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
2023-05-02 08:46:56
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a、將玻璃面板與付框之間的結構膠縫在選定的檢測區域處暴露;步驟b、對結構膠縫的暴露的部分進行分段掏空,以形成離散的膠縫片段;步驟c、環繞膠縫片段對付框的翼緣進行游離切割,以得到與付框的本體分離並與膠縫片段粘附的翼緣片段;步驟d、通過拉拔翼緣片段而對膠縫片段進行現場拉力變形測試,直至膠縫片段被拉斷或於粘結界面剝離脫落。可見,本發明能夠通過分段掏空過程檢驗結構膠的結構性能檢驗狀況,還能夠通過對膠縫片段的拉力變形測試測量得到的結構性能測量結果。而且,本發明操作簡單、且能夠避免影響建築物正常使用。
【專利說明】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既有隱框幕牆的安全性檢測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其中,該方法所涉及的「既有」隱框幕牆是指經過國標驗收後的隱框幕牆,並且,該方法主要針對結構膠縫的結構受力變形性能(簡稱結構性能)進行檢測。
【背景技術】
[0002]在各種隱框幕牆中,玻璃面板通過付框(可以由鋁合金材料構成)固定於幕牆主框架,其中,玻璃面板通常是通過膠縫形態的結構膠(例如矽酮結構膠)粘結於付框的翼緣。但若結構膠的粘結效力由於膠質老化等原因而失效,則會導致玻璃面板從付框脫落,由此就會危及使用安全。
[0003]因此,按照現行的國家標準《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範》JGJ102-2003第12.2.2條第4款規定:幕牆工程使用十年後應該對該工程不同部位的結構膠進行粘結性能的抽樣檢查;此後宜每三年檢查一次。
[0004]然而,由於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或者檢測過程過於複雜,此項檢查未能有效的展開。
[0005]例如,現有的一種吸盤檢測法採用的是模擬荷載作用的現場檢測方式,該吸盤檢測法在現場先對既有隱框幕牆中的玻璃面板按照當量設計荷載進行加載,並記錄結構膠縫的撓曲變形,然後再切割結構膠縫,並加載獲得結構膠縫遭到破壞時的初始試驗撓度,最後通過比較前後兩次試驗的測量撓度值的大小判定結構膠縫的質量。但是,該方法需要進行荷載設計和試驗加載受力分析對比,而且加載載荷的操作比較複雜。
[0006]再例如,現有的一種氣囊檢測法採用的是模擬均布荷載作用的現場檢測方式,該氣囊檢測法在現場使用氣囊對整塊玻璃面板按照當量設計荷載進行加載,並測量結構膠縫的變形,然後通過比較變形測量值和計算分析值判定結構膠縫的質量。但是,與前述的吸盤檢測法類似,氣囊檢測法也需要進行荷載設計和試驗加載受力分析對比,而且加載載荷的操作同樣比較複雜。
[0007]還例如,現有的一種現場拉伸測試法,通過在現場拆卸玻璃面板,然後切取包括付框在內的一段膠縫式樣進行拉力試驗。但是,該現場拉伸測試法需要進行玻璃面板的拆卸,不但檢測所需的工作量較大,而且對建築物的正常使用產生較大影響,使用範圍受限。
【發明內容】
[0008]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0009]步驟a、將玻璃面板與付框之間的結構膠縫在選定的檢測區域處暴露;
[0010]步驟b、對所述結構膠縫的暴露的部分進行分段掏空,以形成離散的膠縫片段;
[0011]步驟C、環繞所述膠縫片段對所述付框的翼緣進行游離切割,以得到與所述玻璃面板付框的本體分離並與所述膠縫片段粘附的翼緣片段;
[0012]步驟d、通過拉拔所述翼緣片段對所述膠縫片段進行現場拉力變形測試,直至所述膠縫片段被拉斷或於粘結界面剝離脫落。
[0013]可選地,所述步驟b進一步通過所述分段掏空檢驗所述結構膠縫與其粘附的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翼緣的結構性能檢驗狀況。
[0014]可選地,所述結構性能檢驗狀況包括所述結構膠縫的掏空剝離部分的粘結界面破壞狀況,或膠體內聚力破壞狀況。
[0015]可選地,所述步驟d進一步記錄所述現場拉力測試的結構性能測量結果。
[0016]可選地,所述結構性能測量結果包括所述現場拉力測試採用的拉力加載值,以及所述膠縫片段的變位及破壞形態。
[0017]可選地,所述步驟a通過在所述檢測區域清除覆蓋於所述結構膠縫的雙面密封膠而使所述結構膠縫在所述檢測區域處暴露。
[0018]可選地,所述步驟b利用雕刻刀、和鑷子實現所述分段掏空。
[0019]可選地,所述步驟c利用雕琢切割工具實現所述游離切割。
[0020]可選地,所述結構膠縫由矽酮結構膠構成。
[0021 ] 可選地,所述付框由鋁合金材料構成。
