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23:40:06 2
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形成用於製作多腔管的恆溫工作區;將具有多個內腔的多腔管安置於恆溫工作區內;利用蒸發器使液態工質蒸發,並將蒸發後的蒸汽處理成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通過將所述蒸汽工質同時送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使所述多個內腔完全被蒸汽工質充滿,從而形成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將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出口封合;通過冷凝多腔管內的蒸汽工質,形成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將所述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入口封合,形成多腔導熱管。本發明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工藝簡單,製造出的產品質量好,適合大批量生產,生產成本低。
【專利說明】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導熱管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相變式導熱管的製作方法普遍採用真空充注或先注液再抽真空的方法:採用真空充注的方法為將導熱管的多個腔同時或逐次抽真空、再注液,採用這種方法存在接口複雜、成品率低和效率低下的問題;而採用先注液、再抽真空的方法為將導熱管的多個腔同時或逐次注液、注完液後再抽真空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存在注入的液量控制不準確的問題,從而在生產中會產生大量報廢品,增加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工藝簡單,製造出的產品質量好,適合大批量生產,生產成本低。
[0004]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5]形成用於製作多腔管的恆溫工作區;
[0006]將具有多個內腔的多腔管安置於恆溫工作區內;
[0007]利用蒸發器使液態工質蒸發,並將蒸發後的蒸汽處理成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
[0008]通過將所述蒸汽工質同時送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使所述多個內腔完全被蒸汽工質充滿,從而形成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
[0009]將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出口封合;
[0010]通過冷凝多腔管內的蒸汽工質,形成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
[0011]將所述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入口封合,形成多腔導熱管。
[0012]其中,形成所述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的方法為利用穩壓裝置對液態工質蒸發形成的蒸汽的壓力進行調節,以形成其壓力值為A的蒸汽工質,且A大於50Pa。
[0013]優選的,調節所述蒸汽壓力的方法為在蒸發器的出口和與多腔管的入口連接的噴嘴之間安裝圓球彈簧結構或重力球結構。
[0014]特別是,進入所述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的蒸汽工質的純度大於99.9%。
[0015]尤其是,所述蒸汽工質進入所述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之前,對所述蒸汽工質進行純度檢測。
[0016]其中,所述恆溫工作區的溫度高於或等於或低於所述工質的沸點。
[0017]其中,當所述恆溫工作區的溫度等於所述工質的沸點時,製作所述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的方法為:
[0018]採用其溫度低於所述工質沸點的液量調節塊接觸所述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
[0019]其中,所述將具有多個內腔的多腔管安置於恆溫工作區包括如下步驟:
[0020]將具有多個內腔的多腔管安置於恆溫工作區的工作檯上;
[0021]通過噴嘴將多腔管的所述多個內腔的入口分別與所述蒸發器的出口相連,將所述多個內腔的出口分別與尾氣回收裝置相連;
[0022]將入口封合模具和出口封合模具分別安置在所述多腔管兩端,且分別與所述多個內腔的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相對應。
[002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具有如下突出的優點:
[0024]I)本發明採用將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同時送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並將所述多個內腔完全充滿且充滿後使蒸汽工質冷凝,保證了多腔管內不存在空氣,確保製成的多腔導熱管內工質的穩定性,並提高了生產效率;
[0025]2)本發明通過噴嘴將多腔管的所述多個內腔的入口與蒸發器的出口相連,從而簡化了接口之間的連接,利於生產的自動化;
[0026]3)本發明在封合多腔管時,先封合多腔管的出口,再封合多腔管的入口,防止空氣進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從而保證製成的多腔導熱管的工作可靠性。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是本發明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的流程圖;
[0029]圖2是本發明的多腔管的主視圖;
[0030]圖3是圖2所示的多腔管的俯視圖;
[0031]圖4是圖2所示的多腔管的截面剖視圖;
[0032]圖5是本發明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設備結構簡圖;
[0033]圖6是本發明的穩壓裝置為圓球彈簧結構的示意圖;
[0034]圖7是本發明的穩壓裝置為圓球結構的示意圖;
[0035]圖8是本發明的出口封合模具封合多腔管的示意圖。
[0036]附圖標記說明:1_蒸發器;2_多腔管;21_內腔;22_毛細結構;3-噴嘴;4_尾氣回收裝置;5_恆溫工作區;6_入口封合模具;7_出口封合模具;8_液量調節塊;9_穩壓裝置;91-圓球;92_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8]形成用於製作多腔管2的恆溫工作區;
[0039]將具有多個內腔的多腔管安置於恆溫工作區內;
[0040]利用蒸發器使液態工質蒸發,並將蒸發後的蒸汽處理成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
[0041]通過將所述蒸汽工質同時送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使所述多個內腔完全被蒸汽工質充滿,從而形成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此時多腔管的多個內腔21中的空氣被完全排出;
[0042]將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出口封合;
[0043]通過冷凝多腔管內的蒸汽工質,形成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
[0044]將所述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入口封合,形成多腔導熱管。
[0045]具體的,如圖2-4所示,製作本發明的多腔導熱管的多腔管2為扁平形狀,其具有多個相互獨立且並行分布的內腔21,多個內腔21中分別充有工質。在多腔管2的內壁上設有毛細結構22,該毛細結構22與所述內壁結合處可以產生毛細現象,可以使工質均勻分布在多腔管2的內壁,從而使得傳熱均勻。
[0046]在製作該多腔導熱管的方法中,在形成恆溫工作區5時,恆溫工作區5的溫度可以高於或等於或低於工質的沸點,下面結合實施例對處於不同溫度的恆溫工作區5內的多腔管的製作過程分別進行描述。
[0047]實施例1
[0048]在本實施例中,形成用於製作多腔管2的恆溫工作區5時,該恆溫工作區5的溫度低於工質的沸點,優選的,恆溫工作區5的溫度低於工質沸點5°C -50°C。
[0049]下面結合圖5,對採用其溫度低於工質沸點的恆溫工作區5進行多腔導熱管的製作過程進行描述。
[0050]在形成其溫度低於工質沸點的恆溫工作區5後,將具有多個內腔21的多腔管2安置於恆溫工作區5的工作檯上,然後通過噴嘴3將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21的入口與蒸發器I的出口相連,將多個內腔21的出口與尾氣回收裝置4相連,並將入口封合模具6和出口封合模具7分別安置在多腔管2的兩端,使得入口封合模具6和出口封合模具7分別與多個內腔21的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相對應。
[0051]然後,利用蒸發器I使安置於蒸發器I內的液態工質蒸發,並將蒸發後的蒸汽處理成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
[0052]其中,蒸發器I可以採用旋轉蒸發儀,也可以採用應用於實驗室中的燒瓶或金屬罐,在使液態工質蒸發時,可以採用油浴、水浴的方法,也可以採用電熱絲直接加熱安置於蒸發器I內的液態工質的方法,當然,也可以採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其它的蒸發手段。在利用蒸發器I使液態工質蒸發時,可以採用在蒸發器I出口安置一鼓膜(圖中未示出)的方法防止蒸發器I內壓力高於蒸發器I的承壓極限時蒸發器I產生破裂,該鼓膜可以採用罩設於蒸發器I出口的薄膜,當蒸發器I內的壓力高於其承壓極限時薄膜破裂從而洩掉蒸發器I的壓力,同時,還可以採用與蒸發器I出口相連的蒸汽吸收裝置,用於吸收因薄膜破裂後而從蒸發器I洩掉的蒸汽,從而防止蒸汽的擴散,避免蒸汽汙染環境。
[0053]當利用蒸發器I使安置於蒸發器I內的液態工質蒸發後,利用穩壓裝置9對液態工質蒸發形成的蒸汽的壓力進行調節,以形成其壓力值為A的蒸汽工質,且A大於50Pa。
