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用聚酯薄膜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2:16:01 2
專利名稱::成型用聚酯薄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低溫度及低壓力下的成型性、透明性、耐溶劑性、耐熱性出色而且將巻繞成輥狀的長條的薄膜開巻時不發生粘連或薄膜的破裂進而環境負荷小、優選作為各種攜帶機器的筐體或其構件、家電或汽車的標牌用構件或建材用構件的成型用聚酯薄膜。此外,在戶外使用的用途(汽車的外裝用或建材用構件)中優選的耐光性也出色的成型用聚酯薄膜。進而,還涉及成型性出色而且設置有耐擦傷性出色的硬塗層的成型用聚酯薄膜。
背景技術:
:過去,作為成型用片,具有代表性的是聚氯乙烯薄膜,從可加工性等點出發,優選使用。另一方面,該薄膜存在的問題是因火災等薄膜燃燒時的有毒氣體的產生、增塑劑的滲出等,由於近年來的耐環境性的需求,需要環境負荷小的新型原材料。為了滿足所述要求,由作為非氯系材料的聚酯、聚碳酸酯及丙烯酸系樹脂構成的未拉伸片被用於廣泛領域。尤其由聚酯樹脂構成的未拉伸片由於機械特性、透明性好而且經濟性出色而受到關注。例如公開有以利用1,4一環己烷二甲醇取代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乙二醇成分的約30摩爾%而成的實質上為非結晶的聚酯系樹脂為構成成分的未拉伸聚酯系片(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5)。專利文獻1:特開平9一156267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2001—71669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2001—80251號公報專利文獻4:特開2001—129951號公報專利文獻5:特開2002—249652號公報所述的未拉伸聚酯片的成型性或層疊適合性滿足相關市場需求,但由於是未拉伸片,所以耐熱性或耐溶劑性不充分,沒有達到滿足市場的高度的需求。作為解決所述課題的方法,公開有使用雙向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69)。專利文獻6:特開平9—187903號公報專利文獻7:特開平10—296937號公報專利文獻8:特開平11一10816號公報專利文獻9:特開平11—268215號公報但是,所述方法儘管改善了耐熱性或耐溶劑性,但成型性不充分,從綜合品質的平衡的點出發,沒有滿足市場需求。作為解決所述課題的方法,公開有使薄膜伸長100%時的應力特定化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O、11)。專利文獻10:特開平2—204020號公報專利文獻lh特開2001—347565號公報該方法與所述的方法相比,儘管改善了成型性,但還沒有達到充分地滿足與成型性相關的市場的高度的需求的水平。尤其在能夠適於成型溫度的低溫化的成型性或得到的成型品的精加工性上存在問題。本發明人等對所述課題的解決進行了探討,已經提出了通過以特定組成的共聚合聚酯樹脂為原料而且使薄膜伸長100Q^時的應力特定化來改善所述課題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l)。專利文獻12:特開平2004—075713號公報利用該方法,在成型時的成型壓力高的模具成型法中,可以大幅度地改善滿足市場需求的可以適於成型溫度的低溫化的成型性或得到的成型品的精加工性。但是,在為市場需求近年來變強的加壓成型法或真空成型法等成型時的成型壓力低的成型方法的情況下,要求進一步改善成型品的精加工性。另外,作為能夠適用於作為成型時的成型壓力低的成型方法的加壓成型法或真空成型法的成型用聚酯薄膜,本發明人等提出了由含有共聚合聚酯的雙向拉伸聚酯薄膜構成,薄膜的25'C和IO(TC下的100%伸長時應力。IO(TC和18(TC下的儲能模量(E')、175。C下的熱變形率處於特定範圍的成型用聚酯薄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3)。但是,已知在連續地製造該薄膜、巻繞成輥狀,然後將薄膜開巻、進行後加工的情況下,容易發生粘連或破裂。因此,在向薄膜蒸鍍或濺射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時或進行印刷等後加工時,要求進一步提高生產率或品質的穩定性。專利文獻13:特開2005—290354號公報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為了解決所述過去的問題點而提供一種在低溫度及低壓力下的成型性、透明性、耐溶劑性、耐熱性出色而且將巻繞成輥狀的長條薄膜開巻時不發生粘連或薄膜的破裂進而環境負荷小、優選作為各種攜帶機器的筐體或其構件、家電或汽車的標牌用構件或建材用構件的成型用聚酯薄膜。能夠解決所述的課題的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由以下結構構成。本發明中的第1發明是一種成型用聚酯薄膜,其是由含有共聚合聚酯的雙向取向聚酯薄膜構成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l)在薄膜的縱向及橫向伸長100%時應力在25°(:下均為40300MPa且在IO(TC下均為1100MPa,(2)薄膜在15(TC下的縱向及橫向的熱收縮率為0.015.0%,(3)濁度為0.13.0%,(4)薄膜的至少一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0.0050.030(im,(5)面取向度為0.095以下。第2發明是根據第1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雙向取向聚酯薄膜含有紫外線吸收劑,波長370nm下的光線透過率為50%以下。第3發明是根據第1或第2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共聚合聚酯為(a)由芳香族二羧酸成分、乙二醇及含有支化脂肪族二醇或脂環族二醇的二醇成分形成的共聚合聚酯,或者(b)由含有對苯二甲酸及間苯二甲酸的芳香族二羧酸成分和含有乙二醇的二醇成分形成的共聚合聚酯。第4發明是根據第3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構成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的聚酯進一步含有1,3—丙二醇單元或1,4—丁二醇單元作為二醇成分。第5發明是根據第14發明中的任意一項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的熔點為200245'C。第6發明是根據第15發明中的任意一項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是以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為基材薄膜,在該基材薄膜的一面或兩面層疊厚度為0.015pm的表面層而成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材薄膜實質上不含有粒子,只在表面層中含有粒子。第7發明是根據第6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表面層主要包含粘附性改良樹脂和粒子。第8發明是一種成型用聚酯薄膜,其是在第17中任意一項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的至少一面,設置有硬塗層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第9發明是一種聚酯成型品,其是利用真空成型、加壓成型及模具成型的任意一種方法,使所述第18中任意一項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成型的聚酯成型品°第10發明是一種聚酯成型品,其是在所述第9發明的聚酯成型品的至少一面設置有硬塗層的聚酯成型品。由於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在低溫度及低壓力下加熱成型時的成型性出色,所以可以適用於寬範圍的成型方法,而且作為成型品在常溫氣氛下使用時,彈性及形態穩定性(熱收縮特性、厚度不均)出色,而且耐溶劑性、耐熱性、進而環境負荷小。另外,在後加工時,在將巻繞成輥狀的長條薄膜開巻時,由於難以發生粘連或破裂,所以生產率出色。進而,由於平滑性和透明性高度地出色,所以在後加工時,設置蒸鍍層、濺射層或印刷層時的設計性出色。因此,優選作為各種攜帶機器的筐體及其構件、家電或汽車的標牌用構件或建材用構件。另外,通過在薄膜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來減低紫外區域的透過率,可以賦予耐光性,尤其優選作為在戶外使用的用途(汽車的外裝用或建材用構件)的成形材料。具體實施例方式首先,對在本發明的成型性聚酯薄膜中規定的物性的技術意義進行說明。接著,對用於製造本發明的成型性聚酯薄膜的方法進行說明。(本發明中記載的物性的技術含意和意義)在本發明中,伸長100%時的應力(F100)是與薄膜的成型性密切相關的尺度。作為F100與薄膜的成型性密切相關的原因,例如在使用真空成型法使雙向取向聚酯薄膜成型時,在模具的角(comer)附近,有時薄膜局部地伸長至100%以上。在F100高的薄膜的情況下,認為由於在這樣的局部地伸長的部分中部分地產生極高應力,該應力集中引起薄膜破裂,所以成型性低下。相反,在F100過小的薄膜的情況下,認為儘管成型性良好,但在像模具的平面部之類的均勻地伸長的部分中只發生極弱的張力,結果,不能得到該部分的薄膜的均勻的伸長。在本發明中,作為對應成型時的溫度的與成型性有關的物性,使用IO(TC下伸長100%時的應力(F100剛)。另外,有時在使用具有凹凸或凹陷的模具進行成型時,作為事前使成型前的薄膜輕微地追隨它們的型從而進行成型時的與成型性有關的物性,使用25"C下伸長100%時的應力(F10025)。