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業務的方法和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2 04:30:21 4
傳輸業務的方法和裝置製造方法【專利摘要】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MME根據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I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I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I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本發明的實施例能夠避免或減少在I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造成業務損失。【專利說明】傳輸業務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過去幾年,圍繞LTE語音曾經出現過多種觀點、技術和演進路線,並且有四種情況成為了可能的商用選擇。[0003]第一種是電路交換回落(CircuitSwitchedFallback,CSFB)技術。LTE只提供數據業務,當發起或者接受語音呼叫時,回落到電路交換(CircuitSwitching,CS)域進行處理。CSFB技術適合作為IP多媒體系統(IPMultimediaSystem,MS)部署之前的過渡方案;或者,還可以用來解決LTE用戶終端漫遊場景的語音呼叫問題,在拜訪地網絡沒有部署IMS,或者MS漫遊協議尚未應用的情況下,CSFB技術可以為漫遊的LTE用戶提供語音業務。[0004]第二種是LTE與語音網同步支持(SimultaneousVoiceandLTE,SVLTE)技術。用戶終端同時工作在LTE和CS方式,前者提供數據業務,後者提供語音業務。第三種是採用OTT(Over-the-top)技術,即將LTE的語音業務由OTT技術實現。第四種就是基站LTE的語音(VoiceOverLTE,VoLTE)技術,VoLTE基於MS。IMS由於支持多種接入和豐富的多媒體業務,成為全IP時代的核心網標準架構。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發展成熟後,如今MS已經成為固定話音領域的主流選擇,而且也被3GPP、GSMA確定為移動語音的標準架構。[0005]在上述幾種技術線路中,只有MS可以基於LTE提供有QoS保證的VoIP語音解決方案,可以說,基於MS的VoLTE是無線和核心網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0006]一般而言,電信運營商會分階段部署語音解決方案,CSFB和VoLTE方案會共存較長的時間。CS網絡是成熟的話音和短消息通信網絡,而VoLTE方案中業務處理(語音和短消息業務)是基於MS網絡,部署了新的移動特性後,MS網絡一般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穩定運行,因此,在VoLTE網絡部署初期,如果整個MS網絡出現異常,則會造成業務損失。【
發明內容】[0007]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和裝置,能夠避免或減少在MS網絡或CS網絡出現異常時造成業務損失。[0008]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包括: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MME根據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009]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不第一交換網絡故障,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MME下的全部用戶設備,至少部分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全部業務,MME根據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包括:MME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不可用或故障;MME通知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在接收到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MME向全部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0010]結合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還包括: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故障中恢復;MME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MME通知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在接收到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MME向全部用戶設備發送第二TAU接受消息,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011]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不第一交換網絡過載,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MME下的部分用戶設備,至少部分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部分業務,MME根據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包括=MME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MME按照預設的比例設置不同的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和第二交換網絡註冊;MME通知部分業務對應的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在接收到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MME向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過載,以便將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使得不同的用戶設備按照比例採用第一交換網絡或第二交換網絡傳輸業務。[0012]結合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還包括: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過載中恢復;MME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恢復;MME設置部分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註冊;MME通知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在接收到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向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二TAU接受消息,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過載中恢復,以便將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013]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何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具體包括:MME接收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014]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何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IMS網絡,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具體包括:MME接收I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發送的更新承載請求,更新承載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015]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何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交換網絡為MS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CS網絡,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具體包括:MME接收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01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包括:第一交換網絡中的檢測實體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其中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檢測實體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第一異常檢測結果,以便MME根據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從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017]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檢測實體向MME發送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包括:HLR/HSS向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018]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方面的方法還包括:在確定第一交換網絡故障的情況下,HLR/HSS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到第二交換網絡。[0019]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方面的方法還包括:HLR/HSS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HLR/HSS在確定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二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第二交換網絡。