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裝置、屏障裝置、相位差膜和電子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9:34:01 3
專利名稱:顯示裝置、屏障裝置、相位差膜和電子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由液晶元件配置的顯示裝置和屏障裝置、用於這種裝置的相位差膜(retardation film,延遲膜)、以及包括它們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顯示裝置中,以液晶顯示裝置代替陰極射線管(CRT)正在取得進展。液晶顯示裝置可製成厚度小於CRT顯示裝置,因此很容易實現節省空間。此外,它的功耗低,因此從生態的觀點來看也是有利的。此外,近年來,能實現立體顯示的顯示裝置受到關注。在立體顯示中,顯示彼此具有視差(具有不同的視點)的左眼圖像和右眼圖像,從而觀看者通過左眼和右眼分別觀看圖·像,進而能夠將該圖像識別為具有深度(depth)的立體圖像。此外,也開發出了一種顯示裝置,其顯示彼此具有視差的三個以上圖像,從而可以向觀看者提供更自然的立體圖像。例如,日本專利未審查公開第Hei 3-119889號公開了視差屏障系統的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同時顯示彼此具有視差的多個圖像(視點圖像),且觀察者看到的圖像根據顯示裝置與觀眾的角度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角度)而不同。在這種顯示裝置中,液晶元件經常被用作屏障。在一般情況下,期望顯示裝置有寬廣的視角。日本專利未審查公開第2005-189888和2001-100031號公開了具有由光學各向異性的盤狀液晶組成的層的液晶顯示裝置,以擴大視角。這種由盤狀液晶組成的層被分布為視角增強膜(例如,所謂的WV (廣視角)膜)。
發明內容
在一般情況下,電子設備需要實現成本降低。然而,在具有液晶元件的顯示裝置中,上述視角增強膜是專用元件,因此,對其的引進可能帶來高成本。鑑於上述情況,已設想出了本申請,並提供了都允許視角加寬和成本降低的顯示裝置、屏障裝置、相位差膜以及電子設備。根據本申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第一顯示裝置,其包括液晶層、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偏振膜和第一相位差膜。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偏振膜,並且第二基板夾著液晶層被設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偏振膜和第一相位差膜中的第一相位差膜設置的那一側。第一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第一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第二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部和屏障部。屏障部具有能夠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的液晶屏障。屏障部包括液晶層;第一基板,其包括偏振膜和相位差膜;以及第二基板,夾著液晶層被設置在第一基板的、偏振膜和相位差膜中的相位差膜所設置的那一側。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
根據本申請的又ー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屏障裝置,其包括具有能夠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的液晶屏障的屏障部。屏障部包括液晶層;第一基板,其包括偏振膜和相位差膜;以及第二基板,夾著液晶層設置在第一基板的、偏振膜和相位差膜中的相位差膜設置的那ー側。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根據本申請的再ー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相位差膜,其中,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根據本申請的又ー實施方式,提供了ー種包括上述第一顯示裝置的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的例子包括電視裝置、數位相機、個人計算機、攝錄機和可攜式端子裝置(諸如蜂窩電話)。在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第一顯示裝置、相位差膜和電子設備中,在液晶層中調製光,進而在顯示屏上顯示圖像。在第一相位差膜(光透過該第一相位差膜在該顯示中傳輸)中,面內相位差值RO和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在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第二顯示裝置、屏障裝置和相位差膜中,在顯示部上顯示圖像,通過將液晶屏障設置為透射狀態,從而觀察者在視覺上識別顯示部上顯示的圖像。在屏障部的相位差膜(此時光通過其透射)中,面內相位差值RO和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根據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顯示裝置、屏障設備、相位差膜和電子設備,使用面內相位差值RO和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的相位差膜。因此,可以擴大視角,並且可以降低成本。
圖I是示出根據本申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ー個配置實例的框圖;圖2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顯示驅動部的ー個配置實例的框圖;圖3是示出圖2中所示的像素的ー個配置實例的電路圖;圖4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液晶顯示部的ー個配置實例的截面圖;圖5是示出圖4中所示的偏振膜的ー個配置實例的截面圖;圖6A和圖6B是示出圖4中所示的液晶層的ー個操作實例的示意圖;圖7是用於說明圖4中所示的相位差膜的功能的解釋圖;圖8是示出了圖I中所示的顯示裝置的ー個特性實例的特性圖;圖9是示出了圖I中所示的顯示裝置的另ー個特性實例的特性圖;圖10是示出了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立體顯示裝置的ー個配置實例的框圖;圖IlA和圖IlB是示出了圖10中所示的立體顯示裝置的ー個配置實例的解釋圖