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驅動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3:39:21 4

專利名稱: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驅動器的製作方法
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驅動器背景技術本申請對2003年7月16日提交的編號為60/448, 208的美國臨時申 請要求優先權。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用於打開和關閉或者傾斜建築開口 所用的覆蓋件如活動遮光簾、帶褶簾、豎向百葉窗、其它膨脹性材料 及其它機械裝置的繩索驅動器。通常,遮簾傳送系統將會具有機頭軌道,該機頭軌道既支承著遮 簾又隱藏著用於升高與降低或者打開與關閉遮簾的機構。這種遮簾系 統在名為"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模塊化傳送系統"("Modular Transpor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的美國專利No. 6, 536, 503中進行了描述,其在此引入作為參考。在典 型的由頂向下產品中,遮簾的升高和降低通過懸掛於機頭軌道上並且 連接於底部軌道(也稱為運動軌道或底部板條)上的提升繩索來進行。 窗簾的打開和關閉通常利用沿著板條疊的前後方向延伸的梯帶(和/或 傾斜纜索)來完成。提升繩索通常沿著板條疊的前後方向或者穿過板條 中間的孔延伸。在這些類型的遮簾中,當遮簾充分降低(充分伸展)時, 升高遮簾所需的力最小,因為板條的重量由梯帶支承,因此在開始時 只有底部軌道正在被升高。隨著遮簾進一步升高,板條疊放於底部軌 道上,將板條的重量從梯帶傳遞至提升繩索,因此隨著遮簾接近充分 升高(充分縮回)位置,就逐漸需要更大的提升力。一些窗口覆蓋件產品按照顛倒(上下顛倒)方式建造,其中運動軌 道在束與機頭軌道之間位於窗口覆蓋束之上,而不是位於窗口覆蓋件 束的底部,以便使得當覆蓋件縮回並且運動軌道位於窗口覆蓋件之上 時,束通常累積於窗口的底部,緊挨著機頭軌道,這時覆蓋件伸展開。 還有能夠做到既能由頂向下和/或又能由底向上的複合產品。在水平窗口覆蓋件產品中,存在外部重力,操作人員克服這種外 部重力以便使得膨脹性材料從其一個膨脹和縮回位置向另一個位置運 動。與遮簾相反,在典型的由頂向下簾如剪切水平遮光簾中,隨著簾 升高,全部阻光材料繞著轉子軌道纏繞。因此,隨著簾升高,簾的重
量就被傳遞至轉子軌道,並且隨著簾(阻光元件)接近充分升高(充分打 開)位置,升高簾所需的力因此逐漸降低。當然,還有由底向上簾以及 能夠做到既能由頂向下並/或又能由底向上的複合簾。在由底向上簾的 情況下,隨著簾降低,簾的重量被傳遞至轉子軌道,類似於由頂向下 遮簾的重量工作模式。在垂直定向的窗口覆蓋件的情況下,其從左到右運動而非上下地 運動,第一繩索通常用於將覆蓋件拉向縮回位置,而第二繩索用於將 覆蓋件拉向伸展位置,因為操作人員並未克服重力。然而,這些窗口 覆蓋件還可被設置成具有除重力以外的另一外力或負栽,例如彈簧, 操作人員將會克服它來使膨脹性材料從一個位置向另 一個位置運動。已知有各式各樣的驅動機構用於在覆蓋件的伸展與縮回位置之間 移動覆蓋件以及用於傾斜板條。用於升高或降低遮簾的繩索驅動器非 常靈便。其並不需要電能源,並且繩索可以繞開許多障礙放置於其可 容易接近的位置。單一繩索可既執行驅動功能又可執行提升功能,該繩索由操作人 員牽拉以便上下驅動遮簾(驅動功能),並且附連於底部軌道上以便升 高和降低遮簾(提升功能),因此同一繩索既具有驅動遮簾的功能又具 有提升底部軌道的功能。替代地,可以具有驅動繩索和提升繩索的功 能,它們完全分離並且彼此獨立,驅動繩索受到牽拉以便引起驅動巻 軸旋轉,並且驅動巻軸的旋轉驅動著提升巻軸,其隨後纏起提升繩索 以便升高底部軌道。已知的繩索驅動器具有一些缺點。舉例來說,當繩索高高在上(並 且遮簾處於充分降低位置)時,繩索驅動器中的繩索可能難於接近,或 者當遮簾處於充分升高位置時繩索可能拖在地面上。繩索驅動器還可 能難以使用,需要由操作人員施加大量力,或者需要複雜的方向變化 以便執行各種功能如鎖定或者解鎖驅動繩索。將繩索纏繞在驅動巻軸 上可能存在問題,而許多用於解決纏繞問題的機構需要將繩索放置於 處於單個位置的驅動巻軸上,這樣使得驅動巻軸不能逐漸變細以提供 機械利益。 發明內容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繩索驅動器,其既具有現有技術繩索驅動器的 優點,又消除了它們的許多問題。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繩
索驅動器,其並不需要驅動繩索行進窗口覆蓋件那樣遠的距離。其它 實施例容許在無動力、動力不足或過動力遮簾和簾中使用繩索驅動 器。在一個涉及具有驅動繩索鎖定的無動力窗口覆蓋件的實施例中,繩索鎖定的解鎖和鬆脫可容許覆蓋件隨著驅動繩索纏繞在驅動巻軸上 而逐漸地降低,而非突然地落下。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驅動繩索被松 脫時,驅動繩索可自動鎖定以便將覆蓋件保持就位於其被鬆脫之處, 並且簡單地提升起連接於繩索上的垂塊重物可容許覆蓋件逐漸地降 低,從而不需要操作人員側向移動驅動繩索來解脫繩索鎖定。於是在 單個驅動繩索上牽拉可升高覆蓋件,也許利用機械利益來進行,以便 使得驅動繩索行進的垂直距離(行程)小於窗口覆蓋件行進的垂直距 離。在輕型窗口覆蓋件(與重型遮簾相比)的情況下,通常並不需要輔 助彈簧來升高或降低覆蓋件,但是輔助彈簧(也稱為發條傳動裝置)可 以根據重型覆蓋件的需要而使用。本發明某些實施例中的繩索驅動器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徵在於 驅動繩索保持處於張力狀態,除非操作人員解除張力狀態。驅動繩索 上張力一解除,驅動繩索就纏繞於驅動巻軸上,直到重新建立張力(或 者直到窗口覆蓋件充分降低並且驅動繩索基本上充分縮回於驅動巻軸 上)。因此,如果某人拾起垂塊重物或驅動繩索,從而解除驅動繩索上 的張力,驅動繩索則立即縮回至驅動巻軸上。在繩索驅動器的其它實施例中,驅動繩索完全隱藏在致動機構如 杆致動器內部。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安裝於機頭軌道上的彈簧輔助傾斜機 構提供了沿一個方向偏壓或傾斜板條的需用力,而在單個傾斜驅動繩 索上牽拉使得板條沿相反方向傾斜,因而不需要兩個傾斜繩索。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驅動繩索為充分升高或降低窗口覆蓋件 所橫貫的距離為覆蓋件自身所橫貫的距離的一小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驅動繩索所橫貫的距離為窗口覆蓋件自身所橫貫的距離的65%或更 少,而在任一點處升高或降低窗口覆蓋件所需要的力儘可能接近所升 高或降低的窗口覆蓋件的重量的1.5倍。此外,即使對於大型窗口覆蓋 件產品,在任一點處升高或降低產品需要的力通常小於15磅,使得任何人易於使用。
大型窗口覆蓋件產品或帶有重型部件(如遮簾中的木製板條)的窗 口覆蓋件產品可能需要用於傳送操作窗口覆蓋件所需的更大力的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V形提升杆而非D形提升杆以便傳送這些更 大的力。此外, 一些實施例使用沿著部分提升杆的高強度套筒來提高 提升杆的總強度,而不需要增加各個驅動部件的尺寸。另外,在一些 實施例中,使用齒輪箱來增加外加力的機械利益以便幫助用戶啟動窗 口覆蓋件。儘管示出了用於各種窗口覆蓋件產品如水平遮光簾、帶褶簾、格 狀產品和羅馬簾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清 楚,此處所講的繩索驅動器的類型可以用於許多不同類型的機械裝置 中,特別是當希望具有將用戶牽拉繩索的線性運動轉變成旋轉運動的 繩索驅動器時。


圖1為格狀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包括有根據本發明制 得的帶有輥鎖定機構和垂塊重物的繩索驅動器;圖2為活動遮光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使用圖l的繩索驅 動器、輥鎖定機構和垂塊重物;圖3為帶褶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使用圖l的繩索驅動 器、輥鎖定機構和垂塊重物;圖4為羅馬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使用圖l的繩索驅動 器、輥鎖定機構和垂塊重物;圖5為類似於圖1的格狀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但是使用不 同類型的提升站;圖6為遮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包括有根據本發明製得的 帶有槓桿鎖定機構的繩索驅動器;圖7為格狀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包括有根據本發明製得 的帶有輥鎖定機構和鎖定爪機構的繩索驅動器;圖8為類似於圖7的簾的格狀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但是使 用杆致動器來用於繩索驅動器;圖9為類似於圖1的格狀產品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但是包括有帶有傳動機構的輔助發條傳動裝置;圖10為遮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包括有帶有類似於圖2的
輥鎖定裝置和垂塊重物但帶有彈簧輔助傾斜機構的繩索驅動器;圖ll為帶有圖1的輥鎖定機構的正面透視圖(為清楚起見除去了 驅動繩索);圖12為帶有圖11的輥鎖定機構的繩索驅動器的後透視圖; 圖U為帶有圖11的輥鎖定機構的繩索驅動器的部件分解透視圖; 圖14為圖13的輥鎖定機構的主殼體的透視圖; 圖15為圖13的輥鎖定機構的轉子的透視圖;圖16為沿著圖1的線16-16的剖視圖(為清楚起見除去了驅動繩索),其中輥鎖定裝置處於旋轉位置;圖16A類似於圖16,但示出了處於非旋轉位置的輥鎖定裝置; 圖17為沿著圖16的線17-17的剖視圖(其中為清楚起見除去了機頭軌道);圖17A與圖17相同,但示出了繞著輥鎖定機構纏繞並且剛開始纏繞 於驅動巻軸上的驅動繩索;圖17B與圖17A相同,但示出了驅動繩索被沿著驅動巻軸進一步纏 繞的情況;圖17C與圖17B相同,但示出了驅動繩索幾乎完全纏繞於驅動巻軸上的情況;圖18沿著圖16的線18-18的剖梘圖;圖18A為圖ll的錐體驅動器和輥鎖定裝置的俯視圖;圖19為圖1的輥鎖定裝置垂塊重物的側視圖;圖20為沿著圖19的線20-20的剖視圖;圖20A為圖19的垂塊重物的俯視圖;圖20B為圖19的垂塊重物的底視圖;圖21為圖20的輥鎖定裝置垂塊重物的重量部分的透視圖;圖22為圖20的輥鎖定裝置承梁木覆蓋件的蓋部分的透視圖;圖23為帶有圖7的輥鎖定機構和鎖定爪的繩索驅動器的正面透視圖(為清楚起見除去了驅動繩索);圖24為帶有圖23的輥鎖定機構和鎖定爪的繩索驅動器的後透視圖;圖25為帶有圖23的輥鎖定機構和鎖定爪的繩索驅動器的部件分解 透視圖26為沿著圖23的線26-26的剖視圖(其中為清楚起見除去了剖面線);圖27為圖26的輥鎖定裝置和鎖定爪機構的放大、詳細拆開圖,但 其中鎖定爪處於"解鎖"位置;圖28與圖27相同,但其中鎖定爪處於"鎖定"位置; 圖29為圖24-28的鎖定爪的透視圖;圖30為圖8的繩索驅動器的正面透視圖(為清楚起見除去了驅動繩索);圖31為圖30的繩索驅動器的後透視圖;圖32為圖30的繩索驅動器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33為圖32的輥鎖定機構的主殼體的透視圖;圖34為圖32的杆連接插頭的放大透視圖;圖35為帶有圖30的輥鎖定機構和杆致動器的繩索驅動器的左端視圖;圖35A沿著圖35的線35A-35A的剖視圖;圖36為圖8的杆的透視圖;圖37為圖36的杆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38為圖37的外側杆擠壓件的透視圖;圖39為圖38的杆擠壓件的端視圖,其示出了擠壓件的輪廓;圖40為圖37的內側杆擠壓件的透視圖;圖41為圖40的內側杆擠壓件的端視圖,其示出了擠壓件的輪廓; 圖42為圖8的杆的拆離、前視閨; 圖43為沿著圖42的線43-43的剖視圖; 圖44為圖37的杆把手的透視圖;圖45為沿著圖44的線45-45的剖視圖(其中為清楚起見除去了剖面線);圖46為沿著圖42的線46-46的視圖; 圖47為沿著圖42的線47-47的視圖;圖48為帶有圖6的槓桿鎖定機構的錐體驅動器的正面透視圖(為清 楚起見除去了驅動繩索);圖49為帶有圖48的槓桿鎖定機構的雉體驅動器的後透祝圖; 圖50為帶有圖48的槓桿鎖定機構的錐體驅動器的部件分解透視
圖;圖51為圖50錐體驅動器殼體的正面透視圖;圖52為圖51的錐體驅動器殼體的後透視圖;圖53為圖50的錐體驅動器的透視圖;圖54為圖50的鎖定彈簧殼體的透視圖;圖55為圖50的鎖定彈簧殼體齒輪的透視圖;圖56為圖50的鎖定彈簧的透視圖;圖57為圖10的傾斜機構的正面透視圖;圖58為圖57的傾斜機構的後面透視圖;圖59為圖57的傾斜機構的部件分解透視圖(為清楚起見除去了繩索);圖60為圖57的傾斜機構的俯視圖(為清楚起見除去了輥鎖定機構);圖61為沿著圖60的線61-61的視圖; 圖62為沿著圖60的線62-62的視圖; 圖63為沿著圖60的線63-63的視圖;圖64為沿著圖60的線64-64的視圖(但其中將部分拆離的輥鎖定機 構加了回去以便示出了傾斜機構與輥鎖定機構之間的關係); 圖65為圖59的滑輪的透視圖; 圖66為圖59的滑輪裝置的透視圖; 圖67為圖59的齒輪殼體的透視圖; 圖68為圖67的齒輪殼體的相對端透視圖; 圖69為杆的另一實施例的部件分解透視圖,類似於圖37; 圖70為圖69的杆擠壓件的透視圖;圖71為圖70的杆擠壓件的端視圖,示出了擠壓件的輪廓;圖72為圖69的杆的部分拆離的前視圖;圖73為沿著圖72的線73-73的剖視圖;圖74為圖73的一部分的放大拆離視圖;圖75為沿著圖72的線75-75的剖視圖;圖76為圖75的一部分的放大拆離視圖;圖77為垂塊重物的一個替代實施例的透視圖;圖78為圖77的垂塊重物從不同角度觀察的透視圖; 圖79A為沿著圖78的線79A-79A的剖視圖;圖79B為圖77的垂塊重物的俯視圖;圖79C為圖77的垂塊重物的底視圖;圖79D為圖77的垂塊重物的前視圖;圖79E為圖77的垂塊重物的側視圖;圖80為垂塊重物所用的蓋的一個替代實施例的透視圖;圖81為圖80的垂塊重物蓋從不同角度觀察的透視圖;圖82A為沿著圖81的線82A-82A的剖視圖;圖82B為圖80的垂塊重物蓋的俯視圖;圖82C為圖80的垂塊重物蓋的底視圖;圖82D為圖80的垂塊重物蓋的側視圖;圖83為圖11的繩索驅動器的正面透視圖,但帶有根據本發明製得 的輥鎖定機構的 一個替代實施例;圖84為帶有圖83的輥鎖定機構的繩索驅動器的後透視圖;圖85為帶有圖83的輥鎖定機構的繩索驅動器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86為圖83的輥鎖定機構的主殼體的透視圖;圖87為帶有圖85的輥鎖定機構的轉子的透視圖;圖88為帶有圖83的輥鎖定機構的繩索驅動器的左側端視圖(其中 增加了機頭軌道);圖89為沿著圖88的線89-89的剖視圖,其中輥鎖定裝置處於旋轉位置;圖90為沿著圖89的線90-90的剖視圖; 圖91為沿著圖89的線91-91的剖視圖;圖92為驅動巻軸的拆離示意圖,其帶有固定導板以便將驅動繩索引導於驅動巻軸上;圖93為驅動巻軸的拆離示意圖,其帶有帶齒輪和帶螺紋的導向器 以便將驅動繩索引導於驅動巻軸上;圖94為驅動巻軸的拆離示意圖,其帶有帶螺紋的導向器以便將驅 動繩索引導於驅動巻軸上;圖95為根據本發明製得的輥鎖定機構所用的轉子的一個替代實施 例的透視圖;圖96為根據本發明製得的輥鎖定裝置的另 一實施例的透視圖97為圖96的輥鎖定裝置的部件分解透視圖; 圖98為圖97的輥鎖定機構的轉子的透視圖; 圖99為圖96的轉子鎖定裝置的側視圖; 圖100為沿著圖99的線100-100的視圖; 圖101為與圖99相同的視圖,但其中轉子處於降低解鎖位置; 圖102為沿著圖101的線102-102的視圖;圖103示意性示出了位於轉子鎖定裝置殼體內部的圖96的轉子,其 中所示的轉子處於上面的鎖定位置,並且還以假想圖示出了降低解鎖 位置;圖104示意性地示出了相對於轉子鎖定裝置殼體處於上方鎖定位 置的圖96的轉子;圖105類似於圖104,但示出了相對於轉子鎖定裝置殼體處於下方 解鎖位置的轉子;圖106為類似於圖1的格狀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但包括有 根據本發明製得的V形杆提升杆和高強度套筒;圖107為圖106的V形杆提升杆和高強度套筒的詳細透視圖;圖108為圖107的V形杆提升杆的端視圖;圖109為圖107的高強度套筒的端視圖;圖110為沿著圖107的線110-110的剖視圖;圖111為類似於圖9的格狀產品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但是 包括有帶有位於提升杆的任一端處的傳動裝置的齒輪箱和輔助發條傳動裝置;圖112為固111的齒輪箱的透視圖;圖113為圖112的齒輪箱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114為圖112的齒輪箱的透視圖,其從稍微不同的角度觀察以便 突出顯示在殼體之後的咬合連接器;圖115為圖112的齒輪箱的部件分解透視圖,類似於圖113,但其中齒輪的位置互換;圖116為帶有根據本發明製得的輥鎖定機構的輥簾裝置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圖117為圖116的輥簾裝置的部件分解透視圖; 圖118為圖116的輥簾裝置的驅動端的透視圖119為圖118的驅動端的部件分解透視圖; 圖120為圖119的驅動巻軸的透視圖; 圖121為圖119的輥鎖定裝置殼體的透視圖; 圖122為格狀產品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具有根據本發明製得的可動式中間軌道;圖123為帶有根據本發明製得的驅動巻軸和輥鎖定機構的羅馬簾的透視圖;圖124為圖123的羅馬簾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125為圖123和124的驅動和輥鎖定機構的透視圖;圖126為困125的驅動和輥鎖定機構的不同透視圖;圖127為圖125的驅動和輥鎖定機構的第三透視圖;圖128為圖126的驅動和輥鎖定機構的剖視圖;圖129為帶有根據本發明製得的驅動器的百葉窗狀遮簾的透視圖;圖130為圖129的驅動器的透梘圖;圖131為錐體驅動器的俯視圖,類似於圖UO,使用了圓筒形錐體; 圖132為帶有根據本發明製得的錐體驅動器和輥鎖定機構的豎向百葉窗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圖133為根據本發明製得的由頂向下/由底向上簾的透視圖;圖134為圖133的簾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圖135為圖134的阻力閘的透視圖;圖136為圖135的阻力閘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137為裝配圖135和136的阻力閘的事件次序的示意圖;圖138為圖134的傳動裝置的透視圖;圖139為圖138的傳動裝置的局部部件分解的透視圖,其中為清楚 起見省去了傳動裝置繩索;圖140為沿著圖138的線140-140的剖視圖,再次為清楚起見省去了 傳動裝置繩索;圖141為圖139的傳動裝置的從動軸的透視圖;圖142為圖139的傳動裝置的驅動軸的透視圖;圖143為類似於圖140的剖視圖,相對於更高的摩擦傳動裝置比較 了這種傳動裝置的零件的相對尺寸和數量;
圖144為圖139的驅動軸和從動軸的透視圖,其與左手驅動傳動裝 置所用的傳動裝置繩索互連;圖145為圖139的驅動軸和從動軸的透視圖,其與右手驅動傳動裝 置所用的傳動裝置繩索互連;圖146為帶有用於根據本發明製得的錐體驅動器的無螺紋表面的錐體驅動器的透視圖;圖147為杆擠壓件的一個替代實施例的端視圖,類似於圖46,示出 了擠壓件的輪廓;圖148為杆擠壓件的另一替代實施例的端視圖,類似於圖71,示出 了擠壓件的輪廓;圖149為杆擠壓件的另一替代實施例的端視圖,類似於圖46,示出 了擠壓件的輪廓;圖150為杆擠壓件的另一替代實施例的端視圖,類似於圖71,示出 了擠壓件的輪廓;圖151為傳動裝置和兩個發條傳動裝置的俯視圖,類似於圖134中 所示的傳動裝置和馬達;圖152為沿著圖151的線152-152的視圖;圖153為圖134的左側傳動裝置和馬達的透視圖;圖154與圖153相同,但其中馬達和傳動裝置被拉開以便示出它們 如何配合在一起;圖155為根據本發明製得的齒輪箱的另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156為圖155的齒輪箱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157為沿著圖155的線157-157的剖視圖;圖158為圖122的提升站之一的透視圖;圖159為圖158的提升站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160為圖159的提升站的部件分解透視相對端視圖;以及圖161為圖158的提升站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至10示出了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其涉及建築開口所用的水平 覆蓋件(其在下文中可被稱作窗口覆蓋件或遮簾或簾)。圖1為格狀簾100的第一實施例的局部部件分解透視圖,其使用帶 有輥鎖定機構104和垂塊重物106的繩索驅動器102(在圖11至22中更詳
細地示出)來升高或降低簾(縮回和伸展膨脹性材料),並且來將簾保 持就位於用戶需要其處於的位置中。圖1的簾100包括機頭軌道108、底部軌道11Q和懸桂於機頭軌道108 上並且連接於機頭軌道108和底部軌道110上的格狀簾結構112。提升繩 索114 (本圖中未示出)連接於底部軌道110和提升站116上,以便當提 升杆118旋轉時,使得提升站U6上的提升巻軸也旋轉,而提升杆114 纏繞於提升站116上或者從提升站116解開以便升高或降低底部軌道 110,從而升高或降低簾IOO。這些提升站116及其工作原理公開於2003 年3月25日發布的標題為"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模塊化傳送系 統"("Modular Transpor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的美國專利No.6, 536, 503中,其在此引入作為參考。端 蓋120封閉著機頭軌道108的端部並且可用來將格狀產品100安裝於建 築開口上。在簾100的右端(也稱為控制端),錐體驅動器102 (隨後進行更詳 細地描述)安裝於機頭軌道l 08上並且接合著提升杆118,以便當錐體驅 動器102旋轉時,使得提升杆118也旋轉,反之亦然。為了升高簾,用 戶牽拉驅動繩索122。為了降低簾,用戶略微地提升垂塊重物106以便 解除作用於輥鎖定機構104上的力。在任何位置處,用戶可釋放垂塊重 物106,從而將簾100鎖定於所需位置,隨後將對此進行描述。用於這 些實施例中的優選驅動繩索122為分子量極高的(UHMW)機織織物或者 由聚乙烯製成的編織復絲繩索。錐體驅動器、輥鎖定機構和垂塊重物圖11至22示出了帶有輥鎖定機構104的錐體驅動器102。(注儘管 此處所示的錐體或巻軸124具有兩個不同的錐形,其中一個比另一個更 陡,但是錐體或巻軸124可具有任意所需的錐形或錐形組合,包括零 度,因此錐體可具有各種輪廓,包括圓筒形輪廓。此處使用術語"錐 體"意欲包括那些各種輪廓中的任何一種。)參看圖13,錐體驅動器102包括驅動錐體或驅動巻軸124、錐體驅 動器殼體126和輔助裝配鎖定杆128。輥鎖定機構104包括輥鎖定裝置殼 體130、輥鎖定裝置132和殼體蓋134。參看圖ll、 12和13,殼體126為託架,其用來可旋轉地支承驅動錐 體124,用來將其驅動繩索122 (參見圖1)引導於驅動錐體124上,以及
用來將錐體驅動器102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上。殼體126包括兩個由上壁 140互連的基本上平行的端壁136、 138,上壁140具有內表面142 (參 見圖16),內表面142嚴格地沿循驅動錐體124的外表面146的輪廓以便 當它們裝配起來時,使得在驅動錐體124的外表面146與互連的上壁140 的內表面142之間存在小於驅動繩索122的直徑的兩倍的間隙。這種特 徵有助於防止驅動繩索122過纏繞。注意驅動錐體124的外表面146可為 如圖13中所示的帶螺紋表面,或者其可為在替代實施例中隨後描迷的 平滑無螺紋表面。當指的是帶螺紋表面時,在殼體壁的帶螺紋表面與逕到殼體壁的內表面測量,而不是從螺:紋的頂端測量。
, ;