[0020]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方面的方法還包括:HLR/HSS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HLR/HSS在確定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二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第一交換網絡。[0021]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交換網絡為MS網絡,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檢測實體為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檢測實體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包括:P-GW通過服務網關S-GW向MME發送更新承載請求,更新承載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其中第一交換網絡中的檢測實體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包括=P-GW檢測M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是否異常,其中在SBC或P-CSCF實體異常的情況下,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0022]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方面的方法還包括:檢測實體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其中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異常中恢復;檢測實體向MME發送第二異常檢測結果。[0023]結合第二方面,在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交換網絡為CS網絡,第二交換網絡為MS網絡,檢測實體為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檢測實體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包括=MGW向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異常檢測結果O[0024]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在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或過載的情況下,用戶設備接收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用戶設備根據通知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用戶設備接收MME根據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頂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I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025]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三方面的方法還包括:用戶設備接收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用戶設備根據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用戶設備接收MME根據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二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或過載中恢復,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026]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包括:檢測MS網絡的過載條件是否超過預設的閾值;在MS網絡的過載條件超過預設的閾值的情況下,通知檢測實體MS網絡過載,以便檢測實體根據通知確定頂S網絡過載。[0027]結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檢測實體為公共數據網網關P-GW,方法由M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執行。[0028]結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其中方法由MS網絡中的電信語音應用伺服器執行;或者,方法由IMS網絡中的查詢呼叫會話控制功能1-CSCF或服務呼叫會話控制功能S-CSCF實體執行;或者,方法由HLR/HSS執行。[0029]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傳輸業務的裝置,包括:接收模塊,用於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切換模塊,用於根據接收模塊接收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030]結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不第一交換網絡故障,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MME下的全部用戶設備,至少部分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全部業務,切換模塊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不可用或故障,通知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並且在接收到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向全部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全部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0031]結合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接收模塊還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故障中恢復;切換模塊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其中裝置還包括:發送模塊,用於通知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在接收模塊接收到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向全部用戶設備發送第二TAU接受消息,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032]結合第五方面,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第一交換網絡過載,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MME下的部分用戶設備,至少部分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部分業務,切換模塊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並且按照預設的比例設置不同的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和第二交換網絡註冊,通知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在接收到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MME向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過載,以便將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使得不同的用戶設備按照比例採用第一交換網絡或第二交換網絡傳輸業務。[0033]結合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接收模塊還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過載中恢復;切換模塊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恢復;MME設置部分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註冊,其中裝置還包括:發送模塊,用於通知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並且在接收模塊接收到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向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二TAU接受消息,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過載中恢復,以便將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034]結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何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其特徵在於,接收模塊接收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035]結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何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IMS網絡,接收模塊接收I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發送的更新承載請求,更新承載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036]結合第五方面或上述任何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交換網絡為IMS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CS網絡,接收模塊接收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037]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裝置,包括:檢測模塊,用於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其中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發送模塊,用於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檢測到檢測出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從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I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038]結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裝置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發送模塊向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O[0039]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六方面的裝置還包括:路由模塊,用於在確定第一交換網絡故障的情況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到第二交換網絡。