;圖12A和圖12B是示出了圖10中所示的液晶屏障部的ー個配置實例的平面圖和截面圖;圖13是示出了圖10中所示的液晶屏障部的組配置實例的解釋圖;圖14A、圖14B和圖14C是示出了圖10中所示的立體顯示裝置的ー個操作實例的示意圖;圖15A和圖15B是示出了圖10中所示的立體顯示裝置的一個操作實例的另一個示意圖;圖16A和圖16B是示出了根據變形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一個配置實例的解釋圖;圖17A和圖17B是示出了根據變形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一個操作實例的示意圖;圖18A、圖18B和圖18C是示出根據另一個變形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一個操作實例的不意圖;以及圖19是示出了應用了根據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和立體顯示裝置的電視裝置的外·觀配置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實施方式。描述順序如下。I.第一實施方式(顯示裝置)2.第二實施方式(立體顯示裝置)3.應用實例〈I.第一實施方式>[配置實例](整體配置實例)圖I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一個配置實例。顯示裝置I是使用液晶元件作為顯示元件的液晶顯示裝置。根據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相位差膜是由本實施方式來體現,並因此將一起描述。顯示裝置I包括控制部41、背光碟機動部42、背光30、顯示驅動部50和液晶顯示部20。控制部41是基於從外部提供的圖像信號Sdisp向背光碟機動部42和顯示驅動部50中的每一個提供控制信號的電路。具體地說,控制部41向背光碟機動部42提供背光控制信號,並將基於圖像信號Sdisp的圖像信號S提供至顯示驅動部50。背光碟機動部42基於從控制部41提供的背光控制信號來驅動背光30。背光30具有將表面發出的光輸出至液晶顯示部20的功能。背光30通過使用例如發光二極體(LED)或冷陰極螢光燈(CCFL )來配置。顯示驅動部50基於從控制部41提供的圖像信號S來驅動液晶顯示部20。液晶顯示部20驅動液晶元件並調製從背光30發出的光,從而執行顯示。圖2示出了顯示驅動部50的框圖的一個實例。顯示驅動部50包括時序控制器51、柵極驅動器52以及數據驅動器53。時序控制器51控制柵極驅動器52和數據驅動器53的驅動時序。此外,時序控制器基於從控制部41提供的圖像信號S產生圖像信號SI並將該信號提供至數據驅動器53。柵極驅動器52逐行地在液晶顯示部20中順序地選擇像素Pix,從而根據由時序控制器51控制的時序執行線序掃描。數據驅動器53將基於圖像信號SI的像素信號提供至液晶顯示部20的每個像素Pix。具體來說,數據驅動器53基於圖像信號SI執行數/模(D/A)轉換,從而產生作為模擬信號的像素信號,並將其提供至每個像素 Pix。
圖3示出了構造液晶顯示部20中的像素Pix的子像素SPix的電路圖的ー個實例。每個像素Pix都有分別對應紅、綠和藍的三個子像素SPix。子像素SPix包括薄膜電晶體(TFT)元件Tr、液晶元件LC以及保持電容元件Cs。由例如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構造TFT元件Tr,並且柵極連接到柵極線GCL。此外,源極連接到數據線SGL,而漏極連接到液晶元件LC的ー個端子以及保持電容元件Cs的ー個端子。液晶元件LC的ー個端子連接到TFT元素Tr的漏扱,而另一端子接地。保持電容元件Cs的ー個端子連接到TFT元件Tr的漏扱,而另一端子連接到保持電容線CSL。柵極線GCL連接到柵極驅動器52,而數據線SGL連接到數據驅動器53。
圖4示出了液晶顯示部20的截面構造。通過在驅動基板110和對基板120之間封入液晶層9,獲得液晶顯不部20。驅動基板110具有透明基板111、像素電極112、配向膜113、相位差膜114和偏振膜115。透明基板111由例如玻璃和形成於其表面上的TFT元件Tr (未示出)等配置。此夕卜,像素電極112形成於其上。像素電極112由例如銦錫氧化物(ITO)的透明導電膜配置,並經由數據線SGL和TFT元件Tr提供有來自數據驅動器53的像素信號。配向膜113形成於像素電極112上。相位差膜114和偏振膜115依次形成於透明基板111中的、與上方形成這些像素電極112等的表面相対的那個表面的上方。對基板120具有透明基板121、彩色濾光層122、公共電極123、配向膜124、相位差膜125和偏振膜126。類似於透明基板111,透明基板121例如由玻璃配置。彩色濾光層122形成於透明基板121的表面上。在彩色濾光層122中,紅、綠和藍顏色的彩色濾光片形成在與相應的像素電極112對應的部分。此外,公共電極123形成於彩色濾光層122上。類似於像素電極112,公共電極123由例如ITO的透明導電膜配置,並設置在對應於多個像素電極112的公共交叉位置。配向膜124形成於公共電極123上。相位差膜125和偏振膜126依次形成於透明基板121中的、與其上形成公共電極123等的表面相対的那個表面的上方。相位差膜114和125由三醋酸纖維素(TAC)配置。然而,材料不限於此。作為替代,例如環烯烴聚合物(COP)可以用於配置它們。在這些相位差膜114和125中,如稍後所描述的,面內方向的相位差值RO被設定為小於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這使得顯示裝置I (例如)在黑顯示中實現寬視角。此外,對於這些相位差膜114和125,更優選地是具有所謂的逆波長色散特性(reverse wavelength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其中,折射率各向異性隨著光波長的減小而減小。在這種情況下,在顯示裝置I中,可能的是,降低在從相對於顯示屏的斜方向觀看顯示裝置I時出現色度偏差的可能性。偏振膜115和126中的姆個都允許僅在預定方向上偏振的光的傳輸並且兩者結合以便具有相交的傳輸軸,即,處於正交尼科爾狀態。圖5示出了偏振膜126連同相位差膜125的截面圖。偏振膜126具有實現偏振功能的偏振器102和設置為夾住偏振器102並用於保護偏振器102的保護層101和103。保護層101和103例如由TAC配置。在這個實例中,保護層101和103不具有與相位差膜一樣的功能。也就是說,保護層101和103中的相位差值RO和Rth足夠低於相位差膜114和125的相位差值RO和Rth。液晶層9可以基於配向方向來改變透射率T並由例如進行正常白操作的扭曲向列(TN)液晶配置。液晶層9的液晶分子M具有正介電常數各向異性,且長軸方向的折射率高於短軸方向的折射率。每個像素電極112配置子像素SPix連同對應於像素電極112的部分,諸如液晶層9和彩色過濾層122。各個紅、綠和藍子像素SPix配置像素Pix。基於這樣的配置,在液晶顯示部20中,根據像素電極112和公共電極123之間的電位差調製液晶層9的透射率,以便執行顯示。圖6A和圖6B示意地示出液晶層9的操作。圖6A示出了在像素電極112和公共電極123之間未施加電壓的情況,圖6B示出了施加電壓的情況。