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及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的製造方法
2023-04-27 19:17:06 1
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及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及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創新點是:包括一種基于波紋金屬薄板結構的吸熱板芯、一種超導混合傳熱工質、透明蓋板、保溫材料層和外框。本實用新型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具有結構緊湊、傳熱效率高、壓損小、重量輕巧、安裝靈活、承壓性高、抗凍、防結垢、耐腐蝕、使用壽命長以及低成本等特點,非常適合與建築相結合。通過採用混合超導熱媒作為傳熱工質,該太陽能集熱器在低溫下仍舊正常運行,大大提升了其熱利用效率和使用範圍,拓寬了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的應用途徑,廣泛適用於民用建築及工業廠房等太陽能集熱場合。
【專利說明】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及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中低溫的太陽能集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及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
【背景技術】
[0002]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生活用水加熱、遊泳池加熱、工業用水加熱、建築物採暖與空調等諸多領域。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主要由透明蓋板、吸熱板芯、隔熱層和外殼框架等幾部分組成,其中平板型吸熱板芯是太陽能熱利用的核心部件。
[0003]當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工作時,太陽輻射穿過透明蓋板後,投射在吸熱板芯上,被吸熱板芯吸收並轉換成熱能,然後將熱量傳遞給吸熱板芯內的傳熱工質,使傳熱工質的溫度升高,作為集熱器的有效能量輸出。
[0004]吸熱板芯是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內吸收太陽輻射能並向傳熱工質傳遞熱量的部件,其基本上是平板形狀。為增加吸熱板的熱性能,往往在吸熱板芯表面噴刷吸熱塗層。在平板形狀的吸熱板上,通常都布置有排管和集管。排管是指吸熱板縱向排列並構成流體通道的部件;集管是指吸熱板上下兩端橫向連接若干根排管並構成流體通道的部件。吸熱板芯的材料種類很多,有銅、鋁合金、銅鋁複合、不鏽鋼、鍍鋅鋼、塑料、橡膠等。吸熱板芯主要結構形式及其各自的優缺點闡述如下:
[0005](I)管板式吸熱板芯是將排管與平板以一定的結合方式連接構成吸熱條帶,然後再與上下集管焊接成吸熱板。這是目前國內外使用比較普遍的吸熱板結構類型。由於這種板芯的排管是圓形,它與吸熱板的接觸是一條線,因此接觸面小、接觸熱阻大,傳熱效率低。
[0006](2)翼管式吸熱板芯是利用模子擠壓拉伸工藝製成金屬管兩側連有翼片的吸熱條帶,然後再與上下集管焊接成吸熱板。吸熱板材料一般採用鋁合金。翼管式吸熱板芯的優點:熱效率高,管子和平板是一體,無結合熱阻,耐壓能力強。缺點是工藝複雜,材料用量大,工藝要求管壁和翼片都有較大的厚度以增加肋片導熱係數,動態特性差,吸熱板芯有較大的熱容量、自身溫升大。
[0007](3)扁盒式吸熱板芯是將兩塊金屬板分別模壓成型,然後再焊接成一體構成吸熱板,吸熱板材料可採用不鏽鋼、鋁合金、鍍鋅鋼等。通常,流體通道之間採用點焊工藝,吸熱板四周採用滾焊工藝。扁盒式吸熱板的優點:熱效率高,管子和平板是一體,無結合熱阻;不需要焊接集管,流體通道和集管採用一次模壓成型。缺點:焊接工藝難度大,容易出現焊接穿透或者焊接不牢的問題;耐壓能力差,焊點不能承受較高的壓力;動態特性差,流體通道的橫截面大,吸熱板有較大的熱容量、自身溫升大。
[0008](4)蛇管式吸熱板芯是將金屬管彎曲成蛇形,然後再與平板焊接構成吸熱板芯。吸熱板材料一般採用銅,焊接工藝可採用高頻焊接或超聲焊接。蛇管式吸熱板的優點:不需要另外焊接集管,減少洩漏的可能性;耐腐蝕,耐壓能力強。缺點:接觸熱阻大,肋片導熱效率低;板芯沿工質流動方向溫度分布不均勻;串聯流道流動阻力大、流動壓損大;曲線焊縫工藝難度大。[0009]平板型太陽能集熱板芯通常採用水或丙酮等作為傳熱工質,其易結凍和在低溫下運行效率差等問題長期存在於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中,該技術缺陷一直阻礙著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在溫帶地區的冬季及部分嚴寒地區的使用,因此研發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傳熱效率高、壓損小、低溫運行性能優越的吸熱板芯及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勢在必行。