[0040]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六方面的裝置還包括:確定模塊,用於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路由模塊,用於在確定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二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第二交換網絡。[0041]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六方面的裝置還包括:確定模塊,用於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路由模塊,用於在確定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二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第一交換網絡。[0042]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交換網絡為MS網絡,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裝置為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發送模塊通過服務網關S-GW向MME發送更新承載請求,更新承載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檢測模塊檢測頂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是否異常,其中在SBC或P-CSCF實體異常的情況下,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堂巾O[0043]結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檢測模塊還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其中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異常中恢復;檢測模塊還向MME發送第二異常檢測結果。[0044]結合第六方面,在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交換網絡為CS網絡,第二交換網絡為MS網絡,裝置為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發送模塊向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045]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裝置,包括:接收模塊,用於在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或過載的情況下,接收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發送模塊,用於根據接收模塊接收到的通知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接收模塊還用於接收MME根據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046]結合第七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接收模塊還用於接收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發送模塊還用於根據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接收模塊還用於接收MME根據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二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或過載中恢復,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047]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業務的裝置,包括:檢測模塊,用於檢測MS網絡的過載條件是否超過預設的閾值;通知模塊,用於在檢測模塊檢測到IMS網絡的過載條件超過預設的閾值的情況下,通知檢測實體MS網絡過載,以便檢測實體根據通知確定IMS網絡過載。[0048]結合第八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檢測實體為公共數據網網關P-GW,裝置為M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0049]結合第八方面,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其中裝置為MS網絡中的電信語音應用伺服器;或者,裝置為MS網絡中的查詢呼叫會話控制功能1-CSCF或服務呼叫會話控制功能S-CSCF實體;或者裝置為HLR/HSS。[0050]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由移動性管理實體在檢測到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通過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IMS和CS共同支持的業務切換到MS網絡和CS網絡中的另一個進行處理,從而避免或減少了在I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造成業務損失。【專利附圖】【附圖說明】[005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0052]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通信系統100的架構示意圖。[0053]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0054]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0055]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0056]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0057]圖6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過程的示意性流程圖。[0058]圖7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一個的CSFB主叫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圖。[0059]圖8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CSFB被叫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圖。[0060]圖9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過程的示意性流程圖。[0061]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VoLTE過載按照VoLTE方式處理被叫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圖。[0062]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VoLTE過載按照VoLTE方式處理被叫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圖。[0063]圖12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過程的示意性流程圖。[0064]圖13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過程的示意性流程圖。[0065]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66]圖15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67]圖16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68]圖17是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69]圖18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70]圖19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71]圖20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72]圖21是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0073]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0074]應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例如:GSM(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動通訊)系統、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碼分多址)系統、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寬帶碼分多址)系統、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系統、LTE-A(Advancedlongtermevolution,先進的長期演進)系統、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通用移動通信系統)等,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定,但為描述方便,本發明實施例將以LTE網絡為例進行說明。[0075]本發明實施例可以用於不同的制式的無線網絡。無線接入網絡在不同的系統中可包括不同的網元。例如,LTE和LTE-A中無線接入網絡的網元包括eNB(eNodeB,演進型基站),WCDMA中無線接入網絡的網元包括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無線網絡控制器)和NodeB,類似地,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全球微波互聯接入)等其它無線網絡也可以使用與本發明實施例類似的方案,只是基站系統中的相關模塊可能有所不同,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定,但為描述方便,下述實施例將以eNodeB為例進行說明。