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1:42:51 1
專利名稱: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屬於化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利用動物蹄角製取高含量的複合胺基酸而研究設計的一種新工藝。
背景技術:
國內外多年來生產的各種胺基酸,廣泛應用於植物營養、農藥、飼料、食品加工及醫藥等。胺基酸自身營養豐富,而且對其它營養的吸收力極強,成本又比較低,近年來被認為是螯合液肥的最好的螯合基。特別是其滲透力強,植物的葉、莖、根均能直接吸收,並不經光合作用而運轉到植物全身所需部位,同時又富含多種天然激素、抗菌等有機活性物質,因此用其生產的液肥特具營養、調節、耐旱、抗病和降解農藥殘毒的綜合功效,增產、優質效果顯著。但是前多年多是利用提取穀氨酸、胱氨酸等的廢渣生產胺基酸液肥,其胺基酸含量低,液肥效果當受限制,近年來許多廠家專用毛髮、豬鬃等化學分解複合胺基酸生產葉面肥,其胺基酸含量一般也仍為5%左右,多的僅8%,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100g/L)。據報導,動物蹄角中胺基酸含量極為豐富,其各種胺基酸達100多種。古代用其發酵液作為御花園珍貴的精品肥料,前多年引起了美國植物營養界的高度重視,並特別提出把胺基酸肥料作為二十一世紀發展的方向。但是動物蹄角作為特質的硬蛋白,人們長久以來認為其不僅不溶於水,而且不易溶於多種鹽、酸、鹼溶液中,高溫分解遇冷仍變為膠狀物,從而為其利用增加了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很好地解決了動物蹄角不能分解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這一技術問題,其動物蹄角分解製取複合胺基酸採取的新工藝如下1、首先將動物蹄角放入清洗槽用清水衝洗乾淨;2、按蹄角、水、硫酸(含量9 5%硫酸)1∶1∶1的比例及蹄角——水——硫酸的順序加入反應釜內,在90°-110℃(最佳溼度為105℃)條件下,經12-16小時分解;3、在已分解了的動物蹄角內添加2%腐植質進行催化苦幹小時;4、對已催化了的動物蹄角,再在70°-90℃條件下,再經8-12小時進行轉化後,從而自然地形成複合胺基酸溶液,最後在製取復後胺基酸的同時,去除少量之雜質,把已製取的複合胺基酸盛放入容器內。在分解、催化、轉化的過程中,硫酸、腐植質因與動物蹄角間發生了化學反應,使其在製取了複合胺基酸溶液的同時,亦產生了少量的雜質,這些少量的雜質從製取的複合胺基酸溶液中去除掉後,可作為肥料施入田地中,有利於提高田地的肥力。
通過這種新工藝而製取的複合胺基酸,其含量可達220-240g/L,其中主要成份無冬氨酸21.5g/L,蘇氨酸11.95g/L、絲氨酸17.75g/L、穀氨酸36.69g/L、脯氨酸14.99g/L、甘氨酸14.17g/L、丙氨酸13.06g/L、胱氨酸12.01g/L、纈氨酸11.6 5 g/L、蛋氨酸3.63g/L、異亮氨酸9.02g/L、亮氨酸20.29g/L、酪氨酸7.68g/L、苯丙氨酸8.10g/L、棘氨酸11.40g/L、組氨酸3.11g/L、精氨酸24.52g/L。這都超過農業部規定液肥胺基酸含量100g/L的標準,也超過了美國150g/L的標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該工藝利用動物蹄角製取的複合胺基酸,作為螯合基生產液肥全國如能達到30萬噸(建立年產3000噸生產廠100個),年增產效益至少可達400-600億元。同時還可提取穀氨酸、胱氨酸等用於食品加工和醫藥生產,另外也可利用其生產飼料(人造魚粉)及有機復混肥,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該項發明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同現有的技術或工藝相比具有以下特徵(1)工藝獨特、科學;(2)該工藝對應的設備簡單,操作簡便;(3)成本低廉。例如1.5噸牛角可生產複合胺基酸1噸,成本價約1500元;(4)環境無汙染。