本發明中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在薄膜的縱向及橫向25t:下伸長100。%時的應力(F10025)均優選為30300MPa。薄膜的縱向及橫向的F10025為40300MPa,下限值優選為50MPa,更優選為60MPa。另外,上限值優選為250MPa,更優選為200MPa,進而優選為180MPa。在F10025不到40MPa時,在牽引輥狀的薄膜進行開巻時,由於薄膜拉伸或破裂,所以操作性變得不良。另一方面,在F10025超過300MPa時,成型性變得不良。尤其在使用具有凹凸或凹陷的模具進行成型時,有時事前使成型前的薄膜輕微地追隨它們型從而進行成型。在這樣的情況下,薄膜的型難以附上,從而有時完成品的設計性變得不良。另外,本發明中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在薄膜的縱向及橫向的IO(TC下伸長100%時的應力(FIOO,)均為1100MPa是很重要的。從成型性的點出發,在薄膜的縱向及橫向的FIOO,的上限優選為90MPa,更優選為80MPa,特別優選為70MPa。另一方面,從使用成型品時的彈性或形態穩定性的點出發,F100u)。的下限優選為5MPa,更優選為10MPa,特別優選為20MPa。在本發明的薄膜中,在150'C下的縱向及橫向的熱收縮率為0.015.0%。在150°〇下的熱收縮率的下限值優選為0.1%,更優選為0.5。X。另一方面,在150。C下的熱收縮率的上限值優選為4.5X,更優選為4.1%,進而優選為3.2%。由於即使製造在15(TC下的縱向及橫向的熱收縮率不到0.01%的成型用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實用上的效果也未見顯著的差異,生產率非常低下,所以沒有必要使15(TC下的熱收縮率小於0.01X。另一方面,如果在15(TC下的薄膜的縱向及橫向的熱收縮率超過5.0%,則在蒸鍍、濺射或印刷等施加熱的後處理工序中,薄膜變得容易變形,後加工後的薄膜的外觀或設計性變得不良。另外,在本發明中,薄膜的濁度為0.13.0%。濁度的下限值優選為0.3%,更優選為0.5%。另一方面,濁度的上限值優選為2.5%,更優選為2.0%。濁度不到0.1%的薄膜由於滑動性差,所以難以以通常的生產率、工業規模進行生產。另一方面,在薄膜的濁度超過3.0%的情況下,在從薄膜的背面觀察金屬等的蒸鍍或濺射面或印刷面的情況下,金屬或印刷面看起來暗淡,所以缺乏設計性。此外,在為了改良薄膜中的操作性而通常進行的在薄膜中含有粒子從而在薄膜表面形成凹凸的方法中,難以得到濁度為2.0%以下的薄膜。在本發明中,薄膜的至少一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0.0050.030,。Ra的下限值優選為0.006jim,更優選為0.007pm。另一方面,Ra的上限值優選為0.025pm,更優選為0.015nm。隨著薄膜的至少一面的Ra變小,巻繞薄膜變得困難,另外,在將暫時巻繞成輥狀的薄膜開巻時,發生粘連或薄膜的破裂的頻率增加。另外,如果Ra超過0.03,,則在蒸鍍、濺射或印刷等後加工工序中突起成為缺點,從而設計性下降。在本發明中,薄膜的面取向度(AP)也是與成型性相關的物性,面取向度越高,則分子鏈向面方向排列,從而成型性下降。在本發明中,薄膜的面取向度為0.095以下。面取向度的上限優選為0.090。另外,面取向度越小,則成型性越好,但薄膜的強度越差,厚度不均等平面性越差。因而,面取向度的下限優選為0.001,更優選為O.Ol,特別優選為0.04。(本發明的立意點)本申請是在以往技術中記載的專利文獻12的改良發明。使用像本發明這樣含有550摩爾%共聚合成分的共聚合聚酯作為9原料得到的聚酯薄膜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等相比,結晶化速度慢,另外結晶性低。另外,為了減小面取向度和15(TC下的熱收縮率,而使用專利文獻12中記載的在比通常高的溫度下進行熱處理的方法的情況下,由於拉伸結束後急劇地在高溫下進行熱處理,所以在熱處理區段中,構成結晶性低的材料的分子的運動性變高。因而,在拉伸工序中,粒子(雙向取向薄膜中的粒子或塗敷層中的粒子)隆起形成的表面突起在熱處理區段中再次埋沒,所以不能得到充分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如果為了漂亮地巻繞薄膜而且抑制將巻繞成輥狀的薄膜開巻時的粘連或破裂,而將粒子的添加量增至必要量以上,則存在濁度變差的問題。在本發明中,通過使用熱處理區段為2段(以上)、將第l段的熱處理溫度TS1和第2段的熱處理溫度TS2控制成特定範圍的優選的方法,解決了所述的問題點。認為其機理如下所述。在第1段的熱處理區段中,在粒子埋沒於薄膜內部之前,在某種程度上促進薄膜的結晶化,進而即使在第2段的熱處理區段中充分地提高溫度,分子的運動性也充分地降低,形成表面的突起,在該狀態下,進一步促進結晶性,從而得到熱收縮率低的薄膜。另外,從透明性的點出發,也沒有必要含有必要量以上的粒子。(薄膜的優選製造方法)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使用共聚合聚酯作為原料。作為共聚合聚酯,優選(a)由芳香族二羧酸成分、乙二醇及含有支化脂肪族二醇或脂環族二醇的二醇成分形成的共聚合聚酯;或者(b)由含有對苯二甲酸及間苯二甲酸的芳香族二羧酸成分和含有乙二醇的二醇成分形成的共聚合聚酯。另外,從進一步提高成型性的點出發,優選構成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的聚酯進一步含有1,3—丙二醇單元或1,4—丁二醇單元作為二醇成分。在本發明中,作為薄膜原料,可以為共聚合聚酯單獨、l種以上的均聚合聚酯或共聚合聚酯的混合物或均聚合聚酯與共聚合聚酯的組合中的任意一種。其中,從抑制熔點的降低的點出發,優選混合法。作為所述共聚合聚酯,使用由芳香族二羧酸成分、乙二醇及含有支化脂肪族二醇或脂環族二醇的二醇成分形成的共聚合聚酯的情況下,作為芳香族二羧酸成分,優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萘二羧酸或它們的酯形成性衍生物,對苯二甲酸及/或萘二羧酸成分相對全部二羧酸成分的量為70摩爾%以上、優選為85摩爾%以上、特別優選為95摩爾%以上、尤其優選為100摩爾%。另外,作為支化脂肪族二醇,例如可以例示新戊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等。作為脂環族二醇,可以例示1,4一環己垸二甲醇、三環癸烷二羥甲基等。其中,特別優選新戊二醇或1,4一環己烷二甲醇。進而,在本發明中,更優選的實施方式為除了所述的二醇成分以外,還將1,3—丙二醇或1,4一丁二醇作為共聚合成分。為了賦予所述特性而優選使用這些二醇作為共聚合成分,進而,從透明性或耐熱性也出色、提高與粘附性改良層的粘附性的點出發,也優選。另外,作為所述的共聚合聚酯,使用由含有對苯二甲酸及間苯二甲酸的芳香族二羧酸成分、以及含有乙二醇的二醇成分形成的共聚合聚酯的情況下,乙二醇的量相對全部二醇成分為70摩爾%以上,優選為85摩爾%以上,特別優選為95摩爾%以上,尤其優選為100摩爾%。作為乙二醇以外的二醇成分,優選所述的支化脂肪族二醇或脂環族二醇或者雙甘醇。作為在製造所述的共聚合聚酯時使用的催化劑,例如可以使用鹼土金屬化合物、錳化合物、鈷化合物、鋁化合物、銻化合物、鈦化合物、鈦/矽複合氧化物、鍺化合物等。其中,從催化劑活性的點出發,優選鈦化合物、銻化合物、鍺化合物、鋁化合物。在製造所述的共聚合聚酯時,優選添加磷化合物作為熱穩定劑。作為所述磷化合物,例如優選磷酸、亞磷酸等。從成型性、粘附性、制膜穩定性的點出發,所述共聚合聚酯的特性粘度優選為0.50dl/g以上,進而優選為0.55dl/g以上,特別優選為0.60dl/g以上。如果特性粘度不到0.50dl/g,則存在成型性降低的趨勢。另外,在熔融區(meltline)設置用於除去異物的過濾器的情況下,從熔融樹脂的在擠出時的噴出穩定性的點出發,優選將特性粘度的上限設為1.0dl/g。在本發明中,作為薄膜原料,使用l種以上的均聚合聚酯或共聚合聚酯,通過混合它們從而製成薄膜,可以維持與只使用共聚合聚酯的情況同等的柔軟性並同時實現透明性和高熔點(耐熱性)。另外,相對於只使用高熔點的均聚合聚酯(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情況,可以維持高透明性並同時實現柔軟性和沒有實用上的問題的熔點(耐熱性)。另外,從成型性的點出發,進而優選混合至少1種以上所述共聚合聚酯、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外的均聚合聚酯(例如聚對苯二甲酸四亞甲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用作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的原料。從耐熱性及成型性的點出發,所述的聚酯薄膜的熔點優選為200245°C。通過將使用的聚合物的種類或組成進而制膜條件控制成所述烙點的範圍內,可以取得成型性和精加工性的平衡,從而經濟地生產高品質的成型品。在此,熔點是指用所謂的差示掃描量熱儀(DSC)測定的升溫l次時檢測出的熔解時的吸熱峰值溫度。該熔點使用差示掃描量熱分析裝置(MacScience公司制,DSC3100S),以升溫速度20。C/分測定求得。熔點的下限值進而優選為210°C,特別優選為230°C。如果熔點不到20(TC,則具有耐熱性惡化的趨勢。因此,在成型時或成型品的使用時,在暴露於高溫下時,有時會成為問題。另外,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優選在波長370nm下的光線透過率為50%以下,更優選為40%以下,特別優選為30%以下。通過將成型用聚酯薄膜的在波長370nm下的光線透過率控制成50%以下,在向該薄膜實施印刷時,印刷層的耐光性提高。作為將所述的波長370nm下的光線透過率控制成50%以下的方法,使用在成型用聚酯薄膜的構成層的任意一個中配合紫外線吸收劑的方法。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只要是能夠賦予所述特性的紫外線吸收劑,則無機系、有機系的哪一種都可以。