[0076]還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設備(UE,UserEquipment)包括但不限於移動臺(MS,MobileStation)、移動終端(MobileTerminal)、行動電話(MobileTelephone)、手機(handset)及便攜設備(portableequipment)等,該用戶設備可以經無線接入網(RAN,RadioAccessNetwork)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進行通信,例如,用戶設備可以是行動電話(或稱為「蜂窩」電話)、具有無線通信功能的計算機等,用戶設備還可以是可攜式、袖珍式、手持式、計算機內置的或者車載的移動裝置。[0077]為了避免由於CS網絡或MS網絡異常(例如,故障或過載等)導致移動業務不可用,或者避免頂S網絡發生過載時MS啟動流控機制而造成移動業務損失,在傳統CS網絡中可以採用MSC池(POOL)等方案實現MSC的冗災和負荷分擔,而在在MS網絡中可以採用N+1方案和MS池方案實現MS中各網元的冗災和負荷分擔。然而,在CSFB和VoLTE方案會共存的方案中,如果分別在每個網絡中各自配置冗餘設備,會增加系統的成本。[0078]本發明的實施例提出了在CS網絡和MS網絡之間實現互相冗災和負荷分擔的方案。[0079]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通信系統100的架構示意圖。[0080]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通信系統100為CSFB技術和VoLTE技術共存的通信系統,其中CS域(或網絡)160的網元可以包括移動交換中心(MobileSwitchCenter,MSC)161和MGW162,支持CSFB功能。MS域的網元可以包括呼叫會話控制功能(CallSessionControlFunction,CSCF131)、AS132、媒體網關控制功能(MediaGatewayControlFunction,MGCF)133、會話邊界控制器(SessionBorderController,SBC)或代理CSCF(Proxy-CSCF,P-CSCF)134。EPC網絡120包括MME121、S-GW(ServingGateway,服務網關)/P-GW122以及PCRF,支持VoLTE功能。另外,通信系統140還可以包括HLR/HSS140。LTE用戶終端110可以按照CSFB方式向CS網絡註冊,以便通過CS域傳輸語音和/或短消息等業務,或者可以按照VoLTE方式向MS網絡註冊,以便通過MS域傳輸語音和/或短消息等業務。[0081]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2的實施例由圖1的MME來實現,包括以下內容。[0082]210,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0083]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異常可以包括交換網絡的故障或過載等異常狀況。具體而言,交換網絡故障可以指交換網絡的至少一個網元故障造成整個交換網絡故障,從而使得交換網絡不能正常提供業務。交換網絡過載可以指交換網絡的某些設備的CPU佔用率、呼叫成功率、QoS探測等等參數超出正常的範圍,例如,超出預設的閾值,從而使得交換網絡不能正常提供業務。[0084]220,MME根據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085]例如,在具備VoLTE功能的MS網絡異常(例如,故障或過載),從而VoLTE功能異常的情況下,MME可以從檢測實體接收到指示MS網絡異常的異常檢測結果,並通過觸發UE重新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將至少部分業務(例如,對應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的業務)由MS網絡進行業務處理切換成由CS網絡進行業務處理,即從採用VoLTE方式處理業務切換成採用CSFB方式處理業務。反之,在具備CSFB功能的CS網絡異常,從而CSFB功能異常的情況下,MME可以接收到指示CS網絡異常的異常檢測結果,並通過觸發用戶設備重新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將至少部分業務(例如,對應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的業務)由CS網絡進行業務處理切換成由MS網絡進行業務處理,即從採用CSFB方式處理業切換成採用務VoLTE方式處理業務。[0086]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可以是指具備CSFB功能的CS網絡和具備VoMS功能的IMS網絡均能支持的語音(voice)、視頻(video)和/或短消息業務等。在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時,MME可以將MME下的全部用戶設備的對應的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進行處理,在第一交換網絡過載時,MME可以將MME下的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進行處理,並保留其它部分的業務在第一交換網絡進行處理。[0087]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由移動性管理實體在檢測到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通過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IMS和CS共同支持的業務切換到MS網絡和CS網絡中的另一個進行處理,從而避免或減少了在I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造成業務損失。[0088]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若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第一交換網絡故障,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MME下的全部用戶設備,至少部分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全部業務,其中在220中,MME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不可用或故障;MME通知至少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在接收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MME向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0089]例如,第一TAU接受消息中可以包含支持基於PS會話的MS語音指示(MSVoiceoverPSsessionsupportedIndication)信元,在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時,該信元可以設置為False。[0090]例如,MME可以通過下列過程通知用戶設備重新發起TAU過程:1)全局唯一的臨時標識(GloballyUniqueTemporaryIdentity,⑶TI)重分配過程,其中該通知中可以攜帶新GUTI(New⑶TI)和無效的TA列表(TAList),以觸發UE重新發起TAU;(2)EPS去附著(detach)過程,其中該通知攜帶重附著請求(re-attachrequired)指示,以觸發UE重新發起TAU。[0091]例如,具有CSFB功能的CS網絡和具備VoLTE功能的MS網絡均支持語音業務和/或短消息業務,以頂S網絡出現故障為例,MME在確定MS網絡出現故障時,通知其管理下的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由於MME將IMS網絡的狀態設置為不可用或故障,因此,全部用戶設備將以CSBF方式向CS網絡註冊,從而將MME下原來通過IMS網絡處理業務的用戶的語音業務和/或短消息業務切換至通過CS網絡處理。這樣,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故障切換起到了冗災的作用,避免了在MS網絡故障時由於無法提供語音業務和/或短消息業務而造成業務損失。[0092]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圖2的方法還包括: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故障中恢復;MME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MME通知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在接收到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MME向全部用戶設備發送第二TAU接受消息,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093]例如,第二TAU接受消息中可以包含支持基於PS會話的MS語音指示(MSVoiceoverPSsessionsupportedIndication)信元,在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恢復時,該信元可以設置為True。[0094]例如,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語音業務和/或短消息業務,以MS網絡出現故障恢復為例,MME在確定IMS網絡出現故障恢復時,通知其管理下的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由於MME將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可用或故障恢復,因此,全部用戶設備可以以VoLTE方式向MS網絡註冊,從而將MME下原來通過CS網絡處理業務的用戶的語音業務和/或短消息業務切換至通過MS網絡處理。這樣在故障的MS網絡故障恢復時及時將業務切換至頂S網絡處理,從而能夠及時採用IMS網絡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業務。[0095]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若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第一交換網絡過載,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MME下的部分用戶設備,至少部分業務為CS網絡和IMS網絡均支持的部分業務,其中在220中,MME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MME按照預設的比例設置不同的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和第二交換網絡註冊;MME通知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在接收到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MME向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過載,以便將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使得不同的用戶設備按照比例採用第一交換網絡或第二交換網絡傳輸業務。