殼體126還包括位置沿著殼體126的下部前面象限的下部互連壁 143和向外凸出的複合弓形表面144,該複合弓形表面144為導向面或控 制面,設計成用於將驅動繩索122引導於驅動錐體124的帶螺紋表面146 上,以便保證正確追蹤而沒有過纏繞或欠纏繞。在驅動錐體124上的優 選纏繞方式為每個新纏繞的繩索直接鄰近於先前纏繞的繩索。在帶螺 紋驅動錐體124的情況下,這種優選纏繞方式是指繩索沿循錐體上的螺 紋的螺旋線。如果繩索在上遊纏繞於先前繞團上,因此在一些地方存 在多於一層繩索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就是過纏繞。如果新纏繞的繩 索在下遊遠離先前繞圈隔開某段距離,因此在繩索的圈中間沿著驅動 錐體124存在相當大的沒有繩索的空隙,就是欠纏繞。欠纏繞也可被稱 作螺紋跳越,而不管驅動錐體上是否存在螺紋。
導向面上的總體設計問題為繩索具有沿循阻力最小的路徑的傾 向,該路徑由迴轉度、轉閨的表觀半徑、表面結構和路徑長度的組合 確定。每個螺紋路徑的運動的阻力應當幾乎接近於任一側上的螺紋路 徑的阻力。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存在接近中性的情形,並且,當在驅 動錐體上存在與這種驅動錐體124同樣的螺紋時,則該螺紋沿著導向面 驅動繩索。
如果驅動錐體上沒有螺紋,則沿驅動錐體上繩索累積的方向(向下 遊方向),每轉的螺紋路徑阻力應該稍微增大,因此繩索將會鄰近於先 前繞團纏起。
導向面144對驅動繩索122的平移運動產生基本上中性的影響,因 此當繩索122纏繞於帶螺紋驅動錐體124上以及離開帶螺紋驅動錐體
124時,繩索122就越過導向面144,沿循驅動錐體124的螺紋並且近似 與驅動錐體124的旋轉軸148成直角地接近或離開驅動錐體124。優選的 是,繩索122以某一角度接近驅動錐體124,該角度位於與驅動錐體的 旋轉軸成的直角的十度內,也就是指與驅動錐體124的軸線成的角度介 於80。與IOO。之間。導向面144形狀適於便於繩索的運動以便使繩索 基本上與驅動錐體的旋轉軸成直角接近與離開驅動錐體,並且便於驅 動繩索沿著驅動錐體的長度的平移,因此每個後續纏繞的繩索就與先 前繞團鄰接,從而防止發生過纏繞或欠纏繞。能夠實現該目標的控制面的形狀取決於驅動錐體124的形狀和繩 索離開輥鎖定裝置104的固定導向點(或繩索發出點)的位置,隨後對此 進行描述。對於此處所示的驅動錐體124,控制面144的半徑沿著其長 度變化,在如圖17中所示的前視圖和如圖18A中所示的俯視圖中都是如 此。如圖13和17中所示,從前視圖來看,控制面144在其端部薄並且向 著較厚的中間點逐漸變寬。類似地,從俯視圖來看,如圖18A中所示, 導向面144在其端部處接近驅動錐體124,並且在與繩索離開輥鎖定裝 置104處的發出點軸向對齊的點處沿徑向離開驅動錐體124凸出最遠。 導向面144的半徑沿著其長度變化。圖16示出了導向面144的前面上的 半徑150。該半徑150很大以便減少摩擦損失(很尖銳的半徑將會產生高 摩擦損失),並且該半徑150還朝著導向面144的端部減少,如圖13中所想法是設計導向面144以便當繩索122纏繞於驅動巻軸上,沿著驅 動巻軸的軸向長度前行時,繩索122 "經過"的有效半徑、線段長度 和行進度數的總數在其全部行程上大概相同,因此導向面144對繩索 122具有中性影響,不是沿任意方向牽拉繩索,而是容許其纏繞於巻軸 124上時每個後續繞圈鄰近於先前繞圉。例如,當繩索122接近錐體124 的端部時,其按照增大的角度越過導向面144,如圖17A和17C中所示, 如果導向面144的半徑並不朝著它們的端部減小,其將會增大繩索122 "經過"的有效半徑。通過朝著端部減小導向面1"的半徑,有效半徑 就保持相對恆定,從而容許導向面144對繩索122具有基本上中性的影 響。導向面144 (參見圖17A、 17B和17C)為靜止,就是說其並不相對於 殼體或框架126運動。導向面具有半徑沿多個方向變化的複合弓形形 狀,其將驅動繩索122從特定進入點(或者如下所述的由輥鎖定裝置殼 體130的上部槽式開口206確定的固定發出點)引導於驅動錐體124的帶 螺紋表面146上。導向面144提供了中性引導作用,既不將繩索122推至 其正確的縱向位置之前,也不將其拖於其正確的縱向位置之後,而是 容許繩索122沿循驅動錐體124上的螺紋,在沿著驅動錐體124的長度的 所有位置處都近似與驅動錐體124的旋轉軸148成直角地接近與離開驅 動錐體124。由於導向面144提供了中性引導作用,所以螺紋對繩索122 的平移運動的輕微影響就足以保證繩索122正確地跨過驅動錐體124的 表面146而不會有任何過纏繞。簡要參看圖18A,互連壁143的內表面152也嚴格地沿循驅動錐體 124的外表面146的輪廓,以便使得在驅動錐體124的外表面146 (實際 上是前文所述的螺紋的根部直徑)與本第二互連壁143的內表面152之 間存在的間隙小於驅動繩索122的直徑的兩倍。這種特徵有助於在驅動 繩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和離開驅動錐體124時防止驅動繩索122 過纏繞。端壁136、 138包括通孔154、 156,其用作驅動錐體124的軸158、 160所用的軸頸支承。暫時參看圖12,端壁136、 138的內表面上的斜坡 162和端壁136、 138的少量"間隙"容許驅動錐體124在殼體126內部滑 入放置,逐漸舒展開端壁136、 138直到軸158、 160到達開口154、 156, 在該點處端壁136、 138迅速回復至其原始位置,從而將驅動錐體124 鎖定就位,而軸158、 160牢固地停放於開口154、 156中。殼體126還包括凸腳164、 166和凸耳168、 170以便將殼體126牢固 地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上。位於端壁136頂部的小通孔172 (參見圖13) 與輔助裝配鎖定杆128—起用於鎖定錐體驅動器裝置102,以便於裝配 於窗口覆蓋件產品100上並且便於裝運,後文中將對此進行更詳細的描 述》參看圖13,本實施例中的驅動錐體124包括圓筒形部分174,其無 縫地過渡至截頭圓錐形部分176,其中軸158、 160位於驅動錐體124的 端部,支承著驅動錐體124以便繞著軸148旋轉。驅動錐體124的外表面 的形狀根據支承於驅動錐體上的負載類型和負載隨著繩索纏繞於驅動 錐體124上與離開驅動錐體124而變化的方式來設計。另外,理想的是,
繩索行程短於覆蓋件的行程,並且驅動錐體設計使得較短的繩索衝程 的總平均轉矩臂小於簾對巻軸上施加的轉矩臂。當負栽很輕時,使用驅動錐體124的圓筒形部分174,從而提供了機械損失以便獲得短繩索 行程,因此驅動繩索行進的距離短於覆蓋件。當負載增加時,使用驅 動錐體124的錐形部分176,從而提供較小的機械損失同時減小繩索行 程長度。驅動錐體124中間為空心,軸158、 160也是如此。軸158、 160在其 內部表面上限定了非圃形輪廓178,其與提升杆118的非圃形輪廓嚴格 配合(參見圖l),以4更使得它們正確地互相配合,如後文所述。驅動 錐體124的一端包括徑向延伸的凹槽凹口180。當驅動錐體124旋轉以便 使得凹槽凹口180垂直向上延伸時,凹口180與殼體126中的開口172對 齊,因此,當輔助裝配鎖定杆128的一條腿插入開口172並插入凹口180 時,驅動錐體124相對於殼體126的旋轉就被鎖定。位於驅動錐體124端部的小凹槽孔182容許驅動繩索122被打結並 固定於驅動錐體124上。驅動繩索122通過孔182送進,並且結(未示出) 被綑紮於驅動繩索122的端部。當驅動繩索122被拉緊,結被拉入凹槽 孔182中,但是結太大因而不能通過孔182從而將驅動繩索1"的末端固 定於驅動錐體124上。可以使用將驅動繩索固定於驅動錐體上的各種其 它方法,例如示出於傳動裝置中的機構。如前文所述,驅動錐體124的外表面146帶有螺紋,以便在驅動繩 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以及從驅動錐體124上解開時更好地控制 驅動繩索122的軌跡。如圖1中所示,穿過驅動錐體124的非圓形橫截面 軸向開口178接收非圃形橫截面提升杆118,該提升杆118接合著提升站 116。提升站116具有其自己的巻軸,提升繩索纏繞於該巻軸上以便升 高和降低窗口覆蓋件。當遮簾充分伸展時,驅動繩索122完全纏繞(或者無論如何基本上 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由於在遮簾(並且在一些簾例如帶褶簾和格狀 產品100)中,當窗口覆蓋件在底部(充分伸展)時,被升高的重量為最 小,並且隨著其升高而增大,所以在遮簾接近完全伸展的區域中使用 驅動錐體124的小直徑部分174。當繼續提升窗口覆蓋件所需的力超過 所需最大值(通常處於12至15磅範圍內)時,驅動錐體124的較大直徑截 頭圓錐形段176開始起作用以便提供超過圓筒形部分的機械利益,從而
使得更容易升高窗口覆蓋件(但是需要驅動繩索122的更大行程)。這樣,驅動繩索122被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其開始於大直徑端 並終止於小直徑端,因此,隨著人開始牽拉驅動繩索122而將驅動繩索 122從驅動錐體124上解開以便提升遮簾,他首先從驅動錐體124的小直 徑圓筒形部分174解開驅動繩索122,然後,隨著人繼續牽拉驅動繩索 122以進一步提升遮簾,並且所提升的遮簾重量增大,驅動繩索122開 始從驅動錐體124的錐形段176上解開。在優選實施例中,提升站116的提升巻軸和驅動錐體124直徑的尺 寸設計成使得驅動繩索122為升高或降低窗口覆蓋件所行進的垂直距 離(驅動繩索122的行程)小於窗口覆蓋件本身行進的垂直距離,通常, 驅動繩索122行進的垂直距離約為窗口覆蓋件行進的垂直距離的659S或 更少。當窗口覆蓋件充分升高時,這樣有助於避免繩索拖在地面上的 問題。驅動錐體124還可以被用於重量在簾的底部為最大值並且隨著簾 纏繞於轉子軌道上而減小的簾(例如輥簾)。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於 是驅動錐體輪廓將很可能被顛倒,因此,當簾充分伸展並且人開始牽 拉驅動繩索122以便開始提升簾時,他開始首先繞著錐體的最大直徑部 分解開並且隨著簾纏繞於轉子軌道上而朝著小直徑部分運轉。替代 地,可以使用簡單的巻軸,其將一個繩索層疊放於另一個之上,從而 獲得相同類型的機械利益。如前文所迷,可以使用許多錐體構型,包 括完全截頭圃錐形的"錐體"以及完全圓筒形的"錐體",這取決於 所需機械利益。參看圖13,輥鎖定機構104使用類似於絞車的工作原理,該絞車用 於航海應用中以便升高或降低錨或其它重量。在航海應用中,連接於 錨上的錨纜(纜索或線)繞著絞盤(可手動或由機器旋轉的巻軸狀圓筒) 纏繞一次或多次(通常若干次)。錨纜的一端固定於錨上,而錨纜的另 一端綑紮於船上。當錨需要升高時,就將張力施加於固定於船上的錨 纜端。這樣就繞著絞盤拉緊了錨纜以便錨纜不會滑動。隨後手動或由 機器旋轉絞盤,迫使錨纜纏繞於絞盤上,並且利用其拔起錨。絞盤的 旋轉軸從不運動。常見的做法是利用棘爪或棘齒來鎖定絞盤以防沿相 反方向旋轉,以便容易地將錨保持於所需位置處,而不需要利用拉緊 來將其保持就位。只要足夠的張力保持在連接於船上的錨纜的端部
上,錨纜就不會繞著絞盤滑動,並且錨(或升起的其它重量)保持"鎖 定"在那個位置。如果錨纜上的張力被松馳(稱為放開絞盤),則錨纜 就繞著絞盤滑動,並且錨或重量落下。此外,即使張力保持於錨纜上, 如果絞盤被解鎖(例如通過縮回棘齒或棘爪來實現),並且如果下拉錨 纜的錨的重量大於將其拉回的張力,則絞盤將會旋轉以解開錨纜,並 且錨將會落下,如下文中所詳述,當將窗口覆蓋件鎖定就位並且當降低窗口覆蓋件(放開絞盤184)時,輥鎖定裝置132與殼體130和殼體蓋134—起用作 完全帶有絞盤和鎖定機構的絞車。然而,當升高窗口覆蓋件時,輥鎖 定裝置132並不如絞車一樣驅動繩索122;相反,其變成閒置裝置。參看圖15,輥鎖定裝置132為細長構件,其中巻軸或絞盤184位於 兩個正方形輪廓的部分186、 188之間,這兩個正方形輪廓部分186、 188 自身終止於小直徑軸端190、 192。軸190、 192的小直徑用來使得旋轉 摩擦以及推力摩擦最小化。軸端190、 192對齊以便容許輥鎖定裝置132 繞著旋轉軸198旋轉。巻軸184具有基本上為八角形的輪廓194,其帶有 很大的半徑以避免磨損驅動繩索122。由八角形輪廓形成的緊密角度超 過驅動繩索122的自然彎曲,其對巻軸184產生比圓形輪廓的巻軸中存 在的保持力更大的保持力。注意巻軸或絞盤184可具有完全為圓形的輪廓、六邊形的輪廓或其 它輪廓。隨著多邊形輪廓中的邊的數量增加,輪廓接近圓形輪廓,相 應地絞盤184作用於繩索122上的制動力減小。為了抵消這種影響,可 以使絞盤184的表面具有紋理(例如通過對表面滾花或噴砂來實現),但 是這樣易於使繩索磨損顯著增加。替代地,可以減少輪廓中的表面的 數量以便使得繩索122必須纏繞過的角度增加。對於八角形輪廓絞盤 184,繩索繞著8個45度角纏繞,其比纏繞於平滑的圓形輪廓絞盤上提 供了更大的制動力。例如,減少表面的數量至正方形輪廓絞盤(產生四 個90度角),或者減少至帶有三個120度角的三角形輪廓絞盤,不僅產 生了更大的制動力,而且產生了磨損驅動繩索122的更高可能性。可以使用若干種材料來製造輥鎖定裝置132,包括但不限於模鑄鋁 或鋅、黃銅和不鏽鋼。然而,重要的是驅動繩索122與絞盤184之間的 摩擦係數可重複(一致)。在這個優選實施例中,選擇的材料為UUem, 一種很高強度的聚醚醯亞胺塑料(Ultem為GE Polymers的註冊商標),
因為其具有良好的(不一定低的)摩擦係數、可再現性以及相對於許多金屬的低成本。殼體13 0的材料可以選擇成具有低摩擦係數以便在輥鎖 定裝置132與殼體130之間提供最小摩擦損失,而非使用輥鎖定裝置所 用的低摩擦係數材料(其將會妨礙絞盤184的制動目的以防繩索122滑 動)。Ultem的另一個優點在於其並不使驅動繩索脫色。驅動繩索122從驅動錐體124向下延伸至絞盤184,然後在絞盤184 的中間"八角形"部分周圍被繞著絞盤或巻軸184纏繞(通常高達四次, 很可能只有兩或三次),然後從絞盤184向下延伸,終止於垂塊重物106 處,如圖1中所示。當任何人在驅動繩索122的垂塊重物106上牽拉以便 升高窗口覆蓋件產品100時,隨著其引起絞盤184旋轉,驅動繩索122 具有沿著絞盤184的長度"行走"的傾向。為了將這種趨向減至最小並 且為了處理這個問題,絞盤184的斜坡或錐形邊196優選地足夠陡堉以 便引起各繞團離開邊196向下滑落並滑至八角形部分194上,但並未陡 峭得以致產生過纏繞狀況。通常,斜坡邊196應當與輥鎖定裝置132的 旋轉軸198形成介於15與60度之間的角度,優選介於30與45度之間。參看圖13與14,輥鎖定裝置殼體130發揮多種功能,包括將輥鎖定 機構104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上,為驅動繩索的自由端提供有利於輥鎖 定裝置132操作的下部驅動繩索引入位置,提供有利於輥鎖定裝置132 和錐體驅動器126兩者操作的上部驅動繩索引入位置,並且為輥鎖定裝 置132繞著旋轉軸198旋轉提供支承同時容許旋轉軸198垂直移動。此 外,當輥鎖定裝置132的旋轉軸148已移動至其上部位置時,殼體130 鎖定輥鎖定裝置132以防旋轉,在下文中將對此進行更詳細地描迷。最 後,殼體130吸收由沿著絞盤184的斜坡表面196滑下的繩索團產生並傳 送至輥鎖定裝置132的推力負栽。參看圖14,輥鎖定裝置殼體130包括位於其下壁202上的下部槽式 開口 200,驅動繩索122穿過其進出以從輥鎖定裝置132運動至垂塊重物 106。該下部槽式開口 200在壁202上方和下方都具有較大半徑204以避 免磨損驅動繩索122。槽式開口200還容許操作人員在驅動繩索122上或 者直線向下或者離開窗口覆蓋件產品100成一定角度牽拉。如圖17中所示,槽式開口200將驅動繩索122放置於鄰近絞盤184 的左錐形側196處,以便使得當驅動繩索122從繩索122的自由端纏繞於 絞盤184上時,繞圏優選地在左錐形側196上形成然後向下滑落至右側,滑落到絞盤184的八角形部分194上。再次參看圖14,輥鎖定裝置殼體130還包括位於其上壁208上的上 部槽式開口 206,驅動繩索122在絞盤184與驅動錐體124之間經過該上 部槽式開口 206。上部槽式開口 206向外張開至設計成穿過機頭軌道108 中的開口209 (參見圖16)的安裝平臺214,並且與機頭軌道108接合, 藉助於垂直壁210和從平臺214凸出的耳212咬合就位。這種上部槽式開 口 206定位來自絞盤184的驅動繩索122的退出區域,並且,同時,用於 將驅動繩索122的送進點(固定發出點)定位於錐體驅動器102的導向面 144上,如圖17A、 17B和17C中所示。儘管在圖17A、 17B和17C中並未示出這種上部槽式開口206,但其 定位使得其與導向面144的點216 (參見圖17B)沿軸向對齊。點216為導 向面144從驅動巻軸的軸線沿徑向向外凸出最遠之處。其還與絞盤184 的八角形表面194和絞盤184的右錐形側196相交的點很接近地對齊,因 此,當驅動繩索122從驅動錐體124上解開以及纏繞於絞盤184上時,繞 團形成於右錐形側196上然後向左滑下於絞盤184的八角形部分194 上,其中當其滑下錐形側196時,每個新繞圍向左推動先前繞團,從而 防止過纏繞,因此,當繩索從垂塊重物106位於的其自由端纏繞於絞盤 184上時,其纏繞於絞盤184的左端上,並且,當繩索122從驅動錐體124 纏繞於絞盤184上時,其纏繞於絞盤184的右端上。輥鎖定裝置殼體130形成矩形空腔218來容納輥鎖定裝置132 (參 見圖17),在每端帶有容放輥鎖定裝置132的軸端190、 192的垂直伸長 的槽式凹穴220。兩個槽式凹穴220容許輥鎖定裝置132的端190、 192 向上移動,因此輥鎖定裝置132能夠沿著這些槽式凹穴2M從第一降低 位置垂直向上或向下移動至第二升高位置,在第一降低位置上,輥鎖 定裝置132能夠自由旋轉,第二升高位置與第一位置平行,但是在第二 升高位置上輥鎖定裝置132緊靠限制其旋轉的止動器。當輥鎖定裝置沿 著槽式凹穴220垂直向上移動,從而使輥鎖定裝置132的軸線198平行於 自身向上移動時,如圖16A中所示,則輥鎖定裝置132的正方形輪廓部 分186、 188撞擊於空腔218的上部內壁上,其用作止動器防止輥鎖定裝 置132相對於殼體130旋轉。隨後對容許輥鎖定裝置132在一個位置自由 旋轉而在另一位置阻止其旋轉的目的進行說明。看圖13,蓋134保證輥鎖定裝置132不會掉出空腔218。蓋134上的
鉤222與殼體130的斜坡224的內側端接合(在圖14中看得最清楚)以便 將蓋134咬合於殼體130上。蓋134上的突出部分226與殼體130協作(也 參見圖18)以便完成槽式開口220,軸190、 192沿著該槽式開口 220從下部自由旋轉位置垂直滑動至上部限定(或鎖定)位置。圖19至22詳細地示出了圖1的垂塊重物106。根據圖20可以理解, 垂塊重物106包括重量本身230和封裝著重量230的蓋232。在本實施例 中,重量230形狀為橢圓體並且通常由金屬製成,重量介於二和四盎司 之間。上端234的某些材料被去除以便形成空腔236。接近上端234的重 量230的側面中的埋頭孔開口 238連接至空腔236。驅動繩索122的端部 (該圖中未示出)通過空腔234穿過埋頭孔開口 238中。如結之類的擴大 部分綑紮於驅動繩索122的端部上並且陷入埋頭孔開口 238中,不能被 拉過位於埋頭孔開口 238與空腔236之間的小通道,從而將驅動繩索122 固定於重量230上。參看圖22,蓋232具有與重量230相同的總體形狀但是為空心。蓋 232由軟的低硬度材料如軟質橡膠製成,並且具有一個開口端240和位 於相對另一端的小通孔242。蓋232安裝於重量230上方,象短襪安裝在 腳上一樣。軟蓋232幫助保護易碎的表面如窗口窗框和玻璃桌面,免受 硬金屬重量230的意外損壞。驅動繩索122的端部通過頂部開口 242穿 過,然後打結於重量230上,如前文所述。圖77-82示出了一個替代實施例的重量230'和蓋232、在這個實施 例中,重量230'(參見圖77-79)具有延伸過重量230'的全長的孔236' 和位於其下端處的埋頭孔238',以便當驅動繩索122打結於重量230' 上時容納驅動繩索122的結或其它擴大部分。參看圖80-82,蓋232'具有與重量230'相同的總體形狀但是為空 心,由軟的低硬度材料如軟質橡膠製成,並且具有一個開口端240'和 位於相對另一端的小通孔242'。蓋232'按照如上所述與蓋232安裝於重 量230上相同的方式安裝於重量230'上方。裝配以上描述了各個部件,錐體驅動器102與輥鎖定機構104和垂塊重 物106的裝配方法如下(參看圖l和ll-22):在圖13中所示的埋頭孔開口182處,驅動繩索122的一端被打結於 驅動錐體124上,並且繩索122隨後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驅動錐體124
咬合入其殼體126中,其中驅動繩索122穿過在上壁140與第二互連壁 143之間限定的開口離開殼體126。驅動錐體124定向成使得槽式凹口 180與殼體126中的開口172對齊,並且輔助裝配杆128的一條腿隨後被 插入以便鎖定錐體124以防相對於殼體126旋轉。殼體隨後在開口209 處被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上,這通過穿過開口 209接合腳164、 166並將 耳168、 170咬合入機頭軌道108的輪廓中而實現,如困16中所示。驅動繩索122隨後被繞著絞盤184纏繞若干次(通常介於二和四次 之間),然後輥鎖定裝置132被裝配於其殼體130上,並且蓋134被咬合 以便將輥鎖定裝置132保持就位,從而保證驅動繩索122正確地穿過上 部槽式開口2 06和下部槽式開口200兩者。已裝配的輥鎖定機構104隨後穿過機頭軌道108中的開口 209而被 安裝,在該處其咬合就位,從而為驅動繩索122提供從機頭軌道108內 部到外部的通路。驅動繩索122的自由端隨後被打結於垂塊重物106 上,如前文所述,其中垂塊重物106處於便於操作人員操作的高度。窗口覆蓋件的其餘部分按照工業中早已知的方式進行裝配。提升 杆118的一端被插入錐體124的空心軸158中。軸158的內部非圓形輪廓 178與提升杆118的輪廓匹配,以便當提升杆118旋轉時,使得錐體124 也旋轉,反之亦然。提升站116被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上並且還連接於 提升杆118上,以便當提升杆118旋轉時,使得提升站116的提升圓筒也 旋轉,反之亦然。提升繩索114 (其在這個實施例中為被驅動繩索,由 驅動巻軸124驅動)在一端連接於提升站116的提升圓筒上,並且在另一 端處連接於底部軌道上,以便當提升圓筒沿一個方向旋轉時,使得提 升繩索114纏繞於提升圓筒上並且窗口覆蓋件100被升高,而當提升圓 筒沿相反方向旋轉時,提升繩索114從提升圃筒上解開並且窗口覆蓋件 IOO被降低。 一旦將機構裝配好,就除去鎖定杆128,從而允許驅動錐 體124旋轉,因此機構能夠行使功能。替代裝配方法除了驅動繩索122—開始並未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之外,替代優 選的裝配方法實際上與如上所述方法相同。相反,驅動繩索122保留從 驅動錐體124上解開的狀態,並且按照上述方式連接裝配,其中主要區別在於窗口覆蓋件處於充分升高位置(因此提升繩索被充分纏繞於提 升站116的提升巻軸上)。 一旦裝配好,就除去鎖定杆128,充分降低窗
口覆蓋件,並且當其降低時,驅動繩索122首次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這種替代裝配方法的經濟效果在於對於所有長度的窗口覆蓋件, 最大限度地利用由驅動錐體124的截頭圃錐形部分176的更大直徑提供 的槓桿作用。例如,對於較短的窗口覆蓋件,驅動繩索122在驅動錐體 124上的繞圈數可為使得所有繞團位於截頭圓錐形部分176上,即使當 窗口覆蓋件處於充分降低位置時也是如此。因此,與當窗口覆蓋件處 於充分降低位置(如第一種裝配方法中所述)並且驅動繩索122開始從 驅動錐體124的圓筒形部分174上退繞時,驅動繩索122已經纏繞於驅動 錐體124的全長上的情況相比,就需要較小的力(即使行程較長)來升高 窗口覆蓋件。注意這種替代裝配方法還可應用於本說明書中所公開的 錐體驅動器裝配的全部其它實施例。 操作當操作人員利用足夠的力在垂塊重物106上牽拉以便開始升高窗 口覆蓋件時,他向下牽拉輥鎖定裝置132以便使其處於在空腔218內的 降低位置,在該位置上其能夠繞著旋轉軸198自由旋轉,如圖16中所 示。當繞著絞盤184纏繞的驅動繩索122繞著絞盤184拉緊並且迫使其旋 轉時,在垂塊重物106上進一步牽拉就引起輥鎖定裝置132旋轉。當絞 盤184旋轉時,絞盤184上的驅動繩索122的現有繞團在左端(從圖17的 透視圖來看)離開絞盤184,同時隨著驅動繩索122從驅動錐體124上解 開,新的繞團就在右端形成於絞盤184上,因此輥鎖定裝置132自由旋 轉,不會對升高窗口覆蓋件帶來阻力(或者對沿與依靠重力的作用運動 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覆蓋件帶來阻力)。從驅動錐體124上解開驅動 繩索122引起驅動錐體124旋轉,並且引起提升杆118相應地旋轉,進而 還引起提升站116的提升圓筒旋轉。隨著驅動繩索122從驅動錐體124 上解開,提升繩索(被驅動繩索)114纏繞於其相應提升圓筒上,從而 升高窗口覆蓋件的底部軌道l 10。重力總是作用於窗口覆蓋件上,試圖降低窗口覆蓋件,其將會從 提升站116的提升圓筒上解開提升繩索114,從而旋轉提升圓筒和提升 杆118,旋轉驅動錐體124,並且引起驅動繩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124 上。操作人員一鬆開垂塊重物106,重力就開始起作用,在提升繩索114 上牽拉的重量引起提升圓筒、提升杆和驅動錐體124旋轉,向上拉驅動 繩索122並向上拉輥鎖定裝置132,因為用於向上牽拉驅動繩索122的
