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趙雲墓是真的嗎(四川發現趙雲墓)
2023-04-17 08:38:34
四川發現趙雲墓,為何千年以來無人敢盜?趙雲身為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為何他的墓葬千百年來沒有人敢去盜掘?
關於沒有人敢去盜掘趙雲墓的說法有三種,其中不缺乏一些神神鬼鬼的迷信說法。
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趙雲墓,有靈蛇世代守護,沒有人敢近身。
相傳在過去有一夥兒膽大包天的盜墓賊,覬覦趙雲手中的龍膽亮銀槍,就打起了趙雲墓的主意。
這夥兒盜墓賊尋找趙雲墓的下落費了一番功夫,最後在如今的四川省大邑縣找到了趙雲的墓地。
在古代就有盜墓充軍餉的事情發生,也有不少民間組織為了發家致富,也會去盜掘墳墓。
趙雲墓歷來都非常有名,也是不少人盜掘的對象,讓那夥兒盜墓賊沒想到的是,趙雲墓從來沒有被人盜掘過的痕跡。
那就意味著,裡面的金銀珠寶都還在,盜墓賊興奮得兩眼冒光。
可是當他們開始盜掘趙雲墓的時候,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
原本晴空萬裡,突然就陰雲密布,常年幹盜墓的盜墓賊,見慣了這種不同尋常的事情,也就沒有太在意。
再說了即便是心裡害怕,也抵不過金銀珠寶的誘惑。
正當他們快要挖到主墓室的時候,突然一群蛇從洞中鑽出來,把盜墓賊給團團圍住了。
無論他們怎麼驅趕,蛇群一直都沒有散去的跡象,這時候那夥兒盜墓賊才知道害怕,為了保命就紛紛丟下工具四散逃跑了。
從那以後,就傳出了趙雲墓有蛇靈守護的傳說,沒有人敢去輕易招惹。
那麼趙雲墓的蛇靈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難道說是建造墓地的時候人為放進去的嗎?
其實關於蛇靈為趙雲守墓的傳說,還跟發生在趙雲身上的一件事情有關。
當時曹操帶領大軍圍困劉備,他唯一的兒子劉阿鬥被困,為了挽救劉阿鬥的性命,趙雲孤身一人,手持龍膽銀槍,身穿銀色鎧甲奮不顧身的衝進了敵軍的包圍圈。
冒著生命危險才救下了劉阿鬥。
雖然趙雲九死一生才把劉阿鬥救出來,但是此時的劉阿鬥已經奄奄一息了。
古人都認為真龍天子身上有龍氣護體,劉阿鬥是劉備的唯一繼承人,身上也有龍氣護體。
經此一遭,劉阿鬥身上的龍氣已經瀉去了一半,不過這龍氣並沒有完全消散,而是附著到了趙雲的龍膽亮銀槍上,保護著趙雲沒有因此而喪命。
也正是趙雲的武器上有龍氣的保護,他打仗才能所向披靡。
趙雲去世以後,龍膽亮銀槍就當作陪葬品一直陪在趙雲的身邊。
在古代有龍氣能夠化身為龍的說法,不過趙雲龍膽亮銀槍上的龍氣只有一半並不能化為龍,只能化成靈蛇守護著趙雲墓。
這樣迷信的說法在過去迷惑了不少人,但是卻非常缺乏科學依據。
如今再回頭去看,那夥兒盜墓賊挖到蛇窩的可能性最大。
另外在歷史上記載的趙雲,武藝十分高強,打仗的時候身穿白色鎧甲,手持龍膽亮銀槍,騎在馬上威風凜凜,英姿颯爽,是個能徵善戰的美男子。
所以趙雲在救劉阿鬥之前就已經很厲害了,另外,關於趙雲墓的位置,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後人能不能找得到還是個未知數。
趙雲墓一千多年來沒人敢盜,除了有靈蛇守護這一傳說,還因為無論盜墓賊怎麼努力,都沒人能挖到主墓室。
在靈蛇守護趙雲墓的傳說之後,曾經就有人不相信會出現如此詭異的事情,於是就組織了一隊人輪流對傳說中的趙雲墓進行發掘。
奇怪的事情再次發生了。
發掘當天陰雲密布,電閃雷鳴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他們在發掘的過程中,一直都挖不出一個洞來。
每當他們挖出一個洞的時候,雨水就會把泥土衝到洞裡重新掩埋上,反覆多次都是這樣的結果。
他們認為是下雨的緣故,就沒有再繼續下去,想要等一等,到雨停下來的時候繼續挖掘。
可是,第二天雨停之後,他們再次挖掘還是遇到了一樣的天氣狀況,幾個人輪流發掘了三天,也都沒有一個結果。
趙雲墓還是原來的樣子,封土還是原封不動,遇到如此詭異的事情,他們也只好放棄了。
奇怪的是第四天他們離開的時候,雨突然停了,而且還晴空萬裡。