如圖6A所示,當未施加電壓時,液晶層9的液晶分子Μ的長軸平行於驅動基板110和對基板120的基板表面。配向膜113附近的液晶分子Μ的長軸在按照配向膜113的預定方向上配向,配向膜124附近的液晶分子Μ的長軸在按照配向膜124的預定方向上配向。此時,由配向膜113配向的液晶分子Μ的配向方向與由配向膜124配向的液晶分子Μ的配向·方向相交,且液晶層9內的液晶分子Μ如此配向,以被扭曲。此時,從液晶顯示部20的ー側(例如,下側)入射的光由偏振膜115偏振,且其偏振方向按照液晶層9中的液晶分子Μ的配向而扭曲。然後,該光透過偏振膜126傳輸,以從另ー側(例如,上側)輸出。以這種方式,在液晶顯示部20中,在未施加電壓時,傳輸光且執行所謂的白顯示。另ー方面,如圖6Β所示,當施加電壓時,液晶層9的液晶分子Μ的長軸垂直於驅動基板110和對基板120的基板表面。此時,從液晶顯不部20的一側(例如,下側)入射的光被偏振膜115偏振,並保持偏振方向地傳輸通過液晶層9。然後,光被偏振膜126遮擋。以這種方式,在液晶顯示部20中,在施加電壓時,光被遮擋且執行所謂的黑顯示。如上所述,在像素電極112和公共電極123之間未施加電壓時,液晶顯示部20執行白顯示,當施加電壓時,液晶顯示部執行黑顯示。也就是說,液晶顯示部20進行正常的白操作。液晶層9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第一顯示裝置中的「液晶層」的具體實例。驅動基板110和對基板120之一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基板」的具體實例,而另ー個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二基板」的ー個具體實例。[操作和作用]下面將描述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的操作和作用。(整體操作概述)首先,參照圖1,將描述顯示裝置1的整體操作的概述。控制部41基於從外部提供的圖像信號Sdisp控制背光碟機動部42和顯示驅動部50。背光碟機動部42驅動背光30。背光30將表面發出的光輸出至液晶顯示部20。顯示驅動部50基於從控制部41提供的圖像信號S驅動液晶顯示部20。液晶顯示部20通過調製從背光30輸出的光來執行顯示。(涉及視角的特性)在顯示裝置1中,相位差膜114和125設置在液晶顯示部20中,並因此實現了顯示裝置1的黑顯示中的視角加寬。將在下面描述其細節。圖7是用於示意地說明通過相位差膜114和125在黑顯示時加寬視角的圖示。在此圖中,X方向和1方向指示平行於驅動基板110和對基板120的方向,Z方向指示垂直於這些基板的方向。此外,每個形狀代表在X、y和z方向的各個方向上的折射率的大小。例如,沿z方向延伸的形狀意味著z方向的折射率高。
在黑顯示時,液晶層9的液晶分子M的長軸在垂直於基板的方向(z方向)上取向,如圖6B所示,且z方向的折射率nz比X方向的折射率nx和y方向的折射率ny高,如圖7所示。另ー方面,在相位差膜114和125中,z方向的折射率nz比X方向的折射率nx和y方向的折射率ny低,如圖7所不。因此,在液晶顯不部20中,液晶層9和相位差I旲114和125的特性互相補償。因此,X、y和z方向的折射率nx、ny和nz幾乎彼此相等,且可以實現各向同性的折射率。這可以使黑顯示時的視角加寬。接下來,將描述相位差膜114和125的特性。在該研究中,面內方向的相位差值RO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用作相位差膜114和125的光學參數。相位差值RO和Rth由以下表達式定義。RO= (nx-ny) Xd (I)Rth= ((nx+ny)/2_nz) Xd (2) X方向的折射率nx和J方向的折射率ny具有以下表達式所表示的關係。nx ^ ny (3)在此,X方向定義為慢軸,而y方向定義為快軸。相位差膜114中的慢軸被設定為與液晶層9中的、驅動基板110附近的液晶分子M的長軸方向的配向方向對準。相位差膜125中的慢軸被設定為與液晶層9中的、對基板120附近的液晶分子M的長軸的配向方向對準。在本研究中,通過利用設定為各種值的相位差值RO和Rth對視角特性進行模擬來獲得相位差膜114和125的期望的相位差值RO和Rth的範圍。在這個實例中,具有相同特性的膜用作相位差膜114和相位差膜125。圖8示出了當相位差值RO和Rth是某ー值時關於對比度的視角特性的ー個實例。在圖8中,左-右方向對應於顯示裝置I的顯示屏的水平方向,而上-下方向對應於顯示屏的垂直方向。圖中的等高線示出對比度並表示當與中心的距離較短時對比度較高。對比度示出了白顯示和黑顯示之間的比率,並因此表示當對比度的視角更廣時黑顯示的視角也更廣。為了用各種相位差值RO和Rth評估視角特性,將引入參數MINCR作為表明在本研究中對比度的視角的參數。該參數MINCR被定義為在圖8中的點PR (方位0度,極角30度)、點PT (方位90度,極角30度)、點PL (方位:180度,極角30度)和點PB (方位:270度,極角30度)的四個位置上的對比度的最小值(參數MINCR)。30度的極角對應於所推薦的、對於觀眾觀看顯示裝置的一般觀察角度(0度至30度)的最大值。也就是說,參數MINCR表示當其值較大時視角較寬,其值較小時視角較窄。圖9示出參數MINCR與相位差膜114和125的相位差值RO以及Rth之間的關係。在圖9中,橫坐標表示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而縱坐標表示面內方向的相位差值R0。此夕卜,符號X (交叉)表示參數MINCR是0或較大,但小於5。符號A (三角)表示參數MINCR是5或較大,但小於10。符號■(方形)表不參數MINCR是10或更大,但小於15。符號〇(圓圈)表示參數MINCR是15或更大,但小於20。如圖9所示,當相位差值RO較小且相位差值Rth較大時,參數MINCR較大,因此視角較寬。具體來說,當相位差值RO和Rth落入圖9中的虛線以下的範圍內時,參數MINCR至少是10,因此視角為寬。相位差值RO和Rth的這個範圍可以由以下關係表達式表示。
R0 彡(5/8) XRth-25 (A)如上所述,在顯示裝置1中,有關相位差膜114和125中的每ー個的相位差值R0和Rth被設定為滿足表達式(A),並因此可以擴大視角。此外,相位差膜114和125由例如如上所述的TAC或C0P配置,並且比諸如WV膜的專用構件便宜。因此,可以降低成本。此外,在TAC或C0P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在面內方向拉伸薄膜來改變相位差值R0和Rth,因此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所需的相位差值R0和Rth ο[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視角可以擴大,原因在於使用的相位差膜具有的相位差值在滿足表達式(Α)的預定範圍內。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降低成本,原因在於通過使用TAC或C0P來配置相位差膜。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相位差膜具有逆波長色散特性。