簾的重力大於垂塊重物106施加的向下力(其通常只有2至4盎司)。當驅 動繩索122開始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時,這就引起驅動繩索122向上移 動,而這樣就引起輥鎖定裝置132移動至其上部位置,如圖16A中所示。 輥鎖定裝置132的正方形輪廓部分186、 188的平直表面於是撞擊於空腔 218的上壁上,該上壁用作止動器,並且阻止輥鎖定裝置132相對於殼 體13G旋轉。在這個實施例中,垂塊重物106的力足以將驅動繩索122保持足夠 緊緊地繞著絞盤184,以便使得驅動繩索122不會繞著絞盤184滑動。由 於輥鎖定裝置1"不能旋轉,並且繩索122不能繞著絞盤184滑動,所以 繩索1"不能運動,並且輥鎖定機構106將窗口覆蓋件有效地鎖定就位 於操作人員放開垂塊重物106之處,因此覆蓋件不會由於重力而向下落 下。輥鎖定機構104被設計成使得垂塊重物106相對於負載的鎖定比率 處於10/1和40/1之間的範圍之內,優選目標為25/l的鎖定比率。這意 味著,在這個優選實施例中,如果給定4盎司垂塊重物106,則輥鎖定 機構104將會鎖定100盎司向上拉力的滑動。存在一個上限,因為當接 近較高鎖定比率時,就會損害能夠通過簡單地減輕負栽(升起垂塊重物 106)而降低窗口覆蓋件的自由下落特徵。按照較高鎖定比率,繩索122 的重量和系統摩擦可足以阻止窗口覆蓋件的降低。當操作人員希望降低窗口覆蓋件時,他可通過拾起垂塊重物106而 放下絞盤184,從而放鬆使繩索122緊緊地保持繞著絞盤184的力。當用 於降低窗口覆蓋件100的重力(負載)向上拉驅動繩索122時,繩索122 於是繞著絞盤184滑動,從而引起其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只要操作 人員正在提升垂塊重物106,從而容許繩索122繞著絞盤184滑動,窗口 覆蓋件100就將會繼續在重力作用下逐漸降低,從而隨著提升繩索從其 提升圓筒上解開而將驅動繩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操作人員一再次鬆開垂塊重物106,垂塊重物106就再次繞著絞盤 184拉緊繩索122,從而將窗口覆蓋件鎖定就位於操作人員鬆開重物106 之處。這樣,操作人員通過提升重物106而控制窗口覆蓋件的降低,以 便容許覆蓋件在重力作用下降低,然後通過鬆開重物106來停止降低動 作。只需要比較小的力來將繩索122接合於絞盤184上以便不會發生滑
動。在本實施例中,小於4盎司的重量就能夠將繩索122保持拉緊於絞 盤184上以防甚至15磅的力沿相反方向作用而降低窗口覆蓋件。如下文 對於涉及鎖定爪的第二實施例所述,這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只需要 鎖定爪的小摩擦力來將窗口覆蓋件保持鎖定就位,並且這種小力並不 足以磨損驅動繩索122。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窗口覆蓋件100'的另一個實施例。在 這個實施例中,窗口覆蓋件為遮簾100',並且其包括上文對于格狀產 品100所述的元件,如錐體驅動器102、輥鎖定機構104、垂塊重物106、 提升杆118以及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中的提升和傾斜站116'。這種遮簾 還包括傾斜機構117、平行於提升杆118延伸的傾斜杆119和傾斜繩索 121。在傾斜驅動繩索121上牽拉就引起傾斜杆119旋轉,這就在板條的 前後升高與降低傾斜繩索121'以便傾斜板條打開和關閉,如美國專利 No. 6, 536, 503 ,"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模塊化傳送系統" ("Modular Transpor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中所公開,其在此引入作為參考。在這個實施例中,錐體驅動器102與輥鎖定機構104和垂塊重物106 的操作與上文對于格狀產品100的所述相同。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窗口覆蓋件100"的另一個實施例。在 這個實施例中,窗口覆蓋件為帶褶簾112",並且除了這種簾100"具有 帶褶簾結構112",而非格狀簾結構112以外,其包括上文對于格狀產品 IOO所述的相同元件。除了這種區別以外,帶褶簾100"以與前文所述的 格狀產品100相同的方式操作。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窗口覆蓋件的另一個實施例。在這個 實施例中,窗口覆蓋件100,"為羅馬簾,並且除了這種簾100,"具有特有 的羅馬簾結構112,",而非格狀簾結構112以外,其包括上文對于格狀 產品100所述的相同元件。除了這種區別以外,羅馬簾100,"以與前文 所述的格狀產品1 OO相同的方式操作。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窗口覆蓋件的另一個實施例。在這個 實施例中,窗口覆蓋件101也是格狀產品,並且除了圓錐驅動器102R 而非圓筒形巻軸用於提升站中以外,其包括某些上文對於第一覆蓋件 IOO所述的相同元件。窗口覆蓋件101的操作與對於第一實施例100所迷 非常類似-注意這個實施例的提升站中的錐體驅動器102R與前文對於
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錐體驅動器102相同,但是它們在提升杆118上翻轉 大約180度,因此其小直徑端朝左而非朝右,並且它們用作提升站而非 用作繩索驅動器。在圖5所示的這個實施例中,每個提升繩索114 (本圖中未示出) 的一端在其相應提升站102R處固定於其相應提升錐體124R上。在典型 裝置中,當窗口覆蓋件101充分降低時,驅動繩索122在機頭軌道108 的右端處充分(或者至少基本上)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同時提升杆 114充分(或者基本上)從其相應提升錐體124R上解開。提升杆114沿與 驅動繩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向纏繞)纏繞 於其相應提升錐體124R上,因此,當操作人員在驅動繩索122的自由端 處在承梁木上牽拉時,驅動繩索122從驅動錐體124上解開,使提升杆 118沿一個方向旋轉,並且引起提升繩索纏繞於其提升錐體上以便升高 遮簾。然後,當操作人員升起垂塊重物,從而容許驅動繩索122放鬆絞 盤184時,遮簾的重量引起提升繩索114從其提升錐體124R上解開,從 而使提升杆118沿相反方向旋轉,並且引起驅動繩索122纏繞於驅動錐 體124上。除使用錐形驅動器102R而非圃筒形驅動器以外,這種格狀產品IOI 按照與前文所述的格狀產品100相同的方式操作。如隨後對於錐體驅動 器的其它實施例所述,驅動錐體124和提升錐體102R不一定需要具有截 頭圓錐形部分176和圓筒形部分174。錐體可全部為截頭圓錐形或者可全部為圓筒形,或者其實際上可具有其它輪廓(如階形圃筒形輪廓或者 凹面或凸面拋物線形輪廓)以便獲得所需組合的行程和力來升高或降低窗口覆蓋件。錐體驅動器、輥鎖定機構和鎖定爪閨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窗口覆蓋件250的另一個實施例。在 這個實施例中,窗口覆蓋件也是格狀產品,其包括上文對於圖l的格狀 產品100所述相同的元件,只是垂塊重物232為輕型,因此其重量不足 以阻止繩索放開絞盤,並且輥鎖定機構104現在包括如下所述的鎖定 爪,其提供了附加力以便防止繩索放開絞盤。才艮據圖23、 24和25可以理解,殼體13(K和輥鎖定機構104'的殼體 蓋134'不同於圖13的輥鎖定機構104的殼體130和蓋134之處在於,圖 23的實施例具有一個附加於輥鎖定機構104'底部的另外的空腔252(參見圖28),以用於容放鎖定爪254。鎖定爪254 (參見圖29)為楔形並且包括位於一端的齒形邊緣256和在另一端處沿側向延伸的短軸258、260。參看圖26,殼體130'在空腔252內部限定了孔262。在圖25中示出 了位於蓋134'中的對齊匹配孔26夂這些軸向對齊的孔262、 264分別容 放鎖定爪254的軸258、 260,從而容許爪254繞著其旋轉軸266旋轉。圖 26示出了處於鎖定位置中的鎖定爪254,其中其將繩索122 (未示出) 夾緊於壁270上。圖2 更詳細地示出了處於松離位置的爪254,其中爪254停靠於大 半徑驅動繩索進口導板表面268上。第二大半徑驅動繩索進口導板表面 270也用於引導驅動繩索122 (本圖中未示出)朝向槽式開口200',其用 於將引入的驅動繩索122的繞圈放置於絞盤184的錐形表面196上,如前 文所述。窗口覆蓋件250的操作類似於前文窗口覆蓋件100的操作。如果操 作人員在驅動繩索122上牽拉,繩索122就從驅動錐體124上解開;輥鎖 定裝置132被下拉至其繞著旋轉軸198自由旋轉的位置,驅動繩索122 繞著絞盤184纏繞和解開,並且驅動繩索122在壁270與鎖定爪256之間 沿著繩索進口導板表面270離開。然而,如果操作人員鬆開驅動繩索122,則輥鎖定裝置132移動至 其不再能夠自由旋轉的升高位置,但是繩索122能夠按照受控、緩慢的 方式繞著絞盤184滑動,從而容許窗口覆蓋件在重力作用下降低自身。 驅動繩索122在其繞著絞盤184滑動時的摩擦與固有的系統摩擦減慢了 窗口覆蓋件的降低過程,並且系統的作用象第一實施例100中操作人員 升高垂塊重物106那樣精確,另加的好處在於操作人員現在可以走開, 並且由於不再存在足夠的垂塊重物在繩索122上下拉,所以系統不會鎖 定就位,而是將會繼續降低窗口覆蓋件直到其充分降低。如果操作人員希望將窗口覆蓋件鎖定就位於充分升高和充分降低 位置之間的任一點處,他向右牽拉驅動繩索122的端部,從而使繩索122 與鎖定爪254形成接觸,然後放鬆驅動繩索122。鎖定爪254的齒面256 與繩索122之間的摩擦引起繩索122拾起爪254,其繞著旋轉軸266順時 針旋轉至圖26和28中所示的升高位置。這樣就將繩索122夾緊於爪254 與殼體130'的壁270之間,從而防止繩索122更進一步滑動,並且利用 不會造成磨損驅動繩索122的比較小的力來實現這點,因為保持繩索 122免於滑動的大部分需用力由繞著絞盤184纏繞的繩索122提供。這點 不同於現有技術中已有的常規型鎖定爪,這種常規型鎖定爪必須利用 足夠的力來鎖定驅動繩索以便克服用於下拉窗口覆蓋件的全部力而保 持繩索免於滑動,因為沒有繩索繞著絞盤纏繞以便移去部分負載。下拉驅動繩索122隨後鬆開爪對繩索122的夾緊作用,並且爪254 恢復至其松離位置(如閨27中所示)直到其被用戶再次接合。在爪254 鬆開的情況下,搡作人員於是可牽拉驅動繩索122以便升高遮簾或鬆開 驅動繩索122以便容許遮簾在重力作用下按照受控方式緩慢降低。應當指出,對於特定尺寸的窗口覆蓋件,可能希望將某些附加重量連接於 驅動繩索122的端部以便提供附加的系統摩擦(通過增加輥鎖定機構 104'的制動作用而實現),從而保證當驅動繩索122被鬆開並且鎖定爪 254並未接合時,窗口覆蓋件按照受控方式比較緩慢地降低,還要注意,鎖定爪254可以從這個實施例省去,而是可以加入較重 垂塊重物106來代替,最終結果是成為功能上與圖l的錐體驅動器102 和輥鎖定機構l 04相同的錐體驅動器和輥鎖定機構。錐體驅動器、輥鎖定機構和杆操作人員圖8示出了另一種窗口覆蓋件,其為格狀產品280,其包括上文對 於圖1的格狀產品100所述的相同元件,只是不再存在垂塊重物,並且 輥鎖定機構104"現在包括球窩接頭所用的球282,杆組件284從其延 伸,該杆組件284封裝著驅動繩索122的自由端以便使得繩索122不再松 開或露出。杆把手286容許操作人員牽拉、提升或鎖定驅動繩索122, 如下所述。圖30-47示出了這個實施例的詳情。根據圖30-33可以理解,輥鎖定機構104"的殼體130"不同於先前所 述的輥鎖定機構104'的殼體130'之處在於球282而非鎖定爪附加於殼 體130"的底部。如圖35A中所示,球282限定了穿過球282的內部通路或 通道288。如隨後更詳細地所述,驅動繩索122被通過該通道288送進以 便經由槽式開口 200"進入空腔218,該槽式開口 200"與先前所述的輥鎖 定機構104中的開口20 O相對應。參看圖34-37,凹座290的尺寸和設計適於利用咬合配合而將球282 容放於其空腔306中,這樣就容許290繞著球282旋轉。凹座290包括設 計成用於容放內側和外側杆擠壓件294、 296 (參見圖37)的柄292。柄
292具有兩個相對的錐形突出部分298,它們在外側杆擠壓件296的上端 處容放於孔300中(如圖36和37中所示)以便將杆組件284連接於凹座 290進而連接於輥鎖定機構104"的球282。如圖37中所示,杆端塞302具有類似於凹座290的錐形突出部分298 的錐形突出部分298A,其被安裝在杆組件284的下端處以便將杆組件 284保持在一起並且完成杆組件284的底部。如圖35A中所示,通道304貫穿凹座290的柄292並延伸入其球保持 空腔306中,並且與球282中的通道288對齊,以便使得驅動繩索122 (該 圖中未示出,而是在圖43中示出)延伸通過球282、通過凹座290並進入 杆組件284,如後所迷。參看圖36和37,杆組件284包括凹座290 (如上所述)、外側杆擠壓 件296、內側杆擠壓件294、杆把手286和下端栓塞302。圖38和39更詳細地示出了外側杆擠壓件296。外側杆擠壓件296具 有"C,,形輪廓和多個向外伸出的、縱向延伸的肋308。在優選實施例 中,外側杆擠壓件296可以由透明塑料材料製造以便使得其顏色與不同 顏色的窗口覆蓋件匹配不會成為問題。所出現的肋308用於在把手286 沿著外側擠壓件296的長度滑動時為把手286提供接觸點,在圖47中可 以看到,並且隨後將對此進行更詳細地說明,以便將把手286與外側擠 壓件296之間的摩擦損失減至最小,並且防止把手286連接或劃傷外側 擠壓件296的大部分表面。圖40和41更詳細地示出了內側杆擠壓件294。內側杆擠壓件294具 有改進的"C"形輪廓,其帶有兩個位於"C"的端部的縱向延伸的、 向外凸出的腿310。在優選實施例中,內側擠壓件294優選由透明的彈 性材料製成,並且當裝配於外側擠壓件296內部時,內側擠壓件294被 略微壓縮,如圖46中所示,其中腿310被壓入形成彼此接觸並且限定了 延伸過杆組件284的長度的細長空腔312。圖42-45和47示出了把手286,其限定了在兩端開口的縱向延伸的 空腔314,並且沿著其中段形成了外側圓筒形部分316。外側圓筒形部 分316也在兩端開口,並且短連接板或橋接件318從外側圓筒形部分316 向內凸出,將其連接到內側圓筒形部分320上。內側圃筒形部分320限 定了軸向通孔322,驅動繩索122穿過該通孔322。結或其它擴大部分(參 見圖43)在驅動繩索122被穿過開口 322之後綑紮於驅動繩索122的下
端,以便在把手286處打結驅動繩索,防止穿過開口 322向上牽拉驅動 繩索122的下端。因此,當把手286被往下拉時,驅動繩索122的端部被 隨其往下拉。當把手被升高時,驅動繩索122也能夠自由沿循其向上, 如隨後所述。 裝配
為了裝配杆284,離開輥鎖定裝置並穿過球282和凹座290的驅動繩 索122的下端隨後穿過把手268中的開口 322並被打結,如前文所述。把 手286隨後滑過內側擠壓件294的一端以便使得內側擠壓件294的兩個 凸出腿310緊靠把手286的連接板318的側面,並且把手286的內側圓筒 形部分320被容放於內側擠壓件294的細長空腔312內部。
接著,如圖47中所示,裝配好的內側擠壓件294和把手286滑過外 側擠壓件296的一端,以便使得內側擠壓件294的凸出腿310穿過外側擠 壓件296的"C"形輪廓中的開口,並且外側擠壓件296的帶肋外表面位 於把手286的空腔314內部。最後,杆組件284被安裝於凹座290上和底 部端塞302上,其中錐形突出部分298通過其相應的孔300咬合,並且凹 座290咬合於輥鎖定機構104"的球282上。
在圖43中可以看到,杆組件284限定了連續的通道322、 312、 304, 用於容許驅動繩索122從把手286延伸至輥鎖定機構104"。當把手286 被操作人員往下拉時,把手的連接板318推開內側擠壓件294的凸出腿 310,使它們移開足夠遠以便把手286滑過。由於驅動繩索122被打結至 把手286的內側圃筒形部分320的底部上,所以繩索122也被往下拉,從 而具有類似於在前文所迷的第一窗口覆蓋件實施例100中的垂塊重物 106上牽拉的效杲。
向下拉把手286就引起輥鎖定裝置132減速,從而容許其自由旋 轉。隨著輥鎖定裝置132旋轉,驅動繩索122就纏繞於絞盤184上以及從 絞盤184上解開,並且繩索122從驅動錐體124上解開,從而引起驅動錐 體124和提升杆118旋轉。這樣就引起提升站116的提升圃筒旋轉,從而 升高窗口覆蓋件,如上文所述。注意操作人員必須克服對把手286沿著 杆組件284的長度運動的摩擦阻力;這種摩擦阻力主要是由於內側擠壓如果操作人員鬆開把手286,則上i摩擦阻力就按照與垂塊重物相 同的方式發揮作用。其防止把手286和繩索122向上運動,該繩索122
打結於把手286上。因此,當窗口覆蓋件的萬有引力使提升杆118沿一 個方向旋轉以便容許窗口覆蓋件被降低,從而引起驅動錐體124在驅動 繩索122上向上牽拉時,把手286的摩擦阻力就繞著絞盤184拉緊驅動繩 索122,並且絞盤184向上移動至其鎖定位置,以便防止窗口覆蓋件降 低。然而,如果操作人員升高把手286,這樣就具有與所迷較早的實施 例中操作人員升起垂塊重物106相同的效果。即,驅動繩索122能夠繞 著已升高的絞盤184滑動(以便放鬆絞盤),從而容許窗口覆蓋件在重力 作用下降低自身,並且將提升繩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124上。在這個 實施例中,驅動繩索122保持被錐體驅動器102、輥鎖定機構104"和杆 組件284圍起,因此其不會鬆開或露出。應當指出,儘管本說明書指的 是內側和外側擠壓件,並且那些元件優逸通過擠壓過程製造,但那些 術語並不意欲用來將本發明限定於通過擠壓製造的元件。那些元件可 以替代地通過鑄造或也通過其它已知方法製造。杆組件的替代實施例圖69-7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造的杆組件630的一個替代實施例。 這種杆組件630可以用來代替圖8和37的杆組件284。這種替代杆組件 630非常類似於笫一實施例284,其中主要區別在於缺少內側杆擠壓件 294以及外側杆擠壓件632略有不同。包括凹座290、把手286和底塞302 在內的其它部件在這兩個杆實施例284、 630中保持不變。參看圖70和71,杆擠壓件632也非常類似於外側杆擠壓件296,包 括接近端部的孔634以便連接凹座290和302,並且包括縱向延伸的外側 肋636 杆擠壓件632具有"C"形輪廓,其中"C"的兩端由沿切向延 伸的細長指部分638封閉,這種杆擠壓件632優選為雙硬度擠壓件。擠 壓件的"C"形部分優選由具有較高硬度的硬聚氯乙烯材料製造,而封 閉的指部分638優選由具有較低硬度的軟聚氯乙烯製造(比"C"形部分 更軟且更易彎曲)。縱向延伸的狹縫640形成於指部分638的端部之間。 杆擠壓件632可以作為完全封閉的擠壓件擠出,其中狹縫640在零件632 被擠出之後進行切削。根據圖7 2至7 6可以理解,雙硬度單杆擠壓件6 32有效地行使第 一桿 284的內側杆擠壓件294和外側杆擠壓件296兩者的功能。當把手286沿 著杆630的長度上下滑動時,把手的空腔314的內壁就沿著擠壓件
的帶肋外壁滑動,並且把手的連接板318沿著狹縫6W滑動,從而在把 手286沿著擠壓件632行進時將指部分638推向旁邊。指部分638提供了 對把手286的運動的摩擦阻力,因此起到重量的作用,操作人員必須克 服其力來沿著杆630的長度移動把手286。當把手286的連接板318經過 時,杆擠壓件632的指部分638彼此相對地折回(參見圖74),從而將驅 動繩索122保持於杆632內部。在比較圖47的杆284的較早實施例與圖75 的這個實施例630時,要注意在圓筒形部分320中缺少軸向通孔322。事 實上,開口 322在任一實施例中均為任選。如果缺少開口 322,則驅動 繩索122可以環繞著把手286的圓筒形部分320並且利用滑動結繞著把 手286的圓筒形部分320向下夾緊,以便使得繩索122繞著橋接段318夾 緊。替代杆組件的實施例圖147示出了內側杆擠壓件294'和外側杆擠壓件296'。在這個實施 例中,外側杆擠壓件296'由比較硬的C形內側杆擠壓件294'硬度更軟的 材料製造。外側杆擠壓件296'的指638'在縱向狹縫64(K處會聚,延伸 過外側杆擠壓件296'的長度。這些指638'按照與前文所述杆286中內側 杆擠壓件294上的突出部分310夾緊同一橋接件318幾乎相同的方式夾 緊把手286的橋接件318 (參見圖47)。圖148示出了單杆擠壓件632",類似於圖71的杆擠壓件632。然而, 在這個實施例中,指638,,並非由比擠壓件的其餘部分硬度更軟的材料 製成。相反,整個擠壓件632,,由單一材料製造,其壁足夠薄以便在把 手沿著擠壓件632,,的長度上下來回運動時向外撓曲,從而為把手286的 橋接件318騰出空間。圖149示出了單杆擠壓件632',類似於圖71的杆擠壓件632。然而, 在這個實施例632'中,C形擠壓件的端部為球狀,並且利用易彎曲的搭 鎖舌門638'代替指638,",,其具有與擠壓件632'的球狀端部之一相配合 的內部輪廓633'。搭鎖舌門638'基本上延伸過單杆擠壓件632'的全長。 舌門638'由比單杆擠壓件632'硬度更軟的材料製造。舌門638'的帶輪廓 的端部633'咬合於單杆擠壓件632'上,而另一端635'限定了撓性指 635',在把手286沿著單杆擠壓件632'的長度上下來回運動時,該撓性 指635'按照與前文所迷杆實施例630中的指638幾乎相同的移動方式由 把手286的橋接件318來移動。
圖150示出了另一種單杆擠壓件632",類似於圖149的杆擠壓件 632'。然而,在這個實施例632"中,舌門638"為低硬度配件,其與較 高硬度單杆擠壓件632"直接共擠塑而成。這種杆擠壓件632"及其共橋 塑而成的舌門638"按照與如上所述杆擠壓件632'及搭鎖舌門638'相同 的方式行使功能。錐體驅動器及杆鎖定機構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造的另一個窗口覆蓋件的實施例。在這個 實施例中,窗口覆蓋件為遮簾330,並且其包括非常類似於前文所述錐 體驅動器102的錐體驅動器102',但其還包括杆鎖定機構332來代替前 文所述的輥鎖定機構和垂塊重物。在這個實施例中,驅動繩索122穿過鎖定臂334的端部以便使得, 當操作人員在驅動繩索122上牽拉時,鎖定臂334解脫杆鎖定機構332 並且錐體驅動器102'能夠旋轉以便經由提升杆118和提升站116"耒升 高或降低遮簾330的板條。然而,當驅動繩索122被鬆開時,其就引起 鎖定臂334接合杆鎖定機構332,從而將遮簾330鎖定於如下所述的所需 位置。這種窗口覆蓋件33 0還包括提升和傾斜站116"以及傾斜驅動機構 117",它們全都在前文提及的美國專利No. 6, 536, 503 "建築開口的覆 蓋件所用的模塊4匕傳送系統"("Modular Transpor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中進行了描述。錐體驅動器102'及杆鎖定機構332的詳情在圖48-56中示出。參看 圖48-50,組件包括錐體驅動器殼體336、驅動錐體338、鎖定彈簧殼體 340、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鎖定彈簧344和鎖定臂334 (以及如圖6 中所示的驅動繩索122)。圖51和52示出了錐體驅動器殼體336,其非常類似於較早的實施例 中所述的第一錐體驅動器102的殼體126 (參見圖13K殼體336包括左 右端壁346、 348及互連的底壁350。底壁350延伸超出殼體336的右壁 348,終止於第三立壁352。兩個縱向延伸的立壁354、 356位於該第三 立壁352和右端壁348之間,限定了相對的、向內凸出的軸358、 360, 該軸358、 360可旋轉地支承著鎖定臂334,如隨後更詳細所述。槽式開 口 362穿過底壁350並且從第三立壁352沿縱向延伸至底壁350的大約中 點處。在鄰近與第三立壁352相對的槽式開口 362的端部處,通孔364 為驅動繩索122提供了通道和引導,如下所述。槽式開口 362和通孔364
的底部限定了矩形凸緣或法蘭366,其與耳368協作以便容許殼體336 咬合於機頭軌道108上。第二互連壁370限定了弓形導向面371,該弓形導向面371與第一錐 體驅動器102的殼體126的導向面144相對應。該表面371沿著殼體336 的前上象限定位,並且其引導著驅動繩索122,以便在繩索122纏繞於 驅動錐體338的帶螺紋表面372上或從其上解開時,對驅動繩索122的平 移運動提供儘可能接近中性的影響,如前文對於笫一錐體驅動器102的 導向面144所述。第三互連壁374為殼體336提供了增加的強度。如第一繩索驅動器102的殼體126這樣,這種殼體336包括位於端壁 346、 348中的開口 376、 378以便用於繞著其旋轉軸148'旋轉支承著驅 動錐體338的軸158'、 160'(參見圖50),並且包括斜坡380 (參見圖52) 以便有助於使軸158'、 160'滑入殼體336中,參看圖52,位於右端壁348的底部的槽381和位於同一端壁348的頂 部的"V"形法蘭382容放著鎖定彈簧殼體340的相應構件以便牢固地安 裝鎖定彈簧殼體340,隨後將對此進行描述。圖53示出了驅動錐體338,其非常類似於前文所述的錐體驅動器 102的第一驅動錐體124,包括具有非圓形內部輪廓178,的軸158,、 160, 和埋頭孔驅動繩索綑紮孔182,。在該視圖中可以理解到,帶螺紋表面 372沿著其整個長度形狀為截頭圓錐形,沒有圖13中所示的第一驅動錐 體124已有的圓筒形部分174。然而,驅動錐體338的表面372根據需要 可為任意輪廓,取決於窗口覆蓋件在其各個行進階段的重量以及為升 高或降低窗口覆蓋件認為可接受的外力的數值。如前文所述,驅動錐 體336、 124不一定需要分別在其外側表面372、 146上具有螺紋;然而 帶螺紋表面有助於通過沿縱向引導繩索122而防止繩索122過纏繞。如果這些表面372、 146被改動以除去螺紋,例如如圖146中所示, 該圖示出了用來代替驅動錐體124的驅動錐體124'(其帶有無螺紋表面 146'),有利的是,在表面上可以具有塗層或覆層(如橡膠套筒)以便增 加對驅動繩索122沿著驅動錐體的錐形表面滑動的摩擦力和阻力。可以 通過將皺縮管料放置於錐體上方然後加熱管料以便使其緊貼錐體的表 面而有效地、經濟地施加夾緊表面。圖54為圖50的鎖定彈簧殼體340的相對端透視圖。鎖定彈簧殼體 340基本上為短圃筒,其帶有限定了第一內徑的第一內表面384和限定
