腳輸出第一電源電壓,dcdc模塊u15的輸出調整引腳接地;電容c29的一端分別接電源電壓、dcdc模塊u14的輸入引腳,電容c29的另一端分別接地、dcdc模塊u14的gnd引腳,dcdc模塊u14的輸出引腳與輸出調整引腳間串聯電容c30,dcdc模塊u145的輸出引腳輸出第二電源電壓,dcdc模塊u14的輸出調整引腳接地;第二電源電壓接入反相穩壓器u16的vin引腳與shdn引腳,並且第二電源電壓接電感l1的一端,電感l1的另一端分別接反相穩壓器u16的sw引腳、電容c36的一端,反相穩壓器u16的vc引腳接電阻r62的一端,電阻r62的另一端經電容c40接入反相穩壓器u16的gnd引腳,電容c36的另一端分別與反相穩壓器u16的nfb引腳之間串聯電阻r61,反相穩壓器u16的nfb引腳與gnd引腳之間串聯電阻r63,電容c36的另一端分別接二極體d29的陰極、二極體d30的陽極,二極體d29的陽極接電感l2的一端,電感l2的另一端分別接電容c37的一端、電解電容c38的陰極、電解電容c39的陰極並輸出第三電源電壓,電容c37的另一端、電解電容c38的陽極、電解電容c39的陽極、反相穩壓器u16的gnd引腳均接地;第一電源電壓經電阻r59、發光二極體d33接地,第二電源電壓經電阻r58、發光二極體d32接地,第三電源電壓分別經電阻r60、發光二極體d31接地,電源電壓直接接地可能會導致短路,電流突然增大,超過負荷。所以先接電阻以及發光二極體起到保險警報作用。主電源模塊用於提供第一電源電壓、第二電源電壓、第三電源電壓;在本實施例中,主電源電路的輸出為第一電源電壓為12v、第二電源電壓為5v、第三電源電壓為-12v,總輸出功率為20w。5v用於數字邏輯部分的供電,包括核心板、多數通信模塊等,獨立採用金昇陽dcdc模塊實現,設計功率10w;12v用於4g模塊、氣象百葉窗模塊以及運放正偏置電壓供電,獨立採用金昇陽dcdc模塊實現,設計功率也為10w。-12v主要用於運放的負偏置電壓供電,採用開關電源電路從5v轉換得到,設計輸出功率可以達到5w。按照需求,電源模塊的輸入為24v直流電源供電,本設計從穩定性角度考慮,採用了寬範圍輸入的設計,輸入電壓範圍為9~36v,可以有效應對輸入電源的波動情況。電源模塊隔離等級設計為3kv,能夠應對大多數的隔離要求。電源的輸入進行了3級防雷擊設計,由壓敏電阻、陶瓷放電管和tvs管組成。並串入了一個2a快融,採用座式設計,可以方便地進行更換。在dcdc模塊之前,還串入了一個共模電感,可以有效地濾除共模幹擾。
42.為了減少數字電源中的紋波對模擬採樣的幹擾,本設計提供了模擬電源濾波電路,如圖3所示,模擬電源電路包括電感l3、電感l4、電解電容c71、電解電容c73、電容c72、電容c74, 電感l3的一端作為模擬電源電路的輸入端接第二電源電壓,並且電感l3的一端分別連接電解電容c71的陽極、電容c72的一端,電感l3的另一端作為模擬電源電路的輸出端輸出模擬電源電壓,並且電感l3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解電容c7的陽極、電容c74的一端,電解電容c7的陰極、電容c74的另一端、電感l4的一端接地,電解電容c71的陰極、電容c72的另一端、電感l4的另一端接地,模擬電源電路用於提供模擬電源電壓。
43.為了提高雷電流採樣的精度,降低電壓抬升過程中引入直流偏置誤差的問題,本設計採用了標準參考電壓電路提供給採樣電路。該電路可以提供標準3.3v參考電壓,並提供1.65v的中點參考電壓。如圖4所示,參考電壓電路包括電容c47、電容c48、電容c49、電壓
基準晶片u17, 電壓基準晶片u17的vin引腳與en引腳連接,其連接節點為參考電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模擬電源電壓,電壓基準晶片u17的vin引腳與en引腳連接節點與電壓基準晶片u17的gnd引腳之間串聯電容c47,電壓基準晶片u17的vref引腳連接電容c48的一端並輸出參考電壓,電壓基準晶片u17的vbias引腳連接電容c49的一端並輸出中點參考電壓,電容c48的另一端、電容c49的另一端、電壓基準晶片u17的gnd引腳均接地,參考電壓電路用於提供參考電壓、中點參考電壓。
44.作為本系統應用的核心部分,雷電流採集電路也採用了模塊方式進行設計,以方便後續的修改和升級。本採集電路包括積分電路、放大電路、電平抬升電路和濾波電路幾個部分。積分電路採用較為常用的rc積分電路,積分參數可以通過實驗進行調整。而考慮雷電流輸入信號為
±
10v,需要將其轉換為0~3.3v的ad輸入電平,因此設計中加入了放大電路進行電平轉換。電平抬升電路用於將負電平信號抬升到正值以便於ad電路進行採樣,為了防止抬升過程中引入直流偏置誤差。抬升電平採用了專用的參考電壓晶片ref2033,該晶片可以提供非常乾淨的3.3v和1.65v電平以供採樣電路使用。濾波電路採用rc濾波,並通過一級電壓跟隨電路改善輸出阻抗特性。考慮到本系統採用8/20us標準波形的要求進行設計,即雷電流波形頻率將達到100khz左右。為了能夠應對高速採樣的要求,則運算放大器必須具有足夠高的帶寬。本設計選用增益帶寬積達到50m的高速運算放大器晶片lt1361,完全能夠滿足雷電流信號的響應速度。