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6:41:06 1
專利名稱: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成電路的散熱器,尤其涉及一種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
當今,諸如中央處理器(CPU)等集成電路由於運算速度愈來愈快,所產生的熱量也愈來愈高,為了保持中央處理器(CPU)功能的穩定性,必須在中央處理器(CPU)上面裝設散熱構造,以便對中央處理器(CPU)進行散熱的工作,使中央處理器(CPU)保持在較安全的工作溫度。
以往的散熱構造是在中央處理器(CPU)上面貼設一隻向上聳立有許多散熱鰭片的散熱器,並於散熱器上面裝設散熱風扇,利用散熱風扇對位於其下面的散熱鰭片吹風,以便帶走中央處理器(CPU)所產生的熱量。
由於習用散熱器的散熱鰭片是呈筍林狀並聳立於散熱器的表面上,所以其用來把散熱器扣定在中央處理器(CPU)插座的固定扣具是呈ㄇ字形,並穿越筍林狀散熱鰭片之間的槽溝,兩端再扣勾於中央處理器(CPU)插座兩邊的凸榫。
近來,研發成功的一種新型臥筒式散熱器,由於它的中間並未設有可供ㄇ字形固定扣具穿越的槽溝,所以習用ㄇ字形固定扣具無法轉用於新型臥筒式散熱器上。而且也因為這種新型臥筒式散熱器的特殊構造以致於難以設計適當的固定扣具加以扣定,所以一直困擾著業者。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其具有特殊固定框的固定扣具,配合散熱器的特殊頸部設計,使具有特殊固定框的固定扣具能夠經由簡單的組裝動作就可以把固定扣具輕易地套入散熱器的特殊頸部,並藉助夾壓形成的壓凸部樞裝於固定扣具兩側的凸折部,該兩凸折部位於集成電路的同一直線上,以便將散熱器夾扣於集成電路插座上,並使散熱器對正壓觸於集成電路的表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該集成電路是插置於一隻集成電路插座,該集成電路插座的其中一邊具有第一扣榫,該集成電路插座的另外一相對邊具有第二扣榫,其中散熱器具有散熱鰭片及貼置面,借該貼置面貼置於集成電路的表面;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兩道縱向定位槽,分別縱向地成型於散熱器的兩側,每一道縱向定位槽的邊緣設有定位凸條,該兩道縱向定位槽之間形成頸部;固定扣具,具有矩形固定框,該矩形固定框具有第一邊,第一邊具有第一組扣孔及解扣片,其中解扣片是聳立於矩形固定框的框面,該解扣片的末端形成彎折部,其中第一組扣孔是對應地與集成電路插座的第一扣榫勾扣;第二邊,與第一邊相對,第二邊具有第二組扣孔,該第二組扣孔與集成電路插座的第二扣榫勾扣;第三邊,連接於第一邊及第二邊的其中一邊,該第三邊的中間部位形成凸折部,該凸折部翹置於縱向定位槽的槽底;及第四邊,連接於第一邊及第二邊的另外一邊,該第四邊的中間部位形成凸折部,該凸折部翹置於縱向定位槽的槽底,使矩形固定框得以相對於散熱器翹動,該兩凸折部位於集成電路的同一直線上,以便將散熱器夾扣於集成電路插座上,並使散熱器正對地壓觸於集成電路的表面上;所述固定扣具的第三邊內緣至第四邊內緣之間的寬度大於散熱器頸部的寬度加上任一縱向定位槽的寬度的總和,使固定扣具的矩形固定框得以傾斜地套入散熱器的頸部,或從散熱器的頸部取出;所述兩道定位凸條各自與固定扣具第三邊及第四邊的凸折部對應的部位被朝向凸折部壓凸,而對凸折部作樞接性的勾扣,使固定扣具樞扣於散熱器頸部的周緣,並能相對於散熱器作有限度的樞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其中該固定扣具的彎折部進一步設有貫穿孔,且接近第一組扣孔部位進一步設有定位部,其中彎折部的貫穿孔供例如起子等器物穿過。其中定位部供已經貫穿該貫穿孔的例如起子等器物的末端插置於其中,以便扳動例如起子等器物而迫使固定扣具的第一組扣孔脫離集成電路插座的第一扣榫。