這可以降低從相對於顯示屏的斜方向觀看顯示裝置時發生色度偏差的可能性。[變形例1-1]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偏振膜115和126的保護層101和103不具有與相位差膜一祥的功能。然而,配置並不限於此。相反,例如,它們可具有與相位差膜一祥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例如,相位差膜114和偏振膜115可作為ー個相位差膜,且相位差膜125和偏振膜126可作為ー個相位差膜。具體來說,例如,關於相位差膜125和偏振膜126,以下配置是可能的。相位差膜125中的面內方向的相位差值和偏振膜126的保護層101中的面內方向的相位差值的總值被定義為相位差值R0。同樣,這兩個組件中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的總值被定義為相位差值Rth。這些相位差值R0和Rth被設定為滿足表達式(A)。可替換地,例如,可省略相位差膜114和125,而偏振膜115和126中的每個也可用作相位差膜。具體來說,例如,關於偏振膜126,以下配置是可能的。保護層101用作相位差膜,且其面內方向的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被設定為滿足表達式(A)。[變形例ト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相位差膜114和相位差膜125具有相同的特性。然而,配置不限於此,且它們可具有(例如)彼此不同的特性。在這種情況下,例如,下面的配置是可能的。在這兩個相位差膜114和125中的面內方向的各自相位差值的平均值被定義為相位差值R0,且厚度方向的各自相位差值的平均值被定義為相位差價值Rth。這些相位差值R0和Rth被設定為滿足表達式(A)。[變形例ト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提供了相位差膜114以及相位差膜125這兩者。然而,配置不限於此。相反,例如,可僅提供相位差膜114和125之一。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在視角特性中可能發生不對稱。然而,這樣的配置可適用於可以允許這種不対稱的應用。〈2.第二實施方式〉下面將描述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立體顯示裝置2。本實施方式是使用液晶屏障的視差屏障系統的立體顯示裝置。根據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屏障裝置由本實施方式體現,並因此將一起描述。與根據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構成部分基本相同的構成部分給定了相同的標號,並相應地省略了其描述。圖10示出了立體顯示裝置2的ー個配置實例。立體顯示裝置2包括控制部61、屏障驅動部63以及液晶屏障部10。控制部61是基於從外部提供的圖像信號Sdisp向背光碟機動部42、顯示驅動部50以及屏障驅動部63中的每ー個提供控制信號的電路,並對它們進行控制,以便它們彼此同步地操作。具體來說,控制部61向背光碟機動部42提供背光控制信號,並將基於圖像信號Sdisp的圖像信號S提供至顯示驅動部50。此外,控制部將屏障控制信號提供至屏障驅動部63。圖像信號S由圖像信號SA和SB組成,其中,每個圖像信號SA和SB都包括在立體顯示裝置2執行立體顯示時的多個(在該實例中為六個)視點圖像,如稍後所述。屏障驅動部63基於從控制部61提供的屏障控制信號驅動液晶屏障部10。液晶屏 障部10透射(即,打開操作)或遮擋(即,關閉操作)從背光30輸出並通過液晶顯示部20傳輸的光,並具有使用液晶配置的多個打開/關閉部11和12 (將在後面描述)。圖11A和圖11B示出了立體顯示裝置2的主要部分的ー個配置實例。圖11A示出了立體顯示裝置2的放大透視配置,圖11B示出了立體顯示裝置2的側視圖。如圖11A和圖11B所示,在立體顯示裝置2中,各個這些部分依次被設置為背光30、液晶顯示部20和液晶屏障部10。也就是說,從30背光輸出的光經由液晶顯示部20和液晶屏障部10到達觀眾。圖12A和圖12B示出了液晶屏障部10的ー個配置實例。圖12A示出了液晶屏障部10中的打開/關閉部的排列配置,圖12B示出了圖12A的液晶屏障部10中的箭頭方向XII-XII的截面配置。液晶屏障部10進行正常的白操作。也就是說,當液晶屏障部10不被驅動時,其透射光。液晶屏障部10是所謂的視差屏障,且具有多個打開/關閉部(液晶屏障)11和12,其透過或遮擋光線,如圖12A所示。這些打開/關閉部11和12根據立體顯示裝置2是否執行正常顯示(ニ維顯示)或立體顯示來進行不同的操作。具體來說,在正常顯示時打開/關閉部11處於打開狀態(即,透射狀態),在立體顯示時處於關閉狀態(即,遮擋狀態),如後面所描述。如稍後描述的,在正常顯示時打開/關閉部12處於打開狀態(S卩,透射狀態),在立體顯示時以時分方式進行打開/關閉操作。這些打開/關閉部11和打開/關閉部12被設置為沿XY平面內的ー個方向(在該實例中,例如,自垂直方向Y傾斜預定角度Θ的方向)延伸。角Θ可以被設定為(例如)18度。打開/關閉部11的寬度W1和打開/關閉部12的寬度W2彼此不同,且在該實例中保持W1>W2的關係。然而,打開/關閉部11和12的寬度的大小關係不限於此,且可採用W1〈W2或W1=W2的關係。這種打開/關閉部11和12包括液晶層19 (稍後描述),且通過對於該液晶層19的驅動電壓來切換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如圖12B所不,通過在驅動基板210和對基板220之間封入液晶層19獲得液晶屏障部10。驅動基板210具有透明基板211、透明電極層212、配向膜213、相位差膜214和偏振膜215。透明基板211由(例如)玻璃配置。由例如ΙΤ0的透明導電膜配置的透明電極層212形成在透明基板211上。配向膜213形成在透明電極層212上。相位差膜214和偏振膜215依次形成在透明基板211中的、與上方形成透明電極層212等的表面相対的那個表面的上方。對基板220具有透明基板221、透明電極層222、配向膜223、相位差膜224和偏振膜225。類似於透明基板211,透明基板221由玻璃配置。透明電極層222形成在透明基板211上。類似於透明電極層212,透明電極層222由例如ITO的透明導電膜配置。配向膜223形成在透明電極層222上。相位差膜224和偏振膜225依次形成於透明基板221中的、與上方形成透明電極層222等的表面相対的那個表面上方。類似於根據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相位差膜114和125來配置相位差膜214和224,並具有逆波長色散特性。此外,面內方向的相位差值RO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被設定為滿足表達式(A)。·類似於根據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偏振膜115和126來配置偏振膜215和225,並結合以便處於正交尼科爾狀態。