如圖5所示,所述雷電流採集模塊包括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容c2、電容c3、電阻r15、電阻r16、電阻r17、電阻r18、電阻r19、電阻r21、電阻r22、電容c9、電容c13、運算放大器u1a、運算放大器u1b、電阻r4、電容c1、電容c4、電容c7、二極體d1、二極體d2、運算放大器u4a;電阻r1的一端作為雷電流採集模塊的輸入端經sma接頭j1接收由羅氏線圈採集到的雷電信號,電阻r1的另一端分別接電容c2的一端、電容c3的一端、電阻r2的一端,電容c1的另一端、電容c2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2的另一端接電阻r3的一端,電阻r3的另一端接電阻r19的一端,電阻r19的另一端分別接電阻r17的一端、電阻r21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輸入端,電阻r17的另一端接中點參考電壓,電阻r21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1a的輸出端、電阻r18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輸入端通過電阻r15接地,運算放大器u1a的正電源端分別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9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1a的負電源端分別接第三電源電壓、電容c13的一端,電容c13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9的另一端分別接地、電阻r16的一端,電阻r16的另一端接運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輸入端,電阻r18的另一端分別接電阻r22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輸入端,電阻r22的另一端接運算放大器u1b的輸出端,運算放大器u1b的輸出端連接電阻r4的一端,電阻r4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4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4a的同相輸入端,運算放大器u4a的正電源端分別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1的一端,電容c1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u4a的負電源端分別接第三電源電壓、電容c7的另一端,電容c7的另一端、電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運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4a的輸出端、二極體d1的陽極、二極體d2的陰極,二極體d1的陰極接參考電壓、二極體d2的陽極接地, 運算放大器u4a的輸出端作為雷電流採集模塊的輸出端。
45.針對大氣電場採集模塊,為了保證能夠及時地對雷電流信號和大氣電場信號進行採樣,本設計採用了雙核結構。即採用另一個核心板單獨對大氣電場信號進行處理,再將處理後的數據通過串口轉給主控核心板,由主控核心板將數據上傳到後臺。大氣電場信號也通過了自恢復保險絲、陶瓷氣體放電管、壓敏電阻和tvs等防雷擊電路接入到採集模塊。採
集模塊採用16位高精度採樣晶片ad7606實現,該晶片可以直接處理
±
10v的模擬信號,採樣頻率達到了200k sps。採集模塊與大氣電場核心板之間通過16位並口相連,具有足夠快速的數據通道,滿足處理速度要求。如圖6所示,所述大氣電場採集模塊包括採樣晶片u20、電阻r74 、tvs管d37、壓敏電阻rv1、陶瓷氣體放電管gdt1、保險絲rt1、sma接頭j2, 保險絲rt1的一端作為大氣電場採集模塊的輸入端通過sma接頭j2接收大氣電場信號,保險絲rt1的另一端分別接陶瓷氣體放電管gdt1的陽極、壓敏電阻rv1的一端、tvs管d37的一端、電阻r74的一端,陶瓷氣體放電管gdt1的陰極、壓敏電阻rv1的另一端、tvs管d37的另一端均接地,電阻r74的另一端接採樣晶片u20的各模擬輸入端,採樣晶片u20的各輸出數據端將大氣電場數據傳輸給主核心板。
46.外部通信大多採用成熟的產品模塊,其外圍電路較為簡單,與核心板的接口主要是串口;所述外部通信模塊包括4g模塊、乙太網模塊、lora模塊、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外擴接口模塊,4g模塊、乙太網模塊、lora模塊、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外擴接口模塊分別與主核心板連接,主核心板分別通過4g模塊、乙太網模塊、lora模塊、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外擴接口模塊與外部預設設備通信,4g模塊採用smart-7600ce晶片,乙太網模塊採用tcp-232晶片,lora模塊採用lora433晶片,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採用sn75176ad晶片,外擴接口模塊基於adm2483晶片與sp3232een晶片構成232接口與485接口,並將232接口與485接口通過擴展接口接入到同一個usart資源。