[0096]MME可以設置用戶設備以CSBF方式向CS網絡註冊或者以VoLTE方式向MS網絡註冊。[0097]例如,以MS網絡出現過載為例,MME在確定MS網絡出現過載時,可以通知其管理下的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由於MME按照預設的比例設置不同的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和第二交換網絡註冊,即MME設置上述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二交換網絡註冊,而另一部分用戶設備仍然向第一交換網絡註冊,因此,上述部分用戶設備將以CSBF方式向CS網絡註冊,從而將MME下原來通過MS網絡處理業務的部分用戶的語音業務和/或短消息業務切換至通過CS網絡處理。由於第一交換網絡出現過載時,MME可以將原來通過第一交換網絡傳輸業務的一部分用戶設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從而起到了負荷分擔的作用,避免了由於MS過載而造成業務損失。[0098]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圖2的方法還包括: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過載中恢復;MME設置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恢復;MME設置部分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註冊;MME通知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在接收到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向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二TAU接受消息,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過載中恢復,以便將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099]例如,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語音業務和/或短消息業務,以MS網絡出現過載恢復為例,MME在確定IMS網絡出現過載恢復時,通知其管理下的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由於MME將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可用或過載恢復,因此,全部用戶設備將以VoLTE方式向MS網絡註冊,從而將MME下原來通過CS網絡處理業務的用戶的語音業務和/或短消息業務切換至通過MS網絡處理。這樣在故障的MS網絡故障恢復時及時將業務切換至頂S網絡處理,從而能夠及時採用MS網絡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業務。[0100]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210中,MME接收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101]例如,信息通知請求可以是擴展的Info-Notify-Reqeust消息,其中攜帶IMS網絡狀態信元或網絡CS狀態信元,用於指示交換網絡故障(failure)、故障恢復(recovery)、過載(overload)、過載恢復(resume)等異常檢測結果。可選地,MME還可以向HLR/HSS回覆信息通知響應。例如,該信息通知響應可以是擴展的Info-Notify-Answer消息。Info-Notify-Reqeust消息和Info-Notify-Answer消息可以通過S6a/S6d接口發送。[0102]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MS網絡,其中在210中,MME接收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發送的更新承載請求,更新承載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103]例如,MME接收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通過S-GW發送的擴展的UPDATEBEARERRequest消息,該擴展的UPDATEBEARERRequest消息中的PrivateExtension包含交換網絡故障(例如,頂SFailure或CSFailure)指示或者交換網絡過載(例如,頂SOverload)指示。P-GW可以通過S5/S8接口將該擴展的UPDATEBEARERRequest消息發送到S-GW,S-GW可以通過Sll接口將擴展的UPDATEBEARERRequest消息發送給MME。[0104]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第二交換網絡為MS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CS網絡,其中在210中,MME接收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105]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3的實施例由圖1的P-GW或HLR/HSS來執行,與圖2的實施例相對應,在此不再贅述。[0106]310,第一交換網絡中的檢測實體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其中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0107]320,檢測實體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第一異常檢測結果,以便MME根據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從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108]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由移動性管理實體在檢測到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通過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IMS和CS共同支持的業務切換到MS網絡和CS網絡中的另一個進行處理,從而避免或減少了在I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造成業務損失。[0109]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在320中,HLR/HSS向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110]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圖3的方法還包括:在確定第一交換網絡故障的情況下,HLR/HSS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到第二交換網絡。[0111]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圖3的方法還包括:HLR/HSS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HLR/HSS在確定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二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第二交換網絡。[0112]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圖3的方法還包括:HLR/HSS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HLR/HSS在確定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二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第一交換網絡。[0113]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第一交換網絡為MS網絡,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檢測實體為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在320中,P-GW通過服務網關S-GW向MME發送更新承載請求,更新承載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其中,在330中,P-Gff檢測M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是否異常,其中在SBC或P-CSCF實體異常的情況下,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異常。[0114]例如,P-GW攔截到攜帶MS網絡的中P-CSCF實體或SBC異常的SIPINF0消息後,解析該消息,判斷SBC(P-CSCF)過載,並在S5/S8接口通過更新承載請求擴展的(UpdatebearerRequest)消息將IMS過載通知給S-GW。[0115]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還包括:圖3的方法還包括:檢測實體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其中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從異常中恢復;檢測實體向MME發送第二異常檢測結果。[0116]本發明的實施例,第一交換網絡為CS網絡,第二交換網絡為IMS網絡,檢測實體為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在320中,MGff向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信息通知請求包含第一異常檢測結果。[0117]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4的實施例由圖1的用戶設備來執行,與圖2的實施例相對應,在此不再贅述。[0118]410,在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或過載的情況下,用戶設備接收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0119]420,用戶設備根據通知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0120]430,用戶設備接收MME根據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IMS網絡之一,第二交換網絡為CS網絡和MS網絡中的另一個,業務為CS網絡和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0121]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由移動性管理實體在檢測到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通過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IMS和CS共同支持的業務切換到MS網絡和CS網絡中的另一個進行處理,從而避免或減少了在I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造成業務損失。