了較小內徑的第二內表面385,其中臺階或法蘭386介於這兩個內表面 384、 385之間。鎖定彈簧殼體340還包括半圓形凸緣390,其限定了第 一和第二止動器392、 394以便限制殼體齒輪342的旋轉,如下文所述。位於鎖定彈簧殼體340的底部的沿切向延伸的矩形突出部分388與 槽381 (參見圖52)配合工作以便將鎖定彈簧殼體340安裝並固定於錐 體驅動器殼體336上。鎖定彈簧殼體340上的臂393具有"V"形突出部 分395,當零件340、 336裝配好時,該突出部分395滑入由錐體驅動器 殼體336中的對應"V"形法蘭形成的槽中,以便將它們牢固地保持在 一起(參見圖49)。位於臂393內部上的軸向延伸的凹槽396容放著彈簧 400的第一端398,如下文更詳細地所述。圖55為圖50的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的相對端透視圖。這種殼體齒 輪342基本上為環,其帶有內表面402、外表面404和另一個外表面406, 內表面402限定了內徑,外表面404限定了尺寸適於安置在鎖定彈簧殼 體340的半圓形凸緣390內部的外徑,而另一個外表面406具有比第一外 表面404更小的外徑並且尺寸適於剛好裝配於鎖定彈簧殼體340的較大 內徑表面384內部。輪齒突出部分408沿徑向從第一外徑表面404延伸一 段短弧段,而輪齒410的尺寸和設計適於將輪齒411接合於鎖定臂334 上(如圖50中所示)。如圖55中所示,槽409在內徑表面402與外徑表面 404之間沿著殼體齒輪342的第一面沿徑向延伸,並且該槽409容放著彈 簧344的第二端400,如後文所述。圖56為圖50的鎖定彈簧344的一個放大圖。緊緊盤繞的彈簧限定了 內表面412和外表面414,並且具有第一和第二沿徑向延伸的端部398、 400。如隨後更詳細地所述,當彈簧344處於其"松馳"狀態時,彈簧 344繞著驅動錐體338的軸158,夾緊以防止其旋轉,並且當彈簧344處於 其張緊狀態時,彈簧344鬆開軸158,,從而容許驅動錐體338旋轉。回頭參看圖50,鎖定臂334為具有兩個互連起來的腿416、 420的 "L"形構件,其中短腿416限定了接近其自由端的大半徑通孔418。長 腿420終止於扁平的半圃形表面422,其限定了通孔424並包括沿著其一 部分外周的輪齒411。長臂420和半圓形表面422在錐體驅動器殼體336 的壁354、 356之間滑動以便使得鎖定臂334穿過槽式開口 362,並且錐 體驅動器殼體336的軸358、 360咬合入鎖定臂334的開口424的兩側,從 而容許鎖定臂334相對於錐體驅動器殼體336繞著其旋轉軸426旋轉。
裝配為了將錐體驅動器與杆鎖定機構102'裝配起來,將驅動繩索122 的一端固定於驅動錐體338上,這通過在驅動繩索122端部綑紮結或其 它擴大部分,然後將驅動繩索122穿過埋頭孔182'以便使得結或擴大部 分安置在孔182,內部而實現。驅動繩索122於是被繞著驅動錐體338的 帶螺紋表面372纏繞。錐體338咬合入殼體336中以便使得錐體338的軸 158,、 160,穿過殼體336的相應孔376、 378。驅動繩索122在導向面371 上方延伸,然後穿過殼體336的底壁350中的開口 364。
接著,彈簧344被裝配於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上,以便使得彈簧 344的外徑表面414接近殼體齒輪342的內徑表面402並且彈簧344的端 部400接合於殼體齒輪342的槽409中。然後,將裝配好的殼體齒輪342 和彈簧344裝配於鎖定彈簧殼體340上以便使得-殼體齒輪342的較大外徑表面404安置於鎖定彈簧殼體340的半 圓形凸緣390內部,-殼體齒輪342的較小外徑表面406安置於鎖定彈簧殼體340的較 大內徑表面384內部,-彈簧的第一端398接合於鎖定彈簧殼體340的凹槽396內部,並且-殼體齒輪342的輪齒突出部分410安置於鎖定彈簧殼體340的限 動器392、 394之間。
包括鎖定彈簧殼體340、彈簧344和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在內的這 個組件被安裝於軸158,的延伸超出錐體驅動器殼體336的垂直壁348之 外的部分上。可能需要相對於鎖定彈簧殼體340略微下壓(旋轉)鎖定彈 簧殼體齒輪342以便沿逆時針方向移動彈簧3"的第二端400,從而迫使 彈簧344 "打開"(解開)足夠多以便彈簧344的內徑表面412滑過驅動 錐體338的軸158,。鎖定彈簧殼體340上的"V"形突出部分395滑入形 成於錐體驅動器殼體336中的對應"V"形法蘭382之後的槽中,並且位 於鎖定彈簧殼體340底部的矩形突出部分388落入槽381中以便將鎖定 彈簧殼體340固定安裝於錐體驅動器殼體336上。
鎖定臂334根據前述方式裝配於錐體驅動器殼體336上,以便使得 錐體驅動器殼體336的軸358、 360咬合入鎖定臂334的開口424中,並且 鎖定臂334的輪齒411與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的輪齒410嚙合。驅動繩 索122穿過位於L形鎖定臂334的短腿416端部的開口41S,在導向面371 上方向上延伸穿過孔364,並且纏繞於驅動錐體338上,並且整個組件 被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上以便使得位於錐體驅動器殼體336的底部的矩 形凸緣366適配入機頭軌道108的底部中的相應孔中,並且錐體驅動器 殼體336的向上凸出的耳368咬接於機頭軌道的輪廓上。繩索122的自由 端然後延伸到垂塊重物232 (如圖6中所示)並且被打結以便將其固定於 垂塊重物232上。當操作人員在驅動繩索122上牽拉時,他還牽拉鎖定臂334的短腿 416,因為繩索122穿過鎖定臂334端部的開口418。這樣就引起鎖定臂 334繞著其旋轉軸426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圖6的有利位置觀察)至其 延伸位置。由於鎖定臂334的齒411與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的輪齒410 嚙合,所以當鎖定臂334旋轉時,其引起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繞著旋 轉軸(與驅動錐體338的旋轉軸148—致)旋轉。當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旋轉時,其與彈簧344的第二端400接合的 槽409引起彈簧344的端400旋轉。彈簧344的第一端398容放於鎖定彈簧 殼體342的凹槽396中並且因此不能運動。這樣,彈簧3々4的端400的旋 轉就引起彈簧344的內徑增加,從而引起彈簧344鬆開其對驅動錐體338 的軸158,的夾緊作用,因此驅動錐體338可以旋轉自由。操作人員於是 可牽拉驅動繩索122以便升高遮簾,或當遮簾在重力作用下降低時容許 驅動繩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338上。當驅動繩索122被鬆開,從而鬆開槓桿臂334時,彈簧344回復至其 "處於靜止狀態"位置,縮回槓桿臂334並且容許彈簧3"再次收縮並 且夾緊驅動錐體338的軸158,,防止驅動錐體338轉動.這樣就鎖定了 窗口覆蓋件330,因此在操作人員鬆開驅動繩索122時其既不升高又不 降低。鎖定彈簧殼體齒輪342隻需要轉過一小段由鎖定彈簧殼體340的 兩個限動器392、 394之間的距離限定的弧,來將彈簧從鎖定位置移動 至鬆開位置。操作人員只需要對驅動繩索122保持足夠的張力以便引起臂334逆 時針旋轉至其延伸位置,以便使驅動錐體338繞著其旋轉軸148'自由旋 轉。如果操作人員對驅動繩索122施加足夠大的牽拉作用,則繩索122 就開始從驅動錐體338上解開,引起驅動錐體338旋轉,並且引起提升 杆118和傾斜站116"旋轉以升高窗口覆蓋件330。然而,如果操作人員 放鬆對驅動繩索122的作用力同時仍然對驅動繩索122保持足夠的張力
來使鎖定臂334保持延伸狀態,那麼窗口覆蓋件的重量就引起窗口覆蓋 件降低,從提升和傾斜站116,,的提升圓筒上解開提升繩索,引起提升 杆118和驅動錐體338旋轉,並且將驅動繩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338 上。帶有輥鎖定裝置的傾斜機構圖10示出了遮簾450的一個實施例,其包括上文對於圖2的遮簾 IOO,所述的相同元件,只是傾斜機構117被新的使用輥鎖定裝置104的 傾斜機構452取代。這種機構容許使用單一傾斜驅動繩索121而非圖2 的兩傾斜繩索構型。傾斜機構452中的偏壓裝置(在這個實施例中為較弱的盤簧)使遮簾沿一個方向朝向傾斜關閉位置偏壓(例如比方說傾斜 關閉空間側向上位置)。操作人員對傾斜驅動繩索121的牽拉作用克服 弱彈簧的力以便打開遮簾乃至將其沿相反方向傾斜至完全關閉(例如 傾斜關閉空間側向下),下文對此進行更詳細地描述。彈簧通常較弱並 且用來傾斜遮簾接近於某個點以便提供私密空間但並不一定提供完全 的避光。通過牽拉傾斜驅動繩索121,用戶可以打開遮簾或者將其完全 關閉,這需要另外的力來克服遮簾的重量。當繩索121被鬆開時,鎖定 機構(前文所述的輥鎖定裝置104示於這個實施例中)保持板條112,傾斜於所需位置,而當提升傾斜驅動繩索上的垂塊重物時,鎖定機構容 許彈簧沿相反方向旋轉傾斜圓筒,從而容許傾斜驅動繩索放鬆其絞盤。當如此處所示那樣設置時,遮簾450具有高對稱度。驅動端和傾斜 端好象彼此的鏡像,各自分別帶有單個繩索和懸掛於其相應輥鎖定機 構104上的垂塊重物。應當容易清楚,前文所述的用於窗口覆蓋件的驅 動端上的輥鎖定機構104的相同實施例(例如帶有鎖定爪的輥鎖定裝置和帶有杆的輥鎖定裝置)也可應用於窗口覆蓋件的傾斜體端上的輥鎖 定機構104。還應當容易清楚,可以使用任意其它類型的鎖定機構例如 前文所述的杆鎖定機構3 3 2代替輥鎖定機構104來獲得相同效果。圖57至68更詳細地示出了圖10傾斜機構452。輥鎖定機構104示出於某些視圖中,但為清楚起見從其它視圖刪去。無論如何,這種輥鎖 定機構104及其操作與前文對於較早的實施例所述的輥鎖定機構104相同。參看圖59,傾斜機構452包括彈簧殼體454、彈簧456、滑輪裝置458、殼體板460、傾斜齒輪462、空轉齒輪464、齒輪殼體466、滑輪468 及自攻螺釘470。輥鎖定機構104包括先前所述的輥鎖定裝置殼體130、 輥鎖定裝置132及輥鎖定裝置殼體蓋134。參看圖58、 59和61,彈簧殼體454是基本上為矩形輪廓的構件,限 定了空腔472和放置於角上的螺釘孔474以便在最後裝配期間容納自攻 螺釘470。第一軸向延伸的突出部分476限定了通孔478以便容許提升杆 118 (參見圖10)穿過傾斜機構452。第二軸向延伸的突出部分480可旋 轉地支承著彈簧456,如隨後更詳細地描述並且如圖61中所示。彈簧殼 體"4的後壁還限定了孔482 (參見圖58)以便可旋轉地支承著滑輪裝 置458,並且限定了孔484以便容許傾斜杆119 (參見圖10)穿過傾斜機 構452。這樣,傾斜機構452可以沿著機頭軌道108的長度放置於任意位 置,因為提升杆118和傾斜杆119兩者都可完全延伸穿過傾斜機構452。參看圖59和62,殼體板460具有基本上為矩形的輪廓以便匹配彈簧 殼體454的輪廓,並且其限定了孔474,、 478'、 482'、和484 它們分 別與孔474、 478、 482和484對齊且相對應。另加的孔486為空轉齒輪464 提供了可旋轉支承,同時孔484'為傾斜齒輪462提供了類似可旋轉支 承。參看圖59和66,滑輪裝置458包括帶有兩個端部法蘭490、 492的彈 簧纏繞巻軸488。纏繞巻軸488限定了縱向槽式空腔494,槽式空腔494 進一步限定了凹形平臺496和向內凸出的按鈕498,按鈕498從空腔494 的相對側朝向凹形平臺496凸出(參見圖61和66)。彈簧456具有第一端 500,該笫一端500限定了孔502,該孔502容放著按鈕498以便將彈簧 456的端部500可鬆脫地連接至滑輪裝置458的纏繞巻軸488上。剛好現位於相應法蘭490、 492外部的肩部490,和492,由彈簧殼體 454中的孔482和殼體板460中的相應孔482,支承,以《更可旋轉地支承滑 輪裝置458。滑輪裝置458具有花鍵延伸部分504、用於將滑輪裝置458 可旋轉地支承於齒輪殼體466上的另 一肩部506和另外一個延伸部分 508,延伸部分508具有六邊形輪廓,在接近滑輪裝置458的端部512處 帶有圃周槽口510。如下所述,槽口510用來將滑輪468固定於滑輪裝置 458上。參看圖59,空轉齒輪464為帶有短軸514、 516的花鍵圓筒513,短 軸514、 516在孔486處由殼體板460支承並在孔486,,處由齒輪殼體466
支承以便旋轉。花鍵圓筒513與滑輪裝置458的花鍵延伸部分504嚙合並 且與傾斜齒輪462的花鍵圃筒517嚙合(參見圖63)。傾斜齒輪462還具有 軸518、 520,它們在孔484,處由殼體板460支承並且在孔484"處由齒輪 殼體466支承以便旋轉。傾斜齒輪462的轂限定了非圓形輪廓開口524, 其接合著傾斜杆119的類似形狀的輪廓。參看圖59和65,滑輪468為帶有空心、六邊形輪廓的中心開口 528 的闔筒形構件,其中中心開口528的輪廓與滑輪裝置458的延伸部分508 的輪廓嚴格地匹配。位於滑輪468的一端的法蘭530限定了軸向延伸的 孔532以便將傾斜繩索121打結於滑輪468上,如後所述。兩個傾斜臂534 沿軸向從滑輪468凸出並且設計成繞著滑輪裝置458中的槽口 510咬合 就位以便當滑輪468安裝於滑輪裝置458的延伸部分508上方時,將滑輪 468牢固地連接於滑輪裝置458上。參看圖67和68,齒輪殼體466為基本上是矩形構件,包括具有與殼 體板460相同的形狀的第一端壁536,並且限定了孔474",這些孔474" 與殼體板460中的相應孔474,和彈簧殼體454中的相應孔474對齊。傾斜 體452通過將自攻螺釘470插入這些組相應孔而保持在一起。齒輪殼體 466的端壁536還限定了孔478",孔478"與殼體板460中的孔478,對齊並 且與彈簧殼體454中的孔478對齊以便形成提升杆118所用的通道。齒輪殼體466中的空腔538 (也參見圖63)向著端壁536開口,並且 該空腔538容放著滑輪裝置458的花鍵延伸部分504、空轉齒輪464和傾 斜齒輪462。齒輪殼體466的相對端壁540限定了孔482"、 486"和484", 它們與殼體板460中的孔482'、 486和484,對齊並且相對應。如前文所 述,滑輪裝置458的圓筒形肩部506安置於齒輪殼體466的孔482"上;空 轉齒輪464的軸516安置於齒輪殼體466的孔486"上;以及傾斜齒輪462 的軸520安置於齒輪殼體466的孔484"上,因此滑輪裝置458、空轉齒輪 464和傾斜齒輪462嚙合在一起並且受到支承以便繞著其相應旋轉軸旋 轉。滑輪裝置458的六邊形輪廓延伸部分508延伸穿過孔482"並且延伸 超出齒輪殼體466的端壁540之外,並且滑輪468安裝於該延伸部分508 上,其中滑輪468的傾斜突出部分534咬合就位於凹槽510中以便將滑輪 468鎖定於滑輪裝置458上。(參見圖64)暫時參看圖57-59,包圍著孔482,,的相當大的部分的弓形凸緣5" 在滑輪468的繩索容放表面與凸緣542之間限定了優逸小於傾斜繩索
121的直徑的徑向間隙544,以免傾斜繩索121滑離滑輪468。這樣,繩 索121就在法蘭530與凸緣542之間纏繞於滑輪468上。當傾斜繩索121 沿從圖57的有利位置觀察並由繩索121的實線圖表示的逆時針方向纏 繞於滑輪468上時,沿軸向延伸的護罩546用於將傾斜繩索121引導於滑 輪468上。護罩546還保護著傾斜繩索121免於與提升杆118形成接觸。 當傾斜繩索121沿從圖57的有利位置觀察並由繩索121的偽線圖表示的 順時針方向纏繞於滑輪468上時,第二沿軸向延伸的護罩548用於將傾 斜繩索in引導於滑輪468上。該第二護罩還保護著傾斜繩索121免於與 傾斜杆119形成接觸。 裝配為了裝配傾斜體452與輥鎖定機構104,將彈簧456的端部500插入 滑輪裝置458的槽式空腔494中並且使其略微變形以便進入平臺496的 區域,因此,當彈簧的端部回復至其正常形狀時,滑輪裝置458的按鈕 498就容放於彈簧456的孔502中,從而將彈簧456固定於滑輪裝置458 上。這種彈簧456和滑輪裝置458組件隨後被安裝於彈簧殼體454的空 腔472中,其中彈簧456被可旋轉地安裝於延伸部分480上而滑輪裝置 458可旋轉地安裝於孔482中(參見圖64)。殼體板460被安裝成封閉著空 腔472,其中滑輪裝置458的肩部492,安置於孔482,中。空轉齒輪464和傾斜齒輪462被分別安裝入殼體板460的相應孔486 和484'中,以便使得滑輪裝置458的花鍵延伸部分504與空轉齒輪464 嚙合,而空轉齒輪464又與傾斜齒輪462嚙合。齒輪殼體466隨後被安裝 成使得滑輪裝置458的花鍵延伸部分504、空轉齒輪464和傾斜齒輪462 全部被容放於空腔538內部,而滑輪裝置458的六邊形輪廊延伸部分508 穿過齒輪殼體466的孔482"凸出。空轉齒輪464的軸516安置於孔486" 中而傾斜齒輪462的軸524安置於孔484"中。滑輪468隨後被安裝於滑輪 裝置458的延伸部分508上方,以便4吏得傾斜突出部分534咬合入槽口 510中,從而將滑輪468固定於滑輪裝置458上,而螺釘470隨後被穿過 齒輪殼體466的開口474"、殼體板460的開口474,和彈簧殼體454的開口 474並被擰緊以將整個組件452固定在一起。組件452隨後藉助於腳549被咬合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上(參見圖 62、 63和64),並且輥鎖定機構104還被安裝於機頭軌道108上,如前文
對於較早的實施例所述。傾斜驅動繩索121的一端被穿過滑輪468中的開口 532送進,並且結 或其它擴大部分在滑輪法蘭530外部被綑紮於繩索121上,以便將繩索 固定於滑輪468上。繩索121隨後被繞著滑輪458纏繞,並且繩索121的 另 一端被送入輥鎖定機構104,如圖57中所示。 一旦位於輥鎖定機構104 內部後,繩索121就被繞著絞盤184纏繞(參見圖59)然後繩索121伸出輥 鎖定機構104的底部。傾斜驅動繩索121的自由端隨後被連接於垂塊重 物106上,如前文對於輥鎖定機構104的較早實施例所述。傾斜驅動繩索121可以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纏繞於滑輪468上 (參見圖57,分別由傾斜繩索121的偽線和實線所示),這取決於用戶喜 歡的安裝和操作機構452的方式。如果繩索121沿逆時針方向纏繞,其 路線位於兩個護罩546、 548之間。如果繩索121沿順時針方向纏繞,其 路線位於護軍548外部。暫時參看圖57、 59、 61和63,假定繩索121沿逆時針方向繞著滑輪 468纏繞(如圖57中的實線所示),則彈簧456 (如圖61中的實線所示) 的路線位於突出部分476下方並且被沿順時針方向纏繞於滑輪裝置458 上。然後,當用戶牽拉傾斜驅動繩索121以便將其從滑輪(或傾斜驅動 巻軸)468上解開時,滑輪468就逆時針旋轉,並且滑輪裝置458沿相同 的逆時針方向隨著其旋轉。這樣就引起彈簧456從突出部分480上解開 並且纏繞於滑輪裝置458的纏繞巻軸488上。滑輪裝置458逆時針旋轉引起空轉齒輪464順時針旋轉,這就引起 傾斜齒輪462逆時針旋轉。容放於傾斜齒輪462的轂524中的傾斜杆119 也將逆時針旋轉。傾斜杆119連接於提升和傾斜站116,上(參見圖10), 並且如上述美國專利No.6, 536, 503 "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模塊化 傳送系統" ("Modular Transpor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所述,梯帶上的傾斜纜索(驅動繩索)121, 使板條112,傾斜經過完全打開位置然後到達完全關閉位置(如果用戶 繼續牽拉傾斜繩索121)。如果操作人員鬆開傾斜驅動繩索121,則垂塊重物106的重量就將 繩索121拉緊於輥鎖定裝置104的絞盤184上,因此繩索121不會繞著絞 盤184滑動。彈簧456對滑輪裝置(或傾斜驅動巻軸)458施加順時針方 向的力或負栽,設法將其從滑輪裝置458上解開以便使其回復至其鬆弛狀態,並且該力使滑輪裝置458順時針旋轉。滑輪裝置458的順時針方 向旋轉也使滑輪468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向上拉傾斜繩索121,這 樣就將輥鎖定裝置132提升至其鎖定位置(如上文在輥鎖定機構104的 較早實施例中所述),從而鎖定輥鎖定機構104。因此,當操作人員松 開傾斜繩索121時,遮簾450的板條112,保持其所處的傾斜角。如果操作人員放鬆垂塊重物106,繩索121就經過絞盤184向上滑動 (放鬆絞盤184)並且纏繞於滑輪468上,同時滑輪468在彈簧456驅動下 順時針旋轉。如果操作人員繼續放鬆牽拉繩索121的重量,繩索121就 繼續纏繞於滑輪468上,彈簧繼續從滑輪裝置458上解開,並且傾斜齒 輪462也順時針旋轉並且傾斜杆119隨其旋轉,直到板條112,被傾斜關 閉。因此,在這種設置中,傾斜機構452的"鬆弛"狀態為彈簧456即 使不完全地也基本上從滑輪裝置458上解開,繩索121纏繞於滑輪468 上並且板條112,處於傾斜關閉位置(即使不傾斜完全關閉以便完全避 光,也至少傾斜關閉以便保護秘密)。通過牽拉傾斜繩索121,操作人 員可以旋轉遮簾450的板條112,直到遮簾完全打開,乃至使它們進一步 旋轉直到板條112,沿松馳彈簧456狀態的相反方向完全傾斜關閉。如果 操作人員對繩索121施加足夠的力,他甚至可以將板條112,傾斜至完全 關閉位置以便完全避光,這通常需要足夠的力來克服遮簾的重量。在 板條l 12,旋轉期間在任一點處鬆開傾斜繩索121就將輥鎖定機構104鎖 定,將板條112,保持於其在傾鈄繩索121被鬆開時處於的傾角。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清楚,其它傾斜機構可以與鎖定機構 和偏壓裝置一起使用以便容許使用單個繩索來傾斜窗口覆蓋件。例 如,帶有偏壓彈簧的行星齒輪傳動傾斜機構可以與鎖定裝置一起使 用。行星齒輪傾斜機構可以設計成容許一組滑輪尺寸和齒輪位於機頭 軌道108中的可用空間內部,其導致傾斜繩索121上的行程增加,產生 更精細的控制和更低的力來傾斜板條112,。另一個實例可以為不帶任 何齒輪的傾斜機構,其通過繞著直接安裝於傾斜杆上的圓筒纏繞傾斜 繩索來實現,卻又包括偏壓裝置與鎖定裝置以便容許使用單個繩索來 傾斜窗口覆蓋件。帶有輔助彈簧的單繩索驅動器圖9示出了窗口覆蓋件620的另一個實施例,在這種情況下為格狀 產品,其包括上文對於圖1的格狀產品100所述的元件,例如錐體驅動 器102、輥鎖定機構104、垂塊重物106、提升杆118和安裝於機頭軌道 108中的提升站116。這種窗口覆蓋件620還包括一個輔助馬達622和傳 動裝置624,如美國專利No. 6, 536, 503 "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模 塊化傳送系統,,("Modular Transpor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中所公開。帶有輥鎖定機構104和垂塊 重物106的錐體驅動器102的操作與上文對于格狀產品100所述相同,但 是馬達622協助提升杆118的旋轉,以幫助升高窗口覆蓋件。通過比較圖1和圖9可以理解,窗口覆蓋件可不具有輔助馬達(為無 動力型),或者其可具有帶或不帶傳動裝置624的輔助馬達622以用於動 力不足系統或過動力系統。如果系統動力不足,則發條傳動裝置622太弱因而不能靠其自己來 升高窗口覆蓋件。相反,其幫助操作人員,減少了操作人員為牽拉驅 動繩索122來升高窗口覆蓋件620而不得不施加的力的數值。對於大型 窗口覆蓋件或對於重型窗口覆蓋件(例如帶有木製板條的遮簾)而言, 這種特徵特別有用,否則這裡升高窗口覆蓋件所需的力可能超過理想 的12至15磅最大值。如果系統過動力,則發條傳動裝置622實際上強於升高窗口覆蓋件 620所需的力。在這種情況下,窗口覆蓋件622的操作就被顛倒。在驅 動繩索122上牽拉降低了窗口覆蓋件620,其中重力幫助操作人員完成 這項任務。所需的催化力(操作人員提供的力)朝向窗口覆蓋件620的頂 部為最小,這裡窗口覆蓋件620的全部重量都安置於底部軌道110上並 且可以通過重力作用以便將其降低。在此刻驅動繩索122從驅動錐體 124的圃筒形部分174 (參見閨13)上解開。當窗口覆蓋件620降低時, 其更多的重量被從底部軌道l 10傳遞至機頭軌道108,因此較小的重量 可以用來幫助操作人員降低窗口覆蓋件620,並且操作人員因此必須施 加更大的力來克服用於升高窗口覆蓋件620的發條傳動裝置622的負 栽。在此刻驅動繩索122從驅動錐體124的截頭圓錐形部分176 (參見圖 13)上解開,產生增加的槓桿作用(代價是驅動繩索122的行程增加)。除了對窗口覆蓋件620的升高和降低作用的這種"顛倒"以外,錐 體驅動器102和輥鎖定裝置104的操作與上文對於先前實施例的所述保 持相同。因此,先前所述的實施例,例如帶有鎖定爪的輥鎖定裝置、