作為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可以舉出苯並三唑系、二苯甲酮系、環狀亞胺酸酯系及其組合。從耐熱性的觀點出發,優選苯並三唑系、環狀亞胺酸酯系。在並用2種以上的紫外線吸收劑的情況下,由於能夠同時吸收各種的波長的紫外線,所以可以進一步改善紫外線吸收效果。作為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以舉出2—[2,一羥基一5,一(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苯基]一2H—苯並三唑、2_[2,一羥基一5,一(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2H—苯並三唑、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苯基]—2H—苯並三唑、2—[2,—羥基一5,—(甲基丙烯醯氧基己基)苯基]一2H—苯並三唑、2—[2,一羥基一3,一叔丁基一5,一(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一2H—苯並三唑、2—[2,_羥基_5,一叔丁基一3,一(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一2H—苯並三唑、2—[2,一羥基一5,一(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一5—氯一2H—苯並三唑、2—[2'—羥基_5,一(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5—甲氧基一2H—苯並三唑、2—[2,一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一5—氰基一2H—苯並三唑、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5—叔丁基—2H—苯並三唑、2—[2,一羥基一5,一(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一5—硝基一2H—苯並三唑等,但不特別限定於這些。作為環狀亞胺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以舉出2,2,一(1,4一亞苯基)雙(4H—3,1—苯並噁嗪一4—酮)、2—甲基一3,l一苯並噁嗪_4—酮、2—丁基一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苯基一3,l一苯並噁嗪—4一酮、2—(l—或2—萘基)—3,l一苯並噁嗪一4—酮、2—(4一聯苯基)一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對硝基苯基一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間硝基苯基一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對苯甲醯基苯基一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對甲氧基苯基一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鄰甲氧基苯基一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環己基一3,1—苯並噁嗪一4一酮、2—對(或間)酞醯亞胺基苯基一3,1—苯並噁嗪一4一酮、2,2'一(1,4—亞苯基)雙(4H—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雙(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一亞乙基雙(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一四亞甲基雙(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一十亞甲基雙(3,1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對亞苯基雙(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間亞苯基雙(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一(4,4,一二亞苯基)雙(3,1—苯並噁嗪一4一酮)、2,2,一(2,6—或l,5_萘)雙(3,1一苯並噁嗪一4—酮)、2,2,一(2—甲基對亞苯基)雙(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一(2—硝基對亞苯基)雙(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2,2,—(2—氯對亞苯基)雙(3,1—苯並噁嗪一4—酮)、2,2,一(1,4一環亞己基)雙(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1,3,5—三(3,1—苯並噁嗪一4一酮—2—基)苯、1,3,5—三(3,1—苯並噁嗪一4—酮一2_基)萘及2,4,6—三(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一2—基)萘、2,8—二甲基一4H,6H—苯並(1,2—d;5,4—d,)雙一(1,3)—噁嗪一4,6—二酮、2,7—二甲基一4H,9H—苯並(1,2—d;5,4—d,)雙一(1,3)—噁嗪一4,9—二酮、2,8—二苯基一4H,8H—苯並(1,2_d;5,4—d,)雙一(1,3)—噁嗪一4,6—二酮、2,7—二苯基一4H,9H—苯並(1,2—d;5,4—d,)雙一(1,3)_噁嗪一4,6—二酮、6,6'—雙(2—甲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6,6'—雙(2—乙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6,6'—雙(2—苯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酮)、6,6,一亞甲基雙(2—甲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_酮)、6,6'—亞甲基雙(2—苯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6,6'—亞乙基雙(2—甲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6,6,一亞乙基雙(2—苯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酮)、6,6'—亞丁基雙(2—甲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酮)、6,6,一亞丁基雙(2—苯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酮)、6,6'—氧雙(2—甲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一酮)、6,6,—氧雙(2—苯基—4H,3,l一苯並噁嗪一4—酮)、6,6'—磺醯基雙(2—甲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一酮)、6,6,一磺醯基雙(2_苯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一酮)、6,6,一羰基雙(2—甲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6,6,—羰基雙(2—苯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7,7'—亞甲基雙(2—甲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一酮)、7,7,一亞甲基雙(2—苯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一酮)、7,7'—雙(2—甲基一4H,3,l—苯並噁嗪—4一酮)、7,7'—亞乙基雙(2—甲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7,7'—氧雙(2—甲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一4—酮)、7,7,一磺醯基雙(2—甲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一酮)、7,7'—羰基雙(2—甲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一酮)、6,7'—雙(2—甲基一4H,3,1—苯並噁嗪一4—酮)、6,7,一雙(2—苯基一4H,3,1一苯並噁嗪一4一酮)、6,7,—亞甲基雙(2_甲基一4H,3,l一苯並噁嗪—4—酮)及6,7'—亞甲基雙(2—苯基—4H,3,1—苯並噁嗪一4—酮)等。在薄膜中配合所述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的情況下,由於在擠出工序中被暴露於高溫中,所以從減少制膜時的工序汙染的角度出發,優選使用分解開始溫度為29(TC以上的紫外線吸收劑。如果使用分解開始溫度為290°C以下的紫外線吸收劑,則在制膜中紫外線吸收劑的分解物附著於製造裝置的輥組等,甚至再附著於薄膜上或者受損傷,從而成為光學缺陷,故不優選。作為無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可以舉出氧化鈰、氧化鋅、氧化鈦等金屬氧化物的超微粒類。從耐熱性的點出發,所述熔點的上限值越高越好,但在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單元為主體的情況下,熔點超過250。