[0022]如上可見,本發明通過對玻璃面板與付框之間的結構膠縫實施暴露和分段掏空,以形成膠縫片段,並通過對付框的翼緣實施游離切割,以採樣得到粘結有膠縫片段的翼緣片段,從而能夠通過分段掏空過程檢驗結構膠的結構性能檢驗狀況,還能夠通過對膠縫片段的拉力變形測試測量得到結構膠的結構性能測量結果。而且,相比於現有的各種檢測法,本發明無需進行荷載設計和試驗加載受力分析對比,也無需拆卸玻璃面板,因而能夠避免加載載荷所需的複雜操作,以及拆卸玻璃面板所需的大工作量,從而不但操作簡單,而且還能夠避免影響建築物的正常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24]圖2為適用如圖1所示流程實現檢測的一種既有隱框幕牆的實例示意圖;
[0025]圖3為圖2中的A-A剖面示意圖;
[0026]圖4為圖2中的B-B剖面示意圖;
[0027]圖5為圖4中的C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8]圖6為圖5中的D-D剖面在利用如圖1所示流程於檢測區域暴露結構膠縫時的操作狀態示意圖;
[0029]圖7為圖6中標識的檢測區域經過如圖1所示流程對結構膠縫分段掏空形成膠縫片段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8為圖7中形成的膠縫片段所粘結的付框的翼緣經過如圖1所示流程對付框翼緣游離切割得到翼緣片段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9為利用如圖1所示流程拉拔圖8中游離切割得到的翼緣片段以對粘附於該翼緣片段的膠縫片段進行拉伸變形測試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32]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並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包括:
[0034]步驟101,將玻璃面板與付框之間的結構膠縫在選定的檢測區域處暴露。實際應用中,對於結構膠縫被雙面密封膠覆蓋保護的情況,本步驟可以通過在檢測區域清除覆蓋於結構膠縫的雙面密封膠而使結構膠縫在檢測區域處暴露。
[0035]步驟102,對結構膠縫的暴露的部分進行分段掏空,以形成離散的膠縫片段。實際應用中,本步驟可以利用雕刻刀和鑷子實現分段掏空,例如,先利用雕刻刀將結構膠縫的暴露的部分切割為條狀或塊狀的碎段、然後再用鑷子將各個碎段逐一掏出。
[0036]其中,通過本步驟中的分段掏空過程,可以檢驗結構膠縫與翼緣和玻璃面板的粘結狀況,此處所述的粘結狀況可以包括粘結界面破壞狀況(例如結構膠縫與翼緣之間的粘結界面的破壞面積和結構膠縫與玻璃面板之間的粘結界面的破壞面積)和/或膠體內聚力破壞狀況(例如膠體破裂發生在其內部的比例),粘結界面破壞的比例越低,膠體內聚力破壞的比例越高,就可以認為結構性能的檢驗狀況越好。
[0037]步驟103,環繞著分段掏空所形成的膠縫片段,對付框的翼緣進行游離切割,以得到與付框的本體分離並與膠縫片段粘附的翼緣片段。實際應用中,本步驟可以利用雕琢切割工具實現游離切割。
[0038]步驟104,通過拉拔游離切割得到的翼緣片段,對粘結於該翼緣片段的膠縫片段進行現場拉力變形測試,直至膠縫片段被拉斷或於粘結界面剝離脫落。
[0039]其中,通過本步驟中的拉力變形測試,可以得到例如拉力加載值,以及膠縫片段的變位及破壞形態等結構性能測量結果,並將結構性能測量結果予以記錄,用於分析結構膠縫的承載能力和變形性能。
[0040]至此,一次檢測流程結束。其中,一次檢測流程中的「檢」可以通過步驟102實現、「測」則可以通過步驟104實現。
[0041]如上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對玻璃面板與付框之間的結構膠縫實施暴露和分段掏空,以形成離散的膠縫片段,並通過對付框的翼緣實施游離切割,以採樣得到粘結有膠縫片段的翼緣片段,從而能夠通過分段掏空過程檢驗結構膠的結構性能檢驗狀況,即實現檢測中的「檢」,還能夠通過對粘結於翼緣片段的膠縫片段的拉力變形測試測量得到結構膠的結構性能測量結果,即實現檢測中的「測」。而且,相比於現有的各種檢測法,本發明實施例無需進行荷載設計和試驗加載受力分析對比,也無需拆卸玻璃面板,因而能夠避免加載載荷所需的複雜操作,以及拆卸玻璃面板所需的大工作量,從而不但操作簡單,而且還能夠避免影響建築物的正常使用。
[0042]另外,除了實現上述「檢」和「測」,對於現場拉力變形測試後被拉斷或於粘結界面剝離脫落的膠縫片段,還可以予以收集、並送至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拉力試驗,然後結合現場拉力變形測試的結構性能測量結果、以及對收集的膠縫片段進一步進行拉力試驗的試驗結果分析推定結構膠縫的承載能力和變形性能、進而通過分析得到的承載能力和變形性能評估出結構膠縫的安全性。
[0043]在實際應用中,上述方法可以適用於任何隱框幕牆。下面,以如圖2所示的一種隱框幕牆為例,對上述方法進行實例說明。