類似於根據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液晶層9來配置液晶層19,並由例如進行正常的白操作的扭曲向列(TN)液晶配置。因此,液晶層19的操作與液晶層9 (圖6A和圖6B)的操作相同。透明電極層212具有透明電極Ell和透明電極E12。將透明電極層222設置為對於各個打開/關閉部11和12公共的電極。透明電極層212的透明電極層Ell以及液晶層19和透明電極層222中的對應於該透明電極Ell的部分構造打開/關閉部11。同樣地,透明電極層212的透明電極E12以及液晶層19和透明電極層222中的對應於該透明電極E12的部分構造打開/關閉部12。基於這種配置,在液晶屏障部10中,電壓選擇性地施加至透明電極Ell和E12,進而在液晶層19中獲得取決於該電壓的液晶配向。從而,可進行針對每個打開/關閉部11和12的打開和關閉操作。具體來說,電壓施加至透明電極層212 (透明電極Ell和E12)和透明電極層222。當其電位差變大時,液晶層19中的光的透射率減小,並且打開/關閉部11和12變為遮擋狀態(關閉狀態)。另ー方面,當電位差變小時,液晶層19中的光的透射率增カロ,且打開/關閉部11和12變為透射狀態(打開狀態)。在液晶屏障部10中,多個打開/關閉部12成組配置,且在立體顯示時,屬於同一組的多個打開/關閉部12以相同時序進行打開操作和關閉操作。下面對有關打開/關閉部12的組進行說明。圖13示出打開/關閉部12的組配置實例。在該實例中,打開/關閉部12配置兩組。具體來說,多個並列的打開/關閉部12交替地配置組A和組B。以下,「打開/關閉部12A」相應地用作屬於組A的打開/關閉部12的統稱。同樣地,「打開/關閉部12B」相應地用作屬於組B的打開/關閉部12的統稱。在立體顯示時,屏障驅動部63按照以下方式執行驅動即,屬於同組的多個打開/關閉部12以相同時序執行打開/關閉操作。具體來說,屏障驅動部63以下述方式驅動多個打開/關閉部12A (其屬於A組)以及多個打開/關閉部12B (其屬於B組)即,如稍後描述的,打開/關閉部12A和12B以時分方式交替地進行打開/關閉操作。圖14A至圖14C通過使用截面結構來示意地示出了在執行立體顯示和正常顯示(兩維顯示)時液晶屏障部10的狀態。圖14A示出立體顯示時的ー個狀態。圖14B示出立體顯示時的另ー個狀態。圖14C示出正常顯示時的狀態。在液晶屏障部10中,打開/關閉部11和打開/關閉部12 (打開/關閉部12A和12B)交替設置。在該實例中,按照ー個對液晶顯示部20中六個像素Pix的比例設置打開/關閉部12A。同樣地,按照ー個對液晶顯示部20中六個像素Pix的比例設置打開/關閉部12B。在圖14A至圖14C中,由陰影線示出液晶屏障部10的打開/關閉部11、12A和12B中的遮擋光的打開/關閉部。在立體顯示吋,圖像信號SA和SB交替供應至顯示驅動部50,且液晶顯示部20基於它們執行顯示。在液晶屏障部10中,打開/關閉部12 (打開/關閉部12A和12B)以時分方式進行打開/關閉操作,而打開/關閉部11保持關閉狀態(遮擋狀態)。具體來說,當供應圖像信號SA時,如圖14A所示,打開/關閉部12A變為打開狀態,而打開/關閉部12B變為關閉狀態。在液晶顯示部20中,如稍後所述,在對應於打開/關閉部12A的位置處彼此相鄰設置的六個像素Pix執行對應於包含在圖像信號SA中的六個視點圖像的顯示。因此,例如,觀看者通過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視點圖像,從而將所顯示的圖像感知為立體圖像,如稍後描述的。同樣地,當供應圖像信號SB時,如圖14B所示,打開/關閉部12B變為打開狀態,而打開/關閉部12A成為關閉狀態。在液晶顯示部20中,如稍後所述,在對 應於打開/關閉部12B的位置處彼此相鄰設置的六個像素Pix執行對應於包含在圖像信號SB中的六個視點圖像的顯示。因此,例如,觀看者通過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視點圖像,從而將所顯示的圖像感知為立體圖像,如稍後描述的。以這種方式,通過在立體顯示裝置2中交替地打開打開/關閉部12A和打開/關閉部12B來顯示圖像。因此,如稍後所述,顯示裝置的解析度可增強。在正常顯示(ニ維顯示)時,如圖14C所示,打開/關閉部11和打開/關閉部12(打開/關閉部12A和12B)這兩者都在液晶屏障部10中保持打開狀態(透射狀態)。這允許觀看者觀看在液晶顯示部20上顯示的、基於實際上視頻信號S的正常ニ維圖像。液晶顯示部20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顯示部」的ー個具體實例。液晶屏障部10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屏障部」的ー個具體實例。打開/關閉部11和12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液晶屏障」的ー個具體實例。打開/關閉部12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第一系列液晶屏障」的ー個具體實例,打開/關閉部11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第二系列液晶屏障」的具體實例。液晶層19相當於根據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第二顯示裝置和屏障裝置中的「液晶層」的ー個具體實例。驅動基板210和對基板220之一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基板」的ー個具體實例,另ー個相當於本申請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二基板」的ー個具體實例。接下來,參照圖10,將描述立體顯示裝置2的整體操作的概述。控制部61基於從外部提供的圖像信號Sdisp將控制信號供應至背光碟機動部42、顯示驅動部50和屏障驅動部63中的每ー個,並對它們進行控制使得它們可以彼此同步地操作。背光碟機動部42基於從控制部61提供的背光控制信號驅動背光30。背光30將表面發出的光輸出至液晶顯不部20。顯示驅動部50基於從控制部61提供的圖像信號S驅動液晶顯示部20。液晶顯示部20通過調製從背光30輸出的光執行顯示。屏障驅動器部63基於從控制部61提供的屏障控制信號來驅動液晶屏障部10。液晶屏障部10的打開/關閉部11和12 (12A和12B)進行打開/關閉操作,以透射或遮擋從背光30輸出的並透過液晶顯示部20傳輸的光。接下來,將描述立體顯示時的詳細操作。圖15A和圖15B示出了液晶顯示部20和液晶屏障部10的操作實例。圖15A示出了提供圖像信號SA時的操作,圖15B示出了提供圖像信號SB時的操作。當提供圖像信號SA時,如圖15A所示,液晶顯示部20的像素Pix顯示像素數據Pl至P6,其中每個像素數據都對應於包括在圖像信號SA中的六個視點圖像的相應ー個。此時,像素數據Pl至P6中的每個都由設置在打開/關閉部12A附近的顯示像素Pix顯示。當提供圖像信號SA時,在液晶屏障部10,進行控制使得打開/關閉部12A處於打開狀態(透射狀態),且打開/關閉部12B處於關閉狀態。