[0054]如圖6所示,穩壓裝置9可以採用安裝在蒸發器I的出口與噴嘴3入口之間的圓球彈簧結構,其包括圓球91和彈簧92,在使用前,採用螺絲(圖中未示出)對彈簧92的壓緊量進行調整,使得通過圓球彈簧結構進入多腔管2內的蒸汽的壓力值為大於50Pa的某個設定壓力值,優選的,設定壓力值在50Pa-10000Pa。其中,通過如下的公式計算圓球91兩端的壓力差:
[0055]壓力差=4*彈簧勁度係數*壓緊量/ ( n d2)
[0056]上式中,d為圖6中所示的位於圓球91下側的導管的內徑。
[0057]上述公式中的壓力差,是指進入多腔管2內的蒸汽的壓力值(即所述設定壓力值)與蒸發器蒸發所產生的、進入到位於圓球91下側導管內的蒸汽壓力值(圖6所示)之差,從而通過上述的壓力差公式,確定螺絲調整彈簧的壓緊量,從而使得蒸發器蒸發產生的蒸汽壓力值達到一定時,蒸汽可以頂開圓球91而進入噴嘴3,並通過噴嘴3進入到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21中,並使進入內腔的蒸汽的壓力值維持在設定壓力值。
[0058]或者,如圖6所示,穩壓裝置9也可以採用安裝在蒸發器I的出口與噴嘴3入口之間的圓球結構,其具有一圓球91,在使用時可通過電路控制該圓球91的運動,或者依靠該圓球91自身的重力作用使其運動。當蒸發器I內產生的蒸汽的壓力值大於上述的固定值時,蒸發器I內的蒸汽可以頂開圓球91,從而使得蒸汽進入噴嘴3中。
[0059]當將蒸發器I所蒸發後的蒸汽處理成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後,通過噴嘴3將所述蒸汽工質同時送入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21中,通過與設定時間比較來判斷多個內腔中的空氣是否被完全排出,即多個內腔是否完全被蒸汽工質所充滿,當送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的蒸汽工質的時間超出設定時間後,得到充滿蒸汽工質的多腔管。
[0060]優選的,在蒸汽工質進入所述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21之前,需對蒸汽工質進行純度檢測,使得蒸汽工質的純度大於99.9%。
[0061]純度檢測的方法為試做一個多腔管,然後利用水浴加熱的方法,測量多腔管中間點的溫度和多腔管一端的溫度,如果多腔管中間點的溫度和其一端的溫度之差小於rc,則表明進入多腔管的蒸汽的純度達到要求。
[0062]同時,在試做一個多腔管時,確定多腔管內的空氣被完全排出所需要的時間,該時間也為判斷蒸汽完全充滿多腔管2所需的設定時間。當然,也可以通過試做一個多腔管時,通過計算流出多腔管多個內腔出口的蒸汽體積與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體積之比達到設定比值來判斷蒸汽充滿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的設定時間,通常情況下,該設定比值為流出的蒸汽體積大於內腔體積的10倍。
[0063]當形成具有充滿了蒸汽工質的多腔管後,通過出口封合模具將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出口封合。
[0064]其中,如圖8所示,本發明的出口封合模具7的用來封合多腔管的出口處的部分採用圓弧面,該圓弧面的半徑R為3.0mm,封合多腔管時,在將多腔管的出口切斷的同時將多腔管的出口密封。
[0065]由於恆溫工作區5的溫度低於工質的沸點,所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被蒸汽工質填充的過程中,蒸汽工質會不斷在多腔管內冷凝,從而使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成為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
[0066]當利用出口封合模具封合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2的出口後,延時一定時間,米用入口封合模具6封合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的入口,從而形成其內腔中具有液態工質的多腔導熱管。
[0067]其中,延時時間與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所需的工質的質量成正比,與恆溫工作區與工質沸點的溫差成反比。通常,採用的延時時間約為0.5秒-2.0秒。
[0068]本發明的入口封合模具6的結構與出口封合模具7的結構相同,在此不再重述。
[0069]當將多腔管的入口也封合完成形成具有液態工質的多腔導熱管後,取下多腔導熱管,對其進行後續的處理,並進入下一個多腔導熱管的製作。
[0070]實施例2
[0071]在本實施例中,形成用於製作多腔導熱管2的恆溫工作區5時,該恆溫工作區5的溫度等於工質的沸點或高於工質沸點l°c -10°c,優選的,恆溫工作區5的溫度等於工質的沸點。下面結合圖5對採用其溫度等於工質沸點的恆溫工作區5進行多腔導熱管的製作過程進行詳細描述。
[0072]在形成溫度等於工質沸點的恆溫工作區5後,將具有多個內腔21的多腔管2安置於恆溫工作區5的工作檯上,然後通過噴嘴3將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21的入口分別與蒸發器I的出口相連,將多個內腔21的出口分別與尾氣回收裝置4相連,並將入口封合模具6和出口封合模具7分別安置在多腔管2的兩端,使得入口封合模具6和出口封合模具7分別與多個內腔21的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相對應。