47.如圖9所示,所述4g模塊包括dtu晶片u21、電容c28、電阻r48、電阻r50、三極體q4,dtu晶片u21的vin引腳接第一電源電壓,並且dtu晶片u21的vin引腳接電容c28的一端,dtu晶片u21的gnd引腳、電容c28的另一端接地,dtu晶片u21的rese引腳接三極體q4的集電極,三極體q4的基極分別接電阻r48的一端、電阻r50的一端,電阻r50的另一端、三極體q4的發射極接地,電阻r58的另一端、dtu晶片u21的rx2引腳、tx2的引腳接入主核心板;如圖10所示,所述乙太網模塊包括tcp晶片u12、電阻r56、電容c88,tcp晶片u12的reset引腳接電阻r56的一端,tcp晶片u12的gnd引腳接電容c88的一端,電容c88的另一端、tcp晶片u12的電源引腳接參考電壓,tcp晶片u12的rsti引腳、rxd引腳、txd引腳接入主核心板;如圖11所示,所述lora模塊包括lora晶片u13、電阻r57、電容c90,lora晶片u13的aux引腳接電阻r57的一端,lora晶片u13的vcc引腳、電容c90的一端、電阻r57的另一端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90的另一端、lora晶片u13的地引腳接地,lora晶片u13的md0引腳、md1引腳、rxd引腳、txd引腳接入主核心板;如圖12所示,所述氣象百葉窗接口模塊包括電阻r6、電阻r8、電阻r11、電阻r14、電阻r20、電容c6、電容c12、肖特基二極體d9、三極體q1、tvs管d5、tvs管d7、tvs管d8、通訊晶片u2,電阻r20的一端接入主核心板,並且電阻r20的一端與肖特基二極體d9的陰極引腳連接,電阻r20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肖特基二極體d9的第一陽極引腳、電容c12的一端,電容c12的另一端接地,肖特基二極體d9的第一陽極引腳連接三極體q1的基極,三極體q1的發射極接地,三極體q1的集電極分別連接電阻r8的一端、通訊晶片u2的接收器使能端與驅動器使能端,三極體q1的發射極接地,電阻r8的另一端接第二電源電壓,通訊晶片u2的非反相端分別連接電阻r6的一端、電阻r11的一端、tvs管d5的一端、tvs管d8的一端,通訊晶片u2的反相端分別連接電阻r14的一端、tvs管d7的一端、電阻r11的另一端、tvs管d5的另一端,通訊晶片u2的電源端經電容c6接地,並且通訊晶片u2的電源端接第二電源電壓,電阻r6的另一端接第二電源電壓,電阻r14的另一端、tvs管d7的另一端、tvs管d8的另一端接地,通訊晶片
u2的非反相端與反向端作為氣象百葉窗的接口,通訊晶片u2的驅動器使能端、驅動器輸出端、接收器使能端、接收器輸入端接入主核心板;如圖13所示,所述外擴接口模塊包括232接口晶片u6、485接口晶片u10、電阻r40、電阻r42、電阻r46、電阻r49、電阻r55、tvs管d21、tvs管d22、tvs管d23、肖特基二極體d24、電容c16、電容c17、電容c18、電容c19、電容c20、電容c82、三極體q3,電阻r55的一端接入主核心板,並且電阻r55的一端與肖特基二極體d24的陰極引腳連接,肖特基二極體d24的第一陽極引腳與三極體q3的基極連接,三極體q3的集電極分別連接電阻r40的一端、485接口晶片u10的驅動器使能端與接收器使能端,485接口晶片u10的a端引腳分別連接電阻r42的一端、電阻r46的一端、tvs管d21的一端、tvs管d23的一端,485接口晶片u10的b端引腳分別連接電阻r49的一端、tvs管d22的一端、電阻r46的另一端、tvs管d21的另一端,電阻r49的另一端、tvs管d22的另一端、tvs管d23的另一端、485接口晶片u10的地引腳均接地,485接口晶片u10的a端引腳與b端引腳作為485接口,485接口晶片u10的驅動器使能端、接收器使能端、發送數據端、接收數據端、pv端接入主核心板;232接口晶片u6的c1-端與c1+端之間串聯電容c16,232接口晶片u6的c2-端與c2+端之間串聯電容c20,232接口晶片u6的v+端與v-端之間順次串聯電容c17、電容c18、電容c19,232接口晶片u6的r2o引腳、t2o引腳接入主核心板,232接口晶片u6的r2i引腳、t2o引腳作為232接口;外擴232/485接口主要用於現場調試或與相鄰設備進行通信,由於核心板資源限制,設計中將232與485電路接入到同一個usart資源。考慮到工業應用中設備通信主要採用485,而232一般用於調試。故在設計時對於232接口沒有採用隔離設計,而對於485接口則選用了隔離485模塊,隔離電壓等級為2.5kv。