輸出從液晶顯示部20的各像素Pix發出的光,使得由打開/關閉部12A限制角度。例如,觀看者通過左眼觀看像素數據P3並通過右眼觀看像素數據P4,並因此可以看到立體圖像。當提供圖像信號SB時,如圖15B所示,液晶顯示部20的像素Pix顯示像素數據Pl至P6,其中,每個像素數據都對應於包括在圖像信號SB中的六個視點圖像的相應ー個。此時,各像素數據Pl至P6由設置在打開/關閉部12B附近的像素Pix顯示。當提供圖像信號SB時,在液晶屏障部10中,進行控制使得打開/關閉部12B處於打開狀態(透射狀態),且打開/關閉部12A處於關閉狀態。輸出從液晶顯示部20的各像素Pix發出的光,以便由 打開/關閉部12B限制角度。例如,觀看者通過左眼觀看像素數據P3並通過右眼觀看像素數據P4,並因此可以看到立體圖像。以這種方式,觀看者通過左眼和右眼看到像素數據Pl至P6的不同像素數據,使得觀看者可以將該圖像數據感知為立體圖像。此外,由於通過以時分方式交替打開打開/關閉部12A和打開/關閉部12B來進行圖像顯示,使得觀看者以平均的方式觀看在彼此偏移的位置上顯示的圖像。因此,立體顯示設備2可以實現的解析度是僅具有打開/關閉部12A的情況下的解析度的兩倍。換句話說,立體顯示設備2的解析度是ニ維顯示的解析度的1/3(=(1/6) *2),這是足夠的。同樣,在立體顯示裝置2中,類似於根據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與相位差膜214和224中的每個相關的相位差值RO和Rth被設定為滿足表達式(A)。因此,可以擴大視角。此外,類似於根據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相位差膜114和125,相位差膜214和224由例如TAC或COP配置。因此,可以降低成本。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相位差膜應用於立體顯示裝置的液晶屏障部。因此,立體顯示裝置的視角可以擴大,並可以降低成本。其他有利效果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那些有利效果相同。[變形例2-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用液晶顯示部20和背光30。然而,配置並不限於此。作為替代,例如,可使用基於電致發光(EL)的顯示部。[變形例2-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依次設置背光30、液晶顯示部20和液晶屏障部10。然而,配置並不限於此。作為替代,如圖16A和16B所示,它們依次布置為背光30、液晶屏障部10和液晶顯不部20。圖17A和圖17B不出了根據本變形例的液晶顯不部20和液晶屏障部10的操作實例。圖17A示出了當提供圖像信號SA時的操作,圖17B示出了當提供圖像信號SB時的操作。在本變形例中,從背光30輸出的光首先入射到液晶屏障部10。然後,該光中透射過打開/關閉部12A和12B的光在液晶顯示部20中被調製並輸出六個視點圖像。[變形例2-3]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打開/關閉部12配置兩組。然而,配置並不限於此。作為替代,例如,它們可以配置三組以上。這可以進ー步提高顯示解析度。將在下面描述其細節。圖18A至圖18C示出了打開/關閉部12配置三組A、B和C的實例。與上述實施方式類似,打開/關閉部12A是屬於A組的打開/關閉部12。打開/關閉部12B是屬於B組的打開/關閉部12,打開/關閉部12C是屬於C組的打開/關閉部12。通過以此方式按照時分方式交替開啟打開/關閉部12A、12B和12C來顯示圖像,根據該變形例的立體顯示裝置可以實現的解析度是僅具有打開/關閉部12A的顯示裝置的解析度的三倍。換言之,該立體顯示裝置的解析度是兩維顯示的解析度的1/2 (=1/6X3),這是足夠的。[變形例2-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圖像信號SA和SB包括六個視點圖像。然而,配置並不限於此,·且它們可包括五個或更少的視點圖像、或者七個或更多的視點圖像。在這種情況下,圖14A至圖14C所示的液晶屏障部10的打開/關閉部12A和12B之間的關係也發生變化。具體來說,例如,當圖像信號SA和SB包括五個視點圖像時,優選地是,以ー個對顯示部20的每五個像素Pix的比率設置打開/關閉部12A。同樣地,優選地是,以ー個對顯示部20的每五個像素Pix的比率來設置打開/關閉部12B。[變形例2-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還將打開/關閉部11和12設置為以沿著從垂直方向Y傾斜預定角度Θ的斜方向延伸。然而,配置並不限於此。作為替代,可將它們設置為(例如)沿垂直方向Y延伸。〈3.應用實例〉將在下面描述上述實施方式和變形例中說明的顯示裝置和立體顯示裝置的應用實例。圖19示出應用了上述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和立體顯示裝置等的電視設備的外觀。例如,該電視設備具有包括前面板511和濾光玻璃512的視頻顯示屏部510,且該視頻顯示屏部510由根據上述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立體顯示裝置等配置。除了這種電視設備之外,上述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和立體顯示裝置等可應用於各個領域的電子設備,如數位相機、筆記本個人計算機、以蜂窩手機為代表的可攜式終端設備和攝錄機。換言之,上述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和立體顯示裝置等可以應用於顯示視頻的電子設備。雖然通過幾個實施方式和變形例以及它們應用於電子設備的示例說明了本技木,但是本技術不限於這些實施方式等,且各種修改是可能的。例如,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1至1-3可同樣應用於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液晶屏障部10等。本技術可以採取下列配置。(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液晶層;第一基板,被配置為包括第一偏振膜和第一相位差膜;以及第二基板,被配置為包括第二偏振膜,並夾著所述液晶層被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設置的那ー側,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2)根據(I)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由三醋酸纖維素或環烯烴聚合物構成。(3)根據(I)或(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具有逆波長色散特性。