趙雲墓發生的奇怪事被傳開以後,也就再也沒有人去打趙雲墓的主意了。
雖然這個說法在民間傳得神乎其神,但是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有人能說得清楚,畢竟沒有人能證明這個傳說的真實性。
第三個關於趙雲墓沒有被盜掘的原因,比較貼近現實合乎常理。
歷史上的趙雲不僅武藝高強,還是個忠心耿耿的將軍,他的品格高尚深受軍民的愛戴和尊敬,即便是趙雲去世以後,後人出於對趙雲的敬仰之情,也沒有人去盜掘他的墳墓。
另外趙雲還是一個勤儉清廉的人,身上除了傍身的武器龍膽亮銀槍價值連城之外,並沒有多少身外之財。
墓中的陪葬品根本沒有金銀珠寶這些值錢的東西,所以盜墓賊對一窮二白的趙雲墓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而且真實歷史上的趙雲雖然很厲害,但也是一個凡夫俗子,並不像是三國演義小說裡描述的那樣,非正常人可比。
龍膽亮銀槍價值連城,畢竟也是一件冷兵器,也不是金銀珠寶做成的,在過去的價值再大,也沒有如今的考古價值大。
還有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趙雲墓的具體位置,那些盜墓賊能不能找到還是一個未知數。
既然趙雲墓從來沒有被盜掘過,也沒有被人找到過,那麼如今的趙雲墓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趙雲墓雖然沒有在歷史資料裡有詳細的記載,但也是有跡可循的。
趙雲墓位於如今的四川省大邑縣,至今沒有被發掘過。
國家有明確規定,古墓的發掘過程只能是被動的,不能是主動的,所以大邑縣趙雲墓,至今都沒有被人發掘過。
那麼既然沒有被發掘過,後人又是怎麼知道大邑縣的就是趙雲墓呢?
史書上記載,趙雲病死在成都,但是他生前一直駐守在大邑縣御羌,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在趙雲去世以後,劉禪把他安葬在了錦屏山。
另外,在《蜀中名勝記》中也有關於趙雲墓位置的記載,也是同一個位置。
而且在大邑縣錦屏山附近,還有一座趙雲祠,在明朝末年的時候,這座祠堂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雖然趙雲祠經過多次修補,但是在這之後,也沒少遭到破壞,在多次循環之中,趙雲祠的規模也沒有多大。
最近一次對趙雲祠的修繕還是在民國時期,風格帶有清朝時期的色彩,是當時的鄉紳和地主出資修建的。
後來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許多廟宇都被拆除建成了學校,趙雲祠也不例外,被拆除以後,原來的趙雲祠就變成了一所學校。
當初在拆除老建築的時候,大邑縣當地政府也非常的捨不得,但是那時候縣裡窮,在辦學校和拆除老建築之間必須二選一,權衡利弊之下只能拆除了。
在60年代的時候,趙雲祠還保存得比較完好,裡面的趙雲像也是威風凜凜,手持銀槍英姿颯爽,只可惜如今已經看不到了。
其實關於趙雲墓的確切地址並沒有準確的記載,只是一個大概的範圍,專家之所以確定趙雲墓在大邑縣。
一方面是史料上的相關記載,一方面是趙雲祠所在的位置,而且他們還發現了,被遺落在外面的趙雲墓神道碑。
如果順著神道碑找到更多的線索,趙雲墓的謎題也會被揭開。
趙雲墓現存的遺址已經被破壞得差不多了,尤其是在經歷過大地震之後,多數遺址成為了危房,甚至是坍塌失去了文化價值。
後來在三國演義又重新大火以後,趙雲墓也跟著火了一把,三國人物的墳墓也成為了各個地方爭相搶奪開發的地方。
趙雲墓經過上級批准被重新開發修建,當地人民和政府聽聞這個消息之後,內心是非常激動的。
這也彌補了當初趙雲祠被迫拆遷的遺憾,當地準備根據其他三國時期的遺址,跟趙雲墓一起組建一條三國旅遊專線,讓遊客熟悉趙雲墓的發展歷史。
除了四川大邑縣的趙雲墓,在河北臨城縣也有一個趙雲墓,這座趙雲墓是在1982年的時候發現的。
雖然出現了兩座趙雲墓,但是公認的趙雲墓位於四川省大邑縣。
我國規定古墓發掘工作的進行,需要被動發掘才行,趙雲墓至今沒有被打開過,想要證實真正的趙雲墓,還需要正式發掘之後才能揭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