本實用新型具有特殊固定框的固定扣具,配合散熱器的特殊頸部設計,使具有特殊固定框的固定扣具能夠通過簡單的組裝就可以把固定扣具輕易地套入散熱器的特殊頸部,並借夾壓形成的壓凸部樞裝於固定扣具兩側的凸折部,該兩凸折部並位於集成電路的同一直線上,以便將散熱器夾扣於集成電路插座上,並使散熱器正對地壓觸於集成電路的表面上。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的3-3線的縱向剖面圖,並且以起子準備拆卸固定扣具時的縱向剖面圖。
圖4是圖3中所示的起子正在將固定扣具的第一組扣孔撥開以解扣時的縱向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扣具正在裝入散熱器頸部時的前視圖。
圖6是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扣具已經裝入散熱器頸部時的前視圖。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10),其中集成電路(17)是插置於一個集成電路插座(11),該集成電路插座(11)的其中一邊具有第一扣榫(12),該集成電路插座(11)的另外一相對邊具有第二扣榫(13)。其中散熱器(14)具有散熱鰭片(15)及貼置面(16),藉助該貼置面(16)貼置於集成電路(17)的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在於上述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10)包括兩道縱向定位槽(18)及固定扣具(21)。
請參閱圖1所示,其中兩道縱向定位槽(18)是分別縱向地成型於散熱器(14)的兩側,每一道縱向定位槽(18)的邊緣設有定位凸條(19),該兩道縱向定位槽(18)(18)之間形成頸部(20)。
請參閱圖1所示,前述固定扣具(21)具有矩形固定框(22)。該矩形固定框(22)具有第一邊(22a)、第二邊(22b)、第三邊(22c)及第四邊(22d)。
請參閱圖1所示,其中矩形固定框(22)的第一邊(22a)具有第一組扣孔(23)及解扣片(24)。其中解扣片(24)是聳立於矩形固定框(22)的框面,該解扣片(24)的末端形成彎折部(25),其中第一組扣孔(23)對應地與集成電路插座(11)的第一扣榫(12)勾扣。
請參閱圖1所示,至於矩形固定框(22)的第二邊(22b)是與第一邊(22a)相對,第二邊(22b)具有第二組扣孔(26),該第二組扣孔(26)是與集成電路插座(11)的第二扣榫(13)勾扣。
請參閱圖1所示,矩形固定框(22)的第三邊(22c)連接於第一邊(22a)及第二邊(22b)的其中一邊,該第三邊(22c)的中間部位是形成凸折部(27),該凸折部(27)是翹置於縱向定位槽(18)的槽底,使矩形固定框(22)能夠相對於散熱器(14)翹動。
請參閱圖1所示,上述矩形固定框(22)的第四邊(22d)是連接於第一邊(22a)及第二邊(22b)的另外一邊,該第四邊(22d)的中間部位形成凸折部(28),該凸折部(28)翹置於縱向定位槽(18)的槽底,使矩形固定框(22)能夠相對於散熱器(14)翹動。
請參閱圖1所示,上述固定扣具(21)的第三邊(22c)內緣至第四邊(22d)內緣之間的寬度(W3)大於散熱器頸部(20)的寬度(W1)加上任一縱向定位槽(18)的寬度(W2)的總和,使固定扣具(21)的矩形固定框(22)可如圖5所示傾斜地套入散熱器(14)的頸部(20),再如圖6所示轉正就位,接下來再借下述的樞設構造將固定扣具(21)樞設於散熱器(14)頸部(20)的兩旁的兩道縱向定位槽(18)(18)上。