[0073]然後,利用蒸發器I使安置於蒸發器I內的液態工質蒸發,並將蒸發後的蒸汽處理成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
[0074]其中,蒸發器I可以採用旋轉蒸發儀,也可以採用應用於實驗室中的燒瓶或金屬罐,在使液態工質蒸發時,可以採用油浴、水浴的方法,也可以採用電熱絲直接加熱安置於蒸發器I內的液態工質的方法,當然,也可以採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其它的蒸發手段。在利用蒸發器I使液態工質蒸發時,可以採用在蒸發器I出口安置一鼓膜(圖中未示出)的方法防止蒸發器I內壓力高於蒸發器I的承壓極限時蒸發器I產生破裂,該鼓膜可以採用罩設於蒸發器I出口的薄膜,當蒸發器I內的壓力高於其承壓極限時薄膜破裂從而洩掉蒸發器I的壓力,同時,還可以採用與蒸發器I出口相連的蒸汽吸收裝置,用於吸收因薄膜破裂後而從蒸發器I洩掉的蒸汽,從而防止蒸汽的擴散,避免蒸汽汙染環境。
[0075]當利用蒸發器I使安置於蒸發器I內的液態工質蒸發後,利用穩壓裝置9對液態工質蒸發形成的蒸汽的壓力進行調節,以形成其壓力值為A的蒸汽工質,且A大於50Pa。
[0076]如圖6所示,穩壓裝置9可以採用安裝在蒸發器I的出口與噴嘴3入口之間的圓球彈簧結構,其包括圓球91和彈簧92,在使用前,採用螺絲(圖中未示出)對彈簧92的壓緊量進行調整,使得通過圓球彈簧結構進入多腔管2內的蒸汽的壓力值為大於50Pa的某個設定壓力值,優選的,設定壓力值在50Pa-10000Pa。其中,通過如下的公式計算圓球91兩端的壓力差:
[0077]壓力差=4*彈簧勁度係數*壓緊量/ ( n d2)
[0078]上式中,d為圖6中所示的位於圓球91下側的導管的直徑。
[0079]上述公式中的壓力差,是指進入多腔管2內的蒸汽的壓力值(即所述設定壓力值)與蒸發器蒸發所產生的、進入到位於圓球91下側導管內的蒸汽壓力值(圖6所示)之差,從而通過上述的壓力差公式,確定螺絲調整彈簧的壓緊量,從而使得蒸發器蒸發產生的蒸汽壓力值達到一定時,蒸汽可以頂開圓球91而進入噴嘴3,並通過噴嘴3進入到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21中,並使進入內腔的蒸汽的壓力值維持在設定壓力值。
[0080]或者,如圖6所示,穩壓裝置9也可以採用安裝在蒸發器I的出口與噴嘴3入口之間的圓球結構,其具有一圓球91,在使用時可通過電路控制該圓球91的運動,或者依靠該圓球91自身的重力作用使其運動。當蒸發器I內產生的蒸汽的壓力值大於上述的固定值時,蒸發器I內的蒸汽可以頂開圓球91,從而使得蒸汽進入噴嘴3中。
[0081]當將蒸發器I所蒸發後的蒸汽處理成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後,通過噴嘴3將所述蒸汽工質同時送入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21中,通過與設定時間比較來判斷多個內腔中的空氣是否被完全排出,即多個內腔是否完全被蒸汽工質所充滿,當送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的蒸汽工質的時間超出設定時間後,得到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
[0082]優選的,在蒸汽工質進入所述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21之前,需對蒸汽工質進行純度檢測,使得蒸汽工質的純度大於99.9%。
[0083]純度檢測的方法為試做一個多腔管,然後利用水浴加熱的方法,測量多腔管中間點的溫度和多腔管一端的溫度,如果多腔管中間點的溫度和其一端的溫度之差小於rc,則表明進入多腔管的蒸汽的純度達到要求。
[0084]同時,在試做一個多腔管時,確定多腔管內的空氣被完全排出所需要的時間,該時間也為判斷蒸汽完全充滿多腔管2所需的設定時間。當然,也可以通過試做一個多腔管時,通過計算流出多腔管多個內腔出口的蒸汽體積與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體積之比達到設定比值來判斷蒸汽充滿多腔管2的多個內腔的設定時間,通常情況下,該設定比值為流出的蒸汽體積大於內腔體積的10倍。
[0085]當形成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後,通過出口封合模具將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出口封合。
[0086]其中,如圖8所示,本發明的出口封合模具7的用來封合多腔管的出口處的部分採用圓弧面,該圓弧面的半徑R為3.0mm,封合多腔管時,在將多腔管的出口切斷的同時將多腔管的出口密封。
[0087]將多腔管2的出口密封后,使用其溫度低於蒸汽工質沸點的液量調節塊8接觸所述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使多腔管內的蒸汽工質冷凝,從而形成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
[0088]其中,液量調節塊8為銅質、鋁質或由其它的導熱性能良好的材料製成的金屬塊,其與所述的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的接觸面上有導熱界面材料。把液量調節塊8的溫度調整到低於蒸汽工質沸點的某個溫度值,再讓它與多腔管接觸,可以吸收多腔管的熱量,從而使多腔管的溫度低於蒸汽工質的沸點,使蒸汽工質冷凝成液態工質,即使具有蒸氣工質的多腔管變為具有冷凝成工質的多腔管。