C的薄膜存在成型性惡化的趨勢。另外,透明性也有惡化的趨勢。進而,為了得到高度的成型性或透明性,優選將熔點的上限控制成245。C。另外,為了改善薄膜的滑動性或巻繞性等操作性,優選在薄膜表面形成凹凸。作為在薄膜表面形成凹凸的方法,通常使用在薄膜中含有粒子的方法。作為所述粒子,可以舉出平均粒徑為0.0110pm的內部析出粒子、無機粒子及/或有機粒子等外部粒子。如果使用平均粒徑超過lOpm的粒子,則變得容易發生薄膜的缺陷,存在設計性或透明性惡化的趨勢。另一方面,如果是平均粒徑不到0.01pm的粒子,則存在薄膜的滑動性或巻繞性等操作性降低的趨勢。從滑動性或巻繞性等操作性的點出發,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徑的下限進而優選為0.10)im,特別優選為0.50,。另一方面,從減少透明性或粗大突起引起的薄膜缺陷的點出發,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徑的上限進而優選為5,,特別優選為2,。此外,粒子的平均粒徑是利用電子顯微鏡法對至少200個以上的粒子拍攝數張照片,在OHP薄膜上追跡(trace)粒子的輪廓,利用圖像分析裝置將該追跡像換算成當量圓直徑從而算出。作為所述外部粒子,例如可以使用溼式及乾式二氧化矽、膠體二氧化矽、矽酸鋁、氧化鈦、碳酸鈣、磷酸鈣、硫酸鋇、氧化鋁、雲母、高嶺土、粘土、羥基磷灰石等無機粒子及以苯乙烯、矽酮、丙烯酸類等為構成成分的有機粒子等。其中,優選使用乾式、溼式及乾式膠體狀二氧化矽、氧化鋁等無機粒子及以苯乙烯、矽酮、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聚酯、二乙烯基苯等為構成成分的有機粒子等。也可以在不破壞特性的範圍內並用兩種以上這些內部粒子、無機粒子及/或有機粒子。進而,所述粒子在薄膜中的含量優選為0.00110質量%的範圍。在不到0.001質量%的情況下,薄膜的滑動性惡化或者巻繞變得困難等,從而操作性變得容易降低。相反,如果超過10質量%,則容易成為形成粗大突起、制膜性或透明性的惡化等的原因。另外,在薄膜中含有的粒子由於通常折射率與聚酯不同,所以成為使薄膜的透明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為了提高設計性,成型品大多在使薄膜成型之前在薄膜表面實施印刷。這樣的印刷層大多被實施在成型用薄膜的背側,所以從印刷鮮明性的點出發,薄膜的透明性最好較高。因此,為了維持薄膜的操作性並同時得到高度的透明性,使用在主層的基材薄膜中實際上不含有粒子而只在厚度為0.015pm的表面層中含有粒子的層疊結構的層疊薄膜是有效的。表面層的厚度的上限優選為3拜,特別優選為l,。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在所述中例示的粒子。在本發明中,為了使薄膜的濁度為0.13.0%,優選成為在所述的基材薄膜中實際上不含有粒子而形成厚度為0.015pm的表面層且只在表面層中含有粒子的層疊結構。此外,維持操作性的同時,通過僅在薄膜中含有粒子,則難以得到濁度成為2.0%以下的薄膜。此外,在上述中所述的"在基材薄膜中實際上不含有粒子"是指例如在為無機粒子的情況下,在利用螢光X射線分析定量無機元素的情況下成為檢測極限以下的含量。這是因為,即使沒有意識地向基材薄膜中添加粒子,有時也會混入來源於外來異物的汙染物(contaminator)成分等。為了得到濁度低且設計性高的薄膜,優選實質上不在基材薄膜中含有粒子,但如果為30ppm以下,則也可以在基材薄膜中添加粒子。可以利用塗敷法或共擠出法進行厚度較薄的表面層的形成。其中,在為塗敷法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將由含有粒子的粘附性改良樹脂構成的組合物用作塗布層,來改良與印刷層的粘附性,所以是優選的方法。作為所述的粘附性改良樹脂,優選從聚酯、聚氨酯、丙烯酸系聚合物及/或它們的共聚物中選擇的至少1種構成的樹脂。作為在所述表面層中含有的粒子,可以使用與在所述中記載的粒子相同的粒子。所述粒子中,由於二氧化矽粒子、玻璃填充劑、二氧化矽一氧化鋁複合氧化物粒子的折射率比較接近聚酯,所以從透明性的點出發,特別優選。進而,所述表面層中的粒子含量優選為0.0125質量%的範圍。在不到0.01質量%的情況下,薄膜的滑動性惡化或者變得難以巻繞等從而操作性變得容易降低。相反,如果超過25質量%,則透明性或塗布性變得容易惡化。為了賦予其他功能,本發明的聚酯薄膜可以使用種類不同的聚酯,利用公知的方法成為層疊結構。對該層疊薄膜的形態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A/B的2種2層結構、B/A/B結構的2種3層結構、C/A/B的3種3層結構的層疊方式。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為雙向拉伸薄膜是很重要的。在本發明中,根據雙向拉伸的分子取向,可以將所述薄膜的微小張力(初始負荷為49mN)下的熱變形率控制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從而可以改善作為未拉伸片的缺陷的耐溶劑性或尺寸穩定性。g卩,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維持未拉伸片的良好的成型性並同時改善作為未拉伸片的缺陷的耐溶劑性或耐熱性。對所述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的製造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例示在根據需要乾燥聚酯樹脂之後,供給到公知的熔融擠出機中,從縫隙狀的模頭(die)將它們擠出成片狀,利用施加靜電等方式,使其粘附於澆鑄滾筒(castingdrum),冷卻固化,得到未拉伸片(巻筒),然後雙向拉伸該未拉伸片的方法。作為雙向拉伸方法,採用的是向薄膜的縱向(MD)及橫向(TD)拉伸未拉伸片,進行熱處理,獲得具有目標面內取向度的雙向拉伸薄膜的方法。在這些方式中,從薄膜質量的點出發,優選在向縱向拉伸之後向橫向拉伸的MD/TD法或在向橫向拉伸之後向縱向拉伸的TD/MD法等依次雙向拉伸方式、大致同時在縱向及橫向進行拉伸的同時雙向拉伸方式。另外,在為同時雙向拉伸法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利用線性電動機(linearmotor)驅動的拉幅機。進而,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分多階段進行同一方向的拉伸的多段拉伸法。作為在進行雙向拉伸時的薄膜拉伸倍率,在縱向和橫向優選為1.64.2倍,特別優選為L74.0倍。這種情況下,縱向和橫向的拉伸倍率可以為某個較大,也可以為同一倍率。優選以縱向的拉伸倍率為2.84.0倍、橫向的拉伸倍率為3.04.5倍下進行拉伸。作為製造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時的拉伸條件,例如優選採用下述條件。在縱拉伸中,為了能夠順利地進行後面的橫拉伸,優選拉伸溫度為50110°C、拉伸倍率為1.64.0倍。通常在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時,與適當的條件相比,拉伸溫度低的情況下,在橫拉伸的開始初期,屈服應力急劇地變高,所以不能拉伸。另外,例如即使能夠拉伸,厚度或拉伸倍率也容易變得不均一,所以不優選。另外,與適當的條件相比,拉伸溫度高的情況下,初期的應力變低,而即使拉伸倍率變高,應力也不會變高。因此,成為251:下伸長100°%時的應力小的薄膜。因而,通過採用最適宜的拉伸溫度,可以得到保證拉伸性並同時取向高的薄膜。但是,在含有140摩爾%所述共聚合聚酯的情況下,如果將拉伸溫度提高至屈服應力消失,則拉伸應力會急劇地降低。尤其在拉伸的後半段,應力不會變高,所以取向不會變高,25"C下伸長100%時的應力下降。這樣的現象在薄膜的厚度為60500pm時容易發生,尤其在厚度為100300nm的薄膜時顯著可見。因此,在使用了本發明的已共聚合的聚酯的薄膜的情況下,橫方向的拉伸溫度優選成為以下條件。首先,預熱溫度是在DSC中測定利用擠出機擠出薄膜材料之後的混合物(巻筒)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的+l(TC+5(TC的範圍。接著,在橫拉伸的前半部,拉伸溫度相對預熱溫度,優選為一20'C+15'C。在橫拉伸的後半部,拉伸溫度相對前半部的拉伸溫度,優選為0'C一3CTC,特別優選相對前半部的拉伸溫度為一10'C一2(TC的範圍。通過採用這樣的條件,在橫拉伸的前半段,屈服應力小,所以容易拉伸,另外,在後半段,容易取向。此外,橫方向的拉伸倍率優選為2.55.0倍。結果,可以得到滿足在本發明中規定的F10025或F100hx)的薄膜。進而,在雙向拉伸之後進行薄膜的熱處理(熱固定處理)。該熱處理條件在兼顧濁度和表面粗糙度即薄膜的滑動性而言是很重要的條件。接著在拉幅機內熱處理拉伸結束後的薄膜,而這種情況下,熱處理分成2個階段以上進行是很重要的。第一段的熱處理溫度(TS1)為第二段的熱處理溫度(TS2)的一5。C一30。C的範圍,下限值優選為TS2—10。C,上限值優選為TS2—25。C。第二段的熱處理溫度(TS2)是在後述的DSC中測定利用擠出機擠出薄膜材料之後的混合物(巻筒)時的熔點的一5。C一35。C的範圍內進行的。TS2的下限值優選為熔點一1(TC,TS2的上限值優選為熔點的一30。C。其中,也可以在TS1與TS2之間設置中間的熱處理區段,另外也可以在TS2之後設置熱處理區段。在這些情況下,TS2表示最高的熱處理溫度。通過採用這樣的條件,可以得到濁度低且滑動性良好的薄膜。熱處理可以為拉伸熱處理或鬆弛熱處理的任一種。為了減小熱收縮率,優選310%的鬆弛熱處理。認為其原因如下。像本發明這樣的含有550摩爾%左右的共聚合成分的聚酯薄膜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等相比,結晶化速度慢,另外結晶性低。因此,如果在拉伸結束後急劇地在高溫下進行熱處理,則在熱處理區段中,構成結晶性低的材料的分子的運動性變高。