[0044]參見圖2 (圖2是從隱框幕牆的正面看去的正視圖)、並結合圖3 (圖3的上側對應隱框幕牆的背面,下側對應隱框幕牆的正面)和圖4 (圖4的左側對應隱框幕牆的背面,右側對應隱框幕牆的正面)以及圖5:
[0045]隱框幕牆10具有相互正交的多條立柱11和橫梁12,以及位於立柱11與橫梁12的結合處的橡膠墊13 (厚度通常為2mm),其中,相互正交的立柱11和橫梁12形成多個用於安放玻璃面板20 (本實例是以玻璃面板20為單層鋼化玻璃為例)的格子區域;
[0046]每塊玻璃面板20通過結構膠縫40 (本實例是以結構膠縫40由矽酮結構膠構成為例)粘結於付框30 (本實例是以付框30由鋁合金材料構成為例);
[0047]每塊玻璃面板20所粘結的付框30通過面板連接件31和不鏽鋼螺釘32固定於環繞所在格子區域的立柱11和橫梁12 ;
[0048]以及,在每兩塊相鄰玻璃面板20之間的空隙被接縫密封膠41填充,每塊玻璃面板20所粘結的結構膠縫40朝向該玻璃面板20內側的側部被雙面密封膠42覆蓋。
[0049]基於具有上述結構的隱框幕牆10,檢測的過程如下:
[0050]首先,請參見圖6、並結合圖2至圖5,選定檢測區域100,並清除檢測區域100處的雙面密封膠42,被清除的雙面密封膠在圖6中以標識為E的剖面線表示,使玻璃面板20與付框30之間的結構膠縫40在選定的檢測區域100處暴露;
[0051]其次,請參見圖7、並結合圖2至圖6,利用雕刻刀、鑷子等工具將結構膠縫40進行分段掏空,以形成膠縫片段400,並在掏空過程中記錄結構膠縫40中的膠體與玻璃面板20的粘結狀況、膠體與付框30翼緣的粘結狀況;
[0052]然後,請參見圖8、並結合圖2至圖7,利用雕琢切割工具將付框30的翼緣圍繞膠縫片段400進行游離切割,從付框30游離出翼緣片段300及其粘結的膠縫片段400 ;
[0053]最後,請參見圖9 (圖9為與圖3相同的方向看去的示意圖)、並結合圖2至圖8,在使翼緣片段300遠離付框30的本體的方向上,平行於玻璃面板20拉拔翼緣片段300(如圖9中的箭頭所示),以對粘結於翼緣片段300的膠縫片段400進行現場拉力變形測試,直至膠縫片段400被拉斷或於粘結界面從翼緣片段300或從玻璃面板20剝離脫落。
[005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現場檢測既有隱框幕牆的玻璃面板付框的結構膠縫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a、將玻璃面板與付框之間的結構膠縫在選定的檢測區域處暴露; 步驟b、對所述結構膠縫的暴露的部分進行分段掏空,以形成離散的膠縫片段; 步驟C、環繞所述膠縫片段對所述付框的翼緣進行游離切割,以得到與所述付框的本體分離並與所述膠縫片段粘附的翼緣片段; 步驟d、通過拉拔所述翼緣片段而對所述膠縫片段進行現場拉力變形測試,直至所述膠縫片段被拉斷、或於粘結界面剝離脫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b進一步通過所述分段掏空檢驗所述結構膠縫與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翼緣的結構性能檢驗狀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性能檢驗狀況包括所述結構膠縫的掏空剝離部分的粘結界面破壞狀況、或膠體內聚力破壞狀況。
4.根據權利 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d進一步記錄所述現場拉力測試的結構性能測量結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性能測量結果包括所述現場拉力變形測試採用的拉力加載值,以及所述膠縫片段的變位及破壞形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通過在所述檢測區域清除覆蓋於所述結構膠縫的雙面密封膠而使所述結構膠縫在所述檢測區域處暴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b利用雕刻刀及鑷子實現所述分段掏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c利用雕琢切割工具實現所述游離切割。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膠縫由矽酮結構膠構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付框由鋁合金材料構成。
【文檔編號】G01M99/00GK103604618SQ201310584968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姜迎秋, 金立贊, 冷超群, 郝曉麗 申請人: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京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