實用新型內容
[0010]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傳熱效率高、壓損小、低溫運行性能優越的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
[001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12]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其創新點在於:所述吸熱板芯為由兩片平行設置的金屬薄板通過全密封焊接構成,具有一個換熱介質紊流通道,以及具有至少一個與換熱介質流道連通的工質進口和至少一個與換熱介質流道連通的工質出口 ;所述兩片平行設置的金屬薄板包括上端的平滑金屬薄板和下端的波紋金屬薄板;所述平滑金屬薄板表面鍍有複合太陽能吸熱塗層,所述波紋金屬薄板內側表面衝壓成型有導流凸起或凸筋。
[001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波紋金屬薄板為鼓泡式波紋,所述波紋金屬薄板內側面衝壓成型有若干排均勻分布的球形導向凸起,相鄰兩排的球形導向凸起錯開設置。
[0014]進一步的,所述波紋金屬薄板的導向凸起為球體、圓柱、圓錐、多面體、長方體。
[0015]進一步的,所述波紋金屬薄板導向凸起的排列形狀為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梯形、菱形。
[001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波紋金屬薄板為直條形波紋,波紋金屬薄板的內側面衝壓成型有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直條形導流凸筋,導流凸筋自進液側向出液側設置,且所述相鄰兩排導流凸筋的流道口錯開設置。
[001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波紋金屬薄板為人字形波紋,波紋金屬薄板的內側面自衝壓成型有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人字形導流凸筋,導流凸筋進液側向出液側,所述相鄰排導流凸筋的流道口錯開設置。
[0018]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超薄超導式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創新點在於:包括透明蓋板、吸熱板芯、保溫層、超導混合傳熱工質和外框;所述透明蓋板、吸熱芯板及保溫層從上至下依次平行設置。
[0019]透明蓋板材料是厚度為3?5mm的超白低鐵鋼化玻璃或超白低鐵布紋鋼化玻璃。一般情況下,在我國南方地區採用單層透明蓋板,在我國北方地區,宜採用雙層透明蓋板。透明蓋板與吸熱板芯之間的距離應大於20mm以獲得平板夾層內最佳空氣自然對流換熱。保溫材料可採用酚醛泡沫、巖棉、玻璃棉、聚氨酯、聚苯乙烯等。隔熱層的厚度應根據選用的材料種類、集熱器的工作溫度、使用地區的氣候條件等因素來確定。材料的導熱係數越大、集熱器的工作溫度越高、使用地區的氣溫越低則隔熱層的厚度就要求越大。一般來說,底部隔熱層的厚度選用30?50mm,側面隔熱層的厚度與之大致相同。外殼的材料有鋁合金、不鏽鋼板、碳鋼板、塑料、玻璃鋼等。為了進一步提高外殼的密封性,可採用0.4?0.8mm的鋁合金或碳鋼板一次模壓成型工藝。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總體厚度最低約為55mm,比傳統平板太陽能集熱器變薄了近30%。
[0020]優選的,所述吸熱板芯的平滑金屬板面向透明蓋板,波紋金屬板貼向保溫層。[0021]進一步的,所述超薄超導式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還包括一個用於安裝透明蓋板、吸熱板芯和保溫層的金屬外框,所述金屬外框由側框和側框底端的背框構成,透明蓋板固定在金屬外框的側框頂部內,並與吸熱板芯之間留有空氣保溫層,所述金屬外框的側框與背框可整體成形,也可以採用分體式,由螺栓或卡扣連接固定。
[0022]進一步的,所述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通過連接管件依次串聯或並聯構成換熱陣列。
[0023]進一步的,所述超導混合傳熱工質的主要成分為1,3-丙二醇、水和少量防腐劑,所述傳熱工質各主要成分需按5:4.5:0.5的比例進行混合,所述傳熱工質適用於中低溫太陽能集熱器,運行溫度範圍為-30°C至105°C,工作溫度可根據主要成分不同的混合比例進行調整。
[0024]進一步的,所述傳熱工質的成分還可為甲醇或乙二醇或丙酮與水和防腐劑的混合物。