因而,在拉伸工序中,因粒子(薄膜中的粒子及/或塗敷層中的粒子)隆起所形成的表面突起在熱處理區段中再次埋沒,所以不能得到充分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如果為了漂亮地巻繞薄膜,而將粒子的含量增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必要量以上,則存在濁度變差的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使TS2的溫度低於規定溫度,則變得不能得到15(TC下的熱收縮率足夠低的薄膜。因而,如果採用使熱處理區段成為2段(以上)的本發明的方法,則在TS1中,在粒子埋沒於薄膜內部之前,在某種程度上促進薄膜的結晶化,進而即使在TS2區段中充分地提高溫度,與前項的狀態相比,分子的運動性也充分地降低,形成表面的突起,在該狀態下,進一步促進結晶性,從而得到熱收縮率低的薄膜。另外,可以防止必要量以上的粒子的添加。通常,作為降低面取向度的手段,已知有降低拉伸倍率的方法和增加共聚合成分的方法,但在前者中,薄膜的厚度不均惡化,在後者中,薄膜的熔點降低,從而耐熱性惡化,故不優選。在本發明中,為了減小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的面取向度和15(TC下的熱收縮率,在比通常更高的溫度下進行熱固定。熱固定優選在前述的熱處理尤其第二段的熱處理中進行。另外,在本發明中,作為雙向取向聚酯薄膜,必需使用共聚合聚酯,由於熔點比均一聚合物低,所以如果提高熱固定溫度,則在橫拉伸工序中,薄膜粘附於保持薄膜的夾子上,變得難以剝離。因而,在拉幅機出口夾子放開薄膜時,充分地冷卻夾子附近是很重要的。具體而言,為了容易剝離薄膜與夾子,優選採用(1)向夾子部分設置熱屏蔽壁,以使難以加熱夾子的方法;(2)向拉幅機附加夾子冷卻機構的方法;(3)為了進行冷卻能力的強化而加長設定熱固定後的冷卻區間,充分地進行薄膜整體的冷卻的方法;(4)增加冷卻區間的長度、分區數從而增加冷卻效率的方法;(5)使用夾子的恢復部分在爐外側行進的類型來強化夾子的冷卻的方法等。如以上所述,通過使用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即使在過去的雙向取向聚酯薄膜難以成型的成型時的成型壓力在10個大氣壓以下的低壓下的真空成型或加壓成型等的成型方法中,也可以得到精加工性良好的成型品。另外,這些成型法由於成型成本低,因此在成型品的製造中的經濟性優越。因而,適用於這些成型法可以最有效地發揮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的效果。另一方面,對於模具成型而言,由於模具或成型裝置的價格高,且在經濟性的點上不利,但具有可以高精密度地成型為比所述的成型法更複雜的形狀的成型品的特徵。因此,在使用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進行模具成型的情況下,與過去的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相比,可以顯現能夠以更低的成型溫度進行成型而且可以改善成型品的精加工性的顯著效果。進而,在常溫氣氛下使用這樣地成型的成型品時,由於彈性及形態穩定性(熱收縮特性、厚度不均)出色,而且耐溶劑性或耐熱性出色,進而環境負荷也小,所以可以優選作為家電用標牌、汽車用標牌、空罐、建材、裝飾板、裝飾鋼板、轉印片等成型構件使用。此外,除了所述的成型方法以外,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還適合作為使用加壓(press)成型、層疊成型、模內(in-mold)成型、拉深成型、彎曲成型等成型方法進行成型的成型用材料。(設置硬塗層的成型用聚酯薄膜)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方式,是在成型用聚酯薄膜的至少一面直接或藉助由粘附性改良樹脂構成的表面層設置硬塗層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在本發明中,硬塗層表示補充由成型用聚酯薄膜構成的基材的表面硬度,能夠提高耐擦傷性的具有比基材更高的硬度的被膜的層。對可在本發明中使用的具有硬塗性的層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三聚氰胺系、丙烯酸系、矽系的硬塗層等,而從可以得到硬的硬塗被膜的點出發,優選丙烯酸系的硬塗層。作為本發明中的丙烯酸系硬塗層的優選方式,可以優選使用在塗布含有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塗敷劑之後,通過使其聚合及/或反應從而成為樹脂的被膜。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l種或混合使用2種以上。作為本發明中的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其中,本發明中的"(甲基)丙烯醯基"簡略地表示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醇式羥基的多元醇的該羥基成為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的化合物等。尤其當利用含有在l分子中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化合物和在1分子中具有3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的單體化合物的塗敷劑形成硬塗層時,硬度及固化性當然出色,耐擦傷性和撓性也出色,所以優選。具體而言,作為在1分子中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舉出(a)碳原子數212的亞烷基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類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一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b)聚氧亞烷基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類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c)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類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d)雙酚A或雙酚A的氫化物的環氧乙烷及環氧丙烷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二酯類2,2,—雙(4一丙烯醯氧基乙氧基苯基)丙垸、2,2,一雙(4—丙烯醯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等;(e)預先使二異氰酸酯化合物與2個以上的含醇式羥基的化合物反應得到含末端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進一步向該化合物反應含醇式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得到的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氧基的氮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類;(f)向在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環氧基的化合物反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得到的在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氧基的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類等。作為在1分子中具有3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的單體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舉出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垸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另外,還可以舉出在1分子中具有3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或在1分子中具有3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的環氧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這些在1分子中具有3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的單體的使用比例相對固體成分總量優選為3090質量。%。在所述單體的使用比例不到30質量%的情況下,難以得到具有充分的耐擦傷性的固化薄膜,另外,在其量超過90質量%的情況下,不僅被膜的撓性降低,而且在成型時在硬塗層發生裂縫,故不優選。作為使所述硬塗層的化合物組成發生聚合及/或反應的方法,可以舉出照射電子射線、放射線、紫外線的方法,而在照射紫外線的情況下,優選向所述組合物中加入光聚合引發劑。