上述兩道定位凸條(19)各自與固定扣具(21)第三邊(22c)及第四邊(22d)的凸折部(27)(28)對應的部位被朝向凸折部(27)(28)壓凸並形成壓凸部(32),而對凸折部(27)(28)作樞接性的勾扣,使固定扣具(21)能夠樞扣於散熱器(14)頸部(20)兩旁的兩道縱向定位槽(18)(18)上,且該兩凸折部(27)(28)位於集成電路(17)的同一直線上,以便將散熱器(14)夾扣於集成電路插座(11)上,並使散熱器(14)正對地壓觸於集成電路(17)的表面上,以便借矩形固定框(22)的第三邊(22c)及第四邊(22d)的彈性扣壓於集成電路插座(11)。
前述固定扣具(21)的彎折部(25)進一步設有貫穿孔(29),且接近第一組扣孔(23)部位進一步設有定位部(30),其中彎折部(25)的貫穿孔(29)供例如起子(31)等器物穿過其中,其中定位部(30)供已經貫穿該貫穿孔(29)的例如起子(31)等器物的末端插置於其中,以便扳動例如起子(31)等器物而迫使固定扣具(21)的第一組扣孔(23)脫離集成電路插座(11)的第一扣榫(12)。
權利要求1.一種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該集成電路是插置於一隻集成電路插座,該集成電路插座的其中一邊具有第一扣榫,該集成電路插座的另外一相對邊具有第二扣榫,其中散熱器具有散熱鰭片及貼置面,借該貼置面貼置於集成電路的表面;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兩道縱向定位槽,分別縱向地成型於散熱器的兩側,每一道縱向定位槽的邊緣設有定位凸條,該兩道縱向定位槽之間形成頸部;固定扣具,具有矩形固定框,該矩形固定框具有第一邊,第一邊具有第一組扣孔及解扣片,其中解扣片是聳立於矩形固定框的框面,該解扣片的末端形成彎折部,其中第一組扣孔是對應地與集成電路插座的第一扣榫勾扣;第二邊,與第一邊相對,第二邊具有第二組扣孔,該第二組扣孔與集成電路插座的第二扣榫勾扣;第三邊,連接於第一邊及第二邊的其中一邊,該第三邊的中間部位形成凸折部,該凸折部翹置於縱向定位槽的槽底;及第四邊,連接於第一邊及第二邊的另外一邊,該第四邊的中間部位形成凸折部,該凸折部翹置於縱向定位槽的槽底,使矩形固定框得以相對於散熱器翹動,該兩凸折部位於集成電路的同一直線上,以便將散熱器夾扣於集成電路插座上,並使散熱器正對地壓觸於集成電路的表面上;所述固定扣具的第三邊內緣至第四邊內緣之間的寬度大於散熱器頸部的寬度加上任一縱向定位槽的寬度的總和;所述兩道定位凸條各自與固定扣具第三邊及第四邊的凸折部對應的部位被朝向凸折部壓凸,而對凸折部作樞接性的勾扣,使固定扣具樞扣於散熱器頸部的周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扣具的彎折部進一步設有貫穿孔,且接近第一組扣孔部位進一步設有定位部,其中彎折部的貫穿孔供例如起子等器物穿過。
專利摘要一種易組裝的集成電路散熱器的固定構造,包括分別位於散熱器兩側的兩道縱向定位槽,兩道縱向定位槽間形成頸部;設有矩形固定框的固定扣具,該矩形固定框其中一邊具有扣孔及解扣片,另一對應邊也具有扣孔,以勾扣於集成電路插座前後兩端的扣榫,固定扣具套裝於兩道縱向定位槽,並借壓凸部樞裝於固定扣具兩側的凸折部,兩凸折部位於集成電路的同一直線上,以便將散熱器夾扣於集成電路插座上,並使散熱器正對地壓觸於集成電路的表面上。
文檔編號G06F1/20GK2476055SQ0120454
公開日2002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8日
發明者陳欣怡 申請人:陳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