[0089]本發明採用的液量調節塊8的溫度取決於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的蒸汽工質的質量。通常採用如下公式確定液量調節塊8的溫度:
[0090]液量調節塊的溫度=工質沸點溫度-多個內腔中蒸汽工質的質量*工質的蒸發熱/液量調節塊的熱容。
[0091]本發明的液量調節塊8可以安置在多腔管的位於入口封合模具和出口封合模具之間的任意位置,優選的,液量調節塊8安置在多腔管的位於入口封合模具和出口封合模具之間的中心位置。
[0092]液量調節塊8接觸所述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後,延時一定時間,採用入口封合模具6封合該多腔管的入口,形成具有液態工質的多腔導熱管。其中,延時時間取決於液量調節塊與多腔管的熱平衡時間。當液量調節塊的溫度與工質蒸汽的溫度差小於2度時即認為兩者已達到熱平衡。延時時間大於或等於平衡時間入口夾具封合。通常,採用的延時時間約為2秒-10秒。
[0093]本發明的入口封合模具6的結構與出口封合模具7的結構相同,在此不再重述。
[0094]當將多腔管的入口也封合完成形成具有液態工質的多腔導熱管後,取下多腔導熱管,對其進行後續的處理,並進入下一個多腔導熱管的製作。
[0095]當恆溫工作區5的溫度高於工質沸點時,製作多腔導熱管的過程與上述過程相同,只是在此不再重述。
[0096]儘管上文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發明記載的內容或原理進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發明記載的內容或原理進行的各種修改都應當理解為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形成用於製作多腔導熱管的恆溫工作區; 將具有多個內腔的多腔管安置於恆溫工作區內; 利用蒸發器使液態工質蒸發,並將蒸發後的蒸汽處理成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 通過將所述蒸汽工質同時送入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使所述多個內腔完全被蒸汽工質充滿,從而形成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 將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出口封合; 通過冷凝多腔管內的蒸汽工質,形成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 將所述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的多個內腔的入口封合,形成多腔導熱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形成所述具有一定壓力且壓力穩定的蒸汽工質的方法為利用穩壓裝置對液態工質蒸發形成的蒸汽的壓力進行調節,以形成其壓力值為A的蒸汽工質,且A大於50Pa。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調節所述蒸汽壓力的方法為在蒸發器的出口和與多腔管的入口連接的噴嘴之間安裝圓球彈簧結構或重力球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進入所述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中的蒸汽工質的純度大於99.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汽工質進入所述多腔管的多個內腔之前,對所述蒸汽工質進行純度檢測。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恆溫工作區的溫度高於或等於或低於所述工質的沸點。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恆溫工作區的溫度高於或等於所述工質的沸點時,製作所述具有冷凝工質的多腔管的方法為: 採用其溫度低於所述工質沸點的液量調節塊接觸所述具有蒸汽工質的多腔管。
8.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多腔導熱管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將具有多個內腔的多腔管安置於恆溫工作區包括如下步驟: 將具有多個內腔的多腔管安置於恆溫工作區的工作檯上; 通過噴嘴將多腔管的所述多個內腔的入口分別與所述蒸發器的出口相連,將所述多個內腔的出口分別與尾氣回收裝置相連; 將入口封合模具和出口封合模具分別安置在所述多腔管兩端,且分別與所述多個內腔的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相對應。
【文檔編號】F28D15/02GK104215104SQ201310218234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4日
【發明者】劉曉東, 支國鵬 申請人:國研高能(北京)穩態傳熱傳質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