作為光聚合引發劑的具體例,可以舉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對二甲基苯乙酮、對二甲基氨基苯丙酮、二苯甲酮、2—氯二苯甲酮、4,4'一二氯二苯甲酮、4,4'一雙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米蚩酮、二苯甲醯、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異丙醚、甲基苯甲醯甲酸酯、對異丙基一(x—羥基異丁基苯酮、a—羥基異丁基苯酮、2,2—二甲氧基一2—苯基苯乙酮、l一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羰基化合物,一硫化四甲基秋蘭姆、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噻噸酮、2—氯噻噸酮、2—甲基噻噸酮等硫化合物,過氧化苯甲醯、二叔丁基過氧化物等過氧化化合物。這些光聚合引發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2種以上。光聚合引發劑的適合添加量為固體成分中的0.0110質量%,在使用量少的情況下,不僅反應慢,生產率變得不良,而且由於殘存的未反應物的存在,不能得到足夠的硬塗層。相反,在添加量多的情況下,由於光引發劑的存在而發生硬塗層變黃的問題。為了防止製造時的熱聚合或貯存中的暗反應,在本發明中使用的形成硬塗層'的化合物組成中優選加入氫醌、氫醌一甲醚、2,5—叔丁基氫醌等公知的熱聚合防止劑。熱聚合防止劑的添加量優選為固體成分中的0.0050.05質量%。為了提高塗敷時的操作性、控制塗敷膜厚,在不破壞本發明的目的的範圍內,也可以在本發明中使用的形成硬塗層的化合物組成中配合有機溶劑。作為有機溶劑,從成為基材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的耐熱性的問題出發,有必要將塗布後的乾燥溫度調整為15(TC以下,所以優選沸點為50150。C的有機溶劑。作為具體例,可以舉出甲醇、乙醇、異丙醇等醇系溶劑,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乙酸酯系溶劑,丙酮、甲基乙基甲酮等酮系溶劑,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劑,二噁垸等環狀醚系溶劑等。這些溶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2種以上。可以在本發明的硬塗層中根據需要配合各種添加劑。例如可以舉出用於賦予表面凹凸或使內部應力鬆弛的填充劑、用於賦予厭水性的氟或矽系化合物、用於提高塗敷性或外觀的流平劑或者消泡劑、進而著色用的染料或顏料。也可以在成型加工後塗布硬塗層,但優選在能夠以輥形態連續加工的成型加工前的薄膜上層疊。作為層疊的方法,可以舉出公知的方法,具體而言,可以舉出噴(spray)法、浸'漬(dip)法、輥塗(rollcoating)法、模具塗敷(diescoating)法、凹板印刷塗敷(gravurecoating)法等。硬塗層的厚度優選為0.5pm以上、10pm以下。在厚度薄的情況下,難以得到硬塗性,相反厚度厚的情況下,顯示出固化收縮引起的巻曲(curl)不良的趨勢。厚度特別優選為l|im以上、6)im以下。設置本發明的硬塗層的成型用薄膜可以得到成型性良好且精加工性良好的成型品,而且可以容易地得到薄膜的耐擦傷性出色的成型品,可以優選作為家電用標牌、汽車用標牌、空罐、建材、裝飾板、裝飾鋼板等成型構件使用。實施例以下利用實施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其中,利用下述方法測定、評價在各實施例中得到的薄膜特性。(1)特性粘度精密稱量片樣品(chipsample)O.lg,溶解於25ml的苯酚/四氯乙烷=60/40(質量比)的混合溶劑,使用奧斯特瓦爾德(Ostwald)粘度計,在3(TC下進行測定。其中,進行3次測定,求其平均值。(2)厚度不均巻繞在橫拉伸方向上長3m、在縱拉伸方向上寬5cm的薄膜的連續的帶狀樣品,利用薄膜厚度連續測定機(安立(7乂y,)株式會社制),測定薄膜的厚度,在記錄器(recorder)上記錄。利用圖表,求厚度的最大值(Tmax)、最小值(Tmin)、平均值(Tav),利用下述式算出厚度不均(%)。其中,進行3次測定,求其平均值。另外,在橫拉伸方向的長度不到3m的情況下,將其連結而進行。其中,刪除連結部分的測定數據。厚度不均(%)=((Tmax—Tmin)/Tav)X100(3)濁度按照JISK7136—2000,使用濁度計(hazemeter)(日本電色工業株式會社制,300A),進行薄膜濁度的測定。其中,進行2次測定,求其平均值。(4)薄膜的厚度使用測厚儀(Sli卜口y),測定每1張的5個點、共計3張的15個點,求其平均值。(5)伸長100%時的應力、斷裂伸長率利用單刃剃刀將樣品切成相對雙向拉伸薄膜的縱向及橫向分別為長180mm及寬10mm的長方形。接著,使用拉伸試驗機(東洋精機株式會社制)拉伸長方形樣品,從得到的負荷一變形曲線求得在各方向伸長100%時的應力(MPa)及斷裂伸長率(%)。其中,在25。C的氣氛下、初期長(標線間距離)40mm、卡盤間距離100mm、十字頭移動速度100mm/min、記錄器的記錄紙速度200mm/min、測力傳感器25kgf的條件下進行測定。其中,進行10次該測定,使用平均值。另外,還在100。C的氣氛下,利用與所述相同的條件進行拉伸試驗。此時,在IO(TC的氣氛下保持樣品30秒之後,進行測定。其中,進行IO次測定,使用平均值。(6)表面粗糙度(Ra)按照JIS—B601—2001,利用薩弗庫木(廿一73厶)304B(株式會社東京精密制),測定薄膜的Ra。其中,在切斷(Cutoff)成0.08pm、觸針半徑2fim、測定長度0.8mm、測定速度0.03mm/秒的測定條件下進行。(7)在15(TC下的熱收縮率將樣品切成相對薄膜的縱向及橫向分別為長150mm及寬20mm的長方形。在各樣品的長度方向上,以100mm的間隔,作2個標記,在無負荷下測定2個標記的間隔A。接著,在保持架中,在無負荷下,利用夾子懸掛長方形的各樣品的一側,放入15(TC的氣氛下的齒輪烘箱(gearoven)並同時計時。30分鐘之後,從齒輪烘箱取出保持架,在室溫下保持30分鐘。接著,對各樣品,在無負荷下,讀取間隔B。利用下述式,從讀取的間隔A及B算出各樣品在150'C下的熱收縮率。熱收縮率(%)二((A—B)/A)X100(8)面取向度(AP)將鈉D射線(波長589nm)作為光源,使用阿貝折射計,測定薄膜的縱向的折射率(Nz)、橫向的折射率(Ny)、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從下述式算出面取向度(AP)。△P=((Nx+Ny)/2)—Nz(9)波長370nm下的光線透過率使用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株)制,UV—1200),測定波長370nm的紫外區域的薄膜的光線透過率。(10)輥狀的薄膜的開巻性以300mm寬X200m長,將製成膜的薄膜巻成3英寸紙管,在23"C、65RHX氣氛下,放置72小時。然後,在真空蒸鍍機內設置薄膜,在1X10^torr的氣氛下,以50m/分的速度開巻時,進行如下所述的評價,直至開巻結束。判斷標準為,從任何觀點出發均沒有問題時為O,至少有l個問題時為X。a.薄膜的破裂b.抖動的發生c.薄膜之間或薄膜/輥間的摩擦時較大的聲音的發生(11)原料(對象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及熔點(Tm)使用差示掃描量熱分析裝置(MacScience公司制,DSC3100S),將在各實施例的條件下擠出的原料約7mg放入樣品盤中,蓋上盤的蓋子,在氮氣氣氛下,從室溫以2CTC/分的升溫速度升溫至30(TC後進行測定。Tg(。C)是基於JIS—K7121—1987、9。項測定的值,熔點利用9'1項中定義的熔解峰溫度(Tpm)求得。也同樣地測定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的熔點,求得熔解峰溫度(Tpm)。(12)耐光性在暗箱中,在螢光燈(松下電氣(株)公司制,U型螢光燈FUL9EX)的正下方3cm的位置,放置已進行膠版印刷的印刷樣品,使得印刷樣品的印刷面成為背側。接著,進行連續2000小時的光照射,以印刷面側的光照射前後的色彩(a*、b*、L*)為基礎,基於JISZ8730,測定色差(AE值)。色差(AE值)越小,則光照射前後的顏色的變化越小,即耐光性越出色。耐光性的合格水平是以色差(AE值)計為0.5以下。其中,利用下述式算出色差(AE值)。AE=(Aa2+Ab2+AL2)1/2(13)成型性(a)真空成型性對薄膜實施5mm四方的大量(mass)的孔印刷,然後用加熱至500"的紅外線加熱器,將薄膜加熱1015秒,然後以模具溫度30100°C進行真空成型。其中,加熱條件在所述範圍內相對各薄膜選擇最適合的條件。模具的形狀為杯(cup)型,模具使用的是開口部為50mm直徑、底面部為40mm直徑、深度為50mm、全部稜角帶直徑0.5mm的彎曲的模具。對在最適合條件下進行真空成型後的5個成型品進行成型性及精加工性的評價,按照下述標準進行分級。其中,及〇為合格,X為不合格。◎:(i)成型品沒有破裂,(ii)角的曲率半徑為lmm以下而且印刷偏移為O.lmm以下,(iii)進而沒有屬於X的外觀不良。〇(i)成型品沒有破裂,(ii)角的曲率半徑超過lmm、1.5mm以下,另外印刷偏移超過O,lmm、0.2mm以下,(iii)進而沒有屬於X的外觀不良,為實用上沒有問題的水平。X:成型品有破裂,另外即使沒有破裂,也屬於以下項目(i)(iv)的任意一個(i)角的曲率半徑為超過1.5mm,(ii)有較大的褶皺,外觀差,(iii)薄膜泛白,透明性低下,(iv)印刷的偏移超過0.2mm。(b)加壓成型性對薄膜實施5mm四方的大量(mass)的孔印刷,然後用加熱至500。C的紅外線加熱器,將薄膜加熱1015秒,然後利用模具溫度30100°C,在4個大氣壓的加壓下進行加壓成型。其中,加熱條件在所述範圍內相對各薄膜選擇最適合的條件。模具的形狀為杯(cup)型,模具使用的是開口部為60mm直徑、底面部為55mm直徑、深度為50mm、全部稜角帶直徑0.5mm的彎曲的模具。對在最適合條件下進行加壓成型後的5個成型品進行成型性及精加工性的評價,按照下述標準進行分級。其中,及〇為合格,X為不合格。◎:(i)成型品沒有破裂,(ii)角的曲率半徑為lmm以下而且印刷偏移為O.lmm以下,(iii)進而沒有屬於X的外觀不良。〇(i)成型品沒有破裂,(ii)角的曲率半徑超過lmm、1.5mm以下,另外印刷偏移超過O.lmm、0.2mm以下,(iii)進而沒有屬於X的外觀不良,為實用上沒有問題的水平。