例如硫酸分解時產生的酸霧用排氣扇排出室外即可;(5)產品質量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可分為以下步驟1、衝洗把動物蹄角放入清洗槽內用清水衝洗乾淨,祛除動物蹄角的汙垢、異物;2、分解將衝洗乾淨的動物蹄角、水、硫酸(含量95%硫酸)三者按1∶1∶1的比例和先蹄角、後水、最後硫酸這樣的順序加入反應釜內,在90°-110℃(最佳溫度為105℃)條件下,經12-16小時分解,分解過程所產生的酸霧排出室外即可,對環境無汙染;3、催化在已分解的動物蹄角中加入2%呈粉劑的腐植質,再進行慢性分解若干小時;4、轉化把已在反應釜中經過分解、催化的動物蹄角,再在70°-90℃條件下,再經過8-12小時的進一步分解;5、形成在反應釜中的動物蹄角,經分解、催化、轉化的過程後,在反應釜中自然而然地便形成了含有少量雜質的複合胺基酸溶液,即混合複合胺基酸;6、過濾淨化把混合複合胺基酸溶液經篩網進行過濾淨化,祛除混合複合胺基酸溶液中的雜質,使其為純度達95%以上複合胺基酸溶液;7、存放將過濾淨化後的複合氨其酸存於容器內便可。
這種新工藝具體講用七大步驟,便可把動物蹄角這樣難以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技術難題給一很好地解決了。用這種新工藝從動物蹄角中製取的複合胺基酸,其含量達220-240g/L。應用這種新工藝在製取複合胺基酸的過程中,硫酸、腐植質在於動物蹄角發生化學反應時所產生的雜質,有提高田地地力的有益作用。
權利要求
1.要發明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其特徵在於該新工藝有以下主要內容首先將動物蹄角在清洗槽內進行衝洗,去除動物蹄角上的汙物,使其乾淨;把乾淨了的動物蹄角、水、硫酸按1∶1∶1的比例依次放入反應釜內,在90°-110℃條件下,經12-16小時的分解;在已分解動物蹄角內加入2%的腐植質進行若干小時的催化;把在反應釜中經過分解、催化的動物蹄角再在70°-90℃條件下,再經8-12小時進行轉化;經分解、催化、轉化即「三化」後,在反應釜中的動物蹄角便順利地很自然地形成了含有少量雜質的混合複合胺基酸溶液;對混合複合胺基酸溶液用篩網進行過濾淨化,祛除混合複合胺基酸溶液中的雜質,使其為純度達95%以上的複合胺基酸溶液;將過濾淨化後的複合胺基酸存放於容器內便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其特徵在於所用硫酸是含量95%硫酸,所用腐植質為粉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其特徵在於分解時採取的溫度為90°-110℃,其中當溫度在105℃時分解效果相對最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其特徵在於在製取複合氨基過程中產生的雜質,施入田地後可使地力得以提高,基所產生酸霧排出室外即可,同時又保護了自然環境。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其特徵在於製取的複合胺基酸的產品質量高,據分析複合胺基酸含量達220-240g/L,其主要成份如無冬氨酸21.5g/L、蘇氨酸11.95g/L、絲氨酸17.75g/L、穀氨酸36.69g/L、脯氨酸14.99g/L、甘氨酸14.17 g/L、胱氨酸12.01 g/L、精氨酸24.52g/L。
全文摘要
本發明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屬於化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蹄角製取生產高含量複合胺基酸的新工藝。該新工藝攻克了不能利用動物蹄角製取複合胺基酸的技術難題。該新工藝採用衝洗、分解、催化、轉化、過濾淨化等工序後,便可很好地從動物蹄角中製取高含量的複合胺基酸溶液。通過這種新工藝從動物蹄角中製取的複合胺基酸主要用於生產葉面肥及有機複合肥,進而還可提取穀氨酸、胱氨酸等,用作醫藥、食品加工、飼料等的添加劑。
文檔編號C07C227/00GK1443750SQ0211448
公開日2003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13日
發明者何文義 申請人:何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