帶有杆的輥鎖定裝置、杆鎖定裝置以及隨不同類型的鎖定機構的單繩 索傾斜機構也可與輔助馬達一起使用。 輥鎖定機構的替代實施例圖83至9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輥鎖定機構104",的一個替代 實施例。這種輥鎖定機構104,"可以用來代替此處先前所述的輥鎖定機 構。為了簡便起見,此處只示出了實施例104,",其可以直接代替圖1 和11的輥鎖定機構104。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清楚,相同的概念 可以容易地用來代替帶有鎖定爪104,的輥鎖定機構、帶有杆致動器 104"的輥鎖定機構和帶有輥鎖定機構104的傾斜體452。通過比較輥鎖定機構104,"的這個替代實施例與輥鎖定機構104 (參見圖13)可以理解,區別細微而顯著。這種輥鎖定機構104",包括轉 子132,"(也稱為輥鎖定裝置132,")、殼體130",和蓋134",。蓋134," 只用於美學用途,咬合於並覆蓋著殼體130,"的前部(與咬合於殼體130 的後部並用於將轉子132捕獲於殼體130的空腔218中的功能用途的蓋 134相比)。參看圖87,轉子132",包括側面分別為外側和內側傾斜表面196," 和197",的絞盤184,"。接近外側傾斜表面196",的是正方形輪廓部分 186,",其後面是短的外側軸端190,"。接近內側傾斜表面197,"的是截 頭圓錐形輪廓部分188",,其末端是短的內側軸端192,"。軸端190",、 192",限定了轉子132,"的旋轉軸198",。與輥鎖定機構104的八邊形輪廓 絞盤184相比,所示的絞盤184,"具有光滑表面。如前文所述,絞盤184 或184,"可具有各種輪廓,並且可以加強這種表面的紋理(例如通過如滾花、噴砂或塗橡膠之類的方法來實現)以便改進其摩擦特徵。參看圖85和86,殼體130類似於輥鎖定機構104的殼體130,包括限 定了具有較大半徑204,"的下部繩索入口200",的下壁202",和限定了上 部繩索開口 206,"的上壁208",,該上部繩索開口 206,"朝著設計成穿過 機頭軌道108中的開口209的安裝平臺214,"向外張開,並且接合著機頭 軌道108,藉助於垂直壁210,"和從平臺214,"凸出的耳212,"咬合就位。 殼體130,,限定了空腔218,"以用於可旋轉地容放輥鎖定裝置轉子 132,"。 一個端壁221,"限定了空腔220",以用於可旋轉地支承輥鎖定裝 置轉子132,"的軸端192",。在圖89中可以看到,空腔220",限制了軸端 192,,,沿垂直方向的運動,其顯著不同於圖17的實施例中所示的槽式凹
穴220。另一端壁223",(也參見圖89)限定了垂直定向的槽式空腔 225,",其可旋轉地支承著軸190,"並且其還容許軸190",沿著槽式空腔 225"垂直運動,類似於圖17中所示的實施例的槽式凹穴220。因此,不 同於圖17的實施例,在這個實施例中,輥鎖定裝置132,"的一個軸端 190,"能夠沿垂直方向移動相當大的距離,而另一端192",被限於少得多 的沿垂直方向的運動。這意味著,當輥鎖定裝置132,"在其第一和第二 位置移動時,其繞樞軸轉動或者傾斜某一角度,而非朝著平行位置向 上移動。一旦另一軸端190已經插入其槽式空腔225,"中,斜坡224,"(也參 見圖91)有助於將轉子132,"的受限軸端192,"咬合入空腔220",中。殼體 130",中的空腔220",用作輥鎖定裝置轉子132",的固定軸端192",的支 點,其繞著這個支點繞樞軸轉動而另一軸端190,"沿著槽式空腔225,,垂 直滑動。在閨89和90中所示的轉子的下部位置中,輥鎖定裝置轉子 132",能夠繞著其旋轉軸198,"旋轉。當輥鎖定裝置132,"繞著其支點 220",向上繞柩軸轉動,從而使旋轉軸198",繞樞軸轉動以便使得其現在 與其先前位置成一個角度時,輥鎖定裝置132,"的正方形輪廓部分186," 撞擊於空腔218",的上部內壁上,該上部內壁用作止動器,防止輥鎖定 裝置132,"相對於殼體130,"旋轉。參看圖89,可以看到輥鎖定裝置132,"的不對稱性。即,在絞盤184," 左側的輥鎖定裝置132,"的截頭圓錐形輪廓部分188,"大大長於在絞盤 184,"右側的部分186,"。暫時參看圖17A (其示出了輥鎖定機構104中 的輥鎖定裝置132),可以理解,驅動繩索122作用於輥鎖定裝置132上 的不同點處。這也適用於圖89的輥鎖定裝置。操作人員對繩索122下拉 的力與開口200對齊並且更靠近較長部分188,而對繩索122上拉的力向 右移並且與開口206對齊(固17A中未示出但是圖89中示出了其對應部 分206",),更靠近較短部分186。回到圖89,作用於輥鎖定裝置132,"上的向上的力等於向上拉繩索 122的重量(或力)乘槓桿臂的距離(該距離為從支點220,"到繩索122與 轉子132,"接觸處的點的距離,大概與殼體130,"中的開口 206,"對齊)。 為了向下牽拉輥鎖定裝置轉子,需要操作人員施加略微更大的重量(力) 以便使得該略微更大的力乘以較短的槓桿臂(該距離為從支點220,"到 繩索122接觸輥鎖定裝置132,"之處的點的距離,大概與殼體130,"中的 開口 200,"對齊)的乘積等於向上拉輥鎖定裝置132,,,的力乘以其較長的 槓桿臂的乘積。由於在兩種情況下槓桿臂都很長(這是因為部分188", 的長度)並且施加力的位置之間的距離相對於槓桿臂的長度來說很 短,所以所要施加的力的量值的差很小。然而,如果輥鎖定裝置132," 不對稱並且很短,則槓桿臂的長度也很短,並且從支點到施加力的位 置處的距離之差就變得大的多,從而使得對輥鎖定裝置132,"向下牽拉 所需的力明顯高於向上牽拉繩索122的力。除了輥鎖定裝置132,"繞著支點220",做樞軸轉動而非平行於自身 移動,並且殼體130,"並不需要利用蓋134,"來將輥鎖定裝置132,"保持 於空腔218,"內部之內,輥鎖定機構104,"的裝配和操作與前文所述的輥 鎖定機構104相同。圖95示出了輥鎖定裝置132'的一個替代實施例,其可用來代替上 述的輥鎖定裝置132,"。這個替代實施例非常類似於輥鎖定裝置 132",,只是絞盤184'稍微更長,並且其只具有外側錐形側壁196'。內 側錐形側壁197",由於不需要已經除去。所得到的輥鎖定裝置132'為 製造起來簡單得多的零件,且不損失功能性,如下所述。暫時回頭參看圖89並參看對輥鎖定機構104,"的操作的描述,當 用戶牽拉驅動繩索122以便升高窗口覆蓋件時,輥鎖定裝置132,"處於 其下部解鎖位置。在這個位置中,輥鎖定裝置132,"繞著其旋轉軸198", 轉動(參見圖87)。當輥鎖定裝置132,"旋轉時,驅動繩索122的繞圏 易於沿繩索纏繞於輥鎖定裝置132"上的方向"行走",其朝向外側錐 形壁196,"。然而,當繩索滑過絞盤184,"而非轉動時,其不易於"行 走"。因此,當用戶正在降低窗口覆蓋件並且輥鎖定裝置132,"處於上 部鎖定位置,其中驅動繩索122繞著絞盤184",滑動時,繞圏不具有朝 向內側錐形側壁197,""行走"的傾向,因此可以除去該內側錐形側壁 197,"而不損失任何功能性。注意如果用戶以不多不少的力牽拉驅動繩索122以便容許降低窗 口覆蓋件同時將輥鎖定裝置132,"保持於其下部解鎖位置,則當繩索從 繩索的自由端纏繞於絞盤上時,輥鎖定裝置132,"就可以繞著其軸 198,"旋轉並且驅動繩索122的繞圏於是將具有朝向錐形側壁197,"行 走的傾向。然而,這種平衡作用在實際應用中不太可能發生,即使發 生的話,也很可能只是在由於改變所降低的窗口覆蓋件的重量而打亂
狀態持續所需的精密平衡之前暫時發生。最終結果是,在實際生活的操作中,無論何時降低窗口覆蓋件並且驅動繩索放鬆絞盤184,",輥鎖 定裝置132",實際上總是鎖定於不旋轉的上部位置。情況既然這樣,繞 團就不具有朝向內側錐形側壁197",行走的傾向,因此側壁197",可以 被除去,如圖95中示出的輥鎖定裝置132'的實施例中一樣。圖96至10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輥鎖定機構104"的又一個 實施例。這種輥鎖定機構104"可以用來代替先前所述的輥鎖定機構。 為了簡便起見,此處只示出了實施例104",其可以直接代替圖l和ll 的輥鎖定機構104。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清楚,相同的概念可以 容易地用來代替帶有鎖定爪104,的輥鎖定機構、帶有杆致動器104"的 輥鎖定機構和帶有輥鎖定機構104的傾斜體452。比較這個替代實施例的輥鎖定機構104"(參見圖97)與輥鎖定機 構104,"(參見圖86和87),區別細微但顯著。這種輥鎖定機構104" 包括輥鎖定裝置轉子132"(也稱為輥鎖定裝置132")和殼體130"。在 這個實施例中不再存在蓋134,"(參見圖85)。參看圖98,轉子132"包括側面只有一個傾斜表面198"的絞盤 184"。接近傾斜表面198"的是八邊形輪廓部分186",後面是肩部187" (其用於為八邊形輪廓部分186"提供結構完整性),然後是軸端192"。 輥鎖定裝置轉子132"的接近絞盤184"的相對端終止於短軸端190" 處。軸端190"、 192"限定了轉子132"的旋轉軸198"。如前文所述, 絞盤184"可為多邊形輪廓(如所示),或者其可具有圃形或其它所需輪 廓,並且可以加強其表面的紋理(例如通過如滾花或噴砂或塗橡膠之類 的方法來實現)以便改進其摩擦特徵。參看圖97和99,殼體130"類似於輥鎖定機構104,"的殼體130,", 包括限定了具有較大半徑204"的繩索入口 200"的下壁202"和限定了 繩索出口 206"的上壁208",該繩索出口 206"朝著^:計成穿過機頭軌 道108中的開口 209的安裝平臺214"向外張開,並且接合著機頭軌道 108,按照如前文對於輥鎖定機構的先前實施例所述的方式咬合就位。 應當指出,在這個實施例中,來自繩索的垂塊重物端的入口 20(T比來 自驅動輥的入口 206"離柩軸192"更遠,這與圖89中所示的輥鎖定裝 置104,"的實施例中的情況相反。這種設置為優選設置,因為其去除了 出現於輥鎖定裝置104,"中的"棘爪"。殼體13(T限定了空腔218"以
用於可旋轉地容放輥鎖定裝置轉子132"。 一個端壁221"限定了空腔 220"(參見圖99)以用於可旋轉地支承轉子132"的軸端192"同時嚴格 地限制該軸端192"的垂直運動。另一端壁223"(參見圖97)限定了垂 直定向的槽式空腔225",其可旋轉地支承著軸端190"並且其還容許軸 端190"沿著槽式空腔225"進行大得多的垂直運動。再次,這樣限制輥 鎖定裝置的一端同時容許另 一端進行相當大的垂直運動就意味著輥鎖 定裝置將會在其兩個工作位置之間傾斜和繞樞軸轉動而非平行於自身 移動。 一旦外側軸端19(T已經插入其槽式空腔225"中,斜坡224"(參 見圖99)有助於將轉子132"的內側軸端192"咬合入空腔220"中。殼體13(T具有另加的配件670",該配件670"從殼體130"的後壁 凸出並且位於轉子132"下方,使轉子132"朝著上部(鎖定)位置向上偏 壓,如圖99和100中所示。在這個實施例中,配件670"為熱塑性配 件,並且其向下偏轉,如圖101和102中所示,以便當用戶牽拉驅動 繩索122 (參見圖l)以便升高(縮回)窗口覆蓋件時容許轉子132"移動 至降低(解鎖)位置。然而,用戶一旦鬆開驅動繩索122並且用戶的催 化力去除,配件670"的彈性就引起其將轉子132'向上移動至鎖定位 置,如圖102中的虛線和圖100中的實線所示。儘管彈簧通常不會使用熱塑性塑料,因為熱塑性塑料將會冷流並 且失去其回彈至其原來形狀的能力,但在這種情況下,熱塑性塑料能 夠起作用,因為配件67(T通常無載並且只加栽很短時間(即當用戶牽 拉驅動繩索122以便升高窗口覆蓋件時),因此彈簧670"沒有機會發 生冷流或者發生凝結.此外,這種彈簧670"很小,直徑大約為0. 035 英寸,因此偏轉彈簧670"所需的力的數值很小並且不會將任意可測量 的力增加至升高窗口覆蓋件所需的力。還應指出,彈簧670"不一定需 要為如所示的熱塑性塑料配件。其可以正如容易地為更常規型的彈 簧,也許推下殼體130"的底壁202"。在先前所述實施例的輥鎖定機構中,例如圖84的輥鎖定裝置104," 中,在用戶鬆開驅動繩索122時間與輥制動裝置接合時間之間存在固 有的停延時間。除了轉子132"(參見圖87)發生少量垂直行進以便與殼 體130",接合之外,轉子132,"也不得不沿著其旋轉軸198,"旋轉,直 到平坦輪廓186",接合殼體132,"為止。在本實施例104"中,彈簧670" 幫助輥鎖定裝置轉子132"以比其不帶彈簧670"的情況下快得多的速
率向上運動。這點,加上轉子132"的撞擊於肩部672"上的八邊形齒廓 部分186"(參見圖101和104),就使轉子132"在用戶鬆開驅動繩索 122之後基本上立刻完全停止,從而將窗口覆蓋件的底部軌道的後退限 制至最小。
除了轉子132"被彈簧670"提升以及轉子具有八邊形齒廓部分 186"以撞擊於殼體130"的肩部672"以外,輥鎖定機構104"的裝配和 操作與前文所述輥鎖定機構104"相同。
儘管此處所示的輥鎖定裝置使用絞盤旋轉軸的移動來保證鎖定絞 盤以防沿一個方向旋轉,但也可以使用棘爪或棘輪機構來容許沿一個 方向旋轉而防止沿另一方向旋轉,或者使用其它單向裝置作為移動旋 轉軸的替代方案。
應當指出,圖16-18的輥鎖定裝置104的軸線198平行於自身上 下移動,兩個軸190、 192基本上移動相同的距離以便從解鎖閒置位置 移動至鎖定位置(類似地,帶有鎖定爪的輥鎖定裝置104'和圖30中的 輥鎖定裝置104,,也具有平行於自身移動的軸),而圖96-105的輥鎖定 裝置104"具有相對於自身成一定角度傾斜的軸198",其中一根軸192" 基本上保持固定而另一軸190"向上移動,以便使得輥鎖定裝置繞著其 軸之一做樞軸轉動而非將兩個軸向上移動基本上相同的距離。(圖83-91的輥鎖定裝置104",、圖95的輥鎖定裝置132'和圖116-117的輥鎖 定裝置778的移動也通過繞著軸之一做樞軸轉動、使旋轉軸成角度地 傾斜而非平行於自身移動來實現。)
錐體驅動器的替代實施例圖92為錐體驅動器650的拆離示意圖,其帶有固定繩索導向器652 以便將驅動繩索122引導於錐體驅動器654上。根據這個示意圖可以理 解,固定導向器652隻有當其基本上與錐體654表面上的繩索122纏繞於 錐體654上之處的點對齊時才會運行良好。在圖92中所畫的狀態中,固 定導向器652大致與錐體654的軸向中點對齊,但繩索122在錐體654的 極左端處纏繞於錐體654上。當纏繞於錐體654的左端上時,這種未對 準情況會引起繩索122發生欠纏繞,而當繩索纏繞朝著錐體654的右端 運動時則會發生過纏繞(纏繞於自身上)。顯然,對於將繩索122纏繞於 錐體654上而不發生過纏繞的問題來說,固定點導向器652 (不帶如先 前實施例中所示的複合弓形導向面)為不夠有效的解決方案。
圖93示出了錐體驅動器656,其提出了針對將繩索122纏繞於錐體 654上而不發生過纏繞問題的第一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安裝了第 一齒輪658以便隨提升杆118和驅動錐體654旋轉。相同的第二齒輪660 與第一齒輪658嚙合並且安裝成隨帶螺紋導向杆662旋轉,因此,當錐 體654和第一齒輪658旋轉時,第二齒輪660及其導向杆662也旋轉,雖 然是沿相反方向。內部帶螺紋點導向器664安裝於導向杆662上並且不能隨導向杆 662旋轉,而是在杆662旋轉時沿著導向杆662沿軸向行進。例如,這點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而實現,即當導向器664的內部螺紋接合帶螺紋導向 杆662時,使導向器664的一部分接合軸向延伸的槽式開口 (未示出), 以便使得導向器不能繞著導向杆662轉動,但是可以沿軸向行進。當錐 體654沿一個方向旋轉時,第一齒輪658沿同一方向旋轉,第二齒輪660 沿相反方向旋轉,並且導向器664平行於提升杆118而沿著導向杆662 沿軸向行進。如果導向杆662和導向器664上的螺紋設計正確,則導向 器664按與錐體654上的螺紋匹配的速率沿軸向運動,以便使得繩索122 按一定角度放置於錐體654上,其沿著錐體654的軸向長度的所有位置 都基本上垂直於提升杆118的軸線。這種設置預防繩索122在其纏繞於 錐體654上時發生過纏繞(或欠纏繞)。圖94示出了錐體驅動器666,其提出了針對將繩索122纏繞於錐體 654上而不發生過纏繞問題的另一個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為代替 先前所述的錐體驅動器656中那樣的齒輪驅動導向杆,內部帶螺紋導向 器664,直接安裝於提升杆118,上,該內部帶螺紋導向器664已經過改動 以便具有螺紋部分668。再次,內部帶螺紋導向器664'不能繞著提升杆 118,旋轉,而是隨著錐體654和提升杆118,旋轉而沿軸向行進。如先前 所述的實施例654,在這種情況下,導向器664'按與錐體654上的螺紋 匹配的速率沿軸向運動,以便使得繩索122按一定角度纏繞於錐體654 上,其沿著錐體654的軸向長度的所有位置都基本上垂直於提升杆118, 的軸線。這種設置預防繩索122在其纏繞於錐體654上時發生過纏繞(或 欠纏繞)。高強度套筒圖106-110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V形杆提升杆702和高強度套 筒704。當窗口覆蓋件尺寸和/或重量增加時,就需要在例如馬達、傳
動裝置、齒輪箱、繩索驅動器和提升站之類的不同旋轉部件之間傳遞較高的力以便升高或降低窗口覆蓋件。下文所公開的V形杆提升杆702 和高強度套筒704以更有效的方式解決了傳遞這些力的問題。暫時參看圖13,驅動錐體124具有"D"形開口178以便容納如圖1-10 中所示的D-形提升杆118 (以下稱為D-杆118)。圖106和107的V形提升 杆702 (以下稱為V形杆702)具有"V"槽口7(J6,在圖108中示出的輪 廓中可以更好地理解這點。這種V槽口設計能比圖1中所示的D-杆更好 地將扭力傳遞至包括於窗口覆蓋件700中的不同部件。自然地,不同的 部件經過改動或《奮改以便使得這些部件中每一個中的非圓形輪廓開口 現在與"V"槽口形狀匹配,而非與D-杆設計匹配。這種特定"V"槽 口在點707處形成了大約90度的角度,該點707從圓形輪廓的外緣下凹 大約四分之一直徑,這樣為最優選,但是"V"槽口可以大於或小於90 度並且從外緣嵌入多於或少於四分之一直徑。當窗口覆蓋件尺寸增加時,機頭軌道中的部件數目和這些部件之 間的距離也增加。例如,對於較寬的窗口覆蓋件,三個或更多的圖106 中所示的提升站116'可以安裝於提升杆702上。結果可能壓倒提升杆 702,這將會需要更大直徑的提升杆702,或者需要由具有更高抗扭強 度的不同材料製造的提升杆,以便處理跨過更長距離的附加力。然而, 如果提升杆702的直徑增加,上述部件的直徑也將會增加,從而使得更 難將它們裝配於機頭軌道108內部可用的有限區域中。此外,這些部件 的更大直徑的旋轉部分(例如圖13中的錐體驅動器102的更大直徑驅動 錐體124)導致在這些部件的旋轉部分與其相應殼體(在錐體驅動器l 02 的情況下為殼體126)之間的摩擦損失增加,並且相應的總效率損耗也增加o本設計克服了這個問題,通過提供具有與V槽口輪廓嚴格匹配的內 部幾何形狀708的高強度套筒704 (參見圖109)而實現。通過在安裝於 提升杆702上的部件之間安裝高強度套筒704的長度,提升杆702就利用 其小直徑來驅動提升站及其它旋轉部件,同時對於大部分其長度有效 具有更大直徑,從而使其強度更高並且更能抵抗彎曲和扭轉力。例如, 在圖9中,高強度套筒7 04的一段長度(圖9中未示出)可以安裝在錐體驅 動器102與第一提升站116之間,套筒704的另一段長度安裝在兩個提升 站116之間,而套筒704的另一段長度安裝在第二提升站116與傳動裝置
624之間。對於套筒704包封著提升杆702的任意長度而言,扭矩和彎曲 力被不變地傳遞至更大直徑的套筒704,如圖110中所示。例如,結果是,在可具有四個提升站116的典型10英尺寬的遮簾 中,其每個大約為2英寸長,由總組件所示的扭轉變形實際上與只有8 英寸長的提升杆(四個提升站116,各自分別為兩英寸長)相同,而非經 受10英尺長杆所面對的扭轉變形。在本實施例中,V形杆702和套筒704由拉擠的玻璃纖維製造。選擇 玻璃纖維是因為其提供了強度、平滑度、直線度和成本的最佳組合。 然而,還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如金屬和塑料。儘管優選的是此處所示的V形杆,但應當清楚各種其它非圓形橫截 面的提升杆,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示的D-形杆,可以利用使用具有與 杆的外部橫截面嚴格匹配的內部橫截面的套筒段,以便使得扭轉和彎 曲力由套筒的較大直徑段支承,而與例如驅動巻軸、馬達、傳動裝置 等等之類的部件配合的實際提升杆保留小直徑。齒輪箱圖111至11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造的用於窗口覆蓋件中的齒輪 箱。當窗口覆蓋件尺寸增加時(或者在某些情況中,如木製板條用於遮 簾中時的情況中,當用於窗口覆蓋件中的材料重量增加時),窗口覆蓋 件的重量可能增加到用戶難以只是通過牽拉驅動繩索來打開或關閉窗 口覆蓋件的程度。處理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是在驅動中包括馬達和/或 傳動裝置以便幫助用戶。如下文所述,另一種方法是使用一個或多個 齒輪箱,可能與另加的馬達和/或傳動裝置一起使用,以便實現幫助用 戶的相同最終結果。現在參看圖lll,所示的窗口覆蓋件710為類似於圖9中所示的格狀 產品,但是在窗口覆蓋件710的兩端包括有齒輪箱712和712,及馬達 622,和傳動裝置624,。現在參看圖112、 113和114,齒輪箱712包括上部殼體714、下部殼 體716、第一齒輪718、第二齒輪720和雙齒輪722。上部殼體714上的夾716可鬆脫地接合於限定了可旋轉地支承著齒輪718、 720、 722的空腔 的單個殼體中。齒輪箱712的已裝配殼體的端部還限定了鉤狀突出部分 730,其可用來將齒輪箱712可鬆脫地固定於驅動器上的其它部件上。
例如,在圖lll中,通過將錐體驅動器殼體126上的"U,,形法蘭732 (也 參見圖83)滑入由齒輪箱712上的鉤狀突出部分730形成的凹槽中,而將 齒輪箱712,連接於錐體驅動器102上。齒輪718具有第一端734 (參見圖113)和笫二封閉端738 (參見圖 115),其中第一端734限定了具有與V形杆提升杆702的形狀嚴格匹配的 內部幾何形狀的非圓形開口736,而第二端封閉738限定了短軸740。同 樣地,第二齒輪720具有笫一端744 (參見圖115)和第二封閉端748 (參 見圖113),其中第一端744限定了具有與V形杆提升杆702的形狀嚴格匹 配的內部幾何形狀的非圓形開口 746,而第二端封閉748限定了短軸 750。第一、第二齒輪718、 720的第一端734、 744分別由下部殼體716 中的"U"形鞍座742可旋轉地支承。位於兩個"U"形鞍座742中間的 基架752支承著分別從第一和第二齒輪718、 720的第二端738、 748凸出 的短軸740、 750。雙齒輪722 (參見圖113)由下部殼體716中的小"U"形鞍座754可 旋轉地支承。這個雙齒輪722的尺寸和設計使得,當其安裝於齒輪箱712 中時,其第一部分722A中的齒接合第一齒輪718,而其第二部分722B 中的齒接合第二齒輪720。比較圖113和115,下部殼體716中的第一和第二齒輪718、 720的位 置可以通過反過來翻轉這些齒輪來交換。在這種情況下,雙齒輪722也 將會被反過來翻轉以便使得笫一部分722A仍然接合第一齒輪718而第 二部分722B接合笫二齒輪720。替代地,完全不同的齒輪組718、 720、 722可以替換於同一殼體中以便獲得不同的齒輪比(如果需要不同機械 利益)。為了裝配齒輪箱712,第一和第二齒輪718、 720被安裝於下部殼體 716中以便使得其第一端734、 744安置於"U"形鞍座742上而其第二端 738、 748安置於基架支承件752上。雙齒輪722被安裝於其相應"U"形 支承件754中(也安裝於下部殼體716中)以便使得第一部分722A接合第 一齒輪718而第二部分722B接合第二齒輪720。然後上部殼體714咬合於 下部殼體716上,從而封裝著齒輪718、 720、 722。V形杆702的一段長度被插入第一齒輪718的非圓形開口 736中。V 形杆702的另一段長度被插入第二齒輪720的非圓形開口 746中。在圖 lll中所示的實例中,V形杆702的第一段長度經由適配器756延伸至傳