X:成型品有破裂,另外即使沒有破裂,也屬於以下項目(i)(iv)的任意一個-(i)角的曲率半徑超過1.5mm,(ii)有較大的褶皺,外觀差,(iii)薄膜泛白,透明性低下,(iv)印刷的偏移超過0.2mm。(c)模具成型性向薄膜實施印刷之後,利用加熱至100140"C的熱板進行4秒鐘的接觸加熱,然後利用模具溫度307(TC,保壓時間5秒,進行加壓成型。其中,加熱條件在所述範圍內相對各薄膜選擇最適合的條件。模具的形狀為杯(cup)型,模具使用的是開口部為50mm直徑、底面部為40mm直徑、深度為30mm、全部稜角帶直徑0.5mm的彎曲的模具。對在最適合條件下進行模具成型後的5個成型品進行成型性及精加工性的評價,按照下述標準進行分級。其中,及〇為合格,X為不合格。◎:(i)成型品沒有破裂,(ii)角的曲率半徑為lmm以下而且印刷偏移為O.lmm以下,(iii)進而沒有屬於X的外觀不良。〇(i)成型品沒有破裂,(ii)角的曲率半徑超過lmm、1.5mm以下,另外印刷偏移超過O.lmm、0.2mm以下,(iii)進而沒有屬於X的外觀不良,為實用上沒有問題的水平。X:成型品有破裂,另外即使沒有破裂,也屬於以下項目(i)(iv)的任意一個(i)角的曲率半徑超過1.5mm,(ii)有較大的褶皺,外觀差,(iii)薄膜泛白,透明性低下(iv)印刷的偏移超過0.2mm,(11)耐溶劑性將樣品在調溫至25。C的甲苯中浸漬30分鐘,按照下述標準對浸漬前後的外觀變化進行判斷,O為合格品。其中,利用所述方法測定濁度值。〇幾乎沒有外觀變化,濁度值的變化不到1Q/^X:可見外觀變化,或者濁度值的變化為1%以上(15)印刷品位在9(TC下熱處理印刷前的薄膜30分鐘,接著進行4種顏色的網板印刷。進而,在8(TC下乾燥設置有印刷層的薄膜30分鐘。不從印刷面,而是從背面,透過薄膜,目視判斷下述的透明(clear)感、印刷適合性、印刷偏移等印刷外觀,進行印刷品位的評價。判斷標準為從全部觀點出發沒有問題為O、至少在1點有問題為A、在2點以上有問題為X。a.潔淨感印刷的圖案沒有被基材薄膜或塗布層遮蓋,清晰可見。b.印刷適合性沒有發生印刷墨液的轉移不良引起的顏色不均或剝脫C.印刷的偏移不能目視判斷印刷的偏移。(16)耐擦傷性基於JIS—K5600,以負荷lkgf、#0000的鋼絲棉在表面來回20次,放置24小時之後,進行目視評價。實施例1分別乾燥將作為芳香族二羧酸成分的對苯二甲酸單元100摩爾%、作為二醇成分的乙二醇單元40摩爾%及新戊二醇單元60摩爾。%作為構成成分的特性粘度為0.69dl/g的共聚合聚酯片(A);和特性粘度為0.69dl/g而且含有平均粒徑(SEM法)為1.5^im的無定形二氧化矽0.04質量X及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N)(汽巴精化株式會社制,TINUVIN326)0.67質量%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B)。進而,將片(A)和片(B)混合成25:75的質量比。接著,利用擠出機,從T模頭的縫隙,在27(TC下熔融擠出這些片混合物,在表面溫度4(TC的冷硬軋輥上使其驟冷固化,同時使用靜電施加法,使其粘附於冷硬軋輥上並同時得到無定形的未拉伸片。在加熱輥與冷卻輥之間,在縱方向,在9(TC下將得到的未拉伸片拉伸至3.3倍。接著,將單向拉伸薄膜引導至拉幅機,在12(TC下預熱10秒鐘,橫拉伸的前半部以110°C、後半部以IO(TC,拉伸3.9倍。進而,使第一段的熱處理(TS1)在205'C下進行,對於第二段的熱處理(TS2)而言,在橫方向進行7%的鬆弛處理的同時在235°。下進行熱固定處理,得到厚度為100pm的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其中,在熱固定處理區段中,與拉伸區間之間設置2m的中間區間,在熱固定區段的加熱用區間設置遠紅外線加熱器,將每個區間的屏蔽板擴大設置至不與薄膜接觸的極限位置。即使在加熱後的冷卻區間,也強化區間屏蔽,採取如下所述的防夾子熔融對策,即作為夾子的恢復方法,使用外部恢復方式,而且設置夾子冷卻裝置,進而以2(TC的冷風強制冷卻,使拉幅機出口處的夾子溫度為4(TC以下。比較例1在實施例1中,將TS1及TS2的熱固定溫度均變更成235"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得到雙向拉伸聚酯薄膜。比較例2在實施例1中,將TS1及TS2的熱固定溫度均變更成205"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得到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實施例2在實施例1中,將片(B)變更成不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得到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實施例3(塗布液的調整)將塗布液配製成在異丙醇40質量%水溶液中,含有以固體成分計3.15質量%的共聚合聚酯樹脂(東洋紡織(株)制,拜羅納盧(A^口於一》)MD—1250)、以固體成分計5.85質量%的用親水性基團封住末端異氰酸酯基的水溶性氨基甲酸酯樹脂(第一工業製藥(株)制,ELASTRONH—3)、相對全部樹脂為0.8質量%的平均粒徑l.Onm的二氧化矽粒子及相對全部樹脂為10質量%的平均粒徑0.05ptm的二氧化矽粒子。使用5質量%的碳酸氫鈉水溶液,將得到的塗布液調節成pH6.5。接著,用袋式過濾器(住友3M(株)制,LiquidFilterBag)過濾,在塗布液循環式貯罐內,在15匸下攪拌2小時。作為實施例3的薄膜原料,準備下述的片(D)、(J)、(F)。片(D)為樹脂成分以作為芳香族二羧酸成分的對苯二甲酸單元100摩爾%、作為二醇成分的乙二醇單元70摩爾Q/^及新戊二醇單元30摩爾%作為構成成分,含有0.5質量%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N)(汽巴精化株式會社制,TINUVIN326)的特性粘度為0.77dl/g的共聚合聚酯片。片(J)為含有0.67質量%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N)(汽巴精化株式會社制,TINUVIN326)的特性粘度為0.77dl/g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片(F)為含有0.67質量%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N)(汽巴精化株式會社制,TINUVIN326)的特性粘度為0.75dl/g的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片。在分別乾燥所述的片之後,將片(D)、片(J)及片(F)混合成50:10:40的質量比。接著,利用擠出機,從T模頭的縫隙,在27(TC下熔融擠出這些片混合物,在表面溫度4(TC的冷硬軋輥上使其驟冷固化,同時使用靜電施加法,使其密接於冷硬軋輥上並同時得到無定形的未拉伸片。在加熱輥與冷卻輥之間,在縱向、83t:下,將得到的未拉伸片拉伸至3.5倍。接著,在單向拉伸薄膜的冷硬軋輥面側(F面),利用逆輥舐塗布(reversekisscoat)法,將所述塗布液塗布成拉伸前的樹脂固體成分的厚度成為0.9pm。邊乾燥具有塗布層的層疊薄膜邊引導至拉幅機,在95'C下預熱10秒,橫拉伸的前半部以8(TC、後半部以75。C,拉伸3.9倍。進而,使第一段的熱處理(TS1)在19(TC下進行,對第二段的熱處理(TS2)而言,在橫方向進行7%的鬆弛處理的同時在210°。下進行熱固定處理,得到厚度為5(Him的雙向拉伸聚酯薄膜。還有,在熱固定處理區段中,與拉伸區間之間設置2m的中間區間,在熱固定區段的加熱用區間設置遠紅外線加熱器,將每個區間的屏蔽板擴大設置至不與薄膜接觸的極限位置。即使在加熱後的冷卻區間,也強化區間屏蔽,採取如下所述的防夾子熔融對策,即作為夾子的恢復方法,使用外部恢復方式,而且設置夾子冷卻裝置,進而以2(TC的冷風強制冷卻,使拉幅機出口處的夾子溫度為4(TC以下。比較例3在實施例3中,將TS1及TS2的熱固定溫度均變更成205。C,除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進行,得到雙向拉伸聚酯薄膜。比較例4在實施例3中,將熱固定溫度變更成180°C(TS1)及220。C(TS2),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得到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實施例4將實施例3的原料構成作為核層,作為表層用原料,將以50:50的質量比混合片(D)和片(J)而成的片投入另一個擠出機中,在28(TC下熔融,與核層的原料一起,用送料部件(feedblock)接合成表層/核層/表層=10/80/10,然後在27(TC下從T模頭擠出,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得到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實施例5作為實施例5的原料,除了所述片(J)以外,準備下述的片(0)和片(P)。片(0)為以作為芳香族二羧酸成分的對苯二甲酸單元60摩爾%和間苯二甲酸單元40摩爾%、作為二醇成分的乙二醇單元100摩爾%作為構成成分的特性粘度為0.71dl/g的共聚合聚酯片。片(P)為以作為芳香族二羧酸成分的對苯二甲酸單元60摩爾。/^和萘二羧酸成分40摩爾%、作為二醇成分的乙二醇單元100摩爾%作為構成成分的特性粘度為0.71dl/g的共聚合聚酯片。以50:25:25的質量比混合併乾燥片(J)及所述的共聚合聚酯片(0)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P)。接著,利用擠出機,從T模頭的縫隙,在27(TC下熔融擠出這些片混合物,在表面溫度4CTC的冷硬軋輥上使其驟冷固化,同時使用靜電施加法,使其密接於冷硬軋輥並同時得到無定形的未拉伸片。在加熱輥與冷卻輥之間,在縱方向、90'C下,將得到的未拉伸片拉伸至3.5倍。接著,將單向拉伸薄膜引導至拉幅機,在12(TC下預熱10秒,橫拉伸的前半部以ll(TC、後半部以IO(TC,拉伸3.9倍。