(4)根據(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相位差膜,所述第二相位差膜設置在所述第二偏振膜的、位於所述液晶層的那ー側。 (5)根據(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相位差膜的面內相位差值和厚度相位差值分別大致等於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厚度相位差值Rth。(6)根據(4)或(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中的、面對所述液晶層的那ー側,以及所述第二相位差膜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中的、面對所述液晶層的那ー側。(7)根據(I)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液晶層由進行正常白操作的扭曲向列型液晶構成。(8)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部;以及屏障部,被配置為具有能夠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的液晶屏障,其中所述屏障部包括液晶層,第一基板,包括偏振膜和相位差膜,和第二基板,夾著所述液晶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偏振膜和所述相位差膜中的所述相位差膜設置的那ー側,以及所述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所述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9)根據(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屏障部具有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和多個第二系列液晶屏障。(10)根據(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顯示裝置具有多個顯示模式,包括ニ維圖像顯示模式和三維圖像顯示模式,在所述ニ維圖像顯示模式中,所述顯示部顯示ー個視點圖像,並且通過將所述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和所述多個第二系列液晶屏障設定為透射狀態來顯示ニ維圖像,以及在所述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所述顯示部顯示多個視點圖像,並且通過將所述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設定為透射狀態並將所述多個第二系列液晶屏障設置為遮擋狀態來顯示三維圖像。(11)根據(10)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分為多個屏障組,以及
在所述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所述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以各屏障組為單位、以時分方式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12)根據(8)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背光,其中所述顯示部是液晶顯示部,以及所述液晶顯示器部設置在所述背光和所述屏障部之間。(13)根據(8)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背光,其中所述顯示部是液晶顯示部,以及 所述屏障部設置在所述背光和所述液晶顯示部之間。(14) ー種屏障設備,包括屏障部,被配置為具有能夠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的液晶屏障,其中所述屏障部包括液晶層,第一基板,包括偏振膜和相位差膜,和第二基板,夾著所述液晶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偏振膜和所述相位差膜中的所述相位差膜設置的那ー側,以及所述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0和所述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0 彡(5/8) XRth-25 (A)。(15) —種相位差膜,其中,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0 彡(5/8) XRth-25 (A)。(16)根據(15)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相位差膜與液晶層一起使用。(17)—種電子設備,包括顯示裝置;以及控制部,被配置為控制通過利用所述顯示裝置所進行的操作,其中所述顯示裝置包括液晶層,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偏振膜和第一相位差膜,和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偏振膜,並夾著所述液晶層被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設置的那ー側,以及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0和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0 彡(5/8) XRth-25 (A)。本發明包含於2011年8月26日向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專利申請JP2011-184804中公開的主題,其全部內容結合於此作為參考。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根據設計要求和其他因素,在所附權利要求或其等價物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和替 換。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液晶層; 第一基板,被配置為包括第一偏振膜和第一相位差膜;以及 第二基板,被配置為包括第二偏振膜,並夾著所述液晶層被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所設置的那一側, 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由三醋酸纖維素或環烯烴聚合物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具有逆波長色散特性。