動裝置624,該適配器756在一端與傳動裝置624,的輸出齒輪嚙合而在 另一端與V形杆702嚙合。V形杆702的第二段長度延伸至提升站116'。 在這個實施例中,齒輪箱被設計成減少了在任何時刻可用的力的數值 並且將該已減少的力分配於更長距離上,從而減少了轉矩。因此,在 這種情況下,齒輪箱712減少了來自馬達622,和傳動裝置624,的輸入 力。齒輪箱還可以被構置成提供更短行程的優點。暫時參看圖115,齒 輪箱712,具有與上述齒輪箱712相比反過來翻轉過來的齒輪718、 720、 722。這樣就容許齒輪箱712,被安裝於窗口覆蓋件710的驅動端上以便 使得輸入力(由位於窗口覆蓋件710的驅動端處的馬達622,和傳動裝置 624,提供)可從其右側(從圖lll的有利位置觀察)進入齒輪箱712,並且 仍然提供與輸入力來自其左側的齒輪箱712相同的機械利益。帶有輥鎖定裝置的輥簾圖116-121示出了帶有輥鎖定機構762的輥簾760的一個實施例。圖 117示出了輥簾760的部件的部件分解圖,包括簾元件764、轉子軌道 766、安裝架768、驅動端端蓋770、驅動繩索122、垂塊重物772、驅動 巻軸774、輥鎖定裝置殼體776、輥鎖定裝置778、惰輪巻軸780、偏斜 調整機構782和惰輪端端蓋784。類似的輥簾系統描述於2004年4月7日 提交的美國專利申請No. 10/819, 690,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繩索驅 動器(Cord Drive for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中,其在此引入作為參考。該申請描述了輥簾所用的許多部件如端蓋、 安裝架和偏斜調整機構,因此在此將不再對其進行描述。下文只對與 輥鎖定機構762應用於輥簾760中的相關情況進行詳細描述。圖118示出了帶有輥鎖定機構762的驅動端端蓋770。現在參看圖 119的部件分解透視圖,端蓋77 0限定了設計成用於可鬆脫地容放輥鎖 定裝置殼體776的矩形空腔786。空腔786在其底壁792中限定了兩個開 口 788、 790。如隨後更詳細地說明,這些開口 788、 790用於將輥鎖定 裝置殼體776保持於空腔786內部並且用於提供驅動繩索122退出端蓋 770所用的通道。驅動巻軸774 (也參見圖120)在前述的美國專利申請 No.l0/819, 690,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繩索驅動器(Cord Drive for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中已經詳細描述。肋 結構794正確地接合轉子軌道766以便當驅動巻軸774旋轉時,使得轉子 軌道766也旋轉,反之亦然。驅動巻軸774上的空心軸796安裝於端蓋770 的軸798上以便使驅動巻軸774繞著該軸798旋轉。驅動巻軸774上的法 蘭800限定了外周凹槽802以便使得驅動繩索122纏繞於驅動巻軸774上 (或從驅動巻軸774上解開)。在這種情況下,驅動巻軸774不會以單層 纏繞驅動繩索122,而是相反, 一層層地纏繞驅動繩索122,當驅動繩 索122完全纏繞於驅動巻軸774上時,堆疊繩索並且形成較大直徑的槓 杆臂,其中當驅動繩索122從驅動巻軸774上解開時,槓桿臂減小。這 與操作人員所牽拉的負栽相對應,當遮簾充分伸展並且操作人員牽拉 住遮簾的全部重量時,給出大型槓桿臂的機械利益,而當遮簾巻起並 且操作人員必須提升較小重量來升高遮簾時則給出較小機械利益.參看圖118、 119和121,輥鎖定裝置殼體776容放於端蓋770的空腔 786的內部。輥鎖定裝置殼體776上的向下延伸的突出部分804咬合入端 蓋770的開口 788、 790之一中,以便將輥鎖定裝置殼體776保持於空腔 786中。突出部分804還限定了下部槽式開口 806,其提供了驅動繩索122 離開輥鎖定裝置殼體776的退出點。如圖118和119中示出,突出部分804 咬合入左開口 788中。然而,如果輥鎖定裝置殼體776反過來轉向,則 突出部分804相反就咬合入右開口 790中,從而容許裝配前述的部件以 便驅動繩索122從左側退出(從圖119和116的有利位置觀察)或相同驅 動繩索122從右側退出。輥鎖定裝置殼體776限定了用於容放輥鎖定裝置778的空腔808,在 其側壁中包括傾斜凹部810以便可旋轉地支承輥鎖定裝置778的軸 812、 814。為了將輥鎖定裝置778裝配於殼體776中,軸812、 814之一 被插入其相應的凹部或凹座810中。然後,軸812、 814中的另一個被沿 著其相應斜坡推動直到其到達相應凹部或凹座810為止,在該處其咬合 就位,以便使得兩個軸812、 814都被保持於相應凹座810中。殼體776 還在殼體776的上壁中限定了上部槽式開口816,以便將驅動繩索122 引導至驅動巻軸774並且引導至輥鎖定裝置778上的絞盤818。殼體776 中的配件820用作與前文所述的輥鎖定機構130"中的配件670"(參見 圖97)相同的用途,即將輥鎖定裝置778向上偏壓於上部鎖定位置中, 在該處防止輥鎖定裝置778發生旋轉。帶有輥鎖定機構762的輥簾760的操作非常類似於上述其它窗口覆
蓋件的操作。起初,可充分降低簾元件764,並且驅動繩索122將會被 主要纏繞於驅動巻軸774的外周凹槽802上。為了升高或縮回簾元件 764,用戶在垂塊重物772上牽拉,從而引起輥鎖定裝置778移動至其下 部解鎖位置,在該處其能夠自由旋轉。當輥鎖定裝置778旋轉時,驅動 繩索122從驅動巻軸774上解開,引起驅動巻軸774旋轉。驅動巻軸774 的旋轉還引起轉子軌道766旋轉,以便使得簾元件764纏繞於轉子軌道 766上。一旦用戶鬆開垂塊重物772,配件820就向上推動輥鎖定裝置778 至上部鎖定位置,在該處其不能旋轉。簾元件764的重量還引起轉子軌 道766旋轉,其引起驅動巻軸774旋轉,從而向上拉驅動繩索122,並且 將輥鎖定裝置778提升至其鎖定位置。垂塊重物772在驅動繩索122上牽 拉就將驅動繩索122拉緊於絞盤818上,因此其不會滑動,從而將驅動 巻軸774、轉子軌道766和簾元件764鎖定就位。由於重力在簾元件764 上施加向下的力,所以如果垂塊重物被提升(即使只提升足以鬆弛驅動 繩索122上的張力),驅動繩索122就將會放鬆絞盤818,繞著絞盤818 滑動,並且容許驅動巻軸774和轉子軌道766旋轉,從而降低簾元件 764。帶有可動式中間軌道的產品圖122為格狀簾822的一個實施例的部分部件分解透視圖,其非常 類似於圖I的簾IOO,只是加入了中間可動式軌道824 (第二底部軌道) 和除了第一繩索驅動器825之外的完整第二繩索驅動器826,它們一起 安裝於較寬的機頭軌道108,中。第二繩索驅動器826包括提升杆118、 帶有輥鎖定裝置134,"的錐體驅動器102和兩個提升站116',並且其經由 提升繩索(未示出)連接於中間軌道824上。在帶有可動式中間軌道的典型簾中,在中間軌道824與機頭軌道 108,之間可以不具有織物,或者在中間軌道824上方與在中間軌道824 下方可以使用不同的織物。例如,在中間軌道824上方可以使用半透明 的織物而在中間軌道824下方可以使用不透明的織物。當時,如果中間 軌道824被完全升高,則不透明的織物充分伸展,從而產生關閉簾822 並且遮蔽空間的效果。當時,如果中間軌道824被完全降低,則半透聽 的織物充分伸展,從而產生關閉簾822但仍然容許光照入空間中的效 果。當中間軌道824位於完全升高與完全降低位置中間的某處時(如圖122中所示),則效果為在簾822的上部半透明部分中容許部分光照入空 間中,而在下部不透明部分中提供部分私密性。最後,可以升高底部 軌道110以便充分打開簾822,以便使得開口完全揭開(簾完全縮回), 從而提供通入空間中的通風。升高和降低底部軌道110由第一繩索驅動 器825控制,如下所述。如圖122中所示,第一繩索驅動器825 (在簾822的右邊)經由提升 繩索(未示出)連接於底部軌道110上,如上文對於圖l的帶有錐體驅動 器和輥鎖定裝置的簾100所述。當用戶牽拉第一繩索驅動器825的驅動 繩索122時,驅動繩索122首先從驅動錐體124的圓筒形部分174 (參見 圖13)上解開,使連接於這個繩索驅動器825上的驅動錐體124、提升杆 H8和提升站116'旋轉。這樣就升高底部軌道IIO。當底部軌道110被升 高時,更多格狀簾材料112疊放於底部軌道110上,從而增加了升高該 底部軌道110所需的力。最後,驅動繩索122開始從驅動錐體124的截頭 圓錐形部分176上解開,提供機械利益以幫助升高底部軌道IIO,即使 以驅動繩索122的更長行程為代價。第二繩索驅動器826連接於中間軌道824上。儘管錐體驅動器102 被"反向"安裝於該繩索驅動器826上,其按照與如上所述錐體驅動器 102相同的方式操作。當中間軌道824處於其降低位置,基本上安置於 底部軌道110頂部上時,左驅動繩索122被升高並纏繞於其相應錐體驅 動器102的驅動錐體上。當用戶牽拉左驅動繩索122時,其首先從相應 驅動錐體124的圃筒形部分174 (參見圖13)上解開,從而使其相應的驅 動錐體124、提升杆118和提升站116'旋轉。這樣就升高中間軌道824。 當中間軌道824被升高時,更多格狀簾材料l 12的上部疊放於中間軌道 824上,從而增加了升高該中間軌道824所需的力,最後,左驅動繩索 122開始從其驅動錐體124的截頭圓錐形部分176上解開,提供機械利益 以幫助升高中間軌道824,再次以左驅動繩索1"的更長行程為代價。帶有錐體驅動器和輥鎖定裝置的羅馬簾圖123-128示出了帶有錐體驅動器和輥鎖定機構832的羅馬簾830 的一個實施例。圖124示出了羅馬簾830的大部分部件的部件分解圖, 包括機頭軌道834、端蓋836、垂塊重物772 (如圖123中所示,其連接 於驅動繩索122上)、輥鎖定裝置132"、輥鎖定裝置殼體104"、驅動錐 體124"、錐體驅動器殼體126'、驅動繩索重新定位適配器838 (包括滑
輪84Q)、提升站116"、提升杆702、適配器756、傳動裝置624,、傳動 裝置安裝板842、馬達622'和馬達安裝板844。類似的羅馬簾100,"示於圖4中,區別在於該實施例中的錐體驅動 器102和輥鎖定機構104位於簾112,"前面,而本實施例利用示出於圖 123和124中的驅動繩索重新定位適配器838以便將錐體驅動器和繩索 鎖定機構組合832定位於簾112",後面,如下文所述。除了進行比較小的改型以便允許將部件安裝於機頭軌道834上以 外(例如,使用傳動裝置安裝板842和馬達安裝板844來幫助其相應的傳 動裝置624'和馬達622',使用螺釘848來安裝提升站116"的略作改動的殼體和錐體驅動器的略作改動的殼體1260,主要區別在於使用驅動 繩索重新定位適配器838,如下所述。圖125、 126和127為完全帶有驅動繩索重新定位適配器838的錐體 驅動器和輥鎖定機構832的透視圖。在圖128中理解得最為清楚,驅動 繩索重新定位適配器838包括第一滑輪840A和第二滑輪840B。第一滑輪 840A用於將驅動繩索122的方向從其退出輥鎖定裝置殼體104"時的向 下方向改變為向上方向並且沿著機頭軌道834沿縱向移動驅動繩索 122。在退出的驅動繩索122基本上與機頭軌道834的端蓋836之一對齊 的點處,第二滑輪840B再次將驅動繩索122的方向改回到向下方向。這 樣就將驅動繩索122和垂塊重物772恰好留在羅馬簾830的簾112,"旁邊 和稍後面。錐體驅動器和輥鎖定機構832的行為與圖4中所示的羅馬簾100," 的錐體驅動器102和輥鎖定裝置104並無區別。加入驅動繩索重新定位 適配器838隻是移動驅動繩索122的位置以便使得整個機構可保持隱藏 於機頭軌道834內部,並且在簾112,,,旁邊和恰好後面只會不醒目地看 到驅動繩索122和垂塊重物772。帶有錐體驅動器的百葉窗狀遮簾困129-130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帶有錐體驅動器852的百葉窗 狀遮簾850的一個實施例。其為沒有明顯的機頭軌道或底部軌道的遮 簾。其還可被稱作沒有軌道及窗挺的百葉窗。這種包括機頭軌道854和 底部軌道856在內的百葉窗遮簾850的所有通風窗858看起來基本上相i內的整個遮V疊一致地沿著i於每個通風窗的質心處的^長樞軸做
樞軸轉動。此外,這種安裝設置保證了每個通風窗858的細長樞軸線在 通風窗傾斜關閉時朝著窗口向內穿過,而在通風窗傾斜打開時離開窗 口向外穿過,以便使得窗框自身產生的外觀看上去象由傳統型百葉窗 軌道和窗挺提供的框架。這種百葉窗遮簾及其安裝和傾斜機構的大部 分構件,包括安裝架860和用於升高和降低百葉窗遮簾的驅動繩索122 所用的杆致動器870,都在美國專利申請No. 10/197, 674中進行了描 述,其在此引入作為參考。下文只描述與本實施例的錐體驅動器852有 關的那些項。圖129示出了百葉窗狀遮簾850的某些部件的局部部件分解透視 圖,其包括錐體驅動器852、機頭軌道854、底部軌道856、通風窗858、 安裝架860、提升站862、提升杆864、空心襯套866、提升繩索868和杆 致動器870。提升站862類似於圖106的提升站116',只是它們包括穩定翼872以 便幫助將提升站862安裝至空心機翼形狀的機頭軌道854上。穩定翼872 防止一旦提升杆864開始旋轉時提升站862在機頭軌道854內部旋轉。通 過使用空心襯套866 (其實際上可為圖106中的高強度套筒704)來在不 同部件之間,如在提升站862之間和在提升站862與錐體驅動器852之間 保持適當的軸向距離,提升站862也沿著提升杆864的長度沿軸向得到 正確地定位。也可使用其它用於正確地保持這些的裝置,如使用星形 緊固件(未示出),其夾緊於提升杆864及鄰接這些星形緊固件的部件 上。前後提升繩索868在一端連接於底部軌道856上。提升繩索868的另 一端穿過機頭軌道854中的狹縫874並且連接於提升站862的提升巻軸 863上,以便使得當提升巻軸863旋轉時,提升繩索868纏繞於其相應的 提升巻軸863上(或從其上解開)以升高或降低遮簾。如圖129和130中所示,錐體驅動器852包括殼體876,殼體876用於 多種用途,包括可旋轉地支承驅動錐體878 (其與圖13的驅動錐體124 相對應);錨定導向面880(其與圖13的導向面144相對應);錨定滑輪882 (其用於與如下文所述的圖14的輥鎖定機構130中的開口 206相同的用 途);錨定杆致動器870,以及最後,容放整個錐體驅動器組件852以便 安裝於機頭軌道854中。圖131為錐體驅動器組件852,的俯視圖,非常類似於圖129與130的 錐體驅動器852,只是驅動錐體878,為圓筒形而非截頭圓錐形。這兩個
圖130、 131示出了滑輪882用於相對於導向面880來定位驅動繩索122 的發出點的方式,這種方式與圖14的輥鎖定機構130中的開口 206完成 同一任務的方式幾乎相同。滑輪882替代地可為任何其它車削麵(如眼 螺杆)。驅動繩索122的第一端連接於驅動錐體878上。然後驅動繩索122 纏繞於驅動錐體878上,並且其路線在導向面880上方,繞著滑輪882 並且穿過殼體876中的開口 884 然後其連接於杆致動器870上(如圖 129中所示)。當用戶往下拉杆致動器870的把手886時,也往下拉動驅動繩索 122,因此其從驅動錐體878上解開,使得驅動錐體878旋轉。提升杆864 又隨著驅動錐體878旋轉。當提升杆864旋轉時,提升站862的提升巻軸 863也旋轉,引起提升繩索868纏繞於提升巻軸863上,從而升高遮簾850 的底部軌道856。當用戶鬆開把手886時,把手886鎖定於杆致動器870 上從而鎖定遮簾以使底部軌道856和通風窗858保持就位。當用戶向上推桿致動器870的把手886時,驅動繩索122上的張力被 解除。作用於底部軌道856上的重力引起提升繩索868從其相應提升站 862上解開,從而引起提升站862中的巻軸863旋轉並且還引起提升杆 864旋轉。提升杆864的這種旋轉引起驅動錐體878旋轉並且引起驅動繩 索122纏繞於驅動錐體878上,直到張力被再次恢復於驅動繩索122上為 止(或者直到底部軌道到達底部或提升繩索868到達其完全伸出長度為 止)。帶有錐體驅動器和輥鎖定裝置的豎向百葉窗圖13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帶有錐體驅動器892和輥鎖定機構 894的豎向百葉窗890的一個實施例。在本i!C明書中前文所述的錐體驅 動器和/或輥鎖定裝置的大多數情況中(圖57至68中所示的傾斜機構 452除外並且過動力窗口覆蓋件可能除外),輥鎖定機構用於克服重 力。在豎向百葉窗890的情況下,引入人工力或負栽(在這種情況下通 過如下文更詳細描述的發條傳動裝置896來引入)以便提供反向力而非 重力。圖132的豎向百葉窗890包括機頭軌道898、懸掛於託架組件902上 的葉片900、發條傳動裝置896、錐體驅動器892、輥鎖定機構894、驅 動繩索122、垂塊重物772、端蓋904、惰輪端殼906、傾斜杆908、傾斜
機構910、傾斜鏈912和兩個託架纜索914、 916。工業中眾所周知,葉 片900夾緊於託架組件902中的相應託架上。傾斜鏈912用來通過傾斜機 構910和傾斜杆908來"傾斜"葉片900打開或關閉。在典型的現有技術的豎向百葉窗中,存在兩個託架纜索,這兩者 都連接於託架組件中的前導託架上。第一 (延伸)纜索用來將前導託架 (因此將連接於託架組件上的所有葉片)牽拉至充分伸展位置。穿過惰 輪殼體的第二(縮回)纜索用來將前導託架牽拉至充分縮回位置。注意 兩個託架纜索可為單纜索,其中前導託架在單託架纜索的兩個端之間 的位置處連接於該纜索上。在豎向百葉窗890的這個實施例中,第一託架纜索914 (延伸纜索 914)在其笫一端處連接於託架組件902中的前導託架上,並且在其第二 端處連接於安裝成隨著發條傳動裝置896旋轉的延伸巻軸918上。發條 傳動裝置896類似於(即使不相同)圖9中所示的發條傳動裝置622,只是 該發條傳動裝置896具有安裝於其輸出軸上的延伸巻軸918,而非具有 在輸出處連接於其上的傳動裝置624。第二託架纜索或驅動繩索916 (縮回繩索916)在其第一端處連接於託架組件902中的前導託架上,並 且在其第二端處連接於安裝成隨著錐體驅動器892的驅動錐體124"旋 轉的縮回巻軸920上。縮回纜索916的路線從託架組件902中的前導託架 經由惰輪殼體906至縮回巻軸920。這個實施例的錐體驅動器892和輥鎖定機構894按照與圖的錐體驅 動器102和輥鎖定機構104",相同的方式操作。當用戶牽拉驅動繩索122 時,輥鎖定機構894的輥鎖定裝置轉子132,"(參見圖85)被往下拉至其 下部解鎖位置,從而允許其繞著旋轉軸198,"旋轉,並且驅動繩索122 從驅動錐體124,,上解開,使驅動錐體逆時針旋轉(從圖132的有利位置 觀察)。縮回巻軸920被安裝成與驅動錐體124"—起旋轉,並且縮回纜 索916連接於縮回巻軸920上,因此當驅動繩索1"從驅動錐體124,,上解 開時,縮回纜索916纏繞於縮回巻軸920上。由於縮回纜索916在惰輪端 殼906處經過空轉滑輪周圍,所以這種作用就將縮回纜索916的另一端 朝著惰輪端殼906牽拉回去,並且隨著其拖拉託架組件902的前導託 架,從而將葉片900的疊縮回以便打開遮簾890。由於延伸纜索914的第一端也連接於託架組件902的前導託架上, 所以當使託架縮回時,延伸纜索914的該第一端也被拉向惰輪端殼
"6。延伸纜索914的第二端連接於發條傳動裝置896上的延伸巻軸918 上,因此,當使託架縮回時,延伸纜索914就從該延伸巻軸918上解開, 從而引起發條傳動裝置896纏繞。一旦用戶鬆開驅動繩索122,發條傳動裝置896中的纏繞彈簧就使 得延伸巻軸918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如圖132中所示,從而在延伸纜索 9M上牽拉,其在託架組件902中的前導託架上牽拉,從而將葉片900 牽拉回到延伸位置。然而,這也在縮回纜索916上牽拉,這樣就開始從 縮回巻軸920上解開。這樣就使得縮回巻軸920和驅動錐體124,,沿順時 針方向旋轉,向上拉驅動繩索122,這樣就將輥鎖定裝置轉子132,"牽 拉於其上部鎖定位置。在驅動繩索122上牽拉的承梁木772的重量繞著 絞盤184,"拉緊驅動繩索122,以便使得驅動繩索122不會繞著絞盤 184,"滑動。這樣就將驅動繩索122鎖定於絞盤184",上,這樣,當用戶 鬆開驅動繩索122時,就將整個遮簾890鎖定於其所處的位置中。為了使葉片900移動至充分伸展位置,用戶升起垂塊重物772,這 樣就容許驅動繩索122放鬆輥鎖定機構894中的絞盤184,"。當驅動錐體 124"順時針旋轉時,驅動繩索122由導向面144引導以便纏繞於驅動錐 體124,,上。當發條傳動裝置896回復至其解開狀態時,驅動錐體124" 由發條傳動裝置896通過延伸和縮回纜索914、 916驅動。解開發條傳動 裝置896就使得延伸巻軸918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引起託架組件902延 伸,並且關閉遮簾890。這樣就使得縮回巻軸920沿順時針方向旋轉, 從而驅動驅動錐體124"。當然,替代地,纜索可被顛倒,因此在驅動繩索122上牽拉就能延 伸遮簾,而發條傳動裝置896縮回遮簾。帶有阻力閘的由頂向下/由底向上簾圖133和134示出了由頂向下/由底向上簾1002,其使用阻力閘。簾 1002包括帶有端蓋1006的頂部軌道1004、帶有端蓋1010的中間軌道 1008、帶有端蓋1014的底部軌道1012、格狀簾結構1016、阻力閘IOOO、 底部軌道提升站1018、中間軌道提升站1020、底部軌道提升杆1022、 中間軌道提升杆1024、發條傳動裝置1026和1026,、傳動裝置1028和 1028,、適配器756以及馬達安裝板844'。部分這些項目已經示出於先前 的實施例中,如適配器756 (見圖ll)、馬達安裝板844'(類似的馬達 安裝板844示出於圖124中)以及提升站1018和1020 (示出於圖122中,
例如提升站116')。在這節中只詳細描述阻力閘1000,因為其它部件在 說明書中的其它地方描述。圖134至137示出了阻力閘1000。隨後將對此進行描述,阻力閘IOOO 容許提升杆繞著其旋轉軸沿第一和第二方向旋轉。當沿第一方向旋轉 時,需要稱為鬆開轉矩的較小轉矩來克服阻力閘1000的阻力。當沿第 二方向旋轉時,需要稱為滑動轉矩的較大轉矩來克服阻力閘1000的阻 力。在這個實施例中,滑動轉矩比鬆開轉矩大一個數量級。這種一般類型的現有技術的閘也稱為彈簧纏繞滑動離合器,其使 用兩個相對手的彈簧(即右手彈簧和左手彈簧)來控制沿兩個方向的滑 動力。這種一般類型的其它現有技術的閘可使用階形彈簧,其部分夾 緊於軸上,而其另一部分夾緊於包圍著軸的套筒上。阻力閘1000使用 位於圃筒上的一個彈簧來產生兩個扭轉阻力(滑動轉矩和鬆開轉矩), 如下文更詳細地論述。這樣就產生了極低成本和簡單的設計。在圖134的由頂向下/由底向上簾1002的情況下,阻力閘IOOO、提 升站1018、 1020、提升杆1022、 1024、發條傳動裝置1026、 1026,和 傳動裝置1028、 1028全部容放於頂部軌道1004中。前部提升杆1024通 過提升繩索1030將兩個提升站1020、馬達1026,、傳動裝置1028,和中 間軌道1008互連起來(參見圖133)。在這種情況下,中間軌道1008可一 路向上行進直到其被恰好安置於頂部軌道1004下方,或者其可一路向 下行進直到其被恰好安置於底部軌道1012上方,或者中間軌道1008可 保持於在這兩個極限位置中間的任意位置。為了降低中間軌道1008, 用戶抓住中間軌道1008並且將其向下牽拉至所需位置。 一旦鬆開,由 於裝置中固有的系統摩擦力,中間軌道1008就保持就位。為了升高中 間軌道1008,用戶再次抓住中間軌道1008並且將其向上升高。馬達1020 和傳動裝置1028通過旋轉提升杆1024而幫助升高中間軌道1008,從而 使得提升繩索1030 (其連接於中間軌道1008上)纏繞於其相應提升站 1020上,如前文對於先前實施例所述。後部提升杆1022通過提升繩索1032將兩個提升站1018、馬達 1026 、傳動裝置1028 、阻力閘1000和底部軌道1012互連起來(參見 圖133)。在這種情況下,底部軌道1012可一路向上行進直到其被恰好 安置於中間軌道1008下方(不管中間軌道1008在那時位於何處),或者 其可一路向下行進直到其延伸過簾1002的全長,或者底部軌道1012可 保持於在這兩個極限位置中間的任意位置。實際上,底部軌道1012可 被升高直到其與中間軌道1008接觸為止,然後這兩個軌道1012、 1008 可被進一步升高直到它們兩個都被恰好疊放於頂部軌道1004下方。為了降低底部軌道1012,用戶抓住底部軌道1012並且將其向下牽 拉至所需位置。 一旦鬆開,由於裝置中固有的系統摩擦力以及由於阻 力閘1000的滑動轉矩阻力,底部軌道1012就保持就位,其中該阻力閘 1000給予提升杆1022比較高的旋轉阻力以便限制底部軌道1012更進一 步降低。當然,這意味著用戶必須克服滑動轉矩阻力以便降低底部軌 道1012。為了升高底部軌道1012,用戶再次抓住底部軌道1012並且將 其向上升高。馬達1026和傳動裝置1028通過旋轉提升杆1022而幫助升 高底部軌道1012,並且因此使得提升繩索1032 (其連接於底部軌道 10U上)纏繞於其相應提升站1018上,如前文所迷。阻力閘1000對沿該 第一方向的旋轉施加較低阻力(鬆開轉矩)以便容許提升杆1022旋轉。通常,在更常規型的由頂向下簾中,當底部軌道1012被充分降低 時,升高底部軌道1012所需的力為最低,並且隨著底部軌道1012被升 高並且更多格狀結構1016疊放在底部軌道1012之上,該力逐漸增加。 然而,在由頂向下/由底向上簾1002中,對於底部軌道1012的給定位 置,作用於底部軌道上的負載可變化極大,這取決於中間軌道1008的 位置。例如,如果中間軌道1008充分升高,則作用於底部軌道1012上 的負載將會隨著底部軌道升高而逐漸增加,正如更常規型的由頂向下 簾中一樣。然而,如果中間軌道1008充分降低,則當其開始從其最下 層的位置升高時,底部軌道1012承受著簾的總重。即使不是不可能, 這樣也使得很難設計在所有條件下都符合底部軌道的需要的提升系 統。如果使用第二發條傳動裝置或強度更高的發條傳動裝置來處理大 負載情況,當中間軌道1008並非疊放於其上時,這樣就可能導致過動 力情況,這裡底部軌道1012將不會停留在所需位置並且相反向上蠕 升。阻力閘1 OOO解決了這些問題而不需要第二發條傳動裝置或強度更 高的發條傳動裝置。原來的發條傳動裝置1026仍然可以使用。即使是 在發條傳動裝置1026太弱而不能防止底部軌道落下的重負荷狀態下, 當其被鬆開時,阻力閘1000將底部軌道1012保持於所需位置,因為沿 降低底部軌道1012所需的方向旋轉阻力閘1000所需的滑動轉矩高於由 中間軌道1008和格狀結構的重量施加的力,即使當這些被完全疊放在 底部軌道1012之上時也是如此。因此,阻力閘1000就防止了底部軌道 1012在動力不足情況中向下落下。另一方面,沿升高底部軌道1012所 需的方向旋轉阻力閘所需的鬆開轉矩比滑動轉矩小得多,對否則升高 底部軌道1012將會需要的力增加了很少的力。需要的額外力如此之小 因而對用戶來說微不足道。參看圖135和136,阻力閘1000包括殼體1034、鎖定彈簧1036和鎖 定彈簧巻軸1038。殼體1034基本上為立方體形狀的箱子1039,其限定 了在頂部開口的空腔1040。殼體1034容放著鎖定彈簧巻軸1038並且支 承著巻軸1038以便旋轉。