48.另外,在本系統中還包括模擬量採集模塊、開關量模塊,模擬量採集模塊的輸出端接入主核心板,開關量模塊與主核心板雙向連接,模擬量採集模塊用於採集電流、電壓模擬量,開關量模塊用於傳遞開關量信號以濾除噪音和幹擾。本設計採用了標準直流信號的要求實現。電壓輸入為0~10v信號,電流輸入為0~40ma信號。採樣電路採用了一級放大電路,將10v信號轉換為3.3v信號。並採用一級rc濾波加電壓跟隨電路,以濾除噪聲幹擾和改善輸出阻抗特性。考慮採樣信號以直流信號為主,對於速度要求不高,故運算放大器採用了通用運放lm358。如圖7所示,所述模擬量採集模塊包括至少一路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以及至少一路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各路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結構均相同,各路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包括:電阻r7、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2、電阻r13、電容c5、電容c8、電容c10、二極體d3、二極體d6、tvs管d4、運算放大器u3a、運算放大器u3b, 電阻r9的一端作為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的輸入端,並且電阻r9的一端連接tvs管d4的一端,tvs管d4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9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7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輸入端,運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電阻r12的一端、電阻r13的一端,電阻r12的另一端、電阻r7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13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3a的輸出端、電阻r10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a的分別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5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a的負電源端分別接電容c10的一端、第三電源電壓,電阻r10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8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輸入端,電容c10的另一端、電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運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3b的輸出端、二極體d3的陽極、二極體d6的陰極,二極體d3的陰極接參考電壓,二極體d6的陽極接地,運算放大器u3b的輸出端為電壓模擬量採集電路的輸出端;各路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結構均相同,各路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包括:電阻r28、電阻r31、電阻r32、電阻r33、電阻r36、
電阻r37、電容c21、電容c22、電容c25、二極體d13、二極體d16、tvs管d14、運算放大器u7a、運算放大器u7b, 電阻r31的一端作為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的輸入端接收電流模擬量,並且電阻r9的一端分別連接tvs管d14的一端、電阻r32的一端,電阻r32的另一端、tvs管d14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31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28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7a的同相輸入端,運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電阻r36的一端、電阻r37的一端,電阻r36的另一端、電阻r28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37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7a的輸出端、電阻r33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7a的正電源端分別接第一電源電壓、電容c21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a的負電源端分別接電容c25的一端、第三電源電壓,電容c21的另一端、電容c25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33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22的一端、運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輸入端,電容c22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u7b的反相輸入端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u7b的輸出端、二極體d13的陽極、二極體d16的陰極,二極體d13的陰極接參考電壓,二極體d16的陽極接地,運算放大器u7b的輸出端為電流模擬量採集電路的輸出端接入主核心板。也可以根據具體的設計需求,根據決堤的信號參數要求,選用不同的採樣電路。