進而,使第一段的熱處理(TS1)在205。C下進行,對於第二段的熱處理(TS2)而言,在橫方向進行7%的鬆弛處理的同時在238"C下進行熱固定處理,得到厚度為100pm的雙向拉伸聚酯薄膜。還有,在熱固定處理區段,與拉伸區間之間設置2m的中間區間,在熱固定區段的加熱用區間設置遠紅外線加熱器,將每個區間的屏蔽板擴大設置至不與薄膜接觸的極限位置。即使在加熱後的冷卻區間,也強化區間屏蔽,採取如下所述的防夾子熔融對策,即作為夾子的恢復方法,使用外部恢復方式,而且設置夾子冷卻裝置,進而以2(TC的冷風強制冷卻,使拉幅機出口處的夾子溫度為40'C以下。、實施例6乾燥以作為芳香族二羧酸成分的對苯二甲酸單元100摩爾%、作為二醇成分的乙二醇單元40摩爾%及新戊二醇單元60摩爾%作為構成成分的特性粘度為0.69dl/g的共聚合聚酯片(A);和特性粘度為1.00dl/g且含有平均粒徑(SEM法)1.5pm的無定形二氧化矽0.04質量。Z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片(1)。接著,將片(A)、片(1)、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N)(汽巴精化株式會社制,TINUVIN326)混合成25.0:74.5:0.5的質量比。接著,利用擠出機,從T模頭的縫隙,在265'C下熔融擠出這些混合物,在表面溫度2(TC的冷硬軋輥使其驟冷固化,同時使用靜電施加法,使其密接於冷硬軋輥的同時得到無定形的未拉伸片。在加熱輥與冷卻輥之間,在縱方向、8(TC下將得到的未拉伸片拉伸至3.3倍。接著,將單向拉伸薄膜引導至拉幅機,在95'C下預熱10秒,橫拉伸的前半部以85t:、後半部以8(TC,拉伸3.8倍。進而,使第一段的熱處理(TS1)在185'C下進行,對第二段的熱處理(TS2)而言,在橫方向進行7%的鬆弛處理的同時在20(TC下進行熱固定處理,得到厚度為100pm的雙向拉伸聚酯薄膜。還有,在熱固定處理區段,與拉伸區間之間設置2m的中間區間,在熱固定區段的加熱用區間設置遠紅外線加熱器,將每個區間的屏蔽板擴大設置至不與薄膜接觸的極限位置。即使在加熱後的冷卻區間,也強化區間屏蔽,採取如下所述的防夾子熔融對策,即作為夾子的恢復方法,使用外部恢復方式,而且設置夾子冷卻裝置,進而以2(TC的冷風強制冷卻,使拉幅機出口處的夾子溫度為4(TC以下。關於實施例16及比較例14,將使用的聚合物的原料組成和聚合物特性示於表1,將薄膜的製造條件和特性示於表25。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4[表2]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5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6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7[表5]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8實施例7以微凹板印刷方式,在實施例3中得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上塗布下述的硬塗塗布液,使乾燥後的厚度成為3|am,利用8(TC的熱風乾燥,以30m/min的速度通過輸出功率為160W/cm的高壓水銀燈下20cm的位置,得到設置有硬塗層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得到的設置有硬塗層的薄膜的成型性(真空成型性、加壓成型性、模具成型性)與沒有層疊硬塗層的實施例3的薄膜相同。另外,在得到的成型品的塗敷層中沒有發生裂縫。另外,評價耐擦傷性的結果為在表面沒有發生傷痕,良好。另一方面,如果對在實施例3中得到的沒有形成硬塗層的成型用薄膜的成型性(真空成型性、加壓成型性、模具成型性)評價中得到的成型品的耐擦傷性進行評價,則發生很多傷痕,不良。(硬塗塗布液)以如下所示的質量比混合下述的材料,攪拌30分鐘以上,接著,使用公稱過濾精度為lpm的過濾器,除去未溶解物或異物,製作塗布液A。甲基乙基甲酮48.50質量%6官能聚氨酯系丙烯酸單體35.00質量%(荒川化學工業制,Beamset575)2官能聚氨酯系丙烯酸單體15.00質量%(荒川化學工業制,Beamset505—A6)'光引發劑1.50質量。%(汽巴精化制Irgacure184)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的優點在於,由於在低溫度及低壓力下的加熱成型時的成型性出色,所以可以適用於寬範圍的成型方法,而且作為成型品在常溫氣氛下使用時,彈性及形態穩定性(熱收縮特性、厚度不均)出色,而且耐溶劑性、耐熱性出色、進而環境負荷小。另外,在後加工時,在將巻繞成輥狀的長條薄膜開巻時,由於難以發生粘連或破裂,所以生產率出色。進而,由於平滑性和透明性高度地出色,所以適於如下所示的3維加飾方法,S口在所述薄膜的印刷性改良層,利用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網板印刷、膠版印刷、凹版(gravure)印刷、噴墨印刷、柔性印刷等各種印刷加飾法及印花、轉印、塗裝、噴塗(painting)、蒸鍍、濺射、CVD、層疊(laminate)等加飾方法,實施印刷層、圖案層等的設計,接著利用模具成型、加壓成型、真空成型等各種成型法進行成型的3維加飾方法,而且,模內成型性或壓花成型性出色。所以,優選作為手機、音頻設備(audio)、可攜式播放器(portableplayer)/錄音機(recorder)、IC錄音設備(recorder)、導航儀、PDA等各種攜帶機器或筆記本(note)PC等的筐體或其構件、家電或汽車的標牌用構件或建材用構件,對業界的貢獻很大。另外,通過在薄膜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來減少紫外區域的透過率,可以賦予耐光性,尤其優選作為在戶外使用的用途(汽車的外裝用或建材用構件)的成形材料。權利要求1.一種成型用聚酯薄膜,其是由含有共聚合聚酯的雙向取向聚酯薄膜構成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1)薄膜在縱向及橫向伸長100%時的應力在25℃下均為40~300MPa且在100℃下均為1~100MPa,(2)在150℃下的薄膜的縱向及橫向的熱收縮率為0.01~5.0%,(3)濁度為0.1~3.0%,(4)薄膜的至少一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0.005~0.030μm,(5)面取向度為0.095以下。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雙向取向聚酯薄膜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波長370nm下的光線透過率為50%以下。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共聚合聚酯是(a)由芳香族二羧酸成分、乙二醇和二醇成分形成的共聚合聚酯,所述二醇成分中含有支化脂肪族二醇或脂環族二醇;或者(b)由芳香族二羧酸成分和二醇成分形成的共聚合聚酯,所述芳香族二羧酸成分中含有對苯二甲酸及間苯二甲酸,所述二醇成分中含有乙二醇。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構成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的聚酯還含有1,3—丙二醇單元或1,4一丁二醇單元作為二醇成分。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的熔點為200245'C。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所述成型用聚酯薄膜是以雙向取向聚酯薄膜為基材薄膜,在該基材薄膜的一面或兩面層疊厚度為0.015pm的表面層而形成的成型用聚酯薄膜,所述基材薄膜實質上不含有粒子,只在表面層含有粒子。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表面層主要包含粘附性改良樹脂和粒子。8.—種成型用聚酯薄膜,其是在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的至少一面設置有硬塗層的成型用聚酯薄膜。9.一種聚酯成型品,其是利用真空成型、加壓成型及模具成型的任一種方法使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成型用聚酯薄膜成形而成的。10.—種聚酯成型品,其是在權利要求9所述的聚酯成型品的至少一面設置有硬塗層的聚酯成型品。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在低溫度及低壓力下的成型性、透明性、耐溶劑性、耐熱性出色而且將卷繞成輥狀的長條薄膜開卷時不發生粘連或薄膜的破裂進而環境負荷小、優選作為家電、汽車的標牌用或建材用構件的成型用聚酯薄膜。該成型用聚酯薄膜是由含有共聚合聚酯的雙向取向聚酯薄膜構成的成型用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1)薄膜在縱向及橫向在伸長100%時的應力在25℃下均為40~300MPa且在100℃下均為1~100MPa,(2)薄膜在150℃下的縱向及橫向的熱收縮率為0.01~5.0%,(3)濁度為0.1~3.0%,(4)薄膜的至少一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0.005~0.030μm,(5)面取向度為0.095以下。文檔編號B32B27/36GK101511920SQ200780033239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申請日期2007年8月28日優先權日2006年9月6日發明者伊藤勝也,佐佐木靖,原口裕樹,森憲一,熊野勝文,田邊正敏申請人:東洋紡織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