[0122]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圖4的方法還包括:用戶設備接收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用戶設備根據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用戶設備接收MME根據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二TAU接受消息,其中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或過載中恢復,以便將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第一交換網絡。[0123]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5的實施例由圖1的SBC、P-CSCF,S-CSCF或者1-CSCF來執行,與圖2和圖3的方法相對應,在此不再贅述。[0124]510,檢測MS網絡的過載條件是否超過預設的閾值。[0125]520,在MS網絡的過載條件超過預設的閾值的情況下,通知檢測實體MS網絡過載,以便檢測實體根據通知確定頂S網絡過載。[0126]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由移動性管理實體在檢測到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通過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將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IMS和CS共同支持的業務切換到IMS網絡和CS網絡中的另一個進行處理,從而避免或減少了在I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造成業務損失。[0127]例如,MS網絡中的某個實體通過檢測其CPU佔用率、呼叫成功率、QoS探測等等參數中的至少一個,判斷MS是否過載,並且將判斷結果通過擴展接口通知給檢測實體。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判斷過載的方法可以包括:1)判斷該實體的CPU佔用率是否超過某閥值,在CPU佔用率超過某個閾值的情況下確定MS過載;2)通過監控VoLTE呼叫成功率,可以統計得到VoLTE呼叫成功率是否低於某閥值,在VoLTE呼叫成功率低於某閥值的情況下確定IMS過載。[0128]本發明的實施例,移動性管理實體在檢測到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可以通過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將IMS和CS共同支持的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到MS網絡和CS網絡中的另一個進行處理,從而避免或減少了在MS網絡和CS網絡之一故障時造成業務損失。[0129]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檢測實體為公共數據網網關P-GW,圖5的方法由M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執行。[0130]例如,在通知檢測實體MS網絡過載時,SBC或P-CSCF可以通過擴展接口(例如SIPINFO)通知P-GWIMS網絡過載。可選地,P-GW在接收到通知後,向SBC或P-CSCF返回2000K。[0131]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其中圖5的方法由IMS網絡中的電信語音應用伺服器執行。[0132]例如,在通知檢測實體IMS網絡過載時,電信語音應用伺服器通過信息通知請求將MS網絡過載通知給HLR/HSS。可選地,HLR/HSS向電信語音應用伺服器返回信息通知響應。[0133]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圖5的方法由MS網絡中的查詢呼叫會話控制功能1-CSCF或服務呼叫會話控制功能S-CSCF實體執行;或者,圖5的方法由HLR/HSS執行。[0134]例如,在通知檢測實體MS網絡過載時,1-CSCF或S-CSCF通過信息通知請求將IMS網絡過載通知給HLR/HSS。可選地,HLR/HSS向1-CSCF或S-CSCF返回信息通知響應。[0135]例如,HLR/HSS可以判斷在單位時間內收到的來自TAS的User-Data-Request(UDR)或User-Data-Answer(UDA)消息的數目是否大於某個閥值,則並且在該閾值大於該閾值時確定頂S過載。[0136]應理解,上述實施例中雖然以MS網絡過載為例進行了說明,對於CS網絡過載,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法檢測CS網絡過載。[0137]圖6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傳輸業務的過程的示意性流程圖。圖6的實施為圖2至圖5的實施例的例子。[0138]在本實施例中,描述了VoLTE故障的場景,即檢測到承載VoLTE的MS網絡故障,並且將由MS網絡進行業務處理切換成由CS網絡進行業務處理,即採用CSFB方式處理業務。本實施例採用故障檢測邏輯實體或網元對IMS網絡的故障進行檢測,該邏輯實體可以在HLR/HSS或者P-GW上實現。用於故障檢測的HLR/HSS或者P-GW可以將VoLTE不可用或者MS網絡不可用通知給MME。MME設置VoLTE或者MS網絡不可用指示,並通過全局唯一的臨時標識(GloballyUniqueTemporaryIdentity,GUTI)重分配過程或者EPSdetach去附著過程通知UE重新發起TAU,即指示UE發起聯合TAU(例如,CombinedTAUwithIMSIattach或CombinedTAU)過程,並且後續使用CSFB方式處理業務。具體步驟如下。[0139]605,HLR/HSS檢測MS故障條件。例如,HLR/HSS檢測(Monitor)到電信語音應用伺服器(TekphonyApplicationServer,TAS)的各個信令鏈路(例如,TDM鏈路或者IP鏈路)都故障,並且持續一段時間。[0140]610,HLR/HSS檢測MS故障條件。例如,HLR/HSS檢測到1-CSCF或S-CSCF的各個信令鏈路(例如,IP鏈路)都故障,並且持續一段時間。[0141]應理解,步驟610是步驟605的替代方案。[0142]615,HLR/HSS根據檢測結果判斷MS網絡故障,並通過信息通知(Info-Notify)消息將IMS故障(IMSFailure)通知給MME0基於3GPP29.272標準,擴展的Info-Notify消息如以下表I和表2所示。[0143]表I針對S6a/S6dInfo-Notify的命令-代碼值【權利要求】1.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異常;所述MME根據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中的另一個,所述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若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所述MME下的全部用戶設備,所述至少部分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均支持的全部業務,其中所述MME根據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包括:所述MME設置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不可用或故障;所述MME通知所述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在接收到所述所述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所述MME向所述所述全部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所述至少部分業務切換至所述第二交換網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所述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所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從故障中恢復;所述MME設置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所述MME通知所述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在接收到所述所述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所述MME向所述全部用戶設備發送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以便將所述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所述第一交換網絡。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若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過載,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所述MME下的部分用戶設備,所述至少部分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均支持的部分業務,所述MME根據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包括:所述MME設置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所述MME按照預設的比例設置不同的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和第二交換網絡註冊;所述MME通知所述部分業務對應的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在接收到所述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所述MME向所述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過載,以便將所述部分業務切換至所述第二交換網絡,使得不同的用戶設備按照所述比例採用所述第一交換網絡或所述第二交換網絡傳輸業務。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所述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所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從過載中恢復;所述MME設置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恢復;所述MME設置所述部分用戶設備向所述第一交換網絡註冊;所述MME通知所述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在接收到所述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向所述部分用戶設備發送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過載中恢復,以便將所述部分業務切換回所述第一交換網絡。