49.在本實施例中,系統設計了4路開入和4路開出,開入採用電阻上拉,外部預留4個對地的幹接點。開出則採用4路繼電器輸出,採用宏發公司的hf32fa-t/012-hsl2繼電器,輸出觸點切換能力5a,觸點切換電壓交流250v,直流30v。另其隔離電壓等級可以達到5kv。如圖8所示,所述開關量模塊包括開入電路、開出電路,開入電路包括電阻rai、電容c85、電容c86、電容c87、電容c89,電阻rai為四電阻的排阻,電阻rai中四電阻的一端接第二電源電壓,電阻rai中四電阻的另一端分別經電容c85、電容c86、電容c87、電容c89接地,並且電阻rai中四電阻的另一端接入主核心板,對主核心板傳輸強弱電信號;開出電路包括電阻r51、電阻r52、電阻r53、電阻r54、繼電器rl1、繼電器rl2、繼電器rl3、繼電器rl4、場效應管q5、場效應管q6、場效應管q7、場效應管q8、二極體d25、二極體d26、二極體d27、二極體d28,主核心板分別連接繼電器rl1、繼電器rl2、繼電器rl3、繼電器rl4的兩個觸點端子,傳輸強弱電信號,繼電器rl1的線圈端子一端分別連接二極體d25的陰極、場效應管q5的漏極,二極體d25的陽極分別連接電阻r51的一端、繼電器rl1的線圈端子另一端;繼電器rl2的線圈端子一端分別連接二極體d26的陰極、場效應管q6的漏極,二極體d26的陽極分別連接電阻r52的一端、繼電器rl2的線圈端子另一端;繼電器rl3的線圈端子一端分別連接二極體d27的陰極、場效應管q7的漏極,二極體d27的陽極分別連接電阻r53的一端、繼電器rl3的線圈端子另一端;繼電器rl4的線圈端子一端分別連接二極體d28的陰極、場效應管q8的漏極,二極體d28的陽極分別連接電阻r54的一端、繼電器rl4的線圈端子另一端;場效應管q5、場效應管q6、場效應管q7、場效應管q8的源極均接第一電源電壓,電阻r51、電阻r52、電阻r53、電阻r54的另一端均接地,場效應管q5、場效應管q6、場效應管q7、場效應管q8的柵極連接雷電流採樣模塊,給定控制信號,emos根據外部信號大小控制繼電器通斷。開關量模塊用於傳遞開關量信號以濾除噪音和幹擾。
50.為了方便系統擴展和升級,系統設計採用底板加模塊的方式構成。底板承接各個模塊之間的連接,模塊實現具體的功能。為了進一步加快開發進度,並且提高系統的穩定性,通信模塊多採用成熟的產品模塊實現。底板pcb的上半部分,正面用於安裝lcd顯示屏,此設計以大多數機箱的上部作為顯示窗口作為依據。lcd的左邊為蜂鳴器和電池,蜂鳴器的位置也需要與面板設計進行配合。上半部分的背部,則作為主控429核心板的插座,作為整
個系統的主控板,其與各個通信模塊和採樣電路進行連接。底板pcb的中部分成左右兩個部分。左邊的正面有大氣電場核心板的插座,其背面則是用於進行大氣電場數據採樣的7606模塊插座。右邊的部分則由雷電流積分加採樣電路模塊、4g通信模塊兩個插座組成。
51.考慮到本系統的機箱都是掛置在野外,從防水防塵的設計角度來看,接口和引線大多從底部出入,所以本設計將所有的接線接口全部放置到了pcb板的底部。由於接口較多,在pcb的正反面大多都進行了放置。接口的放置位置和方式,也可以在後續的設計中與箱體設計部分進行配合調整。另外,電源模塊設計放置在底板的底下,通過底板下部右邊的接口與底板連接。
5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基於dcdc模塊的防雷擊雷電流採集監測系統,本系統實現了對從羅氏線圈採集到的雷電流進行採樣,對雷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並可以通過選擇多種通信接口將實時數據上傳到後臺或其他設備。此外,本系統還採集大氣電場數據,並可擴展一定的模擬量輸入、開關量輸入和輸出。實現對雷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提高了雷擊電流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為了方便系統擴展和升級,系統設計採用底板加模塊的方式構成,底板承接各個模塊之間的連接,模塊實現具體的功能。
53.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
54.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並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而言,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具體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效替換。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做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