[002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6](I)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是由一片平滑金屬薄板和一片具有不規則波紋表面的波紋金屬薄板平行重疊組成,板片之間形成不等截面的紊流通道,通過流道的傳熱與吸熱板芯的塗層表面直接進行熱量交換,減少換熱熱阻,增加總體換熱效率。吸熱板芯自具排管與集管功能,可自動均勻分配工質進行換熱,減少材料用量和板芯重量,且完全消除了接觸熱阻的影響。吸熱板芯全密封焊接而成,承壓性能高。板芯內多處並聯流動阻力小,壓損小。在相同壓力損失情況下,其傳熱係數比管板式集熱結構高出3-5倍,熱回收率可高達90%以上。
[0027](2)波紋板片通常由厚度為0.5?3_的不鏽鋼、鋁合金、銅等薄板衝制而成,可以任意定製規格尺寸。其換熱係數高、壓損小、高承壓、耐腐蝕,且生產工藝簡單,標準生產化程度高,成本低廉。通過使用各種不同形式的磨具可將金屬薄板壓成形狀各異的波紋,並在波紋板片的兩個角上開有四個角孔,作為工作介質的進出口通道。金屬薄板的波紋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紋、直條波紋、橫直波紋、梯形平直波紋、曲折形波紋和鼓泡型等。這些波紋設計構成了複雜的流道,使得工作介質在波紋板間流道內呈旋轉三維流動,能在較低的雷諾數下產生紊流,所以該集熱結構的傳熱係數較高。兩個薄板片採用全焊接工藝密封工藝焊接而成(如氬弧焊),不採用任何非金屬密封材料,因而有較高的耐溫、耐壓性能,可適用的工作溫度和壓力範圍非常廣泛。此外由於薄板均採用金屬衝壓加工而成,標準化生產程度高,大規模生產的價格比管板式約低40%-60%。
[0028](3)傳熱工質防凍能力強,即使在易出現霜凍(_30°C)的寒冷地區都正常運行。傳熱工質比熱容大、換熱能力強,即便在_20°C情況下,比熱容依然有3.02-3.62 kJ/kg-K ;在100°C的情況下,比熱容高達3.41-3.81 kJ/kg-K。傳熱工質防腐蝕保護性強,板芯材料可選擇範圍廣泛。傳熱工質防結垢能力強,對板芯材料幾乎無任何化學反應,不產生油泥等懸浮雜質堵塞管路。傳熱工質具有低降解性特點,防空曬能力強,增加集熱器的使用壽命。傳熱工質主要成分1,3-丙二醇可由快速生產的農植物中提煉,如以玉米為原料的可再生生物轉化生產技術,擺脫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0029](4)保溫材料能夠減少金屬薄板式換熱器向四周環境散失熱量,以提高組件的集熱效率。保溫材料需要導熱係數小、不吸水、有一定的硬度等特點,厚度一般為3-5釐米。常用的保溫材料有聚苯乙烯、聚氨脂等。保溫材料可根據工作介質不同的進出口管徑進行開孔。
[0030](5)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具有結構緊湊、傳熱效率高、壓損小、重量輕巧、安裝靈活、承壓性高、抗凍、防結垢、耐腐蝕、使用壽命長以及低成本等特點。通過採用混合超導熱媒作為傳熱工質,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在低溫下仍舊正常運行,大大提升了集熱器的熱效率和使用範圍。此外無論從整體外形、重量、厚度及結構強度等方面,該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均更適合與建築相結合,拓寬了其應用途徑,廣泛適用於民用建築及工業廠房等太陽能集熱場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為本實用新型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的正面示意圖。
[0032]圖2本實用新型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的背面示意圖。
[0033]圖3為本實用新型超薄吸熱板芯三維組裝圖。
[0034]圖4為凸起波紋交錯排列的吸熱板芯的背面示意圖。
[0035]圖5為凸起波紋排列呈長方形的吸熱板芯的背面示意圖。
[0036]圖6為凸起波紋排列呈平行四邊形的吸熱板芯的背面示意圖。
[0037]圖7為凸起波紋排列呈橢圓形的吸熱板芯的背面示意圖。
[0038]圖8為凸起波紋呈球體的吸熱板芯的三維示意圖。
[0039]圖9為凸起波紋呈尺寸各異球體的吸熱板芯的三維示意圖。
[0040]圖10為凸起波紋呈圓柱體的吸熱板芯的三維示意圖。
[0041]圖11為凸起波紋呈正方體的吸熱板芯的三維示意圖。
[0042]圖12為凸起波紋呈圓錐體的吸熱板芯的三維示意圖。
[0043]圖13為凸起波紋呈多面體的吸熱板芯的三維示意圖。
[0044]圖14為凸起波紋呈球體的吸熱板芯的平面剖視圖。
[0045]圖15為凸起波紋呈圓柱體的吸熱板芯的平面剖視圖。
[0046]圖16為凸起波紋呈正方體的吸熱板芯的平面剖視圖。
[0047]圖17為凸起波紋呈圓錐體的吸熱板芯的平面剖視圖。
[0048]圖18為凸起波紋呈多面體的吸熱板芯的平面剖視圖。
[0049]圖19為凸筋波紋呈直條的吸熱板芯的平面剖視圖:垂直平行流道。
[0050]圖20為一種凸筋波紋呈直條的金屬薄板式換熱器平面圖:垂直曲折流道
[0051]圖21為一種凸筋波紋呈直條的金屬薄板式換熱器平面圖:水平曲折流道
[0052]圖22為一種凸筋波紋呈人字形直條的金屬薄板式換熱器平面圖:人字形流道
[0053]圖23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前視圖.[0054]圖24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側視圖。