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具體包括:所述MME接收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所述信息通知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所述MS網絡,所述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具體包括:所述MME接收所述I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發送的更新承載請求,所述更新承載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MS網絡,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所述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具體包括:所述MME接收所述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所述信息通知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9.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交換網絡中的檢測實體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其中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異常;所述檢測實體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以便所述MME根據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從所述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IMS網絡之一,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頂S網絡中的另一個,所述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所述檢測實體向MME發送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包括:所述HLR/HSS向所述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所述信息通知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在確定所述第一交換網絡故障的情況下,所述HLR/HSS將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到第二交換網絡。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所述HLR/HSS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所述第一交換網絡註冊;所述HLR/HSS在確定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所述第二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所述第一交換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所述第二交換網絡。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所述HLR/HSS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所述第一交換網絡註冊;所述HLR/HSS在確定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所述第一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二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所述第一交換網絡。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所述IMS網絡,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所述檢測實體為所述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所述檢測實體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包括:所述P-GW通過服務網關S-GW向所述MME發送更新承載請求,所述更新承載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其中所述第一交換網絡中的檢測實體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包括:所述P-GW檢測所述M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是否異常,其中在所述SBC或所述P-CSCF實體異常的情況下,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異常。15.根據權利要求9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所述檢測實體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其中所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從異常中恢復;所述檢測實體向所述MME發送所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16.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IMS網絡,所述檢測實體為所述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所述檢測實體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包括:所述MGW向所述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所述信息通知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O17.—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在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或過載的情況下,用戶設備接收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所述用戶設備根據所述通知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所述用戶設備接收所述MME根據所述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所述至少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中的另一個,所述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所述用戶設備接收所述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所述用戶設備根據所述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所述用戶設備接收所述MME根據所述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二TAU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或過載中恢復,以便將所述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所述第一交換網絡。19.一種傳輸業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檢測IMS網絡的過載條件是否超過預設的閾值;在所述MS網絡的過載條件超過預設的閾值的情況下,通知檢測實體所述MS網絡過載,以便所述檢測實體根據所述通知確定所述MS網絡過載。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實體為公共數據網網關P-GW,所述方法由所述頂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執行。21.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其中所述方法由所述MS網絡中的電信語音應用伺服器執行;或者,所述方法由所述MS網絡中的查詢呼叫會話控制功能1-CSCF或服務呼叫會話控制功能S-CSCF實體執行;或者,所述方法由所述HLR/HSS執行。22.一種用於傳輸業務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模塊,用於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異常;切換模塊,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塊接收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由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IMS網絡之一,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中的另一個,所述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若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所述MME下的全部用戶設備,所述至少部分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IMS網絡均支持的全部業務,所述切換模塊設置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不可用或故障,通知所述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並且在接收到所述全部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向所述全部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所述全部業務切換至所述第二交換網絡。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模塊還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所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從故障中恢復;所述切換模塊設置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發送模塊,用於通知所述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在接收模塊接收到所述所述全部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向所述全部用戶設備發送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中恢復,以便將所述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所述第一交換網絡。