位於立方體形狀箱子1039的前、後壁中的V 形槽口 1042限定了半圓形表面1044,該半圃形表面1044可旋轉地支承 著鎖定彈簧巻軸1038的軸端1046。位於立方體形狀箱子1039的側壁上 的肩部1048防止鎖定彈簧1036 "行走"離開巻軸1038,如下文更詳細 地描述。接頭1050從側壁之一的頂部凸出並且與相應的法蘭1052—起 位於另 一側壁上,它們提供了用於將阻力閘100O可鬆脫地固定於頂部 軌道1004上的裝置。位於立方體形狀箱子1039的底角處的槽式通孔 1054為鎖定彈簧1036提供了適當的錨定點,如下所述。開口 1054具有 兩個部分。右側部分具有大開口,而左側部分具有小開口。巻軸1038限定了具有非圓形輪廓的空心軸1056,該非圓形輪廓與 提升杆1022的輪廓嚴格匹配。巻軸1038形狀基本上為圓筒形,並且當 鎖定彈簧1036處於其鬆弛位置或處於靜止位置時,其外表面1058限定 了剛好略微大於鎖定彈簧1036的內表面1060的直徑的外徑。巻軸1038 的外表面1058還限定了三個沿徑向延伸的油槽1062 (稍後會對其用途 進行描述)。位於巻軸1038的一端的法蘭1064防止彈簧1036滑離巻軸 1038的該端。鎖定彈簧1036為具有第一端1066、第二端1068和內表面1060的緊 盤簧。第二端1068限定了環或巻1070,其幫助將彈簧1036的第二端1068 鎖定於殼體1034上,如以下的裝配程序中所迷。參看圖137,裝配阻力閘1000中的步驟一為將油脂加入油槽1062 中。這樣就減少了巻軸1038與彈簧1036之間的摩擦力,以便減少特別 是沿鬆開方向旋轉提升杆1022所需的力。優選的油脂為礦脂潤滑劑(即 Vasoline)。還應指出,其它機構也可受益於這種潤滑,如發條傳動裝 置、齒輪箱等等。步驟二為將彈簧1036滑動於巻軸1038的表面1058上。 可能需要在巻1070上稍微向上推以便充分展開彈簧1036從而使其可在 巻軸1038上方滑動。步驟三為將裝配好的巻軸1038和彈簧1036插入殼 體1034中以便使得巻1070延伸穿過位於殼體1034的底角中的開口1054 的右側部分。如圖137的步驟四中所示,巻1070隨後沿箭頭1055的方向 移動進入開口 1054的左側(較小)部分中以便將巻1070鎖定於殼體1034 上,因為巻1070太大而不能穿過開口 1054的較小部分。然後將提升杆 1022插入穿過巻軸1038的空心軸1056,並且阻力閘IOOO現在就可安裝 於機頭軌道1004中。可以注意到,彈簧1036位於巻軸1038的表面1058 上方,並且由於法蘭1064的作用而使其保持在那裡,這就限制了彈簧 1036沿一個方向的軸向運動,並且由於殼體l034中的肩部1048的作 用,就限制了彈簧1036沿另一方向的軸向運動。阻力閘1000的鬆開轉矩與鎖定彈簧線的直徑乘四次方成比例。因 此,製造彈簧1036的線越薄,鬆開轉矩就越低。由於理想的是具有低 鬆開轉矩以便使其易於升高遮簾,所以這個實施例中使用的線的直徑 很小。然而,在試圖將彈簧1036的端部牢固地錨定於殼體1034上時就 會產生問題。巻1070提供了易於將彈簧1036的端部1068裝配於殼體 1034上的方式。巻1070的形式和定位使得其在負載下變得更緊(如當彈 簧1036試圖將其端部1068從殼體1034牽拉出時),而非將其解開,因此 其不會容許線拉出其錨定點。如從圖135的有利位置所看到,當巻軸1038逆時針旋轉時,彈簧 1036 "展開"。因為彈簧1036與巻軸1038之間的摩擦引起彈簧1036 隨著巻軸1038逆時針旋轉,同時彈簧1036的第二端1068固定,所以彈 簧1036的內表面1060就會發生膨脹。這樣就引起彈簧1036鬆開其在巻 軸1038的外表面1058上的夾緊作用,並且巻軸1038能夠比較容易地旋 轉。當巻軸1038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彈簧1036 "關閉",從而加緊 其在巻軸1038上的夾緊作用。因為彈簧1036隨著巻軸1038順時針旋 轉,同時彈簧1036的第二端通過巻1070固定於殼體1034上,所以彈簧 1036的內表面1060收縮。因為彈簧1036緊緊地夾緊巻軸1038,所以當 推動巻軸1038旋轉的力超過阻力閘1000的滑動轉矩時,巻軸1038隻有 克服大量困難才能夠旋轉。
如前文所述,當阻力閘1000安裝於圖134的簾1002中時,其容許提 升杆1022沿升高底部軌道1012的方向比較容易地旋轉。在這種情況下 阻力閘1000對旋轉的阻力為鬆開轉矩,其比較低。然而,只有當由簾 的重量和用戶下拉底部軌道1012所施加的催化力超過阻力閘1000的滑 動轉矩時,阻力閘1000才容許提升杆1022沿相反方向旋轉(以便降低底 部軌道1012)。僅僅簾的重量並不足以克服阻力閘1000的滑動轉矩阻 力,並且簾保持於由用戶放置的所需位置,而不管中間軌道1008的位 置如何。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清楚,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 下,阻力閘1000可以與本說明書中所述的任何其它機構組合使用。帶有低系統阻力的傳動裝置圖134還示出了用於簾1002中的傳動裝置1028和1028,。可以理 解,在本說明書中所述的窗口覆蓋件的某些實施例中,在窗口覆蓋件 的部件組系中具有固有高系統摩擦並非有利。美國專利No. 6, 536, 503 "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模塊化傳送系統"("Modular Transpor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如前文所 示)在此引入作為參考,其公開了一種傳送系統,其中比較高的系統摩 擦實際上有利於將遮簾保持於由用戶確定的所需位置。在這種窗口覆 蓋件中,對系統摩擦和發條傳動裝置進行平衡以便使得用戶只需要小 催化力來將窗口覆蓋件移動至新位置。系統摩擦有助於將窗口覆蓋件保持於所需位置,克服重力和/或發條傳動裝置的力以便將窗口覆蓋件 從所需位置移開。本說明書中所公開的某些部件,如輥鎖定機構和阻力閘,減少了 對力需要得到仔細地平衡的系統的需求,相反,提供了使用固有低摩 擦部件的效益。這些部件幫助將窗口覆蓋件保持就位而非依賴於高系 統摩擦來實現這種功能。較低摩擦部件使得為改變窗口覆蓋件的位置 而對發條傳動裝置的需求更少和/或用戶施加的催化力更小。圖138至14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低摩擦傳動裝置1080的一個 實施例。暫時參看圖139,傳動裝置1080隻具有四個主要零件殼體 1082、驅動軸1084、從動軸1086和蓋1088。其它零件包括鎖定銷1090、 定位銷1092、用於將傳動裝置1080保持在一起的鉚釘1091以及傳動裝 置繩索1094,在該圖中未示出但在圖144和145中可以看到。
現在參看圖143,可以比較當前傳動裝置1080與更高摩擦傳動裝置 1096的相對尺寸與設計簡單性。更高摩擦傳動裝置1096具有十個主要 零件殼體1098、驅動軸IIOO、從動軸1102、四個襯套1104A、 1104B、 1104C、 1104D、輸出軸1106、中間蓋1108和端蓋1110、還包括鎖定銷、 裝配螺釘和傳動裝置繩索。
當前傳動裝置1080的殼體1082和端蓋1088由村套材料製造,這樣 就無需分離的襯套。此外,從動軸1086具有用於通過提升杆適配器756 驅動提升杆1022的輸出軸1112 (參見圖134),而非使用更高摩擦傳動 裝置1096中已有的中間蓋和分離式輸出軸。這些變化減少了傳動裝置 1080的零件數量並且降低了固有系統摩擦。
現在參看圖141,從動軸1086是基本上為圃錐形的元件,其外部圃 錐形面1114的大部分上都帶螺紋。如下丈進一步詳細描述,這種帶螺 紋圃錐形面1114上的螺紋可為左旋螺紋或右旋螺紋,取決於傳動裝置 1080在傳動系中的使用位置。從動軸1086的笫一端限定了短軸1116, 輸出軸1112從該短軸1116凸出。從動軸1086的第二端限定了法蘭 1118,另一短軸1120從該法蘭1118凸出。槽口1122和孔1122,容許傳動 裝置繩索1094的一端被固定於從動軸1086上。繩索1094被穿過孔 1122,,並且其自由端被擴大,例如通過綑紮結而擴大,從而容許其"捕 獲"並進而防止繩索1094被向回拉出。最後,四個孔1123從從動軸1086 的第一端法軸向延伸,並且這些孔1123與端蓋1088中的開口 1128對 齊,以便使得通過將鎖定銷1090插入穿過端蓋1088中的開口1128並插 入從動軸1086中的孔1123之一,從動軸1086就可以被可鬆脫地鎖定以 防相對於殼體1082旋轉。
現在參看圖142,驅動軸1084為具有第一截頭圃錐形螺紋部分1124 和第二圓筒形部分1126的細長元件。在這個實施例中,圓筒形部分1126 不帶螺紋並且略微為錐形。如在從動軸1086的情況下,驅動軸1084具 有槽口1130和孔1130,以用於將傳動裝置繩索1094連接於軸1084上。此 外,軸1132從驅動軸1084的一端凸出,而軸(未示出)和輸入軸1134從 驅動軸1084的第二端凸出。驅動軸1084的部分1124中的錐形如此陡增 以致該部分1124帶螺紋以便保證將傳動裝置繩索1094正確地沿軌跡纏 繞於驅動軸1084上以及離開驅動軸1084。
如圖140中所示,從動軸1086和驅動軸1084可旋轉地安裝於殼體
1082內部。如前文所示,不需要襯套,因為殼體1084和端蓋1088由襯 套材料製造。該圖還示出了鎖定銷1090被插入穿過端蓋1088中的開口 1128並插入從動軸1086中的孔1123之一中以便鎖定傳動裝置1080直到 傳動裝置1080已經安裝完畢並準備就緒以便操作為止的方式。回頭參看圖134,傳動裝置1028與傳動裝置1080相同,並且其使用 圖144中所示的左旋螺紋從動軸1086,,其中傳動裝置繩索1094在驅動 軸1084下方和從動軸1086,上方纏繞以便獲得所需效果。為了保證在裝 配和安裝期間不犯錯誤,對從動軸1086,做上標記(在這種情況下標以 字母"LH"來表示"左手"),並且,當已裝配於殼體1082中時,對端 蓋1088進行彩色編碼以便表示這為左手傳動裝置1028。當傳動裝置繩索1094完全纏繞於從動軸1086,上時(如圖144中所 示),發條傳動裝置1026中的彈簧(參見圖134)就處於其完全鬆弛位 置,並且底部軌道1012處於完全升高位置。當用戶在底部軌道1012上 往下拉時,提升繩索1032 (參見圖133)從提升站1018上解開並且提升 杆1022順時針旋轉(從圖134的左手邊觀察)。阻力閘1000利用阻力閘 IOOO的滑動轉矩阻擋這種旋轉,因此,當用戶降低底部軌道1012時, 用戶必須克服這種滑動轉矩並且還要巻緊發條傳動裝置1026中的彈 簧。然而,用戶將重力作用於簾上以便幫助他努力。發條傳動裝置1026 的強度只需要足以幫助升高底部軌道1012和相關的格狀結構1016即可 (一旦底部軌道1012到達中間軌道1008,還可能包括中間軌道1008)。 發條傳動裝置1026的強度不需要足以防止底部軌道1012繼續從底部軌 道1012、格狀結構1016和中間軌道1008的總重量處落下,因為阻力閘 IOOO阻擋這種運動。當底部軌道1012處於或靠近其降低位置時,傳動裝置繩索1094完 全(或基本上)從從動軸1086,上解開並且纏繞於驅動軸1084上。當用戶 升高底部軌道1012時,傳動裝置繩索1094從驅動軸1084上解開並且纏 繞於從動軸1086,上。因此,當正在升高的重量增加時(因為當它們疊 放在底部軌道1012之上時,底部軌道1012拾起更多格狀結構1016並且 還可能包括中間軌道1008),當傳動裝置繩索1094在驅動軸1084上從較 小直徑解開至逐漸變大的直徑上以及在從動軸1086,上纏繞於較大直 徑至逐漸變小的直徑上時,傳動裝置1080為發條傳動裝置1026施加的 力提供了機械利益。
再次參看圖134,右手傳動裝置1026,非常類似於左手傳動裝置 1026並且以同樣方式操作,只是,如圖145中所示,從動軸1086"為右 旋螺紋軸而傳動裝置繩索1094處於驅動軸1084下方並且還處於從動軸 1086,下方纏繞以便獲得預期效果。傳動裝置1026,從傳動裝置1026反 過來轉向並且安裝在頂部軌道1004的右手側上,如所示。儘管所示的傳動裝置1026與發條傳動裝置和阻力閘 一起使用,但 其可被用於帶或不帶馬達或阻力閘的實施例中,並且如對於驅動巻軸 所述,傳動裝置中的軸的輪廓可以變化,這取決於傳動裝置意欲執行 的功能。類似地,儘管這個實施例中所示的阻力閘使用馬達和傳動裝 置,但其可被用於帶或不帶馬達或傳動裝置的各種各樣的實施例中。參看圖151和152, 一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條傳動裝置1026可 以連接於傳動裝置1028上。發條傳動裝置1026設計成以便它們的輸出 巻軸1136的旋轉軸與傳動裝置1028的驅動軸1084的旋轉軸對齊,如圖 152中所示。傳動裝置1028的輸入軸1134適配於發條傳動裝置1026的輸 出插座1138中。參看圖153和154,傳動裝置1028具有定位銷1092和定位孔1092,。 發條傳動裝置1026具有相應的定位銷1093和定位孔1093,。當馬達1026 和傳動裝置1028裝配在一起時,傳動裝置1028中的定位銷1092適配於 馬達1026中的定位孔1093,中,而馬達1026中的定位銷1093適配於傳動 裝置1028中的定位孔1092,中。傳動裝置1028還具有接合著馬達1026 上的肩部1142的鉤狀突出部分1140,而馬達1026也具有接合著傳動裝 置1028上的肩部1146的類似鉤狀突出部分1144,因此馬達1026和傳動 裝置1028可以對齊並咬合在一起以便裝配。參看圖154,傳動裝置1028的輸入軸1134周圍的區域限定了位於下 半部上的半圃形肩部1148和位於上半部上的半圓形空腔1150。馬達 1026的輸出凹座1138周圍的區域限定了類似的位於上半部上的半圃形 肩部1152和位於下半部上的半圓形空腔1154。當傳動裝置10"被裝配 於馬達1026上時,半圓形肩部1148、 1152適配於其相應的半圓形空腔 1150、 U54中,以便進一步保證傳動裝置1028和馬達1026的正確定位 和過盈配合。回頭參看圖153,傳動裝置1028的輸出端(鄰近輸出軸1112)限定了 朝外的鉤狀突出部分1156和C形平臺1158,其可用來幫助傳動裝置1028
可鬆脫地固定於驅動輪系中的其它部件上,例如如下所述的齒輪箱712,上。齒輪箱的替代實施例圖155至15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製得的齒輪箱712,的一個替代實施 例。參看圖156,齒輪箱712,包括殼體714,、第一齒輪718,、第二齒輪 720,、雙齒輪722,和兩個端蓋1160。儘管齒輪718'、 720,和722,保持與先前所述的實施例的齒輪箱712 的齒輪718、 720、 722相同,但殼體714,為整體式殼體,其帶有如圖157 中所示的內部突出部分1162以便分別可旋轉地支承著第一和第二齒輪 718,、 720,的軸740,、 748,。左、右端蓋1160彼此相同並且包括孔1164、定位銷孔1166、圓形 肩部1170和上下法蘭1172,孔1164用於分別可旋轉地支承第一和第二 齒輪718,、720,的軸734,、 744,,定位銷孔1166與殼體712,的定位銷1168 配合,圓形肩部1170用於可旋轉地支承雙齒輪722,,而上下法蘭1172 用於壓配合在殼體714,上方。端蓋1160的外面也限定了朝內的鉤狀突 出部分1174和平臺1176,它們與其它傳動系部件如傳動裝置1028 (參 見圖153)中的相應鉤1156和C形平臺1158配合,以4更將齒輪箱712,可松 脫地固定於那些其它部件上。由於殼體714,和端蓋1160的對稱屬性,所以該齒輪箱712可以從其 左側被驅動,或者如果反過來翻轉的話,其可以從其右側被驅動,同 時在兩種情況中保持相同的齒輪機械利益。與先前所述的齒輪箱712相 反,其不再需要拆開齒輪箱712,並反過來翻轉齒輪718,、 720,、 722, 以《更完成該任務。提升站圖106和122示出了提升站116'。圖158至160更詳細地示出了提升 站116"之一。通常,建築開口的覆蓋件所用的傳送系統將具有一個或多個提升 站以用來升高和降低蓋。在2003年7月3日提交的美國專利申請 No. 10/613, 657 "用於纏繞繩索的圓筒"(Drum for Wrapping a Cord ) 中對這種提升站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其在此引入作為參考。該申請 描述了提升站116'的許多部件和特徵。因此,下文只詳細描述提升站 116'的改進特徵。
參看圖159和160,提升站116'包括託架1180、纏繞巻軸或圓筒1182 和提升繩索(這些圖中未示出)。
圓筒1182是基本上為圓筒形的元件,其限定了各自的上遊和下遊 端1186、 1188以及旋轉軸1190。圓筒1182包括接近上遊端1186的肩部 1192、第一略帶錐形的圓筒表面部分1194和第二基本上為圓筒形的圓 筒表面部分1196。該第二圓筒表面部分1196可具有非常微小的錐度以 便幫助在製造過程中脫模,而該非常微小的錐度還可幫助將推動繩索 繞團跨過圓筒表面的阻力減至最小,但該第二部分1196的錐形如果有 的話,小於第一略帶錐形的部分1194的錐度。圓筒1182包括接近其下 遊端1188的沿軸向定向的狹縫開口1198,以將提升繩索通過提升繩索 中的擴大部分(如結)固定於圓筒1182上。圓筒1182還包括短軸端1200 (接近上遊端1186)和1202 (接近下遊端1188)以1更在託架1180中旋 轉。
託架1180為帶有各自的第一和第二立壁1204、 1206的細長元件。 第一壁1204限定了槽式開口1208以用於可旋轉地支承圓筒1182的上遊 軸端1200。第二壁1206限定了至通孔1210以用於可旋轉地支承圓筒 1182的下遊軸端1202。該第二壁1206還限定了圓形肩部或凹座1212, 其向內凸出並且在圓筒1182裝配於託架1180上時(參見圖161),在其下 遊端1188處包封著圓筒1182的整個圓周。圓筒1182的肩部1212與外表 面之間的徑向間隙小於一個繩索直徑,這樣就防止了繩索離開圃筒 1182的下遊端落下。
託架1180包括繩索導向器1184,其將繩索送進處定位於圓筒1182 上接近圓筒1182的上遊端1186處。
為了裝配提升站1182,提升繩索的一端首先被固定於狹縫開口 1198上,如前文所述。提升繩索的另一端被送進穿過接近託架1180的 第一壁1204的繩索導向器1184。圓筒1182可旋轉地安裝於託架1180內 部,其中下遊端1188首先插入,以便使得下遊軸端1202被安置在託架 1180的第二壁中的開口1210內部,並且巻軸1182的上遊端1186隨後被 推進託架1180中,以便使得上遊軸端1200咬合於槽式開口 1208中。當 裝配好時,圓筒1182的下遊端1188在肩部1212內部,並且在圓筒1182 的下遊端1188處的表面與肩部1212之間的徑向間隙小於一個提升繩索 直徑。
當操作窗口覆蓋件時,可能遇到障礙物妨礙窗口覆蓋件的一端的
降低。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在機動化窗口覆蓋件中,提升站116'有可 能繼續旋轉以便從相應的圓筒1182上解開相應的提升繩索,即使窗口 覆蓋件已經停止向下運動。在障礙物妨礙窗口覆蓋件的降低時,在窗 口覆蓋件的端部處,不再存在任何張力牽拉提升繩索來保持其從圓筒 1182上正確地解開。提升繩索實際上於是可開始迴繞於圓筒1182上, 並且Z或者原路退回。如果繩索在圓筒的下遊端處從圓筒落下,則改正 這個問題的唯一手段為卸下提升站116'。然而,由於肩部1212至圓筒 1182的表面的徑向間隙小於一個繩索直徑,肩部1212就防止了提升繩 索從圓筒1182的下遊端落下,並且進而防止發生這種問題。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清楚,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 下,可以對如上所述的實施例做出改動。
權利要求
1.一種繩索纏繞設備,包括捲軸,可旋轉地繞著軸安裝並且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框架,限定了相對於所述軸沿軸向固定的繩索發出點;位於所述繩索發出點與所述捲軸之間的導向面,所述導向面相對於所述發出點固定;在一端固定於所述捲軸上的繩索,所述繩索通過所述導向面並且通過所述繩索發出點;其中所述導向面為複合弓形表面,在其與所述繩索發出點沿軸向對齊之處離開所述捲軸沿徑向向外凸出較大距離,並且隨著離開發出點的軸向距離增加而逐漸變細因而離開所述捲軸更小的徑向距離,因此對於所述繩索沿著所述捲軸的所有軸向位置而言,所述繩索從所述繩索發出點跨過所述導向面到所述捲軸的行程近似相等。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繩索在鄰近所述巻 軸的所述第一端處固定於所述巻軸上,並且當所述巻軸沿第一方向旋轉 時,所述繩索從所述第一端開始纏繞於所述巻軸上,其中當繩索朝著所述 第二端前進時,每個新繩索繞團在鄰近先前形成的繞團處並且形成單層螺 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導向面包括如下裝 置,這種裝置用於將所迷繩索引導於所述巻軸上,以便使得所述繩索在沿 著所述巻軸的所有軸向位置上大約與所述軸成直角接近所述巻軸,以防止 發生過纏繞和欠纏繞。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巻軸具有帶螺紋外 表面並且當所述繩索纏繞於所述巻軸上時,所述繩索沿循所述螺紋。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巻軸具有基本上為 截頭圃錐形的外表面部分。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巻軸具有基本上為 圓筒形的外表面部分。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巻軸具有包括基本 上為截頭圃錐形的部分和基本上為圓筒形的部分的外表面。
8. —種繩索驅動器,包括可旋轉地安裝的驅動巻軸; 垂塊重物;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驅動繩索,所述驅動繩索的所述第一端固定於所 述驅動巻軸上,而所述驅動繩索的所述第二端自由懸掛並固定於所迷垂塊 重物上;可旋轉地安裝的絞盤;以及由所述驅動巻軸驅動的負栽;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從所述驅動巻軸延伸至所述絞盤並繼續延伸至所 述垂塊重物,並且繞著所述絞盤纏繞;以及用於在所述驅動繩索在其充分伸展位置及其完全縮回位置之間操作 期間,保持所述驅動繩索始終拉緊於所述垂塊重物與所述絞盤之間的裝 置,即使當提升所述垂塊重物時也是如此。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用於保持所述驅動繩 索拉緊的裝置包括當提升所述垂塊重物時,所述負載引起所述驅動巻軸旋 轉並且所述驅動繩索繞著所述絞盤滑動。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負栽包括窗口覆蓋 件的重量,並且其中在所述垂塊重物上牽拉就會提升所述窗口覆蓋件。
11.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負載包括偏壓彈簧。
12.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裝置包括所迷絞盤, 所迷絞盤具有可從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的旋轉軸,並且其中當位於所 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絞盤能夠自由旋轉,而當位於所述第二位置時,其被 限制旋轉。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在所述垂塊重物上牽拉 引起所述絞盤移動至所述第一位置。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在鬆開所述垂塊重物 時,所述負栽引起所述驅動巻軸旋轉並且引起所述驅動繩索牽拉所述絞盤 至其第二位置。
15.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繩索驅動器,除了所述負栽之外還包括偏 壓裝置,其使所述絞盤朝著其第二位置偏壓。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偏壓裝置為熱塑性 塑料指。
17.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繩索驅動器,還包括被驅動繩索,其與所 述驅動繩索分離並且由所述驅動巻軸驅動。
18.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繩索驅動器,還包括窗口覆蓋件,其包括 底部軌道,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固定於所述底部軌道上。
19.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繩索驅動器,還包括豎向百葉窗,其包括 託架,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固定於所述託架上。
20.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絞盤包括錐形表 面,相對於其旋轉軸成15度至60度之間的角度.