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相位差膜,所述第二相位差膜設置在所述第二偏振膜的、位於所述液晶層的那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相位差膜的面內相位差值和厚度相位差值分別大致等於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厚度相位差值Rth。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 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中的、與所述液晶層相反的那一側,以及 所述第二相位差膜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與所述液晶層相反的那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液晶層由進行正常白操作的扭曲向列型液晶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具有能夠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的液晶屏障。
9.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顯示部;以及 屏障部,被配置為具有能夠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的液晶屏障,其中 所述屏障部包括 液晶層, 第一基板,包括偏振膜和相位差膜,和 第二基板,夾著所述液晶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偏振膜和所述相位差膜中的所述相位差膜設置的那一側,以及 所述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所述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屏障部具有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和多個第二系列液晶屏障。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 所述顯示裝置具有多個顯示模式,包括二維圖像顯示模式和三維圖像顯示模式,在所述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中,所述顯示部顯示一個視點圖像,並且通過將所述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和所述多個第二系列液晶屏障設定為透射狀態來顯示二維圖像,以及在所述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所述顯示部顯示多個視點圖像,並且通過將所述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設定為透射狀態並將所述多個第二系列液晶屏障設置為遮擋狀態來顯示三維圖像。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 所述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分為多個屏障組,以及 在所述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所述多個第一系列液晶屏障以各屏障組為單位、以時分方式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 背光,其中 所述顯示部是液晶顯示部,以及 所述液晶顯示器部設置在所述背光和所述屏障部之間。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 背光,其中 所述顯示部是液晶顯示部,以及 所述屏障部設置在所述背光和所述液晶顯示部之間。
15.一種屏障裝置,包括 屏障部,被配置為具有能夠在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之間切換的液晶屏障,其中 所述屏障部包括 液晶層, 第一基板,包括偏振膜和相位差膜,和 第二基板,夾著所述液晶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偏振膜和所述相位差膜中的所述相位差膜設置的那一側,以及 所述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所述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
16.一種相位差膜,其中,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 ( (5/8) XRth-25 (A)。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相位差膜與液晶層一起使用。
18.—種電子設備,包括 顯示裝置;以及 控制部,被配置為控制通過利用所述顯示裝置所進行的操作,其中 所述顯示裝置包括 液晶層,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偏振膜和第一相位差膜,和 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偏振膜,並夾著所述液晶層被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一相位差膜中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設置的那一側,以及 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O和所述第一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O≤(5/8)*RTH-25(A).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顯示裝置、屏障裝置、相位差膜和電子設備。其中,顯示裝置包括液晶層;第一基板,被配置為包括第一偏振膜和第一相位差膜;以及第二基板,被配置為包括第二偏振膜,並被設置在第一基板中的、第一偏振膜和第一相位差膜中的第一相位差膜設置的那一側,其中液晶層為中介層,其中第一相位差膜的面內方向的面內相位差值R0和第一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厚度相位差值Rth滿足表達式(A)R0≤(5/8)×Rth-25。
文檔編號G02B5/30GK102955285SQ2012102959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6日
發明者井上雄一 申請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