25.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若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過載,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所述MME下的部分用戶設備,所述至少部分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IMS網絡均支持的部分業務,所述切換模塊設置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並且按照預設的比例設置不同的用戶設備向第一交換網絡和第二交換網絡註冊,通知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在接收到所述部分用戶設備重新發起的第一TAU過程之後,所述MME向所述部分用戶設備發送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過載,以便將所述部分業務切換至所述第二交換網絡,使得不同的用戶設備按照所述比例採用所述第一交換網絡或所述第二交換網絡傳輸業務。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模塊還接收第一交換網絡的第二異常檢測結果,所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從過載中恢復;所述切換模塊設置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的狀態為過載恢復;所述MME設置所述部分用戶設備向所述第一交換網絡註冊,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發送模塊,用於通知所述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第二TAU過程,並且在所述接收模塊接收到所述部分用戶設備發起的第二TAU過程之後,向所述部分用戶設備發送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過載中恢復,以便將所述部分業務切換回所述第一交換網絡。27.根據權利要求22至2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模塊接收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所述信息通知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28.根據權利要求22至2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所述MS網絡,所述接收模塊接收所述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發送的更新承載請求,所述更新承載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29.根據權利要求22至2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IMS網絡,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所述接收模塊接收所述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發送的信息通知請求,所述信息通知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30.一種傳輸業務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檢測模塊,用於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其中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異常;發送模塊,用於向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所述檢測到檢測出的第一異常檢測結果觸發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發起跟蹤區更新過程,以使至少部分用戶設備對應的至少部分業務從所述第一交換網絡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其中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MS網絡之一,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中的另一個,所述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所述發送模塊向所述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所述信息通知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32.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路由模塊,用於在確定所述第一交換網絡故障的情況下,將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到第二交換網絡。33.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確定模塊,用於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第一交換網絡注ΠΠ冊;路由模塊,用於在確定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二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所述第二交換網絡。34.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確定模塊,用於確定作為被叫用戶的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是否按照第一交換網絡注ΠΠ冊;路由模塊,用於在確定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按照第一交換網絡註冊或者未按照第二網絡註冊的情況下,將所述至少部分用戶設備作為被叫用戶的呼叫路由至所述第一交換網絡。35.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所述MS網絡,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所述裝置為所述IMS網絡中的公共數據網網關P-GW,所述發送模塊通過服務網關S-GW向所述MME發送更新承載請求,所述更新承載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所述檢測模塊檢測所述M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是否異常,其中在所述SBC或P-CSCF實體異常的情況下,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異常。36.根據權利要求30或3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模塊還對第一交換網絡的異常進行檢測,得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其中所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從異常中恢復;所述檢測模塊還向所述MME發送所述第二異常檢測結果。37.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IMS網絡,所述裝置為所述CS網絡中的媒體網關MGW,所述發送模塊向所述MME發送信息通知請求,所述信息通知請求包含所述第一異常檢測結果。38.一種傳輸業務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模塊,用於在第一交換網絡故障或過載的情況下,接收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發送模塊,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塊接收到的所述通知發起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所述接收模塊還用於接收所述MME根據所述第一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一TAU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第一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不可用或故障,以便將所述至少部分業務切換至第二交換網絡,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電路交換CS網絡和網際網路協議多媒體系統頂S網絡之一,所述第二交換網絡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中的另一個,所述業務為所述CS網絡和所述MS網絡均支持的業務。39.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模塊還用於接收所述MME發送的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所述發送模塊還用於根據所述重新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TAU過程的通知發起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所述接收模塊還用於接收所述MME根據所述第二跟蹤區更新過程發送的第二TAU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第二TAU接受消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交換網絡為可用或從故障或過載中恢復,以便將所述至少部分業務切換回所述第一交換網絡。40.一種傳輸業務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檢測模塊,用於檢測MS網絡的過載條件是否超過預設的閾值;通知模塊,用於在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MS網絡的過載條件超過預設的閾值的情況下,通知檢測實體所述MS網絡過載,以便所述檢測實體根據所述通知確定所述MS網絡過載。41.根據權利要求4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實體為公共數據網網關P-GW,所述裝置為所述頂S網絡中的會話邊界控制器SBC或代理呼叫會話控制功能P-CSCF實體。42.根據權利要求4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實體為歸屬位置寄存器/歸屬用戶伺服器HLR/HSS,其中所述裝置為所述MS網絡中的電信語音應用伺服器;或者,所述裝置為所述頂S網絡中的查詢呼叫會話控制功能1-CSCF或服務呼叫會話控制功能S-CSCF實體,或者所述裝置由所述HLR/HSS執行。【文檔編號】H04W24/04GK104010318SQ201310057669【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申請日期:2013年2月22日優先權日:2013年2月22日【發明者】陶燁,葉進洲,劉海洋,孫曉姬,孫曉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