21. 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迷的繩索驅動器,還包括殼體,其可旋轉地支 承著所述絞盤並且限定了上部驅動繩索開口,其中所述上部驅動繩索開口向對齊,以便在所述驅動繩索從所述驅動巻軸纏繞於所述絞盤上時將所述 驅動繩索引導於所述錐形表面上。
22. 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用於在所述第二位 置上限制所述絞盤旋轉的裝置包括所述絞盤可旋轉地安裝於其上的殼 體,所述殼體限定了止動器,並且所述絞盤限定了具有非圓形輪廓的部 分,其在所述絞盤處於所述第二位置時緊靠所述止動器。
23. 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平行於笫 一位置。
24. 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絞盤具有第一和第 二端,並且所述第二位置相對於第一位置歪斜成一定角度,其中所述絞盤 繞著其第一端做樞軸轉動以便從其第一位置移動至其第二位置。
25. 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非圃形輪廓部分位 於所述第 一端與所述錐形表面之間。
26. —種繩索驅動器,包括 可旋轉地安裝的驅動巻軸; 垂塊重物;具有笫一和第二端的驅動繩索,所迷第一端固定於所迷驅動巻軸上, 而所述第二端自由懸掛並固定於所述垂塊重物上; 限定了止動器的絞盤殼體; 可旋轉地安裝於所述絞盤殼體上的絞盤;以及 由所述驅動巻軸驅動的負載;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從所述驅動巻軸延伸至所述絞盤,繞著所述絞盤纏 繞,並繼續延伸至所述垂塊重物;其中所述絞盤包括具有非圓形輪廓的部分並且具有可從第一位置運 動至第二位置的旋轉軸,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容許所述絞盤自由旋 轉,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非圓形輪廓部分緊靠所述止動器並且限制 所述絞盤旋轉,並且其中a. 在所述垂塊重物上牽拉就使所述絞盤移動至其第一位置,b. 鬆開所述垂塊重物就容許所述負栽旋轉所述驅動巻軸並且將所述 絞盤牽拉至其第二位置,以及c. 提升所述垂塊重物就容許所述驅動繩索繞著所述絞盤滑動。
27. 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繩索驅動器,並且還包括被驅動繩索,其 與所述驅動繩索分離並且由所述驅動巻軸沿至少一個方向驅動。
28. 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繩索驅動器,還包括遮光簾,其包括底部 軌道,其中所迷驅動繩索固定於所述底部軌道上,並且其中當驅動繩索繞 著絞盤滑動時,在所述垂塊重物上牽拉就會提升所述底部軌道,提升所述 垂塊重物就容許降低所述底部軌道,而當垂塊重物被鬆開時,鬆開所述垂 塊重物就引起所述底部軌道停止在其所處於的位置。
29. 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繩索驅動器,還包括遮光簾,其包括板條 和傾斜巻軸,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固定於所述傾斜巻軸和所迷遮光簾上,包 括用於傾斜板條打開和關閉的裝置;以及偏壓彈簧,所述偏壓彈簧將所述 傾斜巻軸沿第一方向偏壓,其中在所述驅動繩索上牽拉就使傾斜巻軸沿與 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轉,
30. 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繩索驅動器,還包括豎向百葉窗,其包括 託架組件,其中所述被驅動繩索固定於所述託架組件上,並且其中所述負 載包括偏壓彈簧力。
31. 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繩索驅動器,還包括輥簾,其包括由所述 驅動繩索驅動的轉子軌道。
32. 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在所述垂塊重物上牽拉 就會縮回所述輥簾,鬆開所述垂塊重物就將所述輥簾鎖定就位,而提升所 述垂塊重物就容許所述輥簾延伸。
33. —種窗口覆蓋件所用的杆致動器,包括限定了末端開口的空心內表面的把手,所述內表面包括向內凸出的橋 接件;以及沿縱向延伸的杆,其具有C形橫截面,限定了內表面和外表面,其中 所述杆的所述外表面在所述把手的所述內表面內部滑動,並且其中所述杆 限定了沿縱向延伸的狹縫,所述狹縫在所述把手在所述杆上方滑動時跨騎 所述橋接件。
34.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杆致動器,還包括用於 延伸和縮回窗口覆蓋件的驅動繩索,其中所述把手固定於所述驅動繩索 上。
35. 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杆致動器,其中所述杆 的所述外表面限定了多個沿縱向延伸的肋。
36.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杆致動器,其中所述杆 由具有不同硬度的至少兩種材料製成,其中鄰近所述橋接件的材料的硬度 低於鄰近所述把手的所述圓筒形表面的材料的硬度.
37. —種繩索驅動器所用的制動機構,包括 驅動巻軸殼體;繞著第一旋轉軸可旋轉地安裝於所述殼體上的驅動巻軸;盤簧,具有縱軸,所述彈簧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並且限定了內表面,其中所述內表面包圍著所述驅動巻軸的至少一部分;用於將所述彈簧的所述第一端相對於所述驅動巻軸殼體固定以防旋轉的裝置;鎖定彈簧槓桿臂,其使所述彈簧的所述第二端繞著所述縱軸旋轉,其 中所迷第二端沿一個方向的旋轉引起所述彈簧的所述內表面直徑增加,鬆開所述驅動巻軸,而所述第二端沿相反方向的旋轉引起所述彈簧的所述內 表面直徑減少,卡住所述驅動巻軸。
38. —種建築開口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驅動器,包括 限定了長度和第一非圓形橫截面輪廓的杆; 安裝於所述杆上以便隨著所述杆旋轉的巻軸;以及 在鄰近所述巻軸處安裝於所述杆的一部分上方的至少一個套筒部 分,其中所述套筒部分限定了第二橫截面輪廓,其中其內部幾何形狀與所 述第一橫截面輪廓嚴格匹配。
39. 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驅動器,其中所述杆在 其輪廓中具有V形凹槽並且所述套筒具有適配於所述凹槽中的V形突出部 分。
40. —種建築開口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驅動器的齒輪箱,包括 具有左右端壁並且限定了空腔的殼體;第一齒輪,安裝於所述空腔內部以便繞著第一旋轉軸沿第一和第二方 向旋轉;第二齒輪,也安裝於所述空腔內部以便繞著第 一旋轉軸沿所述第 一和 第二方向旋轉;以及雙齒輪,安裝於所述空腔內部以便繞著第二旋轉軸沿第三和第四方向 旋轉,所述雙齒輪限定了設計成用於與所迷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一齒輪部分 並且限定了設計成用於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部分,並且其中所 述第一齒輪、所述笫二齒輪和所述歡齒輪可以在所述殼體中翻轉反過來以 便使得所述殼體完全可逆並且可以從任一端驅動。
41. 根據權利要求40所述的建築開口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驅動器的齒輪箱,其中所述左、右端壁互為鏡像。
42. —種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包括可膨脹材料,可沿笫一方向運動以便延伸過開口並且沿第二相反方向 運動以便縮回;繩索驅動器,包括可旋轉地安裝的驅動巻軸和具有固定於所述驅動巻 軸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驅動繩索,其中在所述驅動繩索的第二端上牽拉 就引起所述驅動巻軸沿縮回方向旋轉,這樣就縮回所述可膨脹材料,並且 其中當所述可膨脹材料延伸過開口時,所述驅動巻軸沿相反的延伸方向旋 轉> 從而將所述驅動繩索纏繞於所述驅動巻軸上;所述驅動巻軸上的負載,施加力以便使所述驅動巻軸沿所述延伸方向 旋轉;限定了止動器的絞盤殼體;以及 可旋轉地安裝於所述絞盤殼體上的絞盤;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從所述驅動巻軸延伸至所述絞盤,繞著所述絞盤纏 繞,並繼續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絞盤包括具有非圓形輪廓的部分並且具有可從第一位置運 動至第二位置的旋轉軸,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容許所述絞盤自由旋 轉,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非圓形輪廓部分緊靠所述止動器並且限制 所述絞盤旋轉,並且其中a. 在所述第二端上牽拉就使所述絞盤移動至其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絞 盤能夠自由旋轉,因此進一步在所述第二端上牽拉就引起所述驅動繩索從 所述驅動巻軸上解開,從而沿縮回方向移動所述驅動巻軸並且縮回所述可 膨脹材料,b. 鬆開所述第二端就引起所述絞盤移動至其第二位置,以及c. 提升所述第二端就容許所述驅動繩索繞著所述絞盤滑動,因此所述負栽引起所述驅動巻軸沿延伸方向旋轉,從而將所述驅動繩索纏繞於所述 驅動巻軸上。
43. 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負載包括所 述可膨脹材料的重量。
44. 根據權利要求43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可膨脹材料為簾。
45. 根據權利要求43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可膨脹材料 為水平遮簾。
46. 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可膨脹材料 為豎向遮簾,並且所述負載包括彈簧力。
47. 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還包括封裝著所述驅動繩索的第二端的杆和固定於所述驅動繩索的所述第二端上的杆把手。
48. 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還包括固定於所述驅動繩索的第二端上的垂塊重物。
49. 根據權利要求48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垂塊重物足 夠重以便防止驅動繩索繞著絞盤滑動。
50. 根據權利要求48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垂塊重物的重量並不足以防止驅動繩索繞著絞盤滑動,而是容許驅動繩索按照緩慢、 受控的方式繞著絞盤滑動。
51. 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還包括閘,所述閘提 供了作用於所述繩索上的負載以便防止所述繩索放開所述絞盤。
52. 根據權利要求51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閘包括鎖定爪。
53. 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還包括空心杆,其中 所述繩索的第二端延伸穿過所述空心杆,並且還包括可相對於所述杆運動 的杆把手,其中所述繩索的所述第二端固定於所述杆把手上,並且其中所 述杆把手與所述杆之間的摩擦提供了足夠的制動力來防止繩索放開絞 盤。
54. —種阻力閘,包括 殼體;巻軸,安裝成相對於所述殼體繞著第一旋轉軸沿第一和第二方向旋轉 並且限定了巻軸表面;以及盤簧,具有第一和第二端並且限定了彈簧表面,其中所述彈簧表面安 裝成與所述巻軸表面接觸,所述彈簧的第二端相對於所迷殼體固定,並且 當所述彈簧的所述第 一端沿所述第 一方向運動以便容許所述巻軸克服鬆開轉矩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轉時,所述彈簧表面膨脹,並且當所述彈簧的所 述第一端沿所述笫二方向運動以便容許所述巻軸克服滑動轉矩沿所述第 二方向旋轉時,所述彈簧表面收縮。
55. 根據權利要求54所述的阻力閘,其中所述彈簧表面為內表面並且 所述巻軸表面為外表面。
56. 根據權利要求55所述的阻力閘,其中所述鬆開轉矩小於所述滑動轉矩。
57. 根振權利要求55所述的阻力閘,其中所述巻軸表面限定了至少一 個凹槽以便潤滑所述巻軸表面。
58. 根據權利要求55所述的阻力閘,其中所述彈簧的所述第二端還限 定了巻,並且所述殼體限定了具有較大與較小直徑開口部分的開口,其中 所迷彈簧的所述第二端延伸穿過所述開口 ,其中所述巻在所述殼體外部以便將所述笫二端可鬆脫地固定於所述殼體上,
59. —種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包括 可膨脹材料,可運動以便延伸過開口並且縮回;繩索驅動器,包括驅動巻軸,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驅動巻軸繞著軸可旋轉地安裝;驅動繩索,具有固定於所述驅動巻軸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在所 述驅動繩索的第二端上牽拉就引起所述驅動輥沿第一方向旋轉,從所述驅 動巻軸上解開所述驅動繩索,並且其中所述驅動巻軸沿相反方向旋轉就將 所述驅動繩索纏繞於所述驅動巻軸上,可鬆脫的閘,其防止所述驅動巻軸沿所述相反方向旋轉; 框架,限定了相對於所述軸沿軸向固定的繩索發出點; 位於所述繩索發出點與所述驅動巻軸之間的導向面,所述導向面相對 於所述發出點固定;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在所述導向面上方穿過所述繩索發出點從所述驅 動巻軸延伸;其中所述導向面為複合弓形表面,在其與所述繩索發出點沿軸向對齊 之處離開所述巻軸沿徑向向外凸出較大距離,並且隨著離開發出點的軸向 距離增加而逐漸變細而離開所述巻軸更小的徑向距離,因此對於所述繩索 沿著所述巻軸的所有軸向位置而言,所述繩索從所述繩索發出點跨過所述 導向面到所述巻軸的行程近似相等。
60. 根據權利要求59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閘包括 限定了止動器的絞盤殼體;以及可旋轉地安裝於所述絞盤殼體上的絞盤;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在所述導向面上方穿過所述發出點從所述驅動巻 軸延伸至所述絞盤,繞著所述絞盤纏繞,並繼續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絞盤包括具有非圓形輪廓的部分並且具有可從第 一位置運 動至第二位置的旋轉軸,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容許所述絞盤自由旋 轉,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迷非圓形輪廓部分緊靠所迷止動器並且限制 所述絞盤旋轉。
61.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導向面包括如下 裝置,這種裝置用於將所述繩索引導於所述巻軸上,以便使得所述繩索在 沿著所述巻軸的所有軸向位置上與所迷軸成介於80度與100度之間的角度 接近所述巻軸。
62.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巻軸具有無螺紋 的外表面。
63. 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偏壓彈簧增加了負栽。
64. 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偏壓彈簧降低了負。
65.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時的所 述絞盤的軸平行於在所述第二位置時的所述絞盤的軸。
66.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繩索驅動器,其中所述絞盤的一端比所述 絞盤的另 一端受到更多限制以防徑向運動,因此在所述第 一位置的所述絞 盤的軸相對於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絞盤的軸傾斜成一定角度。
67. 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驅動器,其中所述杆和 套筒由拉擠玻璃纖維製造。
68. —種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包括 可膨脹材料,可運動以便延伸過開口並且縮回;繩索驅動器,包括驅動巻軸,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繞著軸可旋轉地安裝;驅動繩索,具有固定於所述驅動巻軸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在所 述驅動繩索的第二端上牽拉就引起所迷驅動輥沿第一方向旋轉,從所述驅 動巻軸上解開所述驅動繩索,並且其中所述驅動巻軸沿相反方向旋轉就將所述驅動繩索纏繞於所述驅動巻軸上;其中所述驅動巻軸沿膨脹和縮回方 向中的至少 一個驅動所述可膨脹材料; 限定了止動器的絞盤殼體;以及絞盤,安裝於第一和第二軸端上以便繞著絞盤的旋轉軸在所述絞盤殼 體上旋轉,其中所述絞盤可從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 位置上,容許所述絞盤自由旋轉,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上,其緊靠所述止動 器並且限制旋轉,其中當所述絞盤從所述第一位置運動至所述笫二位置 時,所述軸端之一比另一個運動更大距離,因此在所述絞盤處於第二位置 時的絞盤軸相對於所述絞盤處於所述第二位置時的所述絞盤軸傾斜成一 定角度;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從所述驅動巻軸延伸至所述絞盤,繞著所述絞盤纏 繞,然後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69. 根據權利要求68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還包括被驅動繩索,其固定於所述可膨脹材料上並且由所述驅動巻軸驅動。
70. —種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包括 可膨脹材料,可運動以《更延伸過開口並且縮回; 包括驅動巻軸的繩索驅動器,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繞著軸可旋轉地安裝並且驅動所述可膨脹材料;驅動繩索,具有固定於所述驅動巻軸上的第一端和笫二端,其中在所 述驅動繩索的第二端上牽拉就引起所述驅動輥沿笫一方向旋轉,從所述驅 動巻軸上解開所述驅動繩索,並且其中所述驅動巻軸沿相反方向旋轉就將 所述驅動繩索纏繞於所述驅動巻軸上;被驅動繩索,其與所述驅動繩索分離,所述被驅動繩索固定於所述可 膨脹材料上並且由所述驅動巻軸驅動;限定了止動器的絞盤殼體;以及可旋轉地安裝於所述絞盤殼體上的絞盤;其中所述絞盤可從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 上,其可在所述殼體上旋轉,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上,其緊靠所述止動器並 且限制旋轉;並且其中所述驅動繩索從所述驅動巻軸延伸至所述絞盤,繞著所述絞盤纏 繞,然後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71. 根據權利要求59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可鬆脫閘包 括絞盤和繞著所述絞盤纏繞的所述驅動繩索。
72. 根據權利要求59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可鬆脫閘包括阻力閘,其包括安裝在閘巻軸上方的彈簧。
73. 根據權利要求59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迷可鬆脫閘包 括可繞樞軸轉動的鎖定爪。
74.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杆致動器,其中所述杆 包括嵌套的內側和外側構件,所述內側和外側構件兩者都具有C形橫截面,其中所述向內凸出的橋接件容放於內側構件內部。 ,
75. 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杆致動器,^中所述C 形橫截面限定了兩個端,並且還包括從所迷端部之一朝著另一個所述端部 凸出的撓性指,其中所述撓性指撓曲以便容許把手的橋接件經過。
76. 根據權利要求75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杆致動器,其中所述撓 性指為分離式件,咬合於所述端部之一上。
77. 據權利要求75所述的窗口覆蓋件所用的杆致動器,其中所述撓性 指為所述C形橫截面杆的整體式零件並且與所述杆共擠塑,其由比所述杆的其餘部分更易彎曲的材料製造。
78. 根據權利要求68所述的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其中所述驅動繩索由 復絲極高分子量聚乙烯製造。
79. —種繩索纏繞設備,包括託架,限定了第一和第二端以及下部繩索入口;安裝於所述託架上的巻軸,所述巻軸具有用於容放繩索的外表面以及 分別安裝於所述託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上的第 一和第二軸端,所述軸端 限定了旋轉軸並且具有比巻軸的外表面更小的直徑;以及位於所述託架的第二端上的沿軸向凸出的環,其形成了包圍著所述巻 軸的笫二端的外表面的凹座。
80. 根據權利要求79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託架在鄰近其第 一端處限定了繩索入口導向器。
81. 根據權利要求80所述的繩索纏繞設備,其中所述巻軸的外表面基 本上為圃筒形,所述巻軸的第一端包括略帶錐形的截頭圓錐形部分並且末 端為沿徑向向外凸出的法蘭,並且所迷繩索入口導向器沿軸向與所述略帶 錐形截頭圃錐形部分對齊。
全文摘要
一種用來將線性運動轉變為圓周運動的繩索驅動器機構用於建築開口的覆蓋件。在驅動繩索上拉動使得驅動輥沿一個方向旋轉,而外部負載使得驅動輥沿相反方向旋轉。使用各種控制來在繩索上提供制動力。某些實施例包括有絞盤。
文檔編號E06B9/322GK101128141SQ200480020502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16日
發明者D·E·弗拉塞, R·E·費希爾三世, R·安德森, S·R·哈亞雷 申請人:亨特道格拉斯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