[0055]圖25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背視圖
[0056]圖26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俯視圖。
[0057]圖27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三維組裝示意圖。
[0058]圖28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部件組裝示意圖。
[0059]圖29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聯接方式示意圖。[0060]圖30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的另一聯接方式示意圖。
[0061]圖中,1-超薄超導式平板太陽能集熱器,2-玻璃蓋板,3-側框,4-背框,5-傳熱工質出口,6-保溫材料,7-波紋金屬薄板式吸熱板芯,8-傳熱工質進口,9-波紋金屬薄板,10-平滑金屬薄板,11-太陽能吸熱塗層,12-導向凸起或凸筋,13-工質流道,14-垂直平行流道,15-垂直長條凸筋,16-垂直曲折流道,17-水平曲折流道,18-水平長條凸筋,19-人字形流道,20-人字形凸筋,a_進口,b_出口,C-坡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6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詳細說明。
[0063]參閱圖1-1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7,由平滑金屬薄板10和波紋金屬薄板9平行設置,平滑金屬薄板10外側表面鍍有複合太陽能吸熱塗層11,波紋金屬薄板9內側表面衝壓成型出導流凸起或凸筋12。為能在較低的雷諾數下產生紊流,提高吸熱芯7的換熱效率,其平面金屬板體的兩片金屬薄板中,一片為無波紋平面薄板10,另一片為在內側表面衝壓成型出導流凸起或凸筋12的波紋狀薄板9。
[0064]本實用新型中的金屬薄板式吸熱芯7整體不採用任何非金屬密封材料;波紋板片由厚度為0.5?3_的不鏽鋼、鋁、鈦、鑰等薄板衝制而成,可以任意根據需求定製幾何尺寸,並通過使用不同形式的磨具壓成形狀各異的波紋。
[0065]平滑金屬薄板10和波紋金屬薄板9通過全密封焊接構成,具有多個換熱介質紊流通道13,以及具有至少一個與換熱介質流道連通的工質進口 8和至少一個與換熱介質流道連通的工質出口 5。波紋金屬薄板9具有導向凸起波紋12,其排列形狀可以為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梯形、菱形以及其他不規則排列設置。波紋金屬薄板9的導向凸起波紋12由內板表面衝壓成型,凸起形狀可為球體、圓柱、圓錐、多面體、長方體以及其他不規則幾何形狀體。板芯內換熱介質紊流通道13亦根據凸起的形狀和分布排列不同而有多重選擇。
[0066]本技術人員應當了解,這裡波紋狀薄板9的紋路僅僅是示意性的,不是局限性的。如圖18?20所示,波紋狀薄板為的紋路也可以是直條形波紋,具體為:波紋狀薄板9的內側面自進液側向出液側衝壓成型有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直條形導流凸筋15,且相鄰排導流凸筋的流道口或平行設置或錯開設置,這裡的直條形導流凸筋可以根據安裝需求平行或垂直設置。該具有垂直或平行直條形導流凸筋的波紋狀薄板9與無波紋平面薄板10焊接後形成換熱介質紊流通道14或換熱介質紊流通道16或換熱介質紊流通道17。
[0067]另外,如圖21所示,波紋狀薄板9也可以為人字形波紋,具體為:波紋狀薄板9的內側面自進液側向出液側衝壓成型有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人字形導流凸筋19,相鄰排導流凸筋的流道口錯開設置,進而形成換熱介質紊流通道18。
[0068]如圖22-25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基於上述吸熱板芯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包括玻璃蓋板2、邊框3、背框4、保溫材料6、吸熱板芯7、工質循環進口 8和出口 5。
[0069]具體的:玻璃蓋板2、吸熱板芯7、保溫材料6、背框4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設置於邊框3中。為提高換熱效率,透明蓋板與吸熱板芯之間留有一段空氣保溫層,吸熱芯7緊貼保溫材料層6並壓緊置於背框4上。本實施例中,金屬薄板式吸熱芯7和保溫材料層6為矩形,工質進口 8和工質出口 5為圓形,分別有兩個開在矩形的四角直角處。[0070]金屬薄板式換熱器可通過連接管件依次串聯或者並聯構成換熱陣列。圖26給出了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陣列的水平串聯和垂直串聯聯接方式,其通過使用標準的管路連接件20連接構成換熱矩陣。
[0071]在實際運行中,傳熱工質各主要成分可按一定比例進行混合得到適宜在該氣候環境中使用的工質。傳熱工質成分為1,3_丙二醇、水和少量防腐劑,傳熱工質各主要成分需按5:4.5:0.5的比例進行混合;傳熱工質適用於中低溫太陽能集熱器,運行溫度範圍為-30°C至105°C,工作溫度可根據主要成分不同的混合比例進行調整;傳熱工質熱力學屬性根據主要成分不同的混合比例存在一定變化範圍;傳熱工質防腐蝕保護性強,板芯材料可選用的金屬材料如銅、鋁合金、銅鋁複合、不鏽鋼、鍍鋅鋼等;所述傳熱工質中的防腐劑為中性有機羧酸,不含磷酸鹽,硼酸鈉、亞硝酸鹽或者胺類。
[0072]超導混合傳熱工質還可以為甲醇或乙二醇或丙酮與水和防腐劑的混合物。
[0073]混合工質中水的比例越高,綜合傳熱性能越強,但工作溫度下限上升;反之混合工質中水的含量越少,工作溫度下限降低,但綜合傳熱性能減弱。
[0074]太陽能集熱器的工作原理簡述為:當太陽輻射穿過透明蓋板後,投射在吸熱板芯上,絕大部分能量被吸熱板芯吸收並轉換成熱能(少部分能量以熱量或者光反射等形式損失掉),然後將熱量傳遞給吸熱板芯內的超導傳熱工質,使傳熱工質的溫度升高,作為集熱器的有效能量輸出。此為太陽能熱水器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其特徵在於:所述吸熱板芯為由兩片平行設置的金屬薄板通過全密封焊接構成,具有一個換熱介質紊流通道,以及具有至少一個與換熱介質流道連通的工質進口和至少一個與換熱介質流道連通的工質出口 ;所述兩片平行設置的金屬薄板包括上端的平滑金屬薄板和下端的波紋金屬薄板;所述平滑金屬薄板表面鍍有複合太陽能吸熱塗層,所述波紋金屬薄板內側表面衝壓成型有導流凸起或凸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其特徵在於:所述波紋金屬薄板為鼓泡式波紋,所述波紋金屬薄板內側面衝壓成型有若干排均勻分布的尺寸規格相同或者相異球形導向凸起,相鄰兩排的球形導向凸起錯開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其特徵在於:所述波紋金屬薄板的導向凸起為球體、圓柱、圓錐、多面體、長方體;所述波紋金屬薄板導向凸起的排列形狀為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梯形、菱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其特徵在於:所述波紋金屬薄板的內側面設置有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導流凸筋,所述導流凸筋的自進液側向出液側設置,且相鄰兩排導流凸筋的流道口錯開設置;所述導流凸筋為直條形或人字形。
5.一種基於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透明蓋板、吸熱板芯、保溫層和外框;所述透明蓋板、吸熱芯板及保溫層從上至下依次平行設置,且所述吸熱板芯的平滑金屬板面向透明蓋板,波紋金屬板貼向保溫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於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超薄超導式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還包括一個用於安裝透明蓋板、吸熱板芯和保溫層的金屬外框,所述金屬外框由側框和側框底端的背框構成,透明蓋板固定在金屬外框的側框頂部內,並與吸熱板芯之間留有空氣保溫層。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於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外框的側框與背框可整體成形,也可以採用分體式,由螺栓或卡扣連接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於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通過連接管件依次串聯或並聯構成換熱陣列。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於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吸熱芯板內填充超導混合傳熱工質,其成分為1,3-丙二醇、水和防腐劑的混合物,其中1,3-丙二醇、水和防腐劑均按照5:4.5:0.5的重量比混合,所述防腐劑為中性有機羧酸。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於超薄超導式吸熱板芯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超導混合傳熱工質還可以為甲醇或乙二醇或丙酮與水和防腐劑的混合物。
【文檔編號】F24J2/46GK203671950SQ201420005619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6日
【發明者】張行星, 許鷹, 徐吉浣, 趙旭東 申請人:南通星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